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科技局的年度工作总结(通用)

科技局的年度工作总结(通用)

科技局的年度工作总结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

科技局的年度工作总结

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技局的年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科技局的年度工作总结

科技局的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跳出苏北,争先苏中,尽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块”以及加快“两个率先”目标的要求,紧扣跨越发展、奋力争先的主题,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以星火支柱产业升级、生产力提升、省“333工程”东台高新技术创业园、传统产业“高新化”和农业科技创新等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组织“项目推进”,全力开展科技招商,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一、科技计划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取得新的突破

为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有效对接,强化科技引导、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我局坚持以“项目推进”为核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组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国家和省级火炬、星火,科技攻关、成果示范推广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9项,比去年同期净增26项。已立项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33项,已争取国家和省级火炬、星火项目贴息贷款1.23亿元、无偿科技拨款310万元。其中马佐里纺机公司“DTM139A细纱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综合屏蔽信号电缆”、“高温低蠕变电子陶瓷用钛酸铝刚玉承烧板”等5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特种雄蚕丝产业化”、“年产1000吨新型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等5个项目被列为省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缫丝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桑枝条综合利用”等12个项目被列为省星火计划。在项目组织推进过程中,我们从技术含量、市场容量等方面着眼,力求选准选好项目,保证项目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并注重把握三个重点:一是围绕培大育强实施项目推进。以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企业和星火龙头企业为载体,转化实

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牵动力强的项目,培植一批对主体经济有明显支撑作用的企业群体。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实施了“缫丝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真丝针织自动化应用”、“稚蚕工厂化共育”等国家级星火和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5项,企业利税连续5年增幅都在50%以上。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德国技术,开发数据安全电缆,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增添了后劲;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实施纺机专利数据库项目建设,极大方便了企业技术升级开发,多项产品跻身省级星火和火炬计划行列,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增加两亿多元的销售收入,新增利税两千万元。二是围绕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实施项目推进。通过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招商的吸引力。东台高新能源研究所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的“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先后被列为省级工业攻关和国家级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获得无偿科技拨款115万元,为企业加快开发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转化实施这一高新技术成果,现已通过招商引资,签订引资5500万元协议,预计该项目开发后年可新增销售1.5亿元、利税3000万元以上;东台华阳玻纤有限公司,实施的省级工业科技攻关项目“高整体、高综合性无石棉摩擦基材复合成形加工技术开发”,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已吸引外资投资500万元,在市开发区征地35亩,现已完成主体厂房的土建工程,预计项目投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税360万元;东台菇神食用真菌研究所,开发实施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富硒灵芝及多糖提取”、“桑枝条培育食用菌”等为企业发展壮大积蓄了充分的后劲。三是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广实施项目。重点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市场化、外向化、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实施项目推进,共组织申报农业项目22项,其中“人工北冬虫夏草产品开发”、“蔬菜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综合利用桑枝资源栽培名优食用菌示范推广”、“无公害蔬菜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优质精品西瓜

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生物菌肥对桑园增产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与推广”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对调整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运营质量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重点支柱产业的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为巩固提高我市茧丝绸国家级星火支柱产业、苏薄荷省级星火支柱产业的建设水平,我局紧紧围绕解决支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整合科技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着力提高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水平,增强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支柱产业项目对接。围绕两大支柱产业培育,与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南京中医药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1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及苏豪集团等知名企业对接实施产学研项目17项。其中,“优质雄蚕丝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综合利用蚕蛹标准化栽培蛹虫草及虫草素等活性成份深加工”、“缓释型和控释型微胶囊化薄荷油开发”等5个项目被列为省级科技攻关和招标计划项目,“高效蚕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与应用”、“家蚕天然彩色丝生产技术研究及生产基地建设”等7个项目被列为省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星火计划项目,项目总投资5762万元,实施后年新增利税5000万元以上。二是加快支柱产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今年以来,围绕两大支柱产业培育,先后组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1项,其中高效蚕业标准化栽培技术、生物有机肥在蚕桑生产中的应用、薄荷标准化栽培技术等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之中,并可望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三是加速信息技术在支柱产业中的示范推广。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富东缫丝厂等企业新上自动缫20组,并着手实施煮茧智能化改造;对支柱产业重点镇明确了每镇培植2个信息化试点企业和5个信息化示范农户;对1000万元以上的36家支柱产业加工企业,100万元以上的1021户种养大户,都普遍建立了信息采集点。围绕支柱产业建设,开发涉农专业数据库12个,日吞吐农业科技信息及大宗农产品信息500多条、5万字节。

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推进省级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全年共组织申报农业科技项目22项,其中进园区项目14项。园区建设以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增强示范辐射功能为重点,园区的特色、规模、质量得到同步提高。一是以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名优瓜果、蔬菜、食用菌等产业。组织实施“优质精品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名优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等科技项目。二是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名特优畜禽新产品。头灶康维公司与南林大合作开发的低聚木糖项目,投资近1000万元,已投入批量生产,为我市无公害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许河花凤禽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高级专家共同研制开发的绿色品牌“花凤蛋”,已打入“家乐福”、“苏果”等超市。三是以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重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化农业。推广农业实用技术30多项,其中“大棚立体化种植”、“无公害三元杂交猪生产”、“秸杆养羊综合配套技术”、“优质乳猪综合配套技术”等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取得较好效益。

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跃上了新的平台

2010年是我市开展“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市”建设的第二年,知识产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影响力逐渐扩大,专利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保护专利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招商引智和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知识产权环境。全市的专利申请量、专利实施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截止2003年11月,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10件。其中,马佐里(东台)纺机公司23件,东强公司8件,东台食品机械厂、江苏江佳公司、东台江海救生设备公司均在4件以上,重点

企业专利申请量的提高带动了企业专利申请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专利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份额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市专利产品的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以上。从行业角度看,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机械、通信电缆、食品机械、木工机械、摩擦材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我们不仅指导企业的专利申请、管理和企业专利战略的制订与应用,而且是把专利维权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参与专利侵权纠纷的调处。今年,我们数次组织骨干力量直接参与了3起专利无效案的审理,其中江苏东强公司的“铁路信号电缆”和马佐里(东台)纺机公司的“细纱机支座”专利诉讼案,经深入调查、细致取证,三次赴京答辩,最终均获得胜诉,为企业挽回了巨额损失。东台石油仪器厂的“油井控制线管”专利无效案的口审也已进行完毕。这些工作的成功开展既增强了企业开展专利工作的信心,也使专利工作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我局杜剑锋局长在东台日报上发表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专题文章,并就全市专利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集中在《东台日报》作了解答。我们还从4.26开始在《东台日报》新辟了为期一年的“专利知识系列讲座”专栏,全年将刊完26期,内容包括专利基础知识、专利的申请和实施、专利保证、专利法律政策、专利战略等,既有基础知识讲座、专利咨询、以案说法、知识竞赛,形式生动活动,反响较好,极受企业和科技工作人员的欢迎。

五、产学研合作层次稳步提高

一是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强化对口交流合作,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200多家企业与全国18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210多个,

累计签订技术合同680多份,合同成交额达2亿多元,开发新产品690多项,建成试验示范基地36个。产学研合作领域由单纯工业、农业方面的合作,拓宽到科技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由单一产品技术开发,向科学管理、营销策划、人才开发等方面拓展,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提高合作层次,强化“三高”项目开发,加快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及其配套生产工艺技术、嫁接改造提升纺织产业方面,无锡庆丰集团东台纺织服装公司与东华大学技术合作,应用信息流程管理技术提升传统纺织业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科学化高效管理。三仓鑫海织造公司在苏州丝绸工学院等科研单位的指导帮助下,新开发了酶法面料后整理技术等10多个新产品。在开发“高、尖、专、特、新”产品方面,市东龙化工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结成产学联合利益共同体,瞄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进行了从产品原料选择、工艺路线创新到工厂化生产全过程的联合攻关,首创新法生产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行标准,形成年产3000吨的生产能力,可新增销售5000万元,创利税1000万元。弶港食品机械厂与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院、江南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建“东台食品机械研究所”、“东台市淀粉研究所”,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蒸汽去皮机、干刷脱皮机、水力切割机等多项新产品,并整合机电仪一体化高新技术,研制成功荷兰式马铃薯雪花全粉自动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当年制造10台设备,创产值4000万元、利税600万元。后港镇富尔特高温耐火材料公司聘请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院士等高层次专家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钛酸铝结合刚玉耐高温承烧板,产品附加值高,每吨产品价格在50~60万元左右,且市场销售前景广阔。

三是创新合作方式,着力营造有利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和条件,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经营水平。头灶镇康维公司与南林大合作开发“低聚木糖”项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街奥力维公司与江南大学以技术和资金参股25%合作,开发冻干蔬菜新品种,可增加出口创汇1000万元以上,并可带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三仓绿茵脱水蔬菜公司吸引南农大技术入股,合作开发有机生物肥料新项目,带动和促进了三仓等地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

六、扶植和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初见成效

《江苏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颁布以来,我们通过广泛宣传,制定具体计划,采用得力措施,积极指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对我市产品技术含量高、开发创新能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截止今年11月份,我市已有32家企业被批准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19家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东龙化工有限公司、时堰捷士通公司、华阳玻纤有限公司、新街江海消防公司等企业已跻身税收超百万元的企业行列。头灶江佳机械公司的机电一体化四面刨床、多片锯,溱东波华科技开发公司的智能网络机柜,新街江海消防设备公司的消防应急逃生装置,廉贻华乐公司的E-级脲醛树脂胶,海丰化工厂的L-酪氨酸,时堰环宇玩具公司的出口充气玩具等一批具有民营科技企业特色的新产品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七、科技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以来,我局按市委、市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倾尽全力开展招商和项目开发活动,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机关干部挂职招商引资共洽谈引进项目8项,其中以下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一是由宁波腾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在

市开发区新上“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拟分三年投入到位,现已与我市经济开发区正式签定征地120亩的用地协议,并交纳土地定金,目前已分两期投入资金742万元,其中购买国外关键设备231万元,现金投入511万元,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二是引进甘肃佑安制动材料有限公司与华阳玻纤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新上的新型复合材料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外方投资480万元,已全部到帐,在市开发区征地35亩,两幢主体厂房已经建成,主体设备已全部到位,预计年底可开工投产,形成年产量1000吨,年销售收入3600万元,创利税300万元。三是经中科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心牵线,与新加坡长兴保健品有限公司和广东长兴科技保健品有限公司达成开发灵芝保健品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美元,近期来东台考察签约。四是与上海永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开发食药用菌产品深加工协议,总投资500万元,现已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五是与南京农业大学达成生物有机肥合作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南京农业大学以技术入股,现已成立生物有机肥公司。六是与台湾中国富菱集团公司达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高新科技工业园项目。七是引进清华大学“稀土纳米晶体材料”项目等都在积极洽谈之中。八是积极促成头灶化工园与宜兴化工园全面合作协议近期将签约,并付诸实施。

第二篇: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

20xx年,在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关心指导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市科学技术局紧紧围绕坚持“三化”统筹,打造“五个亮点”的战略部署,以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强化工作推进落实,积极做好科技统计工作,为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现将我局一年来科技统计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科技统计是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决策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做好科技统计工作,为各级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制定调整政策、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统计分析资料,同时为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础。因此,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就不能忽视科技统计在科技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把此项工作做细、做准、做实,我们成立了科技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由党组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做到了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共完成各项科技统计工作。年初召开科技统计工作专题会议,认真总结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清理工作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扎实开展科技统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强化制度,完善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局始终坚持按制度办事、按章理事,和完善制度为着眼点,制定并完善了科技统计工作管理规章、科技统计工作培训制度,同时制定了省级以上重大重大科技项目年报制度、科技成果年度统计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年报制度,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季报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等统计年报制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月报制度、专利统计月报制度等, 并适时进行了相关专项统计分析。

20xx年完成了XX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执行情况调查表、全省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征集表、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情况统计表等多项科技统计,并建立完善了科技统计数据库。

三、注重全面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我局科技人员统计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在科技统计业务知识和提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达到“快”、“细”、“准”的要求。二是加强企业科技统计人员的培训。由于企业科技统计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给你更换统计人员,为做好科技统计工作,科技局每年召开科技统计培训会议,讲清科技统计报表的各项要求,并经常保持与企业的联系,把好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关。

四、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统计工作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在全市开展科技大调研活动,了解企业发展科技需求,发放了企业科技需求登记表,并对回收的需求登记进行认真整理、分析,撰写了调研报告。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是科技统计的生命线,要坚持质量第

一、实事求是、依法统计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三是切实发挥统计数据功能。为了充分发挥科技统计数据的作用,更好地为科技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统计报表出来后,及时总结,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每次的统计分析报告因选题新颖、内容充实、有理有据。每年的年报统计工作结束后,将统计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并建立专门统计数据库保存。确保科技统计数据能够正确、及时的为各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科技统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科技统计不仅可以为科技管理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而且可以跟踪科技政策实施情况,向科技政策决策者反馈信息,对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科技局年度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区、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科技部制定的《县(市)科技工作导则》,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导作用,加快城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好科技创新计划,努力提高和加大科技在城区经济实社会发展中的显示度,逐步建立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有效的科技工作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不断推动城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二)主要工作任务

1、信息化建设

(1)按市信息办要求做好电子政务工程实施工作

(2)进一步做好城区政府网、科技网和农业科技网的更新维护和城区网站的对外推介与宣传,不断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宣传城区、服务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

(3)进一步加强基层节点建设,加大乡村和社区基层单位信息员培训力度,使沙井镇的信息员成为后台管理员,能独立维护更新镇和三个村的信息服务网,村级信息员能独立操作通过易通网发布供求信息,提高上网技巧,能结合本村生产实际及时从网上收集下载相关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使镇、村级节点真正成为不走的农业专家和农民了解市场信息的窗口;使社区信息员能结合本社区实际,利用信息化拓宽社区服务,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4)在年4月前做好《城区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的总结验收准备工作,按合同要求按时申请市局组织验收,确保通过,力争申报科技成果。

2、农业科技示范

(1)继续做好奶牛品改与集约化养殖技术示范,带动城区奶牛业快速健康发展。

(2)继续推进科技示范村、户建设,引导示范村农户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将示范村建成农民科技素质高,特色明显,农民增收幅度大并幅射带动周边村队的科技示范村。

(3)申报市局继续实施果蔗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示范,以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降低沙井镇近3000亩果蔗种植成本,提高果蔗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4)申报市级科技项目,力争获立项(本文由免费提供,转载请注明)支持在沙井镇开展反季节淡水虾养殖示范和食用菌种植方式创新(与农作物套种)技术示范。

3、企业科技服务

(1)组织企业积极申报上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和其它专项基金项目,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开展和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重点指导南宁新宇汽配公司申报CAD三维应用开发,维威制药公司申报ERp开发应用和富丰饲料公司的绿色食品春江鸭品改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等项目。

(2)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技术机构,加强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跟踪服务,有条件的要积极开展新产品引进与开发,促进企业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竟争力。

(3)指导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提高城区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拟指导帮助3—5个企业建立企业网站,协调解决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4、科普

继续以农村、社区、学校为重点开展好科普工作,创新科技进村入户和科技进社区的方式和渠道,使科普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实用而有效,不断提高城区居民、农民科技素质;实施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进一步带动青少年爱科学实践活动开展,培养青少年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风气。

5、科技项目管理

协助市局做好城区企业单位承担上级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做好维威制药公司的维威炎灵新药开发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和其它项目的管理工作。

6、部门自身建设与能力提高

(1)抓好政治和业务学习。按城区的统一部署,组织本部门全体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同时,根据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业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部门的行政效能。

(2)组织全局干部参加相关的培训考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创新科技工作思路。

(3)做好部门规范管理,提高科技工作实绩。坚持每周一工作例会制度,安排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4)增强服务观念,改善工作作风。树立科技工作者求真、求实、求新的工作形象,依法行政,廉洁自律,扎实干事,勤政为民。

(5)积极参与城区的重大工作(项目),不断提高科技局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科技局、科协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创新”引领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贯彻《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计划行动纲要》,认真按照地震“三体系一加强”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率,着力强化要素支撑,务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现汇报如下: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市委市政府下达指标完成情况

科技考核指标稳步推进:组织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通过新增2家、复评1家;1-9月份,发明专利申请已完成任务的473.68%,增幅244.83%。1家企业(阳光机械)申报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材料已由市局推荐至省;1家企业(振发配件)申报实体研究院;筹建东坤康体孵化中心,为小微创新企业提供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全社会研发经费每年只填报一次,2015年研发经费将在2016年国家统计局年报一套表中填报,我局今年已举办2次研发经费填报专项培训班,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指导财务部门规范归集研发费用,完成研发经费0.4亿元任务。

(二)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立足创新能力建设,着力创新型企业培育。落实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项目申报,深入一线服务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上马新项目,开发新产品。努力挖掘优质项目源,科技项目累计实施34个;组织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4家和省高新技术产品11件;完成省技术转移计划项目(振发锻件、科光)和省科技攻关项目(宜源环保)验收工作。

二是立足创新环境优化,着力科技政策引领。深入开展“暖企”活动,组织开展XX市2014年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项目申报兑现工作,帮助辖区单位获奖补资金260万元;落实2014年度区级专利申请资助和奖励工作,区科技局对当年符合规定条件的专利进行了认真审核登记并进行了公示,兑现资金79.3万元,有效推动辖区个人和企业创新氛围形成。区政府于2015年7月30日印发新修订的《XX区专利申请资助和奖励办法》,帮助企业切实及时受惠政策,打好“科技投入牌”。配合区发改委开展企业与银行股权市场转让相关工作,缓解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三是立足科普环境提升,着力开展示范争创。完成了新一轮争创全国及省科普示范区工作,10月15日通过省科协检查验收,现已由省科协推荐上报国家科协。全面启动XX市社区科普大学分校和教学点建设工作,7月24日XX区分校揭牌仪式在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内科普学校举行,24个教学点教学工作有序推进。 四是打造全省一流的科普地震馆。投资近2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共有29件展品,7大功能区的具有安庆特色科普地震馆。展品注重互动和融入,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强,展教效果突出;展馆充分结合安庆实际,地方特色明显。作为社会地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与展示窗口,地震科普馆成为展示迎江服务的新亮点。组织辖区居民、学生共5000人次参观地震科普馆,积极发挥其宣教平台作用,让体验者实地感受地震来临场景及自救互救举措,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强防震减灾能力。

(三)其他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立足创新要素聚集,着力平台和人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开展辖区企业产学研及创新能力调研活动,辖区科技型企业与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协议11家(如:安徽清扬水处理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我区科技型企业专利联络员实现全覆盖;面向科技型企业,落实对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创新工作人员的创新工作指导,组织参加首期“安庆科技大讲堂”及创新能力调查培训会议,打好“科技人才牌”。

二是认真开展科技宣教活动和科技统计工作。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围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开展系列活动。承办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工作,开展科技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举办“互联网+教育”首届新时期教师基本功大赛、新型职业农民禽类养殖专业培训班、syb创业培训班,激发创新热情,拓展创业空间。组织企业做好统计年报一套表中研发经费表及高新技术产业火炬计划表的填报工作,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情况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工作。组织开展2014年度科普统计工作,收集原始数据,共上级决策。

三是促进科技金融行动。配合相关部门服务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协同金融部门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加强科普平台建设。完善科普服务设施,丰富宣传内容,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加强迎江科技馆、地震科普馆、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建设,让各类科普设施“转起来、活起来”;拓展科普图书银行、百姓小剧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打造科普特色项目;以“电子科技+科普+体验”的模式开展迎江社区、学校和企业科普平台建设,着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升。

五是积极开展示范创建。组织光荣社区申报国家科普示范社区。XX区新洲天然村、朱小宝、XX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XX区炮营山社居委分别被市科协命名为市级科普示范村、科普带头人、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社区,此举能有效提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组织华一小、XX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申报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组织西湖社区和地质社区申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加大创建力度。 六是落实创新助力工程。今年省科协开展创新助力工程,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服务创新发展。区科协积极作为,全力为企业寻找解决问题合作伙伴,于7月帮助中维环保有限公司与省电子协会对接,共同解决等离子技术问题,现已签约合作,XX市共有2个县市(区)开展此项工作,迎江就是其中1家,并组织该企业申报省奖补项目。 七是扎实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根据省市工作要求,结合迎江实际,制定了《XX区地震应急预案》。切实加强地震防范应对工作及做好地震病险工程鉴定排查上报工作。分别邀请市地震局局长潘永益和陈礼总工在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和社区科普大学XX区分校开班第一课上作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区科技局编印《地震知识汇编》,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和公务员宣传工作。结合“5.12”开展电影展播、防震避险演练等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积极构建防震减灾宣传“大网络”。组织观测点业务人员参加全市地震系统“三网一员”培训班,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识,明确防震减灾工作,

(四)市级以上荣誉

完成了新一轮争创全国及省科普示范区工作,10月15日通过省科协检查验收,现已由省科协推荐上报国家科协。

11月7日-8日,在“中医学会杯”XX市首届科协系统比赛中,迎江科协团队获第7名的好成绩。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切实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坚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重点难点任务落实。做到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坚持服务,施政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毫不松懈地反对“四风”,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

二、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结合科技“十三五规划”,按照省、市和区有关工作安排部署,谋划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一)2016年工作思路

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集聚创新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支持研发项目、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助力科技金融和协同创新,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以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为着眼点,坚持上下联动、主动作为,为全面建设科技迎江、人文迎江和智慧迎江提供强大支撑。

(二)主要目标

1、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科技产出数量提升。全社会r&d投入递增15%以上。专利申请、授权量增幅全市领先。新增3家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申报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以项目为着眼点,挖掘生产线上的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增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2、创新要素集约高效。聚集创新资源、培育优秀创新人才,打造区域长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支撑,以企业实体型研发机构为基础,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为纽带,以梯级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为载体,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目标,形成创新平台体系。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企业设立实体研究院1家,力争引进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个。

3、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华茂、华泰林浆纸、阳光机械等科技型企业发展,形成开放型、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格局。利用创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发展机械、纺织、新能源汽车配套、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科普事业持续增强。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积极开展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发挥科普宣传阵地作用,充分运用XX区科技馆、地质社区科普活动中心等宣教平台,积极筹建长江外滩科普长廊,使社区科普推陈出新、校园科普开拓创新、城乡创建领异标新,切实推进科普工作。大力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社区)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5、落实防震减灾工作。做好地震安全自救和防震减灾教育,发挥好XX区地震科普馆宣教平台作用,利用网络的信息化推进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切实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协助市地震局新建秦潭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三)推进的具体措施

1、科技工作: 在引导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争取科技政策,申报科技项目和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力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1)做好全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调研工作,帮助辖区申报单位做好专利申请、文本制作等相关工作。落实2015年专利申请资助和奖励兑现工作。做好研发经费核定上报工作,组织企业填写好统计年报一套表中研发经费表及201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火炬计划表。 (2)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研发中心,承接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组织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落实已立项项目成果指标任务完成,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形成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创新集群。服务华泰林浆纸有限公司“白泥综合治理项目”、“年产30万吨漂白商品木浆综合改造项目”;加强南风日化、一枝梅等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企业项目申报,帮助关键技术改进;支持谷润农产品等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促进科技研究开发,提升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水平和规模;加强菱通电梯公司大数据支持工作。

(3)开展辖区企业技术、人才需求、科技项目情况等创新能力调研活动,摸清我区企业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把握企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需求状况,增强科技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借助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4)服务做好华茂染整设计院和东坤康体创新科技园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载体作用,推进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实现全覆盖,以“孵化+载体+投资”等模式,为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支撑,促进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融合,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全程提供服务。

(5)科技与金融实现双向融合。积极支持通过一系列金融制度的创新安排,产生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叠加效应。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科技企业。

2、科普工作:

按照省市科协工作精神,启动长江外滩科普长廊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普平台建设,形成一社区一科普、一学校一科普及城乡科普示范创建和结对共建新模式。

一是进一步发挥好XX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地震科普馆的宣教平台作用,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设置种类多样的课程,注重发挥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注入体验性,建成中小学生向往的科普殿堂。

二是加强交流,拓宽思路,打包科技馆、“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等平台及城区学生较为丰富的科普体验,走进贫困山区和农村,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科普素质和能力。

3、防震减灾工作:

扎实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按照省市地震局的工作要求,加强自救互救能力建设,结合地震科普馆,开展好宣教工作。

切实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协助市地震局新建秦潭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身处乘风破浪的发展时代,唯有奋勇向前,方能不辱使命,唯有实干苦干,方能创造佳绩。我们会在中共XX区委和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各部门的联动下,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为早日实现“全省居前列,提前达小康”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按照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做好创业孵化,努力营造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今年,开发区科创园成功获批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XX区成功获批“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我局被市科技局推荐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全省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全省首批创新型城区创建书面材料已上报省科技厅。一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2012年度科技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管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苗子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培育企业申报市级科技型企业,努力储备高新技术苗子企业,2012年全区新认定市级科技型企业20家。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管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201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家。紧密结合区域特色优势,努力培育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将智能装备产业作为XX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北仑智能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8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位居全市第一。 (二)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一是全面落实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全区共有121家企业享受了2011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超过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44家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税4.16亿元。二是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活动。2012年上半年全区r&d经费投入7.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7%;1-8月份全区r&d经费投入11.12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5%。新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12家、区级44家。全区共获批国家863计划、创新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17项,宁波球冠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并获得国拨经费920万元;获得市级科技项目101项,获得市拨经费2000多万元,其中市重大(重点)共性关键技术项目立项13项;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3项、市级4项。三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落实。大力培育专利申请大户,在宁波各县市区中首批设立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点。全区共有50余家企业实现专利零突破,36家企业被列为专利申请大户,比去年翻一番。1-11月份实现专利授权量2578件,其中发明专利189件,分别增长44.7%和24.3%;8家企业通过省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一;8家企业通过市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二。认真做好中国发明奖推荐工作、XX市发明创新大赛和宁波专利活动周等各项组织工作,获XX市第八届发明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加强科技合作交流 我区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已落户春晓滨海新城,目前已进入工程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阶段,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已陆续到位,相关科研活动陆续展开。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的联系与合作。新引进哈工大北仑伺服电机技术转移中心。与宁职院的全面合作不断深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通过组织企业赴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考察学习以及参加北京科博会、宁波—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等,搭建企业与专家联姻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举办了2012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北仑分论坛——XX市汽车零部件材料产业对接会。举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对接会。促成雪龙公司与浙江大学朱位秋院士领衔的的创新团队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至今全区已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5家。另外,充分发挥各街道乡镇科协,区级学会、协会和社区科普分会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坝头社区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单位,指导新矸街道芙蓉社区等3个社区成功创建省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

四、拓展科创园发展空间

打破传统的科创园有形范围,积极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多点多园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将园区场地租金从原来的

10、

9、8元每平方每月统一提高到

15、

14、13元。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及管理有关规定,通过上门走访和鼓励引导,努力动员毕业企业搬迁。目前已完成企业搬迁12家,腾空厂房近7000平方米。联系区内大港公司、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组织企业实地考察霞浦国际物流园区、春晓、大碶和大港工业城等,积极收集附近出租出售厂房资源,为毕业企业及部分新进企业寻求发展空间。9月3日,我们以下属科创园发展公司出面,竞买了大港工业城原赛爵服饰的厂房,占地面积32.8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计划将该厂房作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专业孵化器,取名“智能装备研发园”,集中发展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驱动系统、智能检测等智能装备产业。另外,科创园三期大楼建设也进入项目前期阶段。

五、大力引进培育创业项目

重新梳理招商方向、重点和具体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多渠道高质量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其他好项目。今年已经完成注册的科技创业项目32个(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4个)。新引进2个市“3315计划”团队,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名,企业研究院1个。已获批省“千人计划”2人,市“3315计划”8人(团队1人)。在抓好引进的同时,全面加强各类服务,制定园区企业考核制度,深度掌握企业发展状态。推动对企业的分类服务和管理,对考核优秀的给予重点帮扶,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逐步淘汰。开展了创业项目与银行、风险投资、民间资本的对接会,开展了创业咖啡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创业企业的辅导、培训和交流。全面启动园区改造工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景观改造、园区绿化及企业围墙形象改造工程,提升园区档次和规模。

二、明年科技工作思路

回顾近年来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全区各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为我区加快科技进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纵观XX区情,我区科技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相对偏低。XX区科技综合实力与标杆县(市)区XX区、XX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临港大工业对创新综合实力的指数贡献较弱;科技经费投入强度落后于省内先进地区;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型科技人才相对缺乏。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除海天塑机、吉润汽车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如电力、能源、化工、造纸、钢铁等临港大工业企业大都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偏短或中断,产业集聚度不高,不利于企业创新链的延伸;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行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性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外资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由于受集团总部控制,导致相关企业主要以科技成果的应用为主,对科技创新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三、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弱。我区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在近些年有所发展,但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在整体布局上有待完善,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区在新能源、海洋高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项目相对较少。四是科技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区域内创新资源相对匮乏,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科技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不足。展望2013年,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已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下一步,我局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依托北仑现有产业基础,牢固树立“企业为基、创新为源、人才为本”的工作理念,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营造科技创业创新大环境三个重要环节,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具体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科技孵化器功能为抓手,帮扶科技型企业创业成长。按照“高端人才、产业规模、园区规格”五年倍增计划和跻身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强化科创园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是着力推进智能装备研发园建设工作,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生活智能机器人及传统工业的自动化改造,致力成为北仑“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提升发展的动力引擎。二是进一步拓展科创园外部发展空间,做好园区企业的孵化服务,大力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引智质量。三是按照企业的经营业绩、团队建设、发展前景等指标,筛选出一批优秀创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各类人才在园区创业,尽快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努力将科创园和研发园打造成为北仑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乐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地。

(二)以强化高新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立足我区产业优势,加快临港大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对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挖掘和培育,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梯队。成立智能装备技术联盟,加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管理,健全企业科技负责人联系网络,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

(三)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吸引集聚创新要素。一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依托。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加快升级,积极开展国家及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工作,着力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加快推进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我区集聚高层次和高素质科技人员的人才高地、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三是依托北仑现有智能装备产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进制造基地;依托北仑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与复旦大学的合作。四是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引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团队的创建和培育,为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转型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四)以强化科技项目攻关为抓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对全区企业科技研发情况的摸底调研,围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技术,充实完善企业动态科技项目库,努力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定期组织专家和中介机构对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引导企业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开发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以明年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验收为契机,将专利工作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成立北仑知识产权协会。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专利创新源头,鼓励专利技术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做好XX市发明创新大赛、XX市专利活动周等活动的组织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在全区形成企业主导科技创新、项目助推科技进步的创新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