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篇:地灾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地灾评估和压矿需要材料
一、地质灾害评估需要材料:
1、红线、地形、总平图、场地整平标高
2、1:1万地形图
3、立项批文
4、备案登记表(乙方整理后甲方盖章即可)
二、压覆矿床评估需要材料:
1、红线图(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坐标系)
2、距离工地15公里范围内矿权情况(包括勘查项目名称、勘查许可证号、所在位置要有范围具体坐标或经纬度、有效期限)。
3、影响范围内有矿时需提交的材料:
3.1.这两个矿权的范围坐标或经纬度和勘查面积;
3.2.《广西大化县吉屯金矿普查》如果取消了,说明取消的原因;
3.3. 这两个矿权的勘查单位;
3.4. 这两个矿权提交了哪些地质报告并收集;
3.5. 这两个矿权迄今为止提交的矿产资源量(如:金矿多少吨),提交的矿种资源量都要有;
3.6. 这两个矿权,矿床或矿体简况(形状、规模、分布位置、矿床/矿体特征、类型等),
如:矿床位于北北东向龙胜~永福深断裂西侧,矿床属断裂控制的裂控矿床。两次勘查共圈出①、②、③、⑤、⑥五个矿体,所有矿体均呈不规则脉状或透镜状产出。矿体围岩为上元古界丹洲群拱洞组下段变质泥质粉砂岩及绢云板岩。②号矿体规模最大,是矿区主矿体,占矿区资源储量的93.72%,其余均为规模很小的矿体。②号矿体倾向295~301°,倾角50~60°,脉状及透镜状。长620m,倾向延深
140~440m,矿体平均厚1.13m,平均品位Pb5.07%,Zn3.46%。矿石属原生硫化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铁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微量的辉银矿等。矿石伴生元素主要有Ag、Cd,矿石Pb、Zn可选性能良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总体属简单型。两次详查共提交Pb+Zn储量B+C+D级3.39万吨,其中Pb2.01万吨,Zn1.38万吨。
3.7.资料尽量完善,越详细越好。
3.8.最终问题,要甲方跟探矿权人协商解决,并签订协议。
4、请求函(乙方整理后甲方盖章即可)
第二篇:下堡镇地灾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2014年以来,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县国土资源局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目标,认真贯彻市、县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我镇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指导思想,科学谋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科学制定防治方案,并严格落实防灾责任,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我镇牢固树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局的思想,时刻绷紧防灾工作这根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采取有力工作措施,常抓不懈。为切实抓好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快速的落实文件精神和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我镇成立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及时安全我镇防汛、预防地质灾害值班表,做到任务要人,责任到人。并结合我镇地质灾害易发点和隐患点以及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应措施。
二、广泛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对群众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客服松懈麻痹思想、有情况及时上报,形成群测群防的工作格局。
三、落实措施和资金,强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群测群防网络。我镇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域分散的特点,在目前还不具备广泛治理的条件下,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健全监测到点、责任到人的群测群防网络,发动隐患区群众开展深入、细致、持久地群测群防,切实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是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警示工作。将包括地质灾害基本情况、预警信号、避险地点等内容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和群众手中,同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宣传牌。上半年来,共发放明白卡、避险卡1500份,重新制作损毁地质灾害防治警示牌,落实了防灾责任单位和监测人,明确了灾害类型、规模、诱发因素及避让措施。
三是认真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我镇认真贯彻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监测预报预警,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制度,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报、速报,应急调查,地质灾害月报等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针对4-6月初我镇发生的地质灾害,我镇安监办对发生的灾害险情及时进行了排险,对发现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勘察,并积极筹集资金,进行治理消除隐患。
四是加强汛前检查和讯中巡查,确保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镇安监办与村社干部对本辖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地灾库内点宁桥沙尖子危石和石榴树危石威胁重大,并且可也治理,目前正在筹备治理中;4月19日暴雨后,造成下堡出现新的地灾点多处,威胁最大的已治理5处,目前仍有3处在治理中)
五是筹集资金,治理地质灾害。2013年共治理了17处,2014年,计划治理库内点2处,库外点新发现情况紧急的8处,目前已治理5处,正在治理3处。
四、开展防汛救灾民兵应急训练
为强化民兵防灾救灾意识、加强民兵应急队伍建设,我镇重新组建民兵应急救援对,并对民兵开展防汛救灾训练。通过训练,提高民兵应急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我镇山高坡陡,地质脆弱,气候变化无常,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
二是宣传工作须进一步加强,大部分群众和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缺乏系统了解;
三是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监测、治理难度大。地质灾害点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金筹措困难,投入严重不足。
四是基层应急设备落后,救治能力不强。
半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镇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值班人员、监测人员,忠于职守,工作勤勤恳恳,以大局、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完善工作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全镇地质灾害避险工作任务。
下堡镇人民政府 2014.6.27
第三篇:地灾治理情况汇报
为民构筑地灾防治安全墙
——兴山县地灾治理情况汇报
我县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县市(区)之一。全县累计发生地质灾害470处,危及到2967户1397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库区地质灾害175处。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损失,近年来我们以建立群测群防体系为基础,健全机制,强化监管,狠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立项、建设和后期管护,充分发挥地灾治理工程综合效益,为库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道保障生命财产的地灾防治安全墙。
(一)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争取和实施情况
1、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项目情况。争取二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8个,22处地灾点,资金1.02亿,已顺利通过省级初验和国家终验,其中20个工程为优良工程,2个为合格工程;争取规划外治理项目4个,资金2100万元;争取搬迁避让项目5个, 涉及25户,113人,资金127万元;争取监测预警项目71个。以上项目共争取资金12427万元。
2、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项目情况。争取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46个,资金1.53亿。第一批应急抢险项目28个已全部竣工并通过省初步验收均为优良工程,18个非应急项目已竣工6个、目前在建的5个、已进入招投标程序的3个、转入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的4个;争取规划外治理项目3个,资金2600万元;争取搬迁避让项目17个, 涉及195户, 752人,资金1260万元;争取监测预警项目34个。以上项目共争取资金19160万元。
(二)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
为实施好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最大限度发效项目综合效益,在项目实施管理中,我们抓住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强化监管力度,促使项目建设规范运作,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1、立足一个 “抢”字,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抢抓项目。在地灾治理上,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陈华为组长的“兴山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组建了“兴山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县委书记、县长、分管领导经常到省、市汇报工作,为我局争取项目创造了有利环境。二是明确责任,抢抓项目。在项目争取的过程中,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和安排。县委书记、分管领导亲自到省、市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国土局负责项目规划、申报立项、资金管理、监理管理、工程质量监管。三是科学制定规划,抢抓项目。规划是龙头,为了抢抓更多的项目,我县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兴山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划治理项目175个,投资5.3亿元。
2、立足一个“理”字,努力搞好宣传动员。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但部分老百姓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大局。为此,我们始终把项目区群众思想工作作为建设实施前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广播电视、刷写标语、制作标识公示牌、发放宣传单、召开乡(镇)村干部和小组屋场园子群众会等形式面对面地宣传政策,有针对性地排除群众思想疑虑。共制作广播电视专题节目10期,电视专题片1部,编印宣传手册2000多份,刷写标语100条,制作标识公示牌30块,召开各类干部群众会70多场次。
3、立足一个“章”字,建立完善运作机制。一是健全制度,严格五制管理。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先后制定了《兴山县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兴山县地质灾害资金管理办法》、《兴山县地质灾害治理责任追究制》等10多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工程从规划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管理均严格按制度操作,按规矩办事,严格项目法人、公开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责任追究五制管理。二是实行集体会审,提高决策水平。凡是涉及到工程变更、单价调整等重大事项一律实行集体会审,专家论证,极大的提高了决策水平,减少了决策失误。三是量化考核,责任到人。我们将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责任终身制,领导班子分工负责,项目管理责任到人;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保证一个标段有一个监理和业主管理协调人员。四是严格管理程序,规范操作。严格变更审批程序,由施工方提出,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确认并拿出设计变更方案,经业主同意上报省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由省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审批复;严格项目验收程序,凡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向县地灾中心提出初步验收申请。再由县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自验,达到验收条件的项目向省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申请省级初验,省初验后进行效果监测,再申请省、国家进行终验。
4、立足一个“廉”字,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我们在签订每一份工程合同的同时都签订一份廉政合同。二是强化学习教育。一方面经常性的对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教育,组织观看警示片,上廉政课等形式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另一方面在日常安排工作的同时,随时进行廉政教育和提醒,把廉政教育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三是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制。同时具体制定了工程管理 “十禁止”,要求干部职工遵照执行,即:禁止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禁止收受礼金、礼品;禁止接受施工单位影响公务的宴请;禁止铺张浪费和用公款支付娱乐性消费;禁止在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报销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禁止一人说了算;禁止以考察项目名义变相旅游;禁止瞎支乱补,白条入帐;禁止私借私存,贪污挪用公款;禁止业主单位派人参与评标。四是加强对资金审批的监管。我们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将项目经费纳入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了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在资金拨付上坚持按计划、按合同、按拨付程序、按工程进度拨付专项资金;资金审核由项目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监理、总监理、分管领导和中心主任集体会签,确保资金安全。
5、立足一个“严”字,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管。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在省、市、县备案的甲级专业资质,监理、设计单位必须是在省厅统一组织下抽签确定的单位。二是严把招投标关。招投标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代理,投标单位实行后审制,投标段实行摇号制,投标信息实行网上查询制,业主单位实行无人评标制,做到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监理人员的管理,实行总监负责制,每个项目一个总监,每个标段一名现场监理。要求监理与施工单位吃住分离,严格按照四控(质量、进度、资金、安全)、两管(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合同管理)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必须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强化对项目部的管理,即五大员的管理,五大员必须持证挂牌上岗,变更必须按规矩审批;严格原材料进出的检验,所有原材料凭合格证进场,凭复检合格证使用。隐蔽工程的各环节必须在检查验收签字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混凝土、钢筋等必检材料采取按规定取样送检和业主单位随机取样送检相结合的检验办法;业主管理人员强化质量的日常监管。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安全生产检查,召开一次质量安全通报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四是严把工程施工进度关。为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对涉水工程实行倒排工时,将工程进度分到月,排到天,到单项工程,到项目部管理人员,每个月对工程进度进行一次通报,进行了一次检查督办,确保了1
39、1
56、175米水位按期蓄水。五是严把安全生产关。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与各施工单位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周例会、月考核的安全检查制度,同时严格保险制度,对所有工程都进行了工程保险;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滑坡的监测,随时掌握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督办,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立即督促整改,做到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6、立足一个“效”字,强化对竣工工程的监测与管护。一是竣工后的地灾治理项目,由兴山县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站进行专业监测,及时撑握治理效果。二是县政府在峡口镇就治理工程竣工后的管理召开了专题办公会议,下发了专题会议纪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安全维护管理的通告”,禁止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范围内进行乱搭滥建、乱堆滥放。
(三)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
1、库区移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通过工程治理,使64处地灾点上424户1696人彻底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
2、库区对外交通得到有效保障。二期、三期地灾防治突出了游峡、石峡、宝峡复建公路,治理项目25个,投资1.5亿元,有效保障了对外交通的畅通。
3、城市环境得到美化。我们坚持地灾治理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凡是涉及城镇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我们在工程治理设计中就将治理方案与城市环境相衔接,在后河岸坡治理中积极向省争取植被绿化工程投资近700万元,进行工程的绿化、亮化。
4、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坚持地灾治理与耕地保护相结合,通过地灾治理使项目区周边近6000亩耕地得到保护,在建阳坪库岸防护中,造地150多亩,缓解了该地耕地紧张的局面。
5、群众收入得到增加。我县二期和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总投资2.55亿元,其中直接用于支付民工工资的有几千万元,在治理中我们要求施工单位尽量使用本地民工,以此增加群众收入,同时由于工程建设还带动了地灾点周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其他产业的兴起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及建议
1、按照《三峡库区兴山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我县库区地灾治理工程已接近尾声,但随着今后几年人为工程活动的增加和库水浸泡涨落变化,定会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2、经过调查,目前我县危及库区安全的地灾点还有65处,库区蓄水后发生变形的地灾点有31处,其中有9处变形加剧,若不及时治理后果十分严重。
3、在已竣工治理工程上乱搭滥建、随意破坏监测设施和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急需加强对竣工地灾治理项目的管理。
4、库区监测工作是一项永久性的工作,但目前我们面临着监测人员不足,技术力量缺乏,监测人员工资无保障的困境,请求增编3人,并纳入全额财政预算。
5、地灾中心全体人员为争取项目,监管项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些人属自收自支人员,一旦没有项目了,就没有工资来源,请求将所有在编人员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6、专业人员缺乏,请求出台特殊政策,引进专业人员。
7、请求将面上地灾点监测经费由300元提高到500元,面上应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不低于50万元,专款专用,专项审批。
第四篇:地灾检测员职责
地质灾害监测员工作职责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有效地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工作职责。
一、每年汛期(5月1日至10月30日),对所负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点监测,定时巡查,做好记录;
二、定时向村委会、乡镇国土资源所和乡人民政府报告监测、巡查和记录情况;
三、负责向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机关、学校、厂矿、村民发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及国土资源部门下发的其它有关宣传资料,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
四、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险情时,及时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协助当地政府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五、地质灾害速报内容: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原因,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发生地质灾害涉及的范围,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当地政府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第五篇:煤矿地灾掉擦报告
金沙县兴安煤矿
矿区矿山环境地质灾害
调 查 报 告
2012年6月
为了切实做好我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以及《地质灾害预防条例》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矿区及其附近周边各村寨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调查表明:
本矿山矿区所属范围多为山体,地质环境条件和水文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较为复杂,岩性变化较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岩溶发育较强烈,社会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矿区东侧的坪子寨村,住户大约60余户,237人。其村部后山海拔较高,山体绵延起伏较大。其中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是本矿关注的焦点。
为此本矿专门成立了“金沙县兴安煤矿地质灾害调查小组”,由总工李旦明任组长、技术矿长田力中、安全矿长黄旭贤、调度室主任陈道永及其他十余人为成员,定期定时深入此山进行调查、摸排。自去年以来地质灾害调查小组成员每日轮流前往,从未间断。具体调查发现:
矿区周边其它地带均无明显异常,只有坪子寨后山几处出现裂痕及塌陷状况,但一直以来变化不大,经多次反复观测,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不大,自然地质灾害不会对山下的住户造成生命财产的威胁。为确保万无一失,本矿为此特别制定了“兴安煤矿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明确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同时对周边群众加强科普宣传。确保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兴安煤矿
地质灾害调查小组
201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