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通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通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第一篇: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一)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三)八年级上册1、1839年在虎门禁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2、近代史上列强入侵我国的几次重大战争以及战后。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第一篇: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一)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三)八年级上册

1、1839年在虎门禁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近代史上列强入侵我国的几次重大战争以及战后签订的条约分别是:1840年的_______ 战争,战后条约是《___________》;1894年的________战争,战后条约是《__________》; 1900年的__________战争,战后条约是《___________》。

3、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___________,我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的是_____________。

4、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其侵占我国领土______平方公里。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防火烧毁我国圆明园的是__________。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壮海军威”中“公”指的是________。

7、七十高龄,扶棺出关,收复国土,积极建设西北边疆地区的清朝将领是________。

8、《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加强对我国经济侵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列强为开拓海外市场,纷纷进行了殖民掠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早期提出“______”的口号,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后期则提出“______”的口号,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失利,标志着运动的失败。

10、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________和________。变法的哪条措施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有:(1)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_______;

(2)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3)1912年元旦,孙中山任中华民国__________,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______________》;(4)1924年在广州黄埔创办了__________。

12、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__和________,1917年后,李大钊等开始传播__________,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方向。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五四运动发生在_____年,这次运动的主力军前期是______;运动中,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次运动中体现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中共一大于_____年在_____召开。

15、_______创办了黄埔军校。_______任校长,_______政治部主任。

16、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派军阀。主要战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是_____年。

18、标志着人民军队创建的事件是________,1928年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是________, 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

19、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是_____年,红军三大主力于_____年在________胜利会师。

第二篇:2018年中考:政治+历史复习提纲

2018-01-07

政治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体现的权利义务的一致性)31.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的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32.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国家的特殊关注。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4.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5.什么是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有违宪行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36.什么事犯罪――是指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37.我国法律的性质――体现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38.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人格尊严不受侵害,住宅及通信自由、秘密等受法律保护)39.公民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学会依法维护人身权利。40.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孝悌美德)。41.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4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43.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4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46.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7.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48.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组成。(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5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历史

一、隋唐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二、五代、辽、宋、夏、金等政权

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3、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

4、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5、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

7、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8、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三、元朝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图)

4、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并经常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7、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9、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元朝著名的书画家是赵孟頫,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

四、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

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另外,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4、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

6、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16世纪中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9、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10、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11、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12、顺治帝封****五世为“****喇嘛”,后来康熙帝封**五世为“**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喇嘛”、“**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1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鸟梁海地区,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鸟),南达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14、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主义统治。

15、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

16、清明初年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政策。“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1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8、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9、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0、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21、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答

1、唐朝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答: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注意总结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他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所以贞观年间,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答: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意义: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3、王安石变法的时间、目的、内容是什么?答: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内容: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保甲法。

4、明朝前期加强君主****的措施有哪些?答:a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b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c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官吏、镇压人民;d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的见解,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是怎样产生的?答:明朝中期以后,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全国出现30多座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还涌现了从多的小市镇和集市。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州、杭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出现了“机户”。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人进行生产。为机户做工的人叫“机工”,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机户占有生产资料,剥削机工劳动成果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是早期的雇拥工人。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拥与被雇拥的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了。

6、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答:这种政策,遏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文化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强化统治机构: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主义统治。--END--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第三篇: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1-5课)

1.鸦片战争 1840.6-1842年 (道光帝)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直接原因:1839年3月,林则徐广州禁烟,英国领事义律破坏禁烟运动. 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琦善与英军谈判,林则徐撤职查办,19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民族英雄关天培.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Ⅰ割香港岛给英国;Ⅱ赔款2100万元;Ⅲ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Ⅳ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1860.10 (咸丰帝)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战争期间及稍后的一段时期,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858年《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割占领土面积最多)

1860年《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千米 1864年《堪分西北界约记》

3.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4 (光绪帝)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梦想

经过:黄海战役:1894.9在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连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日军占领威海卫 结果:1895年4月,中国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内容: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Ⅱ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Ⅲ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此后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Ⅳ增辟通商口岸。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光绪帝) 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到京津地区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进犯北京,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两次被占:1860 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1900.8 光绪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1860年8月青浦战役:李秀成在青浦大胜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战斗中击毙头目美国人华尔。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

2、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1898年在山东兴起;1900年发展到京津地区与八国联军在廊坊交战

左宗棠收复新疆背景:浩罕国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占新疆,英俄想控制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新疆

经过: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从新回到祖国怀抱; 19世纪80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改定条约》,收回伊犁,俄国割占我国西北部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课)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外来侵略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最大、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最大、福建三支海军。

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主观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性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3.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2.戊戌变法(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序幕:马关条与签订,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发展:创办报刊《万国公报》、组建政治团体强学会,《中外记闻》是机关报

高潮: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结果: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

3.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发展: 1894年,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后称为“辛亥革命”起义军占领武昌城,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是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4.新文化运动(民主资产阶级激进派/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1915,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科学”;《新青年》杂志是主要阵地;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世纪的曙光”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0-13课)

1.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导火线: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前期: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誓死力争”。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后期:1919年6月3日,以上海的工人阶级为主。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革命阶段划分-1840至五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五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代表:毛泽东

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3.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的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学校

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进军(1926-1927)广东国民政府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经过: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武昌战役;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4月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宁汉合流”汪精卫将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过程: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朱德、陈毅)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湘赣边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队伍、湘南农民武装、工农革命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5.长征 1934.10-1936.10

背景: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前期: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渡过湘江-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遵义

后期:四渡赤水(乱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代替博古,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军事指挥小组负责

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

1.1931.9.18,沈阳,日本以柳条湖时间为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国民党态度:不抵抗政策;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3.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西安事变(双十二是边)背景:民族矛盾激化蒋介石大敌在即,还一味反共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联,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为国捐躯,平津相继沦陷。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4.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首都南京,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国民政府前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5.平型关大捷:1937.9 山西平型关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1938 山东临沂、台儿庄日军进攻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正面战场(国民党)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带领八路军,在华北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敌后战场:中共军队以及根据地军民,是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6. 1945年4月延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 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7.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8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8.9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朱德总司令带领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8.胜利原因:中华民族的联合团结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仪式,9月9日递交投降书,抗战结束。 10月25日,台湾回归祖国。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7、18课)

1.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扶蒋返共的政策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攻反人民的内战。 重庆谈判:国民党: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在重庆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6年6月,蒋介石四会“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1947.3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主动撤出延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4.战略大决战 辽沈战役:1948.9至11月,林彪、罗荣桓带领东北解放军,攻占锦州,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歼敌47万余

淮海战役:1948.11至1949.1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华北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歼敌55万余。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11至1949.1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把敌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北平国民党军队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京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5.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垮台了,国民党残余势力推往台湾。

第六、七单元 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19-22课) 1.张謇江苏南通人,状元实业家。《马关条约》签订后,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②一战期间,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③一战后日本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④抗战胜利后,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特点: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

部门发展不平衡,重轻工业,重工业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2.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传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术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京张铁路(1905-1909)詹天佑居庸关、八达岭“人”字形路轨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撰写《制碱》,研制“侯氏制碱法”比欧洲降低成本40%。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写《海国图志》,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戊戌变法时期的严复,译著赫胥黎《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4.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第四篇:2011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 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 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

36、日本的经济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日本同中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现在稻米的产量已能自给。但蔬菜、水果仍需要进口。

37、东南亚 图见第一册P94。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因此有“火山国”之称。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居民与经济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 图见第一册P108。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这一部分叫做“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为旱季。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亚中部和南部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同时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最高的气温记录出现在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海滨,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约占非洲面积的1/4。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库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

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首都开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彼此相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过去,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名胜古迹是旅游的主要景点。

49、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叫做好望角。整个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很广。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利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50、居民与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1990年,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51、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亚。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

52、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十分曲折。主要的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亚平宁和马尔干三个大半岛。主要的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的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部的黑海。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西经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海是重要的边缘海。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为主,平原主要是莱茵河以东部的波德的平原,以西的西欧平原。北部有纵贯斯 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地形。意法边境上勃朗峰是欧洲西部最高的山峰。

气候 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降水量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耐旱。多瑙河发源流经九个国家,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53、欧洲西部的居民与经济 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多是工业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工农业生产约占世界的1/3。其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1/2以上,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54、英国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目前商船吨位仍居世界前列。英国的石油主要靠进口。北海油田对经济有促进作用。首都伦敦,过去曾叫做“雾都”,是游览胜地,大英博物馆,格林尼冶天文台,公墓内安眠着马克思。

55、法国 是欧洲西部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尤以出产葡萄著名,所产的葡萄酒世界闻名。目前,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首都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艾菲尔铁塔,凯旋门、蓬皮杜中心、巴黎圣母院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同时巴黎还是著名的时装与化妆品中心。法国的烹调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56、德国 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北部是北德平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有高原和草地。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建立要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莱茵河是德国最重要的河流,是德国的“黄金水道”。货动量居世界各河首位。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有首都柏林、汉堡和慕尼黑。

57、欧洲东部和北亚 欧洲东部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到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以。

58、俄罗斯 领土面积为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中央。伏尔加河发源了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这两个工业区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二战后,工业建设向东发展,在乌位尔山区建立了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以及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其农业不稳定。首都莫斯科。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59、北美 是一些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西部高山区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由落基山脉组成。东部高原、山地区 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美国境内有阿巴拉契亚山。中部平原区有中央大平原。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由过去冰川作用形成的。除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以外,其余四湖为美、加两国所共有。 北美大部分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北美所占的范围最广。北美气候除了受纬度位置影响,降水分布和天气变化还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北美当地原来的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他们是黄种人。因纽特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

60、美国 美国国旗内有50颗白色五角星。本土有48个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面积为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美国人口中白色人种占80%以上。美国的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华人与华侨在旧金山,纽约一带。近几十年来,有不少人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地区生产专门化,美国的农业生产可分为可抑制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工业的分布,可分为三大地区。东北部地区:纽约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南部地区:休斯敦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发展中心。西部地区:加利福尼亚洲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矶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产飞机,精密机械等。这里的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旧金山和洛杉矶也是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

61、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南端岛屿中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洲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墨西哥和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有“美洲大陆桥梁”和称号。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安第斯山被称叫做“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2007-05-29 20:05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_______,长约_____km。

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__,纬度最高的大洋是________。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______,但内容______。比例尺一般有三种形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是________。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______ 。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我国 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__。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_______%。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亚

线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___________,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_________________ 。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___国科学家____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__。世界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____________。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3.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_______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_________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____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如果该数值______(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世界遗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___线,指示的方向是_____。所有该线的长度 ______。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______,绿色表示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 。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零度经线叫__________,零度纬线叫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____。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____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________减去________。人口密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_________。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______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__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_________。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______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_____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_____________。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_________。联合国的工作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___________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__地区,终年严寒的____________地区或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_____,欧洲的人种主要是_____,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____。内力作用的表

现形式有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 _____。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________,最寒冷的大陆是________。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________。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一般而言,高纬度气温____;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_____,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____℃。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附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____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_______地区,以非洲北部的__________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______气候,西岸是______气候。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________。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______运动。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相比较夏季应_____(平、竖)一些。

34. 风向是指风的_______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_______降水多。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_______。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

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是绕______公转的。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_________。

36.在_____月和_____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__________,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_____、_____。

37.

地球是绕_______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_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__,日期是_______。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现象。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_____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____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________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_。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______的降水多。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逐渐______的。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著名的__________气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

42.写出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扬沙_____、强沙尘暴_____、冰雹_____、霜冻_____、大雪_____、中雨_____、晴转多云_________、小雨转大雨_________、雷阵雨_____、暖锋_____。 4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_________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北半球的夏季是_____,南半球的秋季是_____。它们的季节______。

44.

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______的气温高。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

45.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来描述天气,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_____。而气候具有相对的_____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________。 46.天气预报是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__________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__________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气温的年较差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____℃。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________。

49.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南极洲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______。 50.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__________为重要特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的影响,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___________国家。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______。 52.国境线以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总称领土。

5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_______和______国家。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是______国家增长慢。我国属于__________国家 。

54.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_________,成立于_______,总部设在______,目前已有_____个成员国。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_______,任期_____年。

55.按照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上国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其国土面积是__________km2。最小的国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 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

56.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温带和热带的界限是_______________。 57.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且数量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 58.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在___________。

59.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今世界的主题是___________。南北关系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_______,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_______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________,奥林匹克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奥林匹克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_____举行 61

.2001年中国加入“WTO”,该组织的全称和总部所在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________,雕刻师是________。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2009/02/20 07:34 P.M.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⑷地球卫星照片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 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变化数轴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例题1 1. 写出A、B的坐标

(A:15°W,15°S

B:75°E,0°)

解题方法:①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

②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

2. 判断A、B的半球位置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处) 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既无N也无S即在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②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如上),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其二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此外,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20°W和160°E在东西半球的分界处(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3. A在B的

方向

(A在B的西南方)

解题方法:①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东经度大在东,西经度大在西(如:甲110°E乙10°E,则甲在东乙在西;丙110°W丁50°W,则丙在西丁在东;戊10°E己40°W,则戊在东己在西;两地一地在东经度一地在西经度时,要特别注意两地经度和是否超过180°,若超过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如:庚100°W辛100° E,则庚在东辛在西)②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北纬度大在北,南纬度大在南③综合①②判断结果即为所求方向 例题2 1.标出C、D的经度

解题思路:由中心的北极点(N)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 由北逆南顺知此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在图 中用铅笔标出该方向,以辅助答题)。A的经度为0°, B的经度为180°,可知C、D的经度均为90°。自A至C 数值增大,且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即向东增 大,所以C为东经度即90°E。自A到D数值也增大,但

增加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即向西增大,所以D为西经度90°W 2. A在B的

方向

(A在B的西北)

求A在B的何方向,即求A相对于B的方位,A为要确定方向的点B为参照点。解题思路如下:①判断东西方向:从参照点出发到要确定方向的点去,若行进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则要确定方向的点在参照点的东方,反之在西方②判断南北方向:离北极点 (N)近则为北方,离南极点(S)近则为南方③综合①②判断的方向即为所求方向。 1.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365或366天)

产生现象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

产生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和自转 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66. 5°夹角

注:时间差异-位置越向东去,时间越早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仰视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旋转,即北逆南顺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年中白昼长短的变化

3.四季知识归纳(见下左图)

日期 太阳光直射的纬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节气 北半球季节

A 3.21 0° 平分 春分 春季

3、

4、5

B 6.22 23.5°N 昼长夜短 夏至 夏季

6、

7、8 C 9.23 0° 平分 秋分 秋季

9、

10、11

D 12.22 23.5°S 昼短夜长 冬至 冬季

12、

1、2

4.五带的划分(见下右图)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特殊地理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间(23.5°S—23.5°N) 终年炎热 太阳直射

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23.5°S—66.5°S) 四季分明 无

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23.5°N—66.5°N) 四季分明 无

南寒带 南极圈与南极点间(66.5°S—90°S)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北寒带 北极圈与北极点间(66.5°N—90°N)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5.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第三节

地图

1 地图:把大范围的地区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在平面上表示出来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 a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缩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b大小: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画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较详细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画实地范围较大,内容较简略 c表示方法: 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数字式-1:4000000(1km=1000m=100000cm) 线段式-

(厘米化千米去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 ⑵方向:a一般情况下,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b指向标定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 方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再确定方向 c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牢记P14常用图例)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山高水深的数字 3.地形图

⑴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⑵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⑶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坡度陡缓 4.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 5.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见P

16、P17)

山地

a.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山谷:等高线向高出凸出

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 高原:海拔较高>500m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 平原:海拔很低<200m地面平坦、起伏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坡和缓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⒈地球表面71%(3.61亿km2)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1.49亿km2)。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水三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 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5.大陆架、大陆坡、海沟

6.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7.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8.大洲的分界: 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堤)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图P37) 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

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对比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地短时间的风雨、阴晴、冷热等大气状况 一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短时间;经常变化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差异可能很大 长时间;变化不大

描述内容 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

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词语判断: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 岳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气候)

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天气)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气候)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见P46图3.6) 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见P48图3.9空气质量级别和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空气质量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影响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2.气温的变化:(见P51图3.

12、3.13,会做活动题1.2) ⑴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3.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⑴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不同纬度)

⑵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同纬不同海陆) ⑶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同纬同陆)

⑷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气温在西亚巴士拉

4.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等温线判断:⑴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 ⑵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

⑷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 ⑸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

⑹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

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 7.两地温差=两地相对高度/100×0.6℃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注:日平均气温取四时刻的平均值,日降水量取两时刻的和)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 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3.掌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气候特征(见P58图3.2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少雨) 极地苔原气候(全年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常年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夏季多雨区)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亚热带季风(夏季多雨区)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区)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区)

热带草原(夏季多雨区) 热带雨林(全年多雨)

4.影响气候的因素

⑴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⑵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⑶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⑷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⑸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5.能通过气温降水图判断气候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

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

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规律:18世纪前缓慢之后迅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2.人口增长速度由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和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决定。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0人口增长;=0人口不增不减;<0人口减少,负增长) 一般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经济落后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出生率=出生婴儿数/总人数

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

4.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达60亿,现在世界每年增加人口近8000万

5.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一个国家或地取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6.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人口密集)、欧洲及北美洲东部(主要原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图P66)

7.人口稀少区:干旱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8.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就有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人口过少导致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9.人口问题对策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过多的国家进行计划生育,人口过少的国家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0.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城市里有较好的医疗、教育条件,较多的发展机会等。过多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病: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垃圾噪音污染等

1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人类早期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深受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大体上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人的肤色和眼色逐渐变深。 12.人种的分布(见P72图4.11) 人种 分布地区 包括人群 特征

白种人 欧北美洲大洋洲 阿拉伯人 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

黄种人 亚洲东部 因纽特人、印第安人 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

黑种人 非洲撒哈拉以南

黑皮肤黑眼珠黑而卷的头发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见P75图4.13)

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

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

法语 法国以及前殖民地

俄语 俄罗斯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三大宗教(见地图册P30)

宗教 发源地 信奉的神和教主 经典 宗教建筑 分布

基督教

(第一大) 巴勒斯坦 上帝和耶稣 圣经 教堂、十字架 欧美、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第二大) 阿拉伯半岛 安拉(真主)和穆罕默德 古兰经 清真寺、星月形标志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第三大) 南亚(古印度) 释迦牟尼 三藏 佛塔、寺庙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中国的本土宗教为道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形式。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这里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农业生产活动

2.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及经济状况等等(P80)

3.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如:东南亚高架屋、因纽特人冰屋、黄土高原窑洞、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西亚小窗厚墙的村庄等等 4.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但是,随着聚落的发展,传统民居在逐步消失,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呢?如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对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要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5.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国界是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流、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如:美国、加拿大以湖泊为界,法国、西班牙以山脉为界,埃及、苏丹以经纬线为界P87 3.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P88 要能在大洲边界线附近找出横跨两大洲的国家。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巴拿马跨南北美洲,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州(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属于大洋州)

4.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1707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梵蒂冈(,居前六位的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P86了解六国轮廓)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超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巴基斯坦、俄罗斯(欧洲)、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非洲)(其余六国均在亚洲) 6.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也不一样,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 7.世界各国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以求得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和发展8.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丹麦的属地

9.根据经济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北美、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整个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一部分)。目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10.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导致经济发展滞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如新加坡、韩国、巴西。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如印度的软件,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

11.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技术,购买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所以合作交流是相互的 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组织名称 简称 缩写 总部所在地 性质(了解)

世界贸易组织 世贸组织 WTO 瑞士的日内瓦 经济组织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委会 IOC 瑞士的洛桑 体育组织

欧洲联盟 欧盟 EU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政治、经济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 NATO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军事

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 OPEC 奥地利的维也纳 石油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 ASAN 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经济

美洲国家组织

OEA

美国的华盛顿

非洲联盟 非盟 AU 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盟 LAS 埃及的开罗

1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在联合国中,安全理事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2009/02/20 07:35 P.M. 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

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

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岛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7个国家。北部有尼泊尔、不丹两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是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为南亚次大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2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亚是指亚洲北部的俄罗斯(见P3图6.4)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亿人。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 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

亚洲大小民族有1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文化; 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故又称“两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3.

.经济发展的差距:发达国:日本 高收入

发展中国家:新加坡

高收入>9655美元

马来西亚、韩、沙特阿拉伯

高收入 3125—9655美元 中、泰

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韩、马、泰发展加工工业,促经经济发展;沙特出口石油)

蒙、越、印、孟、尼

低收入国家<500美元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 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人口1.2亿多,是个地峡人稠的国家

自然环境: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4。广大平原为最大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著名的海港幼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属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经济: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⑴工业

a类型: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b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不利:多火山、地震;

国土狭小,资源少,工业所需资源和燃料大部分进口;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对外依赖严重

c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见P23图: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d海外投资建厂的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东南亚地区 e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为世界经济强国

⑵农业:农业生产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高 ⑶渔业: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渔场为四大渔场之一 5.

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 第二节

东南亚

新加坡:是一个著名的花园城市国家。经济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基础,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建立。文莱在1984年加入,越南在1995年加入,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入,柬埔寨在1999年加入。在成立初期,东盟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争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济合作途径,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组成: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位置重要性:地处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地形: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人口分布稠密 ⑵马来群岛:多火山,地形崎岖,平原集中在沿海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农业生产:⑴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越、缅为主要稻米出口国

⑵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以及金鸡纳霜和木棉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矿产主要有锡和石油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地区,盛行佛教 第三节

印度

南亚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南亚位于热带河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北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面,降水充沛,乞拉朋齐降水量达11000毫米,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地理位置:大部分在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为邻(与我国有部连续边界),印度洋三面环绕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

北:喜马拉雅山地—— 狭长崎岖 中:恒河平原—— 低平宽广

南:德干高原—— 低缓广大

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侧,注入孟加拉湾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6—9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为雨季;11——次年5月盛行来自陆地的东北风,为旱季。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原因:西南季风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不稳定)

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恒河平原),绿色革命后

粮食能够出口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黄麻(东北恒河平原)、茶叶(东北山地)

工业:殖民统治时期,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现在,工业部门齐全,特别是原子能、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

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中心,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

第四节

俄罗斯

1.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为1707万平方千米。跨亚、欧两洲,是传统的欧洲国家。跨东、西半球,东西长1万多千米

2.

总人口1.47亿,俄罗斯人占80%。由130多个民族组成,有100多个民族通用俄语。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占一半

地形区:四大地形区(欧洲部分主要是东欧平原,亚洲部分叫西伯利亚地区)

东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冬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⑴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⑵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

⑶寒极: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河湖

⑴伏尔加河:全长3600千米,注入里海,俄罗斯的“母亲河”,世界最长内流河

⑵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6.

资源:

煤:库兹巴斯

铁:库尔斯克

石油:第二巴库,秋明

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7. 四大工业区 ⑴莫斯科工业区:全国工业最发达区

⑵圣彼得堡工业区:造纸、纺织工业最发达

⑶乌拉尔工业区:石油、机械、钢铁

⑷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油气、电力、钢铁 8. 发达的交通 ⑴海运

五海通航(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

圣彼得堡——最大港(波罗的海沿岸)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

⑵铁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⑶管运——货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

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综合工业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和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港口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重要的交通地位——中东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非、欧三大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内陆湖)、黑海之间,还有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和运河(苏伊士运河)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门户;曼德海峡是印度洋进入红海的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运输的通道 地形以高原为主

范围:埃及(北非国家)+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地区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西亚生产的使用90%以上供输出,石油输出量约占世界石油总输出量的60%。主要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东的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 中东石油输出路线(见P53图8.6)

波 海运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向东 印度洋

太平洋

日本

向西 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 西欧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美国

管道

从波斯湾用管道直接输送到地中海沿岸

中东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不少国家因为境内没有河流经过成为无流国(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上)。中东水资源匮乏,而且大部分河流为多国共有,有限的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第二节

欧洲西部

欧洲现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欧、西欧、南欧、北欧和中欧 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亚洲西面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亚欧大陆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35N-60N,属北温带

欧洲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主要内海有南部的地中海和北部的波罗的海;主要的海峡有西南端的直布罗陀海峡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峡(能在地图上填注)

欧洲主要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南部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洲的分界线(能在地图上填注) 地形以平原为主(两大平原:以莱茵河为界,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波德平原),占全洲面积的2/3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主要的山地: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南部的年轻褶皱山系、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欧洲有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和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冰川地形广布

气候:西欧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欧洲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北冰洋沿岸为苔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⑴大部分地区位于35°N-60°N之间属温带气候;

⑵西临大西洋,深受海洋影响,大陆轮廓破碎(为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⑶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东西延伸有利于海洋温和湿润气候自西部海洋向东深入内陆; ⑷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和增湿作用

主要河流:欧洲河网密布,水量丰富。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多瑙河是欧洲的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欧洲西部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十分频繁。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目前,欧盟共有15个成员国,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欧盟加强了本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制造业是指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本区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

欧洲西部工业主要分布在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之间。主要的工业区有: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的伦敦地区及英格兰中部地区等 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形成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而且境内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使得这里草场广布,这些对畜牧业的发展很有利。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足见他们对畜牧业的重视。

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法国和德国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火腿、熏肉、香肠、乳酪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国家和居民:欧洲的居民绝大部分属白色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分拉丁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三个语族。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一个大洲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欧洲的南面,东临印度洋及红海、西面和北面临大西洋和地中海,非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纬度位置:大致上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横穿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概况

非洲海岸线平直,西面的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东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东面的索马里半岛有“非洲之角”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埃塞阿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山脉有阿特拉斯山和德拉肯斯堡山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阿比亚高原的东非大裂谷带经红海延伸到亚洲的约旦地沟,长约6000千米,带内多连串湖泊和火山、地震,东非裂谷带有陆地表面“最大的伤疤”之称。北非分布着面积达770万平方千米的撒哈拉大沙漠

本区有6亿多人,其中90%以上都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沙漠以北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在南部非洲有欧洲移民的后裔

主要河流:非洲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四大河流。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境内的世界之最: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大型野生动物最多的地区。热带高级哺乳动物,如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等是非洲珍奇动物

非洲有“富饶大陆”的称号,非洲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南部非洲盛产黄金和金刚石;撒哈拉区和几内亚湾沿岸盛产石油;扎伊尔和赞比亚毗邻处有举世闻名的“铜带” 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南非除外),很多国家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概念:单一商品经济是指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 初级产品是指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物产品等工业原料和半成品。

不利之处:工业制造品的价格要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制造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单一商品经济”,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

原因:由于殖民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现在,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独立)

出路: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农业,发展加工工业、旅游业、水产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率世界最高,由此带来了粮食问题,过渡开荒有引发了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第四节

澳大利亚

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临印度洋、东面同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散布在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共一万多个岛屿。许多岛屿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的岛屿按成因分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三类。

地理位置: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南回归线横贯中部。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面积与人口:地广人稀的国家。是大洋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地形: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 特有的动物:袋鼠、鸸鹋、考拉(树袋熊)、鸭嘴兽 澳大利亚有这么多古老物种的原因:其一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环境单一,没有大型的野生食肉动物,这些古老物种就没有大型天敌,物种进化缓慢;其二,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所以南极洲大陆没有)

澳大利亚是世界是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出口产品还有牛肉和小麦

澳大利亚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矿产有煤(东南沿海)、铁(西部)、铝土矿(东北部)——澳大利亚是世界是铝土矿最多的国家。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概述: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格陵兰海与欧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同南美洲分界。范围主要包括北美大陆、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为世界第三大洲

北美洲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和海湾。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东南部的西印度群岛环绕形成的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通往太平洋的要道

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地 北美洲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西两岸的气候有明显的差异性:太平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美地峡及印度洋群岛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寒潮与大西洋上的飓风是北美洲的灾害性天气

北美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温带森林。中部平原有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是最大的淡水湖群。发源于美国北部的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长的河流 北美洲有三亿六千多万人口,种族成分复杂,有白、黄、黑三大人种,也有混血种人。白种人占80%以上,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土著居民,欧洲殖民者到达之后,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现在仅有几十万人。北部寒冷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南部中美洲以黑人和混血人种为主 北美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是其中面积较大的国家 位置:北接加拿大、南临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跨寒、温、热三带 领土组成:本土有48个州,一个首都所在的特区,还有两个海外州:一个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太平洋、北极圈穿过)一个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北回归线穿过、属大洋州领土) 美国的面积是93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人口2.78亿,其中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是个移民大国。

美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铜、铅、锌等 农业:

农业地区专业化: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美国农业生产可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或农业区

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的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种、灌溉、施肥、锄草、收割、脱粒、贮藏、运输全部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是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不仅那能满足本国需要,还大量出口粮食,成为世界是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工业:美国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钢铁、汽车、宇航、飞机、石油、电子、化学等工业都居世界前列。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也是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美国工业的分布:

工业区 工业部门 发展条件 工业中心

东北部地区 钢铁、汽车、化学

⑴阿巴拉契亚山区丰富的煤、五大湖西部大量的铁矿

⑵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港口,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

⑶平原肥沃的土壤

纽约:美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华盛顿:首都

芝加哥:中部交通、工业中心

南部地区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

⑴墨西哥湾西北是美国主要的石油产地⑵环境好

休斯敦:美国南部石油化工、宇宙研究和发展中心

西部地区 宇航、电子、飞机制造

环境好

旧金山:新兴电子工业中心(硅谷),西部大港口 洛杉矶: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 好莱坞: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

加利福尼亚:西部经济最发达地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三高”:高生产、高消费、高浪费。因此,在世界环境治理和维护世界可持续发展当中,应承担主要责任。 第二节

巴西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是由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在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的例子:桑巴舞、足球、狂欢节)。巴西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其他的拉美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气候类型

巴西高原 2/3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1/3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东南部是铁矿石主要分布地区,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 受破坏的原因: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垦荒。

带来的后果: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措施: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人口过渡集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6.5S(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11月—次年3月)也非常严寒。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储存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南极地区还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区和风速最大的地区。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5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地区那么寒冷,大部分地区却也是终年冰封;降水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风速远不及南极大。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因为:A纬度最高 B南极洲是陆地,北冰洋是海洋,陆地散热快 C南极洲的海拔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冰雪对光热的反射强 1985年2月,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洲乔治王岛建成。1989年2月,建立中山站

和平利用和保护极地地区:

南极洲无定居居民,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重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国际合作。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冻结

第五篇:岳麓版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中考资料 中国古代史(25分)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今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

2、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余姚市,距今6000多年,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纸黑陶,饲养家畜,建干栏式房屋居住。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距今5000多年,半坡人种植粟和蔬菜,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住半地穴式房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3、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的主干,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原始社会末期,尧传位给舜,舜又传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5、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之战大败商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6、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随后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先后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7、战国七雄是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魏、韩(中间)。(可自己对照课本看图)

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⑴背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废除贵族的特权,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

⑵主要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土地;②奖励耕战;(体现了以农为本)③推行县制。

⑶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它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9、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10、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11、评价秦始皇

(1)秦始皇先后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还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4)秦始皇“焚书坑儒”,给我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1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行起义,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13、汉武帝大一统

措施:①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②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③派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打败匈奴,解除匈奴威胁;④改铸五铢钱,促进经济发展。

14、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凿井、冶铁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杂技,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15、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赤壁之战奠定三分天下局面。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16、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各族人民之间加强交流,共同开发;南方相对安定。农业方面,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作物在南方推广;手工业: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冶炼业上南朝发明了灌钢法;造纸业方面南朝时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商业:涌现出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成为海外贸易中心。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17、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⑴背景与目的: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影响,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改革。

⑵措施: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革除鲜卑旧俗(改汉姓,学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人通婚),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⑶影响: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促进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8、隋文帝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科举制度的常设科目为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考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实行的意义: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为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有利于朝廷选拔人才,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素质等。

19、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⑴原因:吸取隋亡教训,维护自身统治

⑵主要内容:①轻徭薄赋,提倡节俭;②知人善用,重视纳谏;③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权力;④完善科举制,笼络人才;⑤改善民族关系,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⑥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发展对外交流。

⑶意义: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谐,对外交往频繁,国力逐渐强盛。

⑷评价唐太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加上前面贞观之治的内容)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20、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唐朝走向繁盛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1、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2、唐朝出现新的农业工具筒车和曲辕犁,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唐朝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23、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821年,唐蕃会盟,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24、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的鉴真和尚在日本传播佛法,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唐初玄奘西游天竺,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5、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后改称为辽;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26、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朝时,出现了新农具“秧马”和牛转翻车;占城稻、棉花北传至淮河流域。手工业发展:棉纺织业在南方普及;景德镇发展为著名瓷都;采煤技术领先世界,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造船业领先世界,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商业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中商店可随处开设,还有娱乐场所“瓦肆”;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世界闻名的大城市,泉州、广州、明州成为主要外贸港口。

27、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8、元朝建立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9、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设三司;设立锦衣卫(后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八股取士(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不准考生发表个人见解,文体限于八股文),败坏人才。影响:反映了专制主义的腐朽性,不利于社会发展。 30、郑和下西洋

⑴条件:明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⑵目的:扩大明朝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⑶时间:1405年~1433年 ⑷概况: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⑸意义: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发展了海外贸易;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1、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荡平倭寇。他立志报国、抗击侵略、保卫海疆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2、雅克萨之战:

(1)背景:明末,沙俄侵略者闯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军入关后,沙俄又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领土,作为其侵略据点。 (2)时间及概况:

第一次:1685年,康熙帝派水陆两军进攻雅克萨,俄军被迫投降,但清军撤走后,沙俄又重返雅克萨。

第二次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俄军损失惨重。

(3)结果: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3、(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清朝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屡兴文字狱,强化了集权统治,阻碍了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3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⑴康熙时: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国侵略者,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东北边界;平定三藩之乱;粉碎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⑵乾隆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⑶顺治帝册封**、康熙帝册封**,雍正时设置驻藏大

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设理藩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35、郑成功收复台湾 ⑴原因: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郑成功希望收复台湾,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

⑵时间:1661-1662年。

⑶意义:赶走了殖民侵略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也开发了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注意联系台湾问题)

36、清朝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北至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南包南沙群岛。

37、清朝闭关政策

⑴政策: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⑵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清朝产生自足自骄情绪;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日益猖獗。 ⑶影响: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38、数学

⑴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数学水平。 ⑵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比欧洲早1100年。

39、医学

⑴东汉名医华佗创制了麻醉药剂“麻沸散”,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还编成运动体操“五禽戏”锻炼身体。

⑵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医圣”。 ⑶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40、科技著作

⑴《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⑵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名著。 ⑶明末清初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业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41、建筑工程

⑴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⑵为防御匈奴,秦朝开始修建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现在我们看到的砖石长城基本为明长期,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⑶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⑷隋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40、商朝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2、四大发明

⑴造纸术发明:西汉时期已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⑵印刷术发明

①雕版印刷: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晚唐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11世纪中期,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⑶指南针发明:战国时发明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⑷

火药发明:唐代已有火药配方记载,唐末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宋代出现了火箭、突火枪、火炮和火铳。

⑸四大发明的意义:四大发明对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43、思想

⑴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思想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⑵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民贵君轻”、“仁政”;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选贤任能,提倡节俭任能,提倡节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君主集权,以法治国;兵家代表人物是孙膑。 ⑶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⑷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44、文学

⑴唐代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长恨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 ⑵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⑶明末清初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和罗贯中著的《水浒传》是我国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明朝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是一部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清朝曹雪芹著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45、史学

⑴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⑵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5、艺术 ⑴汉字的演变

①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②书体的发展演变: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小篆(秦始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⑵书法家

①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

②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 ⑶绘画、雕塑

①半坡人面鱼纹陶盆、

②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长沙出土的战国《妇女凤鸟图》和《卧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③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作品的杰出代表,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

④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名作有《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

⑤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北朝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⑥唐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盛唐画家吴道子被后世尊称为“画圣”。

⑦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⑧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⑨元代赵孟頫的名作有《秋郊饮马图》。

中国近代史(20分)

1、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将从英美商人处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意义: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为世界禁毒日(6月26日)的起源。(虎门销烟图)

2、1840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

3、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4、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③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圆明园残迹图)

6、近代史上俄国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7、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维护了我国对新疆的主权。

8、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中,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9、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马关条约》的危害: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与主权,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使外国侵略者势力深入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0、1900年,英、法、俄、德、意、奥匈、美、日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11、1901年《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②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的影响: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上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13、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6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后期(70年代以后)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14、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它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但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失败原因: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因而不可能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5、1898年,光绪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①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发展,奖励创造发明;②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③文化上改

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影响:是一场资产阶级发动的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6、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担任总理,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理论,成为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担任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

④1924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

17、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1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19、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新青年》使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20、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后期的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

2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要求惩办三个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6月3日以后,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等;追求民主、科学,探讨真理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的精神;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产阶级不妥协的彻底革命精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等。

2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3、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建了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24、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北伐的重要战役有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

25、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7、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陈毅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8、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工农红军的建立,创立了人民军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9、1934年10月,由于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

一、

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长征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乐观等精神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长征中的主要事件:四渡赤水,七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会师。 30、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还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个军事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不到半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32、由于日本侵华不断深入,民族危机加深;在全国抗日浪潮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以及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不满。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改组国民政府等主张。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在各方努力下,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3、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北平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34、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犯下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反映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十分野蛮、灭绝人性。

35、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并取得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36、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5个团在华北大规模破袭日伪军,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

37、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七大的主要内容有: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②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中国国民政府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⑵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军民浴血奋战;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⑶历史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39、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与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41、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⑴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

⑵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淮海战役,歼敌55.5万,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⑶1948年11月~1949年1月,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指挥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歼敌52万,华北全境解放。

三大战役意义:共歼敌154万多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42、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4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一场正义战争、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国民党自身的政治腐败。

44、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19世纪末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

4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新现象。

46、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47、侯德榜是中国近代著名化学家,被称为“世界制碱权威”,1939年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48、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9、严复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译述的《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激发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西学,救亡图存。 50、1905年,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51、近代后期杰出文学家鲁迅著有《呐喊》、《彷徨》等小说集,《阿Q正传》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52、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融会中西画技,独具一格。

53、近代著名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现代史(10分)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4、1950年,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邱少云为遵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的燃烧而岿然不动,他们用自己的牺牲保证了部队战斗任务的完成。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6、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发展生产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体现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

8、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严重失误。

10、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有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11、“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⑴时间:1966~1976年 ⑵表现:

①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党政机关废驰;公检法机关遭到冲击); ②社会长期**不安;

③国民经济损失巨大(损失5000亿元,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④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⑤人们思想空前混乱。 ⑶出现原因:

①“左”倾错误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民主法制不健全; ③当时国际形势紧张;

④毛泽东的错误认识和判断;

⑤林彪、江青等野心家的推波助澜。

⑷教训:正确认识国情,防止“左”倾错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内容: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县等地的农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14、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⑴史实:1980年建立(还有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四个经济特区)

⑵影响:使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成为改革的试验场,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为改革向全国推行提供了经验;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逐渐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深圳速度”鼓舞了全国人民,为进一步的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利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5、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责任制,将企业推向市场,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迈进。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重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17、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8、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19、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香港,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图)

港澳回归意义:港澳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20、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成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1、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往

⑴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和态度;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八项主张。

⑵注意用史实批驳“台独”言论,知道我国对台的基本政策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成立于1966年。

23、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4、1955年召开的亚非国家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5、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6、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7、在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努力下,1960年我国研制出导弹,19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1970年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

28、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30、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31、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取得28枚金牌,金牌总数排名第三;2008年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世界古代史(5分)

1、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类学者按外貌特征的不同,将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氏族是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人类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稳固的集团。人类先后经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固定的集团,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希腊神话中该亚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父系氏族社会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固定集团,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开始出现,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4、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代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位于黄河长江流域。

5、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6、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古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8、欧洲(西方)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9、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10、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改革的内容有: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土地国有,政府向农民分配土地,农民必须交纳田租和贡物并服徭役。这次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11、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逐渐统一阿拉伯半岛。后来,通过扩张,这个国家发展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12、8世纪前半期,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实行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13、中世纪的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基督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14、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廷帝国。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衰亡原因:穷兵黩武的征战虚耗了国力;内部人民起义的打击;外族入侵对国土不断的蚕食鲸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终埋葬了拜占廷帝国。

15、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出征希腊,挑起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为其中的第二次战役),希腊打败波斯帝国后,希腊的雅典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经济文化繁荣。

16、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17、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18、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和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进,传至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9、罗马帝国征战的结果:建立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地中海变成内湖;促进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加强了同北欧、印度、中国的交往。

20、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留下《马可·波罗游记》,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

21、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2、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诞生,创立者是释迦牟尼;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地区,相传创始人是耶稣,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创立人是穆罕默德,其宗教经典是《古兰经》。

23、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写的文学名著是《荷马史诗》;古代阿拉伯人留下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24、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还发展了机械学。

世界近代史(15分)

1、14世纪, 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2、诗人但丁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品是《神曲》。

3、文艺复兴的巨人画家达·芬奇有名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4、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向美洲的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5、文艺复兴的意义: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新航路开辟的意义: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灾难和贫穷落后,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7、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它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法律文献。《人权宣言》的内容有:人生来自由平等;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9、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10、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

11、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12、评价华盛顿: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最终赢得了国家独立。主持制定美国联邦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领导成立美国联邦政府,担任美国第一任总统,开创美国总统不连任三届的先例,被称为美国国父。尽管他支持黑人奴隶制度,屠杀印第安人,但瑕不掩瑜,仍不愧为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13、18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展开。

14、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随后,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相继发明。

15、瓦特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效率远远超过畜力和水力,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蒸汽时代”。

16、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机车。

17、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奴隶贩子一般从欧洲出发,乘船运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

的手段捕获黑人,然后运到美洲,把黑人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而殖民国家赚取了大量的血腥钱,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18、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19、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0、章西女王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之一,在防守瓜廖尔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21、美国南北战争

⑴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具体表现:劳动力、原料、关税,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矛盾的焦点) ⑵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⑶经过: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初期北方失利,林肯政府于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战争的局势。 ⑷转折点:1863年葛底斯堡大捷

⑸结束:1865年,北方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⑹性质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22、俄国农奴制改革

⑴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为摆脱农奴制危机 ⑵概况: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⑶性质:是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⑷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3、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⑴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⑵性质:是中下级武士领导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⑶内容:①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②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③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④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⑤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⑷历史作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发展为亚洲强国;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4、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爆发,工人阶级提出了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人民宪章》,成为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宪章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25、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其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此蓬勃地发展起来。

26、巴黎公社失败后,巴黎公社战士、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后来比尔•狄盖特为其谱了曲。

27、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2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特点和影响 ⑴时间:19世纪中后期 ⑵表现(主要标志):①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②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③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⑶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首先,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开始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

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其次,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再次,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发展。

⑷影响:①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②大大促进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垄断组织产生。③进一步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⑸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把发展科技,发展教育放在突出地位;国家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青少年要树立为国家、民族学习的远大志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适用于每一次科技革命)

29、电能的利用 ①电器的发明:“发明大王”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 ②电能的利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0、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并发明了第一辆三轮汽车。

31、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3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德国为中心。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33、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4、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35、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其他后果:摧垮了德、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启示:战争是残酷的,要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6、科学

①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②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

③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为利用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④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他们的科学研究揭开了自然界的奥秘,为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其发现和发明往往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勤苦奋斗、敢于创新、服务社会的优秀品质。

37、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强调天赋人权。

38、文学

①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 ②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39、艺术

①识图: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宗教画;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向日葵》。

②19世纪德国人贝多芬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

世界现代史(15分)

1、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就是十月革命。

2、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激励了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3、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4、1922年,苏联成立。

5、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⑴成就: 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后,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发展为工业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

⑵问题: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⑶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这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⑷评价: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存在严重的弊端: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和法制被忽视,权力集中到个人手里,形成个人专制独裁。

6、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凡尔赛和约》。基本内容有:①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公里以内不许设防;④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7、1921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公约虽口口声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但实质上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开始于美国,这次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三个特点;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导致劳动人民生活的急剧恶化和工农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趋激烈和尖锐。一些国家通过改革(如美国罗斯福新政)来挽救经济危机和民主制度;一些国家(德、意、日)则走上法西斯扩张道路,成为二战的策源地。

9、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⑴实质: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摆脱经济危机,使经济复苏 ⑵内容:

①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入手); ②整顿农业;

③调整工业,颁布《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中心措施); ④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⑶作用:

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⑷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经济竞争环境等。

10、慕尼黑会议

⑴背景:德国吞并奥地利后,陈兵德捷边境,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

⑵内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⑶实质:英法用牺牲小国来满足侵略者,企图将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以求自身安全的绥靖政策,实质是纵容侵略,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

⑷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使德国进一步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1、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逐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最大范围。

13、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4、1945年初,美、苏、英三国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主要内容有: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苏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15、二战中的重大战役。

①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③1945年4月的柏林战役,是二战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6、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⑴战后初期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位置,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⑵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并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⑶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并调整发展,率先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

17、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成为欧洲联盟,这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

18、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1987年,日本又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二战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改革的根源都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20、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21、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成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粮食生产实现了自给有余;在核工业和航天技术上取得突出成就,并发展为软件大国;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1位。

22、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和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标志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23、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24、二战后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旷日持久的民族矛盾;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各宗教在此都有许多圣迹,对土地的控制与争夺蒙上了宗教因素;阿拉伯与以色列的领土争端;中东各国对水资源和石油资源的争

夺、由于一些大国插手中东矛盾,使原本复杂的矛盾更加复杂。

25、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这就是冷战政策。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开始标志);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26、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二战后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集团等“冷战”政策,实行全球扩张。美苏长达三十年的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冷战后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和入侵伊拉克,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给世界和平带来新的威胁。

27、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8、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

⑴表现:跨国公司日益活跃,在世界经济事务中起主导作用;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或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为一个整体。

⑵影响:使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使各经济区域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使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势力不断扩张;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既带来机遇又形成挑战;导致东西方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政治冲突和文化冲突的加剧;促使西方霸权主义的横行和东方恐怖主义的滋生,严重威胁世界可持续发展。

⑶你认为,对中国(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利与弊?

①有利方面: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一定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②弊端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快,市场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以及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4)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

首先,我们要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29、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当前世界格局处于“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30、第三次科技革命

⑴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⑵主要领域: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海洋工程技术 ⑶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

31、德莱塞是美国现代作家,有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等。

32、西班牙人毕加索是现代史上著名的画家,有反映法西斯暴行的名画《格尔尼卡》以及《和平鸽》。

33、美国的好莱坞是世界最著名的影城,奥斯卡金像奖是世界最有名的电影奖。

乡土历史部分(10分)

1、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约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2、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还发现了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3、2002年湖南省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片秦简,为秦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

4、宁乡发现了四羊方尊。

5、浏阳人谭嗣同为戊戌变法献身,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

6、邵阳人蔡锷由于在护国战争中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7、1928年1月,朱德、陈毅在宜章发动了湘南暴动。

8、1928年4月,周逸群、贺龙发动了桑植起义。

9、1928年夏,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的领导下,发动了平江起义

10、红军长征在湖南:

①1934年8月,任弼时、肖克率领红军先遣部队挺进湘南,在桂东成立红六军团,任弼时任中央代表,肖克为军团长,王震为政治委员。

②11月,红军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后,抵达湘南边境。

③1934年12月,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初期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行动。他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使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

④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领导下,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11、日军在湖南的暴行:①1943年5月,益阳南县厂窖惨案;②1941年11月,常德细菌战。

12、抗战时期发生在湖南的著名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长衡战役(1944年5~8月);常德会战(1943年11月);湘西会战(1944年4月)

13、芷江洽降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945年8月21日,中国代表与日本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洽谈。日本代表交出了武士刀和兵力部署表册,中国代表指令日军在各战场向国民党军队投降。双方签署了备忘录。 影响:芷江洽降,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国战区的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作了必要的准备。

14、湖南和平解放和长沙起义的时间:1949年8月,领导人:程潜、陈明仁。

15、1949年10月的衡宝战役为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16、湘西剿匪的影响:湘西匪患彻底终结。

17、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18、刘少奇:湖南宁乡人,副主席、人大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任弼时:在七大上被选举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

20、彭德怀:湖南湘潭人,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部长等 。

21、贺龙:湖南桑植人:体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

22、罗荣桓:衡山人,担任过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23、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

24、周敦颐:宋代道县人,创立了理学。

25、王船山:湖南衡阳县人,明清之际唯物主义思想家 。

26、魏源:隆回人,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7、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创建了湘军 。

28、湖南的近代教育发展状况:近代教育发韧于维新变法时期,1895年谭嗣同提议创办浏阳算学社,1897年,熊希龄创办长沙时务学堂,是湖南的第一所近代化学校。

29、湖南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教育家:杨昌济、徐特立、罗辀重 。 30、雷锋精神

雷锋是湖南望城人;雷锋精神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是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精神。

31、铜官窑创始时间:唐代 。

32、醴陵瓷创始于清朝雍正七年,有“红色官窑”之称。

33、1983年和2002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银河”高性能计算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

34、湖南师范大学刘筠教授带领的协作组培养出湘云鲫和湘云鲤,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开发和“九五”计划期间的重大产业化项目之一。

35、湖南江永妇女之间传承使用的女书,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 。

36、省内民族传统节日:苗族:苗族节、祭祀节外,还有专门与“吃”相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湘西苗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四月八”和“赶秋”。此外苗族还有“清明歌会”、“斗牛盛会”等大型的欢聚盛会。

37、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是赶年,是独特的过年习俗 。

38、侗族的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撒玛节、姑娘节,“行年”是侗族独特的年俗。

39、瑶族与牛有关的节日有牛生节、斗牛节。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的节日。 40、明代前期李东阳开创茶陵诗派 。

41、主要地方剧种:湘剧、花鼓戏(最流行)、祁剧、辰河戏。

42、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和怀素都是长沙人 。

43、湘潭籍著名画家齐白石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

44、田汉:《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

45、丁玲的代表作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代表作《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沈从文的代表作是《边城》。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