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生命德育的建构
第一篇:论学校生命德育的建构
德育是学校的生命
学校德育教育应从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入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是非,明耻辱,美化人格。要成才,必先成人,要成人,先必须有德。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教育人,培养人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放在工作的首位,我认为学校德教育先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主要是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学习行为,道德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学校要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使学生做到有章可依;二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和团队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开展适合校情的紧急演练活动,规范学生行为。
二、加强对学生的“美好”教育。
“美好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感知人生的价值,得到人对生活,对学习,对事业,对前途与命运的最大价值的取向。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美好世界、美好未来、美好人生、美好生活、美好环境等的认识教育来创建人的美好心境,提升他们对美好愿望的憧憬,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对实现美好愿望的期盼。学校要通过社区活动,团队活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来扩大教育渠道。
三、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主要是要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倾注:极力捕足学生亮点,关照学生点滴,关注个体差异,搭建互信平台,提供沟通机会。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情感的熏陶;二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爱校之情,爱师之情,爱亲之情。
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的德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十年磨一剑就能达成目标的,学校只是培植学生良好德行的起步,真正的大课堂在社会,从社会中吸取经验,从社会中磨厉自己,完善自己,找准人生最崇高的取向。使自己能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有用的人才。
第二篇: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务必使我们的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学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围绕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学校德育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具体方式:生活辅导、心理咨询、挫折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偶像分析等等。总体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做“四有”新人。
第三篇:浅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来源:潘美华发布时间:2004-01-09
学校德育是一项带有明显目的性和强烈主观能动性的社会实践,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但为什么我们所熟悉的、曾经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现在不管用了呢?为什么教师的良苦用心回报甚少呢?原因虽然很多也很复杂,而最根本的则是德育的复杂性。
一、认识德育的复杂性
首先,德育与整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组成因素之间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获得了大量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信息,思想异常活跃。他们通过思考,对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做了新的诠释,变得不“听话”了。上海某大学一学生因作弊而受到违纪处分时,要求学校召开听证会的做法,从一侧面反映了学生的这些变化。这虽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但如果我们的教师看不到这些变化,仍然沿用“我说,你听”的灌输方法,又怎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其次,德育与人的个体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尽管教育界对教育的主体问题有许多不同意见,但在德育中,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思想品德形成的主体,德育的任务就是把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等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是否能调动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以能动的姿态参与德育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德育过程比智育过程更复杂。智育过程主要受认识的规律所制约,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不会从主观上去抗拒知识,教师只要讲解得当,就能为学生所接受。德育则有很大的不同,它要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规律。学生在家庭、社会影响下形成的观点、信念、爱好和习惯等,及学生已形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有可能成为接受新教育的基础,也可能与新的教育产生矛盾。所以,同样的教育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或在不同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
二、认识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状态,按知、情、意、行这一品德形成的规律形式,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德育过程。通过学生的自觉认识、自我体验、自愿行动,将德育目标变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最终实现学生的思想转变。期间,教师要发挥引导者、传递者、帮助者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倡导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对于自省、自讼、自反、慎独都有独到的见解。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讲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和服务性的教育方法也是西方大学德育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在美国,据说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美国大学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活动,有的州还通过法案支持甚至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此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在制定德育计划时,必须改变完全由教师制定的传统方法。可邀请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参与德育计划的制定。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心热点,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师生共同确立德育主题,共同设计活动程序。可以进行学生设计制定的德育活动方案的评比,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在德育过程中,应积极创造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教育活动方式。做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育中决不能采取“满堂灌”。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应在学生精心准备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和争辩,使学生的不同看法和思想
观点有机会和场合进行表达、交流和沟通,以达成共识,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地自我教育。此外,和德育内容有关的智力大考场、演讲、文艺演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把学生引向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效果就更不一样了。可以通过参观、考察等途径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亲身体会改革开放的现实、提高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儿福院抱一抱孤儿,去养老院为老人服务等,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容易激发起关心人、帮助别人的社会责任感。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后,在阶段性的德育工作结束后,要组织学生根据各自在德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定,鼓励先进激励落后。应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就德育内容、方法进行打分评估。德育教师则应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总结和评估,逐步做到对学校德育有效评估的细化、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原载:《上海教育科研》2002.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却是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但学校德育自身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学校德育是一项带有明显目的性和强烈主观能动性的社会实践,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看起来重要,做起来忘掉,忙起来不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迫在眉睫。那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呢?下面将从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上进行分析.
一、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滞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质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然而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2、德育方法理想化
德育方法理想化一直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小学德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给他们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认为理想与现实情况是完全符合的。而一旦他们步入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会使一部分人猛醒,也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并最终导致他们对学校德育的怀疑,德育的持久作用必将难以为继。这不是一种实事求是、辩证施教的方法。
3、德育方法简单化。
一些教师不辞辛苦,但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令学生难以接受。他们不懂得德育的过程是情境体验的学习过程,不懂得德育不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既有的伦理规范,而是必须将之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进而外化为行为准则。
4、德育工作单兵独进
学校德育工作单兵独进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学校往往仅重视思想品德课、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团队建设,忽略挖掘与发挥学科教学之德育功能。一线教师多数扮演着“经师”的角色,而非“人师”。这种状况已造成学校德育丧失学科教育主阵地,使得德育效果难以彰
显。
5、德育评价机制形式化。
周恩来同志指出: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正是强调良好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长期性。这是德育区别于知识技能教育的根本所在。这一特点要求有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与之相适应。然而,一些教育行政机构评价一所学校德育工作之优劣,则往往有流于形式之嫌,其常规做法是提前通知。而作为应对,学校常采取突击准备与强化训练并举,以便获得好评。这种评价尚未形成制度化,随意性很强。至于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如何,则往往在评价之外,而形式化的评价机制必然会使学校德育工作边缘化和实际上的弱化。
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
1、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做到学校的德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两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学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感染学生,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隐性功能教育学生。各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因为这里的德育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紧密联系具体情境的。但如果我们各学科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没有冲破传统德育的束缚,没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德性发展的主体,没有启发、引导学生开发自我的潜能和智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话,德育渗透很容易步入空洞说教的境地,这样的德育势必是乏味的、无效的。
2、建立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用教师人格激励学生。教师的人格事事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对象,教师有祟高思想境界,远大抱负,勇敢顽强的奋斗精神,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信奉感,从而形成—科无声的感召力,教师廉洁奉公的思想品格,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可以产生一种信任感,形成一种无声的感染力;教师精深的科学理论素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可以产生信服感,形成无声的感应力,教师待人热情、善解人意、宽容随和、坦诚相交、平等相处、感情相通可以产生信赖感,形成无声的感化力。因为学生不是看你在说些什么,而是看你在做些什么怎么做。如果教师不仅言传而且身教,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带头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那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心悦诚服,并乐意接受其所讲的“道理”,而且容易产生激励作用,转化为自己的积极行动。
3、从生活细节开始,把德育落到实处。小学德育更没有多少豪言壮语的惊人之举,更多的是在细节中落实德育。例如:对学生进行守规教育,守规到底体现在哪里?说教固然需要,但更多的还是应该在行为的训练中落实。我们学校空间小,楼道窄,学生行走规则方面教育尤显重要,大家都遵守靠右行的行走规则,安全事故就可以不发生或少发生。学校先从“知”上做工作,首先是“知规则”,讲解为什么要靠右行,并在楼梯口做了右行标志;然后在“情和意”上做工作,进行倡议和发动,让学生自觉主动靠右行;最后在“行和训”上做工作,训练落实到位。
4、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培养德育自主性。学校少先队大队设立少年先锋岗,开展每周一天的少先队自主日活动,提出的口号是“我的阵地我做主,我的中队我管理”。这一天每个中队都有一个中队干部,在中队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处理这一天中队的事务性工作;大队干部在大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处理学校这一天大队管理方面事务性工作,每个教室门前的队旗就是少先队自主日的标志。每周一个自主日活动主题,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规则的理解,从而促使自己自觉遵守规则,主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从而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将感恩教育逐渐内化为自我行动。
5、开展班风建设综合评比活动,促进班集体"争优创先"。由少先队为龙头,制定学校班风评比办法、标准,确定评比项目----升旗仪式队列、课间操、眼保健操、自行车停放整理、行为规范、卫生责任区、花草责任区、学生出勤、纪律遵守和不定期抽查,发动保卫人员、
大队干部参与评比工作,每周定期进行评比、登记,统一量化,以年段为单位,成绩优秀的班级授予流动红旗,成绩不理想的班级则限期整改。把班级的常规工作进行细化,统一衡量,有效促进班集体"争优创先"工作的长期开展,使校园环境、教学秩序、校风建设不断优化。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为此,可以对学校的每一个环境都进行精心设计,让这些环境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可以在学校醒目的地方张贴“教师人文规范”、小学生人文规范“等,可以在公共场 所悬挂历史人物画像、中外著名科学家的肖像以及校训校风标语牌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接受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比赛和游戏,吸引广大学生主动参与,表现自我、超越自我;正常开展班级小报工作,为学生习作发表、参与各种讨论提供阵地;做好“校园之声”播音工作和校园宣传栏和学科园地的定期出版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7、做好心理辅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和经历有时会产生不良的心理,这些心理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在中小学生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很要强,总是担心自己不如别人,就是事情做得很好,也怕别人挑毛病,每天都很紧张,这种就叫“紧张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多次找他们谈话,帮她树立自信心,要有意识地发现他们的优点,比如劳动积极,作业写得工整,作文写得好等等,就得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们。令他们的紧张心理在一点点清除。这样,同时他们的良好的品德也得充分的展现,不至于总是囿于自我的小天地中了。
8、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管理水平。学校可利用班主任例会和学校德育经验交流会等场合,组织学习德育文件、文章,围绕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讨论,统一认识,提高班主任教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体班主任、副班主任观看教育片和报告,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经验,促使班主任讲究育人艺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讲方法,求实效,我们的学生必定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四篇:试论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的原因与对策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同一等级的学校、同一类办学规模的学校,同一生源的学校,同一个分数段的学校,都存在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差异,而导致校风与学风的差异,学习能力和纪律的差异,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人格品味的差异,文化思想的差异等等,其结果,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没有形成学生的人格教育和文化受到干扰,后进生问题的增多和学生个人文明行为的缺失都值得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反思与思考;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教育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更新否?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心理、性格研究否?只有这些思想教育问题解决了,才能够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问题。学校德育工作滞后问题解决了,才能够解决中学生这个重要群体的思想教育问题。
一、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的原因。
(一)、没有读懂学生“这本书”。
我们从事学校德育的工作者,较容易有1个思维定势,即今不如昔,过去的孩子多乖,现在的学生难教。今天剧烈多变的社会转型中,由于人的思想相当复杂,学生也受到多方面的时代影响。现在的学生,在家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百般呵护,思想也变得复杂起来,许多学生的自律、自强、自立、自爱、自尊的意识相对浅薄,个人主义相对突出,集体主义意识不强,可是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是合乎它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新变化,新特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对过去学生抽象思维、追求事业、追求理想,追求人生最高生命价值观的弱化和对财富疯狂的渴求,更讲究实际的意识增强,这方面问题较多是受社会的因素影响。如大量下岗、失业大军的背景,加大了对青少年学生家庭背景的压力/大学生的就业不再由国家包分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化的学生甚至较差的学生,凭着家长的权势与熟人的关系,很早落实了优势的工作岗位。这些问题对我们搞好学生教育工作不利。
2、分配形式发展变化,拉大了贫富差距,众多的百万富翁和贫富分化趋势的出现,严重冲击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理想信念。
3、某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花天酒地的腐败生活方式,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走向堕落,在青少年造成恶劣的影响,由于学生受到多种多样的影响,思想变得复杂起来,加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这些学生较容易产生一些极端行为,老师同他们说道理,学生也会认为老师的话视为陈旧的说教,老师的教育就变得
苍白无力。因此,学生普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讨厌空洞说教,对老师讲正面的道理有抵触情绪,比较强调自身的利益,淡化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逆反心理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不信任感,就无法建立联结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
4、学校德育工作较多按照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及内容进行,譬如,三月学雷锋、四月扫墓、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生活、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但教育形式和方法及内容单调,造成方法单一,形式单调,削弱了传统节日的教育效能。学校的思想德育工作,只有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正确认识把握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才能懂得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过程。只有读懂学生这本“书”,学校德育工作才能理论实际,摆脱过时的空调说教方面,增强说服力,真正做到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二)、就德育而抓德育的单一性。
(1) 这是学校传统德育工作的一大特点。其特征,比较多的是用外压式代替内诱式,用命令式代替了倡导式,用禁绝式代替了诱导式,用管的方式去规范学生的行为,用惩的形式去治理校园,用法制课去拓展德育的效能。这种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师生之间始终处在一个管与被管的地位,学生始终是被动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紧张的。造成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缺失和漏洞。
(2) 没有开展“以美辅德”校园文化活动传统德育工作过于严肃、呆板,没有引入“以美辅德”的教育理念,使美育本来对于德育、智育、体育有着特殊的辅助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而它在塑造学生人格美中没有起到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与美育的关系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传统德育工作的整个严格管理过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目的需要用美育去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审美意识,提高人们鉴赏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个教育理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肯定。
(三)、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去参与,其结果,造成老师做工作代替了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老师思考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该是学生管的纪律问题得不到落实,该是学生班干部负责组织的班委会,级委会工作会议,没有形成制度。
(四)、制度管人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还存在人管人的现象,这种人管人的现象,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大忌,人管人始终管不好人,管理靠制度,制度不光对学生,也对老
师而言,对学生管理来说,既要靠师生情感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服管,也要以制度作坚强后盾,对老师来说,各项制度同样需要老师的遵守和执行,如出勤制度、家访制度、家长学校制度不完善,班委会、级委会健全会议制度。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读懂学生这本书,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及精神世界。
学生是一本书,是时刻变化的活书。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经常从更高的角度去研究学生、观察学生、陶冶学生、激励学生。要搞好工作,读懂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前提,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优势。
(二)、保护学生自尊,尊重学生自尊,从而让学生达到自爱。
学生自尊才能自爱,没有自尊心,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就没有学生的自爱,学生有时不可避免地违反纪律,面对学生的违纪,要作详细的分析,批评要有个度。批评有度而不损他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教育好一个学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要坚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平等的原则才能促进师生两者共同参与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过程。两者互动平等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尊,得到尊重。学校德育工作者要与被教育者通过进行这种交流,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而切忌居高临下的说教和训导姿态。
(三)、加强大美育,塑造人格美
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和精神境界,作用于人的情感教育,是一种借助于美的形象,以陶冶人的情感为目的教育。美育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艺术教育,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的教育,它已不再是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育,而是一种兼顾知识和发展,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加强美育的同时,要克服以下出现的思想误区,用德育代替美育整体,或只重视与德育相关的美学方面内容的有限的美育,甚至把美育仅仅作为德育的手段,或用唱一首歌或画一张画来代替美育整体,只重视显见的简单化的所谓艺术教育等。
(四)、与学生要多进行及时及多样性的思想交流
学生现时承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竞争压力、期望压力。由此产生许多思想问题。这方面的思想问题,急需老师的疏导和教育,急需老师与学生及时及多样性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五)、克服德育单一性,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建设应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特质文化入手,物质文化直接表现出师生间的文化氛围。
物质文化建设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要有科学生性、教育性、艺术性、经济性。校园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
(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率、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七)、老师要处处表现出真诚可信的品格
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学生的表率。要坚持体现真诚可信的原则。真诚必须懂得求真,真诚必须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否则,老师就会说假话、大话、空话,这是老师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和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八)、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我们积极开展学校丰富多彩的新活动,并遵循这个制度。
一是,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成立多种文体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课外活动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如青年志愿性,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和知识性(如学生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
(九)、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校风是一间学校的形成的一种历史传统,或者说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也是学校的教育是否符合学生学习所需的一个主要体现。校风和学风建设主要可从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重视基础教育,使文化课和专业课程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二是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提高,不以学习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的能力;三是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品德高尚、积极进取。
第五篇:论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简要内容:技工院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一、 加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紧迫性
(一) 从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现状来看:
一般说来, 技工院校学生有下列类型: ① 入学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② 有些是独生子女,入学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③ 有些来自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们有些自卑、不合群;④ 有些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得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⑤ 技工院校学生还存在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据调查显示,,许多技工院校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素质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上课进进出出、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给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所以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根椐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 从社会环境看:
不良思想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糜烂的生活观,通过影视或网络传入我国,像洪水猛兽般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使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甚致有部分学生半夜爬围墙出校门,到网吧通宵上网。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职高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三) 从家庭教育看: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1、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影响,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造成学生们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思想,给德育教育蒙上急功近利的色彩。二是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和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三是以智代德,一俊遮百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废品”。
2、由于技工院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多年以来,由于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及学生、家长对技工院校的认识不全面,再加上社会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导致技工院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现在的学生思想越来越开放,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新潮怪异,技校生恋爱不仅蔚然成风,还的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对此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作出的解释也是:招生不易,正面教育为主吧„„
3、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粗暴,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为什么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二、 加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出困境,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根据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根据上述技工院校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明白,如果还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老传统”“老经验”来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或者是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还是不够的。我们得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书记校长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2、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技工院校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大门起,就是为了某一些“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部署,重视实训工作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习、实训,注重转化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操守。顶岗实习回来后,要求每个学生用书面汇报实习期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实习中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实习中你最不理解的是什么?然后由德育老师和专业教师共同配合进行汇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有的职校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注意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渗透其中,让学生把“遵守规程”与“遵纪守法”对应起来,把“流水生产”与“团队合作” 对应起来,把“完成工序”与“履行义务” 对应起来,把“工资报酬”与“劳动光荣” 对应起来,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的不断实习中,一点一滴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而,在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入口,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需求;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3、根据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的中职生生活在多元世界里,信息渠道广泛,多维观察社会,认识观念上的意识较强,多了一些主见,多了一些个性。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夯实基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5、严肃校纪校规。学校只有严肃执行校纪校规,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应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养奸,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一定的环境氛围可以强化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环境氛围暗示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了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如利用校园广播站、团刊、校刊、标语口号、名人画像、校训、校园标志性景点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同时要大力宣传学校取得的优良成绩,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二是抓好仪式教育,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如每周升旗仪式、十八岁成人教育仪式等。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三是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培养良好的班风。要求班级环境的布置要造成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气氛。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出好黑板报、开辟爱国主义专栏等,尤其是革命节日或开展活动时,更要精心设计教育环境,突出主题,使同学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7、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任何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进行“情感操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暗示、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近年来我省各技工院校积极开展德育基地建设和爱国主义系列活动。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活动、“五四”青年节纪念系列活动、庆祝国庆系列活动、12.9纪念日活动、“爱祖国、讲奉献”主题团日活动,向“希望工程、灾区”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显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