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第一篇: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摘要]随着Web3.0技术的出现,信息技术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为智慧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的变化,高职新型教学模式的呼吁越来越强烈。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第一篇: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Web3.0技术的出现,信息技术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为智慧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的变化,高职新型教学模式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智慧课堂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点,是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变革以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类教育的高度重视,构建智慧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智慧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高职

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课堂打造成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智能化、可视化、高效化等,最终实现学生的智慧生成。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高职课堂教学转变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虚拟现实技术场景,实现通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课堂环境,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学生智慧发展。

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

在信息化环境下长大的95后高职学生,他们的认知方式、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喜欢从多个源头接收信息,多任务同时处理信息,多种形式呈现信息,随时进入超链接资源,实现趣味的学习。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能够实现学习者智慧增长需要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智慧化的教学变革,使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智慧增长服务。在智能化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高职课堂进行变革,构建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信息化所需要的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和技术技能型的创新人才。

(2)解决课堂与手机的矛盾,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满意度。通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课堂环境,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学生智慧发展。智慧课堂学习模式是利用智慧服务,借助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化、适配化的开放、民主、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变学习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智慧学习为重点,利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突破课堂时空界限,拓宽学习渠道,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3)将智慧理念充分融入高职课程建设,对学生学习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跟踪,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资源推送智能化,交流互动立体化。智慧课堂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基于动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分析,精准地掌握学情,基于数据进行决策,方便教师安排调整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更加生动灵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方式多元化,同时智能化地推送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固强补弱,提高学习效果。传统课堂中,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差;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利用智能终端及相关软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体验学习的乐趣,高效的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智慧课堂环境的支持下,教师要合理地组织知识的传递方式,监控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教学,使课程互动更加立体化。

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3.1课前,探究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数据实时呈现

智慧课堂教学中,课前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征,进行预习内容设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预习材料,拓展学习资源,通过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发布给学生,学生通过移动端选取感兴趣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智慧课堂教学中,课前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为录制微课、精选优质慕课与富媒体资源,制作预习检测题。通过这些资源的推送,为学生提供了新型学习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前探究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端以数据的形式掌握学生有没有预习、预习的情况和答题情况,并通过相关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即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预习数据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做好教学记录。探究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推送的教学资源,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高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课前预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兴趣点,为课中的智慧教学模式打下基础。

3.2课中,互动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师生立体互动

智慧课堂教学核心是立体化的互动过程。在高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立体的、持续的、高效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智慧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通过教师移动设备、学生移动设备,多角度、可视化呈现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中,降低学习认知难度。智慧教室中,小组成员使用移动设备讨论问题、绘制思维导图,同学之间交流互动。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可以结成学习伙伴,便于课上分享资源,课下相互讨论学习。多元交互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互动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会迁移和运用新知识。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师生提供有效互动的课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课堂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高效的学习知识。该教学模式既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学生的引导者,教师不但要合理地组织知识的传递方式和组织教学活动,还要时刻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智慧课堂环境的支持下,教师能更好地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更广泛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多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教师引导,在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能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3.3课后,差异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个性辅导

课后,通过智慧学习平台,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推送个性化的复习资源,发布针对性课后习题。学生在一定期限完成课后作业后提交给老师,教师端平台就会收到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于客观题,智慧学习平台能够自动批改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还可以对主观题进行批改点评,然后把批改情况通过录制微课的形式反馈给学生。这种个性化辅导的方式更加的高效、直观、快捷,学生能够及时查看作业情况,在线与老师交流,更正作业,进行总结反思。智慧课堂帮助教师依托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数据,例如,学生自主学习个性特征数据,成绩数据、交流讨论形成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诊断。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对知识认知特征数据,诊断高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教学。

4结语

高职智慧课堂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推送、互动交流、数据分析,构建良好智慧环境,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相融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专业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培养高职专业优秀人才,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岩,马晛.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新校园,2015(6).

[2]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

[3]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4]夏仕武.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双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运行[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5).

第二篇:高职高专物理课程实效教学模式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其本质是岗位资格培训,不是为了让学生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是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走向技术岗位,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贴近岗位任职需求,增强物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物理课程实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好物理课程教学定位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一个人不可能也不必要掌握全部的知识。作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岗位要求的知识并不复杂,所以任职教育的物理基础知识应本着从少从精、够用就行的原则设置。士官学生的文化基础偏低且参差不齐,如果有用的知识就要学,补齐基础知识再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学制有限,留给专业知识的时间就不够,最后出现了文化知识没补齐,专业知识也没有学会。任何知识都有用,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但前提是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作为基础课教师不能认为有用的就该教,而是“必需”的才应该教。

二、根据专业需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士官大专班用的教材是军队院校士官物理学通用教材。尽管该教材已充分考虑到士官物理学教学现状,根据“够用”为度的原则,对知识结构进行了适当地调整,但毕竟是通用教材,缺乏航空专业特色,在针对性上存在不足。并且航空保障维修分为多个专业,不同专业课程对物理基础知识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加强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衔接,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各专业课程对物理知识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梳理,如到专业教研室座谈、借阅参考相关专业课程教材、适当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等。根据调研情况,分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增删,明确教学目标,相应制定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实施细则。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的选择上,在满足“够用”的前提下,也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基础和工作岗位特点等角度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正确认识接受教育者的智能特点,准确把握其接受知识能力的规律,放弃目标高远却华而不实的想法,追求物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优选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

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需要动力,更需要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而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新方法,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适应的岗位任职教育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才能够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郭沫若老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优选教学方法,将“讲清重点”、“启发思维”“、教给方法”三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四、创新考核

为了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从而科学评价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了逐渐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培养自我和塑造自我的主动性,必须对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加以改革创新。要把考试手段和培养学生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多维考核,而不是仅局限于试卷笔试。例如论文考核、口试考核、作业考核、实验演示考核等。要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引导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同时对试卷的出题形式也要创新,不能只是选择、判断、填空、计算等固定题型,

教师作为任职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必须适应任职教育深入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使物理课程教学更好服务于各专业需求,物理课程任课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要熟悉各专业课程的需求,尽可能多地了解与物理知识运用密切相关的航空工程实践知识。这样才能将物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工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别具匠心地组织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获得教学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

第三篇: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方式理应摒弃传统单一的单向输出模式,借助信息时代强大的科技手段实现教职人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接纳。本文从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出发,探讨高职大学英语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与价值,希望对英语及其他教学课堂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59-02

翻转课堂的宏观性理论近年来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它依托于多媒体资料库,先由教师发布教学视频,学生自行观看,再回到课堂师生交流,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新型的教学形态颠覆了传统教学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旨在调动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知识真正的内化吸收。这个模式的开拓无疑为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开辟了新思路,也为高职院校乃至初等学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方案。以下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在原有模式上采用翻转课堂理论的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门发布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应能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活动,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听说读写潜移默化地成为课堂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过分关注基础能力的灌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热情和信心。下面具体论述存在的问题。

1.丧失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和记忆水平,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一般都有相当的兴趣爱好作支撑,比如期待了解异国文化,或者认为英语语调动听,亦或欣赏授课老师的某些品质。很多因素穿杂其中,但归结起来只一个“兴趣”。如今的英语课堂迟迟达不到期望的热火朝天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老师讲课的方式或者内容勾不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是千篇一律的课堂模式令学生习以为常,甚至厌倦。一般的大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对视频、图片等信息传播形式抱有很大期待,可老师通常还是以讲为主。另外,升入大学后学习压力看似减轻,致使一些学生培养起不良的学习习惯,不知预习复习为何物,甚至学成了“哑巴式”英语。长此以往,只依靠老师在课堂的讲授,学生难以融会贯通,也就失去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2.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前面谈到兴趣,为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作了铺垫。小学到高中的英语水平是经过无数次重复性强迫记忆的结果,高职院校教学环境则全然不同,同样一位老师的学生成绩经常出现很大的分化,但高分区和低分区所占的比重并不很多。传统模式下,老师无法做到个性化教学,不能“因材施教”,为求平均有时反而限制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而且有限的课堂时间只能走马观花,分不出学生的层次,也找不到学生真正的亮点,使学生不能在教学中受益,严重影响教学效能。

3.急需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早就被打上“应试”标签,教学多以考试纲要为核心,课程内容和形式往往受此拘束,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成机械接受,加之高职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某些课堂学习效果拖沓而无成效。虽然教室已经更换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但只是让老师单方面输出知识的行为获得便利,PPT的展示只是老师口头语言的复述,学生除了做笔记更直观,受益并不明显。课堂交流缺乏提问和解答的互动环节,学生依旧保持课上做笔记、课后做作业的近似自学的学习方式,如果不能从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学生的兴趣很难被激发,也很难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翻转课堂的优点

翻转课堂的概念诚然令人心动,但全面在我国教学事业中践行仍有很多阻力,例如如何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如何实现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化,如何缩短扭转学生学习习惯的时间等。在传统教学模式还占据主体的今天,新的教学概念要接受试点,或者交融的考验过程,此后正式投入教学。下面具体探讨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的教学形态的价值所在。

1.吸引兴趣,增强主动性

翻转课堂所必需的硬件设备不难获得,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足够接收老师制作的课前视频,这其实就是课前预习的过程。对于有主动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观看视频同时整理思路,发现问题,留待课上讨论,而没有积极性的学生,也能通过看视频取代看书本的模式,在声与光的吸引下培养对课程的兴趣。多媒体的适当运用也起到吸引注意力的效果,老师在课上重点讲解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利用有趣的图片、音乐和视频活跃课堂气氛,用有趣唤起兴趣。

2.分层次教学

传统模式下老师的教学内容会受到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深入剖析讲解精细的内容,只能以满足大部分人需要为主要目标。融合了翻转课堂概念后,课堂形式发生改变,一是先学后教,免去老师带领学生读单词读课文的环节,让学生带着知识来上课,弥补不足;二是原本老师讲解知识点的时间部分让位于学生讨论,在小组对个人或者个人对个人的交流模式中,学生的需求基本能获得满足。课后开辟网站进行线上问答,老师能根据学生掌握程度个性化解决疑难,同时可以根据课上表现对学生提出建议。相应地,学生也能为课堂建设出谋划策。

3.手段新颖

传统高职教学内容依赖印刷课本,严格按照单元主题安排教学流程,学生未必对每个单元都感兴趣,但课上依然需要绷紧神经,防止错过重要知识点,这也是英语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如果在开课前期采用了视频教学,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节课程进度,维持高度的热情和关注,不至于产生疲惫乏味之感。新的教学模式对于爱好尝试新鲜事物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课上交流讨论也能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联系,远比传统模式的课程结束各自离开增加更多互相学习的机会。

三、促进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建议

1.授课内容方面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教学视频的设计值得思虑。许多教师对翻转课堂需要自行录制视频颇有异议,但除却这点,培养并提高教职人员策划视频内容、制作视频的水准不可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考验教师备课能力和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视频里应包含基本的与课程相关联的内容,保证教学完整性和连贯性,另外也应酌情添加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相吻合的内容,由此创建讨论题目以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考虑到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视频里应加入随堂练习或课后题一类的设计,帮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情况有大概了解,促使学生获得足够的训练。

2.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老师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组际交流、情景模拟或者辩论比赛。课上的活动与视频相关,也可以适当发散,老师讲解不再是课堂的重头戏,但还需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监督并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予以纠正和帮助。对于英语基础薄弱、课堂参与不积极的学生,老师也要留有时间给予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跟上学习进度。

3.教师理念和学生态度

面对这一场教学技术革新,拥有多年教学经验、已经形成自己固定风格的老师可能是最难接受的群体,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还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打破原有教学风格。然而这种冲击也是促进教学队伍发生转变的关键力量,老师们必须迎接更大的挑战,除了自省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提高应变能力,扩大知识储备,随时接受学生或者教育事业发出的疑难。

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主动学习已经是老生常谈的教诲,事实是他们的态度未必能像期望的那样,随着老师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发生积极变化。他们可能还需要老师在课后进行督导,短时间内不能抛弃传统模式带来的习惯。但时间一长,意识到不做充分的准备就会与翻转课堂的轨道脱节,不能很好地跟老师同学交流,惰性难改的学生也可能被迫作出改变。无论如何,混合式教学还需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接受适应。

四、总结

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该与时俱进,自从翻转课堂被引进我国,英语这一类实践性不强的课程能否很好地运行此种模式始终存疑。但是实行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未必不可,它既非全盘接受,也兼顾了教育事业现状,从翻转课堂在国外和几所国内大学实行的效果来看,它运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是可行的、大势所趋的,未来几年,它将引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潮流。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第四篇:艺术类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阐述了专题教学研究的概况,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艺术类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特征,分析了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生;专题教学模式;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128-02

1 专题教学研究概述

专题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被翻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专题导向的教学”、“以专题为基础的教学”或“基于主题的学习”。纵观国内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文献,专题教学的主要理念是以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教学情景,配合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主题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建构为活动主线,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主题也称为问题或者专题,内容覆盖多学科领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种学习和研究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生产或创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实际能力。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的dave moursund从专题教学的构成要素角度将专题教学定义为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创作探究完成开放性任务的过程,学生对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任务内容跨学科设计,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学生是主体,以团队的形式围绕主题,利用信息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作为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和建议。

专题教学形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主要以小组合作或协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2)强调真实情景,以本学科教科书或大纲要求为指导,主题设计跨学科领域;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4)专题探究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并非在单一学时内完成;5)专题成果是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小组作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总结,专题教学设计按照授课方式和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一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第三种是完全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模式。

2 专题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很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开展专题教学的研究,并建立了大量的专题学习网站。在基于课堂的专题教学模式中,国外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某一专题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可以通过活动的参与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国内对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初大多应用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中小学开展专题教学开始是在文科性质的学科教学中,大多集中于课堂进行,比如语文专题教学,课堂上以专题的形式,学生之间进行研究性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专题教学被普遍用来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期刊网上搜到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对于专题教学或者专题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利用和评价上。

江苏省大多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即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各个学校安排的课时数各不一样,但是课程结束后大都要求学生参加江苏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国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各个学校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期刊网查询,很多大学老师或者学者专家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学手段的改进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学、自建教学平台等;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任务驱动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分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内容的改进如更新知识内容体系、针对本校学生自编教材、增加第二课堂、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等,教学模式的创新如1+x+y的模式、学科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整合的模式等。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引用了专题教学模式,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个院系的专业教学就是采用了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有多个学科老师共同组成一个专题研究小组,学生在专题活动中学习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专题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穿插于不同学科之间,认识并掌握各学科的特性与共性,并对各学科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最终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 艺术类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结合艺术类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特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1) 针对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类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能偏离大纲要求,但是也不能僵化和牵制于大纲内容,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应用于社会。所以要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内容结合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进行专题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由于认知风格、学习环境、个人背景等有所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比如理工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比文科性质的学生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都比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而艺术类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既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又不同于文科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针对艺术类高职生的特点和要求,对专题内容进行筛选和定位。

2) 结合艺术专业,确定专题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梅瑞尔(merill)在美国权威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以下五种教学基本原则,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者参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者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有联系,且受到激活;知识是以展示的方式呈献给学习者;学习者运用新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迁移)到现实生活。毕竟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大学课程里的基础课,而且学时很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不怎么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迟到早退、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程,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技能,本来就是为生活和学习提供辅助,专题内容的范围可以涉猎于多门专业学科,至于内容的深度,可以根据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适当拓宽。与专业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效果更加实用。 3) 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

专题教学的设计过程是否具有可行性,首先要看本课程的学时是否足够;其次要看教学资源和配备设施的状况。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学时较少,机房资源有限,故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形式。教师需要把课堂教学中的专题教学设计过程、每个专题需要的课时分配以及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专题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等,都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

4) 基于校园网,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建立专题学习导航与评价网站

专题教学的结果是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作品集,有效的反馈或者评价可以更好地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有效学习的程度。以专题教学目标为依据,建立每个专题的评价指标。专题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依据放在校园网的专题学习网站上,以专题为类型,以作品内容为依据,把与专题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专题学习导航。基于校园网的专题学习导航和评价网站,方便学生查到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与交流。

5) 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学习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

专题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基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也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必备的生存能力,是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个人专业学习的效果和今后的发展。

4 总结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几乎是每个高职高专学校都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在高校中普遍不受重视,而且应试教育意识比较严重,课程教学方法传统老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能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有人在,但是通过考试未必就能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反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越不喜欢该课程,教学效果就越不好;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就越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必要。专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第五篇: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研究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反映古人重诺言、重信用胜于一切的名言,千古流传,至今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诚,是诚实;信,是信用,意思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给他人以信任。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生活中无信无义的事件屡屡发生,诚信作为社会问题被凸现出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比如:制度缺失、内容缺失.机制缺失等,而且,由此带来的规范失序和道德真空已经侵蚀到了校园。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诚信程度将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解决我校高职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是我们电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当前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对于大学生来说,诚信则意味着刻苦踏实.实事求是.遵守校纪校规及大学生行为规范.不做任何不诚实的事情,从而取信于人,给他人以信任。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经济社会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偷盗、赌博、酗酒闹事、破坏公物、撤谎、制造虚假履历材料、就业协议毁约等等。下面列举的是两例较为典型的诚信缺失现象:

1、考试作弊现象。 考试作弊自古就有,古今中外。而且屡禁不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弊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从原来的偷看书本、传纸条、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等“低劣”手段到使用通讯“设施”遥传信息等“高超”的手段,更有甚者,则有“枪手”代考、群体作弊等等。对于有的学生而言,作

I 弊已成了一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每当考试,他就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每个环节都考虑得“详密周到”。我们对本系学生2002年的违纪处分原因进行统计,有65.5%的学生是因为考试作弊而致。我系有一位退修老师曾多次痛心地讲诉他了解的一件事,他儿子是我校某系的普通班学生,儿子跟他说:“在他们班有这样的学生,平时经常不来上课,考试只能作弊甚至找人替考,这还不算,不但能考试通过,还能得奖学金”。相反,据说在美国的大学里允许没复习好的学生申请缓考,单独出题给申请缓考的学生缓考,也绝不允许学生作弊。其实我们系在学生党校结业考试就是这样要求和实行的。

2、高校学生的求职履历“掺水”现象。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一些学生任意提高、甚至伪造学习成绩、荣誉奖励等材料,这些行为损坏了我校的学生形象。比如有的学生把别人的CET—4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奖学金证书及其它一些荣誉证书,改名换姓复印,把它变成自己的“辉煌经历”,堂而皇之地交给用人单位。曾有一家用人单位来电话咨询,近几年他们招聘收到的35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发现有15人同时为我系的学生会主席,7人同时为同一个班“品学兼优”的班长。查看近几年我系新生档案,有近一半学生在中学任职一栏写的是班长、支部书记,经过调查后发现,其目的是为了到大学能当上干部。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是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相距甚远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漠然视之,如果不加以充分重视和认真解决,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二、当前我校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社会大环境诚信危机侵蚀着大学生思维。在社会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而且趋于高发与泛化。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政治领域的腐败、职业生活领域对敬业精神和诚实劳动的“贬值”、个人生活领域中人际

II 交往间的互不信任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假机构、假警察、假工商等“公务人员”、素质不高的执法人员、甚至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考、假招聘、假唱等等,这些不诚信现象的泛滥,强烈地预示着我们已濒临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诚信危机中。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在这种诚信危机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接受着冲击和考验,一些自身修养不高、自律能力不强的学生,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往往表现出重物质利益、经济效益,轻精神效益、社会效益,而且常常忽略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要求,急功近利,言而无信,一切以我为中心。甚至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抛弃包括“诚信”在内的许多道德原则。我系曾为毕业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70%以上学生将物质生活的丰裕视为第一位;而50%以上学生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俭朴、诚实、守信等视为可有可无的品质;80%以上的同学要求工资待遇在1000元以上而对工作性质、范围毫无要求,更有甚者药剂专业学生公然填写了为高工资可卖假药,让人心痛。

2、从现行的教育体制看,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首先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都是强调应试教育,而对学生德育的评价提法很高,但具体实施起来要求并不高,诚信教育也就相对弱化。学生一直奉行“唯有考分高”、“考分高就能过独木桥”等观念,造成一味读书,忽略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最终导致教育和品德的分离。而且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过于简单化,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道德的完善,也失去了学校教育中德育为核心的这一根本。其次,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毕业分配推向市场以后,学校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表现缺乏详细的记录,《学生德育考核实施细则》如《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失去了原有的效力,更缺乏记载反映学生诚信状况的内容,也没有建立起学生诚信档案。(相反在美国学生从他高中到大学低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在银行,建立自己的户头,就开始不断地借

III 钱还钱,借钱还钱。这样一个过程,从小他就开始累积一个东西。累积一个什么东西呢?“我这个人是讲信用的”。在这个过程中间,等你一毕业,你有很好的信用,你到任何一个公司去,他会去查你的老底,看到你在金融、在银行借钱还钱从来没出过毛病,那你这个人是可信的。否则将来走向社会就将没法生存、立足。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学的专业非常之好,成绩非常之突出,答辩非常之成功,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准备在美国进一步发展。于是他先找了一家“世界五百佳”里的公司去应聘,一切都顺利,但是最终回来的一封信,开头是“我们十分抱歉地通知您”,意思就是没有被录取。那好,大的不行,去一个中型公司去看一看。那么去中型公司一样,无论是他的科研成果,还是他的能力,都得到了给他考试的人的极高的评价。他又回家去等着,得来的一封信的开头还是“我们十分抱歉地通知您”,仍然没有给录取。大的不行,中型的不行,那去小的,没有大的小的也将就。到了小公司那就更不用说了,非常如鱼得水地进行了面试,可万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得到的信,开头仍然是“我们十分抱歉地通知您”。大中小公司统统不予录取,为什么?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就使得他在海外难以安身立命。就是当年,做留学生的时候,曾经乘坐火车逃票被人家抓出来了,抓出来之后,那么就请到该说话的地方去了。于是你在你的代号中间就永远有了这么一笔偿不完的诚信帐,末被录用的根源在这儿)。现在我们在学生年度品德评语中,往往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望加倍努力”等几乎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的“套话”。从这些“套话”中根本无法看出一个人品质的优劣,更看不出其诚信程度,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在遵守校纪校规及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不够令人满意。而学校对违反行为规范学生的约束措施也不够有力。原生化系2000届有一

IV 名毕业生学生是物制药的,叫富阳(化名),因欠学费,毕业证没发,后来该生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单位,需要借毕业证一用,然后再还回来,直接找到学生处,态度非常好,并写了保证,可是此去杳无音信。处长找到我们让帮着找,我们心知200%找不回来,因为这名学生在学校时就经常缺课辅导员老师找其谈话,多数原因是漫天扯谎,并且屡教屡犯没有诚信。

3、从教育工作者看,诚信育人的观念不够强。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就要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水准的提高到追求人的全面素质上来。学校教育者在诚信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任务。然而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文化知识、技能,而忽略道德教育,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方面观念淡薄。更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举个例子:我们系的报纸是由两名学生干部负责订取,一次学生取回报纸订完其它报纸,要订沈阳晚报时,报纸正被一名老师正看着,这位老师告诉学生不用你订了,一会我订上,学生走了老师看完报纸,随手一撇走人。系主任找报纸找不到,去批评两个学生,学生说某某老师说他订呀!学生很委屈。学生会认为你老师不讲信用,这虽然是一件极小的事,但也许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当有些学生由于不诚信将要受到处罚时,一些老师竟然对他们表示同情,甚至为他们说情、辩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到处兼职,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教案几年不变,上课迟到早退,有的人还接受学生贿赂提高考试分数、收取考前“重点”辅导费等等,这都违背了诚信的基本准则,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破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4、从学生自身看,道德修养不够高。诚信是一种品质,一种极其主观的东西,在诚信面前,需要表现出一种主动、一种积极,但有些学生由于自身修养

V 不高,世界观不成熟、价值取向偏颇,尤其是近两年来学生素质越来越低,在社会诚信危机的冲击下,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不定的心态,甚至于做出不守信用、不负责任之举。上课缺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多数理由是说谎。此外,一些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对社会上出现的由于不诚信而产生种种后果的感受还不深刻,对诚信缺失现象缺少应有的认识和分析,这也是导致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诚信教育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众所周知,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才能有效。虽然诚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导”不能少,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诚信教育的对象不只是个体,首先是集体。我们要把个体组织成集体,对集体进行教育。集体不仅是诚信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健全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以有形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个成员,塑造他们的灵魂,能给人以智慧与力量、温暖与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当然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各个学生的实际,搞好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促进集体的巩固与发展,这体现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3.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差异、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都是千差万别的,

VI 因此只有从学生的具体情况、个性差异出发,从他们的实际诚信品质出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才能把切合他们品质发展水平和需要的诚信要求转化为他们自身诚信品质发展的要求,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4.实践性原则

道德必须在实践中习得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诚信品质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正确对待诚信的人和学会做诚信的人。诚信教育的关键也是实践。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在实践交往、处事中养成诚信习惯,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诚实守信地对人、对事,体现诚信品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切地体会诚信的重要意义,更深切地理解诚信,让学生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反复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和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地提升诚信品质。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诚信教育效果。 5.系统性原则

从广义上讲,诚信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家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应渗入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组织,应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狭义上讲,诚信教育要渗透体现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校园中时时、事事、处处显“诚信”,使学生接受,使诚信教育信息更牢固、更深化。通过深入持久的系统性的诚信教育,可以创造广阔的诚信环境,真正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准。

四、解决我校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对策

诚信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品德修养,它需要培养,更需要教育。这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千教万教教人

VII 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人”指的就是做人要“诚信”。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诚信本身“诚”偏向于内在,偏向于生命主题;而“信”偏向于外在,偏向为行为表现。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提高,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

1、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首先学校应将诚信教育纳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其基本要求就是要提高诚信程度,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要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诚信不可缺乏。所以,如果抛弃了诚信教育,道德教育的完整性将会遭到破坏,甚至会偏离轨道。因此,我们要把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当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其次要充分利用载体,加强宣传教育。要采取发倡议书、举办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以及通过广播站、网站等宣传阵地,倡导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诚实守信的学生。营造一个“人人知诚信,人人守诚信”的良好氛围。第三,要开辟社会大课堂教育阵地。除了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诚信知识外,学校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人人讲诚信,才能有正常的政治秩序,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有人人讲诚信,才能有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只有人人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从而培养学生树立起讲诚实、守信用的观念。

2、改革现有考核体系。针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高等技术职能的技术工人,增加实践考核的学分而对于笔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随堂考试等,试题不宜过难,可以仅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命题。严禁抄袭,否则不予毕业。这样即可增加学生的到课率,又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有所收获。对于一些高危课程

VIII 可以少开,甚至不开。同时,可以创建德育学分。德育考核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调节学生的道德行为,维系一定道德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必须改革现行的德育考核体系,建立学生德育诚信电子档案,上传到校园网上,以量化的方式直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素质、政治学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及奖惩等各方面情况,作为学生毕业推荐的依据,同时网络的公开性也可以让用人单位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德育考核体系有利于学生明确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这样可以使辅导员在为学生服好务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合理的进行管理。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让学生在实践自己承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3、在此建议学校,完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将诚信内容加入其中,积极发挥约束作用。诚实守信,乃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如果说社会上的种种诚信危机应以法制来制约,那么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就应以(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来约束。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学校要通过建立健全惩罚机制,让学生认识到,“失信”是要付出代价的。旷课要受处分、考试作弊要取消评优、偷窃要勒令退学等等。只有不断完善(处分条例),健全约束机制,才能使学生对不诚信行为的后果引起高度重视。学生毕竟有其年龄、心理特点,进行一两次诚信教育是不可能有明显效果的,必须打持久战。所以,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坚持开展长期的诚信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自律,自觉地养成诚信品质。学校应该制定一套完备的规范制度来促成诚信规范的养成。我们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时,就制定了“学生诚信度评估条例”,在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给班级学生的诚信度进行量化评估,促使学生养成诚信处

IX 事的优良品质。为便于操作,我们还制定了“学生诚信记录评估表”、“学生自查自律表”,其中学生诚信记录评估表用于记录学生说谎、抄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和表现好的诚信行为,并据“学生诚信度评估条例”加减分,最后计入学生思想品德量化总分中。“学生自查自律表”由纪律委员发给部分不太自觉的同学,用于每天自我评价,并写出与“昨天”对比的进步情况以及“明天”要达到的目标。毫无疑问,这些制度可以促使学生诚信品质的规范化培养,更有利于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也正是诚信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的一种表现。

4、倡导“自律”精神,提高学生自身修养。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情况,有些学生总会为自己辩护,并归罪于客观原因,而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与其自身的素质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学校要积极倡导“自律”精神,让学生认识到,面对“诚信”缺失,不能过多地强调社会原因,推卸自身责任,而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认识,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同时,由于不诚信而受到处罚的一些学生,要铭记教训,振作精神,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在日常生活中,不轻诺,牢记“言必行、行必果”。

5、弘扬“诚信育人”精神,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为此,作为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诚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同时,教师又是守望社会的灯塔,就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不管社会怎样变化,都把培养学生的真与诚作为最基本的任务;并且要热爱本职,敬业爱岗,对学生负责,做到“诚信育人”,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要特别注意规范学校的活动,把。诚”与“信”作为我校行为的基本准则,特别是与学生直接相关的

X 活动绝对不能作假,因为学校、教师不讲诚信,会大大妨碍对全社会的诚信教育。

6、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做到教书育诚。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还是在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渠道。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任课老师若能在平时对学生注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不但能培养出有“才”的学生,还能促使学生成为有“德”的人。诚信教育比较成功的班级,往往就能做到测试无人监考学生无人作弊。

7、创设诚信环境,做到环境育诚。人为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影响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学生只有身处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因此,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诚信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班级诚信环境的创设很重要。这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室有宣传诚信的阵地,如张贴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宣传诚信美德的故事;另一方面在班级中培养浓厚的诚信之风,让学生感到诚信就像宪法一样神圣而不可侵犯。

总之,面对新形势下对诚信教育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新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重视和解决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

XI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论文资料 第1张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全文)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