热控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第一篇:热控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热控技术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热控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和促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热控技术管理职能、内容及要求、检查与考核。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热控技术管理是搞好热控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3.1 热控负责人职责:
3.1.1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按照电力系统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公司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检测工作。
3.1.2 贯彻执行有关热控装置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指示、规定及规程制度,掌握我公司热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人员状况,建立热控装置和计量装置的技术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3.1.3 参加新建机组、扩建机组热控设备的设计、选型审查和安装、调试的验收工作。 3.1.4 参加热控装置的技术改造工作,分析热控装置的使用情况,解决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3.1.5 按照国家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热工计量标准器的建立、配备、管理和调整提出意见。督促建立健全相应的热控计量标准室,检查本单位热控量值传递、热控计量人员的持证情况和标准装置的考核等工作。
3.1.6 组织热控装置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热工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认证等工作。 3.1.7 参加热控设备上发生的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试验工作,提出反事故措施。 3.1.8 组织开展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检查、抽查和考评工作。 3.1.9 每年对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的重点工作提出意见,提出工作计划,组织力量贯彻实施。
3.1.10 及时跟踪国内、外热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新技术与先进经验,组织交流、推广和技术培训。
3.2 生产技术部门是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牵头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
3.2.1 建立以总工程师负责的热控技术监督网,设热控监督专职工程师一名,负责本单位热控技术监督工作,协调好热控专业和其他部门间的工作。执行有关计量法令、贯彻上级有关热控技术监督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3.2.2 及时填报由热控专业引起的非计划停机事故报表、按时填报热控装置的季度“三率”报表、季度安全报表、年中技术小结、自评分表以及热控监督工作总结,上报省电力系统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3 组织建立热工计量标准装置及配套设施,根据周期检定计划,按时送检标准计量器具,保证热工计量标准量值准确。
3.2.4 组织和实施对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定期对在线仪表的系统误差进行现场抽检。
3.2.5 组织热控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参加上级计量检定人员统一考核。 3.2.6 建立安全活动组织并正常开展安全活动。
3.2.7 制定本单位热控装置技术改造计划,审查热控装置的大、小修计划,并负责大、小修标准项目和非标准项目的验收。大修工作安排及时上报省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8 研究热控装置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技术攻关。
3.2.9 组织热工仪表及控制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技改措施和技术改进工作。 3.2.10 负责热控设备的更新改造、检修项目、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与重要检修项目的验收。
3.2.11 参加新建和扩建机组热控装置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和启动试验及质量验收。 3.3 热控正、副班长职责:
3.3.1 在所属部门领导下对本班专业人员及所属设备负全部责任。
3.3.2 负责组织热工专业仪表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工作和做到仪表指示正确、灵敏、安全可靠的运行。
3.3.3 负责组织本班大、小修工作,并监督各专业检修进度和质量,保证检修任务按期完成,并组织参加主要仪表及自动设备的验收工作。
3.3.4 负责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制定日常维护计划,及时掌握,迅速消除对平时无法消除的缺陷,提供给热控检修技术员,列入大、小修计划。
3.3.5 根据公司或本部门每月下达的计划任务书,订出切实可行的作业计划,月度计划每旬检查、季度计划每月检查。
3.3.6 做好本班原始技术资料记录及改进项目的记录,并及时交班组技术员整理汇总存档。
3.3.7 负责检修中的特殊项目技术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对工作人员作必要的指导。
3.3.8 根据部门规定的日期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和月度总结,并配合技术员做好材料、设备、备件计划的制订汇总工作。
3.3.9 班内发生局部异常情况、事故、障碍等不安全现象,应及时追查原因,并组织全班分析,认真吸取教训。
3.4 热控班组技术员职责:
3.4.1 协助班长对班内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工作,班长不在时,代理班长职责,接受检修部门热控专职的技术指导。
3.4.2 对班组所辖设备在技术管理上负全面责任,除重大技术性更改需经检修部门热控专职批准外,有权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3.4.3 搞好本班的技术管理工作,编制本班大、小修施工计划,材料消耗定额,协助班长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实施措施;做好技术改进,检修总结等技术文件。
3.4.4 负责健全并领导制定本班组技术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3.4.5 协助班长做好经批准更新改造,推广项目,审查班内合理化建议,并推广兄弟单位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经验。
3.4.6 负责建立,充实本班的技术台帐、项目数据齐全;负责监督并收集各专业组对各种原始技术资料及改进记录整理,保管工作收集整理检修技术记录及各项试验报告、数据;按月向部门提供热工设备的完好率、投入率、准确率及设备缺陷消除率、工作票合格率。
3.4.7 负责掌握本班标准仪器,试验设备的健康情况,做好标准传递和定校工作计划的落实及备品备件的管理工作。
3.4.8 机组检修时应深入现场,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督促协助检修人员做好技术记录,检修验收,配合调整重要项目,努力降低消耗,提高工效。
3.4.9 负责绘制本班范围内简单的零件加工图、设备改进草图、施工后的竣工草图,并及时交检修部门汇总审核;做好技术资料的保管工作并严格执行保管制度。
3.4.10 协助本部门做好本班技术培训、技术讲课和技术考核;搞好技术问答。 3.4.11 负责班内设备、仪表“三率”统计、公布,并督促设备的定校、定核工作。 3.4.12 对班组设备系统的投用及现场试验、参数整定调整,负责组织和技术指导作用。 3.5 热控装置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
3.5.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是否准确指示和动作可靠;直接危及热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热工人员必须到现场巡回检查和做清洁工作
3.5.2 各班每天应指定专人对所属设备进行现场巡回检查。 3.5.3 现场巡回检查必须在每天上午8:30之前到达现场。 3.5.4 巡检人员必须执行公司关于记录仪表的使用维护制度。
3.5.5 巡检人员对查出的设备缺陷要及时处理,对处理有困难的缺陷应作好记录,向班长汇报,以便组织处理。
3.5.6 巡检人员应仔细听取运行人员对热工计量仪表和控制装置运行情况的反映。 3.5.7 巡检人员有义务向运行人员解释热控设备一些技术问题。 3.5.8 各班每周必须对所属热控设备及环境进行一次打扫除。 3.5.9 本部门每月对热控设备的清洁工作进行一次检查。 3.6 热控装置现场定期校验制度
3.6.1 热控装置的现场定期校验是保证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监督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可靠方法。
3.6.2 热工计量仪表必须按计量周期进行周期校验。 3.6.3 现场校验方法按省电科院规定细则进行。
3.6.4 定期校验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填写周期校验记录,主周期校验中发现仪表超差,进行了修理、调整或调换备品仪表以后,除了在周期校验记录中说明外,还应按缺陷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记录。
3.6.5 根据热工计量要求,主要热工仪表当月定校季统计,故每季主要热工仪表仪表校验一次(除“保护”用一次表)。
3.6.6 逢大、小修按常规项目,对已校表按“周检”计划统计报本部门和生产运技术部门。 3.7 热控技术资料图纸管理 3.7.1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注册和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技术档案,注册档案应包括:
3.7.1.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的注册,出厂说明书以及校验调整与试验记录。 3.7.1.2 试验室用仪器仪表设备注册,出厂说阴书以及历次校验记录(证书)。 3.7.1.3 机组及系统的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图、原理和实际接线图。 3.7.1.4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电源系统图。
3.7.1.5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常用部件(如热电偶保护套和插座等)的加工图。 3.7.1.6 流量测量装置运行日志(包括运行巡视记录维修和故障处理记录系统改进记录)。 3.7.2 热控装置的检修规程,调校规程、运行维护规程以及各种有关的规章制度。 3.7.3 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单元图、系统图、接线图做到部门有总图,班组有分图。 3.7.4 仪表及控制装置有变动更改时必须出更改图或附更改说明.
3.7.5 新设备的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原本交档案室、部门与班组应有复印件。 3.7.6 技术资料、图纸的借出必须履行借还手续。
3.7.7 技术资料、图纸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要防止损坏、丢失。 3.8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3.8.1 评级原则
3.8.1.1 热控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 3.8.1.2 热控装置必须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3.8.1.3 仪表测量系统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压力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1/2。
3.8.1.4 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入统计设备;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 3.8.1.5 热工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要求。 3.8.2 评级标准 3.8.2.1 热工仪表 3.8.2.1.1 一类
3.8.2.1.1.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3.8.1.3规定。
3.8.2.1.1.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 3.8.2.1.1.3 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 3.8.2.1.1.4 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 3.8.2.1.1.5 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3.8.2.1.1.6 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3.8.2.1.1.7 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 3.8.2.1.2 二类
3.8.2.1.2.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3.8.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1.2.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3.8.2.1.2.3 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3.8.2.1.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3.8.2.1.3 三类
3.8.2.1.3.1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 3.8.2.2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3.8.2.2.1 一类
3.8.2.2.1.1 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调校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3.8.2.2.1.2 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 3.8.2.2.1.3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 3.8.2.2.1.4 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作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热工技术要求。
3.8.2.2.1.5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90%以上。
3.8.2.2.1.6 试验报告、检修报告、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3.8.2.2.2 二类
3.8.2.2.2.1 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合规程的要求。 3.8.2.2.2.2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3.8.2.2.2.3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 3.8.2.2.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 3.8.2.2.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自动调节装置者。 3.8.2.3 保护、联锁信号及报警装置 3.8.2.3.1 一类
3.8.2.3.1.1 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3.8.2.3.1.2 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 3.8.2.3.1.3 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3.8.2.3.2 二类
3.8.2.3.2.1 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3.8.2.3.2.2 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3.8.2.3.2.3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 3.8.2.3.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者。 3.8.2.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 3.8.2.4.1 一类
3.8.2.4.1.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99%,主要测点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规定。
3.8.2.4.1.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DRT屏幕显示数据,画面应稳定清晰,信号动作正确,画面切换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8.2.4.1.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完整无缺,打印机动作灵活,打字清晰,时间制表准确。
3.8.2.4.1.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事故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应符合要求,动作顺序正确。
3.8.2.4.1.5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性能计算准确。
3.8.2.4.1.6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机柜内,输入、输出信号二次线路排列整齐,铭牌正确,孔洞严密。
3.8.2.4.2 二类
3.8.2.4.2.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为98%~99%。
3.8.2.4.2.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测点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D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4.2.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打印机和操作系统单元内有个别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不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使用要求。
3.8.2.4.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3.8.2.4.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者。 3.9 分散控制系统的检修和维护管理
随着计算机产业和仪表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机组配备的主要控制设备都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软、硬件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其结构较复杂,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定期维护、检修,以保证系统在电厂的安全运行。
3.9.1 DCS系统的运行
3.9.1.2 对运行中的DCS系统设备应每天巡检一次,检查及处理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1.2.1 DCS设备室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9--23℃,湿度控制在35%—50%之间,如发现超出范围,应及时处理。
3.9.1.2.2 过程控制柜内的温度,一般应小于30℃,对带有冷却风扇的控制柜,应检查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故障应立即处理,对某些设备在运行中不能处理,则应采取必要措施,每天观察柜内温度。
3.9.1.2.3 滤网的清洁完好程度,必要时进行清理,如有损坏则要更换。
3.9.1.2.4 模件工作状态。此工作分两部分,一是检查人员直接查看模件,利用模件指示灯等观察模件工作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另一部分检查工作是利用DCS控制系统的自诊断手段,检查模件运行情况及故障记录,并对故障作及时处理。
3.9.1.2.5 电源情况。主要是查看电源指示灯的状态,如DCS的自诊断功能检查电源情况,发现故障,如能处理的应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直至正常。
3.9.1.2.6 顺序事故追忆装置是否正常,打印机是否正常,打印纸是否充足,打印效果是否良好,否则立即进行处理。
3.9.1.2.7 操作员站的模件、电源、风扇、滤网等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处理,滤网应每周清洗一次。
3.9.1.2.8 检查完毕,柜门应关好,所有设备应恢复到需要状态,对检查内容、处理情况和结果应做好详细记录。
3.9.2 DCS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对DCS控制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排在机组检修时进行。 3.9.2.1 对过程控制柜的检修和维护 3.9.2.1.1 拷贝所有模件的组态或程序。
3.9.2.1.2 对控制柜进行防尘、密封处理,并清理防尘滤网。 3.9.2.1.3 检查、紧固控制柜接线及固定螺丝。
3.9.2.1.4 清扫电源及控制设备,包括柜体和各种模块。 3.9.2.1.5 检查接地系统,使接地系统符合DCS要求。
3.9.2.1.6 对电源进行测试,测试应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
3.9.2.1.7 对控制设备室的温度、湿度及含尘量进行测试,如不合格,应在检修期内进行处理,使其合格。
3.9.2.1.8 核实控制模块的标志和地址及各种硬件组态。
3.9.2.1.9 消除运行中出现的全部故障和缺陷,恢复和完善各种标志。 3.9.2.1.10 送电后预运行48小时,运行期间须加强观察,发现故障,分析原因,即时处理。
3.9.2.1.11 各种功能测试,如冗余功能测试(电源冗余、模件冗余等)、报警及保护功能测试、旁路功能测试(通信节点、手/自动站等)。
3.9.2.1.12 对整个检修过程及处理结果作详细记录。 3.9.2.2 模件的清洁
DCS控制系统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由于环境的影响,需经常对模件进行清理,如处理不当,会损坏模件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模件清洁主要清除模件上的灰尘、污垢、腐蚀性油污及其他污染物,以提高模件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清洁按以下方法进行:
3.9.2.2.1 所有的清洁处理应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以防静电放电,损坏模件。在清洁处理、搬动模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带上接地防静电环,在每次工作前应检查防静电环及其接地是否良好。
3.9.2.2.2 印刷集成电路板表面污物可用经干燥、清洁过滤、除静电处理后的压缩空气吹扫,或用防静电的真空除尘器清除。
3.9.2.2.3 对一些用空气吹、吸无法去除的污物可用80%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与蒸馏水混合,将不起毛的绸布浸泡其中,然后取出用来擦洗模件,重复操作,直到干净为止,再用干净的麂皮或不起毛的绸布将模件擦干。
3.9.2.2.4 如果确实需要,可用集成电路板专用清洁剂喷扫,但不宜反复使用,以防污物流入插结脚。
3.9.2.2.5 对于印刷集成电路板的边缘部分或插接件部分,也可按上面的方法处理。 3.9.2.3 电源及风扇的检修和维护 3.9.2.3.1 电源应清扫(如使用的是非模件电源,则解体清扫),减少积灰,延长电源使用寿命。清洁完毕送电前,应仔细检查电源有无异常损坏痕迹,电源电压等级切换开关或跨接器是否正常。电源清洁方法可参照模件清洁方法进行。
3.9.2.3.2 电源检修中更换的元件应严格挑选,不可使用温度稳定性差的元器件、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芯片,应选用进口的同类型产品代换,分立元件应尽可能选用金属电阻、钽电容、聚丙烯电容等参数稳定的元器件。
3.9.2.3.3 修复后电源应进行不少于24小时通电实验。投运前应进行输出电压和保护定值校对。保护定值不可随意变更,必需变更要有审批手续。
3.9.2.3.4 对运行电源,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输入、输出电压测试,并做好记录,检查并紧固电源接线端子、接地母线螺丝(注意不要将螺丝松动或紧固过头)。
3.9.2.3.5 每年检查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
3.9.2.3.6 每两年一次检查所有电源内外,对所有螺丝进行紧固,同时校验电源输出应达到规定值,校验值必须记录。
3.9.2.3.7 24V开关电源,每五年应更换电源,因电源上的部分器件(如电解电容器)已到其运行寿命,应予更换。
3.9.2.3.8 对运行中的电源更换应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影响机组运行。
3.9.2.3.9 风扇应每半年清灰一次,如风扇故障须更换,更换前应仔细检查绝缘情况、电压等级、功率、转速等是否相符,更换风扇的电源接线应用焊接或其他可靠方式连接,不宜采用导线绞结。
3.9.2.3.10 风扇投运后必须确认其运转方向正确,防止反转。
3.9.2.3.11 DCS系统运行中,风扇故障如无法更换,应加挂临时风扇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并加强巡检,注意柜内温度。 3.9.2.4 操作员工作站的检修和维护
操作员工作站是操作员与DCS系统的人机接口。它能监视过程参数,对参数的越限作出报警,并做趋势记录,能记录历史数据,打印各种报表,为操作员提供全部操作、控制和有关画面。
3.9.2.4.1 操作员工作站的全面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对检查和维护,首先要利用工作站的各种测试和诊断程序进行,并保存有关诊断数据,以利查找故障,分析故障原因。
3.9.2.4.2 每年应对工作站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3.9.2.4.3 检查和清理的设备应包括主板、模件、总线、网络服务器、监视器、电源、键盘、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打印机等各种设备。
3.9.3 现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制度 3.9.3.1 现场设备巡检
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将 事故消灭于萌芽中,需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在最佳方式下运行。
对现场设备的巡检,每周应进行一次,巡检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3.1.1 电动和电液执行机构
3.9.3.1.1.1 执行机构电源及外部接线是否正常。 3.9.3.1.1.2 执行机构连杆是否完好无损。 3.9.3.1.1.3 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
3.9.3.1.1.4 执行机构的位置状态和手动自动离合器的状态。
3.9.3.1.1.5 对电液执行器除按照电动执行机构内容外,还应对油位、油压及油管路泄漏进行检查。
3.9.3.1.2 气动执行机构 3.9.3.1.2 .1 检查执行机构所需气源及气压设定值是否正确,实际气压是否正常。 3.9.3.1.2.2 检查执行机构连杆及插销是否完好无损。
3.9.3.1.2.3 检查执行机构进出气仪表管是否完好,有无泄漏。
3.9.3.1.2.4 检查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设备标牌应完整、清楚。 3.9.3.1.3 现场仪表、仪表柜、箱
3.9.3.1.3.1 检查仪表两次阀门和排污门应完整无缺,接线完好。 3.9.3.1.3.2 所有仪表接头和管路是否泄漏。
3.9.3.1.3.3 如是仪表柜、箱,应检查柜内照明,冬季应检查柜、箱内加热保温装置是否正常运行,保持柜内适当温度。
3.9.3.1.3.4 柜内应保持清洁,密封应完好,检查完应关好柜门。
3.9.3.1.3.5 应对巡查内容和线路制定专门表格,巡查发现的故障、缺陷应及时处理。对巡检情况和处理结果有详细记录,班长和班组技术负责人应对巡检记录进行验收。
3.9.3.2 现场设备的检修
现场各种仪表和执行机构应利用检修机会每年检修校验一次。一年一次的检修校验应是较彻底、全面的。至少应包括以下设备和内容:
3.9.3.2.1 差压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包括对电缆检查、接线接头紧固、变送器管路检查、接头紧固等,对校验不准的变送器高水平修理或更换,并做好校验前和校验后记录。
3.9.3.2.2 压力、温度开关和各种位置开关的校验,并整理、紧固接线,规范管路,做好校验记录。
3.9.3.2.3 对电动、液动等各种执行机构进行解体检修、清洁。包括电缆、接线、管路、电源、气源的检查、维护。
3.9.3.2.4 对特殊仪表也应进行校验,如振动、偏心等仪表,本单位无法校验,应送有关单位校验。对有些特殊仪表,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校验周期,如炉膛氧量表,应半年检修、维护一次。
3.9.3.2.5 对温度测点、各种热电偶和热电阻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抽查、抽校一批,五年应全部校验一次。
3.9.3.2.6 就地指示仪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每年校验、维修一次,对其接线、管路也全面维护一次。
3.10 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管理 3.10.1 自动调节系统
3.10.1.1 火力发电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可靠的调节品质、优良的自动调节系统能代替运行人员管理和控制机组的运行。
3.10.1.2 自动调节系统应定期做试验。一般自动调节系统应每年进行两次试验。通过试验发现调节系统隐患,提高调节品质。除定期试验外,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做调节系统试验:
3.10.1.2.1 自动调节系统发生异常。 3.10.1.2.2 调节参数改变之后。
3.10.1.2.3 设备大修或控制策略变动之后。
3.10.1.3 调节系统出现异常,通常系统性能下降,动、静态偏差增大,当遇到扰动时出现震荡,甚至会被调量大幅度变化,出现跳闸事故,对机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一般来讲,造成调节品质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0.1.3.1 调节设备特性不好,如变送器、执行传送机构性能不好等。
3.10.1.3.2 被控对象特性发生变化,原有的调节参数不再适应,如检修更换过热器后,对燃烧给水、温度等控制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10.1.3.3 控制策略不完善,即调节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当受到扰动后,被调量就会发生较大偏差,甚至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3.10.1.4 由于采用DCS控制系统,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也含有开关量 (逻辑量)的控制。在自动调节系统试验中,应特别注意调节系统的逻辑量及保护定值。另外,复杂的调节系统,其调节参数也不仅仅是调节器的PID。其中会增加许多辅助参数,如为了提高调节系统抗外扰能力,增加外扰作用通道,往往会有函数发生器F(x)和加法器∑等,其中会有很多可调参数,通过扰动试验同样会发现这些参数的好坏。
3.10.1.5 采用负荷扰动试验主要参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滑参数运行机组,则在定参数运行区,参数也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调节品质才能算合格。
3.10.1.6 有条件情况下,自动调节试验应先在仿真机上进行,在仿真机上取得足够的数据后再在机组上试验,这样可提高实际试验的质量,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防止盲目试验造成不必要的停机,同时对仿真机的仿真性也是一个检验。
3.10.1.7 试验前应编写好试验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如达不到规定的调节品质,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使其符合要求。
3.11 热工保护系统的试验管理 3.11.1 热工保护连锁装置的试验
3.11.1.1 仪控保护连锁是为保障热力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而设计的,当某一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时保护连锁回路动作,自动地使该设备停运,进入安全状态,防止设备损坏。同时向相关的设备发出信号,使其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保护整个热力系统的安全。
3.11.1.2 保护一般包括两大类,即主机保护和辅机保护。主机保护包括气轮机跳闸保护、锅炉跳闸保护和发电机跳闸保护及机、电、炉的连锁保护,辅机保护一般指重要的辅机保护,如给水泵、小汽轮机、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 3.11.1.3 保护连锁试验是防止保护误动和拒动的必要手段,是保护机组安全运行和提高检修质量的重大措施。
3.11.1.4 根据保护连锁的重要性,热控保护连锁试验可分为三级实施 3.11.1.4.1 班组负责的试验项目
3.11.1.4.1.1 所有测点的校验(即静态校验)。 3.11.1.4.1.2 一般辅机保护连锁试验。 3.11.1.4.1.3 所有挡板、阀门的试验。 3.11.1.4.2 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试验项目 3.11.1.4.2.1 主要辅机保护连锁。 3.11.1.4.2.2 功能组试验。
3.11.1.4.3 公司级组织安排的试验项目 3.11.1.4.3.1 汽轮机跳闸保护。 3.11.1.4.3.2 锅炉跳闸保护。
3.11.1.4.3.3 发电机跳闸保护(仪表控制保护是指发电机非电量保护,如发电机定冷水流量、发电机线圈温度等)。
3.11.1.4.3.4 机、电、炉大连锁保护。 3.11.2 保护连锁试验的时间和周期
3.11.2.1 一般保护连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遇下列情况应进行保护连锁试验: 3.11.2.1.1 设备检修后应做保护连锁试验。
3.11.2.1.2 保护系统(设备、定值、逻辑等)变更后,应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正确性。 3.11.2.1.3 保护连锁试验一般安排在全部检修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进行。为了保证保护连锁试验的顺利进行,机组检修后必须留有足够的试验时间,大修后应有5~7天,小修后应有3~5天。保护连锁试验项目必须明确列入检修计划中。
3.11.3 保护连锁试验方法
3.11.3.1 试验方法尽量采用物理试验方法进行实校,即在测量设备处加入被测物理量的方法。如凝汽器水位低脱扣凝泵,采用凝汽器放水直至水位低凝泵动作;汽轮机润滑油低压,采用停油泵法等。
3.11.3.2 当现场采用物理试验法有困难时,在测量设备校验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在现场测量处模拟试验条件,如短接、拨动开关等。严禁在控制柜内输入端子处模拟条件,这种方法只试验了逻辑,未包括整个保护回路。
3.11.4 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 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试验项目, 3.11.4.1.1 机组小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项目: 3.11.4.1.1.1 锅炉保护连锁试验。 3.11.4.1.1.2 汽轮机保护连锁试验。
3.11.4.1.1.3 小修中变动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 3.11.4.1.1.4 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 3.11.4.1.1.5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 机组大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2.1 大修全部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部分辅机的保护连锁试验可穿插在大修工作中进行)对全部主机和辅机进行保护连锁试验,试验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3.11.4.1.2.1.1 仪表控制部门应将所有主机和辅机的所有保护测点定值进行校验完毕。 3.11.4.1.2.1.2 有关辅机的分步试运工作已结束。
3.11.4.1.2.1.3 试验应用厂内标准试验单,完成所有试验准备工作,应有完整的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试验方法和技术措施。
3.11.4.1.2.1.4 试验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3.11.4.1.2.1.4.1 汽轮机跳闸保护。
3.11.4.1.2.1.4.2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 3.11.4.1.2.1.4.3 汽轮机液压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 3.11.4.1.2.1.4.4 汽轮机盘车功能联动试验。 3.11.4.1.2.1.4.5 抽汽逆止门开关保护试验。 3.11.4.1.2.1.4.6 高、低加保护连锁试验。 3.11.4.1.2.1.4.7 所有给水泵保护试验。 3.11.4.1.2.1.4.8 真空系统联动试验。 3.11.4.1.2.1.4.9 锅炉跳闸保护试验。
3.11.4.1.2.1.4.10 送、引风机保护连锁试验,送、引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 3.11.4.1.2.1.4.11 一次风机保护试验,一次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
3.11.4.1.2.1.4.12 磨煤机保护试验,磨煤机油系统保护试验,给煤机保护试验。 3.11.4.1.2.1.4.13 风烟系统联动试验。 3.11.4.1.2.1.4.14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1.4.15 对试验中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查出问题,并彻底解决,然后重新试验,直至全部试验合格后机组才能启动。
3.12 热工仪表及热控计算机软件权限管理
3.12.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安全管理、日常维护、备份制作、存档管理和软件修改程序。本标准适用于#
1、#2机组的所有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管理。 3.12.2 引用标准:NETWORK--6000系统软件手册、DEH系统设计手册、FSSS系统设计手册、输煤程控系统设计手册等。
3.12.3 内容和要求
3.12.3.1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范围定义如下: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12.3.2 PLC编程软件和PLC应用软件。 3.12.3.3 智能式外部设备的编程软件。
3.12.4 Password 作为软件的特殊部分,分级定义,分级使用,注意保密。修改时需办理 Password 修改申请单。改动完成后,Password 修改单由案存档,存档级别为绝密级。紧急调用或借阅时需公司领导批准。
3.12.5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用户级别定义如下:
3.12.5.1 技术管理人员为管理级。
3.12.5.2 仪表控制一般值班人员为维护级。 3.12.5.3 运行人员为操作员级。
3.12.5.4 NETWORK--6000 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3.12.5.5 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
3.12.5.6 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外设的运行情况,遇到外设编程故障时需立即解决。 3.12.6 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备份制作
3.12.6.1 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下列软件每月复制一次,保存三个月:NETWORK—6000、DEH、FSSS、输煤程控系统的系列数据库、PLC在线逻辑、运行环境。
3.12.6.2 机组消缺需修改软件时,修改前对所属软件系统制作备份。修改完成后即做备份。经运行证明正确后,再做备份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3 在进行技术改造、软件开发时,技术管理人员需在未改动软件之前作备份,修改后即做备份,直至完全成功,经公司认可后,再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4 对于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的画面。在机组移交时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两周。
3.12.7 软件存档管理
3.12.7.1 机组移交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2 机组大、小修后,进入正常运行工况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3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取得成功后,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4 历史数据存盘后,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 3.12.7.5 上述软件存档级别为机密级。 3.12.8 软件备份的保存
3.12.8.1计算机所用外部存储介质属高精设备,需放于防磁、防尘、防灰、防静电的专用盒子里,并存放于专用的柜子里,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9 软件修改程序
3.12.9.1 在日常机组消缺时需修改软件,由消缺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2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中需修改软件时,首先按《设备异动管理标准》、《仪控逻辑管理标准》进行技术审核。批准后由申请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3 技术管理人员接到软件修改申请单后,进行软件功能审核。若软件功能不能实现技改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及时将信息通知有关人员。否则应及时修改软件,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申请者。
3.12.9.4 软件修改由技术管理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指定人员实施操作。操作步骤和内容需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
3.12.9.5 夜间值班或技术管理人员不在时,需紧急修改软件,值班人员向有关领导汇报后,得到授权后进行处理,在线修改。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后,把操作步骤和修改内容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移交给技术管理人员后,由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并消除软件修改申请单。
3.12.9.6 技术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好软件修改申请单和操作记录本。 3.12.9.7 具有修改软件权限的有关人员名单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 3.13 #1#2机组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1 为了保证新机组的安全运行,必须对重要设备所使用的蓄能器进行定期试验,根据哈尔滨汽轮机厂提供的HA100电液执行器说明书和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电液控制快速关断阀说明书,特制定如下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2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蓄能器的使用与定期试验必须遵守蓄能器使用规范。 3.13.3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必须充氮气。 3.13.4 蓄能器充氮气完成、投入使用一周须进行检查,若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四个月后,若仍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一年后。
3.13.5 主设备大修时,须对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
3.13.6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结果须报检修部与生产技术部门。 3.13.7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责任人为蓄能器的设备主人。 4 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由生产技术部门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二篇:热控、计量管理工程师岗位工作标准(完)
Q/CDT-QTHFPC 312 0027-2007
热控、计量管理工程师岗位工作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设备部热控、计量管理工程师岗位的定义和缩略语、职责、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事故的分析处理和报告、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热控、计量管理工程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1980年 电技字26号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 (83)水电电生字第73号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规定 国电安运(1998)48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主席令85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热工、计量管理工程师工作,是指公司在生产的科学管理等实践过程中,对热工、计量专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管理、指导,以获得最佳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4 符号和缩略语
热控、计量管理专责工程师——热控、计量专工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
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公司——集团公司 5 职责
5.1 接受设备部主任的全面领导。 5.2 接受设备部副主任的直接领导。
5.3 对公司热工、计量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热控、计量监控工作完成的质量负责。
5.4 负责协调公司与集团公司及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热工、计量专业技术管理方面工作关系并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5.5 有权向热控、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索要有关热工、计量专业技术资料。 5.6 有权组织召开热控、计量专业管理范围内的各种会议。
5.7 有权对公司各部门的热控、计量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 6 岗位人员基本技能
6.1 具备热力过程自动化(或电力相关)专业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5年以上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
6.2 了解工业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熟悉本专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6.3 熟悉热工、计量专业技术管理的管理方法和内容。
6.4 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业务实施能力。 6.5 具有一定英语翻译能力及计算机操作水平。 7 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
7.1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及各项规章制度、法令,作到有计划,有总结。 7.2 严格执行上级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7.
3定期向有关生产领导汇报本专业的工作情况。
7.
4组织建立和管理本专业设备台帐,并定期检查相关部门和班组的设备台帐。 7.
5组织编写、修订热控专业的《热工设备检修规程》、组织建立计量标准,编制检定系统
21 Q/CDT-QTHFPC 312 0027-2004
做到计量检定器具配套、设备选择合理,论证充分,检定系统完善,符合国家检定规程要求。 7.6
按公司有关标准组织进行本专业设备评级工作和安全性评价工作。
7.7
定期对本专业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措施进行审查,并做出初步评价。
7.8 组织编写本专业备品备件储备定额,审核备品备件计划,并监督、检查备品备件使用情况。
7.9 定期对检修部及相关部门本专业维护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并进行费用分析,按有关标准提出考核意见。
7.10 每天进入现场检查本专业设备技术状况,掌握主要设备缺陷,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消除措施,并对处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7.11 组织编写并审核本专业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7.12 负责审核检修部热工专业主辅设备大修计划、技改工程计划、零购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7.13 负责热工设备大修工程项目的初审,审核预算、施工方案、招标标底,参加验收,负责全过程的技术监督管理。
7.13.1 组织编制并审核大修计划。 7.13.2 审核大修材料计划和用工计划。
7.13.3 参与大修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7.14 负责本专业设备大、小修技术管理。
7.14.1 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本专业的三级验收工作,并检查
一、二级验收情况。 7.14.2 按公司有关标准对参与本专业大修的各部门提出考核意见。
7.15 参加本专业事故分析会,协助有关人员查找事故原因、认定责任,并组织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
7.16 配合设备部其它专业人员进行本专业的安全、节能、科技、培训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各项技术监督工作。
7.17 参加每天生产例会。
7.18 织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技术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7.19 完成热工技术监督工作,对月报、年报编制,“三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做到及时、准确。
7.20 监督公司内部在用计量器具使用、定期送检情况,做到及时、准确、不漏项。 7.21 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需要,制定计量技术管理标准。
7.22 组织计量检定人员参加培训,作到持证上岗,对其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7.23 组织落实计量设备的定级、升级、降级、报废的初评和申报工作。 7.24 负责本单位标准室的计量技术管理工作。
7.25 参加热工监督及计量检测网会议,按时向上级机关申报工作总结。 7.26 每年一月编制全厂计量器具周检计划及在用计量器具抽检计划,作好计量量值传递系统工作。
7.27 组织定期完成本专业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7.28 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8 事故的分析处理和报告
8.
1事故发生时及时到达现场对技术问题给予指导,参加公司内部的各类事故及障碍的分析工作,并提出专业分析意见和防范措施。
8.
2对设备事故调查报告的技术方面进行审定,并对完成的质量负责。
8.
3向事故单位、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
8.
4查阅有关运行、检修、试验、验收的记录文件和事故发生的录音、故障录波图、计算机打印记录等;查阅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的资料。
8.
5对事故有关人员询问清楚的前提下对本专业出现的设备、运行事故提出初步的结论。 8.6
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并负责技术工作。
8.8 在对事故有关人员询问清楚的前提下有权对本专业出现的设备、运行事故提出初步的22 Q/CDT-QTHFPC 312 0027-2007
结论。
8.9 配合安全监察部提出本专业人身重伤、一般设备以上事故调查报告。 9 检查与考核
9.1 由设备部主任、副主任按本标准进行检查。
9.2 根据检查结果按《生产日常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9.3 工作内容按相关的管理标准进行考核。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是2000年编写的,2003年进行第一次修订,2004年进行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由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负责解释。
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修订人:高连瑞
本标准初审人:李世龙
本标准复审人:左晓群
本标准审定人:朴明海
本标准批准人:张小平
23
第三篇:热控工作总结和专业技术监督总结
时光茬冉,岁月如梭,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我来到大唐连城发电厂,进入了社会工作,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使我自身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逐步适应了电厂的热控专业工作,完成了从学校到工作的思路转换。回首这一年来的工作,虽然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成绩,但也从一些工作中得到了很多考验和磨砺。由于来公司的时间不长,不足之处,请公司领导指正。为了总结经验、提升自我、克服不足,现将工作这一年热控专业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安全管理和专业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所以在我进入公司那天起,我就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要坚持"安全第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严格遵守《安规》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安全生产高于一切,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搞好安全工作也是我们自身的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坚持在安排工作的同时必须交待安全措施,并且注重安全措施的落实,在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因此,在工作这一,热控专业未发生任何人身重伤、人身轻伤、设备损坏等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也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对重要设备检修的监督管理。为确保不因人为原因引起的设备损坏及保护误动,我专业对重要设备的检修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在重要保护及设备系统上、在高空作业的地方进行检修工作,热控专工必须全程参与"六规"讲解和监护;对于重要联锁保护试验项目,必须在现场进行"三级"验收,从而确保了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和设备检修的可靠性。
2)严格检修工作过程中"工作票"的管理;为解决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在工作票中详细罗列出各项工作过程可能出现的对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和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一是保证了检修过程中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也保证了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加强业务学习,以技术来保安全。
3)加强对异常和未遂分析的力度,针对机组热控设备异常和未遂事件,认真进行分析,及时填写异常的报告,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详细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与相关专业讨论,提出切实可行整改的方法,报告给安全专工和相关公司领导审核。待有机会立即进行整改。
4)加强对现场设备缺陷的管理和处理;①每天早上检查运行人员提出的本专业缺陷,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缺陷及时消除;②对于涉及到停机停炉、重要保护的缺陷,管理人员必须全程参与,进行有效的监护,保证了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停机停炉或设备损坏的事故;③对不能处理或因无备件而暂无法处理的缺陷,加强专业人员的日常巡查,重点监控,并及时给值长和运行人员进行反馈,并及时申报备件。
5)加强DCS系统的管理:①定期对DCS系统进行检查,密切监控DCS的运行状况;②加强权限管理,对各操作员站的登录进行限制,严禁操作站非法进入管理员权限进行越权操作;③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对涉及到DCS系统的改动要总工批准后实行;④加强对工程师站的管理,对热控人员在线状态下修改逻辑进行控制,规范了逻辑修改的步骤、条件等等,有效的控制了在线状态下逻辑修改可能对设备引发的问题。
第四篇:热控检修专工工作标准
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热控检修专工工作标准 Q/YDHD-304.9─2009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检修部热控检修专工职责与权限、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1.2本标准适用于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检修部热控检修专工的工作岗位,是检查与考核该岗位人员工作的依据。
2 职责与权限
2.1 热控检修专工在检修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热工监督技术工作。日常维护受值长的指令,业务上受总工程师指导。
2.2 热控检修专工是热控检修专业安全第一负责人,全面对电厂热控技术负责。 2.3 配合发电部作好计量工作,建立一套可行的热工计量标准,督促按周期检定计划实施。
2.4 组织热控专业定期对运行、在用测量仪表的现场抽检。 2.5 组织热控专业按季度填报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以及计算机监督系统统计表。 2.6 制定本单位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改造计划,审查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大、小修计划,并负责大、小修标准项目和非标准准项目的验收。
2.7 研究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存在的技术关键,组织技术攻关。
2.8 组织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仪、计算机监视系统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技措计划和技术改进工作。
2.9 负责本单位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监视系统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 2.10 参加本单位新建和扩建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以及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的审查和竣工后的验收工作。
2.11 深入现场,检查了解生产情况,发现影响安全、经济运行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加强对两票的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12 按“三同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原则,在更改工程的设计中,要首先考虑投运的安全性。
2.13 负责检查指导专业认真执行检修规程、安全规程、电力法规等,努力提高检修质量和运行操作水平,杜绝责任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2.14 负责本专业设备台帐、技术档案、记录、报表及图纸资料的审核工作,督促建立健全有关热工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2.15 负责本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对上级有关热工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负有宣传、督促、贯彻的责任。
2.16 参加事故、障碍、异常等不安全情况分析,从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查清原因,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积极开展反违章工作,从设备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消除装置性违章,并防止作业性和指挥性违章出现。
2.17 负责组织技术革新、节能、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并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指导生产。
2.18 负责发电部生产过程中的热工参数检测、显示、记录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系统;顺序控制系统、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的监督、校验、调试验收。
2.19 有权检查、监督、指导、考核热工监督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
2.20 有权参与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提出防范措施及处理意见。 2.21 有权审核、平衡、协调、控制本专业计划内的大修、小修、技改工程。
2.22 有权参加仓库、供应处组织的大宗物品、关键备品配件的验收,对不合格的设备、备品、配件,有权拒绝使用。
2.23 有权参与新建、扩建工程、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及设备选型工作,有权组织本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关技术论证。
2.24 有权对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给予经济处罚建议权。有权检查分管专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3 工作内容与要求
3.1每日到现场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查阅运行日志,检查检修工作执行情况和进度。每天深入现场巡视设备。
3.2查阅各类台帐及技术记录,了解本专业设备情况。
3.3对
一、二类设备缺陷,及时安排处理,并到现场协调、监督、检查消缺情况。 3.4 参加发电部每周的调度例会。
3.5 每年组织对本专业各项规程、标准进行一次修订和完善工作。
3.6 每月组织热工监督活动一次, 加强热工仪表、自动装置的监督工作。
3.7 经常与各专业部门交流机组性能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推动性能测试工作的开展。
3.8编制热力测试工作计划、技术措施,并负责实施。
3.9大修前后对热力系统进行热力试验(漏风试验、热效率试验、真空严密性试验、热力特性试验等),及时填写上报热力试验各项报表,填写工作总结。
3.10以设计指标为标准,针对全厂机、炉及辅助热力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拿出措施、计划、方案。
3.11按规定定期进行热力测试试验,对超出设计指标的不经济项目随时进行测试,并拿出书面报告。
3.12凡热力系统中影响经济运行的设备及运行方式等,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及实验,拿出书面材料汇报运行部,协助做好公司节能管理工作。
3.13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对耗能设备提出设备改造更新计划,以降低消耗。 3.14建立发电部热力系统重要设备热力特性设备台帐,做到有据可查。 3.15参加机组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本专业的建议。
3.16严格按照节假日和夜间值班安排做好设备的检查和消缺工作,如遇紧急情况,应及组织协调人员进行抢修处理。
3.16完成检修部交给的其他工作。 4 检查与考核
4.1本标准执行情况由发电检修部经理负责检查与考核。
4.2考核内容为本标准规定的责任与权限、工作内容与要求等部分。 4.3考核结果与公司、发电检修部制定的经济责任制挂钩、兑现。
第五篇:热控专业技术考核培训制度
为提高热工人员技术素质、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热工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1.热工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热工设备基础知识,熟悉电力生产过程。 2.对新入厂的学员在见习期间,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培训,定向培育的办法进行见习期培训。
3.见习期结束后,学员应进行持证上岗考试,通过上岗考试项目,掌握热控设备有关知识。
4.贯彻执行专业下达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5.班组通过定期开展技术讲课、技术问答等方法对班内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班组内各工种技术。
6.专业定期组织人员学习,通过交叉、系统培训,使热工人员对相邻各组设备有所认识了解。
7.新学员入厂后经过半年学习,经考核必须达到夜间可以独立值班水平。 8.热工人员要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及时掌握热控设备。
9.定期对热工人员进行检修规程、安全规程考试,考试成绩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10.定期举办各类技术比武,结合现场实际,提高热工人员动手操作能力。 12.建立热工人员技术档案,掌握热工人员技术情况 13.每月底班组上报本月技术培训工作总结,列入月度考核。 14.每月初班组参加技术培训工作互查活动,考核班组培训工作.
二热工检修考核制度
1.同一缺陷在检修使用期内重复出现2次以上者,考核责任班组50元。 2.工作中发现重大隐患或提出创造性意见,取得利益者,视效益情况给与一定奖励。
3.领导布置的任务,本人无不同意见,但未完成者,每次扣班组50元(如特殊情况必须上报后除外)。
4.所有人员24小时开机,如发现故意不开机或不接电话者,发现一次罚款50元。
5.组员应无条件服从组长的安排,若有意推迟或找借口发现一次罚款30元。 6.夜间值班人员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并及时处理问题,如当时无法处理的缺陷交班时必须交接清楚(影响机组的必须上报专业负责人),违反一次罚款50元。
7.夜间和节假日如有紧急情况,组长可以调动所有人员,调动按小时计算,累计8小时为一个天,可以顶请假天数,每月底核算,无故不到罚款100元。 8.请假人员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口头请假无效,假期已满到岗后,必须及时销假,除法定假日外,按公司规定的休息日每超一天考核50元。
9.各种记录台帐、电子台帐各组如实、及时的记录登记,每发现一次扣班组50元。
10.迟到、早退每发现一次罚款30元。 11.酒后上岗者每发现一次罚款50元。 12.旷工每次罚款100元。
13.修旧利废,审核通过后,按取得的效益情况对班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14.丢失工具者自行解决。
15.班组每月进行2次班组建设,无故不开一次扣班组100元,个人无故不到者罚款50元。
16.班组每月进行4次班组安全教育,无故不开一次扣班组200元,个人无故不到者罚款50元。
17.罚款每月底进行累计并以公开的形式进行显示,罚款将作为班组建设资金和加班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