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教案溶解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科学教案溶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二年级科学教案溶解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溶解2.怎样加快溶解教案 教科版
第二课时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 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
2. 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
3. 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
4. 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
5. 经历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
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盆等。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速度。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交流。
·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
4.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5.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探究。
·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小组实验。
·得到结论。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
6.知识运用
·加快食盐的溶解。
·加快糖块的溶解。
·说说运用的方法及依据。
7.课外作业:尝试溶解更多的物体、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加快物体的溶解。
教学后记: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教案
修改后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科学》在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二课时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搅拌、物质的大小、水的冷热是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之一。
2、经历设计、验证实验的活动过程,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3、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验证实验
教学准备:CAI课件,杯子、筷子、糖、铁锤、热水等。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图片,渗透科学的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教师喝糖水
2、教师设问:加了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糖还没有溶解)
4、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
5、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
教师出示课件:搅拌、(热水)、切碎、
6、你们说的这几种方法真的能加快溶解吗?
7、这么有信心,好,那请你们说说用什么来证明给我看。 (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课题)
二、设计实验方案,集体交流。
今天的实验,老师有个要求:我们要学会向科学家一样的研究。首先做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想清楚,今天的实验我们需要研究一个什么问题?以什么为假设?
1、(如果我们假设搅拌)能够加快溶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这个实验呢?做实验又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呢?学生口述实验方法,选择材料试操作,提出实验类型“对比实验”,提倡公平原则(课件)。
在比较的时候有许多条件是相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谁来说互相补充:杯子、水温、水量、糖、同时)这些条件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为什么要用两个杯子呢?
相比之下才会更溶易看出哪杯水的糖块溶解得快。(因为是一个对比的实验)
这样对比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快慢。
4、出示:实验报告单
研究问题:加快( )溶解的研究。实验器材及数量:对比条件:一杯( ),另一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能加快)溶解。师生共同填写除实验现象及结果以外的各项。
三、学生填写报告单
1,教师巡视,有重点指导个别小组。
四、学生实验
1、
1、分工合作,材料员领 1号实验材料并检查材料。 (出示课件提醒) 1)先倒水再同时放实验物质
2)两个杯中放的水应该一样多,不能太满。
3)压碎物质里要尽量粉碎均匀 4)开水会烫手,请注意安全噢。
5)实验时不要将水弄到杯外,这样会影响你们的实验结果的。 6)注意观察,记录下你们看到的情况。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员填写实验报告。
2、反馈(搅拌能加快溶解)小组汇报,展示报告单
表扬实验态度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注意实验室卫生,不乱泼废水。
五、学生实验
2 、那么热水和压碎,
这两种是不是也能加快溶解,其它的物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你们想不想用实验再来验证一下。“请你们挑选其中一种实验,说说你选择了哪种实验?想怎么做这个实验?” 填写实验报告单
2,(除实验现象及结果)再进行实验。再次提醒。材料员领2号实验材料。
六、实验报告会——实验汇报。 让学生有条理地汇报。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 )能加快( )的溶解。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 )现象,证明( )能加快( )的溶解。 请几个小组交流。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现怎样对比才加快溶解) 三种方法全用上了。看来,方法越多,溶解的速度就越快。
七、总结:通过搅拌、加热、弄碎等办法能加快糖或其它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八、游戏延伸: 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 老师就给每人奖一颗糖。 (师出示水果糖后)
怎样吃糖,可以让它溶解得更快呢?还有很多办法等着你们这些小科学家课后去研究,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后反思:
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这一课时,我由复习和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导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把思考与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的思想。新课标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实验。在学生知道了“搅拌”、“用热水”能加快溶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深入探究,发现用“把物体研成粉末”也可以加快溶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自行探究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理解了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教育启发学生善于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把搅拌、用热水、研成粉末三种方法一起使用,可以使物体最快地溶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达到新课标重视的“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合作学习自行探索自然规律,获取知识。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什么是溶解?你能用上溶解说一两句话吗?
(目的: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揭示课题,可以酌情点拨溶解和融化的区别。)
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1.取一小匙食盐,观察这时候的食盐是什么样的?
2.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不搅拌,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交流。
3.轻轻地搅拌几下,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交流。
4.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交流。
5.将食盐换成沙,按照同意的方法做上面的实验。
6.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7.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溶解”?
三、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教案 教科版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5.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用心爱心专心 1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1.1能加快溶解吗 湘科版2017
1
能加快溶解吗
教学目标
1、知道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及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实验证实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3、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
教学难点:
学习制定实验计划;经历“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实验证实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两个刻度杯;食盐;搅拌棒;热水;冷水;冰糖
课时安排:
1或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某些物质的溶解,比如我们喝冲泡的果汁、牛奶、咖啡,感冒了喝感冒颗粒冲剂等,那溶解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2、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进行猜想并适时板书关键词。
3、这些是不是都能影响溶解的快慢呢?我们需要一个一个来研究。(板书课题)
二、活动1:温度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
1、你有什么猜想?(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
2、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
实验中有什么条件改变了?(温度)有哪些条件要保持一样?(水的多少,溶解的物质,放入的时间等)
3、制定计划。
我们先想好实验的材料准备和实验方法,也就是制定实验计划,有了计划再进行实验,这是科学家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计划怎么写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实验计划。
这个实验计划包括了我们猜想、材料准备和实验方法。
按照这个实验计划老师先做了实验,发现5克食盐在30毫升水中很难溶解,过了很久也看不出哪杯溶解得快。这时我们就需要调整我们的实验计划。
现在我将实验计划修改如下:
多次修改实验计划后,我的实验终于成功了。想知道实验中我观察到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吗?请大家也按这个实验计划做一做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4、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5、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6、提出新的问题:
如果水温更高一些,同样多的食盐溶解速度能更快吗?(可采取演示实验,也可布置回家实验)
二、活动2: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
1、各组制定实验计划。(提示:有的组可以将食盐换成白糖)
2、交流实验计划,引导孩子从对比实验的公平性方面评价,改进我们的计划。
3、分组实验,记录结果。
4、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搅拌能加快溶解。
5、前面有学生猜测,摇晃水也能加快溶解的速度,当我没有搅拌物体的时候,我也经常用这种方法,因为摇晃水也是让混合液体被搅动。
三、拓展活动
1、出示块状的冰糖,如何让它尽快的溶解呢?
2、溶糖实验比赛。
3、交流比赛的经验。
4、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冲泡物质,如奶粉、感冒冲剂、咖啡等,都是颗粒状,也是为了加快溶解的速度。
五、课堂总结,延伸研究。
1、小结:今天我们经历了“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一实验证实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得出共识: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及物体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
2、大家还有一些其他猜测今天我们没有进行实验,或者你还想到其它的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课后可自行研究。(如水的多少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会一样吗?)
板书设计:
能加快溶解吗
影响溶解的快慢:
温度
搅拌
颗粒大小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