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第一篇: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研究问卷卷首语:流行音乐确实给中学生带来了许多不同的影响。然而,当代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见解也不尽相同。请你填。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

第一篇: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研究问卷

卷首语:流行音乐确实给中学生带来了许多不同的影响。然而,当代中学生

对流行音乐的见解也不尽相同。请你填写你的看法:

1、你喜欢流行音乐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太喜欢

2、为什么喜欢流行音

乐?…………………………………………………………………()

A、很流行B、周围人都听,不听感觉被排斥C、受家人或长辈影响

D、纯粹是个人爱好

3、你喜欢那种音乐类型?……………………………………………………()

A、民族乐B、轻音乐C、摇滚乐D、POP

4、你认为流行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

A、轻松B、乐感、音乐知识C、快乐D、宣泄

5、你了解流行音乐的途径?…………………………………………………()

A、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B、朋友间谈话C、课堂传授D、街道上

6、你通常使用何种方式听音乐?……………………………………………()

A、购买CDB、网上下载C、在线试听D、使用在线音乐软件(酷狗、千千静听等)

7.请问您为什么喜欢流行音乐*

A、追赶潮流B、放松心情C、陶冶情操D、逃避现实E、只是单纯的喜欢

8、你觉得音乐的功用…………………………………………………………()

A、缓解心理压力B、有激励作用C、适应心境D、加快工作效率

9、你每周用于听流行音乐的时间……………………………………………()

A、0-1小时B、1-2小时C、2-3小时D、3小时以上

10、你认为喜欢一首歌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

A、旋律动听B、有时代气息,结合当下流行C、感人D、受欢迎

11、你表达自己喜欢音乐的方式是什么?(多选)…………………………()

A、把喜欢的歌唱出来B、只是听听,不会唱出来C、不时听一下D、演奏出来

12、你觉得音乐在您的生活中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不太重要D、不知道

13、如果有机会,你会乐意把你喜欢的歌在公众场合唱出来or演奏出来吗?………()

A、会,很乐意B、视情况而定C、不会,怯场D、没有喜欢的歌

14您大多数在什么心情下会特别想听音乐?

A、悲伤难过B、心情愉快C、愤怒D、发呆忧郁

15请问您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A、共鸣B、回忆C、宣泄

感谢你的填写!

、疗伤 E、激励高一(10)班研究性第五组D

第二篇:中学生与流行音乐调查问卷

日期:性别: 古人云:礼,天地之序也。乐,天地之合也。

一 选择题。

1.你经常听流行音乐吗?()

A.经常B.经常C.偶尔D.极少E.从不

2.你认为中学生听音乐的利弊关系是怎么样的?()

A.利于弊B.弊大于利C.没关系

3.你喜欢的流行音乐歌手是哪个国家的?()

A.大陆B.港台C.日韩D.欧美E.凭自己喜好

4.你认为听流行音乐对你有帮助吗?()

A.有B.没有C.补清楚D.或许吧

5.你喜欢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吗?()

A.喜欢B.不喜欢C.偶尔

6.当你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时,你觉得学习效率怎样?()

A.好B.不好C.还可以

7.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想听什么样的音乐?()

A.伤感B.非主流C.DJD.轻音乐E.其他

8.你认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能让低落的情绪变的好一点吗?(

A.可以B.不一定C.有一定影响

9.流行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A.热情奔放B婉转悠扬C.心里平静D.浪漫感人E.心情舒畅

10.你觉得自己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A.好听B.别人都听C.情绪发泄D.其他原因

二.是非题。(在括号内打对号)

1.你很不希望在听音乐时有人打扰你?是() ) 否()

2.你曾经被一首最爱的音乐所感动的哭了?是()否()

3.你听音乐的时候是心情选择音乐吗?是()否()

4.你喜欢听节奏慢的流行歌曲?是()否()

5.你花在音乐上的时间比游戏上的多?是()否()

某某研究小组全体成员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中学生与流行音乐”活动! 您对我们的问卷如果有什么宝贵的意见,留下你的笔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彝族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管理

[摘要] 目的

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方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高流行区B县,对2个乡的全人群进行了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测、问卷调查等。 结果 全人群调查进展顺利,92.0%的人群接受了调查。得到了当地全人群艾滋病、梅毒、丙肝等疾病的感染率数据,加大了对发现的感染者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传染源。 结论 开展此类调查应该做到周密的前期准备,大力开展群众动员,严格现场操作和质量控制,分阶段调查以实现全覆盖,对查出的疾病及时转介治疗。开展类似的调查还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1986年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逐渐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在局部地区呈高流行态势。[1- 2]艾滋病疫情大多通过病例报告、哨点监测、专题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得。[3-5] 在高流行地区开展全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病学普查可以准确了解疫情形势,为制定科学防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但此类普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较多困难,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加不易。“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示范区项目属国家“十一五”期间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B县属艾滋病高发地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被选定为“四川乙肝结核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调及协同综合防治一体化示范研究”艾滋病防治示范区。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B县2个乡的全体人群,其中98%以上人口为彝族。

1.2 方法 开展了现场体检、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现场体检包括内外科检查、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血样采集、小便常规检测;实验室检测包括肝功能、HIV、梅毒、丙肝检测;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相关知识、高危行为等。 2结果

2.1 组织措施

四川省、凉山州、B县分别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省州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了省州县乡政府、卫生部门的工作机制、措施与方案。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由省卫生厅、凉山州政府领导亲自召开项目推进会,强调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工作任务,逐一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就人员、物资配置做了安排、部署。在中央经费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及时落实配套经费用于现场工作。 配备必要设备,加强人员培训。B县地处高寒、高山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域面积广,人口居住分散。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本研究选中的两个乡卫生院分别仅有5名和7名工作人员,不能从事任何一项实验室检测。如果仅依靠当地的条件,将无法完成现场调查所要求的内外科、B超、心电图、采血化验(含HIV抗体检测)等9项检查。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对2个乡卫生院X光透视室房屋改造,配置了B超、心电图、X光透视和三大常规检测设备。从凉山州和附近的会理县、盐源县、B县等医疗机构抽调的80多名优秀医生参与调查工作,并对他们分别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信息收集等内容培训。在正式调查前,在2个乡分别进行了30人的现场预试验。预试验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心电图、B超检查、静脉血采集及问卷调查等项目,对预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

采用先进技术,避免意外事件。彝族群众的姓名由于发音、一人有多个名字、身份登记不全等原因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多年困扰的问题,首次引进虹膜身份识别仪对目标人群进行身份识别登记,避免了重复登记,同时为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平台。既往的经验表明,当地群众对采血有恐惧心理,容易造成晕针晕血甚至由此引发群体事件。本次抽血操作根据这一情况,特制了有挡板的抽血台,被抽血者看不到针具、血液和医务人员,有效防止晕血事件的发生。

2.2 实施情况 经过近1年的努力和实践,完成了2个乡10 067名居民的调查,占登记在册人数的92.0%。首先根据乡、村登记在册人员进行造册,核实实际居住人口。2个乡的干部自项目实施以来,分成几个小组,每天很早就进村入户的组织、动员,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根据时间安排各个村组的群众到乡卫生院。乡村干部采用了很多方法动员群众,比如,发动村组里的关键人物、退伍军人、教师等入户动员;结合参保新农合工作进行动员;对没有上户口的小孩承诺上户等。 由于有大量群众到外地打工,在短期内无法做到全人群都被调查。项目采取了分阶段调查的方法,首先是2010-04/05集中1个月的时间共完成在家的7 645人健康体检和基线调查工作。然后,利用彝族年前后,大量群众返乡期间进行补充调查,分别在彝族年(11月)前集中1周,彝族年后集中1周,完成了2 422人健康体检和基线调查工作。剩余外出人员由乡政府组织随时掌握其回家信息,及时做好补充体检工作。尽可能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群纳入普查。

现场体检和问卷调查均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完成,省和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现场资料收集的质控工作。现场完成个人基本信息录入、内外科检查、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血样采集、小便常规检测和问卷调查等工作;县医院完成血液样本处理和肝功能检测:现场采集到的血样,每天有专车负责及时将血样送往县医院进行样本处理、分装和相关的检查;州疾控中心完成HIV、梅毒、丙肝检测;省和州疾控中心均建立了全部目标人群的血液样本库。

2.3 查出疾病后进行转介

抽调县医院各科专家,对所有体检结果进行评定,对体检结果有异常者进行反馈。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新发现HIV感染者均纳入常规管理。HIV阳性孕妇均转介到县妇幼保健院开展母婴阻断工作。对疑似结核患者转介到县疾控中心进行确认,阳性进行结核免费治疗。对肠蛔虫患者进行免费驱虫治疗。对感染者、感染者家庭和遗孤遗老进行关怀救助。为了减少感染者流动,对HIV感染者及其家庭发放生活补助。

当地医务人员少,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范围窄,群众看病就医十分有限。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将先进仪器设备留下,而且带出了一批不走的医生,拓展了医疗服务范围,极大满足当地群众需要。群众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切实得到实惠,都愿意参加这样的调查。

2.4 初步探索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大规模全人群艾滋病调查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比较准确掌握了当地艾滋病流行现状,加大了感染者随访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传染源,逐步控制疫情蔓延。B县以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有效整合当地各种艾滋病防治资源,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将艾滋病综合防治重心下沉乡镇,对艾滋病感染者实行属地化管理,建立“人盯人”的感染者管理模式,并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3 讨论

研究所涉及的地区是艾滋病高流行区,当地以前开展过艾滋病筛查,但由于前期宣传、组织工作不到位等原因,群众出现抵触情绪,现场组织实施困难,无法做到全人群的普查,所得到的数据存在偏倚。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和人员能力非常有限,广大群众对艾滋病调查的接受程度不一,组织管理工作对于这次大规模基线调查至关重要。该研究顺利完成了彝族地区大规模全人群的艾滋病流行及相关健康情况调查,主要经验是:①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各级干部意识到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层层落实,将任务落实到人,积极推进;②强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支撑。来自省、州、县的专家组在现场随时提供支持和指导,遇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③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是完成全面普查的前提。动员群众难度大,工作细,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动员,才能让群众相信并参与;④采用适合当地的技术措施是调查质量的保证。虹膜识别技术、有挡板的抽血台等措施提高了调查的效率,保证了调查质量;⑤实施单位齐心协力通力配合是保障。本研究涉及的实施单位较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各单位必须在一个有效的管理框架下共同开展工作,相互支持、通力协作,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的做法。同时,整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当地乡村卫生服务能力严重不足;②部分吸毒人员不愿说出真实的高危行为;③群众卫生意识淡漠,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短期难以改变。今后开展类似的全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应注意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四篇:关于首阳山镇1例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3年3月1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监测系统报告我市辖区首阳山镇1例布鲁氏菌病,属散发疫情,我疾控中心发现疫情后,刘双立副主任立即与畜牧局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带领传染病防治科科长、传染病防治科及化验科相关业务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搜索、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搜索、污染物消毒处置、宣传教育消毒技术指导等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沟口头村位于首阳山镇北部,共443户1704人,8个村民组。人均年收入6880元,以农业为主,环境卫生条件一般。该村2007年开始养羊。目前有四户养羊户,两户规模相对大,每户100只左右,位于村北单门独户,放养结合,人羊混居。另外两户规模小,每户2只。养羊户卫生条件差,养羊无帽、口罩等防护措施,很可能是防护条件差导致布病的发生。目前发病1例为薛现敏、男、62岁。

二、布病发病情况

2013年1月1日至3月15日我市共发生布病2例。

三、流行病学分析

1、地区分布:首阳山镇沟口头村1例。

2、时间分布:患者自称2012年12月中旬觉不适,发热、无力,以其他病治疗,于3月14日在洛阳疾控中心诊断为布鲁氏菌病。

3、人群分布:62岁男性。

四、调查情况

患者薛献民,男,62岁,2012年12月中旬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经、多汗到市疾控中心就诊,医生以其它病治疗,效不佳。建议到洛阳市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2013年3月14日患者在洛阳市疾控中心被确诊为布病。经调查该患者在家圈养100余只羊,养羊的地方和居住同在一个院子。与羊有密切接触史,无任何防护措施。实验室检查:患者在洛阳市疾控中心通过实验室确诊阳性。血清诊断效价1:3200。

五、传染源及传染因素调查

该村历史上无养羊传统,六年前村民薛聚芳开始养。目前该村共有四户养羊户,两大户分别养100余只。两小户分别养2——3只羊。发病患者为其中一大户,与羊有密切接触史,无基本防护措施,卫生条件差。2012年11月份,在没有卫生防护措施情况下,接生过几只死羊羔。除患者外,我中心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调查未发现类似病例。根据调查得知可能的传染源为病羊;传播途径可能为直接传染;传播因子为病羊的流产物、病羊血液、被尿和粪便污染的圈舍、土壤及水等。检验人员对该村养羊户及其周围邻居50余人采血化验初筛,结果薛进先(家养羊2只)1人弱阳性,对其进一步进行补休结合实验,结果阴性。

六、 疫点及病人处理

根据《布鲁氏菌病防治规范》,我中心专业消毒人员对病人居家地面、墙壁、门窗、室内空气、餐具饮具、病畜圈舍、人用井水等存在隐患的场所均进行了消毒处理,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并建立病人随访跟踪档案等进行规范管理。 加强预防宣传,要求首阳山镇沟口头村村医配合卫生院防保医生对全村进行宣传,提高认识,增强养殖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 存在问题:

1、养殖户对该病认识程度严重不足:多数养殖户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布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布病的发生和传播。

2、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布病防治工作存在大意,缺乏相关知识。

八、 工作建议:

1、管理传染源。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应隔离。流产羊羔应加生石灰深埋。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治疗至病状消失。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组织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承担本乡本村布病患者的管理、随访工作。

2、切断传染途径。病区的乳类、肉类及皮毛等畜产品需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外运。保护水源。

3、保护易感人畜。凡从事动物饲养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及行为。. 4、患者可用大剂量广谱抗菌素均可治愈,发病初期效果更佳。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直到症状消失。

5、畜牧部门应加强畜生的管理和严格检疫。

6、认真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对密切接触人群的监测,积极开展布病防治工作,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7、村医配合首阳山镇防保医生对全村的养殖户和屠宰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讲解布病防治知识,以增强养殖户和屠宰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8、建议卫生局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布病防治业务培训,提高防治能力。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传染病防治业务水平。

偃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3月18日

第五篇: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若为14岁以下儿童,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1.2性别 ⑴ 男 ⑵ 女

1.3年龄 (岁、月)

1.4职业 ⑴幼托儿童 ⑵ 散居儿童 ⑶ 学生 ⑷ 教师 ⑸ 保育员及保姆

⑹饮炊食品业 ⑺ 商业服务 ⑻ 医务人员 ⑼ 工人 ⑽ 民工 ⑾ 农民 ⑿ 牧民 ⒀ 渔(船)民 ⒁ 干部职员 ⒂ 离退人员 ⒃ 家务及待业 ⒄ 其他 (注明) ⒅ 不详

1.5文化程度 ⑴ 学龄前儿童 ⑵ 文盲 ⑶ 小学 ⑷ 初中 ⑸ 高中

⑹大学及以上 ⑺不详

1.6现住址 1.7户口地 1.8工作(学习)单位 1.9联系电话: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时

2.2发病地点 2.3首诊时间 年 月 日 时

2.4首诊单位

3.主要临床表现

3.1发热: ⑴有 ⑵无 □ 如有发热3.1.1最高体温 ℃ □□□ 3.2皮疹: ⑴有 ⑵无 □ 如有皮疹3.2.1出疹日期 年 月 日 □□□□□□□□ 3.2.2皮疹种类:⑴丘疹 ⑵疱疹 ⑶溃疡 ⑷结痂 ⑸结疤 ⑹其他 □ 3.2.3皮疹性质:⑴痒感 ⑵痛感 ⑶其他 □ 3.2.4手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5足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6口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7臀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8躯干皮疹:⑴有 ⑵无 □ 3.2.9四肢皮疹:⑴有 ⑵无 □

□ □□ □□

□□□□□□□□□□ □□□□□□□□□□ 3.2.10其他部位皮疹:⑴有 ⑵无 如有,则具体部位 □ 3.3口腔溃疡: ⑴有 ⑵无 □ 3.4淋巴结肿大: ⑴有 ⑵无 如有,则具体部位 □ 3.5恶心: ⑴有 ⑵无 □ 3.6呕吐: ⑴有 ⑵无 □ 3.7腹泻: ⑴有 ⑵无

□ 3.8 并发症:⑴有 ⑵无

如有并发症3.8.1 病名,⑴心肌炎 ⑵脑膜炎 ⑶肺水肿 ⑷其他 □

4.实验室检查

4.1血象: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结果:白细胞 ×109/L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 % 4.2血清学:急性期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抗体滴度

急性期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抗体滴度

4.3病原学:

4.3.1标本名称:⑴咽分泌物 ⑵疱疹液 ⑶粪便 ⑷其他 □ 4.3.2分离结果:⑴阳性 ⑵阴性 □

如阳性,病原名称

5.流行病学调查(病前7天内) 5.1接触史

5.1.1病前一周内有外出史: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如有,5.1.1.1该地是否有该病流行: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2病前一周内是否有外地访客史: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如有,5.1.2.1访客是否有相关症状: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3与该病患者接触史: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如有,5.1.3.1 该病人姓名 5.1.3.2 与该病人关系

5.1.3.3 该病人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

5.1.3.4 与该病人接触方式

5.1.3.4.1同吃 ⑴有 ⑵无 5.1.3.4.2同住 ⑴有 ⑵无 5.1.3.4.3同生活 ⑴有 ⑵无

5.1.3.4.4同工作 ⑴有 ⑵无 □ 5.1.3.4.5同学习 ⑴有 ⑵无 □

□ □ □ 5.1.3.4.6同玩 ⑴有 ⑵无 □ 5.1.3.4.7陪护 ⑴有 ⑵无 □ 5.1.3.4.6其他 ⑴有 ⑵无 请注明 □ 5.2饮食情况(病前7天内) 5.2.1吃生冷食品 ⑴有 ⑵无

5.2.2生冷食品名称 购买地点 5.2.3熟食冷吃 ⑴有 ⑵无

5.2.4熟食品名称 购买地点 5.2.5在外就餐史 ⑴有 ⑵无

5.2.6就餐地点 ⑴排档 ⑵个体餐馆 ⑶宾馆餐厅 ⑷其他 □

6.主要诊治情况

6.1病人隔离:⑴是 ⑵否 □ 6.2如隔离,隔离地点:⑴医院 ⑵在家 ⑶其他 □ 6.3如住院,住院时间: 年 月 日; 6.4如住院,医院名称

6.5医院级别:⑴省级 ⑵市级 ⑶县级 ⑷乡级 ⑸其他 □ 6.6使用的主要治疗: 6.7转归:⑴痊愈 ⑵好转 ⑶恶化 ⑷死亡 ⑸留有后遗症(名称 ) □ 6.8如死亡,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7.小结

调查者单位: 调查者: 审查者: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 □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论文资料 第1张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表(通用)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