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初中数学课程实施策略(大全)

初中数学课程实施策略(大全)

初中数学课程实施策略第一篇:初中数学课程实施策略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策略研究内容提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的,它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应用意识和自主、合作的探索精神。要开展。

初中数学课程实施策略

第一篇:初中数学课程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的,它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应用意识和自主、合作的探索精神。要开展好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认真选取切合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的素材,其次要以问题为载体来实施,充分体现“做”数学,最终不但要重视活动结果,更要重视活动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要克服活动中的各种困难,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数学教育这块阵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实践素材问题载体开放学习“做”数学

正文:

为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公民,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划新的课程体系时,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等作为必修课程”,并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并存在紧密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同时各学科课程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非常重视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综合实践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人在与新教材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就如何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有了些心得与体会。

一、对数学综合实践的认识

数学综合实践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或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问题,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查、观察,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仍处在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地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严谨的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充分体现它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必须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面对目前的数学教学,我们更应关注后者。数学综合实践可以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两个侧面,可以某些方面让学生亲历“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融启发、探究、发现、创新于一体,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数学实践,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例如,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恰好相似吗?教师就可通过实验——剪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引发学生两点思考:一是能不能剪;二是若能的话,则如何剪。学生一般会先从特殊三角形入手,能迅速给出解决,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能分割。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形象的数学内容,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数学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突破教学难点。对于教学中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践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七年级(上)《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教师用米粒、天平、量筒、计算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实验器材,与学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 ,估算出这么多米可供10位灾民吃上约16年,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4)、更加深刻揭示知识形成过程。在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不同的圆纸片作相对运动的实践,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5)、帮助学生

巩固数学知识促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数学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实践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以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在要求学生解决“不过河测河宽”的问题时,学生们集思广益,结合课本知识提出了不下五种的解决方法:①利用全等三角形;②利用三角形或梯形中位线定理;③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④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⑤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⑥利用勾股定理;⑦利用三角函数。通过这一问题解决,使学生对“不过河测河宽”所运用的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做然后知不足”,在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的同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也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教学应用的实际训练。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 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如何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样,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意识。

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的类型

1、开展数学调查。数学调查是指选择某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调查活动,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数学处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推断,用以指导实践的活动形式。如“开展统计活动,调查社会上垃圾袋的丢弃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进行交流”、“调查学生对鞋子款式、颜色、质地等的喜好情况,向厂家提供一份研究报告和建议”等。

2、进行数学制作与设计。数学制作就是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作某种规定要求的作品,当然这个作品可以是某个实物模型,也可以是某个图形甚至某种方案。如“制作七巧板”就是一个数学制作活动;相对而言,数学设计的要求的规范性要弱一些,因而更具有开放性,如“利用七巧板制作一些美丽的图案或者某个故事情节”、“研究七巧板的原理,自已设计一个五板、九巧板等,并利用它们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等。

3、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学生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如“通过计算机用几何画板作出关于直线L对称的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量出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角,以及这些点到直线L的距离,拖动点A,改变三角形ABC的形状,让学生观察,找出上面的度量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的交点情况,讨论得出关于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这样展示了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抽象思维提供了直观模型。

4、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面对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通过将其数学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逐步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问题的数学解决,最终再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加以检验鉴别的过程。比如“在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工具下,探测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的方法”,“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的大?”等,都是要求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解决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数学应用的实际体验和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5、数学探究。数学探究是指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时,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往往包括这样几个过程: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并给出解释或证明。它和上面所说的问题解决的区别在于,问题解决面向的主要是课外的实际问题,而数学探究面向的主要是课内的数学问题,因而,在教学上,两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数学探究更为关注数学问题内部关系的挖掘和数学问题相互之间的转化,更为关注学生数学研究、数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养成。

6、数学主题阅读。数学主题阅读是指就一个确定的数学内容或主题,由教师或学生自己选择一些相关的数学文献,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以达到一定的目标的过程。数学主题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收集、加工、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主题阅读将成为数学综合实践的重要方式。

以上介绍了几种数学综合实践方式,事实上,要对此进行逻辑分类是比较困难的,某个实践活动同时兼具几种形式的特点,或者说某个课题学习活动中同时进行了几种形式的活动的现象是正常的,对它们严格区分是不现实的。随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数学综合实践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此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以课内外、教室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去完成,特别是一些大的调查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可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课后完成,然后到课堂上进行班组汇报、总结。

三、数学综合实践的开展。

1、选取数学综合实践素材。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必然以某个素材为载体,那么,综合实践的素材如何选取呢?本人认为,实践性和综合性无疑是数学综合实践题材选择的两个重要原则。数学综合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因此选择数学综合实践题材务必遵循实践性原则。通过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的现实问题,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此外,具有现实背景的综合实践题材,更容易体现课程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价值。如“调查学生一天丢弃的纸团的个数或家庭丢弃的垃圾袋的个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调查家庭、学校或城市的用水量、水龙头漏水量等”可加强学生国情教育。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间联系,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是数学综合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目标。“综合”是指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如“用长方形的纸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它本身是一个几何背景的问题,在如何折叠方可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的过程中,学生势必应用到许多“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初中生尚不具备求三次函数极值的数学方法,因此学生还难以数学地回答“什么情况下,长方体的体积较大”这一问题,只能通过一些具体情形的比较从而获奖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又会运用到一定的统计知识,加强了数与形的联系。当然,在体现题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素材选择时还应关注问题的数学性,力图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进行一定的数学拓展已经成为可能。如在上案例继续提出下列问题:“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两倍?你是怎样做的?你有哪些解决办法?你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和和面积的两倍?任意给定的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一半呢?”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必将经历猜想、尝试、证明、拓广等过程,从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探索和发现的体验。此外,素材的选取时,还应注意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和问题结论的开放性。

2、数学综合实践要以问题为载体来实施的。为了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综合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给出一些小课题让学生独立实践,通过这些数学实践的实际操作,学生可逐步掌握数学综合实践的方法,由于是以问题为载体来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从而提高了学生进行数学综合实践的兴趣,克服了为了数学实践而实践的问题,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 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要“一步到位”和“一刀切”。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通过动手实验,小组交流,同学间可以得到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都有所收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 问题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设计开放性问题,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合作交流氛围,使他们通过小组活动,表现起创造性,想象力,增强与他人合作意识。有这样一个问题:校园内有一块长12米,宽8米的矩形花圃,喷水嘴安装在矩形对角线的交点P上,计划从点P引三条射线把花圃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分别种植三种不同的花(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空隙),请你通过计算,设计方案,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回答出三条射线与矩形有关边的交点位置,并填写活动报告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交往更丰富,交流的面更广,发现其他同学思维闪光点,经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3.) 问题设计具有探索性。实验探索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因此,该问题能否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否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出问题深处的内涵,能否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一实际问题为例: 工人师傅想从一块锐角三角形铁皮余料剪出一个正方形零件,为提高锐角三角形余料的利用率,正方形的边长希望越大越好,怎样剪

才能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三角形的哪边上,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学生经过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在锐角三角形中,当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锐角三角形最短边上时,正方形边长最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学生又提出新问题:如果 不是锐角三角形,怎样使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最大呢?经过探索得到:结论1:如果 是直角三角形,边落在直角边上的两个内接正方形一样大,边落在斜边上的内接正方形最小。结论2:如果是钝角三角形,边落在钝角三角形最短边上的内接正方形最小,边落在钝角三角形的较大边与最大边的内接正方形的大小不确定。这样设计探究式合作学习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乐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经过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现的结论,无论在思想感情上,还是在学习兴趣上,都要比直接给出结论再加以证明更富有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数学实践课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碰撞,从而迸出发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更要体现学生的“做”数学。“多做数学习题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这是部分数学老师指导学生更好应试的“经验之谈”,多少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而数学综合实践中的“做”,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多动手,在老师指导下探索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失败和成功中获得真知。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和概念是可以由“做”数学实践来帮助加深理解的。如《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让同学先进行猜测(可能是10吨、1.3立方米、20车、可供十位灾民吃三年„„),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开展实践活动进行验证“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实践活动要求①先设计估算步骤,再根据步骤进行操作②动手实践时合理分工协作③填写估算报告并作汇报准备。④合理评价实践过程及结果。小组1的实践报告:实践目的可估10位灾民吃多久,实践工具:米粒、天平、计算器,实践步骤及过程:①数出200粒米②称出它的质量为4克③算出平均每粒米的质量0.02克④13亿粒米的总质量为26000千克⑤一般每灾民每天吃0.5千克,则10位灾民每天5千克,约16年。结果:这么多米可供10位灾民吃上约16年。评价:这个实验方案很好,亲身体验到13亿粒米真多,它可供10位灾民吃16年。并说明实践时数米粒太多,麻烦太少,误差大,200粒米较适中,这样尽可能精确,又尽可能方便。小组2的实验报告:实践目的用多大箱子来装,实践工具:米粒、一立方厘米的容器、计算器。实践步骤及过程:①用1立方厘米的容器来装米②数出这第多米粒是40粒③算出13亿粒米的体积约32.5立方米④要用边长为3.3米的正方体的箱子来装,结果:用一个大箱子来装,它的边长有我班最高女同学身高的2倍,评价:此方案较神奇,只用一立方厘米的容器及计算器就估算出了。小组3与小组4也分别作了汇报,他们都是通过测量计算出13亿粒米分别约29吨,用两吨的汽车要装运15车。通过小组合作,自主确定实践的步骤和工具。自主操作并收集数据并进行估算,充分体现了做,这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受到教育,全国每人节约1粒米,就能使10人吃上16年,认识到节俭的意义。

4、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呈开放学习的态势。由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方法,呈现了相当的开放性,如《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的实践活动中,可测出它们的质量,也可以看让10位灾民吃上多少年,还可测出它的体积或能让车运上多少趟等。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往往根据器材、方法的简洁,同时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体现了学生所具有的极大创新思维的潜力。这种情况由于和长期以考试为中心而使学生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的研究实践领域内自由的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这种开放的、自由地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

5、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要重视结果,但更要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初中里就让学生接触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选取课题,收集信息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实践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真正地感受一下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学生通过特定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直观地了解非常抽象的数学内容,了解它的应用背景,化枯燥为有趣,这个过程会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会使学生体会到研究的艰辛;让他们以小组合作方式来做实践,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数学

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数学的和人文科学的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里不再是相孤立的,而是相互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困难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实施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认识上的不足

在教育理论上传统的数学讲解式课堂模式,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的课堂训练模式在绝大多数数学教师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表现在担心数学实践活动花时较多,怕影响其教学的进度与质量,而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与此则迥然有异,事实上,适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能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什么是学生最重要的,什么是学生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且将来具有可迁移性的能力。

2、教学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指导

长期以来,数学实践活动一直被教育所忽视(教材中有关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少,各种数学报刊有关数学实践活动的文章也不多),有时教师即使想做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因没有必要的经验和指导而流于形式,其数学实践的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重视。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培训,在理解数学综合实验践本质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对数学综合实践指导的技巧和策略,如怎样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怎样去激发问题的控制实践,怎样进行归纳和总结等。

3、学生数学综合实践的能力较差

由于数学综合实践是个“年轻”的课题,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此类问题,现在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下),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第一是学生难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践活动方案,实践的过程中也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是学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夭折等一系列的现象,因此,针对这些可能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首先是积极倡导数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操作实验都尽可能给予学生设计、提问、猜想、操作、交流、评估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实践在能力培养中的载体功能;其次对数学综合实践的设计思想、实践内容、实践的演示操作过程、实践的归纳和总结都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参与的程度;再次是将课堂问题“问→答”变换为问题的“设计→解决→应用→再设计→再解决→再应用的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数学综合实践遵从了认知发展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只要教师指导有方,鼓励及时,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将会很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4、现行中考高考模式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制约

数学综合实践并不排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它们是相辅相在的有机整体,数学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得更多,想得更多,而这些又同时会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而学生会获得更多。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在数学课堂上注意数学实践活动的意识的渗透,逐步提高学生对学生实践的认识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学生明天的高考也必将受益(中考改革和高考命题已向国人发出了信号)。

综上所述,初中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心智发展水平,密切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适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并确定其活动类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梯度,有开放性,有探索性,真正让学生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是不可缺的,它们在经历观测、调查、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满了活力,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晓文、姜平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

4、章飞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及其教材设计的研究》

5、夏炎的《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识》

第二篇:初中历史微课程实施的意义及策略(范文模版)

初中历史微课程实施的意义及策略 山东省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宗彬

微课程跟微学习、微内容密切相关。我是这样来理解的,微课程是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说的,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课程应该是“微”的。微内容是从设计者和学习者的角度说的,提供的学习内容应该也是“微”的。微学习主要是指学习的方式,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不必非要用40或45分钟,更体现出了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三者都有“短、平、快”的特点,是从不同的侧面阐释着同一个理念──“微”。

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微课程,因为它是主导,只有我们设计的课程是微课程,其他两者才能容易的实现。

微课程是由各种学科各种小知识点组成的课程的统称。如何实施微课程,有的人说得更干脆,直接名之为“碎片化”。那么如何以微课程的理念,来深化、优化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初中历史实施微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策略,希望以此为开端,我们能一起行动起来,深入研究、认真落实,不断丰富、完善、提升微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微课程为处理教材提供了工具

以前我们在研读教材时,相关的工具有点缺乏,思路也不太明确,现在的微课程、微学习等理念,为我们深化教材、处理教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我们可以把教材进行碎片化处理,或者叫微处理,而不是满眼都是教材,无处下手。

现在我们处理某一课教材时,先要想清楚这一课教材中,涉及几个知识点,我如何来处理这几个知识点,通过什么措施让学生掌握这几个知识点,通过什么方式检测这几个知识点的落实情况等等,要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

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计、规划微课程时,一定要抓住这个“微”字,知识点划分得要小些,要为学生进行微学习服务,从时间段上来说,学习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上限一定不要超过十分钟,如果超过了,就要想办法对我们设计的微课程重新加以处理。

二、微课程为二度开发教材提供依据

如何对国家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微课程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依据。如我们在学习隋唐科举制时,有的老师进行了微处理,把这部分内容分为:科举制的创立、完善、废除、影响等几个微内容,这就有点局限于教材的表述了。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明朝的八股取士作为一个微内容,放在一起学习,这样对科举制的理解就更加全面,对科举制的影响就更加客观,对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使之知道在不同的时期,对科举制有不同的评价,学会把具体的历史放在具体环境中评价的能力,使能力的培养不再变成一句空话。

三、微课程可以让教学目标更加清晰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时把课程目标跟课时目标弄混了。比如有的老师制定《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是这样设计的: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等方面。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第一个目标感觉有点啰唆,可以这样概括一下,如通过衣、食、住、行、乐等几个方面,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而后两个目标,感觉有点空而大,显然属于课程目标这一层面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整个初中阶段来完成。可以另找一个切入点来表述,如第2个目标:可以这样设计,每个学生查阅一个与宋代衣、食、住、行、乐有关的事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第3个目标,可以这样表述:通过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变,说出历史对现实的影响等。

我想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时,要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具体而微”,看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就让学生能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目标测量等,我想这样的目标才是有用的目标,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目标,如果大而空,目标就成了海市蜃楼,中看不中用。

四、微课程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微课程可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初中历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减轻初中历史老师的授课负担,我们一般一个教师教五至六个班,存在重复劳动的现象,同一内容要讲五至六遍,难免会让人懈怠,而微课程可以让我们把要所讲的内容录制下来,然后配以PPT课件,用相关软件把声音录制下来,再转化成视频的形式。完成上述工作后,我们可以拿到不同的班级中播放,减少了重复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同时,因为采用了新技术,对学生来说也是新鲜的,从录音中听到老师的声音,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效率也会在无形中得以提高。

五、微课程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教学

要落实微课程,首先要明确地划分好知识点,而划分出的知识点,都是一个小小的主题。而这一个个小的主题,都应该围绕在课时主题这面旗帜下。如“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节课,课题本身就是一个主题,而划分微课程,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先划分为这样两个主题,即“友好往来的使者”和“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在“友好往来的使者”这一微课程下,再微分成“使节来华(包括遣隋使、遣唐使)”、玄奘、鉴真三个微课程,在“对外影响”标题下,再分为对日本的影响、对新罗的影响两个微课程。这样细分之下,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要学习的内容。当然对这节课的微课程化还有许多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微课程化,如按照本节课教材上的标题来微课程化,也是一种方法,也有它的道理。还是那句老话:教无定法。迁移过来,那就是微课程化也无定法。

在设计微课程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知识来设计,同时要紧扣历史主体知识。如在“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课时,在学习玄奘西游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西游记》导入学习,不过不要偏离了主体知识,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作为过渡语,而不要作为历史学习的重点。引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故事,是要为完成历史教学服务的。如通过回顾《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知道玄奘西游的时间、出发点、带回了什么,他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等内容,不必再按照教材来学习这些内容了。玄奘在印度游学多年,登上了佛学的最高讲坛,受到了当地人的尊重。在学习玄奘的品质时,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他不怕艰险,还要引导学生得出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有追求信仰、为信仰献身的精神的结论,以及人应该爱学习、尊重知识的结论。这也是微课程的要义之一,即要抓住一些关键字词、关键语句,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简要、清晰、明确的认识。

在课程微化的同时,当然还要有一种中观、宏观的眼光,我们要站在中观或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课程微化。同时,我们在课堂小结时,还要把微化的课程进行整合,使微化的内容整体化,使碎片化的内容系统化。

微课程虽然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它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理解这一概念时,我们要抓住它的核心特征,即一个“微”字,融合我们以前的好做法,催生出一些好的做法来。

【人教网】原文地址:http:///czls/js/jxyj/kt/201403/t20140311_1181886.htm

第三篇:苏州市初中化学新课程推进纪实及实施策略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毛明

一、苏州市初三化学新课程推进记事

1. 2003年3月12日至13日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市区初中骨干化学教师和县市区教研员参观常州市九年级化学课程改革经验。

2. 2003年10月30日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组作《课改“过渡期”内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报告(地点:苏州市第一中学)。

3. 2003年11月5日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组作《课程改革与初中化学教学》报告(地点: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4. 2003年11月7日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组作《课程改革与中学化学教学简介》讲座(地点:苏州科技学院)。

5. 2003年11月18日在苏州市第十六中学举行了“苏州市区按新课程标准设计教案评比”活动,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

6. 2003年12月26日苏州市第21届中学化学教学年会召开,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王祖浩作《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成长之路》报告;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金惠文老师作《以常州课试之砖引苏州课改皓玉》报告。

7. 2004年4月23日课标教材推荐组向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交《课程标准九年级化学教材推荐意向》。

8. 2004年7月31日至8月1日苏州市上教版初三化学教材暑期培训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祖浩和扬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吴星分别作《初中化学课标与化学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化学标准化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的报告。

9. 2004年9月1日苏州市九年义务教育各初级中学开学后,九年级化学全面进入课程标准实施阶段。

10. 2004年10月20日苏州市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案设计评优活动于在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举行,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鼓励奖5名。

11. 2004年10月22日苏州市区成立“初中化学课改中心组”,并划分四个片:“立达片”共 1 12所学校,“十中片”共12所学校,“通才片”共12所学校,“平江片”共14所学校,组建了以片长和副片长共16人为代表的一线课改骨干队伍。

12. 2004年12月1日在苏州市平江中学召开“苏州市初三化学新课程观摩研讨会”,开设了十多节观摩研讨课,课后进行了点评。

13. 2004年12月22日在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召开“苏州市初中化学新课程复习教学研讨会”,上午五市、两区和苏州市区的教师代表交流发言,下午分组讨论汇总意见和建议,最后由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作《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化学评价》发言。 14. 2004年12月16日至17日在江苏省常熟中学召开“苏州市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讨会暨苏州市第22届中学化学教学年会”,会上共开设了4节初三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课,并由苏州大学化学系教授马经德作《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报告。

15. 2005年1月3日在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召开“2004~2005学第一学期苏州市初三化学新课程期末评价测试卷”通稿会议。

16. 2005年9月27日下午市区初三化学教学研讨会,市区全体初三化学教师与会。会上市化学教研员对2005年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进行分析,并提出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意见。 17. 2005年10月14日至15日两天常州市教研室和我市教研室协同组织了新课程观摩课活动。常州市教研室组织该市40多名初三化学教师到我市草桥实验中学和园区一中观摩4节公开课,常州市也带了一节观摩课。

18. 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苏州市初中化学评优课评审。

19. 2005年11月15日和18日在江苏省教研室举办的我省农村化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苏州市有两篇文章获一等奖,并有一名教师代表苏州市发言。

20. 2005年11月22日至25日上海教育出版社在我市召开全国使用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沪教版)的实验区研讨会。专家讲座会场在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与会代表参与观摩公开课地点在苏州市平江中学。

21. 2005年11月27日苏州市初中化学新课程观摩研讨活动在苏州市景范中学举行。

二、苏州市初三化学新课程实施策略

1. 发挥课改宣传和中考评价的导向作用

(1) 未雨稠缪做好课程标准学习和新教材宣传工作。从理念上改变教师观、学生观,让 2 教师认识到课改就是要提倡教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改变由于“常规应试教学”过分单一的学科体系和“填鸭式”的机械教学方法,改变过分脱离当代科学发展实际的落后的知识结构。因此课程改革从培养综合性、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养的高度,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新型教材,这是国家教育战略的基本国策。为了更好地整合新课程的教学信息和资源我市彩香中学项春晓老师建立了中学化学教学网站,常熟市也建立了面对九年级义务教育的化学教学网站。

(2) 充分利用中考评价的导向作用。从1999年始,我市市区的初三化学教学在局领导的统筹安排下,已经开始实施课程改革,如将实验操作考查机制引入中考的评价范围,这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改善实验室装备条件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7年来我市中考命题也在逐步过渡到以能力考查为主,为科学探究教学打好基础。尤其是自2002年起,我市基础教育从起始年级全面启动课程改革方案,当时初三化学教学虽然未进入新课程实施,但是教学研究已经启动课程标准学习,科学探究教法的尝试。近三年中考命题逐步提高了实验试题的赋分权重,在试题的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上逐步递增。

因此2004年9月,我市初三化学“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程的实施阶段。一年来,我市进行的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教学比较顺利,尤其是学校既没有增建实验室,也没有额外增加较大的经济负担,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平稳推进。2005年我市中考化学试卷抽样统计结果显示:频数高峰在80分到94分之间,合格率高于平均分;可以看出这份试卷能基本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既做“减法”,又做“加法”,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初三化学仅有一年的教学周期,既要启蒙,还要质量,师生压力都很大。为了保障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调研和教学研讨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哪些内容是应当删减的,哪些过程是必须强化的。

“减法”就是减去妨碍学生正确理解、形成科学概念的“偏、难、繁、旧”的知识点和所谓的技能。减去显然已经落后于现代科学思想的陈旧概念:如“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减去过分死扣字眼的僵化语言,如:“微粒讲构成”、“元素讲组成”、“微粒论个”、“元素论种”等;减去不符合实验、科研、生产实际的一些所谓的基本操作和 “天平平衡计算”、“无数据计算”等;删去严重脱离学生思维、 3 生活体验实际的所谓纯“智力游戏型”的试题。

加法就是加强课堂科学探究能力教学的研究,强化化学的实验教学功能,兼顾科学探究的过程性与结论性的“统筹策略”,如加大实验教学中的对比实验的权重;加强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研究,如培养学生对曲线、图表和文字相互转化能力;进一步研究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的途径和范围,如单一固体溶解度和蒸发溶剂析出晶体(不考虑结晶水合物)质量的计算;深入研究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如有关过量问题的讨论等等。 3. 重点研究常态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课改理念

一线教师最感兴趣的是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实施:“大额班”怎样上好“讨论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的课?“小额班”怎样更好更深入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中考考什么?怎样考?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我们发动和鼓励教师对新老教材和大纲课标的对比研究,还进行了新教材的教案探索设计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既要积极实施又要稳妥推进,在新教材实施的初期,应当允许老师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常规或新型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因地制宜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安排课堂教学进程、手段。

倘若第一年新课程实践属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那么第二年我们将以下四个课题进入深化、持久地开展教学研究的阶段:

(1)如何评价学科学习情态价值观? 积极乐观教育为主; 课堂教学激疑互动; 允许多种观点探讨; 测验与表现相结合。

(2)怎样循序渐进地演绎化学原理?

源于生活,用于社会;

把握尺度,各得所需;

拆除障碍,搭建阶梯;

循环递进,螺旋上升。

(3)如何稳步规范地提高计算能力?

4 计算表达式中符号系统的建立; 一题多解的过程性板书或板演; 加强计算题的列式书写和演算; 教师的板书和测试卷的规范化。

(4)怎样有效合理地开展科学探究? 充分注重观察与思考栏目; 认真实践探究与活动栏目;

妥善安排演示与分组实验;

勇于批判虚假与杜撰实验。

我们不轻易对课堂类型下定义,提倡“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各种类型教师的教学风格。要让广大一线教师感到实施化学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有利于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学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反对机械地规定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的比例;我们反对将科学探究神秘化、繁琐化和教条化;我们反对制造“常态教学”与“展示教学”的对立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割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学校师生投入新课改的积极性,有利于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自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实施新课程以来,认真投入课改的教师非但觉得没有“吃亏”,而且还在个人业务和教研组“校本教研”方面获得了“多赢”的丰硕成果:

2005年10月14日至15日苏州市草桥实验中学陈荔、何静老师和园区第一中学的高谷民、王茵老师向常州市教研室组织的来访老师开设《燃料和燃烧》、《元素》等观摩课;

2005年11月23日上海教育出版社在我市召开全国使用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沪教版)的实验区研讨会,下午与会代表在苏州市平江中学观摩了九节公开课:平江中学徐建庆老师开设复习课《物质结构的奥秘》,立达中学吴惠芳老师开设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田家炳实验中学蓝健老师和平江中学冯佩娟、张杰、马湘怡老师开设新课《淀粉和葡萄糖》,平江中学钱芳、王阳、许竫老师开设新课《蛋白质》。

2005年11月27日苏州市初中化学新课程观摩研讨活动在苏州市景范中学举行,景范中学阮明老师开设《溶解度》,立达中学薛磊老师开设《物质的溶解性》,迎春中学游梅老师 5 和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邹汉江老师开设《溶液的酸碱性》。

苏州市有多名骨干教师参与新教材的修订;平江实验中学的徐建庆老师到海南岛介绍课改经验;吴江市青云中学化学组和张家港市第六中学王宝斌撰写的论文在省农村化学课改经验交流会上获一等奖;通过教案设计、优秀课评比我们已经整合两册新教材章节教案、复习课教案各一套和优良课光盘20张。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如何实施

太原师范学院

郭昕昕

大家都知道,数学这门学科可谓是中学课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广大中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尤为重要,而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所以,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改革紧迫任务,这牵制着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促使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机整合,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锻炼思维、激发创造,优化课堂教学。

本文通过自己的搜集,了解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一些概念,了解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前提条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涵义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加工、应用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

2、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

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数学结构、数学内容、数学资源以及数学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中学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实际分析

现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虽然较前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 硬件资源相对还很薄弱,许多学校和家庭还无法配备计算机,更难说上网汲取信息资源,所以对信息技术单纯认为是计算机或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对网络信息资源更难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于还常常曲解。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任重而道远,既不能脱离实际的盲目进行,也不能封闭止步不前,而是要每一位教师担起这个重任,逐渐的加以引导,正确的加以使用,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服务,这应该成为现在教师当务之急的正确认识。

通过我这些年的观察,担任数学教学课改的老师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学过程还是运用原来的模式,很少老师能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所以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利用信息技术来直观和简化数学的教学。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用美丽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以活泼动态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可把学生的兴趣引入教师为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圆的有关性质前,可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古代人们利用圆进行工作生活的实例,为什么车轮、轱辘是圆的,不是方形或其他形状?在学习三角形定义后,提问:为什么固定物体的架子都采用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是否三角形有其独特的性质呢?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的例子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感受到学生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培养了学习兴趣。然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一定来自数学知识本身,在教学设计中巧妙的安排也能使学生感到趣味无穷,引人入胜。

2、简化难点,展现过程,强化认知

教育的艺术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旦开启,教师就要因势利导,使其在不断的激励中得到陶冶和升华。我曾经看过一段视频,在七年级(上)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事先让学生准备了用萝卜和橡皮泥做的正方体,一个模型只能截一次,截完后难以再还原使用,使多同学只能截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全班仅有一个同学截出了五边形,六边形没有人截出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用了一个较大的模型当场给学生展示了五边形、六边形的截法,但好多学生仍然截不出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过后这位老师利用计算机当场给学生演示生动、直观,学生不光能看出怎样截才能利用到五个面、六个面截出五边形和六边形,更能很快明白为什么截不出来七边形?这样一来,不光在教学中省时少力,使学生一进入初中感到材料新奇,更恰当地化解了本节的疑点和难点,使学习内容小解过程与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探究裎,经历体验

随着新教材实施,教师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探究,亲身实践成为学生学习主要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亲自操作探索,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进行“税收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途径

1、注意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数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去构建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3、高度重视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5、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教师密切注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则。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把这些工具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使多种教学资源相互融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我是一名师范类的学生,以后很有可能会教书育人,之所以选择探究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是因为我喜欢当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与领悟,我为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多的收集一些信息技术的知识,争取在我大学毕业之后,为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做足充分的准备。

系别:计算机系

姓名:郭昕昕

学号:2010151125

第五篇:初中数学难题解决策略

初中数学错误原因及解决策略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计算怎么还能出错?”“我不是不会,只是太粗心了!”对于学生的计算错误,大多数教师显得很无奈。

讲练并不少,学生的错误为什么还是该怎么犯就怎么犯?甚至教师越强调不要犯某类错误,学生好像与你对着来,偏偏“故意”犯这一类错误。学生也很委屈,明明知道这道题会做,为什么总是这么“粗心”呢?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计算错误并非粗心使然,而是伴随教的过程产生的,与教师的“教”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初中数学常见的计算错误究竟有哪些?

1、“程序跳跃”导致错误及策略

通过观察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你会发现,他们逻辑清晰、步骤明确,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从不含糊;而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有时题目倒也会做,但让他说出这道题的解题基本步骤,他竟哑口无言。过去我们常常认为,学生的计算错误都是粗心导致的,而实际上可能是学生的大脑缺少了基本的计算程序,也就是说缺少了程序性知识。所有计算其实都有科学严谨的运算程序。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有5个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实践中我发现,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计算的学生,犯错的几率就会很小。

因此,我的策略是:对于初中所涉及的所有运算,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各种计算进行具体拆解,归纳出基本程序,尽量统一用第

一、第

二、第三等来描述,要求学生按基本程序逐步计算。尤其是初始教学,教师应该尽量要求学生不能随意省略或合并基本步骤,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比如,我们可以归纳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本程序:第一,确定加法运算的类型;第二,确定结果的符号;第三,确定结果的绝对值(绝对值相加还是相减)。同时,要避免计算成为机械的模仿,要重视算理教学(计算的原理或者道理)。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克服“做而不思”“会而不对”的现象。我们可以参考几何证明初始教学的经典做法——每一个步骤后面描述推理依据,以此让学生养成 “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的思维习惯,从而强化算法与算理的联系。

2、“疏漏”导致错误及策略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会出现大量因疏漏而导致的错误。比如:利用乘法分配律时漏乘,移项时忘记变号,去负括号时忘记某项变号,不等式变形时忘记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解方程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提公因式时漏掉某一公因式,开平方时漏解,解分式方程忘记检验,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时忽略△≥0……这些错误反映出学生学习不扎实,对某一计算法则或概念只是关注重要的操作层面,或者只是关注字面含义而忽略其本质。比如对于移项,有的学生只是关注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忽略了移项是基于等式的基本性质,需要变号后才能移动。疏漏性错误与教师过多强调运算的模仿及过早地让学生进入机械训练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悟而不是直接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揭示算法的本质,要旗帜鲜明地给出运算的操作要点、应用范围、使用前提、特殊情形、拓展情形等。对于疏漏性错误,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并且要基于这种预见性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解答一些易错题,学生若出错则进行纠正反思,也可以把典型错误当作重要的警示资源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找错、改错、分析错因。教师设置这些“陷阱”,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接受考验,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负迁移”导致错误及策略

错误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中必然带有其它所学知识的影子,有一类计算错误就是前后所学知识相互干扰而产生混淆所致。比如,学生学习角平分线性质与中垂线性质时,很容易把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点到点的距离混淆;学习分式时,会把分式通分与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混淆;学习乘法分配律后,就会产生“除法分配律”的负迁移;学习方程的多种解法时,受先入为主的影响,最后所学的方法会受到先前方法的干扰;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会与平方差公式混淆;所学知识的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因为不同的编排顺序也会互相干扰……这就是受解方程去分母的影响,在分式通分计算中采用了去分母的方法,破坏了分式计算的等值变形。“负迁移”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区别与联系,容易孤立理解数学结论,不能从本质上看待数学问题所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注意“瞻前顾后”“纵横比对”,要关注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同时,这一类错误也可能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学生的思维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只有明白学生是怎么想的,才能有的放矢。教师要整体驾驭教材,适当调整教材中相关易混知识点的呈现方式,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3-7中7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强调把3-7看成正 3与负7之和,“-”又成了负号,先前学习的有理数减法运算法则就会对“代数和”的理解产生干扰。因为,最终所有减法都要转化为加法“代数和”的形式,所以教学中可以淡化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训练,只需要让学生明白减法转化为加法“代数和”的道理,快速过渡到加减混合运算的“代数和”形式。这样既节省了课时,又有效避免了减法法则对“代数和”的负迁移影响。

4、“运算顺序颠倒”导致错误及策略

学生做题不注重从整体观察算式结构,容易导致计算中颠倒运算顺序。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审题意识不强、整体结构感缺失所致。有的学生拿到计算题,还没有看清楚题目包含哪些运算和括号,这道题分为几个层级,就匆忙下手,极易出现只注意题目细节而忽略整体结构导致运算错误的现象。比如,在计算:8-23÷(-4)×(-7+5)时,学生错解为:原式=8-8÷(-4)×(-7+5)=0÷(-4)×(-7+5),看上去这道题的错误是不能正确运用“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规则,本质上是对题目缺乏整体认知。运算顺序错误属于“无意识”错误,学生非常清楚运算顺序的规则,但仍不知不觉犯错,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师要在解题规范上进行严格要求。比如,要求先分清运算、看清符号、厘清顺序,明确整体与部分关系后再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或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其使用“圈画标注法”辨别题目中的运算:一级运算可以使用竖线分割,二级运算可以使用横线或方框标注。其实,在标注过程中就落实了仔细审题的要求,同时把复杂的算式结构进行拆解,降低了题目的复杂程度。比如,上述算式整体上可以看作两部分代数和的形式(见下图),第二部分是3个有理数的乘除结构,通过这样的划分,题目结构清晰了,运算顺序明了了,分块处理简单了。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斯基曾指出:“对各种现象进行研究的真正科学途径,是把它们分解为一些比较简单的成分。”对于复杂的数学计算也是如此。

5、“方法单一僵化”导致错误及策略

学生在计算训练中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同一个算式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学生往往只是随便找到其中一种,而不管这种方法是否简便。选取过于复杂的计算方法时,就容易导致中途出错或用时太多。比如,计算:(a+b)2(a-b)2。此题的简单算法是先把(a+b)2(a-b)2转化为[(a+b)(a-b)]2。如果直接转化为(a2+2ab+b2)(a2-2ab+b2),在复杂的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或者选择放弃,而简单的算法则会让学生运算起来更为快速便捷。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培养学生的计算优化能力,这不仅是运算的准确性、敏捷性要求,也是学生思维深刻性的需要。教师在运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全面地思考问题,并坚持做好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法的示范,这种最优化策略的示范,必然会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6、“不良习惯”导致错误及其策略

有些计算错误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密切关系,比如书写潦草,做题不喜欢用草稿纸,需要动笔计算却用口算;有的学生对计算存在畏难情绪或排斥心理,当看到计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过多时,就会失去解题信心与耐心,从而导致错误出现;有的学生计算后不反思、不验算,甚至出现计算错误后不认真纠正,导致再次犯同样的错误。针对这类现象,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明确要求并监督落实。比如,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一气呵成并记录完成时间,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草稿本,打草稿时要书写工整,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本;培养学生做题时自我监控、做完后自我反省的意识;同时,为了促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验算作为运算的标准步骤来要求,在评价中把验算作为评分标准的一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背景、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也有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上述错误类型虽然难以囊括所有种类,但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总结出更多方法教给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