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精选)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精选)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第一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中国未来的人力资源企业会朝着超大型综合服务型企业和小而专的微型服务企业两条路径前进,这就对企业的专业化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第一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中国未来的人力资源企业会朝着超大型综合服务型企业和小而专的微型服务企业两条路径前进,这就对企业的专业化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业务进行整合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处于上升期的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必定会经历短期和长期两个阶段,从3到5年之内的短期来看,人力资源公司会经历一个阵痛期,由粗放转向精细;从长期方面来看,并购整合会是一个趋势,经过这个阶段之后就会产生综合性人力资源公司,他们会具有咨询、外包、招聘、测评等业务,他们的专业化会得到提升,精细化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客户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公司与服务。

迎接新生需要专注,把握趋势需要专业,只有面向市场,从最市场化的领域入手,才能避免历史包袱的产生,才能时刻保持灵敏的嗅觉,先知先觉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会率先进行改革,完成新的蜕变,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变革,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画上光辉的一笔。

唯仕旗历经多年执着发展与不懈追求,始终坚持致力于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垂直型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缔结了建设领域教育培训、企业发展管理、工程建设、人力资源、等行业资深人力资源管理精英顾问团队,坚持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己任,不断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坚守行业诚信口碑,奠定了坚实的行业可持续发展经验。

第二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加快步入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加快步入“云”时代

国内首家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供应商CDP(薪得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已在亚洲地区率先实现基于云技术的人力资源一站式服务外包。此前,全球软件业巨头频频斥巨资收购云计算人力资源软件供应商。新生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正加快迈向“云端”。

CDP首席执行官王炜说,云服务的产生和应用,可说是颠覆了既有的服务交付模式:只要有桌面系统,就可以连接网络、享受服务,这让服务从以设备为中心转化为以信息和服务质量为中心。

去年以来,国外市场已经开始运行基于“云平台”的人力资源服务。去年12月,全球最大的企业应用软件公司思爱普(SAP)宣布以34亿美元收购云计算人力资源软件提供商Success Factors。两个月后,甲骨文(Oracle)宣布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云计算人才管理软件提供商Taleo。目前,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服务已成为云服务成熟度排名前三的应用领域。

王炜介绍,在CDP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中,云服务通常是“租用式”的,以每一用户为基础计价,这意味着更少的前期投资和一个更可预知的月度业务费用流。其次,所有的管理活动都经由一个中央位置而不是从单独的站点或工作站来管理,而且云服务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极少,标准化的流程杜绝了绝大多数错误和漏洞,能让客户感到更加安全可靠。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需要以更优化的流程、更透明合规的管理,更科学的决策来管理好员工这一企业的第一资源,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平衡成本压力、降低雇佣风险。目前,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普遍采用的手段。业内人士认为,在“用工荒”蔓延、劳动力组成多元化、劳动争议逐年增多等形势下,“云服务”将对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行业带来明显助推效应。

王炜还介绍,目前CDP已经完成新一轮融资,将把获得的资金用于壮大公司管理、销售和运营团队,扩大公司的地域覆盖,研发业内领先的产品及服务,并着力打造中国最大、最先进的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云服务”平台。

第三篇: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业态发展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网络招聘的优点在于范围广、快捷、费用低,因而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应聘者的青睐,成为很多求职者找工作的手段。

2. 如今,我国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行业逐步形成了两大阵营的竞争格局。

3. 中国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进入门槛较高,人才渠道和人脉资源维系成本较高,客户拥有强势谈判地位,替代性招聘渠道的威胁较大,因此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4. 产业化是指行业内各人力资源企业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专业化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在该细分市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并成为企业盈利重要组成部分。

5. 根据step stone的数据显示,招聘会招聘已经取代传统的印刷媒体的招聘广告,成为企为招聘的首选。

6. 客户自身的内部管理大多已采用信息化方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采用信息化之后,可以实现与客户的无缝对接,真正融入客户的内部管理,成为客户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与客户共同成长。

7. 如今,客户越来越多地要求人力资源服务商提供透明的服务流程和管理工具,如招聘流程、人离职等人事管理流程、薪酬发放流程等,以及员工手册、员工素质能力模型、360度考评等管理工具,这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8. 国内人力资源巨头比较注重品牌建设,他们把品牌建设视为一个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

9. 目前中国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尤其是人才中介和从事人才派遣的企业,其业务范围还比较单一。

10. 目前,西方的政府和公共组织在基础服务、IT、设备管理、通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外包占有很大的比重。

11、1.人力资源统计,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的总称。()

12、人力资源统计工作、人力资源统计资料和人力资源统计科学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城镇中非农业户口,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定劳动年龄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退休年龄一般指男60周岁,女干部身份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一口径与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劳动年龄口径不一致。()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市场结构呈现出数量性过剩与()的现象。

A. 产能不足

B. 能力性短缺

C. 管理混乱

D. 市场不规范

2.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延伸应用,在中国发展虽然相比其他信息系统行业算是相当年轻的行业,但是无论从技术发展还是从管理应用角度分析,都可看出其中所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

A. e-HR

B. 驻店服务

C. 价值链

D. 网站建设

3. 从大趋势上看,我国经济一定会从“投资推动型”向()转变。

A. “人力资源推动型”

B. “政府主导型”

C. “企业主导型”

D. “市场主导型”

4. 企业外包需求的多元化、整体性及()的采购需求要求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向提供综合化服务转变。

A. 国际性

B. 综合性

C. 一站式

D. 随机性

5. ()由东向西逐步深入已成为必然趋势。政府已经开始将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共部分和市场化部分分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的进一步市场化。

A. 西方跨国企业

B. 西方管理思想

C. 产业市场化

D. 人力资源市场化

6.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建设是一套完整的、具备丰富内容与深厚底蕴的关于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的系统工程。

A. 一体化

B. 国际化

C. 标准化

D. 品牌化

7. 市场发展要求服务机构以()为中心,了解企业真正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A. 客户

B. 产品

C. 服务

D. 信息

8. ()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向其发展。

A. 国际化

B. 信息化

C. 市场化

D. 自由化

9.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首个国家标准——《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9月2日正式批准发布,并于2011年()1日起实施。

A. 1月

B. 2月

C. 3月

D. 4月

10.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一项高技术、高智力、高层次的新兴服务产业,一方面它需要大量的产品研发和市场研究,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企业还不太适应这种服务方式,因此它需要不断地宣传和对顾客的()改造。

A. 信心

B. 理念

C. 包装

D. 影响

11.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人B、350人

C、372人D、504人

12.截止年底,某地区从业人员743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万人,据统计,该地区人力资源统计口径的失业率为:()

A、1.6%B、3.7%

C、3.9%D、4.1%

13.某地区共有A、B、C、D和E五个县,截止年底,A县从业人员是该地区的52517,B县从业人员是A县的5,C县从业人员是D县和E县从业人员总数的8,A县比C县多3万人。试统计该地区有多少万从业人员?()

A、20.4万人B、30.6万人

C、34.5万人D、44.2万人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 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要包括:()

A. 网络招聘服务

B. 人才评价服务

C. 高级人才寻访服务

D. 管理咨询服务

2. 目前,我国网络招聘已初现以下几种模式:()

A. 专业模式

B. 分行业、分地区招聘模式

C. 分时段模式

D. 分人才类型模式

3. 一般而言,人力资源外包可以分为()等几大类服务:

A. 人力资源改造服务

B. 人力资源事务处理服务

C. 人力资源咨询服务

D. 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外包

4. 国内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的巨头有:()

A. 美世咨询

B. 上海外服

C. 北京外服

D. 埃森哲

5. 人力资源服务的高附加值主要来源于()

A. 服务创新

B. 人才创新

C. 政策优惠

D. 服务品牌

6. 人力资源服务的各方面都开始采用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服务模块包括()等。

A. 招聘管理

B. 培训管理

C. 组织管理

D. 岗位管理

7. 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从价值层面划分的级别有:

A. 人事管理基础业务外包

B. 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外包

C. 人力资源系统软件

D.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8. 人力资源服务业目前在()的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A. 多元化

B. 国际化

C. 信息化

D. 网络化

9. 新公共管理强调:()

A. 生产率

B. 市场化

C. 服务导向

D. 分权与公民参与

10.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引入第三方,这样的模式与原来的劳动人际关系相比的区别有:

A. 人力部门从权力中心走向服务中心

B. 人与事相分离

C. 用人单位可以把精力放在高端人才上

D. 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弱化

11.人力资源统计的概念包含:()

A人力资源统计工作B人力资源统计资料

C人力资源统计科学D人力资源统计理论

12.人力资源统计的基本方法有:()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D图表法

13.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A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和人力资源的时间统计B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统计

C人力资源劳动报酬与收入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统计D人力资源的安全与保障和劳动关系统计

第四篇: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 要: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信息为主导形形色色的行业发展起来,人力资源是知识的主体,负责知识的创造与运用。整个社会范围内加强了人才教育与培养力度,人力资源管理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力资源服务也逐渐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中,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满意,创造更加丰硕的经济利润,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沛县人力资源服务展开讨论,分析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促进人力资源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研究

社会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力量做支撑,特别是人才力量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知识资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力资源水平及其服务质量。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不断发展,为社会、为国家、为企业及时有效地供应了一大批人才力量和技术资源,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日益走向科学、正规的轨道。所以,促进人力资源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势头,确保同其他经济团体的有机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个经济团体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都是人力资源力量,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人才所创造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所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将这种服务纳入市场经济中,使其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1.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是确保新时期人力资源深入开发的有效途径

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都在经历着现代化改革,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体制使得人力也作为一种资源被纳入市场中,人才资源日益朝着市场化配置方向发展,而且这种配置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第一,服务范围日益扩大,服务工作趋向多元化。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不仅要为各大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同时也需要向广大的求职者服务。第二,服务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全面。一方面要对用人单位负责,为其优选合格的人才,提供客观、真实的人力资源信息以及合理的人才评价,即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向社会公布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对求职者方面也要提供细致、周到的求职服务,这其中不单单局限于求职信息的提供,更重要的是要对各行各业的求职者进行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使他们更加适应岗位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积极规范就业市场秩序,调节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关系等。第三,服务水平的需求逐步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得更多的企业和工作人员陷入了飘摇的境地,企业经济效益波动起伏,思贤若渴;个人工作与收入不稳定渴求新的工作环境等因素都加剧了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要想满足企业与个人的需求,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掌握高科技的现代办公工具,完善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扩大办公场地,确保能够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服务,用高质量的服务、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来实现对企业与个人的服务。

例如,沛县每年新增企业上百家,而且各个已经成立并持续经营的企业也在经受着巨大的人力资源流动问题,就本单位行政许可的40余家劳务派遣企业,近几年派遣员工年平均流动率达到40%,员工频繁的流动加剧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对于新的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开发急需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组织或机构做支撑。

基于人力资源市场以上的客观事实,预示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必须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达到对人力资源的统

一、集中管理,形成一个规范、健全的人力资源服务系统。

2.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是促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有效途径

任何一个用人企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拥有一套健全的人才结构,各个岗位负责人都需要达到合格标准,能够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想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的标准就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做支撑,为其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加快企业各岗位人员的优胜劣汰,为企业提高全面、系统、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解除传统“因人设岗”的用人理念的弊端,不断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使企业各岗位人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支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力量。

二、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有效途径

1.转变思想、勇敢实践

沛县各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积极转变思想,勇敢实践,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自身的人才结构以及人才需求尽可能多地开辟人才渠道。例如,采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本着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原则来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根据岗位特征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确保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充分选拔有能力、有思想、有作为的优秀人员,实行人才资源的市场化优化配置,同时在工资待遇分配方面也要本着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思想,人才价格需要同其所创造的价值保持一致,根据人才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创造的价值的多少来决定工资分配与待遇条件,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运作,确保人才资源创造性的发挥。

2.加快体制革新,实行市场化服务与就业服务同步进展

国家财务机构以及地方财务部门要加大对劳动就业机构的服务力度,促进其朝着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发展,创建相对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制。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本着“经营与办事相分离”的原则,利用市场经济理念来经营人力资源服务,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来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优秀人才价值的充分发挥。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应该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体制改革力度,将公共就业服务同市场竞争服务区分开来,前者的工作体现在向整个社会供应人事方面的公共服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应该完善人事档案、人力资源信息的整理与公布,为大学生或者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服务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应该根据客观形势,比如企业的人才结构需求等来科学规划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市场化服务主要包括:劳务派遣、劳务输出、人力资源培训等等,要改变这一服务模式,而是同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通过直接向企业提供人才资源的方式来融入市场经济环境,使自身成为一支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力量。

3.积极引导,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转型

要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朝着产业化方向转型升级。可以改革经营体制、更新管理制度与组织模式,增加服务种类等来提高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制定科学的、权威的服务标准,逐步拓展这种标准的影响规模,使整个人力资源服务业都朝着统一的标准迈进,以此来规范服务业务。对于那些尚未达到统一标准的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实行自律制度进行影响与带动,例如,制定并落实服务承诺与规范,拟定公约章程等。同时,也要加强同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交流,学习其先进的管理制度与经营理念,加快同其合作的步伐,以此来促进整个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使人力资源服务更加规范、专业、科学。

4.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自身的人才结构,提高自身素质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仍然是需要一批合格的人才队伍与人力资源力量做支撑,企业要利用多种方式、多途径地吸收与培养人才力量,使其成为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的一大力量,人才要具备合格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要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此来促进服务业务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无论是个人的生存、企业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人才力量的有效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人才力量的供应与服务的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完善服务理念,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论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D].北京:清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集,2007.

[2]张彦.浅谈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0(19).

[3]鞠美悦,毛立新.知识经济时代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产业化浅谈[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4]杨实俊,王晓红.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第五篇: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实现人才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达210家,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要求相比,与省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人社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74号),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A人社发〔2017〕56号),市政府《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17〕30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A发〔2018〕12号)等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部署要求,现提出以下行动计划,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保障、经营性服务逐步壮大,服务就业创业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能力显著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

产业规模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10家左右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有特色、有规模、有活力、有效益的市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家以上,积极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家以上。

行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到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到300家左右,服务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服务业态更加丰富,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各类业态协调发展,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才测评、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培训、线上线下招聘、代理服务等全方位全链条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给体系。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到2020年行业从业人员力争突破5000人。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规模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新旧动能转化、供给侧改革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促进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集聚发展。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跨界融合,探索新兴业态,开发创新服务产品、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水平。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建设覆盖全市辐射A南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

坚持促进交流,开放合作。紧盯“一带一路”、全市新旧动能转化和经济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拓展市内、市外,国内、国外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品牌。加大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力度,鼓励市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积极开拓外部业务。

二、重点计划

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3+3”行动计划。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计划、骨干企业培育引进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诚信主题创建行动、新旧动能转换人力资源服务行动,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业态创新,加快开放合作。

(一)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建设计划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坚持面向A南苏北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生产加工、科技研发、商品流通等行业对高中端人力资源的需求,培育建设有规模、有辐射力、有影响力的临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动优质人力资源引进、交流和汇集。根据县域特点,统筹全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布局,鼓励有需求、有条件的县区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培育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地方人力资源产业园。探索园区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长效机制,落实产业园在税收、资金、工商、土地用房等方面的政策,着力构建在省内有较强竞争力、在同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引擎。

(二)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有核心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开展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的企业,按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发展。积极推动品牌化发展战略,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人力资源服务商标,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选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录和高新技术企业名录。各县区要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重点骨干人力资源企业的发展。

(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着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依托知名高校、职业院校、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开展行业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训。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开展市内外学术交流和研修活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建立行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库,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军人才情况。

(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

落实国家、省“互联网+”发展战略要求,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服务手段、商业模式、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支持互联网企业跨界兼营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进一步加强行业交流,鼓励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平台,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服务产品推介等活动。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开展与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跨界服务模式。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护制度。

(五)诚信主题创建行动

坚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诚信服务树品牌、规范管理促发展,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主题创建行动,打造一批“全市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发挥先进典型在市场管理和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各县区结合实际开展选树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活动。围绕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良好制度环境,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记录,并将信用记录归集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形成诚实守信、规范发展的共同理念和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诚信服务、优质服务水平。

(六)新旧动能转换人力资源服务行动

围绕服务于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引进我市急需的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与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围绕“商城国际化”建设,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市投资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市设立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根据对等开放原则,积极推动降低市场准入壁垒,鼓励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商城国际化”辐射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为临沂海外商城和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承接国际服务,提供特色化、精细化人力资源服务。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支撑转型调整、促进就业民生的重要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就业、人才、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组织、发改、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及时研究解决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考核评价,确保落实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二)加大支持力度。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力度,根据市政府《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17〕30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A发〔2018〕12号)以及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A人社发〔2017〕56号)精神,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资金,专项用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补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补贴、人力资源服务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补贴等。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争创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社会资本、行业企业进驻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发展优质服务平台,为入驻机构提供政策咨询、配套管理、创业引领、跟踪扶持以及经营场地租金减免优惠。对获评省级、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结合园区建设运行情况、租金减免情况,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补;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对获评省、市级诚信示范机构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奖补;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对获评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优秀品牌的机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补。对参加全省评选新获人力资源服务驰名商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5万元奖补;鼓励服务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省级高层次人才和对市级重大项目、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且能突破科研关键技术或核心部件制造工艺的高技能人才和其他急需、特需人才的,经评估确认,按有关规定给予奖补。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稳步推动政府人才、就业工作临时性、阶段性专项服务事项面向社会购买,逐步延伸至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人才就业服务、人才引进测评、数据分析、课题研究、趋势预测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各方面业务的服务购买,充分发挥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优势,提升政府综合管理能力。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随机抽查,建立报告公示制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大对网络招聘平台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评价体系。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宣传,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第一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APP等新媒体手段,不断提高宣传的有效性和影响力。鼓励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创业大赛、人力资源服务发展论坛等活动。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注意总结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开发和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