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精选)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精选)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第一篇: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范文模版]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医院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探讨我院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科技文化。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第一篇: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范文模版]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

本文分析当前医院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探讨我院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科技文化、创新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结合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从各方面加强医院文化品牌建设。

关键词Key words:医院文化Hospital culture;品牌建设Brand building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 如何进一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以管理理念和医院精神为核心,激励、凝聚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提升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1]。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基础。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传播力、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创新和集成的过程,无论从政策执行需要,还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展医院文化品牌建设都十分紧迫和必要。

1.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卫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在长期建设发展和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卫生行业特色的社会文化,是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新兴卫生管理理论。随后,卫生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把医院文化建设摆上医院工作重点议事日程,把坚持公益性、落实社会责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积极创建人文医院”。

2.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培育医院职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医院竞争的加剧,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迫切。在当前新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尤其需要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更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只有加强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才能提高医院职工业务素质和文化素养,促使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重塑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医院形象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无形财富和战略资源,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医院创造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只有构建先进的医院文化、强化医院文化的宣传教育、发挥医疗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够塑造积极、良好的医院形象。同时,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医院会对职工产生极强的凝聚力,对患者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对社会产生极强的影响力。

4.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促进医院科学、持续、良性发展的需要。打造医院文化品牌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战略。医院文化是医院管理的组成要素,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医院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被领导者誉为“软实力”、被经济学家誉为“第二只看不见的手”。医院文化引导医务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医院文化在医院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医院全面、健康、科学、快速发展。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医院品牌建设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反映医院的综合实力及职工的精神面貌。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现代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虽然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广大医院管理者认同,但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1. 对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缺乏正确认知。在对医院文化的实际理解中,常常存在虚化和泛化的倾向。有观点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只是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新载体,很难体现在医院发展的战略、管理和制度上而成为一种形象工程;也有观点认为文化内容庞杂,没有突出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方向性不明确,文化品牌建设成为空洞的口号。由于部分管理者对医院文化的基本属性仍缺乏足够的了解,很难把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纳入医院管理工作之中[3],医院文化品牌建设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2.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目标存在盲目性。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主要是贯穿落实于医院发展战略、规章制度和职工的日常行为实践中。部分医院在医院文化品牌建设中,没有将医院文化当作系统工程来规划、设计、实施、评价;或者没有认真研究论证医院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而盲目地确定医院的发展方向、目标等。在此前提下开展的医院文化品牌建设往往脱离实际,把握不住要旨,因而得不到全体员工的普遍认同,难以实现员工个体内化行为,无法对医院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产生引导作用。

3.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形式流于表面化。医院文化品牌建设必须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分步进行。部分医院片面地将医院文化理解成有统一的标识、院徽、院歌,有组织文体活动,有参观游览等。无庸讳言,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具体形式,都应该重视,但是恰恰没有对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医院精神给予足够的重视。部分医院管理者“止于知,疏于行”,没有使价值观转化为员工实际行动,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4.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内容缺乏自主性。近几年国内不少医院吸取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但普遍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由于企业文化理论众多,各流派的理解也不尽一致,各种文化管理模式适应的对象不尽相同,盲目模仿只会事倍功半。医院文化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随着内外环境和医院实践活动而不断发展,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路需要不断拓宽创新,特别要注意突出特色、完善体系、丰富载体[4],使医院文化始终保持活力。

5.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队伍缺乏专业性。医院文化是一门专业、一门科学,需要一支专业队伍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目前,医院文化大多由医院的办公室、团委、宣传、工会等部门兼职完成,人员素质、专业知识未达到一定要求,有时只能应付任务,谈不上对医院文化进行专业的调研、诊断、管理与评估,医院文化品牌建设仍在一个较低层次徘徊。因此,需要培养专业的医院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推动医院文化建设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有特色、有序开展。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实践

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挖掘医院发展中沉淀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探索和总结新时期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品牌建设,增强医院的凝聚力、竞争力,营造蓬勃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培养恪尽职守、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塑造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医院形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院文化高水平发展,促使医院各项目标工作顺利完成。

1. 强化行为文化品牌,营造优质高效服务。行为文化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我院为此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要求全体员工做到身心健康、精神振奋,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服务热情、优质高效,光明磊落、诚信守诺,自觉维护医院声誉,无违反医德医风和严重违纪行为,将诚信、爱心融入医院文化。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要求全体职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具体是:每周举办“健康大讲堂”,精心策划、安排每一个细节和流程,确保活动有内容、有特色、有实效;护理人员对住院病人做到主动迎接新病人、主动观察病人病情、主动安慰手术病人、主动关心帮助病人、主动送出院病人等“五个主动”;各科室、病区对出院病人回访至少两次;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病人提供咨询和导医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病人,由“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帮扶、陪同;倡导文明用语、合理使用肢体语言、严禁服务忌语;门诊各楼层增设收费窗口和指示牌,方便病人就诊;开设用药咨询窗口,改进发药流程,为病人取药提供方便;每天安排志愿者在门诊参与导医导诊、预约诊疗、陪同检查等服务。通过塑造行为文化,我院形成了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氛围。

2. 推行制度文化品牌,促进医院持续良性发展。医院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制度信念、制度伦理和制度价值观等。制度文化的终极状态是由开始的制度,逐渐转变成最终的、被广大医院员工所接受的、内律的文化[5]。进一步完善医院制度,寓文化建设于制度之中,规范医护人员行为,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科室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各种应急处理预案、行政医务护理总值班制度、科室学习日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我院将医疗质量管理作为主要内容纳入科主任月度考核方案,与其绩效、津贴挂钩。分配政策向 临床一线倾斜, 向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医院不断加强行风建设,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专题视频等形式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警示教育,要求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尊重病人、奉献爱心、钻研医术、诊治精心、提高技能、护理细心、救死扶伤、尽责尽心的职业道德。

3. 倡导精神文化品牌,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精神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和支柱,是医院整体意识和行为原则的综合反映,其内容包括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思想意识、道德风尚等。我院的院训是“大医至精 大德至诚 大术至臻 大爱至仁”,重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把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仁爱精神列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职工时刻牢记一切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并不断持续改进。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树立“以院为家、院荣我荣”的集体主义思想;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精神境界;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科学风范。为使医院精神文化植根于每位员工观念并落实在行动上,医院通过院庆活动、撰写院史、确定院徽院歌、自办院报、设立医院网站、“三基”知识竞赛、新进员工岗前培训等各种活动和载体,激发员工的爱院爱岗热情,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提高医院的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

4. 打造环境文化品牌,提升良好社会形象。环境文化是医院文化的基础,也是医院文化有形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院容院貌、医疗技术设备和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医院环境是留给员工和患者最直观的第一形象,近年来我院在确保医疗安全、抓服务质量的同时,把营造优美的就医环境、改善病人就医流程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努力为工作人员和病人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温馨、舒适的环境。为美化医疗环境,医院想方设法利用有限的空间种植树木和草坪,设立健康教育宣教栏、张贴院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的介绍、悬挂服务理念标语等各种字画,既加强对病人的健康知识宣传,同时也给病人带来视觉美感,给人耳目一新的享受。

5. 培养科技文化品牌,打造医院特色品牌。科技文化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发展的基础,是大学附属医院的自身特色,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推进器。我院作为重庆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本身就承担着医学教育者、知识的创造者和医学科技研究者的任务,科技自主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战略,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每年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出院学习交流、引进国外智力等形式,对医院中青年骨干、优秀业务人员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深造的机会、成长提高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我院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出台一系列奖励科研的政策,使得医院科研条件得到改善,医院整体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6. 鼓励创新文化品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医院进步的灵魂,是医院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创新文化有利于造就创新人才,有利于培育创新成果,有利于构建创新文化环境。医院文化的创新,要从观念上、管理上、服务上创新,既要善于发掘和汲取传统的文化精华,更是对现代医学文化的创新,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更注重人文精神对医疗活动的作用,它将成为医院的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等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在医疗活动中统一运作[6]。我院鼓励创新文化,重点在强化“观念、技术、专科”三方面的创新上下功夫。首先是观念创新,我院以国家、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为指导,以医院改革发展为目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二是医院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雄厚的技术力量作后盾,多专业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技术领先、优势明显而赢得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三是通过建立一批省、市临床重点科室和新兴特色科室,打响品牌,提高知名度,为我院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结语

当今社会,医院必须在构建和谐中求发展、求进步,而医院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包含着员工与医院、与整个社会的密切关系。因此,进一步推动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平安医院的必由之路[7],牢固树立“以文化人”的思想观念,坚持用文化陶冶职工情操,用文化规范职工行为,用文化促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爱兰,张玲.以医院文化推进医院品牌建设[J].中国卫生产业,2014,(26):67-67,69. [2] 耿敏,周典,胡晓等.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品牌建设探讨[J].安徽医学,2012,33(3) : 346-348. [3] 张妙芬.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的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127-127, 128. [4] 刘开保.浅谈创新医院文化打造服务品牌[J].医学信息,2014,(35):19-19. [5] 张培影,姚秋月,孟庆超等.医院文化品牌建设探索与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4, (12):24-26. [6] 莫海燕.从品牌战略来谈谈医院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18):215-215. [7] 赵明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文化建设[J].医学信息,2013,(11):70-70.

第二篇:慈城旅游文化的品牌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慈城旅游文化的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一个地区而言,品牌就其拥有的文化而言,象征了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旅游品牌代表着旅游地的个性形象,是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关键。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经上升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已经成为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旅游业品牌化势在必行。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旅游消费心理日益成熟、越来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都对旅游企业的品牌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国的旅游业整体还没有树立起品牌意识,品牌建设方面与市场的要求以及人们的期待相距甚远。

随着区域文化旅游模式与区域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以及旅游业全球竞争时代的到来,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在区域旅游发展乃至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是对一个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一个地区旅游的特色。

慈城作为宁波的一个古县城,蕴含了丰富的慈孝文化、科举文化、儒商文化、进士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但慈城的旅游业并没有因为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蓬勃发展起来。与江南六大古镇相比,若论悠久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慈城可能更胜一筹,但论知名度,慈城却显得寂寂无闻。因此,慈城要走品牌发展之路,培养旅游者的品牌忠诚,并带动周围的旅游人群也形成品牌的忠诚,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以此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本文预期目标有以下三点:(1)对品牌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总结,对理论有一个更深层面的理解;(2)对慈城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慈城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更深的了解;(3)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为慈城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设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状况:

陈放(2002)提出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营销活动渴望建立的、受形象感知主体主观感受及感知方式、感知前景等影响,而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联想性的集合体。而年小山(2003)将“品牌形象”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品牌形象是品牌组织与产品在设计、包装策略下的视觉感受。广义上的品牌形象包含可视性因素和不可视性因素两个方面的因素。

关于品牌定位的概念方面,周永和王栋提出了定位新模型的观点,该模型尝试用个性形象、价值、信赖和社会文化在品牌和顾客之间架起的四道桥梁,来形象地概括品牌定位的四个方面。

李光斗(2004)认为,品牌关系实质上是一个“关系体系”,他的研究经历了三大跨越:

一、从顾客到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跨越“关系体系”;

二、从单个企业到组织生态系统的层次跨越;

三、从单一品牌到品牌群落的结构跨越。

姚作为(2001)、马瑛甘(2002)、程玉桂(2002)都对旅游品牌下定义。他们认为旅游品牌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确立的代表其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精神享受的一种利益承诺,它建立在旅游资源或旅游地域的独特性之上,同某个具体旅游产品或旅游产品群相关联,并且表明了此项承诺的来源与标准。旅游品牌化可以降低旅游者搜寻旅游产品的成本,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潜在保持和吸引旅游市场和利于实行网络化、集团化经营四大作用。

冷志明(2005)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是一种文化力和巨大的无形资产,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等要素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主要要素。真实性、专属性、导向性、美誉性、认同性等原则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的基本准则。

国内对旅游品牌化的研究慢慢成熟起来。很多学者认为将品牌意识运用于旅游,能确定其身份, 使其与众不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品牌意识逐渐渗透到游客的消费观念中,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出行前目的地的选择和最终决策。旅游业发展呼唤品牌意识既是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也是适应其自身变化和发展的需要。任何旅游城市,只有树立了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性整体品牌形象,才可能在旅游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国外研究状况:

美国品牌专家Gardnerand(1955)和Levy(1955)在论文《产品与品牌》强调要认识品牌的性质,即品牌不仅具有功能性价值,而且具有情感性价值。Gardnerand和Levy还指出,品牌的建设要超越差异性和功能主义,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David·Ogilvy (2000)提出了品牌形象理论。他认为,企业在推销一个产品之前,要通过广告为产品树立一种形象,让消费者认同。

品牌定位,最初是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Ai·Reese和Jack·Trout(1972)提出的,品牌定位就是要使品牌在选定的目标市场,并在消费者的心里占据一个特定位置。Jack·Trout(1972)提出了全新的定位理论。他认为,定位就是在顾客的大脑里占据一席之地。他们特别强调了第一的重要性及类的独特性。品

1 牌定位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

Aker (2001)提出了著名的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该书中,他提出了建设品牌识别系统的三个步骤,即品牌战略分析、设计品牌识别系统以及构建实施系统。他认为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者们希望通过创造和保持的能引起人们对品牌美好印象的联想物。

Keller,Kevin Lane(1993)也提出了著名的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品牌创建理论。凯勒认为,通过品牌的构成要素、营销策略组合、辅助性工具的综合使用可实现品牌的创建。

Cnoth(1998)首先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首先要使旅游吸引物品牌化,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这个角度展开品牌化的研究。Richard Batchelor和Philip Kotler(2002)也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品牌化问题。他们认为目的地公众形象是争夺游客的成功因素,向潜在顾客传达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开发景点与旅游设施的组合产品,区域旅游战略的根本目标是把现有的条件转化成旅游者期望的状况。

Lingping(2002)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指通过积极的形象塑造活动来选择某种品牌要素组合, 从而使自身品牌显得与众不同的过程。不少学者运用合作理论与权力理论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必须有效地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和自然特征, 从而打造一个强势的、与众不同的品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品牌化的研究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兴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大幅增多,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研究却还是相对较新的。而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竞争快速推进到旅游品牌的竞争。因此,旅游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创造出消费者认可的旅游品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3.参考文献

[1]梁明珠.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唐勇.文化营销与旅游品牌塑造 [J].商场现代化,2006.

[3]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4]年小山.品牌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周永,王栋.品牌定位新视角 [J].企业活力,2005.

[6]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姚作为.我国旅游业品牌化进程初探[J].经济经纬,2001(5). [8]马瑛甘,枝茂.旅游产品品牌决策初探[J].市场经济研究,2002(1).

[9]程玉桂,曹慧兰.江西旅游品牌化之我见[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4). [10]冷志明.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2). [11]万三敏.旅游目的地品牌信息传播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2006 (3).

2 [12]David. Ogilvy. 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 Lin Hua translation.[M].Beijing: China Price Press, 2003 (7) . [13]Jack ·Trout. cross bits [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Publishing House, 2000. [14]Ai. Reese, Jack·Trout. Location[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2(5). [15]Burleigh B. Gardner, Sidney J. Levy. The Product and the Brand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50. [16]David A.Aaker.Erich Joachimsthaler. Brand Leadership[M].New York:The Free Press, 2000. [17]Conth J. Conference Reports :Branding Tourism Destin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 [18]Keller,Kevin Lane.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M].London:Prentice Hall Incorporation, 1998. [19]Lingping A·Cai.Cooperative Branding For Rual Destination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概述

1.1 旅游品牌的涵义与意义 1.2 文化在旅游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2 慈城旅游品牌建设中的文化资源 2.1慈城旅游文化资源概况 2.2慈城文化与旅游品牌融合的现状

3 慈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度不高 3.2 品牌形象模糊

3.3 基础资源不足,旅游文化资源破坏严重 3.4 产品开发滞后,附带消费不旺 3.5 从业人员品牌意识淡薄 4 慈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 4.1品牌塑造 4.2品牌传播 4.3品牌管理 5 结论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3 实施方案:

本项目研究慈城旅游文化的品牌建设策略,要大量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国外文献可以通过图书馆电子资源里的EBSCO获取;国内文献则可以通过中国期刊网获取。

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同时,要使设计的策略具有针对性,必须到慈城进行实地调查,并询问当地旅游管理人员、居民及游客,了解相关慈城旅游发展的信息和情况,然后理论结合实际设计慈城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对策。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第三篇:泰山文化品牌研究会机构介绍

本团体的名称:泰山文化品牌研究会。

本团体的性质:

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由前任新加坡国际长寿研究组织总干事、香港AAG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姜智镡、泰安市政协委员、泰山学院副教授王秀芹共同发起,泰山区文联副书记副主席包小义,泰山文化协会副主席、泰山学院副研究员周郢、高级公共营养师段文卫等自愿组成。对泰山文化品牌进行研究、培育、宣传和推广。

本团体的宗旨:

研究、宣传、创新和推广泰山文化品牌;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本团体接受泰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业务指导,接受泰山区民政局的监督管理。

本团体的住所:泰安市环山路北。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研究、宣传、创新和推广泰山文化品牌;

(二)邀请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到泰山考察、学习、研究泰山文化,宣传泰山文化品牌;

(三)组织泰山文化研究者到外出举办讲座等;

(四)组织以泰山文化考察为目的的泰山及周边文化景点的养生旅游等。 本团体的会员种类: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三)在泰山文化品牌研究推广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和影响;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三)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团体的决议;

(二)维护本团体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

参加本团体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经营日益趋同,各家商业银行开始以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为卖点展开竞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成立较晚,品牌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邮储银行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邮储银行;品牌定位;知名度;满意度

一、引 言

2007年3月20日。经过九个多月的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品牌建设对于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成功的邮储银行品牌可以提高信誉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更好地锁定客户群、提升客户忠诚度等,这样有助于银行的营销。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和邮政存在着特殊关系,虽然可以获得邮政的品牌资源,但是也会让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认知停留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老化认识上,品牌建设可扭转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误读。

二、邮政储蓄银行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意识,尤其金融意识欠缺

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经营具有特殊性,经营功能和业务内容均受国家政策的限制。由于中国邮政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的义务。所以几乎每年都出现亏损。为了实现企业正常的运营,用邮政储蓄的盈利来弥补亏损。邮政储蓄的颇丰盈利,是因为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但其自身的竞争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更没有品牌意识,只是为了实现盈利来弥补邮政业务的亏损。另外,由于多年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邮储银行没有传统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维,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品牌价值。

(二)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

银监会对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新农村建设。可见邮储银行的建立主要服务于三农。虽然截止到2008年年末。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已超过3.6万个,是国内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但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统计,在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来看,农村信用社的网点要多于邮政储蓄银行,其经营经验也相比不足。因此。邮储银行应当把城乡结合起来。针对城乡的特点,对目标客户分别定位。

(三)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在全国整顿农村基金会时,各国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却引发邮政支局所挤兑。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人们对其信用度不高。而大型国有银行的每年广告投入额均超过2亿元,对品牌宣传力度不断加强。邮储银行除了做一些户外广告和报纸广告外,较少采用影响力度大的电视媒体等。即便存在宣传费用有限问题,但这也跟管理层品牌宣传意识欠缺有很大关系。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银行在进行品牌定位时,要充分分析企业客户群的特色,并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由于邮储银行的网点大约2/3都分布在县域及县域以下的农村。并借助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平台,服务范围能够到其他金融机构无法触及的偏远地区,因此,其主要市场是县域及县以下地区。但是农村金融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弊端,所以作为一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也应重视城市市场。因此,邮储银行应利用拥有的城乡两个网络市场,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趋势下,实现城乡联动发展。鉴于其成立不久。金融机构经营经验缺乏,应以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务、基础性服务为主。从整体上看,应将客户群锁定为中低端客户,主要包括农民、学生和一般工薪阶层。并且针对农村和城市市场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定位。在农村市场,应该强调安全性,给农民一种稳妥的感觉;在城市市场,应该强调便利性,给学生和工薪阶层一种方便快捷的感觉。

(二)加强品牌推广,提高知名度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宣传工具主要有人员营销、广告、‘公共关系等。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提供的多为无形服务性产品,因此采用人员营销使得产品更加形象。邮政储蓄银行的营销人员占比不大。应当注重增长人员数量,并且在进行营销之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对产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向消费者宣传。

虽然说广告只能维护已由公共宣传创造出来的品牌。但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广告投放力度,能够提高公众的熟悉度。由于不同社会阶层接触的媒体不同,因此要针对邮储银行的客户群多为中低端金融客户的特点,对宣传媒体进行选择。

在公共关系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邮政储金局的方式进行品牌推广。例如在日本每年10月为邮政储蓄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促销活动,届时各大媒体会对该活动进行报道。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我国邮储银行也应定期开展公共关系营销,如邮政储蓄杯乒乓赛等。此外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来树立亲民形象。从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设。

(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提高满意度除了不断推出新的银行产品外,提高人员的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特别是金融服务业。邮政储蓄银行的职工多为原来的邮政职工,未接受过专业金融知识,因此要对职工进行定期金融培训。邮政储蓄银行员工也要注重服务态度。在为客户服务时要积极热情并且有耐心。

第五篇:品牌文化建设

卷烟品牌文化建设

摘要:卷烟品牌建设工作要适应这种潮流趋势的变化,改变现状、改变传统的一些做法,卷烟品牌培育工作要注重挖掘市场潜力,深入分析消费需求,本文就中国烟草行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了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卷烟品牌培育的策略。

关键词:卷烟、品牌文化、重点品牌

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行业改革的新形势下,工商企业面向市场、积极推进培育“十多个重点骨干品牌”进程,提升中国烟草行业的国际竞争实力,既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行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1 品牌文化的含义

何谓品牌文化,很多学者都将品牌文化定义为凝结在品牌中的价值、情感、观念等文化因素的总和。如品牌文化是品牌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是消费者对品牌所代表的,蕴含的意义、象征、个性、情感、品位等综合因素的总体认识,是结晶在品牌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活动中价值观经营观等观念的总和。也就是说,品牌文化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体现出的文化情愫、情感氛围等人文精神;品牌文化不是质量,而是产品中体现出的质量意识;品牌文化不是服务,而是凝结在服务中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艺术;品牌文化也不是营销策略,而是指导策略制订和实施的经营理念、道德。没有文化的滋养,品牌终将失去内涵,以至枯萎。

从肯德基、康师傅等成功品牌成功之道的基础上我们深刻认识到,正是肯德基品牌所蕴含的“美国文化”,康师傅品牌的“中华美食”,成为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品牌认知、形成品牌忠诚的重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品牌文化是成功品牌的灵魂。消费者依据品牌或名牌做出选择的过程,其实质是因为品牌所传递的文化理念,引起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导致消费者选择的过程。在卷烟市场的竞争中,企业间技术、人才、质量等各因素的发展水平非常接近,形成企业竞争的同质化,使行业竞争处于胶着状态,强者不强,弱者不弱。要脱离这一状态,就必须有过硬的品牌,使企业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但品牌竞争不仅是人才、技术、物力、财力的竞争,更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竞争。因此,品牌文化是企业形象,员工形象,产品形象,品牌特有的文化内涵、品牌精神等给公众和消费者产生的综合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是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是物质产品的升华,是把物质产品推升到高级的文化境界的基础。

2 卷烟品牌培育现状

中国卷烟行业呈现出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为中国卷烟品牌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

首先,烟草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中国烟草加大改革和整合力度,出现了以上海烟草、红塔烟草、红云红河烟草、湖南烟草为代表的烟草巨头,烟草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在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烟草行业为国家税收

其次,烟草行业全面导入品牌战略。烟草行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行业品牌的集中度日益提高,烟草行业关注的问题已经从如何“做产品”变成如何“做品牌”,如何进一步“做大品牌”和“做强品牌”以及如何进一步“培育品牌”和“维护品牌”。“中华”、“黄金叶”、“玉溪”、“芙蓉王”、“双喜”、“利群”、“黄山”等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得到较好的发展,烟草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实力得到增强。

3 品牌文化是卷烟市场竞争成功的关键

卷烟产品由可见的实物部分和不可见的无形部分构成。可见的实物部分包括卷烟的外观形态和内在吸味,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无形部分以有形部分为载体而存在着,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忠诚度和企业赋予品牌的特定文化内涵、品牌精神,产品的无形部分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员工、企业和产品是品牌文化的载体,企业、员工和产品展现给消费者和公众的外在形象及其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与产品的无形部分一起构成品牌文化。

卷烟是嗜好性产品,就这一消费需求而言,所有的卷烟产品都含有焦油和尼古丁,不同品牌及档次的卷烟都能基本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所以,卷烟在满足消费者生理需求方面的差异性不大。对于高档卷烟,不同品牌卷烟的香气、余味、刺激性等感官性能也很接近,为什么消费者厚此薄彼呢?这是由于消费者对卷烟产品既有生理需求,又有很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低档卷烟的消费者,满足对焦油及尼古丁的生理需求是主要的,而品牌的其它感官性能及文化内涵就不很重要,因而价格是低档卷烟品牌赢得消费者的关键。对于高档香烟的消费者,则更加注重不同卷烟品牌给予消费者不同的精神享受。如:“中华”给人以权贵之感;“万宝路”的给人以“威猛男人”的感觉和勇敢进取的美国精神;“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则给人以展翅高飞,自由翱翔,愉快和洒脱的心境与感受。所以对于高档卷烟,因其感官性能指标较同质而显得不很重要,其不同含义的品牌文化内涵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成为卷烟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如果品牌文化内涵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品牌就得到消费者的拥护和支持,就能获取消费者的忠诚。相反,如果品牌内涵空洞乏味,就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此外,由于高档卷烟的利润丰厚,各厂家纷纷推出高档卷烟品牌参与市场竞争,高档卷烟的市场表现即代表了企业的实力和水平,品牌文化内涵的优劣则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一句话,卷烟市场的竞争就是卷烟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品牌文化是卷烟市场竞争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构成卷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4卷烟品牌文化传播

卷烟品牌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实施品牌差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从品牌文化的提炼到品牌文化的推广,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传统的品牌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大众媒体、分众媒体、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以及人际口碑等,即我们俗称的做广告。但是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烟草广告不能走直线而须迂回。如何在广告空间有限的条件下,运筹和实施有效的品牌广告,是中国烟草企业的一大难题。国内很多烟厂投巨资拍了电视广告。但因为创作思想和策略意识方面的问题,而未能明确地传达正确、准确的商业信息,达到宣传品牌文化的目的。导致烟草广告播放多时,公众却不知是“广告什么”。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传播品牌文化所要表达的理念,是目前卷烟品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然而,在众多卷烟品牌当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4.1 品牌定位始终突出其核心价值

“定位"一词是由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他们指出:定位的重点在于对潜在顾客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而唤起或强化原本已存在的欲望和渴求,使潜在顾客倾向于企业的导引。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精神内涵,代表着品牌对消费者的意义和价值,是促使消费者选择该品牌的原始动力。如果说品牌形象是进占消费者心智的话,那么品牌定位就是为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智中寻找一个位置。

4.2 品牌文化传播依赖公关宣传

品牌文化是依附于产品及产品本身所包含的一种氛围而存在,如何让消费者知晓该品牌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公关宣传来起到开枝散叶的作用。

由于烟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各国先后开展禁烟运动,我国政府也颁布相应法律,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更禁止烟草广告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期刊、户外的发布,烟草广告的审批手段也越来越难,烟草广告的空间越来越小。然而现如今卷烟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所需的推广力度更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4.3注重发挥重点品牌的主导作用。

重点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必然要靠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致胜。随着品牌规模逐步扩大,品牌效应愈发明显。工业企业要注重做精做强品牌,提高品牌价值,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品牌竞争力。商业企业要解决的就是在市场营销中如何充分发挥品牌在市场上的自身效应。品牌效应如何显现,可从四方面思考。要着力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大品牌必然要有大批忠实的消费者。如果没有消费者的忠实拥护,品牌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忠诚度的提升既是长期的,又有诸多要素,如稳定的质量、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价值等,从而形成高知 17 名度和美誉度。中华品牌能够长盛不衰,正说明了这一点。要着力突出品牌的个性化。实践证明,越是个性突出的品牌,越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越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市场上销得好的品牌,差异化的特征都比较明显。比如芙蓉王的风格、苏烟的吸味、黄鹤楼的形象、长白山的低焦油、兰州的“干燥我适合、湿润更绵香”,都是品牌个性差异的具体体现。因此,工业企业必须克服产品同质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强品牌形象塑造,彰显品牌个性,建立独特的品牌地位。商业企业也要注重选择有特点、有个性、差异化特征明显的品牌,以满足市场上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并把这种差异化特点在营销中传递给零售户和消费者。要着力增强品牌对零售客户的吸引力。终端对品牌发展的“最后一步”的作用愈发重要。“货好卖、能赚钱”,是保持品牌对零售客户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在调批差率基本统一的情况下,要重视保持合理的批零差率、增强品牌对零售环节的吸引力。因此,工商企业必须克服只重销售、不重价格的倾向,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使品牌保持供求稍紧平衡的市场状态,做到货源供应“长流水、不断线”和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确保零售客户实现合理利益,不断提高品牌的吸引力,实现品牌与客户共同成长。要着力加强工商营销的协同性。工商企业要建立有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品牌的主导作用,努力保持品牌供 18 求关系的均衡性,做到货源供应不积压、不断货;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做到市场销售价格挺、不波动;把握工、商、零库存的合理性,做到不脱销、不滞销;保证营销策略的一致性,发挥工商合力,保障品牌成长。只要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品牌价值高、市场份额大的知名品牌卷烟,就一定能够提升烟草行业 5 结语

在“两个领先”“卷烟上水平”的号召下,做好品牌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传播好卷烟品牌文化更是不可或缺。品牌文化建设在今后的发展当中,不仅需要不断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成功典范,提炼精髓归为己用,更需要另辟蹊径,营造出亲和优越的品牌氛围,将品牌文化的真心传到的客户,传达到消费者,最终开辟出属于国人、国际人的品牌。 的总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