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浓缩,是教研的源头,是一堂课的总纲领,只有纲领设计的好,课堂才能精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已用)
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 案
教师:万先祥
年级:三年级 科目:科
学
学前开导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第一单元
植
物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3、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第二课时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第二课时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1、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第二课时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第二课时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第五课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第二课时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第六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3、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的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的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第七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1、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
3、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的“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植物的共同特点
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的结构特征等。(这样的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
第二单元
动物
第一课
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理解小动物
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学生分组寻访。
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二课
蜗牛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第三课 蜗牛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第四课
蚯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第五课
蚂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过程与方法
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找蚂蚁
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室外观察蚂蚁
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课时
三、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四、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第六课
金鱼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第二课时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学生观察并记录。
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第七课
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回教室汇报。
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设计意图:对生命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1课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第2课
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比较硬度
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第二课时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第二课时
三、认识塑料
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第4课
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第二课时
三、纸的观察
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第五课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第二课时
三、认识木头
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第六课
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
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第二课时
四、黏土的变化
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①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
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第七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材料与环境
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
第一课 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 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 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的水
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水在哪个袋中
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
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 生实践
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第二课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察水和食用油 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
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五、总结提升
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第三课 谁流得更快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流动比赛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二、实验、思考
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
第二课时
三、液体、固体比较
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第四课 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比较水多多少
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自制刻度线测量
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
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空气的存在
二、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第二课时
三、比较空气和水
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四、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比如:空气和水,谁轻谁重?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进行展开。
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第六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空气占据空间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二、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杯中的纸会湿吗?
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实验
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四、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空气有重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
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空气有重量吗
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
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小天平调平。(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分组实验) 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第二课时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
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四、单元小结
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第二篇: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推荐]
第一单元
3-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 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3-2 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
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 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3-3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 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第四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 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
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
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 (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第五课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
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
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 大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 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
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第六课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
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
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
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
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
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
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
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
第七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
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
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
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
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
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
气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
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
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
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
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
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溶 解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
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
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1 、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
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 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
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
溶解现象。)
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
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
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
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
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
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
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
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
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
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
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
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
面粉1。
【教学过程】
一、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
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
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 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
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
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
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
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
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
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
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
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
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
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
。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
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
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
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教学后记: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
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
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
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20克、苏打20 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
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
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
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
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
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
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
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
盐
1、勺子
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
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
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
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
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
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
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
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
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
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
少时间?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
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
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
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
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
子
1、盛5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
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
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
地溶解吗? (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
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 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
)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
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
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
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
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
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勺数
组别6勺7勺8勺9勺10勺11勺12勺13勺14勺14勺
以上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
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
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
少食盐。
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
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
什么办法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
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
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1 、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
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
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
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
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
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
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
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
三脚架)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
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
全。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
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
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
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阅读资料P1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声 音
第一课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
声音。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
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
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
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
,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
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
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
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
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
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
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
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交流:
教学后记:
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
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
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
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
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
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
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
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
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
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
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
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
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
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
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
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
,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
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
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
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 ---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
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
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
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
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
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并记录表格
表格2: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
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
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
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教学后记:
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
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 ,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
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
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
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
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
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
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
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
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
”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
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教学后记:
第五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
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
线、尼龙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
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
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
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
波动。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
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
去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
话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分组活动: “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
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
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
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示材料:相同
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
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
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
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换每
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
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前先做好预测。
4、分组活动,并填写好表格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
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穿
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耳
朵中的,能画出简单的传播路线图吗?
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思考:声音变化了吗?为什么?
3、假设: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
么变化?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声音真得听不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教学后记:
第六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
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 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
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
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
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
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
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
”,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
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
“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
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
,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
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
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
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交流反馈:
五、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p38
教学后记:
第七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
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 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
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
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
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
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
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 ---小组讨论。
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
音变轻呢?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
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P4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
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天气单元
杭州市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陈灵芸韩燕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
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
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
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
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
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
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
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 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
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
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
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
,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
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
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
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
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
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
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
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
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 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
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
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
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
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
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
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
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
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
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
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
,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
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
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
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
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
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
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
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
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
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 ,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
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
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
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
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
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
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
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
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
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
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
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
颈
躯干
四肢
课后反思:
2、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
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
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
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
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
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
,愿意合作交流。
2、
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
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
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
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
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
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
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
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
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
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
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课后反思: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
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
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
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
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
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
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
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
动。
2、
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
动。
二、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
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
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
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
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
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
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
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
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呼吸
加快)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
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
的交换。
(四)课的延伸。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
到了锻炼。
(五)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呼吸
心跳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呼吸量
课后反思: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科学概念:
1、
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
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
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
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
作量。
2、
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
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
送血液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
送血液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活动设计: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激活已有经验
提出探究问题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
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
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
(1)认识心脏和心跳
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
和大小。
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
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
常说的心跳一次。
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板书:血液循环)
(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①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
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
搏)
③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
④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
⑤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 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
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
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心跳
加快)
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
?
(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
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
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
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
(二)课外延伸
(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
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交流汇报: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4)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
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
、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
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
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5)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
(6)讨论并交流。
(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
。(板书:增强心肺功能
有利健康)
(6)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我们
的身体?
(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提炼课题:运动与健康。(板书)
(3)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
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
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
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心跳次数
血液循环
输送
排出体外
课后反思: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
养的吸收。
2、
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
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
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
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
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
,愿意合作交流。
2、
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
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
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
旅行,好吗?
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
要钠里去呢?
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
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
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
(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3)学生汇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处不认识特难题的消化器官。
(1)讲述: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
(2)提出要求,绘制的景点名雀,消化器官路线清楚。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个不幸同,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设计
的旅行图最准确路线组合理,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
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
交流讨论。
(3)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旅行图,和标准图比较 找出差异。
(4 ) 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
各小组在一次绘制旅行图。
(5)各小组进行比较先后画的旅行图,找出先后内两次的差异 。
(6)小组交流,比较那个同学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消化顺序清楚
。
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
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
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
对学生有争议的胰脏何肝脏是否属于消化器官进行分析。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问什么人能倒立着
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知道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学生回答,老师讲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
怎样做呢?
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
3、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课后反思:
6、口腔里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
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
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
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
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
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
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
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
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四、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
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
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
式。
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
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
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
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
度。
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3、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
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
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
,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4、作业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课后反思:
7、呵护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
间的关系。
2、
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
图的方法。
3、
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
与和谐之美。
2、
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
,愿意合作交流。
3、
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
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
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
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
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
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 用
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
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
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
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
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
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
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
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
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
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4、作业
板书设计:
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三篇: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蜗牛(一)
⒉蜗牛
(一)
教学内容:⒉蜗牛
(一)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词汇:触角,腹足,黏液,螺旋,螺线,应激性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 科学方法:有序观察,对比联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核心价值观: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有序观察活动。
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加工整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蜗牛,课件
学具:蜗牛,放大镜,棉线,玻璃片,纸杯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寻找蜗牛,带几只蜗牛来,并请学生关注找到蜗牛的环境特点。
一、导入
1、同学们在课前寻访了小动物,找到了蜗牛,你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学生介绍交流:草丛中,花坛边……
3、小结: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这就是适合它生存的生活环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观察了解蜗牛。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谈话:你是否观察过蜗牛?你对蜗牛有多少了解?请简单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印象中的蜗牛。
3、蜗牛是我们所熟悉的小动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它,我们还需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我们该如何观察蜗牛呢?
4、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纪录的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5、交流汇报,小组间质疑补充。
6、教师概括(借助PPT强调):
①按一定顺序观察,由整体到局部,由头到尾; 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 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8、汇报交流(利用PPT课件,进行讲解): ①蜗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腹、尾,背上有一个壳; ②头上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长触角顶端有眼睛; ③腹部柔软,用于爬行,爬行时会分泌出黏液;
④壳上有一圈圈的螺线,按螺线方向可分为左旋和右旋。(借助蚊香,时钟等帮助学生理解) ⑤用小棒触碰蜗牛身体,它会收缩身体或触角,会有反应。
9、交流:观察过程中的新问题。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蜗牛的运动很有特点,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蜗牛运动时的特点,你有什么办法吗?
2、 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3、交流方法。
4、小结归纳:
①使蜗牛在透明杯子或玻璃片上爬行,可以方便我们观察。 ②给予蜗牛适度的刺激,了解它对刺激的反应。
5、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6、汇报交流: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 ①蜗牛的足叫腹足,是它的运动器官;
②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很浅的印痕,是它分泌的黏液。 思考:这些黏液有何作用? 讲解:黏液可以润滑腹足,保护身体,帮助爬行。 ③蜗牛爬行时能看到体内有波浪状的物质在流动。
7、了解蜗牛的爬行本领。
①提问: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呢? ②学生交流。
③蜗牛不光能在平面上爬行,还能在各种物体表面上爬行,本领可高了。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蜗牛的爬行本领。
方法指导:将蜗牛分别放在树枝、棉线上,待放平稳后,再松手,不要离桌面太高,以免摔伤蜗牛。
④学生将蜗牛放在树枝上,棉线上,观察了解蜗牛的爬行本领。
四、饲养蜗牛
1、谈话:通过今天的观察,我们更加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运动特点。蜗牛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让我们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寻找吧!
2、思考:如何饲养蜗牛?
3、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要求观察并记录蜗牛的生活情况,了解它的吃食、排泄等方面的特点,为下节课教学作好准备。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2、蜗牛
(一)
有序观察,整体——局部,头——尾
①蜗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腹、尾,背上有一个壳; ②头上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长触角顶端有眼睛; ③腹部柔软,用于爬行,爬行时会分泌出黏液; ④壳上有一圈圈的螺线,按螺线方向可分为左旋和右旋。 ⑤用小棒触碰蜗牛身体,它会收缩身体或触角,会有反应。
第四篇: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主备人单元目标
1、在游戏中乐于提出提出问题,喜欢大胆想象;能关心身边的科学,关注新事物;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在游戏中能多角度提出问题;能用语言或图画观察到的现象;能参与交流、讨论能对物体位置和物体的音色进行判断。
3、认识玩具的特点;学会简单的分类;正确描述一个物体位置以及判断不同声音的音色,认识身边的科学。单元重点会用感官感知、观察玩具的特征,动植物的外部特征,能够提出感兴趣的物体,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单元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是科学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它是小学生学习本套科学教科书的基础。这一单元的教材,以学生玩玩具的经验为线索,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科书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通过亲历活动,“走进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教科书的编排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第一课主要启发学生大胆提问题,第二课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第
三、四课,不仅让学生提出问题还启发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培养能力方面,如第二课给动植物分类,先让学生按自己确定的标准自由分,接着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什么是分类及分类的方法。本单元主要以玩、游戏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科学的兴趣为目的,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一共用5课时。第一课时:科学在我们身边第二课时:玩具里的科学
第三课时: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第四课时:单元测评第五课时:单元测评分析备注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主题《我们怎么知道》主备人单元目标
1、科学探究: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善于交流、大胆想象等。
3、科学知识:能用感官判断事物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单元重点游戏求乐、竞赛求知、设疑求趣、实践求效单元难点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问题。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紧密结合了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和方法,是本册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通过本单元学生对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做准备。本单元由运用感官认识到利用工具测量,以及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探究、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探究,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共有六课。
1、《怎样认识物体》——用“感官辨认物体”,意识到用感官辨认物体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2、《给文具分类》——主要让学生掌握分类标准。
3、《哪杯水更热》——用“仪器科学测量”,意识到利用工具比利用感官认识物体更准确。
4、《有趣的不倒翁》——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意识到从事物内部去探究事物内部的本质是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5、《水温的变化》——使学生发现热水变量的规律,进一步训练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技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科学问题的兴趣。
6、《哪杯水多》——指导学生学习使用量筒,体验到借助仪器测量比用感官判断更准确。课时安排:8课时备注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主题太阳与时间主备人单元目标1.科学探究: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务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工具对事物的影子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记录;能用简单方法整理有关资料;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乐意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3.科学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与太阳每天在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单元重点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与太阳每天在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单元难点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务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工具对事物的影子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由《认识太阳》、《太阳和影子》、《用太阳计时》、《制作计时工具》四个课题组成,主要研究太阳及如何利用太阳计时。本单元与前面的内容从知识上没用密切联系。但因为学生每天都在感受太阳的变化,而有关太阳的科普知识有非常多,所以学生对太阳的概况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让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学生也有很多感性体验,因此学习本单元不会感到困难。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本单元课与课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认识太阳》一课,初步让学生认识太阳的概况,是后面几课的基础;《太阳和影子》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推断太阳的变化,并从中悟出利用影子来计时,为下一课《用太阳计时》做铺垫;《用太阳计时》主要利用前一课的研究的“阳光下同一物体在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悟出古人对日晷的发明与使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发明创造的喜悦,产生自己也能制作计时工具的自信心,为下一课《制作计时工具》做铺垫;《制作计时工具》一课,则以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计时工具为引领,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重点、让学生自己进行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课时安排:6课时备注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主题水的科学主备人单元目标
1、科学探究:善于提出问题,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活的结论。
2、愿意合作交流能从自然中活活的美的体验,意识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自然界水资源的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单元重点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认识--发现新问题由问题开始至问题“结束”单元难点实验探究、及欣赏资料的搜集。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我们自己)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物质世界的内容,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水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点,以水作为物质世界开始的研究主题能够引起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学生要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地来认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本单元包括五课,分别是《认识水》《有趣的沉浮现象》、《改变浮和沉》《水面的秘密》《水往高处走》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第十四课《认识水》活动一:我们来找一找,自然界哪里有水?活动二:我们来观察,水是什么样的?建议:
1、活动一中利用美丽水体的录像资料作为引入;
2、探究水的性质,“水是什么样的?”特别要考虑到并一定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
3、赞美美丽的水体,不要走过场。
4、也可以将活动一调至自由活动之前,为赞美水体做铺垫课时安排:7课时备注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主题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主备人
单元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数据,并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等。
2、在观察、实验、制作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等。单元重点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知道天气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单元难点知识点在书外,实现活动承载知识的重大突破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1、本单元由《今天的天气》、《我的风向标》、《我的雨量器》、《一周的天气》四个课题组成,主要是研究天气对人、动物、植物所产生的影响,领悟观测天气的简单方法。
2、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生装集中探究并认识“研究天气方法”的惟一单元,虽然与前面进行的科学探究没密切的知识联系,但由于学生对天气有亲身体验,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做基础,所以进行了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对于天气的研究又有长期性的特点,这恰好为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探究提供了契机。学习本单元之后,学生便能较好的掌握观察、研究天气的方法,便于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能力,进一步研究天气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将探究活动继续下去,从而使学生学会做长期性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长期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
3、《今天的天气》探究认识天气的方法,为后几课的研究作辅垫;《我的风向仪》、《我的雨量器》自制观测气象的简单仪器,利用方便、简单的工具进行观测;《一周的天气》对前几课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方法,并从中获得信息;
4、搜集与整理信息资料:汇总-分类-设计记录方式(表格、图形、文字等)-数据分析-汇报与要点记录-表达与交流-获得结论
5、课时安排:6课时备注
第五篇: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探索自然
第一课时 盲人火车(1)
教学要点:
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带上蒙眼布,且沿着一条自然的路线在教师身后形成一列“盲人”火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2、在活动中培养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每小组不超过8人,每人一个蒙眼布或手帕。
2、课前勘查好场地,并确定要把学生带到何处,以及想给他们展示什么。可以让学生穿过一片草地(听其沙沙声),或者在树林附近(让学生摸一摸不同特征的树叶,触摸一下泥土、蚯蚓的粪便、草、树皮、砖、石头、粘土块等)。
3、避免地面有洞的地区、陡坡,或其它可能使学生摔倒的东西。
4、活动之前每组选一名学生将其训练为引导员,负责该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
1、引入
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的其他感官探索自然!我们的其他感官包括什么呢?
2、把学生分成8人小组。依次把每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帮他们带上蒙眼布并确保孩子们不会看见(告诉他们偷看就无法获得很多的乐趣)。让学生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膀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
3、活动开始
老师带领火车慢慢地向前走,并且让火车保持安静,让学生听听周围的声音。 师: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
师:这些声音是自然音还是由人或机器等发出的声音?(如果孩子们听到的是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
4、活动结束
师:孩子们终点站到了,请大家去掉蒙眼布,看是否有人可以猜出行走的路线 互相交流。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测的? ……
5、五官兄弟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的活动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同学们请大家今后用我们的五官兄弟感受我们身边美好的自然。
一片草地(2)
教学要点:
让孩子们坐在一片草地上,观察并记录他们所见的东西。 教学目标:
1、了解一片草地的植物和动物。
2、研究技能:使学生描述他们的所见,使观察变得敏锐。
3、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敏锐度。
4、要求学生保持安静且反应迅速。
5、讨论垃圾问题。 教学准备:
白纸、铅笔。 教学过程:
1、引入
带孩子们到“研究”区。
师: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呢?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题!
2、指导学生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范围之内,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强调这不是比赛,不必追求分辨出每种动植物的种类,而是一项观察游戏)。可将不知道的动植物名字编号,如:小草
1、小草2。
活动开始。
3、汇报交流
a、在草地上发现了哪些植物和动物。
b、将学生在草地中发现的动物和植物的总数合计。
c、讨论交流:非生命物体(基层—泥土、石头)、植物和动物。
4、小结
正如同学们在研究中见到的那样,任何有草的地方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丛中,它们的量实际上要比同学们列举的多,诸如生活在地下的那些动物。这片草地本身就是一个群落。
第三课时 观云(3)
让孩子们躺在或坐在草地上观云,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云并把云朵假想为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的形状。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天气)。
2、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放松。 教学过程:
1、引入
最近一次你是什么时间看云的?今天就让我们到校园中好好的欣赏一下变化无穷的美妙的云!
2、观云
让我们抬头看看天空,天空中的云是什么形状的?他们的大小一样吗? 让孩子们充分地去观察去感受。
云朵使你想起了什么?是否有的云朵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很相似呢?云朵的形状在变化吗?
你们看见云在动吗?云是通过什么而动的? 云是由什么形成的? 它们总是白的吗?
当运遮挡住太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你们以前曾经臵身于云中或穿行于云中吗?
课题 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通过玩旅行棋,观察并分析图片以及制做环境问题图,熟悉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现象,初步培养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
制作骰子的材料,每人准备一个小东西作为棋子,绘制好的校园或社区地图,每小组一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保小卫士(4)
孩子们,大家一定下过很多种棋吧!跳棋、军棋、象棋…但是有没有谁下过环保棋呢?今天我们就来比赛下环保棋。
同学们首先让我们认真观察旅行棋盘上每一格是什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下面让我们拿出我们准备好的材料做一个骰子,小组内做一个骰子就行,老师示范。(把橡皮或肥皂、木块等切成一个小正方体,在每个面上分别写上
1、
2、
3、
4、
5、6几个数字)。制作是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不要割破手指。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戏吧!开始之前请同学们听清游戏方法:从起点开始,组内同学轮流掷骰子,骰子朝上的数字是几,就走几步棋,然后看看所在格子里画的是什么,表现不同,会有不同的奖罚。谁最先得到小蜗牛头上的王冠,就授予谁“环保小卫士”的称号。
明白吗?!好,让我们开始吧! 孩子们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开心吗?
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可是不开心哦!让我们来听听究竟怎么回事? 哦,原来如此啊!
那么,在这些与环境有关的想象中,你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
汇报交流。
画环境问题图(5)
一、画环境
老师这有一些已经绘制好的校园地图,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课下所观察、发现的环境问题绘制在地图上。
学生活动,绘制环境问题图。
二、汇报交流。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环境问题图,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发现的环境问题。
师:孩子们老师真是太高兴了,大家绘制的环境问题图实在是太棒了,大家的交流非常的精彩。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要对大家说吗?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与活动我们班产生了很多环保小卫士,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多的环境问题,就让我们肩负起环保小卫士的职责,好好地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课题 问题银行(6)
五、交流与总结。
讨论活动体会和发现,说说人体五教学要点:
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对动物的生存环境、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判断该动物的名称。
问题银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 2、通过活动,鼓励学生成为爱提问的孩子。 教学准备:
分组。
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动物卡片。
每小组一张大白纸以及彩笔,用于记录想到的问题。 问题银行账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游戏:我是谁(7)
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动物”,将动物卡片贴在他的背后,(别让他看见),另几名同学作裁判。
扮动物的同学每次提一个问题。裁判要做出正确、真实地回答,但只能回答“是”、“不是”或“不知道”。
扮动物的同学通过提问,确定背后的动物名称。 如果猜不出,可以由裁判进行提示。 比比谁用最少的问题就猜出了答案。 交流提问的经验。
第二课时 问题银行开业了
(一)(8)
一、问题银行开业了。
孩子们刚才的活动我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
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对,我们要把它记录下来以后再解决。记录在什么地方最好呢! 下面老师宣布一件事情,我们班的问题银行从今天正式开业了!下面请同学们认领自己的问题银行账户。
师:想做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吗?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吧! 将问题记录在白纸上,并进行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进行分类(如:生物类、地球、宇宙和其他问题),然后分类记录在问题银行存折上。
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来看一看谁将会是我们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同时,如果我们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就将他提出来解决掉,在我们存折提取时间栏中填上时间。
二、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就让我们存入问题银行中,让我们成为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在今后学习科学课的过程中,我们将像科学家一样,从里面选一些问题进行探究。
第三课时 问题银行开业了
(二)(9)
目标:
〃通过活动,鼓励学生成为爱提问的孩子。 准备:
2开的大白纸以及彩笔,用于记录头脑风暴时想到的问题。
〃制作问题存折,给每组复印一份。 活动过程:
(1)各小组认领问题银行储蓄箱,宣布问题银行开业了。 (2)教师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提出自己从小到大心中所藏的问题。
(3)将问题记录在大白纸上,并进行交流。
(4)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卡分成生物类、地球与宇宙类和其他问题三大类,分类记录在问题银行存折上。
(5)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成为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
第四课时 开发问题宝藏(10)
要点:
提供材料超市,让学生选取自己小组所喜爱的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提醒学生借助工具进行更准确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习用开
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学习用开放式概念图的方法记录问题并进行交流。 准备:
〃提供材料超市。
〃准备2开大小的白纸,每组一张。 〃学生每人准备一支彩笔。 活动过程: 引语:“想成为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吗?其实每一个物体里都蕴藏着许多的问题,就像一个个问题的宝藏,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能把其中的问题挖掘出来。”
(1)教师从超市中拿出一个吸铁石,让学生观察提问,教师根据学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绘制出关于吸铁石的概念图。
(2)各小组到材料超市选购自己喜爱的物体。
(3)小组同学认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4)每个小组用概念图的方式表示出本小组提出的问题。 (5)各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进行自由研究。
课题 “五官兄弟”游乐场(11)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体验五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到人体五种感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仔细体验、观察及积极提问的习惯。
材料准备:3~4种常见水果各2~3个、玩具2~3个。大自然中的声音磁带,录音机。蒙眼罩,调味品若干。视觉区活动中的物体要尽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声、色、形、味俱全,以便学生描述和反思眼睛的作用和局限。
布臵活动场所:布臵五个活动区,各活动区之间位臵适宜,避免干扰,又要便于管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课的盲人火车游戏,大家知道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来观察世界。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同样非常有趣的游戏,进一步体验一下我们五种感官的作用。
二、分组选出组长。在活动中小组要发扬集体的作用,集体行动,互相协作。
三、游戏规则。
1、视觉区活动:仔细观察桌上的物品,把眼睛能够看到的内容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下来,同时讨论并思考物体还有哪些属性是眼睛不能观察到的。
2、听觉区活动:播放录音,所有成员倾听并记录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闭上眼睛会增加活动的乐趣)。思考:我们的耳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哪些属性?
3、触觉区活动:蒙上眼睛,用手触摸袋中的物品,取出并猜出它们的名字。思考:通过手的触摸可以了解物体的哪些属性?
4、嗅觉区和味觉区活动:轮流蒙眼,在小组同学帮助下用鼻子嗅,以辨别出常见食物、调味品的气味,并说出该物品的名称。猜不对时,协助的同学帮着取一点让他尝一尝在猜。思考:人体的嗅觉和味觉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哪些属性
四、分小组开始活动。
官在观察活动中各自的作用。
课题 瓜果交易会(12)
教学要点:
模拟生活场景,学习辨别和选购常见瓜果,认识综合运用感官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生、熟、新鲜、采摘时间较长的西瓜各一个。其它瓜果蔬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买过水果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瓜果供应商和采购商,来展示一下我们选择瓜果的本领吧!
二、瓜果交易会。 瓜果交易会的活动规则:
1、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采购和推销自己小组的瓜果。 2、负责推销的同学要设法向别的小组负责采购的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瓜果的优点,争取以更高的价格成交。
3、负责采购的同学认真选购,争取以合理的价格买进。
4、当小组内认为购买的瓜果不满意时,如时间允许,可以继续卖出和买进,小组成员须协商进行。
5、小组共同参与,必须卖出和新买进水果。
6、及时填写采购单,记录交易时的观察收获和发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三、交流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课题 寻找秋天(一) 引导学生注意树叶的变化,什么树的叶子变红了?树叶变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
2、乐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向学生进行互相合作的教育 活动要点:
天的景色,后半部分是一个探究活动,找到秋天的特定事物,提出问题,为后面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
在校园内选择要观察的花草树木,其中有自然变红的叶、变黄的叶等等;校园里杂草丛生、经常发现蟋蟀出没的地方。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美丽的秋天(13)
1.质疑激趣
放一秋天景色的录像,内容是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天里的行为。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寻找秋天。
2.赛诗会:美丽的秋天
让学生看书。以书上“秋”、“秋天到”、“我眼中的秋天”的描述格式,说说“我”心中的秋天。
组织形式:(1)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小组预赛,每个小组选出1名优胜者;
(2)班级赛诗会。赛诗会结束后,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诗句中的亮点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到“收获的季节”上来。
(3)秋天的景色确实与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吗?最后,借用妙妙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探访秋天吧!”
第二课时 探访秋天里的生物(14)
1.探访秋天里的生物
走出教室,行走在秋天的校园里。
黄的是什么树?地上的落叶是什么树的?并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教师要适时进行评价:如,叶的美丽靠自己留心欣赏,我们感受到叶的美好,
仔细观察动物,包括动物的名称,活动方式,鸣叫声等等。 2.讨论与交流
我们描述的秋天和看到的秋天是一样的吗?谁写的诗更贴近真实的秋天?每个小组挑选1-2篇,由一个小组负责出一期“秋天的景色”的班报。
教师提出下一节课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了彩色?
引出下一节课探究的主题。
课题 寻找秋天(二)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
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 教学要点:
这节课,实际上是手脑并用,探究树叶变化的过程。 学生准备:
笔,纸,树叶,红毛线,铁锤,钉子。 教师准备:
温度计模型、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卡纸,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测气温(15)
(1)谈话:树叶是由气温染成五颜六色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你们知道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
(2)认识温度计 ●分组观察温度计。
(3)正确使用温度计
●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左右; ●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
●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
(4)学习记录温度的方法
●讲解: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其中C表示摄氏,C左上角的小圈表示度。
0度以上的温度叫做零上温度,读的时候先说数字,再说单位(摄氏度)。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是这样,先写数字,再写单位。零上温度的刻度,从0开始,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0度以下的温度叫做零下温度,读的时候要先说“零下”,然后说数字,再说单位。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按这种顺序,用“-”表示零下。
在温度计上读温度的时候,要看清从0—10分成几格,每格是多少度。如果分成10格,每格是1度;如果分成5格,每格是2度,每半格是1度。
(5)交流与分析 ●整理测量数据。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气温资料。
●讨论与分析:气温由22℃降至10℃的这段时间称为秋天。
第二课时 制作树叶书签(16)
1.制作方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用废旧书报夹一个星期左右,使它们变得干燥、平整;
(2)然后衬上卡纸,较大的树叶可用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后再用透明胶带固定;较小的树叶可直接把树叶固定好,再修剪卡纸的外形;
3)最后,在叶柄处系上红毛线即可。
2.阅读“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五颜六色”,总结探究的内容。拓展:(1)下周上课时展示各自制作的树叶书签。
(2)下周上课时每人带来一种果实。 课题 果实累累的季节(17)
教学目标:
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
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 教学要点:
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
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
2.果实展示会
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
(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
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
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注意事项:(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找果实
●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 ●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 ●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 ●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
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课题 寻访蚂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
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归纳昆虫的特征
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寻踪追击(18)
1、教学引入
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化学家波特(George Porter 1920~)曾经说过:“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这是因为,好奇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儿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并且极富想像力。这正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和必备的素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寻访蚂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能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2.寻踪追击。
第1个画面:观察并提出问题。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画面。奇奇、妙妙、探探、究究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地面上的蚂蚁。“蚂蚁住在哪里?”“这些
!”。
第2个画面,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四个小伙伴顺着蚂蚁长长的队伍追击。探探、奇奇跑的快一些,最先找到并趴在地上观看蚂蚁窝:“我找到了!蚂蚁住在花盆底下。”妙妙、究究闻声而来。
第二课时 观察蚂蚁(19)
(2)做“蚂蚁”。“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在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最容易提出的问题。蚂蚁身体小,仅靠观察,学生不会对蚂蚁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因此,用制作蚂蚁模型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学生形态的了解,主要用意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强化知识点——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
(3)观察与交流:真正的蚂蚁什么样?这是本课教材的重点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二级目标:多层次对蚂蚁的观察和提问。
根据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分为三个观察层次:“蚂蚁吃什么?”“蚂蚁在干什么?”“蚂蚁长得什么样子?”。活动的展开循序渐进,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探究主题。
观察由不同的形式和类型。一是定性的观察。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定量的观察。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用樟脑球画一个圈观察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等画面,表达的就是这一层次上的观察。
(4)蚂蚁的“兄弟姐妹”、各种各样的昆虫。这是由能力培养到内化知识的过程。通过观察与提问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了观察与提问的方法,知道了蚂蚁的形态特征。在这里,教材中呈现的语言不多,目的是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对蚂蚁这一类昆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归纳出昆虫这一类动物的特征,拓展知识,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5)查找昆虫准备过冬的资料。拓展活动,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课题 动物怎样过冬(20)
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蚯蚓、蚂蚁、蛇、青蛙、喜鹊、燕子、熊、猫等常见动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提问
“小蚂蚁找朋友”是在巡访蚂蚁的基础上,更宏观的观察活动和有意识的提问。阅读这个小故事。
小蚂蚁在找什么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们在干什么?
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2、分类
同学们大家真是太棒了,通过搜集资料与小组交流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打我们搜集到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吧! 动物的过冬方式可以分为几类?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备粮:蚂蚁…… 南飞:大雁…… 换毛:猫、狐狸……
3、游戏:卡片竞答
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看谁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通过学生喜欢的活泼的方式,激发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
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 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
课题 上夜班的动物
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提问,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夜间的巡警(21)
一、引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存款现在有多少了。今天就让我们来从中选出一些问题来解决吧!
今天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
生:我从问题银行中提取了一个问题:晚上,动物是否都安静的睡觉呢?
生:有些动物白天睡懒觉,晚上干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
二、夜间的巡警
打开课本37页,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然后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全班为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阅读课文,分配角色,教师巡视。
说说你在刚才活动中的感受,在这些角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动物夜间通行证(22)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哪些上夜班的动物?关于它们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把你的问题提出来。
小组交流讨论,把我们的问题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二、观察与讨论
这些动物是怎样上夜班的? 它们上夜班都在做什么?
小组内整理一下我们所知道的,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汇报交流。
三、动物夜间通行证
有些动物是上夜班的,给他们办一张“动物夜间通行证”吧,否则猫头鹰警官会抓他们的!
在办证之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我们需要了解关于这种动物的那些资料?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老师这有一张蟾蜍的夜间通行证,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小组选择一种上夜班的动物,为它们办一张通行证吧!
课题 探访蚯蚓的家
目标:
知道土壤的构成;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准备:
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小铲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纸袋、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选择问题(23)
(1)引入活动。
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蚯蚓的家在哪儿?”当学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关于土壤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提出问题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探究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就是训练学生成为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的孩子。学生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了许多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自己研究。接下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条件选择研究问题。教材中卡通任务的对话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引导。
第二课时 探访蚯蚓(24)
1)观察土壤里面有什么。
关于土壤的问题只有“真刀真枪地”观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决。这一环节包括室外观察和室内观察两个层次,旨在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自主发现,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为他们准备一些材料,像放大镜、小铲子、纸袋等。要求学生要作好观察记录,这是收集事实的过程
(2)交流与总结。
结束观察活动后,围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进行交流,要引导学生把所有的发现都表达出来,以丰富事实资料。接着启发学生概括总结出土壤的构成,这里要注意不要强求孩子们的语言十分严密十分科学,比如学生认为“土壤里有草根和腐烂的叶子”就可以,腐殖质的概念对他们来讲太抽象了。总之,教师不要代替他们作出结论。
(3)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在观察活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而且能够保护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增长才干。
课题 蚯蚓的房前屋后
教学要点:
玩泥巴并观察三类土壤的不同,针对沙和石头提出问题和选择问题进行观察研究。
1、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探究沙和石头的特点。
2、强化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训练。 教学准备: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沙、各种石头,锤子、放大镜、钥匙、刻刀、稀盐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玩泥巴(25)
同学们,玩过泥巴吗? 喜欢玩泥巴吗?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泥巴!不过今天这节课玩泥巴和以往可是有所不同,我们不但要玩,同时还要观察我们玩的泥巴有什么特点,还要与同学们交流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下面就让我们去一些泥巴,开始动手玩一玩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玩过泥巴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这些泥巴(土壤)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吗? 学生交流汇报。
总结归类,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和粘土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关于土壤我们还能怎样玩?又有哪些新发现?把你的发现和想法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课下的时候,让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再去玩一玩泥巴!
第二课时 奇石展览会(26)
一、沙和石头
在蚯蚓的房前屋后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土壤,还有沙和形态各异的石头。
提出来并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大家有这么多问题呀!现在让我们选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吧!
在研究之前先让我们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学生分组制定计划进行研究,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通过我们的研究,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对沙和石头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让我们把它们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不要忘了课下继续研究哦!
二、奇石展览会
课下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大家带来了吗? 下面让我们用我们收集的奇石开一个奇石展览会吧!
三、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与活动,自己反思一下,你的发现与别人的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沙与石头的特点,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课下的时候不要忘了继续研究哦!
课题 蚯蚓的邻居
教学要点:
观察土壤里的动物,设计不同土壤对生物生长影响的探究性实验。
1、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漏斗、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和蚯蚓、蚕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察土壤里的动物(27)
一、引入。
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
二、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探究试验。
取一些肥沃的土壤,放入漏斗中,在漏斗上面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
你们发现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汇报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小动物,它们都是蚯蚓的邻居。那么,现在我们该把这些小动物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把它们送回原来的地方。
第二课时 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28)
一、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在前边几节课的研究中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蚯蚓的知识。那么,你认为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呢?
学生猜测。
计我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设计试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动手实验。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不愧为小小科学家。你们认为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设计实验。 师:怎样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
师:这个实验实在是太好了,可是我们用这40分钟时间是不能看到实验结果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具有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课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你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做研究吗?
……
师:不要忘了做记录哦!
二、调查。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土壤都被迫害了,我们会怎么样呢?
可是我们的有些行为已经破坏了土壤,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
课下的时候请各位同学向身边的人进行调查或进行查资料,了解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以及危害,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课题 落叶到哪里去了(29)
教学要点:
让学生猜想和观察落叶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和观察落叶到哪里去了,使学生了解动物活动和细菌对土壤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准备:
腐烂程度不同的落叶,人类改良土壤的录像资料和相关书籍。 教学过程:
1、大树下和田地里有许多落叶和枯草,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学生讨论交流。
2、实地观察。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到校园中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不要忘了收集一些腐烂程度不同的叶子。
3、落叶变成了什么?
出示我们收集的腐烂程度不同的落叶。 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
阅读课本52页“趣味阅读”。
通过阅读你认为蚯蚓起到了什么作用?
4、实验验证,拓展认识。
下面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仔细观察,看看蚯蚓是怎样为改良土壤而默默工作的。同学们你们准备怎么做?
学生设计方案。
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5、观看录像资料,了解人改良土壤的方法。
6、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蚯蚓为改良土壤而默默的工作,了解了一些人类改良土壤的方法,课下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改良土壤的方法。同时,让我们尽自己所能为我们美好的家园作一些贡献。
课题 自转旋翼(30)
教学目标:
学着制作一个自转旋翼,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针对“影响自转旋翼下落速度的因素”这个事情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重点:
落实到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由定性观察上升到定量观察
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A、教师准备: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直尺、长卷尺)、秒表。 2.纸、剪刀、回形针 B、学生准备:
比赛用纸、剪刀、回形针、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探探、究究、奇奇、妙妙制订了一个比赛计划: ①学会制作自转旋翼②试验,找到让自转旋翼下降的方法 ③选一个下降最慢的作品参加比赛。 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制作自转旋翼。
注意事项:纸的大小不能改变。自转旋翼要能旋转。 进行简单的小组比赛。 评出每组的第一名。
二、班级比赛自转悬翼。
小组第一名代表小组进行班级比赛,选出班级前三名,教师对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
有前三名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
三、研究自转旋翼的下降时间、翅膀大小等特点时,需要搜集实验数据。光凭感觉是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据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1.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可能会用到哪些测量工具?怎样使用这些工具?
2.教师介绍测量工具。
总结出自转悬翼下降慢的原因和制作技巧。
课题 降落伞(3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
3、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和交流的品质。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棉线、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 演示材料:降落伞下降的视频资料,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降落伞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的作用。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降落伞的视频录象
3.大家认识录象中的东西吗?那你知道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4.你们能用箭头表示出来吗?(指名一学生上黑板标注,其余学生自行在书上标注)
引导学生主要标出降落伞受到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
(二)制作降落伞并测试降落伞下降速度
1.大家想亲手来做个降落伞吗?请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棉线、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秒表。
2.每小组选择相应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并注意: A:在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B: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等。
3.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降落伞 测试方法:
A:一位同学在教学楼二楼往下放降落伞,下面的同学用秒表记录从降落伞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要保证降落伞下降的距离一致。 C:记录员及时记录时间数据
(三)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1.每小组交流本组所制做的降落伞的降落所用时间 2.每小组降落伞下降所用的时间为什么一样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3.学生各自提出假设
4.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确立一个假设,填好小组活动研究方案:
问题:降落伞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5.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指正小组研究方案中有误或不全的地方。
6.小组开展研究,并填好数据。 结论:
(四)汇报交流:
通过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臵作业。“潜水比赛”是一个拓展活动,研究物体在水中的下降情况。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布臵学生课后自行研究。
课题 科学,生活的朋友(32)
教学目标:
寻找生活中的科学,提出相应的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做一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的踪迹。科学就蕴藏在这些问题中间,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奥秘吗?请提出更多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以小组讨论。
2.整理与交流(问题大比拼) 把自己的问题归归类,再交流。 先把科学问题与其他问题区分开来。
把科学问题分成几大类。在每一类问题中都选出个自己认为更好的问题,与大家交流。
3.评选出最佳问题。如“最有深度的问题”、“最具研究价值的问题”等。
课题 科学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33)
教学目标:
比较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认识到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图片对比分析
(1)看书上70页的图,说出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2)学生汇报。
思考: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3.调查
科学还在哪些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呢?请做一个调查。
妙妙问:以前家民伯伯是怎样耕地的呢? 以书上为例提出问题。 4.采访
(1)科学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采访周围的大人们,了解一下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分五小组,组成负责,确定采访对象给组员分工。 (3)整理采访记录。 (4)交流。 5.制作科普展板
(1)把自己在调查和采访中遇到的感受最深的内容,用图画或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制作科普展板。
(2)在班级展览。
课题 展望美好的未来(34)
教学目标:
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心中的未来。教学过程: 说说议议
1、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2、生自由发言。 想像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解决更多的科学难题,请发挥想像力,用多彩的画笔描绘心中的未来。
2、学生绘画。
3、教师巡视辅导。
三、指名读科学自助餐《未来的衣服》。
课题 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教学目标:
了解从古到今科学家的事迹,制作“因果关系卡片”。利用“因果关系竞答”教学法,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问题的关键环节,观察现象与提出问题的逻辑联系,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从周围世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教学准备:
利用扑克制作“因果关系卡片”。每张卡片的大小象扑克牌一样即可,分别为现象卡、问题卡、结果卡。本单元的因果关系卡一套共33张,其中包括现象卡、问题卡、结果卡各11张,对应教材中出现的11个小故事。将教材图片复印后裁开,或书写在纸条上,分成三种内容
贴在扑克上即可。
第1课时 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35) 教学过程:
1.激思引趣,引入活动。阅读教材上大科学家和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成功探究的案例。
2.因果关系卡排序。
同学们,我们经常玩扑克。课前我们已经利用扑克制作了“因果关系卡”。这节课我们对扑克卡片排序。所有的现象卡和问题卡的内容,教材上都已经有了,结果卡的内容依次为:
A、鲁班发明了锯。
B、伽利略提出了物理学上著名的“钟摆定律”。 C、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与体积的关系。 D、牛顿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E、富兰克林发明了游泳加速器。
F、琴纳发明了治疗天花的方法——种牛痘。 G、王永民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输入法。
H、林恒韬同学发明了充气雨衣,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
I、步骄同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她的科学小论文《门前的小树为什么死了》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
J、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美国明尼苏达洲的学生们开始了调查活动,他们的发现和调查数据推动了科学家对畸形青蛙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K、陈凡同学发明了抓鱼手套,获得了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按照顺序读书上的故事。
第2课时我也能当科学家(36)
教学过程: 1.因果关系卡竞猜
指名读游戏规则,然后将全班分为4—6组。 a、将混合好的卡片,均分给各组;
b、各组阅读、讨论卡片内容,然后各持卡准备回答; c、各组依次宣读本组“现象卡”。每宣读一张“现象卡”,其它各组成员(有时是本组成员)应立即找出相应“问题卡”及“结果卡”并宣读(注意,通常每一现象卡含有2—3张相同“问题卡”、和“结果卡”。
d、待各组“现象卡”宣读完毕后,按照其每个现象的因果关系重新分组,各组重新宣读本套“问题卡”、“结果卡”。讨论它们的因果关系。
e、计分方法.各组起始分100分,进行抢答,答对加20分,若不能正确地找到相应的“结果卡”、“原因卡”及“实例卡”应倒扣10分。抢答结束,统计各组的各分,对该次活动的优胜者给予奖励。
2.回顾与反思
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令自己骄傲的“观察与提问”的经历是什么?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3.作业
填写书上85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