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孩子
第一篇: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孩子
别把坏情绪带给孩子
这两个星期,因为对先生的彻底失望让我的情绪陷入低谷。 周日下午,儿子睡午觉起来已接近五点钟了,我跟儿子说:“你陪我去八楼,好吗?”儿子欣然前往。
一到八楼,儿子便飞奔着去找寻他的遥控飞机去了。而我则到各个房间看看,然后把要带的东西收拾好。儿子过来找我玩了,我问他:“要拉尿尿吗?”儿子摇头。我便陪着儿子玩了一会儿。我再问他要不要尿尿,儿子还是摇摇头,说:“不尿”。我不相信,一摸他的裤裆,果真湿了。一股无名之火油然而生,我生气地说:“你怎么又尿湿裤子了,我不是问了你‘要不要尿尿吗?’我不理你了。”说完,我就进房间,还把房门锁上了。只听儿子走到我的房门口,想打开房门,可是,开了几次都无法打开,便哭起来了。我怕孩子害怕,便赶紧打开房门让他进来。可是,等孩子进来后,我又进了房间里的卫生间。孩子在房间玩了一会儿,开始来开我卫生间的门了,可是,仍然打不开门,听见孩子在门外抽抽噎噎的,我的心很痛、很痛,我在卫生间里也是欲哭无泪,一时间,觉得我的人生很凄凉。我蜷缩在卫生间的墙角,瑟缩着,任由自己的心在滴血。
几分钟之后,孩子的抽噎声提醒了我:还有比痛更重要的——责任,在等着我。我快速整理好出去了,儿子赶紧跟过来。那眼神是那样的惊恐,令我想起来就想刮自己两嘴巴。
我赶紧给孩子换了裤子,然后努力挤出个笑脸给他。孩子见我笑了,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了下来,又恢复了他活泼可爱的样子了。
在回去的路上,孩子欢欣雀跃,显得异常开心。
差不多到青云桥头时,儿子提醒我:我们去吃豆腐花。我微笑着说:“好啊,不过你要问问老板有没有白豆花了。”儿子果真跑去柜台,踮起脚还不够柜台高,用稚嫩的声音问:“老板,有没有白豆花了?”这情景让人难忘。
所幸没卖完,我们要了一杯,坐在店里吃。儿子自己吃,小家伙还知道舀一点点放到嘴边吹冷了再吃。吃了两口,儿子看了我一眼,就舀了一勺放到嘴边都起小嘴吹吹,然后让我吃。我开心极了,所有的不快这会儿都烟消云散了。
我默默享受着小家伙对我的爱。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就算是我一个人,也要把儿子培养成才。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理想。
我不知道今天的事情对儿子的伤害有多大。我只想对儿子说:“对不起,儿子,妈妈真的是太脆弱了,今后,妈妈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以后,不管发生什么,妈妈一定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要让你做一个健康、快乐、知识渊博的人。”
第二篇:孩子闹情绪,父母一定不要做这些事!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已成了现代父母的必修课。面对孩子的情绪,毕老师提醒各位家长,下面这些事情一定不要做!
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习惯于说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实力怼孩子
“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阻断亲自沟通
“怎么垂头丧气的?振作一点!”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
怪罪于别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以暴制暴
“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当孩子情绪的奴隶
“不要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男孩别哭
“男子汉不要哭,勇敢一点!”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男孩也有各种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权利被剥夺,男孩的情绪表达就容易出现障碍。
当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很多父母容易踩中这六大雷区,伤害孩子也伤害自己。让我们一起避免,做个智慧父母吧!
第三篇:老师,请不要带着情绪上课
案例:一位教师受了领导的气,心情不好。在他上课时,有两个学生跟往常上课一样偷偷地闹着玩,被他看到,该老师心里的无名火就上来了 (在心情好时不会这样)。他先是把这两个学生给狠狠地批评了一通,接着又对全班学生说:“如果不欢迎我来上课,你们可以写信给校长要求换人。我最讨厌上你们班的课了。”学生被骂得个个不出声,上课时也不敢发言和乱插嘴,就怕自己说错或者是做错了什么,只好闷着头在听“一言堂”,而该老师此时也没心情去讲课了。结果,这一堂课没有了往常的生机和活跃气氛,没有了学习的快乐。该老师觉得自己的课上得很吃紧,因此心里对该班学生的厌恶情绪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厌恶给这些学生上课。
分析:在生活中,一些老师把自己生活和事业中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造成师生双方的心理伤害。老师是心灵的工程师,同时也是善于给自己心理健康进行自我调节的专业人员,不应该带着不良情绪走进课堂。
一次,为了一个课题研究,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 “一些老师经常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有的还会迁怒于我们,我们成了他的出气筒;我讨厌上这种老师的课,我对他的感觉就是厌恶。”
是啊!现实生活中的个别老师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行为,经常为自己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得失而把个人的喜怒带进课堂,让课堂染上 “孩子脸”般的情绪。他心情不好时就随便找一个学生的小过错对全体学生发一通火,好像全班学生都欠了他什么似的。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安全感的;这样情绪下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佳的;这样不良情绪下的课堂教学是一次失败的教学,甚至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对策: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而安全的课堂气氛。”我们在上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当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受到其他方面的委屈,或者是其他因素使自己情绪不良时,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操作上,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用热爱和尊重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积极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去探究,获取更多的成功的快乐。这些当然就要靠老师有一种好的情绪去感染,去鼓励。为此,我们不要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做一个制造快乐的老师。
第四篇:不要给自己种下考研负情绪
一、不要留给自己任何借口
许多人在因为“懒惰”而放弃学习时,会产生自责感,心理学中成为“认知不和谐”。而为了减轻这种自责,人们会编造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从而使自己心理上平衡起来。
克服懒惰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给自己的“放弃”找出任何理由。心理上的“认知不和谐”产生后,如何得不到“解释”,人们就会改变态度,从“不想学习”,变成“我要学习”。
二、坚定你要做的事
这是依靠你的潜意识来帮助你克服懒惰。当你不断的重复你要做的事和你要达成的目标,这件事和这个目标就会逐渐被你的潜意识接受,从而使你不知不觉中,就按照这一目标行事,天长日久,坚持已经变成你的一种状态、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三、给懒惰一个释放的窗口
意志力可以压制懒惰,但是当你越是压制懒惰,懒惰反而会越膨胀。不但会影响效率,也可能让你的意志力濒临崩溃。因此,你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所有的懒惰一个释放的窗口。
这个窗口就是适当的休息,在周末或是一天中学习效率低的时刻,留出一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放松之后的你,会迎来又一个意志力的高潮期。
大多数人每当到了意志力的高潮期,他们就立下志愿,但是低潮期时又无法坚持;少数人他们克服了低潮期的懒惰情绪,因此能够为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因此,考研需要你长期的保持坚韧的意志力,以此推动自己完成自己梦想,走好每一程。
第五篇:赏识教育带给孩子自信
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们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小男孩他叫武世鑫.在课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真让任课老师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气愤地说:“难怪老师都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 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