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活动打造特色社区
第一篇:特色活动打造特色社区
打造社区文化特色
大力提升人文气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区
开发区文化突出的是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文化品味:在建筑上,就是其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广场、公园、路灯、栏杆等都具有开发区的文化个性。其次表现在独特的文化内涵:开发区有自己的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让文化覆盖每个角落。开发区正在加大社区图书室、文化大院、文体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发展社区文化搭建平台,组织开展送书籍、送电影、送戏曲、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用颇具特色的文化丰富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同时积极培育秧歌队、锣鼓队、居民剧团等民间艺术群体,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让群众唱主角、展风采,满足他们对艺术的追求;鼓励居民群众创作一些具有开发区特色大家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从自娱自乐到逐渐走入大众生活,形成开发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力争利用五年时间把开发区打造成为人文气息浓厚、魅力十足的城市文化特色区。
第二篇: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致力草根文化发掘,构建塘坪特色文化
塘坪镇位于阳东县西北部,距县城25.3公里,交通便利。北与大八镇相邻,X592县道纵贯其中,是阳江市连接大八镇的交通枢纽。全镇面积197.2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7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6万多人,常住人口为3.9万多人。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搭建“群众文体”、“尊师重教”两个平台,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阵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使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社区呈现出邻里团结和谐共处、人人拼搏进取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社区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硬件建设是发展社区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居民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阵地和舞台。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镇各村委社区实现了“五室”具全,实施了“六大”工程。“五室”即图书室、活动中心、微机室、电教室、警备室;“六大”文化设施工程,即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广场、建立了12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室、树起了19块文化宣传板、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电教室、在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起了楼内文化宣传角,塘坪居委社区还建造了麒麟岭公园等,这些硬件建设使文化气息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之中,为社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开展得最好的是禾石村委会、上村村委会、湾龙村委会、长乐村委会、平山村委会等社区。
二、以建设文明和谐特色社区为目标,积极打造社区文化建设品牌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塘坪镇党委打造文明特色社区文化品牌,塘坪镇社区庞大的文体团队,包括广场舞队、篮球队、舞狮队等,其中篮球赛成了我镇每年春节留节目,的柔力球运动,多次代表营口市参加省级展演,均获佳绩。志愿者又建立了诗词书画协会,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弘扬。志愿者文体组织增进了居民之间相互沟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居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华安社区“志愿者”特色品牌活动推动了社区特色文化的扎实开展,全面推进了和谐文明特色社区文化的建设进程,实现了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各项工作步入先进行列的目标,使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民政双拥等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文化建设优秀事迹,有“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的金康健,获营口市“十佳母亲、十佳敬老好儿女”称号的志愿者宁杰、王素娥,有甘心奉献甜如蜜的李公裕,退休不褪色的尉利绑,有社区治安守卫者鲁学礼,不拿工资的社区“勤杂工”王强等等,这些涌现出的楷模极大地鼓舞了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在文化建设中形成了看有方向、学有榜样的模范氛围;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现都收入在《华安志愿者之歌》一书里编辑出版。 志愿者文化队伍的发展使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巨变,先后解决了辖区内的旧小区改造、垃圾场变广场等疑难问题,新增设20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修建花坛90多处,栽种树木数千株,所有小区街面都铺设了道板、安置了路灯,小区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过去的坑洼杂乱的街景早已被现在的整齐亮洁的街容所取代。华安社区党委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融入各文体社团之中,形成了华安社区天天有节目、日日有歌声的欢乐场景;活跃的社区文化提升了居民素质,增进了邻里感情,抵制了不良习气,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09年在省魅力社区的角逐中,华安社区以志愿服务为特色,从全省五千家社区中脱颖而出挺进十强,摘得“省十佳魅力社区”的殊荣。
在华安社区有座劳模楼,居住着40多位国家、省、市级劳模,我们积极利用这宝贵的精神财富,成立了华安社区“劳模精神教育基地”,组织劳模志愿者开展了“劳模精神进校园”、“劳模精神代代传”等主题活动,将新时期劳模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两年来,深入中小学开展传承民族精神教育的课程近百场,听众达万余人之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过好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华安社区志愿者几年来春节慰问困难户、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端午节颂屈原、中秋节赏月,都过得热热闹闹,并且各具特色,显示出社区的强烈文化氛围,保证了社区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创新活动形式,全方位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在文化活动的设计上,社区注意创新思路,活化载体,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增强实效。一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把日常的自发文化活动和有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结合,特别是结合重大节日,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节庆文化生活,如在“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我们都组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系列文化活动和专题文艺晚会,有歌咏比赛、舞蹈比赛、“健身活动周”展示、联欢会、书画比赛、家庭趣味运动会等。除此之外还经常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会、读书体会交流会、评比活动,涌现出“十星、十佳和谐家庭”的典型。 2010年6月10日开始,社区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华安社区文化体育节活动,受到欢迎。二是在活动中坚持“三个结合”。一是社区文化活动与“三进工程”相结合。一进是文化活动进街巷,根据街巷的特点,建立了文化宣传栏、知识长廊、宣传画板;二进是文化活动进楼院,建立了楼道文化宣传角,定期更换;三进是文化活动进家庭,举办每人读一本好书和家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普及家庭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社区组织参加省、市、区文体比赛和演出活动,共有上百场比赛和演出活动,多次荣获荣誉与好评。老党员陈玉哲老师发挥他的书法、绘画专长,为社区办了新颖、图文并茂的板报,举办个人画展,义务为参与学生指导。结合形势举办了“发扬劳模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诗词书画展,极大的推动了文化传承工作。舞蹈队的鞠佩玉队长坚持每天排练、指导舞蹈队、秧歌队以及腰鼓队,演出时多次获奖。华安社区首推的柔力球活动,在柔力球队杜爱光同志的带领下,常年队员苦练,在省比赛获佳绩。居民党员曲清洪把珍贵的“庆祝建国50周年集邮”献给社区。他说:“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生活在这里很幸福。”文化名人程秉政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从世界奥组委决定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那一时刻起,到最后共拍摄了20万张瞬间照片,是北京奥运会全程的一部活教材,是世界首创。如果没有爱国之心,没有传承文化精神,决没有这个行动。
社区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崇尚科学、文明、促进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大大提升了社区群众的文化品位,居民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居民间相互关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由于社区党委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积极性越来越高,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社区各项工作跨入了省、市先进行列。社区连续8年荣获省文明社区称号,被授予省和谐文明社区,先后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有优秀示范住宅小区、被评为全国城市优秀示范小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小区、辽宁省文化先进社区、辽宁省体育先进社区、辽宁省魅力社区、营口市文化先进社区。
两年来,由于社区党委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工作的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跨入了省、市先进行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改革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新型文化社区工作再迈向新的台阶。
华安社区党委 2011年3月12日
第三篇:创建特色品牌社区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创建特色品牌社区 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南京市江宁街道新铜社区创建“四心温馨家园”品牌工作综述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新铜社区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现有42个村民小组,人口1.44万人,今年以来,新铜社区在江宁区率先实行网格化管理新体制,遵循“美好家园全民共建、幸福生活人人共享”的服务理念,以便民、亲民、惠民、利民为目标,强化品牌依托,丰富品牌内涵,实现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顺民意、赢民心,着力打造“四心温馨家园”社区品牌新载体。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制社区、南京市绿色社区、江宁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架起便民沟通桥梁 打造安心温馨家园
新铜社区有80%以上的住房拆迁农户转变为社区居民,先后经历了三次不同的新老政策交替,群众心理落差大、怨气多、矛盾大。针对这一现状,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亲情化沟通、保姆式服务,架起了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着力构建“有话您就说,有事我来帮”的亲情服务品牌。一是通过零距离接触倾听民声。为更多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社区把2100多户住户划分为7个网格、16个片区,实行社区干部分片包干,每人包干完成300户民情民意调查任务,保证每月走访不少于20户。对每户居民反映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与住户信息一并录入电脑,实行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向所有住户发放了《社区居民服务指南》和《便民服务联系卡》,开通了社区网站、社区信箱、社区热线,建立了居民QQ群,力求让每个家庭向社区反映问题有渠道、想提意见有机会、寻求帮助有人管、自身利益有保障。自社区成立以来,通过民意畅通渠道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60余件次,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50余件,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所应”。二是通过亲情化沟通知晓民情。为加深与居民的感情交流,先后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干部、片区楼长、民情信息员组成的“四级民情预报网”,健全了家庭访谈、楼院座谈等民情调查制度,还专门设立了服务室、心理咨询室和民事调解室,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说事平台。不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就社区服务管理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让群众有想法主动找社区干部谈心,有困难主动找社区干部解决,有委屈主动找社区干部倾诉。一些原本对拆迁等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的老上访户,放弃了对立情绪,主动配合社区工作。去年以来,新铜社区没有发生一起进京、省、市上访的现象,实现了“零上访”的目标。三是通过保姆式服务融洽关系。社区先后投入60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1800多平方米的管理服务站,设立8个服务窗口、2个便民服务台,配备了居民信息电脑查询系统、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扶持就业、劳动保障、民政优抚、公安警务、计划生育、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党群事务等八项工作全部进入社区。为更加快捷方便群众办事,社区还建
立了“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机制,实行岗位兼容制、错时工作制、一门受理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
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多项制度;同时通过发放亲情服务卡、服务监督卡,及时了解社区干部的服务情况,变社区工作人员为住户“家庭保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截止目前,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申请事项2000余件,解决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1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构筑亲民爱心银行 打造称心温馨家园
坚持把关爱群众、扶助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创建“四心温馨家园”品牌的落脚点,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以助困、助残、助老、助学、助业为内容的“五助”活动,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爱的温暖。一方面,突出暖心服务、互帮互助构建亲情港湾。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先后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商会协会、义工协会、残疾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10个社会团体组织,组建了老年和事佬、妇联知心大嫂、法律维权、家庭教育、治安联防、环境卫生以及家政服务、义诊服务等12个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贴心志愿服务团队,24小时为小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此外,举办亲情互助楼院、亲情大家庭聚会等系列活动,邀请中国药科大学“大风车”服务团举办关爱儿童健康公益系列活动,使居民走出家庭、融入社区、建立亲情,营造“无忧虑”社区良好氛围。据统计,类似这样的服务目前已累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50余件;协调邻里矛盾纠纷100余起;举办法制与您相约特色服务12场次、提供法律援助26件次。如今在新铜社区,缺德有人批、遇困有人帮、文明有人夸的文明新风已蔚然成行。另一方面,突出真情帮扶、传递爱心彰显人文关怀。深入开展社区党员干部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活动,社区42名工作人员和244名党员分别与90户特困家庭建立了三年结对帮扶脱贫计划。充分依托成立的社会组织和服务团队,主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贫困、就医、就业、养老等难题。依托社区商会协会开展“爱心助学”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助20多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大中小学学业。此外,依托社区诊所开展“爱心助医”活动,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送医送药上门,不定期开展义诊服务;建立就业失业人员档案,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5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200件;累计捐资助学6万元、22人次;累计帮助因病因残致贫特困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85户,帮助特困家庭申请各类救助资金10万元;帮助困难家庭安排人员就业50人次,帮助80名下岗和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真正将各项惠及民生政策落到实处。 繁荣惠民文化大餐
打造舒心温馨家园
以创建群众精神乐园为目标,长年开展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努力营造宜居乐居舒心温馨氛围。一是重视文化载
体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目前社区相继成立了文体协会、健身协会、书画协会等6个民间文化组织;室内设立了群众文艺创作室、图书室、阅览室等10个群众文化活动室;户外设立了社区文化广场、健身休闲广场等多处文体活动场所,所有设施
均免费向社区群众开放。二是挖掘文化精品工程。以“两场、八室”为载体,组建社区夕阳红舞蹈队、健身腰鼓队等多支文化团体。先后自编自导了《喜看法律进社区》、《携手共建好家园》、《社区党旗分外艳》等16个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举办晚会、舞蹈等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深受居民群众的喜爱。同时利用这些文化活动,把对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融入其中,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守法律在社区蔚然成风。下一步,社区还将进一步挖掘富有自身特色的精品文化工程,比如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用群众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小康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三是丰富文化精神食粮。立足于寓教于乐,坚持一月一活动、一季一主题,推动社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开展。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戏剧表演、“五四”青少年专场音乐会以及送电影、送科普、送岗位进小区等14场次专题活动。 搭建利民党员驿站 打造放心温馨家园
着眼于社区新的工作特点,突出“三争一创”主题主线,打破原有条线分割格局,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AB角”管理新模式,为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提供平台。一是科学配置网格党建资源。新铜社区现有党员总数244名,根据社区党员现有居住楼栋特点,社区实行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创新法,把16个片区划分为7个党支部,合理配置网格化管理力量,形成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建工作网络,达到社区基层党建与社区服务管理同步推进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按照基层党组创建带动社区管理创新的目标要求,及时完善网格职责,推动网格党组织和网格力量互补互助,让每位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责任田”,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找到自己的“负责人”,共同解决网格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实施党员亮牌示范工程。围绕丰富党员亮牌示范工程内容,实行社区党员干部“亮牌上岗”,广泛开展“党旗飘扬在网格”、“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系列活动,让党员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工作成绩干出来、把纪律标杆树起来、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让群众切身体会到社区党组织的关怀。此外,还挑选了96名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热心群众服务的党员,设立了“党员连心责任示范岗”,履行“一岗三职”任务,宣传政策,当好为民服务的联络员。三是构建群防群治平安体系。针对社区居民构成多元化、流动人口情况复杂的实际,打破过去行政隶属关系约束,全面推行同享组织生活、同享社会资源、同享便民服务“三同”服务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群防网络,主动肩负起查社
情、摸动态、解矛盾等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及时掌握辖区内各类人群、各种组织等社情社况,努力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现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同时,坚持社区服务与平安创建、法制创建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大调解格局,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行“有矛盾报纠纷、无矛盾报平安”的“零报告”制度;关注临时管理户、密切关注户、危安管控户等房屋出租动态,完善流动人口流入地、流出地联系沟通制度,对重点人员、流动人口实行动态掌握、跟踪服务管理,形成了全员参与、
全面覆盖的群防群治体系,着力打造安居乐业的平安环境。
新铜社区在创建社区品牌工作中,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创建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严格标准、动态管理,打造了具有新铜特色的服务品牌。 (蒋文彬 黄爱国)
第四篇:打造社区建设特色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西市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营口市的老城区,是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的重点区域。西市区是营口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北依大辽河,东与站前区相邻,南与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接壤。辖区有7个街道办事处,22个社区居委会。
我区社区建设以关注民生、便民、利民、优质高效、争先创优为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新的提升和发展。
对如何打造社区建设特色,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在特色创建工作中我们要根据自身实际,突出工作亮点,在兼顾各方工作的同时,从和谐社区发展着眼,以人为本,真情付出,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和谐社区建设来自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工作,为群众服务来不得丝毫马虎敷衍,以创建文明街道、文明社区为目标,打造特色服务品牌,让辖区居民真正从社区建设中感到变化,得到实惠。
为切实建立起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化解社区行政化、机关化倾向和工作负担过重等日益凸显的难题,营口市紧紧抓住此次社区换届选举的有力契机,在全市大力推行建立“A”型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即: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两翼的组织管理体系。由社区工作站来承担完成政府部门下沉到社区的工作,从而将社区居委会从大量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保证时间和精力做好社区自治工作。
以自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党群连心工程为依托。几年来,我区社区建设以党建为龙头、以建设和谐社区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加强社区自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载体,打造社区品牌,开展了“党员自愿者在行动”“劳模精神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了具有楼院党支部特色、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密切了党群关系,为群众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同时,与辖区单位共建和谐文明社区,使社区各项工作跨进了省、市先进行列。通过社区党委的辛勤工作,使党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党心和民心贴的更近。
以诚心、暖心、爱心、舒心真心铸实百姓保障平台。打造社会保障平台,创建和谐文明社区。辽河社区为了更好的创建和谐社区,以加强棚改新区建设作为切入点,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铸实社会保障平台,创建连心温情社区”为主题。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积极开展面向弱势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离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
创造民族特色社区,打造和谐社区创建的新品牌。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由汉、回、满、朝鲜、蒙古等多个民族组成,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打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和谐社区。实现和谐社区,首先要给少数民族居民提供一个祥和安定的生活空间和环境,实现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居民和谐。为此,社区树立了打造民族特色社区的理念,并将之真正落实到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全面贯彻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先行先试,争先创优,开创社区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新世纪社区“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打造社区特色亮点”
时间:2011-10-19 来源:新世纪社区居委会 已点击: 15716 新世纪社区“提高作创新能力 打造工社区特色亮点” “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打造社区特色亮点”是新世纪社区工作的源泉。今年以来,社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五心五桥”工程,按照“多型”社区的建设目标,把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上,依托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举全社区之力,倾心打造的服务型品牌——“民情流水线”工程。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效率运行、高标准服务”的工作思路,采取管理集约化、服务窗口化、形式多样化的运行方式,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劳动监察与仲裁、党团服务、再就业服务、社会救助等16项涉及企业和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全部下沉到一楼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通过7个服务窗口与辖区企业、居民实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使各窗口之间密切合作、衔接连贯。无论服务对象办理的业务程序多么复杂,在这里就像操作流水线一样,转几个窗口,就能使他们的所需、所困一次性受理,一次性办结,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服务效率。“民情流水线”服务体系运行10个月以来,已优质办理公众服务事项共计 630余项,其中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76人,办理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认定13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175人,办理社会保障卡18张,报销城镇居民医疗费3万5千元,为社区困难家庭办理临时救济补助、特困人员办理大病补助8672元„„做到了让居民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新世纪社区全力打造“民情流水线”服务体系,以人为本地推出各项惠民服务新举措,赢得了民心民意,不断深化和拓展了服务型社区的品牌效应。同时,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十分注重挖掘辖区潜力,突出社区的特点,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指导社区各小组在文化、党建、双拥等各方面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坚持“一栋一特色”打造社区工作亮点,使社区小组、楼栋特色工作竞相争艳,各施所长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一、巩固老特色、创新新特色,带动社区工作全面提升
今年我社区党建工作将以创新工作为目标,以“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为宗旨,在开展“黄手帕”活动的基础上,巩固老特色,创新新特色,开展“三个必访”活动,即党员和居民下岗失业必访,党员和居民家里发生重大事情必访,党员和居民有思想问题必访。以“三个必访”活动为契机,改进社区工作人员的作风,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本着 “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认百家人、解百家难”的服务理念,工作重心下移,深入社区,与居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建好居民小组网络,选好居民小组长,进行登记造册,划分社区干部包干责任区,社区两委要求工作人员对自己所分管的片,每季度入户一次,其中重点户每月入户一次,入户率为100%,入户调查结果准确详实。通过入户,全面掌握本片计生流动人员、育(孕)龄妇女、低保困难户、优扶对象、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业务部门要求的重点人口信息,为开展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也为即将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奠定基础。
二、以提高自身素质带动社区服务提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辖区居民,提高社区人员的素质,规范在工作上的礼貌用语,社区制定了社区接待用语的座右铭:说话轻一点;微笑多一点;做事勤一点;理由少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并建立了“今天我当家”制度: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每人当家一天,谁当家谁就主动接待来社区办事的居民,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解释记录工作,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示上级领导。这样既加强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时也锻炼了统筹领导社区工作的能力。建立新世纪社区QQ号: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目标,让社区有了一个新的思路,结合新世纪社区的现状,面向辖区居民建立了一个“新世纪社区QQ号”,通过网络把一些国家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及时传达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社区的工作性质,功能,以便调动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中来。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的实施,社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以开展特色服务带动社区工作提升
1、搭建再就业服务平台:
今年办事处根据我社区的实际情况,为社区搭建了以再就业服务为平台的特色服务,我社区有新世纪小区、泰山新村、胶鞋厂、中房大厦、周城大厦五个院落,以无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居多。辖区内又有八方电器、电脑城、电动车市场等商业市场。我社区结合这一优势,把解决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大学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当做本社区工作的当务之急。社区服务站无偿提供服务,对低保户、单亲家庭、夫妻下岗、4050人员优先安置。
3月18日我社区配合办事处在世纪电脑城门前已成功举办了一次招聘会。结合这一次的经验,我社区通过以通知、黑板报、腾讯QQ等形式通知居民来社区登记求职信息,做好求职人员台帐。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一家家的找单位,通过朋友、同事找单位等各种途径寻找就业岗位,做好台帐。再接再厉,我社区准备在4月20日在七里河万年青门前准备再举办一次招聘会。七月份大学生毕业,我们准备找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单位,针对大学生搞一次招聘会。
五月份,我社区将和人口普查相结合,以进“百家门,知百家事”了解居民就业意向,做好辖区内无业人员的登记工作,立求做到本社区无业人员情况清,有单位的就业单位清。
下一步,在社区门口设置招聘栏,把各单位的招聘情况公布。另外把社区的二楼做为就业工作的平台,做好求职人员、招聘单位等资料的台帐。可以在这里举办小型的有针对性的招聘会,为更多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
随着夏季来临,越来越多的居民到新世纪小区19号楼前的广场乘凉,社区将组织居民每月一次卡拉OK大家唱活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文体活动生活化:
社区将通过入户,挖掘社区人才,组建一支文体队伍,每月组织一次体育比赛,例如:打羽毛球、篮球、跳绳等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以便社区更好的开展工作。
四、以各种特色活动来彰显社区活力
志愿型社区:新世纪社区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为核心的社区志愿者队伍领导小组,健全了组织网络,规范了制度章程,使社区志愿者活动在社区遍地开花。今年以来,该社区党员、青年、大学生、居民等6支志愿者队伍120余人,共参加环境治理、扶残助困、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6余场次,惠及居民群众近千人。健康型社区:社区拥有健身队伍3支,其中包括小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老年晨练队。该晨练队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组建于2000年。10多年来,由原来的几十个人发展到目前的百余人,最多时达到200多人,现已成为小区参加人员最多,坚持活动时间最长,组织纪律最好的一支晨练队伍。近年来,他们的广播体操、健身秧歌、竹板舞、扇子舞、通络操等20多项健身项目在辖区内很优秀,彰显了老年人健康文明的形象。帮扶型社区 :面对社区里残困家庭和低保户较多的实际,社区开展了“零距离、结对子、解难题”活动,居委会干部包干联户,社区志愿者、党员与残困家庭结对帮扶,动员邻里之间相互照应,互帮互助,努力做到帮助残困家庭不遗余力地服务困难群众不留空白点。爱心型社区:社区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的实际,提出了“一键通”即:“一个电话,服务到家”的服务理念,确保辖区空巢老人遇有紧急情况有人救助。同时,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定期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开展整理家务、采买生活用品、免费健康查体等爱心服务,为空巢老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居委会通过多种渠道为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为残疾人提供公益性岗位,使弱势群体走上了自强之路,在社区内营造了“爱心互助”的和谐氛围。奉献型社区:自2008年起,社区党支部每年都开展“党员奉献周”活动,向社区全体居民展现党员风采。“党员奉献周”活动的宗旨是“党员做奉献,群众得实惠”,活动于每年九月第二周举行,通过广泛开展慰问贫困户,家政服务,清脏捡乱、文艺演出、工艺品展览等多种活动形式,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带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明型社:社区一直把深入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来抓。今年以来,该社区先后组织居民200余人开展了庆“三八”、庆“五一”趣味运动会,引导居民广泛开展健身运动;组织开展“消夏纳凉”社区文艺演出,让社区群众自娱自乐;深入开展“创建干净美好家园”活动,号召广大居民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努力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共同创造文明、整洁、舒适、优美的社区环境。法制型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让社区里的居民群众都懂法,都能依法办事。为此,社区居委会努力创建“法制型社区”,制定了详细的法制讲座日程表,邀请了检察院、司法所的专业人员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定期为居民群众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该社区还专门成立了法律知识宣传队,通过出黑板报、做宣传牌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此外,居委会还充分调动社区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积极性,组建了“五老”关爱小组,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让他们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发挥出独特优势。双拥型社区 :社区自2000年以来,分别与周边驻区部队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6年来,该社区组织辖区企业和党员干部慰问部队12多次,累计赞助部队慰问品价值人民币6万元。共建部队也先后30次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活动。军民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取得了双拥工作的长足发展。诚信型社区:今年年初,社区提出了“诚信型社区”创建口号,开展了“踏实做人,共铸诚信”活动,得到全体社区居民和商业户积极响应。一年来,该社区通过组织居民群众和商业户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的“三德”宣教活动和举办文艺汇演,文明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居民商户的诚实守信意识,号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踏实做人,共铸诚信,让诚实守信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诚实守信之花在社区绽放异彩。平安型社区:社区是流动人口集中、情况较复杂的社区之一。多年来,该社区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创新载体、加强管理、深化服务。通过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楼院”、“平安单位”、“平安社区”、“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并将这些创建活动与宣传防火防盗知识、开展法律讲座、慰问弱势群体以及民事调解、党员义务巡逻等活动相结合,加强宣传,深入走访,着力解决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居民创建平安家庭、平安社区的知晓率达100%,社区平安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学习型社区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弘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型学习理念,优化社区资源,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区党员、专业人才、各类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社区与各相关单位的双向服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市民学校等载体广泛宣传,引导社区居民确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倡扬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努力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人人是学之,处处是学之所的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社区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知民心、体民情、解民忧的桥梁。为使来办事的群众进一门,解百事,今年4月份,社区建立了综合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失业登记、低保救助、职业指导、家政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很好地顺延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全心全意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为使社区工作者自觉接受居民的监督,该社区公开“诚信服务,请您监督”的服务承诺,赢得了居民的信赖和支持。党建型社区:近年来,社区通过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阵地,以及开展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一帮
一、为党旗增辉、为社区奉献、帮贫困、聚民心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个党员成为社区政策的宣传员、环境卫生的督察员、社区治安的巡逻员和爱心奉献的志愿者,凝聚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了新时期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全社区形成了党员带头发挥作用、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风尚。科普型社:社区从加强宣传入手,利用社区黑板报和科普长廊等载体,积极推进“科教进社区”活动。今年以来,该社区通过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节水知识宣传,举办“科技在我身边”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的科普宣教活动十余次,吸引了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的广泛参与,受教育群众达1100余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举措,增强了居民的科普知识,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在辖区内营造了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关爱型社区:社区多年来坚持实施暖心工程,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共建单位为辖区困难家庭和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努力建设关爱型社区。今年年初,该社区提出了“居民困难对我说,我尽全力来解决”的服务承诺,开展了以真心助岗、孝心助老、热心助残、爱心助困、诚心助乐为内容的“五心”工作法,热心帮助社区特殊群体解决生活难题,深得居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