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通用)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通用)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第一篇: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浅谈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篇: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浅谈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执行了一个悖论的角色。大众媒介有设置议题的功能,就积极意义而言:受众通过媒介不仅了解社会信息及公众关心的热点等问题,而且根据大众媒介对一个问题或议题的强调,学会应该对它予以怎样的重视。即大众传媒通过新闻等各种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组合社会的各个部分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大众传媒激励和动员群众投人当前的事件中,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上,形成议论中心,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大众传媒就是通过对特定时期某个问题或议题的特别强调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左右他们的行为,并以此达到协调社会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传媒却可能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传播的同时,又形成诱导受众信息选择的话语霸权,使受众全方位的自由选择权成为一种假相,使有限的选择成为受众的不得已;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把整个世界无遮无拦地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以此来表达其民主、平等、自由的品质的同时,又“过滤”事实,让人们的选择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既定安排中进行,从而又创造了新的不自由和不民主;为大众创造一个由媒体选择和决定的共同的存在,提供单一的公共体验,从而使人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的同时,却又粗暴地践踏了个人的体验和了解意愿,侵占了个人的情感、心灵的隐秘空间。

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表现为其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传媒与受众之间没有像对话那样的交流回应,造成缺乏沟通的无回应的传播,从而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的系统”。而这种“无回应话语”的话语权力,最终只能归属于传播一方,体现出在话语输出上传播与回应不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现实中受者的自由是受到了传者限定的,与传者永远不对等的自由。大众传媒的受众只有收看(听)不收看(听)的自由,而没有要求收看(听)和对等地评价收看(听)内容的自由,没有对答回应平等交流对话的自由。受众不再是接受的主体而成了传媒的附属品。媒体可以通过话语霸权控制和把持新闻热点和艺术潮流、时尚。传媒不断发明新的节目及其符号和意义构成方式,而受众只能不断被动地适应这些新的节目和新的意义方式。

对大众传媒话语霸权的适应和习惯会产生麻醉作用,使受众对潮涌的信息产生麻木感,懒于思考,怀疑能力萎缩,趣味趋同,发现和创造的精神遭到销蚀。多元的大众传媒会因为传播和回应的不平等关系构筑起新的文化屏障。这一倾向的警示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肥皂剧、电视小品、电视音乐剧等新花样的出现,已经在不断地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消费习性了。

其次,大众传媒存在消解文化艺术个性与深度的倾向。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市场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对全球的覆盖。文化市场的扩大,文化产品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文化企业家的投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个以文化市场为目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系统中,文化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大批量的复制性生产;其产品不再是强调艺术家个人特色的艺术创造,而仅仅被看作即将进人市场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叫做大众文化。企业经营模式的介入改变了文化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不再是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而是营利。“文化产业恶毒地使人体现为类本质”。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造就了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解文化的个性与深度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生活和艺术的各个层面已经有所体现。以人的语言、行为和消费品位为例:作为一种符号结构,即使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文化圈中,不同的亚文化圈也显示出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如对“很好”的说法,北京人习惯说成“特好”、“倍儿好”,东北为“贼好”,湖南、湖北为“蛮好”。而现在全国上下流行说“好好”,时尚习惯消解了区域个性,传媒及其承载物使语言丧失了文化标志的地位。行为是个性的外露,然而,现代传媒通过直接灌输、劝诱、现身说法、引起讨论等等手段,不断以“成功”的名义展开宣传,打造出“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个人行为规范及生活方式的标准模式。从卡内基成才丛书,到减肥录像,直至恋爱指南,在传媒的影响下,公众会逐渐形成大体相近的消费口味和趋向一致的行为方式。在艺术上,大众传媒带来了文化机制的转变,艺术创造也成为标准化的、大批量的生产复制。本雅明告诫我们注意文化工业下复制对艺术固有性质的改变,它破坏了培育崇拜的社会基础,使得艺术的“展览价值”全面抑制了“膜拜价制”,文化已经不仅是那些可以凝神观照的艺术、宗教等,而成为人们全部的生活方式。当媒介文化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进人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时,文化生产者就必须在考虑文化产品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同时,兼顾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当商品化原则与利润目标从物质生产领域蔓延到精神生产领域,乃至个人的精神生活时,在市场权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语境下,商品性对精神性、超越性的吞食就会使得当代文化渐渐失去在非物质域地跋涉的自觉与勇气:影视剧开播前要疯狂炒作,文稿要标着天价拍卖来引起关注,名着要印成漫画本以满足猎奇欲,“行为艺术”靠哗众取宠大行其道……脱落了精神内核的文化产品在看似繁荣的泡沫中,越来越丧失艺术的个性与深度,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本想以商品化来推动文化发展的善意初衷背道而驰。

再次,大众传媒存在助长放纵欲望、逃避现实心理的倾向。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物质财富丰富、闲暇时间如何使用成为社会问题时,大众传媒走进了闲暇时间场,以多彩的娱乐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成为快乐的使者,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制造了理想的梦幻世界,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安泊之所。人们将希望和热情、光荣与梦想编织进这个栩栩如生的人造世界之中,而这个人造世界,又以其逼真性使人们面对的仿佛是一个自在的真实。于是大众传媒含蓄地,有时甚至是赤裸裸地渲泻着人们心中所潜伏的各种无意识冲动,从而使他们将幻想当作现实来体验。当我们目睹电影、电视剧、武侠小说、言情故事中那些有情人历经坎坷而终成眷属,那些孤胆英雄几遭磨难最终化险为夷、功成名就,那些好人终得好报,恶人终受惩罚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理想化人生经验的幻景之中,人们共享着传媒制造出来的欢乐。所以,大众传媒为人们提供的就不仅是一种声画的视听快感,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抚慰。它使在现实中饱尝挫折和伤害的人之心灵从中得到了象征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也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压力的释放以及社会的有序化都有着明显的作用。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消遣特性给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的重要体现。

大众传媒制造梦幻的优势固然给人们创造了理想的幻境,用一种虚构的“现实”,调和了人们心理内部“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社会现实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对立,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实现本能欲望和社会认同的白日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是一种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心理抚慰,过多的这种梦幻享受,也会助长人们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意识。当这种梦幻充斥传媒世界时,大众就会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梦境之中,逃避对于现实的介人,逃避为必然性束缚的实践和改造。一旦大众传媒有效地取消了人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现实处境的实际感受,就会使人们将改造世界的实践热情遗弃在那些幻想之中。媒介所营造的那些理想的幻境为公众提供了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行动,也逃避对现实的思考。所以,这样的大众传媒产品提供的虽然是一种快乐,但这种快乐却常常是以人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和理性为代价的。同时,大众传媒的这一快乐原则还会因为无限地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而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它在给人类带来瞬间快乐的同时,却会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大众传媒文化以其世俗化倾向为人们所喜爱,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欲望的二元对立中,后者显然占主导地位,于是导致了形而上的迷失,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

此外,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为文化的普及和民主提供了可能和贡献,另一方面也对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破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从报纸到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出现,将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面在人类面前展开,“所有这些传播工具,打上了完全相同的印记的信息,传人千百万人的脑际,正如工厂铸造相同规格的产品,销售给千百万家庭一样……。”现代传媒不仅对工业文明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之向同一性方向发展。处于地球各个角落、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在追逐着相同的流行时尚、收听相同的流行歌曲、收看相同的影视节目,崇拜同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流行同一种哲学。就像传统的经济生产残酷地摧残着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信息领域的优势文化以同样的威力破坏着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生态学来看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问题,可以发现:现代传媒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又推动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由于现代化进程起源于西方文化,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客观上造成“现代化等于西方文化”的单质化趋势,其中现代传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同步,这种现象反映在比较浅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上,同时也更加深层地表现在观念、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广泛影响上,从抽象绘画到行为艺术,从流行歌曲到古典音乐的通俗演绎,从室内装修到建筑设计,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外部世界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西方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的民族性问题特别地突现出来。而现代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出这样的问题,则是对其进行批判后的建设性反思。

当代大众传媒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又带着与生俱来的反艺术的基本品格。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给我们的悖论。对此,塑造自身的文化品格将是各大众传媒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既是一种市场策略,也能进一步发展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促进大众媒介自身的良性循环。目前许多现代传媒吸引从事学理研究的精英分子的参与,无疑加速了自身的建设,例如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对话”、“女性天地”等栏目以访谈、实录等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吸引了精英文化人的加人,以良好的视听形象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因此,在分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时,我们特别应保持清醒的是:大众传媒毕竟是物,它最终是由人来操纵的,其作用、性质如何主要取决于左右它的人的目的和需要,取决于社会对这些目的和需要的制约。所以,实现人的精神塑形,是解决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根本出路。

第二篇:大众传媒论文: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

【中文摘要】大众传媒作为现代化的产物,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它已经广泛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其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大众传媒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的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对政府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我国政府决策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项政府政策的出台,必定会引起人们的很大关注,假若人们合理的要求没有得到考虑,政府决策就会失去他们的支持,所以提供一个让各种意见充分表达的平台成为必需。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一方面把政府的决策传达给民众,增加民众对我国政府决策的了解,让民众积极的参与政治,并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加以监督;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为民众提供一个利益表达的平台,把民众的利益需求传给政府决策者,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课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运用了系统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大众传媒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并提出了四项让大众传媒与我国政府决策良性互动的建议。

【英文摘要】The mass media as the product of the social, it has been widely worked into every aspect of the society, an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life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situation, its influence is growing stronger day by day. Especially in the new century, the mass media as aspecial of environment, providing a impotent of the public value,and maintain a series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n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s policy.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of interests been influented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so the People will be intereted in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if the reasonable demands of the people not be considered,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will lose their support.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On the one hand,the mass media as a disseminator of information can take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the people,increased public support for our government policy, Let people participated in political and supervise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On the other hand, the mass media provide a public platform for people,and take the public demand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guarantee the government policy’s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fic.The impact of mass media o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s a relatively new research topic. Lots of paper are consulted and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such

as system analysis approach, social inquiry methods and so on,are applied.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and four proposals that make the interaction ofmass media and ou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re proposed. 【关键词】大众传媒 政府决策 媒介寻租

【英文关键词】mass media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media rent-seeking 【目录】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3-47-1178-999-10Abstract

4目录5-7

摘要

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的来源1.1 课题来源和意义7-81.1.2 课题的意义7-81.2.1 国内研究情况8-91.3 研究思路和方法9-1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情况1.3.1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大众1.3.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10-11传媒的含义、种类、功能及其现状11-1511121213-1515-192.2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11-132.2.2 引导舆论122.2.4 提供娱乐12-1

32.1 大众传媒的种类2.2.1 传播信息

2.2.3 教育大众2.3 大众传媒的现状第三章 政府决策的含义、特征及其现状3.1 政府决策的含义1

53.2 政府决策的特征

15-163.2.1 政府决策的权威性15-16

3.2.3 决策方式的民主性16

3.3 我国政府决策的现状

3.2.2 决策内

3.2.4 决容的公共性16策方式的科学性1616-191718-1919-213.3.1 决策信息不完整173.3.3 程序不规范17-18

3.3.2 制度不完善3.3.4 权责不明确第四章 大众传媒与政府决策的辩证关系4.1 政府决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19-20

4.2 大众传媒时代的政府决策20-21策21-3121-26

第五章 大众传媒与我国政府决5.1 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积极影响5.1.1 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上为政府机构决策提供了

5.1.2 大众传媒形成的公共舆论使政府的决5.1.3 大众传媒监督政府决策过程,帮助政

5.2 大众传媒在对政府提供决策中5.2.1 增强社会沟通器的功能,防止过大量素材21-23策更加民主23-25府维护社会的稳定25-26仍然有很大空间26-31度市场化27-2929-

315.2.2 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应到位第六章 我国政府决策如何充分反映大众传媒和适应民

6.1 大众传媒要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众需求31-3931-3331-326.1.1 建立、健全大众传媒的危机预警机制6.1.2 加强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32-33

6.2 政府应主动与大众传媒合作,向大众传媒提供足够的信息33-356.2.1 政府及时公开突发性事件的各种信息,建立信息

6.2.2 我国政府可以主动与媒体合作公开制度34

34-35法规35-3836-3737-3839-406.3 建立健全有关新闻出版和政府决策等方面的法律

6.3.1 要加快关于大众传媒行业的立法建设6.3.2 法律能保障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6.4 发挥好各方面的监督功能38-39参考文献40-41

致谢41-42

结语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2

第三篇: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1) 宋正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总结音乐艺术传播的特性,

中国社会音乐商品化应遵循的原则及推动音乐事业发展的途径,研究如何正

确处理音乐与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出音乐商品在体现音乐

艺术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音乐商品的文化内涵,依循商品化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音乐艺术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宋正,郑州大学音乐系副教授,郑州450000新闻界ISSN1007-2438 2011年第2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 不仅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 快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传媒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播逐步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音乐作为人类的 一种特殊精神财富,也随之被不 断地物质化和价值化,进而作为 一种特殊的商品模式进入市场。 中国现阶段的音乐商品化传播发 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现代传媒对音乐传播影响的 形式

传媒技术的发展使音乐传播 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调查显示, 约45%的受访者选择上网欣赏音 乐。大量的音乐通过影视、网络 等形式传播。

传媒的商业运作使音乐传播 具有盈利目的。商品是用来交换 的劳动产品。音乐商品则是将音 乐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通过进行 社会传播加以物化,使之具有交 换的价值。也就是说,通过音乐 与音乐载体的融合,使之成为参 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

物质、商品的形式包括大众传媒音乐商品和实物化音乐商品 两大类。

1.大众传媒音乐商品

(1)广告音乐:在现代化传播 媒体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 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广 告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越 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 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片 是全方位演绎产品与企业形象的 最佳方式之一。企业广告宣传片 除了需要优质的画面、恰当的解 说外,其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 广告音乐分为广告背景音乐与音 乐式广告两种,它们在音乐风格 上又有通俗型、古典型和结合型 等三种类型。通俗型如《一起走 过》(唱吧,新加坡2002 主题歌)、 《交换温柔》(香港地铁广告歌)、 《渴望无限》(可口可乐广告)、盛 夏的果实(喜之郎果冻广告歌)等 等,均以流行音乐烘托广告主题, 以达到吸引市场客户群体的目 标。

古典型,如别克、帕萨特汽车 的广告,常伴以古典主义风格的 音乐,将“古典”与杰出、卓越等内 涵挂钩,体现产品的优越。还有 一些广告,前后两段采用风格迥 异的音乐来衬托其广告主题—— 如前半段是风格严谨的古典主义 音乐,而后半段则配以风格截然 不同的欢快流畅的流行音乐。 (2)影视音乐:从1896 年电影 诞生一直到今天影视业发展的空 前繁荣,音乐一直跟随着影视的 发展而前进。即使在1896-1927 年这33 年的默片时代,音乐一直 为电影“保驾护航”。当年卢氏兄 弟在英国放映第一场电影时,就 请钢琴师现场伴奏流行音乐。电 视诞生后,音乐更是不离其左 右。可以说,影视的历史就是影 视音乐的历史,影视的发展始终 是与音乐相伴的。 许多影视音乐至今为人们所 传唱,如《泰坦尼克》中的主题曲 《我心依旧》、《宝莲灯》的主题曲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人鬼情 未了》的主题曲等。音乐家谭盾 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 在获得奥斯卡奖之后,又获得 2002 年的格莱美奖。音乐除在推 动影视情节、烘托影视气氛之外, 也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和效益。加之影视原声出版物的 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不再仅依 附于影视作品存在,而成为了社 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处在远距离的人与人的交 流、互动成为可能,也为数字音乐 的大规模创作与流通提供了技术 与条件。MP3 音乐、RM音乐,手 机音乐等数字音乐形式成为音乐 发展的最前沿。它们的出现,加 快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进程。在 这个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 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其 商品化也必然成为其本质特征。 2.实物化音乐商品 实物化音乐商品主要是伴随 着唱片工业的发展,以及与之紧 密结合的商业包装而产生的。音 乐的“再现”——唱片工业的发 展,意味着音乐的机器复制时代 的来临。从19 世纪后半叶起,西 方科学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研究声 音的记录技术。音乐的“再现”工 业,首先带起的是留声机与录音 材料的出现;继法国的爱尔兰籍 物理学家斯科特发明“声波振记 器”、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 “留声机”之后,1888 年德国籍的 美国电信工程师贝林纳(E。 Berliner)发明了初期的盘形唱机 及唱片,并以圆盘式录音法代替 爱迪生的圆筒式录音法,还将声 纹刻制成了母盘硬模。这些发明 使得音乐录音与其商品化成为可

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生命延续的一 种保证。

从卡罗所的歌剧录音、易沙 意的小提琴录音,直到1913 年柏 林爱乐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录制 成功,商业唱片使聆听行为发生 了本质性的改变。音乐的演绎可 借由唱片录音的形式,一再地重 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其另一层 次的价值,而唱片商品的销售也 使唱片制造商介入到音乐创作、 演奏者和听众之间成为必然。 音乐创作者、演奏者向唱片 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 商对录制的母版加工制作,使这 些音乐商品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 张唱片投放市场出售,唱片商从 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创作、演奏 者获得相应的报酬。另外,在 “售”与“购”之间还产生了如演出 公司和经纪人等新的社会分工。 目前许多表演者与唱片公司、演

出公司签约,合约一般要求表演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公司之 外的演出、录音活动,一切演出活 动皆由公司安排。表演者以自己 可以接受的价格达成协议。“签 约”的实质是,他们的音乐表演以 商品形式被买走,又以对公众的 唱、奏等表演服务行为被公司以 商品的形式出售给听众。 可以说,实物化音乐商品的 发展,除了极大的推动了音乐的 商品化,催生出新的社会分工与 社会服务形式,进而还推进了音 乐商品化的另一种形式——音乐 的文化、娱乐服务活动形式的极 大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负面 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 其两面性。音乐商品化的出现虽 然有其必然性,且带来了一定的 效益,但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属性 的精神产品,在市场交换过程中, 如单一地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 起来,实现经济上的结合,就会产 生负面影响。 1.形式与内容的本末倒置: 如今的音乐,从创作到表演 都要经过重重“关卡”的运作,经 过不断的筛选、经过精美的包装

才呈现在公众的眼前。“包装”是近些年来在流行歌坛被经常使用 的一个名词,不可否认,在现代商 品营销学中,商品在进入市场前 的广告宣传从产品的包装设计等 都是举足轻重的。但这种对于音 乐创作的“包装”在形式上美则美 矣,却忽视了其内涵——音乐本 身所要传达的精神与实质。甚至 有些唱片公司与各类经纪人,为 了达到高收益的目的,不惜以牺 牲社会公共道德为代价。经他们 制作出的一些偶像,对于受众,尤 其是人生观与世界观尚不明确的 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青少 年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在五花 八门的声色中迷失了自我。 2.知识产权的滥用与盗用: 在唱片业方面,一些不法商 人为了谋取高额回报,不惜生产 大量盗版产品,极大程度的扰乱 了市场。近年来,虽然知识产权 保护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

的原创音乐被应用到电视广告等许多方面,滥用甚至盗用他人音 乐为电视、广告配乐的现象正日 渐减少,但媒体中相关的报道也 还时有出现。 3.出现金钱至上的倾向 商品化从另一个角度讲,也 是一种“物化”,这种“物化”指人 们的劳动成果只是被当成商品来 看待,只用金钱衡量。这时,可能 不仅仅是劳动产品的物化,作为 劳动者也被物化了。在这种情况 下,艺术表演者看不到自己的价 值,看不出真正美好的是自己,他 们看到的只是金钱,即使他们仍 在唱着、奏着动听的歌曲。自我 定位日渐模糊,只剩下日复一日 的例行公事,只剩下猥琐的‘计算 理性’、‘计较理性’。”在社会音乐 商品化的某些角落里,当音乐变 成只是商品,而非共鸣时,大家关 心的焦点常常只是“量”的多少, 而非“质”的好坏。 4.忽视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创作行为是一种人类特有的 高级精神活动。创作者在创作时 的狂喜,表演时自我与世界与人 群的互动,都是一种至高的精神 享受。但如果一切创作行为都与 商品挂钩,艺术的生产不再只是

精神活动,而成为物质的体现,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就会失去其应有 的光彩。

三、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积极 影响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 定阶段的产物,对社会精神文明 与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 促进作用。

1.推进艺术创作的发展 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方面,早 在20 世纪30 年代,一些包括苏联 的普罗科夫耶夫、肖斯塔科维奇, 法国的达利乌斯。米约、美国的 科普兰、伯恩斯坦,中国的聂耳、 冼星海等在内的著名音乐家就开 始为电影进行音乐创作,他们的 创作,不但丰富了其自身的艺术 创作,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更丰富 的内涵,为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 神财富,也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影 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 世纪

五、六十年代开始风靡世界

的音乐剧的(紧转第85 页)(紧接第79 页)创作与运做模式更 是对音乐创作的极大推进。在媒 体不断发展的今天,音乐商品化 对艺术创作的推进作用将会表现 的更加充分。

2.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 离不开人的精神与物质需要。音 乐的商品化来源与人自身的需 要,而这种需要又要求有不断更 新的技术加以支持。尤其是音乐 稍纵即逝的抽象性特点,如何记 录声音,一时成为科学家技术发 明着眼的热点。从早期的留声 机、胶木唱片、钢丝录音机到今天 的Hi-Fi 音响;从早期的如何记录 音响到今天的如何听得更好,音 乐的商品化一方面为技术的提高 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动力,一方 面也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 与物质需求。 3.催生新的社会分工 新的产业必然要求有新的技 术与服务与之相对应。如唱片工 业带动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需 要一大批相关技术人员从事生 产;唱片的销售,又使唱片制造 商、发行商、制作人介入到音乐商 品化中;从音乐作品酝酿阶段的 创作经纪到音乐作品成型后的演 唱演奏经纪再到音乐作品展现阶 段的乐团经纪、剧场经纪„„音 乐的商品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 大的空间与可能。

4.促进社会商品化发展,创造 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时代,音 乐商品存在着巨大的供求市场, 这个市场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巨大 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有音 乐才能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 会。因此,音乐的商品化在这个 视角下,为社会音乐发展所带来 的影响是正面的、有利的。

四、结论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 断发展,音乐商品化的发展道路 还很漫长,因此,树立正确的市场 观是避免种种负面影响的关键。 我们既不能因其带来的价值与公 益而忽视其被“异化”的种种不良 表现;也不能因其负面作用而因 噎废食。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音 乐商品有着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 的特殊性。音乐商品运载的是音 乐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 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以其鲜明生 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并作用于社会 生活。因此音乐商品既体现一般 商品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 性。中国社会的音乐商品化应遵 循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推动音乐 事业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音乐 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在 体现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注重 音乐商品价值。音乐传播最终追 寻的不应当只是瞬间的商业利 益,而更应该是文化的积淀与渐 进。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 [2]张晶.传媒艺术的审美属 性.现代传播,2009(1)__

第四篇:大众传媒之报纸对社会和大众的影响

大众传媒之报纸对社会影响

李煜

传递社会最强力的呐喊,呼唤人性最闪耀的光辉,以舆论之利剑,铸社会之良基。报纸——传媒界走了百年的蹒跚老人,至今仍旧影响着数以亿计的大众,步法依然铿锵有力,声音依旧掷地有声。

关键词:报纸

大众

舆论

影响

随着网络媒介、电视媒介等新兴媒介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当下受众可选择的大众媒介越来越多。而且网络等媒介因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使得报纸这种传统媒介的劣势更加明显,受众接受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曾经一度有专家学者讨论报纸是否会走向灭亡。

然而,诞生一百多年的报纸也有其明显优势,这些优势也使得报纸一直存活到今天。首先,报纸信息容量大,选择性强。再次,报纸易于保存,持久性强于网络等大众传媒;其三,报纸简便,快捷,价格低廉,有些印刷更是亏本办报。同时,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报纸媒体也不断顺应时事,推出电子报纸这等新的板报模式,比方南方周末这等影响力比较大的报纸,其电子版的在网上也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受众的。

报纸作为当下最主要的大众传媒的媒介,其影响力不容忽视。根据网上调查显示,当今中国约有3000份左右的各类报纸,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而这份数字也无形中印证了一个观点,报纸,依旧是当前中国大众传媒不可或缺的力量和要素。

报纸对大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报纸提供经济、政治、体育、娱乐、文化等各方面信息,受众会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对自身有意义、有帮助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加以理解和运用。甚至一些大部分人认为无关紧要的广告,也可以提供一些消费信息帮大众参考,比方关系国计民生的房价、物价信息,以及一些奢侈品等商场信息。

对于社会的影响方面,报纸主要还是积极形象居多,报纸中的新闻绝大部分是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这就客观我们反映了社会中的真是一面,让大众能够正确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而报纸中新闻也是大部分弘扬正义,倡导的是社会正气,有利于受众百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方报纸中的好人好事、党的好政策、好的经济规划等,例如中新奖的获奖作品《索玛花为什么这样红》就是歌颂了一位马班邮路上的小邮寄员王顺友的高大光辉形象。而因为这篇作品,王顺友成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报纸的影响力可见一斑,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举国震动,各个报纸媒介通过一系列的、感人事迹的阐述,鼓励国人抗震救灾,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报纸对百姓思维的引导,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若是没有报纸强大的宣传和引导,就不会有感动中国的邮寄员王顺友、也不会有2008年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感人场景。

报纸的另一个巨大的作用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监督功能,这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

一、对决策的监 督。凡涉及国计民生等重大问题 的决策,尤其是与广大群众生活 有密切关系措施的制定,都可以在 报纸上进行通报、酝酸、讨论。

二、对决策实施的监督,在决策 (政策、指令、计划、方案)实 施、执行过程中,报纸的监督作用 是极为明显的。

三、对社会中的个人、公民的监督,即对个人活动的监督,这等监督一般是隐含式的,只有当公民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才会受到监督和舆论抨击。

四、对企业、间组织的监督,对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进行监督。以南方周末这个报纸为例,南方周末每年都对两会的实施前后进行全方位监督,包括政府的各项数据,政策指标等。例如向最近热议的甘肃校车事件、小悦悦事件等,这些是对社会事件个人的监督,这南方周末甚至有评论员专版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评论议论,通过一些深度的话语,引领受众思维,达到宣传目的,报纸在最后,引起一股强烈的舆论风潮,最终引起整个社会对于事件强烈而又广泛的关注,伸张社会正义,达到报纸舆论监督的目的。

在中国,报纸已经脱离了原先的政企划一的境地,如今的报纸,是政治性单位,企业化管理,因此,我国的报纸就具有了企业的一些特性:竞争性、市场性,报纸就在市场机制下运营,报纸的经营者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不择手段,这就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弊端,对于社会大众的误导和欺骗。有些新闻记者为了做到报纸的轰动性,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夸大新闻,扭曲事实,甚至报道假新闻。每年都会出现一些重大的假新闻,例如2010年十大假新闻评选结果出炉:“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丽亚医院去世”、“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等去年轰动一时的假新闻榜上有名。这些假新闻严重误导受众,给观众很大的误导,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假新闻会造成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会有生命安全。比方上面这些重大假新闻,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影响市场经济的运作。这些假新闻对公众的影响是十分的大,它传播谬论能扰乱民心,把民众蒙蔽在真理的大门之外,同时,这些假信息侵犯人权,欺负无故。例如各种假药、假酒等就是典型例子。这些虚假信息不断渗透,将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社会的不信任感加强,疏远人际关系,淡漠社会良知,随着假新闻愈演愈烈,其危害也是越来越大,如何防治这些夸大新闻、假新闻也是当下报纸改进的重大的课题。

未来,大众传媒之一的报纸其走向还是不得而知,然而,报纸的优势也将使其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不至于消亡, 应该说,无论从感情还是阅读习惯上来说,“报纸消亡”都是许多人所不愿意看到的。2007年,一项针对中国四川、重庆两地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报纸是否会被其他媒体取代的问题上,78%的教师认为报纸不会被取代,总体上仍认同报纸的生命力”。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的调查则表明,如果报纸消失,仅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会很“想念”。但这只是被调查者的一厢情愿,报纸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既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而繁荣。[1] 若是报纸一如既往的存在,那么,未来报纸如何给自己在大众传媒的市场中定位呢?其又如何在激烈竞争下的信息时代里生存,我认为,报纸要想焕发第二春,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报业集团的领导层应该大胆的创新报纸的格式,比方电子版、网络版等格式的创新,这就能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中无形中为自己挖来一份份额。其次,报纸应该紧紧与民生社会等当下热点、百姓关注紧密结合,只有倾听到民众的声音,为大众呐喊,才会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再次,报纸应该严格把守自己的质量关,严防死守假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夸大新闻,坚持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做好自身的质量把关。

[1]. 慧聪网. 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http://info.printing.hc360.com/2009/07/300823103816-2.shtml.2009/7/30/08:23

第五篇:大众传媒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以习近平主席访英为例

在现在这个由信息连接而趋于整体的时代,大众传媒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发展,成为社会 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已从单纯地向大众传递、发布信息、普及政策的阶段过渡到参与并影响各国政策的制定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的阶段。大众传媒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影响国家形象;

二、影响对外政策;

三、影响外资引进;

四、影响对外贸易。目前中国的大众传媒之于外交政策发挥五大主要的功能:

一、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二、是作为知识精英对外交政策进行补充、完善甚至是批评的"麦克风";

三、是作为不同群体之间就外交政策进行辩论的"竞技场";

四、是成为对决策群体施加压力,以缩短决策反应时间的"加速器";

五、是为普通民众提供能够宣泄其针对某些国家对华政策不满的"安全阀"。尽管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仍然不是一个充分开放的过程,体制内的政治精英仍可以充分影响大众的认知,并引导公众舆论,这也预示着我国的大众传媒还起着议程设置的作用。

大众传媒对于国际关系具有双重性,若正面实施,对于国家形象、外交政策、外资引进、对外贸易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便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传媒推动国家妥善处理分歧,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为解决国际冲突提供有力的舆论环境。早些年,中国对外的传媒力度不大,使中国处在一个不利的舆论环境中,使很多国家对于中国的发展不甚了解,甚至是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之中,这是不可取的。对于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的全程报道,很好的显示了中国力量,并且在以上四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0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受到英方高规格接待。在英期间,习主席及夫人彭丽媛言行极受关注,西方各界和主流媒体对此次访问评价颇高,认为访问成果丰硕,既开启了中英关系的新篇章,又体现了中国大国风范,是众望所归。

今年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也被英国首相卡梅伦称为中英关系发展的‚黄金年‛。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是时隔十年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意义重大。 官方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双方对这次访问都十分重视,将共同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表示,访问日期临近,相信双方主管外交事务的高级官员在对话中就访问的有关议题、细节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2013年和2014年,中英两国政府首脑成功互访。应英国女王邀请,今年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开展国事访问,崔洪建表示,这意味着两国对目前双边关系的发展是满意的,并希望继续推动。

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英的合作也体现在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上。‚如果中英能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那么在安理会内部或其他国际平台上实现共识就会相对容易。‛崔洪建说。

‚英方致力于同中方发展21世纪全球伙伴关系。‛12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哈蒙德特别提到英中两国在伊朗核问题、抗击埃博拉等国际事务中的合作。13日对话结束后会见记者时,哈蒙德表示,希望双方共同促进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

对于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拓展第三方市场产能合作等,英方予以积极回应。今年3月,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宣布加入亚投行。

‚‘一带一路’不仅可以促进英中两国发展,也可以带动我们邻国的发展。‛哈蒙德说,相信双方在访问中将就‚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具体合作展开深入探讨。

哈蒙德还表示,英中正讨论在第三方市场开展产能合作,并制定一些机制。例如在能源领域,英中可以携手在非洲开展投资,既能促进非洲发展,也能为两国带来商业利益,实现共赢。

打造中英关系新定位、制订两国关系新蓝图、开辟务实合作新前景、树立国际合作新典范,是中方对习近平主席即将开展的访英行程的期待。‚我们期待以习近平主席的国事访问为契机,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新高度。‛哈蒙德说。

近年来,中英在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势头良好。中英贸易增速上升,已经超过中欧贸易增速。2014年,中英货物贸易突破800亿美元,增幅达15.3%,英国超过荷兰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对此,崔洪建表示,中英两国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英国在服务业、金融、贸易等方面有较强优势,而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期的中国,正需要这些领域的发展,因此中英合作潜力巨大。

此外,作为一个以自由贸易为传统的国家,英国灵活、务实的态度,相对较少的外资准入门槛,为中国资本、货物的进入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目前,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一大投资目的国。

除了经贸,两国的人文交流也日趋紧密。中国在英留学人员超过13万人,占中国到欧盟国家留学人员的一半。双方正在举办中英历史上首个‚文化交流年‛,两个古老文明古国的人民,共享彼此文学艺术的精华,交流互鉴。

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更应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访英就有助于坚定不移地发展中英两国间的合作共赢关系,进一步提高两国务实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既让两国人民更多地享受到合作共赢带来的红利,也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广告131 李沁馨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