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精选)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精选)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第一篇:20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了及时纠正已发生的不合格,消除实际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不合格所造成的影响,防止再次发生或产生新的不合格,以促进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第一篇:20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及时纠正已发生的不合格,消除实际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不合格所造成的影响,防止再次发生或产生新的不合格,以促进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家用空调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过程、产品中已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及原因的控制。本文件未考虑环保、安全问题的处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符合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具体依《EHS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 序》执行。

3 定义

3.1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3.2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 职责

4.1 品质管理部:负责对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运行的各次内/外审核及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确定分析问题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责任部门,以及结果验证部门,并跟踪问题的整改。

4.2 成品检验部:负责对内、外部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确定分析问题和采取措施的责任部门,以及结果验证部门,并跟踪问题的整改。

4.3 原材料检验部:负责跟进、验证供方对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改进。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运行的各次内/外部审核及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不符合时,确定分析问题和采取措施的责任部门,以及结果验证部门,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有争议时的最终裁决。

4.5 各有关部门:负责及时向品质管理部、成品检验部或原材料检验部反馈实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必要时提出改进建议。

4.6 责任部门:负责根据已有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4.7 相关部门人员:协助或配合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在被指定或相关程序有明确要求时对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验证。

5 工作流程

5.1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时机

5.1.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a) 当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由品质管理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发给责任部门确认。

b) 当各项质量目标指标出现不达标时, 以及从质量目标指标统计分析结果中得出需改进的方向,统计部门向责任部门提出改进建议,责任部门应采取项目或 QCC 等改进方法实施改善,具体操作见《项目管理制度》 、 《QC小组活动管理规定》 。

c) 当质量/产品有害物质减免过程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及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由审核组开出《不合格报告》给责任部门确认,具体操作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d) 当生产/成品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批量质量问题、人为装配质量问题属于作业指导书未规定或规定不合理等情况时,需填写《质量/工艺问题反馈单》 ,启动 PLM 质量改进工作流程,具体操作见《质量改进工作管理规定》 。

e) 当原材料检验部、生产工艺部、成品检验部在原材料检验、生产、在线检验过程中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填写《原材料质量问题反馈单》 ,原材料检验部负责对反馈的所有原材料质量问题进行处理、跟进,具体操作见《原材料质量问题反馈管理规定》 。

f) 当国内/外市场反馈产品质量问题时,由客户服务部/海外技术支持部填写《国内外产品市场质量信息反馈单》 ,启动 PLM 质量改进流程,统一反馈到成品检验部确定责任部门,具体操作见《质量改进工作管理规定》 。

g) 当其他有必要控制某一不合格再发生时,由提出部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发给责任部门确认。

5.1.2 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

a) 管理评审及公司会议所输出的与管理体系有关的预防措施,由品质管理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发给责任部门确认。

b) 各有关部门定期对各种记录,包括检查记录、审核报告、客户投诉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是过程的业绩及其变化趋势) 。当发现潜在的不合格的因素时,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讨论,对潜在的不合格是否采取预防措施,应根据涉及的成本、风险、效益进行平衡分析。如果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则做出结论。若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则 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 。

5.1.3 填写上述所产生的纠正/预防措施单时均需将不合格项问题描述清楚,经提出部门主管签名后方可发出,必要时需注明要求回复纠正措施的时间。

5.2 原因调查分析、评审和制定措施

5.2.1 责任部门接获纠正/预防措施单后,应指定人员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必要时会议分析,确定出不合格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整理后的分析结果记录于纠正/预防措施单上。

5.2.2 相关责任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在要求回复时间内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以及预计完成日期,经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提交给提出者。

5.2.3 当不合格涉及多个部门时,主要责任部门应及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一致可行的纠正措施计划,必要时报请上级协调。纠正措施计划应:针对每一可予消除的原因确定改进措施;确保措施具体、可行;包括各项措施的计划完成时间。

5.3 纠正/预防措施的批准

5.3.1 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后,由提出者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必要时由管理者代表对措施的适宜性进行批准。 5.3.2 对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运行的各次内/外部审核及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不符合,由管理者代表确定分析问题和采取措施的责任部门,以及结果验证部门,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有争议时的最终裁决。

5.4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5.4.1 待纠正措施单提出者对制定的整改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后, 责任部门应严格按照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实施整改,并在预计完成期内完成。

5.4.2 责任部门若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因分析和相应纠正措施计划的, 应及时知会问题跟踪部门。

5.5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验证

5.5.1 验证部门在验证时应:核查有关措施的实施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验证措施的有效性,如实物验证、试验等;收集必要的证实性文件和资料。

5.5.2 责任部门完成纠正/预防措施后应及时通知问题跟踪部门,问题跟踪部门安排指定的部门或人员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验证。当整改和验证为同一部门时,验证和整改不能为同一人且验证人与被整改的项目无直接责任关系。

5.5.3 验证部门收到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单据后, 应在两日内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两日内不能完成的,应及时给予回复,经协商确定最迟计划验证完成时间。验证完成后及时在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单据验证情况栏内填写验证情况交单据的保管部门,相关证实性证据和资料作为验证结果的附件。经验证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应当巩固、规范化,必要时修改相关文件;如验证无效或效果不理想时,应重新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5.6 记录管理

5.6.1 整改部门、验证部门在整改、验证过程中将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单据原件遗失的,由遗失部门负责并在遗失后的第 1 个工作日内到问题跟踪部门处补办。

5.6.2 品质管理部、成品检验部及原材料检验部需对所跟踪的问题改进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做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

6 引用文件

6.1 ZG/CX12.1

《内部审核程序》

6.2 ZG/QGC003

《原材料质量问题反馈规定》

6.3 ZG/CX19.1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6.4 ZG/QGK021

《质量改进工作管理规定》

6.5 ZG/CX16.2

《EHS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6 ZG/QGC042

《项目管理制度》

6.7 ZG/QGC038

《QC 小组活动管理规定》

7 相关记录

7.1 ZG/JL16-01

《纠正/预防措施单》

7.2 ZG/JL16-03

《原材料质量问题反馈单》

7.3 ZG/JL16-04

《质量/工艺问题反馈单》

7.4 ZG/JL12-03

《不合格报告》 7.5 ZG/JLK021-01 《国内外产品市场质量信息反馈单》

第二篇: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一体化和HACCP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一体化和HACCP管理体系运行中,对不适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改进措施,并实施和验证。

3、 职责

3.1 质检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环境问题时发出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各关键控制点(CCP)负责人,负责纠偏措施的实施和记录.如果出现偏离关键限值或过程发生偏差造成不合格时,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3.2 当内部体系审核出现不适合时,由审核员发出《不适合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

3.3 当管理评审时或其它情况出现不适合时,由公司办和相应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进行跟踪验证。 3.4 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3.5管理者代表在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

4、 工作程序

4.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a.供方产品出现连续批量不适合;

b.相关方环境因素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

c.过程、产品、环境和卫生安全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公司规定值时; d.相关方投诉时;

e.内部审核出现不适合时; f.管理评审出现不适合;

g.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指标),或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 不适合事实填写、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4.2.1 当出现4.1 a情况时,由质检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以下简称“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栏,通知资材部后传真给(分)供方,要求(分)供方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传回,由质检部对其下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当同一种物料向同一(分)供方连续发出两次处理单而质量未有明显改善时,取消其合格(分)供方资格;如果是服务(分)供方质量问题,则由服务接受部门填写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栏,传给(分)供方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验证。

4.2.2 当出现4.1 b情况时,由质检部填写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栏传递给相关方,要求相关方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传回,由质检部进行跟踪验证。

4.2.3 当出现4.1 c情况时,如果是过程或产品质量问题,由质检部填写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质检部负责跟踪验证。如果是产品卫生安全的问题,由公司办(下设卫生控制部)实施。

4.2.4 当出现4.1d情况时,如果是投诉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由投诉接受部门填写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栏,质检部确认属实后,进行原因分析,定出责任部门,再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质检部负责跟踪验证并将结果反馈到投诉接受部门;如果是投诉环境问题,由公司办负责组织纠正或预防,并实施监督和验证。

4.2.5 当出现4.1e情况时,由审核组发出《不适合报告》,记录不适合事实,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定出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后负责跟踪验证。详见《内部审核程序》。

4.2.6 当出现4.1f和4.1g情况时,由公司办填写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公司办进行跟踪验证。

4.2.7 当出现4.1h情况时,由质检部填写“不适合事实”及原因分析,由资材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以供方进行施加影响,质检部进行跟踪验证。

4.3 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4.3.1 数据分析

质检部要及时重点的分析如下记录:供应商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相关方调查表,环境质量统计,以及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环境质量趋势,以及相关方的满意度和(潜在)的需求和要求;并且在日常对体系运行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质检部也要及时收集和分析从各方面反馈回的信息。

4.3.2 一旦发现有潜在不符合的事实,应召集相关部门商讨原因,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由质检部写入《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责任部门确认后予以实施,质检部检查、验证实施结果。

4.3.3 质检部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积极的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生产工艺的优化、产品的技术革新、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以改进计划的形式,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调配适

当的资源予以执行,为相关方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4.4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及记录

4.4.1 在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调配必要的资源,协助原

因分析或责任部门,并对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

4.4.2 质检部需建立《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记录各次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能完成的,要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再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期限。

4.4.3 由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所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都要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严格执行并记录。

4.4.4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相关记录需提交管理评审。 4.5 与过程测量相关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质检部负责使用控制图,对本公司的关键过程进行测量,通过对图中点数分布趋势的分析过程或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明确所需的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质量)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及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由其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质检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与责任部门执行,质检部负责跟踪验证以上措施的实施效果。

5、 相关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6.2《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

第三篇:血液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血液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血液质量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在采供各个环节中防止和预防不合格品及不合格项的发生或再发生。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潜在和存在的不合格原因,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 质控科负责组织对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 各科室负责实施相关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4、程序

4.1 持续改进的策划

4.1.1 血站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 日常的改进进活动: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由责任科室分析并确定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制定预防措施计划,并评价。

4.1.3 较重大的改进项目: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 质控科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资源配置及环境质量的改进等),组织各科室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管理者代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表审核,站长批准后,予以实施。

4.2 纠正措施

4.2.1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用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 识别不合格产品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服务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本站规定值时。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D、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E、其它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F、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时。

4.2.3 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可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A、当过程、服务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本站规定值时,质控科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科室,由责任科室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质控科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B、当顾客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投诉时,由办公室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确认责任科室,由责任科室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办公室跟踪验证并将实施结果反馈,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C、内审发现不合格时,由审核组发出“不合格报告”并执行《内部审核程序》。 D、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时,质控科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办公室通知供方,要求供方进行原因分析,关将纠正措施反馈给办公室,质控科并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E、每项纠正措施完成后,该科室负责人对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4.3 预防措施

4.3.1 组织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3.2 识别潜在不合格应及时重点分析。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A、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如调查表、排列图等)、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环境质量调查等。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记录。

4.3.3 发现潜在不合格情况时,根据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确定较重缓急,由管理者代表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制定预防措施和责任科室,由质控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单》“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由责任科室填写其中“原因分析栏、制定预防措施并实施,质控科负责跟踪实施效果。

4.4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及记录

4.4.1 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协助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科室,并监督措施实施过程。

4.4.2 质控科编制《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记录每次通知的时间、责任科室、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完成者应报管理者代表,并组织责任科室进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4.4.3 由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4.4 重要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输入之一。

5、支持性文件 5.1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5.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文件控制程序 5.4内部审核程序

6、质量记录 6.1改进计划

6.2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单

6.3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第四篇:电器公司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深圳培训网

电器公司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建立和保持《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针对事件、事故不符合采取有效地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减少由此产生的不利于公司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所有体系产生的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所采取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3职责

3.1 体系管理中心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不符合(不合格)进行现场调查指导,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不符合项的实施情况负责监视和追踪验证,同时做好日常体系运作检查,并记录。

3.2 办公室负责环境和安全事故、事件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3.3 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所发生的不符合和潜在不符合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4 工作程序

4.1 不符合的判别和来源

a.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或违反国家和地方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内审、外审、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

c.体系运行检查时出现的不符合(包括设备运行、部件的采购、搬运、贮存、生产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环境因素和风险控制等)。

d.经确认属不符合而由相关方提出的投诉或顾客抱怨。 e.出现质量问题、环境问题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f.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其他不符合项。

深圳培训网

4.2 潜在不合格的判别和来源

a.各种运行记录中反映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b.相关方面提出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c.售后服务、顾客反馈中发现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d.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中发现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4.3 事故事件的判别和来源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如: a.发生应急事故(火灾、触电等); b.交通事故;

c.生产现场摔伤、砸伤、烫伤、中毒等; d.爆炸; e.职业病发生; f.财产损坏、损失。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未发生伤害和安全危险的未遂事件。 4.4 不合格(不符合)的评审

4.4.1 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不合格品指不合格产品(采购产品、过程产品、最终产品)不合格项指各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符合。

4.4.2 生产现场发现的不合格应立即将信息反馈到体系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生产部、质管部、办公室,由责任部门会同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对不合格或不合格项进行调查分析,视其和所承受的风险制定纠正措施,必需时采取预防措施。

4.4.3 内审、外审和管理评审时的不符合项由体系管理中心责成责任部门调查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必需时制定预防措施。 4.4.4 事件事故控制要求

a.办公室建立公司的事件事故和职业病统计台账及职工健康档案。 b.对发生的紧急事件或连续多次发生的事件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以免酿成事故。

c.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执行《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规定》。 4.5 纠正预防措施

4.5.1 根据不符合的判别和潜在不合格,分别由责任部门制定“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情况报告”限定整改时间,并追踪验证。

深圳培训网

4.5.2 各部门应针对本部门的不合格,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及实施方案,以纠正和预防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4.5.3 各责任部门在制定措施时,必须明确应达到的目标,具体措施方案,由谁负责实施,完成期限等。 4.6 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4.6.1 体系管理中心负责各管理体系运行产生不符合的跟踪验证。

4.6.2 体系管理中心、办公室在日常对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开出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交不符合产生部门整改、限期完成后提交验证。

4.6.3 内审、外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体系管理中心责成责任部门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限期完成后提交体系管理中心验证。 4.6.4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所引起的环境因素变化,危险变化要重新识别的环境因素,新的危险源并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风险控制,执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程序》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4.6.5 以上内容涉及文件的修改,依据《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

Q/XXX.QEO.R-14-01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 Q/XXX.QEO.R-14-02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计划表》

第五篇: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事故、事件、不符合的重复发生,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并保持持续改进。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和中兴装卸运输站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3 术语定义

3.1 三定:定人员,定措施,定期限;四不推:凡自己能解决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部门,部门不推给公司,公司不推给政府。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内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批准,并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协调。

4.2 环境安全部负责事故、事件原因的调查分析、处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事故、事件原因的调查分析和纠正措施的制定,并进行实施。

4.3 各职能部门负责不符合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处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实施,无法解决的上报环境安全部。

4.4 环境安全部对各职能部门不符合发出通知,同时要求各职能部门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4.5 环境安全部负责对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的检查验证,并提出考核意见。 5 工作程序

5.1 事故、事件管理

5.1.1 具体实施按照《事故处理控制管理规定》执行。 5.2 不符合的范围

5.2.1 休系文件与标准不符合。

5.2.2 体系文件与应遵守的法律及其他要求不符合。

5.2.3 事故与事件频出,安全管理绩效与方针和预期目标不符合。

5.2.4 体系实际运行实施与体系文件的内容要求不符合,特别是事故发生后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与本程序的要求不符合。

5.2.5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及事故隐患等不安全因素。 5.3 不符合的信息来源

5.3.1 生产过程的监督及各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 5.3.2 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时发现的不符合。 5.3.3 环境安全部巡查时发现的不符合。

5.3.4 各职能部门安全员在日常巡检中发现的不符合。

5.3.5 相关方的合理抱怨及员工在正常生产中发现的不符合。 5.3.6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更引起的不符合。 5.3.7 内审、外审中发现的不符合。 5.3.8 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 5.4 不符合原因调查

一般不符合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原因调查,较重大的不符合由环境安全部组织相关方共同进行原因调查,必要时报请管理者代表参与或组织分析。 5.5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5.5.1 各职能部门经调查分析,针对不符合项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5.5.2 对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等轻微不符合,能够立即整改和纠正的,可口头安排、及时纠正,不开具不符合的书面材料。

5.5.3 环境安全部在日常管理及体系内部审核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带有普遍性或管理性的不符合项,并以书面形式(体系审核时采用《不符合报告》、日常管理中

采用《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通知有关职能部门,责任部门根据不符合项的内容,制定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及时整改。

5.5.4 体系外审时发现的不符合项,由环境安全部在日常及时通知责任部门,责任部门根据不符合项的内容,制定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及时整改。

5.5.5 对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环境安全部实施有效监督。

5.5.6 各部门制定的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落实后填入《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并落实措施保证效果,问题解决后,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并上报环境安全部备案。

5.5.7 当环境安全部与责任部门在措施上存在分歧时,应由双方进行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时,上报公司领导协调解决,制定出措施。 5.5.8纠正与预防措施包括: a. 管理措施 b. 技术措施 c. 行政措施 d. 培训措施

5.5.9 不符合的纠正过程中,凡责任部门解决不了的,可逐级上报各级部门,按“三定四不推”原则。

5.5.10 不符合纠正过程中若出现涉及文件的变动,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有关要求进行。

5.6 不符合的验证

5.6.1 环境安全部根据不符合部门上报材料,对措施的落实和效果进行跟踪和监督,直至不符合项的完全消失。

5.6.2 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责任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检查措施实施的效果,环境安全部负责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最后验证。

5.6.3 体系外审中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环境安全部负责检查措施实施的效果,由外审单位做最后验证。

5.6.4 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由公司领导负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验证。

5.6.5 验证工作可采用现场检查或通过记录、资料对比的方式,验证记录要有充分的事实和根据。

5.6.6 责任部门未能完成纠正预防措施或实施效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若无正当理由或不能提出可接受的修正期限,由管理者代表进行协调,环境安全部制定限期限整改的书面通知下达责任部门,直至问题解决,期间环境安全部实施监督工作。 5.7 记录保存

5.7.1 环境安全部/责任部门负责保存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包括修改原有程序文件或新增文件。 5.7.2 责任部门保留相关记录备案。 6 支持性文件

6.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6.2《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6.3《绩效测量与监视控制程序》 6.4《记录的控制程序》 7 相关记录

7.1《纠正措施报告》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