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办法(大全)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办法(大全)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篇: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办法石油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材料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提升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篇: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办法

石油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材料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提升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增强党的基础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导入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形式。构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能进一步

维护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有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而且还能有效改进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1.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及重要举措,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这不仅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为进一步搞好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历史时期,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党建工作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这就要求党建工作在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党建成功方法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借鉴国内外管理的有效手段,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2.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企业党建工作要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就必须创新,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规范党建工作程序,改进运行方式,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is09001作为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适合于包括“党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这是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因此,把is09001标准引入党建工作中,是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有效途径。构建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能使党建工作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把现代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党建工作中,从而建立约束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管理的过程控制方法,使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逐步形成科学、严谨、系统的党建工作管理运行机制,这对于企业党组织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推进党建创新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破解党建难题、规范党建管理的有效载体。目前,企业党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个别党务工作者对党建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工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个别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两张皮”;“三个作用”发挥不够;党建工作缺乏量化考核;个别党务工作者对党建管理工作还不够熟悉,业务素质还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等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党建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不够科学。建立科学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为破解党建难题、规范党建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二、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思路

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企业党组织借鉴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而构建的一套适应党建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作为一种新方法和新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和整合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实现党建工作目标,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与同步发展。

1.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完整的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管理手册》和《操作指导书》两部分。其中,《操作指导书》又包括《管理程序》、《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工作记录》四部分。

2.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1)管理手册。管理手册是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围绕党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要求来制定。其内容参照is09001标准,应主要包括:党建工作方针和目标、适用范围、编制依据、术语解释、管理职责与权限、体系的编制与修行、体系的运行控制(具体细分为文件管理、记录管理、策划控制、运行控制、检查考核、改进完善等)。

(2)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是整个体系运行的操作性文件,是针对保证党建工作过程质量而制订的具体操作规程及要求。具体包括管理程序、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工作记录等四部分。①管理程序。党建管理程序是(即:在何时使用操作指导书;在哪里使用操作指导书;什么样的人使用该操作指导书;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如何按步骤完成操作)和简便易行的原则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工作的目的、适用范围、管理子程序以及对应的流程与记录,使每一项管理工作具体化、标准化

第二篇:液化石油气站安全质量管理手册

液质 量 气

化 站 管 手

前言

为了保证公司液化石油气充装、销售、安全管理正规化,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国家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液化气站安全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是本公司的法规性文件,全公司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册》的有关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断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本《手册》自 年 月 日正式执行。

经理:

年 月 日

目 录

一、公司组织体系-1

二、管理制度-----3

1、安全管理制度--4

2、设备管理制度-20

3、防爆、防错装制度----------------------------21

4、气瓶建档、标识、按期检验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22

5、用户信息反馈管理制度------------------------23

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使用、检验管理制度------24

7、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管理制度------------25

8、气瓶检查登记管理制度------------------------26

9、气瓶储存、发放管理制度----------------------27

10、质量管理记录保管制度-----------------------28

11、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29

12、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30

13、用户宣传教育管理制度-----------------------31

14、事故上报管理制度---------------------------32

15、罐区安全管理规定---------------------------33

三、岗位责任制--35

1、经理岗位责任制------------------------------36

2、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36

3、质保工程师岗位责任制------------------------36

4、安全员岗位责任制----------------------------37

5、充装工岗位责任制----------------------------37

6、设备维修工岗位责任制------------------------38

7、检瓶员岗位责任制----------------------------38

8、收发员岗位责任制----------------------------38

9、维修工岗位责任制----------------------------39 附: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一、公 司 组 织 体 系

公司组织体系

1、基本情况介绍:

1.1本公司为----------私营企业,从事液化气体充装与销售工作。公司注册资本---万元。公司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

1.2业务范围:

液化石油气充装、销售。 1.3质量方针和目标

1.3.1质量方针:坚持质量第一,为用户负责的宗旨。

1.3.2质量目标:确保充装气瓶不超装、不错装、决不因质量原因发生事故。 1.3.3所有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规程、标准及本公司有关规定。

1.3.4加强质量文件记录和技术档案管理,为验证质量体系的运转提供有效见证。 1.4组织机构:

1.4.1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技术负责人和质量保证工程师分工领导本公司技术质量工作。

1.4.2公司设办公室、财务室、生产车间(生产、充装、检验、气瓶收发)。 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行政管理工作; 财务室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生产车间负责产品生产、检验、充装、钢瓶收发、设备维修工作。 附:组织机构设置图(附件一)

1.4.3为了强化质量管理,公司建立了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附件二)。 1.5质量责任和权限:

1.5.1质量责任制是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职能的重要手段,根据《手册》的规定,通过制定岗位责任制和有关管理制度,明确从事质量活动人员的责任和权限,以及各项活动之间衔接和协调措施。

1.5.2经理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负责。 1.5.3质保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工作,拥有质量否决权,对违反规定、影响质量工作行为有权进行制止,公司经理应支持质量否决权。

1.6人员:

1. 6.1工作人员的资格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规定和《山东省气瓶充装单位注册登记办法》的要求。

附:人员名单(附件三) 1.7仪器与设备:

1.7.1检测设备是实施检验、检测的重要手段,我公司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必须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制度》。认真管理正确使用设备,保证设备满足工作需求。

附:设备一览表(附件四) 1.8《手册》的管理:

1.8.1本《手册》由质保工程师主持编导,由经理颁布后执行。 1.8.2本《手册》由质保工程师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1.8.3本《手册》应根据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定及有关液化气充装管理规定修订进行修改和补充。

1.8.4本《手册》的修订由质保工程师负责,修订后由经理批准颁布执行。

二、管

理 制

安 全 管 理 制 度

1、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全公司职工有章可循,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每一个职工都应严格遵守。

3、基本规定

(1)公司实行安全生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

(2)公司所生产的气体属易燃易爆物质,所用的生产装置亦属防火防爆,因此为杜绝火灾的发生,规定任何人进入厂区不得携带烟火。

(3)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不得采用普通电灯照明,应采用防爆电器,不得进行焊割作业,进入现场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排气管上应加装阻火器。

(4)车间设备、管道及构件要设置静电接地装置,且在设备检修后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5)各车间生产装置、设备及厂房的防雷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6)车间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及导电鞋,严禁穿戴化纤织物及带钉子的鞋进入作业岗位,有爆炸危害的场所应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

(7)车间的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验,及时修理更换,保持完整可靠,严禁随意挪用。

(8)每一名进入车间的新职工均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且须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9)进入车间工作的人员要熟练掌握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定,杜绝事故隐患。 (10)经理、技术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11)设备的检修,需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动火时,要办理动火证。 (12)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气瓶、槽车运输、储存安全规定。 (13)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14)公司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全体职员的安全意识。 (15)建立健全安全例会制度。 (16)严格遵守用电管理制度。

3.1安全生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的主要内容 3.1.1实行分级管理

一般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 3.1.1.1厂级管理的内容

认真组织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健全岗位 严格检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提出安全工作计划。

及时传达落实上级每个时期安全工作的布置与要求,加强对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

认真落实“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未采取有力措施消除隐患不放过)原则,对违章作业和各类事故做到及时分析和处理。

根据公司生产实际组织分析研究对策,不断消除事故隐患。

加强生产作业和工艺流程中的安全管理,搞好安全控制,实现安全生产。 3.1.1.2车间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认真组织贯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健全本车间安全操作手册,提出安全工作计划。

及时传达落实公司每个时期安全工作的布置与要求,加强对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

根据车间的生产实际,组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认真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对违章作业和各类事故做到及时分析和处理。 加强生产作业、工艺流程中的安全管理,搞好安全控制,实现安全生产。 3.1.1.3班组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落实并实施好车间,有关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并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监督检查作用。 贯彻好班前“三讲”、班中“三查”、班后“三清”,班前“三讲”即:讲违章情况,指示安全要求,讲正确使用工、卡量具和劳动保护用品,讲安全监护;班中“三查”即:查违章作业,查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查作业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班后“三清”即:清点工、卡量具归位,清查线路、切断电源,清理作业现场。

3.1.2各岗位职工安全生产职责

坚持岗位责任制,做到不脱岗、不窜岗、不睡岗,认真进行交接班,做到交得清,交得严。

严格遵守公司和车间的一切安全防火规章制度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维护设备,杜绝跑、冒、滴、漏,搞好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上班前,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工作服,工作中要严格做好操作记录。 发生事故,要积极抢救,并立刻报告给负责人。 3.2安全教育 3.2.1安全教育的种类

3.2.1.1公司领导、专职安全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3.2.1.2新工人入厂的三级安全教育。 3.2.1.3特殊工种工人的安全教育。 3.2.1.4复工及工种变更的安全教育。 3.2.1.5日常安全教育。

3.2.1.6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及改造后的安全教育。 3.2.2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3.2.2.1厂级: 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规定等。 本公司安全生产特点。

一切安全防火、防爆、防毒的规章制度。

介绍本公司和兄弟单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进入工作岗位应注意的事项。 3.2.2.2车间级: 本车间生产特点和应注意的事项。 本车间各岗位安全生产规定。

本车间一般安全防火、防爆、防毒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本车间曾发生的事故教训。 防护用品的作用和使用管理的规定。 3.2.2.3班组级: 本岗安全防火知识和注意事项,特殊情况的处置和急救方法。 岗位安全操作要点。 3.2.3特殊工种安全教育内容

特殊工种如电工、电焊工、气体充装工、司机、押运员等,必须受到定级别的专门安全教育,考试并取得“特殊工种安全作业证”之后,方可从事工作。

对特殊工种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专业的教育及其定期复核工作。

对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在投产前,要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为接受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避免事故或发生事故的现场,可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现场会议,共同接受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可利用典型进行现场教育。

3.2.4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

3.2.4.1每月要对全体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3.2.4.2工人在进行车间或班组调动时,应接受新岗位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教育,且需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2.4.3对因故离岗,三个月后复工的职工,车间及班组长应对其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且需考核 合格方可上岗;

3.2.4.4设备检修或重大危险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 3.2.4.5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的现场教育。 3.2.5安全教育的考核

3.2.5.1公司三个月要组织一次对职工安全教育的安全技术考核,考核工作由质保工程师组织。

3.2.5.2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由公司统一组织。

3.2.5.3新工人上岗独立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考核,未经考核和考核不合格的不准上岗,否则造成事故,要追究领导责任。

3.3安全检查 3.3.1安全检查的内容

3.3.1.1安全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及本厂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安全活动开展情况。

3.3.1.2公司的建筑物、生产工艺及操作、设备及装置、原材料及产品储运、安全及消防以及公司其他装备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3.1.3对压力容器、电器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等的专业检查。 3.3.1.4季节性的防暑降温、防冻保温、防雨防洪、防雷电及防风工作情况。 3.3.1.5节日前后要组织安全检查,对各班组岗位及库房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防火、防爆、防盗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3.3.2安全检查的时间和组织

3.3.2.1公司的安全检查由质保工程师组织车间班组人员至少每月检查一次。 3.3.2.2班组的安全检查由车间主任组织班组长和岗位工人进行班前、班中巡回检查和交接班检查。

3.3.2.3专业性安全检查结合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3.2.4季节性安全检查应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进行季节预防性检查。 3.3.2.5安全检查应有文字记录,并存档保存。 3.3.3整改

3.3.3.1对查出的每条事故隐患,要认真分析研究,落实整改,要求做到“五定”(即:定项目、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定检查人),以求尽快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3.3.3.2对所有事故隐患,必须抓紧整改,不得拖延,更不得互相推诿,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除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外,还要制定计划,分期整改,对已做“五定”的整改项目,如无故拖延并因此而发生事故时,则应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3.3.3.3对重大隐患项目,运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方法,由质保工程师签发后,交有关部门负责人签收并负责处理。

3.3.3.4由公司将各月份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逐项记录。 3.4安全检修 3.4.1检修前的准备 3.4.1.1检修方案

检修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检修计划,做到项目齐全,责任明确,安全措施具体,对易燃易爆危险性大的岗位、设备还应单独编制详细的清洗、置换和防护措施,

以确保检修中的安全。

凡有两人以上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其中一人负责安全,并将各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监护人情况详细填报检修方案。

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对检修工具、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良好,并办理好“动火证”,“设备检修停送电联系票”等手续。

检修单位负责人要认真组织编制和审查检修方案,要对检修中的安全负责,并对检修人员交好任务,交好安全措施。

3.4.1.2清洗、置换

凡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均要由设备所属车间进行彻底的清洗、置换,经质量监测部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设备的清洗、置换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易燃易爆物质必须采用惰性气体置换。 清洗置换的设备,必须进行分析检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置换的可靠性。 检修作业时,设备、管路上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应设立监护人的必须设立。 设备检修前除按规定清洗、置换外,罐内作业尚须用空气进行置换,使氧含量在18-21%之间。

3.4.2检修过程安全规定 3.4.2.1一般规定

对易燃易爆物质和蒸汽设备管道,必须切断物料入口阀门,如检修设备管道与运行中设备管道连通时,中间必须加盲板。

凡是机电传动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要悬挂“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凡贮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切断的管道物料阀门上挂设“禁止启动”的警告牌。 凡从事有毒有害系统检修和事故抢修,要备好防护器具,以备应急之用。 检修照明用灯采用电压不超过12伏的防爆灯具,且电动工具要可靠接地。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多层交叉作业要设安全网、防护棚等安全设施,进入检修现场要戴安全帽。

3.4.2.2焊接作业安全规定

焊接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且动火证必须有效。

焊接动火,防火人由检修设备所属车间指派,危险性较大的动火还要由生产安全部派人监护。

动火现场的易燃物品应清除干净,并备有足够的灭火器材。 动火地点应远离乙炔瓶、氧气瓶。

氧气瓶应留有不低于0.5kg/cm2的余压,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不得接触油脂和在日光下曝晒。

电焊工要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所使用的焊接工具、设备要符合安全标准。 焊接作业中,要配带好个人防护用具,在有毒气体车间检修作业应备好防毒面具和口罩。

3.4.2.3罐内作业安全规定

进入罐内作业必须办理“罐内作业证”。

罐内除按规定清洗置换至动火要求外,还应用空气进行置换,其氧含量应在18-21%之间。

罐内作业中可视具体条件,采取通风措施,对通风不良以及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应采取间歇作业,不得强行连续作业。

对于在危险性较大的罐内作业时,应及时报告生产安全部,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 进罐前处理与检查。

1)必须切断电源,拔下铅丝悬挂“禁止合闸”警告牌。

2)切断或拆开与罐体相连的所有管线,拆开所有人孔盖,若采用切断物料管线时,必须在阀门上悬挂“严禁开闸/检修”的警告牌。

3)凡进入盛装过或易产生易燃易爆、剧毒、窒息性气体的罐、釜前,应进行气体分析,符合安全要求方准进罐,如遇紧急情况时,必须佩带适应的防护用品。

4)罐内温度应降至35℃以下。

5)进罐照明灯具应采用12伏防爆灯具,其导线,护罩绝缘必须良好,牢固。 6)检查罐内通风状况是否良好,必要时应采取通风换气措施。

(6)进罐作业必须由熟悉本岗位生产情况的人担任监护人,一般监护人不少于两人,监护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擅自离岗或调干其它工作。

(7)罐内作业要按设备深度设安全梯及台架,必要时应配备救护绳索或安全带,以保证应急撤离。

罐内作业时,严禁内外投掷工具、材料等。

需进入罐内清理有毒、有腐蚀性残留物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必要时应准备好急救用品。

(10)凡需进入盛装过或易产生易燃易爆物料的罐内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电焊工应严格遵守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在离开时,焊接用具全部拿至罐外。

(11)罐内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检查罐内外确认无疑,监护人在罐内作业证上签字后,交回车间存档。

3.4.2.4电气安全规定

电气检修,要按电力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执行。 凡电气检修,必须执行电气检修工作票制。

凡是导电设备,线路工作必须停电作业,并在电源开关柄上挂有“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标志牌,不准任意送电。

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接地线时,必须放电、验电,验明线路确认无电方可装接,并应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也要挂接地线。

凡工作所需装设临时线时,须办理临时线工作票,所架设的临时线距地面不小于2.5m,跨越道路不小于5m。

禁止带电检修作业,必须带电检修时,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电工在登高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防止电杆折断和滑梯事故。 3.4.3竣工与验收

3.4.3.1检修单位在检修完毕后,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4.3.2对检修中有改变的设备工艺,要向生产部门交待清楚,以使操作工心中有数。 3.4.3.3对设备、容器内的检修工作,必须详细检查容器内是否有遗忘工具或其它杂物。

3.4.3.4由于检修需要而架设的临时线,临时灯具以及检修过程中所加设的盲板或其它辅助设施均由检修单位拆除干净。

3.4.3.5检修竣工后,应由检修部门同车间联系进行单位试车。

3.4.3.6系统检修竣工后,公司与检修部门双方要执行交接验收手续,双方负责人应当场检查检修设备的质量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系统联运试车,双方确认符合安全检修质量要求后,应在检修验收单上签字,方可交付生产使用。

3.5安全例会制度

3.5.1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方针彻底落实,公司规定在每月一次的工作总结会议上要同时总结本月安全生产情况,布置公司下月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

3.5.2负责人应定期召开班组会议,并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及时总结公司生产及安全情况,布置下阶段生产及安全工作。

3.5.3班级建立班前安全例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总结前段安全生产情况,布置本天生产任务及生产中安全注意事项。

3.6消防器材管理维修制度

3.6.1消防器材放置在通风、干燥而且取拿方便的地方。

3.6.2消防器材,保持干净、整齐,防锈蚀,不得曝晒、雨淋,做好冬季防冻措施。 3.6.3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过期要及时更换。

3.6.4消防器材的管理由车间负责,车间、仓库等消防器材应定点、定人管理。 3.6.5消防器材无警不动。 3.7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3.7.1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工技术规范》进行,严禁非电工人员乱拉乱接。

3.7.2仓库的电器和线路必须按国家《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进行安装。 3.7.3车间、仓库消防重点部位,严禁私设使用电器。

3.7.4严禁使用不符合规格的保险装置,电器设备线路不超负荷运行。 3.7.5架空高压电力线不准通过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堆垛上空。

3.7.6电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并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工修理,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到人走电断。

3.7.7电工对本单位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应检查维修,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摇测,发现短路和绝缘不良应及时维修。

3.7.8易燃易爆车间,仓库的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3.7.9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 3.8易燃易爆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3.8.1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岗位设置要求。

3.8.1.1厂房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与周围建筑物应留有足够的间隔,安全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

3.8.1.2加强通风,使其不致达到燃爆浓度。 3.8.1.3严禁烟火,杜绝可能产生火花的一切因素。

3.8.1.4所有电气设备和电气照明装置,都应采用防爆型的设备装置。 3.8.1.5避雷、静电接地线和各种电机接地线,必须完整无损。 3.8.1.6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保持好用。 3.8.2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岗位的规定

3.8.2.1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容器、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要经常检查,保持灵敏,准确好用。

3.8.2.2电闸和电源插座盖,要完好无损。

3.8.2.3不准用铁器敲打起盖,不能碰撞、拖拉,严禁穿钉鞋、化纤衣服进入操作现场。

3.8.2.4所用管路、阀门不得泄漏,所有法兰连接处必须有静电过桥。 3.8.3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管理规定

3.8.3.1易燃易爆物品要储存在专门仓库、地点,不得与其它物品混合储存。 3.8.3.2要分类,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隔离储存。 3.8.3.3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在潮湿地方存放,受阳光照射易挥发、易燃物品,不得露天或在高温地方存放,必要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3.8.3.4容器、包装物要完整无损,否则应立即处理。 3.8.3.5机动车辆无阻火器严禁进入。

3.8.3.6库房内不得设置电闸开关,不得安装日光灯。 3.8.4搬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定

3.8.4.1装运前必须严格检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8.4.2要轻装、轻卸,严禁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摩擦。

3.8.4.3装运工具在装运中不准用明火修理或用明火照明,途中停留,必须有人看守,并不得停留在工厂仓库附近及人口稠密的地方。

3.8.4.4不熟悉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从事搬运工作。 3.9动火管理制度 3.9.1固定动火区的划定: 3.9.1.1固定动火区的划定,根据所在部门的火灾危险情况,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确定。

3.9.1.2经批准的固定动火区内允许各类明火作业,不需要办理动火许可证。 3.9.1.3固定动火区与禁火区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m,如果个别动火场所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或设置在室内。

3.9.1.4批准后的固定动火区要有明显标志,固定动火区不得储存可燃性物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3.9.1.5公司内除固定的动火区及二级动火以外,凡属储存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助燃气体,氧化剂及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及其设备、容器、管道、厂房周围10m范围内均属于禁火区。

3.9.2动火许可证的办理范围: 3.9.2.1因生产或维修工作的需要在禁火区内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3.9.2.2动火许可证由车间填写报质保工程师审批。

3.9.2.3车间应对本部门安全动火的安全措施负责,在办理动火许可证前,应对动火的设备、容器、管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3.9.2.4质保工程师对动火负责,在审批动火证时,必须确切了解动火场所周围的实际情况,严肃认真地进行审批,严禁不负责任的作法。

3.9.2.5动火许可证只能在批准的时间范围内使用,每次审批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0天,如动火期满工程未完,必须重新办理,严禁一证复用,一证多用,以工种代姓名,以言代证。

3.9.2.6申请动火部门要根据“动火许可证”提出的要求,认真落实动火前的各项安全措施,动火执行人对没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可证或安全措施不落实时有权拒绝动火。

3.10事故管理制度 3.10.1伤亡事故管理规定 3.10.1.1定义

凡职工为了生产或工作而发生的人身事故或虽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由于企业设备或劳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职工伤亡均属因工伤亡事故。

3.10.1.2伤亡事故的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 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

多人事故,指一次事故同时负伤或伤亡三人及三人以上的事故,不论他的伤亡程度如何。

死亡事故,指同时死亡二人以下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发生符合劳动部发布的《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其中一条的负伤事故均为重伤事故。

轻伤事故,指职工因发生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人或一个以上工作日的不够重伤的负伤事故,均为轻伤事故。

微伤事故,指发生负伤事故,而不够影响继续工作,一般可视为微伤事故。 3.10.1.3伤亡事故的报告程序

职工发生负伤事故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应立即报告岗位负责人,岗位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安全责任人,并在一日内将负伤者情况及事故的经过,填写《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书》。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多人事故,重伤事故或者死亡事故时,经理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快速报告主管局门。

凡职工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个工作日或超过一个工作日的一切事故,公司必须在事故发生后一周内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备案。

安全责任人应定期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统计表,并做好存档工作。 公司要建立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台帐,切实加强对伤亡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 3.10.1.4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车间发生轻、重伤事故,应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由安全责任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填写报告书,必要时可召开现场会或座谈会,广泛教育其他职工。(微伤事故不作统计上报)。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事故时,应由劳动部门、公、检、法、保险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上报主管局及有关部门,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必须立即报当地技术监督行政部。. 凡因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后果严重的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并严肃处理。

无论事故大小,各部门领导都应严肃对待严格管理,对故意隐瞒伤亡事故不报的部门,要追究领导责任。

3.10.2破坏、火灾和爆炸事故 3.10.2.1定义

凡有一定政治背景,有意造成各种事故和无政治背景,但因某种原因而有意制造的各种事故,均为破坏事故。

凡是原料、半成品、成品易燃易爆厂房设备、管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直接损失一万元以上者,或引进人身重大伤亡者,均为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凡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200元以下者为火警事故。

凡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不足一万元和200元以上者为一般火灾爆炸事故。 3.10.2.2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发生火警在岗人员立即打“119”报警,同时积极扑救,在萌芽之中将火灾扑灭。 发生一般火灾和重大火灾,由当地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组织调查,上一级公司消防监督机构组织实施。

特大火灾,由当地的公安消防机构或上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组织调查,并邀请当地人民检察院和监察、劳动、工会、保险等部门参加。

火灾扑灭后,要保护好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不经公安消防部门同意,不得破坏现场恢复生产。

对所有被访问的现场人员,必须认真地如实回答消防部门的提问,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掩埋真象,互相窜供。

对查明的事故原因,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要采取具体的防火措施,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故。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在查清火灾原因和确定责任后,应当写出调查报告,并向起火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填写《火灾事故书》。

设 备 管 理 制 度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选用率,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验收与交接:

1.1新设备进厂后,由质保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员一道开箱检查,按装箱单核对使用说明书、附件、工具及技术资料,并核对设备型号、规格及技术性能与合同相符后方可验收。

1.2新设备验收后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库手续,各种技术资料、说明书等到存入设备档案。

1.3新设备的安装应有该设备的安装布局图或说明书,应有批准手续,方可实施安装。 1.4新设备的试车运转工作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实施,试车运转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1.5设备大、中修后,应由设备管理人员和车间主管人员验收,达到设备修理精度后在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单归档。

2、设备使用和维护:

2.1操作设备的工人必须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结构及一般维修保养技术。 2.2操作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从事业务范围以外的工作。 2.3操作工人必须按规定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润滑。

3、设备维修:

3.1设备的中修和大修,必须严格按照维修工艺规程进行修理。

3.2设备大、中修后,应根据检修单进行修理项目完成情况检查,并根据有关的规定进行空运转试验,以及必要的技术性试验和负荷试验。

4、设备零备件:

4.1外购进厂的零部析应由备件保管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入库,未进行油封的应按规定进行油封后入库保存。

4.2备件库的所有备件都应根据设备型号、类别等分架摆放,并有明显的标签。

5、设备报废:

5.1设备经多次的维修及达不到规定精度等级,影响产品质量时,无使用价值时办理报废手续。

5.2设备的报废程序:

5..2.1设备报废应由技术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审查核实主管公司领导批准后备案。 5..2.2设备报废批准后,由财务科销账,并核减固定资产。

防爆、防错装制度

1、目的

为保证气瓶充装安全,防止因不安全因素而发生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经营的各种气瓶。

3、基本要求

3.1气瓶在充装前,应逐只检查。用正确仪器、正确方法判断瓶内气体性质,分析确认瓶内剩余气体性质与欲装气体性质同属一种且不含相抵触成分,如发现问题,不准充装。

3.2气瓶充装必须使用防错装接头,充装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装。如瓶体变形,瓶壁温度异常升高等。

3.3被油弄脏或沾有油脂的气瓶必须处理合格后再充装,不合格气瓶不准充装。 3.4充装台应采取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5Ω,电器及照明设施均应采用防爆型产品,充装操作人员不得穿戴化纤质地的衣服以及带铁钉的鞋,在充装场所严禁吸烟,禁止一切火源。

3.5消防器材要定位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要专人专责定期检查,发现不能使用或有故障的灭火器应立即上报领导和消防部门。使用灭火器时,拔出保险插销,喷枪口对准火源,按下压把,即可喷洒灭火(火警电话:119)。

气瓶建档、标识、按期检验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气瓶的管理,保证气瓶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的安全,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制定气瓶建档、标识、按期检验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用于生产和经营的各类气瓶。

3、基本要求 3.1气瓶建档

3.1.1所有的气瓶,必须建立档案,气瓶的档案必须和气瓶的合格证有关内容一致,具体内容如下:

3.1.2各种气瓶的档案要按气体的分类建立,如果有难度,可按气瓶的分类分别建档。 3.1.3建档的气瓶,必须项目清楚、准确无误。 3.2标识

3.2.1各类气体的气瓶,必须标识清楚,充装介质识别标记的气瓶外表涂色和字样应符合GB7144-1999规定。

3.2.2对于给专用厂家使用的气瓶,要喷专用瓶有关内容,作为区分。 3.2.3气瓶的编号,要和气瓶档案的编号一一对应。

3.2.4作为气瓶检验年限的标识要清楚,以便于对于是否超限做出明确的判断。 3.3气瓶的按期检验

3.3.1各类气瓶要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规定的检验周期进行检验,已到检验周期的气瓶,未经检验,不得进行充装。

3.3.2经周期检验和提前检验的气瓶,要在原登记档案中,重新填写检验日期,经检验报废的气瓶,要填写已报废,作为说明。

3.4维修保养制度

3.4.1各类气瓶的防震圈、安全帽等安全附件要按要求佩带。 3.4.2各类气瓶要轻装轻卸。

3.4.3各类气瓶在充装前认真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保证钢瓶漆色齐全,附件完好无损,钢瓶外表无沾染的杂物。

4、记录

4.1各种记录要填写齐全,字迹清晰、整齐。 4.2各种记录要按规定的周期进行保存。

用户信息反馈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及时地获取用户对公司的服务、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便于公司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保证用户的意见得到落实,为用户今后提供优良的服务,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业务用户

3、基本要求

3.1按收信式的方式: (1)电话

(2)用户信息反馈通知单 (3)走访用户或用户来访 3.2信息的处理

3.2.1对于用户电话反馈的信息,要认真做好电话记录,内容有:用户名称、地址、有关的信息内容、双方通话人员、接收人员应马上将此信息传递给公司经理,由公司经理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3.2.2对于用户反馈回收的用户信息通知单,公司业务人员要及时向公司总经理汇报,由总经理签署意见,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3.3对给用户处理的意见要及时地反馈给公司总经理。

3.4公司总经理针对客户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地改进存在的问题,使公司的发展处于良性循环。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使用、检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的安全使用,保证公司的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的所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管理。

3、基本要求

3.1新压力容器在使用前,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登记后,方可使用;新压力管道必须由具备管道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安装后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后登记后,方可使用。

3.1.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在使用时,必须进定期进行检查,保证运行的安全,并指定专人管理。

3.1.2压力容器、管道应建立台帐,加强对其进行监控。

3.1.3压力容器、管道的安全附件要保证灵敏有效,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 3.1.4压力容器、管道不得擅自对其进行改造,不能进行挖补、动火、动焊。 3.1.5严禁敲击带压的压力容器、管道。

3.1.6压力容器、管道发生泄漏,严禁带压紧固螺丝。

3.1.7从事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资格证书。

3.1.8压力容器、管道应远离热源、明火,周围不得堆放易燃物质,远离腐蚀性物品。 3.2压力容器、管道的定期检验

3.2.1压力容器、管道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超期不得运行。

3.2.2压力容器、管道定期检验的资料,必须及时地存档保存,并进行登记。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管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设备工艺数值的准确性,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

3、基本要求

3.1公司应建立计量器具与仪表的台帐,台帐内容包括名称、规格、编号、服务位置、检定日期、检定周期、检定单位。

3.2公司应由专人负责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的送检、校验、标识、检查等工作。 3.3强制性检定设备应按《中国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当地政府的规定送检,不需送检的计量设备应制定校验规程,并定期自校。

3.4计量器具应根据检定(校准)证书进行标识,检定标识分为合格、准用、不合格。 3.4.1合格:指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4.2准用:指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符合国家计量校准规程。

3.4.3不合格:指计量器具、仪器仪表不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校准规程。 3.5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随便丢失。 3.6禁止使用无检定日期,检定不合格,未经检定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

气瓶检查登记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气瓶在充装、储运、使用时的安全,特制定气瓶检查、登记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各类待充钢瓶。

3、工作要求

3.1气瓶的检查由钢瓶检查员负责,车间充装工进行复核,确认合格,给予签字。 3.2气瓶检查员负责年检气瓶及超期气瓶的登录工作。 3.3气瓶的检查,应逐只进行,检查的内容如下:

(1)国产气瓶是否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 (2)气瓶外表面的颜色是否与所装气体的规定标记相符。 (3)气瓶瓶阀的出口螺纹形式是否与所装气体的规定螺纹相符。 (4)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如果有剩余气体,应进行定性鉴别。 (5)气瓶是否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内。

(6)气瓶的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和符合安全要求。

3.4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气瓶,要逐只按钢瓶的瓶号或制造编号进行登记,填写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处理方法或采取的措施。

3.5检验合格的气瓶,滚到固定的区域内,待充装。 3.6超过检验周期的要及时送检,不得违规充装。

4、记录

4.1钢瓶的检查记录要和气瓶充装记录相对应,,保存至钢瓶的一个检验周期。 4.2钢瓶的检查记录要认真填写、内容真实、编号清晰由专人进行管理。 4.3气瓶台帐要登录分类清晰,由专人进行管理。

气瓶储存、发放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气瓶储存的安全、分类清楚,发放的准确,避免错发、误发现象的发生,特制定气瓶储存、发放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各类气体气瓶。

3、基本要求 3.1气瓶储存

3.1.1入库的空瓶与实瓶应分别设置,并有明显标志。化学性质相抵触物质的气瓶,应分室存放。

3.1.2气瓶入库后,一般应直立储存于指定的栅栏内,并用链条等设施将气瓶加以固定,以防气瓶倾倒,对于卧放的气瓶,应妥善固定,防止其滚动,如需堆放,其堆放层数不应超过五层。

3.1.3对于限期储存的气体及不宜长期存放的气体,均应注明存放期限。 3.1.4气瓶在库房内应摆放整齐,数量、标识要清楚,要留有适当宽度的通道。 3.1.5库房内要通风良好,库房内电气线路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1.6储存钢瓶的周围应设立一些安全警示标志,库房外要有消防器材。 3.2气瓶的发放

3.2.1气瓶的发放,要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

3.2.2气瓶的发放,要按标识一一核实,对于标识不清的,应进行重新鉴别标识,否则要严禁放发。

3.2.3对于化学性质相抵触的气体的气瓶,严禁同车发送。

3.2.4气瓶的发放要认真检查钢瓶的附件,瓶帽、胶圈等是否齐全,不齐,严禁发放。 3.2.5气瓶的发送过程中,要轻装轻卸。 3.2.6气瓶发送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办理好手续。

质量管理记录保管制度

1、目的

对各种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所有相关的记录。

3、职责

3.1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记录的控制与管理。 3.2车间负责过程控制中质量记录的控制。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质量记录的控制。

4、工作程序

4.1公司办公室负责记录的统一管理,每季度对质量记录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4.2记录的使用由负责人填写并于月底交办公室统一保管。 4.3记录应规范,做到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数据准确。

4.4记录的借阅,由借阅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借阅申请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借出。

4.5保存的记录,必须保证在保存期内完好、不损坏、不丢失,各种记录的保存期限见质量记录清单。

4.6对于已到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管人员填写记录销毁清单,内容包括:销毁原因、审批意见、执行销毁人员签名等,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进行销毁,销毁有二人在场,并在销毁单上签名。

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不合格气瓶的管理,保证钢瓶在充装储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各类气瓶。

3、基本要求

3.1经检查不合格(包括待处理)的气瓶应分别存放,并做出明显标记,以防与合格气瓶相互混淆。

3.2属下列情况的,送钢瓶检验部门进行处理: (1)不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 (2)原始标记不符合规定或钢印标志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的: (3)有报废标志的

(4)超过检验期限的,外观检查发现有重大缺陷或对内部状况有怀疑的 (5)气瓶生产国的政府已宣布报废的气瓶

(6)国外进口的气瓶,外国飞机,火车,轮船上使用的气瓶,要求在我国境内充气的 (7)颜色或其他标识以及瓶阀出口螺纹与所装气体不符的

3.3无剩余压力的气瓶,应先将瓶阀卸下,进行内部检查,经确认无异物的,置换合格。

3.4钢瓶附件不全或附件损坏的,应更换或维修。

3.5不合格气瓶,必须按要求进行处理,否则不允许充装。

3.6不合格气瓶的不合格项目应由气瓶收发员与车间充装工人同时确认认可。

4、记录

4.1所有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内容填写清楚。

4.2不合格气瓶的处理记录,必须与不合格气瓶的数量相一致,所有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保存时间不应小于一年。

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全面提高公司各类工作人员的素质,掌握工作岗位的知识,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各类人员。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领导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发放上岗资格证书。

4、安全教育种类

4.1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技术培训。 4.2新工人入厂的三级安全教育及相关技术培训。 4.3日常安全教育。

5、安全教育内容 5.1厂级

5.1.1国家和行业有关的安全规定,本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 5.1.2本公司产生在生产、储运、使用方面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5.1.3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5.1.4介绍本行业的事故案例。 5.2车间(岗位)

5.2.1本车间(岗位)生产特点和应注意事项。 5.2.3岗位路线、阀门布置及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 5.2.4其他培训内容 5.3日常安全教育内容

5.3.1定期要对全体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5.3.2设备检修或重大危险作业前,对工人进行的教育。 5.3.3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的现场教育。

用户宣传教育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使用户更好地了解公司产品的性质,危险特性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并对气体产品的包装物有足够的了解,特制定此项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客户。

3、职责

3.1车间负责对到公司自提用户的宣传教育。

3.2公司押运员负责对公司送货的客户进行宣传教育。

4、宣传教育内容

4.1向用户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4.2有关气瓶及气瓶的储存,使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5、宣传教育的管理

5.1安全技术说明书传递到客户手中,要对客户有些不清楚的内容进行解讲直至他们搞明白。

5.2对用户的教育,要使用户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气瓶的使用管理知识。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事故上报的管理,防止隐瞒事故情况的发生,特制定此事故上报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的各类伤亡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的上报。

3、基本要求 3.1伤亡事故的报告

3.1.1发生伤亡事故后,事故发现人立即向车间或分管负责人汇报,分管负责人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

3.1.2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地点、伤亡程度、原因、损失等情况,按《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1.3各种伤亡事故,公司要建立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台帐,切实加强对伤亡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 3.2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上报

3.2.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火警在岗位人员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并拔打“119”“120” 报警,同时要采取相关应急措施,组织人员积极进行扑救。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质检部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蔓延,抢救伤亡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

3.2.2火灾扑灭后,公司应追查责任,查明原因组织人员将事故发生的地点、经过、原因、损失情况,填写《火灾事故书》报当地安监部门。

3.2.4公司要建立事故管理档案。

罐 区 安 全 管 理 规 定

1、非库区管理人中、罐区操作及维修人员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严禁进入罐区。经批准允许的,必须在库区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非库区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运用及操作任何设备。

2、储罐区的管理及操作人员须经过业务培训,考试合格,熟悉罐区各种设备的构造性能及使用要求,方准进行操作。

3、运行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开关阀门,进行相关操作。

4、储罐区严禁烟火,任何人不得携带火种,穿带钉鞋进入罐区。运行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的防静电鞋。

5、储罐区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要经常清理罐区的杂物。

6、运行管理人员每天检查后要详细记录贮罐液位、压力、阀门开启状况,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结果。储罐进液时随时检查液位和压力变化。值班人员没有做好交接工作不得离岗。

7、检修人员进入罐区检修时,应事先通知罐区管理人员,并办理相关工作许可证。在检修作业中,阀门的开关须由罐 区管理人员操作。检修完毕须通知罐区管理人员检修结果,把开关阀门恢复到正常位置,方准离开作业现场。

8、储罐区不准随意动火检修,必须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在安全管理人员的现场配合下方准动火。

9、储罐区的避雷设备必须在每年雷雨季之前(

四、五月份)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应大于10Ω,不合格者应进行检修。

10、储罐区内的管道、阀门、法兰等设备、附件要经常检修,不允许有泄漏。

11、储罐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要定期进行检修、更换,确保有效。消防器材不得挪作它用,罐区管理人员必须能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12、液化石油气储罐,必须按规定的储存量储存,严格控制其储存量在该储罐容积的90%以下。

13、储罐必须在规定的工作压力下运行,严禁超压运行。

14、运行的液化石油气储罐 、管道、设备等各零部件必须齐全,仪表灵敏。 15储罐的液位监测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发现液位不准要认真查找原因。储罐的安全阀(每年)、压力表(每半年)、液位计应定期校验,必须保证其灵敏可靠。

16储罐和管道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管道的静电跨接线要保证完好,开启阀门应注意开关速度,管道内液体的流速要控制不大于3米/秒,防止产生静电。

三、岗 位 责 任 制

经 理 岗 位 责 任 制

1、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

2、负责组织制定公司有关方针、目标,负责公司各种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

3、负责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安排,明确岗位,明确职责;

4、定期组织召开各种会议,解决公司部部门存在的问题,总结布置公司的各项工作;

5、组织制订并发布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负责任免质保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在经理领导下,分管全公司管理和技术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及公司的有关制度。

3、领导和修订工艺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并督促保证各种规程落到实处。

4、搞好公司职工的技术和专业的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质 保 工 程 师 岗 位 责 任 制

1在经理领导下全面负责瓮各项质量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的质量方针。

3、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制、执行、运转和修订。

4、督促检查各岗位人员做好本职工作,负责对生产中的质量问题的处理。

5、领导和组织对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个性并督促各种规章、规程的执行。

6、组织做好公司压力容器、各类计量器具的定期检验校定工作。

安 全 员 岗 位 责 任 制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抓好四防工作,监督检查生产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协助有关人员制定防范措施。

2、对新工人进行车间安全教育有考核,参加制定和修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负责督促实施。

3、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最有紧急情况或违章作业,有权停止其工作,并立即组织处理。

4、负责公司事故统计、上报、参与事故调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充 装 岗 位 责 任 制

1、负责气瓶充装,专人开机,密切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

2、经检瓶员检查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气瓶方能充装,并填写充装记录。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保证安全生产。

4、认真检查,确保气瓶规定压力,避免漏气,杜绝空瓶和有气气瓶相混。

5、按规程保养设备,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6、认真按额定重量充瓶,保持气瓶存放整齐,工作场地清洁卫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工作现场。

设 备 维 修 工 岗 位 责 任 制

1、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负责对公司充装设备和水、电设施的检查保养维修,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2、经常检查设备运转状况,出现异常现象,及时维修。

3、专人领取管理工具及零配件,领取时以旧换新并妥善管理。

4、清理、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

检 瓶 员 岗 位 责 任 制

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负责做好液化气瓶的充前、后检验工作;

3、严格执行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程序;

4、对充前、后检查出的不合格瓶应标识清楚,并进行隔离处理,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5、充装前检验不合格气瓶不允许充装,充装后检验不合格气瓶不允许出厂;对超压超量充装或有泄露的气瓶,规定处理合格后方可是出厂;认真做好记录(处理结果、措施)。

收 发 员 岗 位 责 任 制

1、收发员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

2、严格履行收发手续,认真做好收发记录。

3、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把质量检验关,对不合格气瓶不准出厂。

4、工作中要礼貌待客,文明经商,严禁对顾客敲诈勒索。

5、保持工作场地清洁卫生,气瓶存放整洁有序。

维修工岗位责任制

1、维修质量责任制:

1.1维修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转,必须遵守工艺规程,保证维修精度,提高维修质量。

1.2合理使用专用工具,不野蛮作业,以防损坏工件或影响维修质量。

1.3设备出现故障,随叫随到,必要时集中实力进行抢修,做到修复快,质量好。

2、设备维修保养制:

2.1维修人员必须做到熟悉设备性能、原理、结构和使用维护方法。 2.2维修人员要经常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转和故障苗头及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2.3设备修复后,必须清理现场,做到整洁、卫生,确保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3、维修安全生产制:

3.1上班前安排工作时,要做到事事讲安全,时时注意安全,处处保证安全。 3.2维修较大设备,必须做到对起重工具的检查,了解工件的重量,配备得当后,方可工作。

3.3维修中需要汽油清洗零件时,严禁烟火,一定要避开电门和明火。

3.4在焊接工件时,必须注意防火,完成工作或下班前一定要清理现场,保证安全, 3.5焊接时必须配带保护器具,杜绝野蛮作业。

第三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质量管理,贯彻质量至上理念,明确质量责任,提高质量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所属单位)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集团公司控股公司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质量管理是指依照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对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改进、监督等活动。

第四条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坚持源头把关、过程控制,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完善体系、持续改进,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服务用户、追求卓越的原则,为社会和用户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工程和服务。

第五条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 3 — 分级管理体制。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负责质量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监督,其主要职责是:

(一) 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发展规划;

(二) 组织和指导所属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查所属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三) 组织所属单位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培育名牌产品,负责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重要采购产品质量认可工作;

(四) 负责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负责指导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技术机构业务工作;

(五) 协调处理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与外部用户、专业分公司之间发生的重大质量纠纷,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重、特大质量事故。

第七条 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一) 规划计划部负责国务院主管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 — 4 — 量监督工作,承担工程建设单位资质和相关专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归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二) 物资采购管理部负责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工作,归口管理物资供应商,监督检查采购物资质量;

(三) 矿区服务工作部负责矿区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物业管理、公用事业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等服务规范,监督检查矿区服务质量;

(四) 其它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第八条 专业分公司负责本专业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 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落实集团公司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本专业质量管理细则、质量规划和质量工作计划;

(二) 负责组织制订本专业质量标准,指导归口管理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审和审核,负责组织制定重要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

(三) 负责本专业质量监督和质量统计分析工作,组织协调处理本专业范围内的重大质量纠纷,参与调查处理重、特大质量事故。

第九条 所属单位应当明确质量管理部门,统一归口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由所属单位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

— 5 — 第十条 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质量仲裁检验等工作。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授权承担集团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第三章 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 集团公司实行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责任制。 所属单位是质量工作的责任主体。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专业分公司对归口管理业务或单位质量工作负专业管理和监督责任。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对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负综合管理和监督责任。

第十二条 质量责任划分和认定,按以下原则执行:

(一)产品生产和销售单位对产品保质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

(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各负其责,有关责任人员终身负责;

(三)关联交易和内部交易的相关单位,对产品、工程和工程技术服务质量事故承担连带责任;

— 6 —

(四)员工对本岗位业务涉及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 集团公司建立违规供应商、承包商市场禁入制度。供应商、承包商因故意或过失提供不合格产品、工程、服务的,取消其集团公司市场准入资格。

第十四条 产品生产单位必须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产品不得销售,工程不得验收。

所属单位根据需要可制定内控质量标准。内控质量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第十五条 所属单位应配备满足质量管理需要的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规范要求。

第十六条 国家实行产品生产许可、强制认证和集团公司实行产品质量认可的产品,生产单位应取得相应证书。

所属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炼油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应通过具有认证资格的第三方认证。

第十七条 所属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质量检验检查机构,负责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检验检查。检验检查机构的设立按照集团公司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所属单位从事勘察设计、施工作业、工程技术服

— 7 — 务、工程监理、设备监造、产品检验、质量监督等工作,必须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聘请外部单位的,应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第十九条 所属单位应根据需要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技术人员应经过质量专业培训,国家和集团公司有资格要求的,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四章 质量控制与改进

第一节

产品质量控制

第二十条 产品生产单位应根据质量标准、市场和用户需求制定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重要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由专业分公司制定。

第二十一条

产品生产单位应依据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组织产品设计和评审。承担产品设计任务的单位应对产品设计进行验证和确认。产品生产单位应组织对新产品进行鉴定并编制产品标准,重要产品的设计评审、鉴定应由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或专业分公司组织。

第二十二条

采购单位除公开招标采购外,应在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商库中选择供应商。采购单位应组织对原材料、外协件质量进行验收。对重要的原材料、外协件,产品生产单位应进行 — 8 — 复验,验收合格的方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三条

产品生产设备应满足质量要求。

产品生产单位应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制定生产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确定质量控制点。生产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由本单位质量或技术负责人批准。

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对本道工序质量负责,本道工序不合格的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

对涉及储存稳定性的石油化工产品,产品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应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销售终端产品质量合格。

第二十四条

产品生产单位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合同规定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

第二十五条 产品生产单位应根据产品性质、产品标准和环境条件,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和储运设备、设施,保证运输和储存的产品质量稳定。

产品标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出口产品生产单位应按照进口国法律法规、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第二节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第二十七条 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

— 9 — 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合理的管理方法,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建设单位应完善和落实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制度。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建设工程,并按规定进行招标。任何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肢解发包,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迫使承包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

第二十九条 建设工程不得转包或违规分包。承包单位需要将建设工程分包的,须经建设单位批准。分包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追究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责任和承包单位的管理责任。

第三十条 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对勘察结果负责。

设计单位应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勘察结果、设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工程设计,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三十一条 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用于建设工程。

未经建设单位的设计变更认可,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替换工程材料和设备。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程序、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定质量控制点,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通知建设单位;隐蔽工程为工程质量监督停 — 10 — (必)监点的,还应通知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并经质量检验检查合格。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国家对工程建设验收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

第三十四条

集团公司实行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约定保证金、保证期等内容。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第三节

服务质量控制

第三十五条 油气田单位应根据勘探开发方案、相关标准以及集团公司规定进行工程设计,或委托有资质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应明确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点。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必须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程序,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技术作业质量。工程技术作业使用的设备、人员应满足作业质量要求。

第三十六条 工程技术作业中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采购单位应对采购的材料质量进行验收。对重要的入井材料,使用单位应进行复验,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第三十七条 工程技术作业完成后,油气田单位应按照质量

— 11 — 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第三十八条 炼油化工检维修作业单位应根据炼油化工检维修作业计划制定作业方案,经炼油化工单位审批后,按照作业方案和检维修作业规程进行作业,确定质量控制点,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检维修作业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人员应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第三十九条 产品销售单位应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服务规范,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产品服务网点,开展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产品销售单位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应进行维修、更换或退货处理。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中止销售或召回等措施。

第四十条 矿区服务单位应按照服务规范或合同要求,及时提供服务信息,认真听取用户意见,实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

第四节

质量改进

第四十一条 所属单位应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十二条 所属单位应建立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开展用户调查,分析用户需求,确定质量改进目标。

— 12 — 第四十三条 所属单位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

第四十四条

所属单位应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原因,组织整改,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四十五条 所属单位应按统计分析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状况,形成质量分析报告,分别报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和专业分公司。

第五章 质量监督

第四十六条 集团公司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集团公司总部、专业分公司及所属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对自产和采购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集团公司对重要采购产品实行驻厂监造制度。驻厂监造目录、监造程序和要求按照集团公司驻厂监造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建设工程应依法接受工程质量监督。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四十九条 国家和集团公司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异体监理的要求,委托监理单位实施建设工程监理,不得委托与施工单位有直接隶属关系或直接利益关系的

— 13 — 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和监理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单位不得转让监理业务。

第五十条 油气田单位应按照规定选派具有资质的工程技术监督,对工程技术作业质量实施监督。具体监督内容、程序按工程技术监督有关规定执行。

炼油化工单位应对炼油化工检维修作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和专业分公司应对所属单位质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通报监督检查结果。

第六章 质量责任

第五十二条 集团公司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违反本办法规定或出现质量问题,应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三条 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业绩纳入各级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责任不落实、质量业绩考核未达到规定要求、质量监督抽查连续两次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一) 产品出厂未按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的;

(二) 生产、销售或采购国家规定应取得而未取得生产许可 — 14 — 证、强制性认证产品的;

(三) 未按规定采购或采购不符合质量要求产品,或者未按规定实行驻厂监造的;

(四) 无资质或委托无资质单位(人员)进行勘察设计、施工作业、工程技术服务、工程监理、设备监造、检验检查、质量监督的;

(五) 在国家或集团公司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

(六) 生产或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标准规范、设计方案进行生产或施工的;

(七) 服务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致使用户投诉的;

(八) 建设工程不按规定进行异体监理的。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给予处分:

(一) 本办法第五十四条所列情形情节严重的;

(二) 发生质量事故或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干扰事故调查处理的;

(三)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或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

(四) 转包或违规分包建设工程的;

(五) 质量管理人员玩忽职守的;

(六) 质量检验、监造、监督、监理等机构出具假数据、假

— 15 — 报告的;

(七) 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十六条 所属单位发生质量事故,应按集团公司质量事故管理规定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重、特大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和专业分公司。

第七章 附

第五十七条 集团公司有关部门、专业分公司和所属单位应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或细则。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 16 —

第四篇:石油企业管理论文

班级:油工10906 姓名:景鹏程

学号:200905521班级序号:

5石油企业文化的创新

摘要:石油是国家的命脉,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的灵魂,在其作用下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从石油企业文化独特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用创新的方式更好的建设好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创新,石油企业

这学期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学习了石油企业管理这门课,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些管理石油企业的技能,更重要的事我们学会了一种思想,一种在现在大背景下如何让企业更好的运作的思想,我认为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的灵魂,中国石油企业一直以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伴随着石油工业发展的同时,经过广大员工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特色的石油企业文化。下面我对如何让企业有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在现在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变得越来重要,尤其是在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石油就是国家经济的命脉,随着石油工业在中国的发展,现在的石油企业已不仅仅靠技术装备,更重要的事一种软实力的比拼,要想有这种软实力必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的开展石油企业文化的建设,牢牢把握住发展走势,才能更好的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

下面我来谈一下我对如何建设好石油企业文化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更好的让企业文化丰富起来

一 .要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有很多因素构成,只有把这些因素很好的组织起来,协调发挥作用,才能起到凝聚人、引导人的效果。组织这些因素要抓住四点:第一要有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要经常为企业员工送上组织的关怀,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到企业的温暖,觉得企业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家,领导和员工之间要建立一种真诚的信任,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大家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第二要有尽可能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因为人们的心情和工作的人情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可以想象在一个污浊不堪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的心情是不会好到哪里的,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经济效益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就能更快更好的提升,所以对工作环境的投资是一种长远的投资。第三是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使职工的生活更换家丰富多彩,这样更能让企业的员工觉得自己是这个企业的主人,企业是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没有人规定你该如何如何,你却自然而然地去身体力行,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优秀的员工成就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造就优秀的员工,给年轻人以发展的舞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自身能力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没有人的改变不会有公司的改变,没有人的活力不会有公司的活力,没有人的发展也不会有公司的发展,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于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惟有所有人共同奋斗才会成就伟大事业。因此没有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不会有公司的成功,没有公司的成功,也不会有每个人的成功。

人才是企业的未来与发展优势。公司树立“大人才观”,把人才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重要财富,把胜任本职工作的每位员工都视为企业的人才。作为员工生存、发展、实现价值的平台,公司努力为每位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给每一位立志成才的员工提供宽广的舞台,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空间,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发挥最大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材,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在育人上,公司强调“不懂得培养人才或培养不出人才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要求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育才之道、用才之艺,把育人作为一项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大计抓实抓好。

在择人上,公司主张“用好的机制选人,选素质好的人”。素质好,体现在德才兼备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在用人上,公司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文凭重水平,用人看业绩,看能力,看潜力。通过用好内部人才来吸引外部人才,通过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做到人适其事,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立足企业建设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里都存在着文化现象,每个企业在发展中所面对的环境存在差别,同时由于企业的使命,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依此要求所有企业采取同一个标准来建立企业文化是极不合适的,每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石油工业还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为我国提供丰富石油资源的同时,还要为和谐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对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疆油田公司而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其重要的使命。对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石油企业,可能要更多考虑如何利用其独特地理位置,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在现实中,石油企业文化缺乏个性、无法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支撑企业的战略发展等问题非常普遍,还大大削弱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应有的作用。建设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策略、自身发展阶段、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抓住不同时代特点的同时,充分重视地域文化对文化特质的影响,深入研究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鼓励创新,要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鼓励思变、创新为荣、不怕失败与挫折的活跃而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员工会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石油企业都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竞争意识,敢于创造和引进新方法。

四、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

石油企业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近年来,由于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石油安全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一方面在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同时,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同时,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整体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特色文化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在我国石油企业大力“走出去”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更需要我们增加新的内容。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继承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弘扬“石油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

五.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内外部形象

企业的良好形象直接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在业主心目中的品味,企业的形象好,文化品位高,直接的结果是能够赢得对方的信赖。应该认识到,产品是形象,工程师形象,因为产品和工程如同一个作品,是杰作还是败笔,直接体现画家实力。同时,员工的素质该,

售后服务质量好,就能从员工的一言一行中展示企业的一流管理水平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要从总体上进行宣传,要抓亮点,要在细微处下功夫,精雕细琢企业形象。如在工作中穿着同意,队列整齐,无时无处不在体现企业的形象。

结论

企业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做的做够好,不仅能够使员工更加敬业,全心全意完成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能让员工在这样一个自由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为企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灵魂,所以说建设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董红.浅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6.5.

[2]陈玺,张国力.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17.

第五篇:石油企业搞好企业内部管理的思考

内部控制制度不仅符合法律要求,更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有效实现风险控制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的转变。本文拟就我国石油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展开探讨。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加快,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要增强

其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势必要强化内部控制。就石油企业而言,各级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内部控制工作建立的基本要求和重点,进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促进企业持续有效发展。

一、我国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石油企业大部分结合本单位实际,分别建立起不同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也有部分单位领导对内控工作的意义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这是内控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还有个别单位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倾向,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等。这些现象和问题说明,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尚需巩固和完善。

(一)存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误区

在实际运作中,一方面有些企业的负责人根本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也不能有效实施;另一方面部分领导和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陷入误区,他们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理性化,由此导致企业资产流失等现象的频繁产生。

(二)缺乏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目前一些石油企业制定和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来看,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本本框框,真正扎扎实实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有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具体执行时走了样,有章不循。比如,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一些企业没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有的即使编了也是由银行出纳来完成的,这完全违背了职责分工、岗位分离的内部控制原则,为挪用公款、携卷公款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缺乏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

大多数石油企业的预算编制,由于信息不对称使管理层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导致管理职权弱化,从而滋生了预算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削弱了预算管理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作用,为内部控制留下了隐患。

(四)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目前,有些石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治理,但实际情况并未根本改变,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和财务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先天不足导致信息失真的现象依然存在。出于各自的利益,有些企业的管理部门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而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使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以致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

二、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作用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因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石油企业大多是跨区域、跨行业、多工种集团型的大企业和特大企业,还有各油田众多的多种经营股份制公司,点多、线长、面广是其基本特点。因此,加强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对目前石油股份制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作用。

(一)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经营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和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企业方针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二)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到位,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可以通过对企业风险特别是财务风险的识别进行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它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

三、我国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内控制度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更不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官样文章”,而是适应竞争、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内控制

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仅仅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制度或者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就石油企业而言,各级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进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促进企业持

续有效发展。现阶段,要彻底改变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必须站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定位,而不是仅仅在某些方面的简单修补。同时,对任何一项规范的制度既要考虑现行条件的限制,也要有一定的发展眼光,以避免由于日后频繁修订而影响规范的可操作性及稳定性。

(二)树立全过程控制的内部控制理念

当前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及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这些内控制度的方法似乎都侧重于事前和事中控制,而对问题出现后的处置很少涉及。因此,石油企业要树立全过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理念,即事前控制的目的在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事中控制则是让企业活动按照一定的决策方向、目标运行;而事后控制则应侧重于分析结果形成的原因,考核并作出评价、落实奖惩、找出存在的弱点及隐患,进而达到对企业内控制度有效性的评估,并对欠妥部分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制定未来计划标准的依据。因此,必须加强事后控制,使企业及时、顺利克服各种困难,解决问题、渡过难关,以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目前,内部控制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查错纠弊和保护资产安全,其目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必须把预算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通过预算管理来达到计划、协调、控制企业活动的作用,提高内部控制结构的运行质量。

(四)加强企业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对公司管理和资金运作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测量管理和持续监控的过程,其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监管层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了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司从许多案例中认识到:风险控制对提高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巩固和重塑诚信市场形象的必然途径。石油企业应该在获取收益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没有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措施,最终将不能保住已获得的市场份额和企业无形价值的积累,即企业信誉。因此,石油企业应将风险控制当作一项战略决策来对待,通过全面、严密、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体系构造,确保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实现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

(五)建立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要建立与内部控制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机制。改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实施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以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分配机制。对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对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处罚,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