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七上语文知识
第一篇:人教部编七上语文知识
部编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第5课《秋天的怀念》
本课我依然采用“前放后收”的教学方法。
前半时,让学生自读: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找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讨论两处“好好儿活”的深意。
后半时利用多媒体将相关知识系统化,既是对学生口头表达的回顾整理,也是给学生补充笔记的空间与时间:作者的相关资料;重点语句的理解;作者相关作品的拓展阅读„„
上完后,觉得两课时还是没上过瘾,学生读得还不够多,不够深;一三段的母子对话练习没有进行;课后对加点词情感的体悟还未进行。计划再加一课时,将未完成的任务圆满完成。
2017.9.27 第6课《散步》
本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我是利用此文进行写作方法指导。结合本课的写法,向学生介绍“六笔”教学法——轻点一笔,概说事件;交待一点,介绍原委;穿插一笔,烘托点染;简叙一笔,略写事件;巧折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表达感悟。
结合课文介绍完“六笔”教学法后,拓展阅读了两篇文章,一篇《三代》,思想内容上与本文相近;一篇《鲇鱼跑了》在写作方法上对应“六笔”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也不是我创造的,是在一次培训中学习的。依据一课一得的原则,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一种简单的记事方法。
本届孩子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差的。我也是很发愁。最近也在想办法,希望能细细地指导几节作文课,让学生对作文有些最基本的认识,会写基本的记叙文。
课后才意识到,本课有一个写景的段落很美,也可以借助此进行写景的指导,只不过课堂容量有限,没有时间进行了。这是一个疏漏。
计划利用一两节课将前两单元课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进行一次整理,组织同学们细细地读,再积累下来——语言不就是这样习得的吗?读一读,写一写,慢慢就内化成自己的了。
2017.9.28
第七课《散文诗两首》
诗怎么讲?散文怎么讲?散文诗应该怎么讲?
细细分析?解了内里味道,再说,又有几人能把他们的内容讲得透?
就此翻过?学生的文学熏陶如何而来?不是误了编者的用意? 我的做法:读。反复读;拓展读。
我们先读了课后介绍散文诗与泰尔、冰心的资料,有了基本了解后,自读课文。根据课文旁批,只简单思考两三个关乎课文主旨理解的问题,其他细节暂且放过。之后让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代表诗作。积累之后,再反复阅读。
遗憾的是没有给学生留下一些尝试仿写的时间。如果在学生反复阅读基础上,让他们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仿写几句,学以致用,让学生也品尝一把当小诗人的感受那会更好,如果学生作品不错,甚至可以出本小诗集,那对激发热爱新诗的学生将会有更大的作用。这是课后思考的遗憾之处。
2017.10.10
第八课《世说新语》两则
文言文怎么上?简短文言文怎么上?
我一般是长文短教。简短文言文基本不教——似乎很懒哦——不过懒教师往往更受学生欢迎。
从话题导入新课,简单介绍《世说新语》此书后,出示五个学习任务。
学生10分钟自学与组内研讨(两项基础内容——朗读、词句翻译;两项思考内容;一个拓展内容)。
将五个问题分解成具体的10个小问题,明确展示方法。各小组抽签,5分钟时间准备。
按抽签顺序依次展示:去标点读两文-抽查部分重要字词翻译-翻译全文-课后两道研讨题-一道拓展题。每小组展示后,可以随机抽取别的同学回答问题。
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第一节前半节课是学生自学与小组学习,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后半节课开始展示,尤其是到了展示后提问环节,学生是最了解学生的,他们提的往往是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这也迫使这些孩子努力聆听别人的讲解。
在思考研讨部分,老师适当进行追问,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入化。拓展部分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感情即可。
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男女生同学竟出来了一个小生成——关于“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哪句更好,形成了小小的辩论高潮。
这样的课堂,不能说纪律好。因为孩子们思维激活了,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热烈;也不能说课堂无纪律,在别人发言时,我们规定是不可以乱说话的,一会听不清,学不到,后面的提问自己就有问题了,二是有班规制约,乱说话者小组成员都要扣分。也许,这样的课堂就叫“严肃”“活泼”吧。
这样的课堂,学生上后是满心愉悦的。看到孩子们因为学习而快乐也应该是老师最幸福的事吧。
2017.10.10
第二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精)
1.《邓稼先》
【夯实基础】
1.D 2.C 3.C 4.B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这句话是指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 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4.原因有三。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其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详细介绍邓稼先的事迹和贡献。其三,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
二、片段研读。
1.(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核武器试验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卓越才能和杰出贡献。 (2)“撑”字很有气势,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男儿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2.连续用“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等词语来发问,驱使读者去想象邓稼先生前的工作生活情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老友的真诚关心和担忧之情,更能发人深思。
3.
(1)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对下属的关怀及其内心平易近人的情感的极力赞扬。
(2)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4.答案示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理由:这句话能够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拓展阅读】
1.(1)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
(2)一是抢时间进行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二是试验失败找核弹头;三是为搞原子弹牺牲自我。
2.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的三件事:一是他国的五代科学家核试验科研过程;二是原子弹爆炸失败几个单位推卸责任;三是中途而退的某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烘托出邓稼先用生命为祖国的强大而拼搏,甘愿牺牲,为大局忘小我的高尚品质。
1 3.不行。这段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含蓄地表现本文主题———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 4.答案示例:中国:张衡发明地动仪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等等 外国:诺贝尔研制炸药等等 【文化传承】
1.① 已经 ② 曾经 ③ 足够、充足 ④ 才
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专心致志,刻苦勤奋。 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改嫁了常山朱氏。 他长大后,知道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人家,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整整五年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夜里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博通儒家经典的要领,慷慨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因此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闻一多的说和做》 【夯实基础】 1.B
2.D(沥:“流淌”错误,在这里“沥”应为:滴。) 3.D(记—计) 4.B(①“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反复,②是暗喻,③“人家”和“我”的对比, ④引用对杜甫的评价。)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3.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
4.这种性格反差还是合理的。因为闻一多先生“沉寂”下来做学问,也是想从探索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寻找出医治我们民族病症的药方。这和他的爱国的激情是一致的。
二、片段研读
1.承上启下(过渡) 说 做
2.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痛斥敌人;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3.(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4.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拓展阅读】
1.修辞手法是排比,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
2.前一个“李公朴”指李公朴本人,后一个“李公朴”指像李公朴一样的革命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
3.不矛盾。
① 从说话的对象改换和内容的变化看,讲演者先是向人民群众剖析敌人的本质,所以用“他们”,后来转向直面敌人,痛斥敌人,宣布敌人的死期来临故用 “你们”。
② 从感情的发展看,面对会场上的特务,直接用“你们”痛斥敌人更有力,感情色彩更浓。语言组织要严密周全,效果更好。
4.两文比较,写法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赞美的,而《最后一次讲演》是直面痛斥敌人的演讲稿,重于说理。内容上,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两个方面赞美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
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而《最后一次讲演》通过言行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文化传承】
1.抗清事业难成,今日却已经踏上死亡的道路,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因此心中对故园和亲人充满留恋之情。 2.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视死如归的精神,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3. 《回忆鲁迅先生》
【夯实基础】 1.C
2.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应该用“不以为意”,即不放在心上。)
3.C(A约数之间不用标点,去掉顿号;B第一句也是问句,逗号改为问号;D书籍用书名号,引号改为书名号。)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
2.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线索是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
3.这些生活场景是为了体现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这不是记流水账。文中撷取凡人琐事,是为了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的伟大的特点, 尤其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同时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二、片段研读
1.① 乐观开朗 ② 敏捷果断
2.结尾一段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3.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拓展阅读】
1.三件事:鲁迅先生对“我”穿着的议论;鲁迅先生对“我”头饰的否定及“我”对鲁迅先生关于“女人穿衣裳”问题的提问。共同点: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面。(意对即可)
2.鲁迅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协调)。 (1)服饰颜色搭配要协调。
(2)服饰要考虑到体型特点,利用视觉偏差,有所矫正。 (3)服饰要与场合、气质协调。
3.插叙。突出了鲁迅先生一贯的认真、严肃而又不失平和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加丰满了鲁迅先生的形象。(意对即可)
4.三件事主要是对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除了具有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一面外,还有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富有情感的一面,表现了他开朗、真诚、直率、细腻等性格特征。(意对即可) 【文化传承】
1.(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2.短文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的道理。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谦虚,不骄傲自满, 向身边的人学习,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 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4. 《孙权劝学》
【夯实基础】
1.B(但当涉猎獉獉:粗略地阅读)
2.D(一般指读书人,有素质有志向的人。) 3.D(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4.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孙权劝学的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语重心长。
2.吕蒙是知错就改,虚心好学的人。
3.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4.① 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 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二、片段研读
1.C(A动词,掌握/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D副词,非常/形容词,长)
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
3.(1)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
(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 “学”的可能性。
4.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拓展阅读】
1.(1)经过 (2)拜访 (3)走近 (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 (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但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参考译文: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定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的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儿子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军兵,全都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地辞让,说这三位将军勤劳国事,为国家战死,国家不应该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忘记这些孤儿。接连上书多次, 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吕蒙又找到了数位老师,让他们辅导这些孩子,他对国家、朋友的操心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文化传承】
5 1.诗的后两句运用典故,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达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的意思。
2.诗的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5. 《黄河颂》
【夯实基础】
1. A 2.D 3.A 4.(1)比喻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2)比喻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全文分为: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4.音节美: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用韵上隔句押韵,构成自然和谐的韵律。画面美:刻画黄河的形象,一幅幅地展现出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二、片段研读
1.句中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2.一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二是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 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三是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精神源远流长。
3.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来写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4.用第二人称的作用是为了拉近人物之间的关系,让人感觉作者是直接与黄河对话,这样对黄河的赞颂更有说服力。而用“她”或“黄河”都无此作用。 【拓展阅读】
1.《黄河船夫曲》气势豪迈,《保卫黄河》气势宏伟。
2.一方面,它结合主题来写,主题是写黄河船夫的,这几句的多次重复恰好生动形象地再现出黄河船夫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主题是表现黄河船夫团结一心、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的,一再重复,给人一种紧张、急迫、激烈的感觉,从而把黄河船夫在越来越高涨的汹涌波涛面前那英勇无畏、团结向前的豪迈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3.黄河船夫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 艰难险阻 黄河儿女拿起刀枪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 抗日的浪潮
6 4.不能。因为一般的民众总是在保卫自己家乡的战斗中一步步地成长为真正的战士,进而去保卫更大的领土,所以不能调换;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里也体现出一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
【文化传承】
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不赞成。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 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6. 《最后一课》
【夯实基础】
1.A(B督dū学,C字帖tiâ,D钥匙yàoshi) 2.(1)B (2)C (3)A (4)D
3.C(“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 4.D(注意根据语境选择同义词。“温和”形容性格,“柔和”形容说话语气,“暖和” 形容天气。)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小弗郎士作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便于心理描写。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能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安排情节。
3.小弗郎士从贪玩、不爱学习转变为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还从幼稚、不懂事转变为爱祖国、恨敌人。变化的原因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思想的教育。
4.小弗郎士三次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是说韩麦尔先生深爱祖国,深爱祖国的语言,深爱自己的职业,却不得不离开;韩麦尔先生又说小弗郎士“可怜”,是说小弗郎士还没学会祖国的语言,且再没机会学习了。
二、片段研读 1.前两段交待了今天上课前教室里的气氛和以往大不相同。为下文情节的展开设置了悬念,渲染了氛围。
2.表达了小弗郎士的懊悔和对不能再学法语的伤心之情。 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4.这节课上,小弗郎士学会了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仇恨侵略者。 他长大了,懂事了。
【拓展阅读】
1.(1)手握一枚手雷,大叫着冲向敌人而被捕。 (2)准备用火柴点燃油库而被纳粹射杀。
2.示例一:例句:“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作用:交待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表现了谢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
7 示例二:例句:“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作用:交待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3.(1)描写了赛夫得知沙宁被捕后震惊的神态;表现赛夫为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
(2)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里看见谢达后的出乎意料、发愣的神情;同时表明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对谢达说“我来上课” 的心领神会)。
4.一是沙宁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课;二是以谢达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在集中营上演的为反抗纳粹而慷慨赴死的感人的一课。 作用:
1.故事围绕“集中营的课堂”展开, 是文章的线索。
2.“集中营”和“课堂”两个场所构成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
3.以谢达、沙宁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将集中营变成了反纳粹的课堂,突出了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主题。
【文化传承】
1.A(有的人)
2.号令严明;体恤下属;关心百姓;礼贤下士;不重名利。 (参考译文):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将军每到驻军修养的时候,都会要求将士上土坡、跳战壕,而且都是穿着沉重的铠甲练习。士卒凡是有拿百姓的一缕麻来捆马草的,立刻处斩示众。士卒们夜间住宿,百姓愿意开门接纳士卒入内,士卒也没有一个人敢进去。军队有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有的士卒病了,将军亲自为他调制药品。手下的诸位将领去远方征讨,岳飞的妻子便问候照料他们的家人,对不幸战死的人,为他痛哭并收养他的遗孤。凡是上级有所赏赐, 岳飞都会平均分给自己的将士,一丝一毫都没有侵占。岳飞作战擅长以少敌多。但凡有所行动,会召集所有统制,谋划定当而后出战,因此岳飞的军队所向披靡。因而敌人为此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次调运军粮,岳飞一定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平时吟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立功后辞谢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7. 《土地的誓言》
1.C
2.(1)“泛滥”一词本义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义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 句中是贬义褒用,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到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地步。
(2)“埋葬”一词本义是掩埋尸体。引申义为埋藏已经死去的事物。 句中指作者的欢笑是在被侵略之前留下的,现在已经被侵略者毁灭了,再也不存在了,所以说欢笑被埋葬了。
3.答案示例》(1)下联:望家园,凶倭寇,恶太君,伪黄协,丑陋无比。 (2)雄赳赳,气昂昂,抗联豪气万丈。
8 (3)身为母亲战斗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因为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美丽、丰饶、神秘,作者的内心对她充满了赞美和依恋之情。
2.前一段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是为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后一段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是为表现故乡的美好,在深情怀念故乡中暗含忧伤、愤怒,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3.这片土地上洒满了作者成长的喜悦和欢乐。作者在她的哺育下成长,这片土地上留有作者成长的痕迹,这就是作者的故乡情结,这是让作者刻骨铭心热爱她的根源。
二、片段研读
1.白桦林、红高粱、马群、蒙古狗、黑土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说明了东北物产的丰富,更能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2.“我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作者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3.不同意。不删的理由:在作者笔下,这些富有东北特色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幅绮丽的画面,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向望;作者如数家珍般给我们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这恰恰反映出作者对这片故土的无限眷恋热爱。同意。可删去的理由:排列太多,显得复杂、累赘,让人阅读时应接不暇, 跳跃性强,不适宜一般读者阅读。
【拓展阅读】
1.C(分别对应不同季节的特点。)
2.五彩缤纷(或五彩斑斓、五色焕然等);从土地的形态(或从山脉、沙漠、原野等方面);从春夏秋冬四季;从土地的内心。
3.示例1: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土地色彩的单调悲凉,然后写土地的神奇色彩, 并以李白的诗加以佐证,突出土地的五彩缤纷。示例2:排比的运用。如第③段中土地不同形态的不同颜色,第④段中不同季节的不同颜色,第⑥段中土地遭受的破坏, 都用排比来铺陈,使句子整齐,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此外,还可以从用词的准确,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构思匠心独运等方面进行分析。切合文章特点,表述清楚即可)
4.(1)全民行动,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控制污染源,变废为宝, 合理开发优质资源。 (2)畅想土地美好的未来,眼前将出现一幅幅“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牛羊成群;山色如黛,碧波似锦;小桥流水,花香鸟语;高楼林立,龙腾虎跃;风调雨顺,明珠璀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着美丽和殷实,人们生活在孕育生命、包容一切、万世永续的神奇多彩的土地上。 【文化传承】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2.是从视觉、听觉(色彩、声音)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8. 《木兰诗》
9 【夯实基础】
1.D 2.A 3.B 4.C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此诗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
①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为何愁?
② 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平时的木兰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少女,参军后的木兰是一个英姿飒爽的战士。 她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既有女儿情怀,又具英雄气概。
4.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详写木兰代父从军的经过,略写征战的过程。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二、片段研读
1.(1)对着 (2)只 (3)买 (4)早晨 (5)战争 (6)北方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C(A对偶/互文,B夸张,D反问) 4.(1)因为此诗主要表现的是木兰替父从军的精神而非她作战的英勇,在古人看来,女子打仗英勇应该是不能过分推崇的,而这种父慈子孝才是封建伦常所弘扬的。
(2)并不繁琐。这是诗歌中常用的“互文”手法,作用有: ① 渲染战前紧张气氛, 表明战事紧迫。
② 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 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拓展阅读】
1.① 隶:隶属 ② 朔:北方 ③ 屯:驻扎 ④ 殊:不同
2.① 早上屯兵在雪山下,夜晚在青海旁扎营。② 如今看到的木兰,说话声音与过去一样,容貌却不一样了。
3.喜的是木兰回家了,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悲的是想到女儿在战场上历尽辛苦折磨,生死系于一线。
4.木兰诗的结尾是运用比喻,以雌兔雄兔难以分辨来比喻木兰女扮男装,赞扬她的机智;本诗是直接赞扬,赞美木兰为国奉献、孝顺父母。参考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着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早晨屯兵在雪山之下,夜晚扎营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将军(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
10 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黄。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 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文化传承】
1.① 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②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2.都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先记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再对此事进行评论。都赞扬了木兰的英勇无畏的品质,揭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道理。 参考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
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9. 《阿长与山海经》
【夯实基础】 1.C
2.B(注意和上下文的搭配) 3.C(全体:全身)
4.A(“黄胖而矮”是外貌描写,这里不能看出长妈妈的性格特征)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实在不大佩服她;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
2.课文前面的几件事情看似和《山海经》无关,但它们丰富了文章内容,使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
3.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描写的人物———阿长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4.“我的保姆”意味着与她亲密的关系,“长妈妈”“阿长”在此处与“我的保姆”连起来称呼,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它抒发了鲁迅先生对阿长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二、片段研读
1. 阿长见“我”额如此念念不忘,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表现了阿长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 表现“我”得到《山海经》时的震惊、喜悦和感激之情。
3. 因为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她都做了,为“我”买到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
11 4.因为这四本书是阿长出乎“我”意料之外买来的,虽然有些粗拙,但却是在很多人不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 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拓展阅读】
1.养母为“我”挨门挨户找衣服;养母对客人与亲人的不同态度;养父临终时养母很伤心;养母为养父与“我”祈祷。
2.用动词生动地表现出养母看着亲人吃饭时的情态,表现了养母的爱心是无私的、忘我的,她是最有奉献精神的母亲,她对孩子的爱已经到了没有自尊心的程度。
3.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我”后来对养母的爱的理解。
4.“纯粹的人”即真实的人,能够深切关爱自己的亲人的人,不矫揉造作,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人。
【文化传承】 1.“密”写出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表现母亲对儿子的怜爱。“新” 是说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 2.可以看出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以及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以免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
10. 《老王》
【夯实基础】
1.B 2.A(惶恐:惶惧惊恐)
3.(1)语言描写 (2)外貌描写 (3) 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4.示例: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假如我是一朵云,就要给干涸的大地送去甘霖。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
2.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老实厚道、淳朴善良、关心他人、重感情、讲仁义、知恩必报的人。
3.作者是一个善良、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关心老王的生活;老王送来香油、 鸡蛋,不让他白送。
4.前四段以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写:老王的职业、不幸遭遇、居住条件。接下来的三个片段,按照时间顺序,写老王的工作与为人。全文还以作者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使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片段研读 1.苦 善 2.(1)“强笑”一词准确含蓄地表现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2)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老王因病重而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状态,也为下文老王的去世做了铺垫。
12 3.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 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4.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拓展阅读】
1. (1)做事精细,对别人充满信任;(2)老王热心帮我修车,送修电视; (3)性情豪爽,自然淳朴;(4)老王有事回家,在摊位上竖个牌子。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王比作洁白的莲花,生动形象地写出老王的淳朴、不做作,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3.不能删。本段描写了以老王为代表的这些外乡人的生活环境,突出他们生存的艰辛,又引出下文对老王的描述,衬托老王的形象。
4.议论。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中心,高度赞美外乡人朴素、善良而豪放的情怀,并发出号召:希望城里人和外乡人都付出真情,温暖彼此,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文化传承】
1.渡头卖柴;涧底磨刀。
2.樵夫每天辛苦打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 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这样艰苦的生活一天天地重复,表达了作者对樵夫辛勤劳累但仍不能保证温饱的同情。
11. 《台阶》
【夯实基础】 1.B
2.D(若有所失不能作状语修饰“感到”。)
3.A(没有对事物特征夸大或缩小,不能算夸张)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 因而他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下定决心,开始准备,他砍柴卖钱,省吃俭用,拣石备料,准备了大半辈子。 建屋造台阶时,他搬砖搬泥,筹划材料,终于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任劳任怨的农民,他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韧不拔,渴望得到尊重。
二、片段研读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头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高台阶造完了,父亲老了,内心失落,连头发都失去了生机的模样。
2.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 旦不干活儿,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他感到若有所失。
3.“父亲老了”收束全文,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为改变现状付出的艰辛劳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引人深思。
【拓展阅读】
13 1.温老汉的戏班子唱秦腔;农家人过年请神、拜神;爷爷及其父辈们执着地耕种。
2.勤劳、淳朴、热情、乐观、执着。
3.总结全文;含蓄地揭示主旨;赞美这片土地沐浴着秦腔的热情奔放;赞美勤劳淳朴的农民祖祖辈辈扎根于这片热土;赞美土地孕育着丰收和希望;赞美这片土地代表着西北粗犷而执着的农耕文化。(主旨写出一点即可) 【文化传承】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之事,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2. 《卖油翁》
【夯实基础】
1.矜jīn 圃pû 睨nì 矢shî 忿fân 杓shào 酌zhuó
2.A(A以:用。B射:射箭;射箭的技术。C而:表顺接;表修饰。D自己;从)
3.D(A矜,动词,夸耀。B射,动词,射箭。C释,动词,放下。D颔,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4.(1)(他)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却没有沾湿。
(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陈尧咨开始对卖油翁看他射箭时的表情很反感,既而又很恼怒。后来,当他看到卖油翁从“钱孔”中酌油而钱不沾湿,感到十分佩服,就认输了。其变化的原因是, 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娴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2.陈尧咨:骄傲自负,盛气凌人,但知错就改。卖油翁:谦虚沉着,不卑不亢。
3.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苦下功夫,多思多练,就一定能取得成绩。
4.文章主要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二、片段研读
1.自夸 曾经 放下 斜着眼看
2.(1)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3.不行。“睨”表示斜眼看,有不以为意之意,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只是一般地“看”,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D(本文在描写卖油翁时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拓展阅读】
1.擅长 把„„当作 每天 打碎 2.A(及:等到)
3.(1)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2)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14 4.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参考译文: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文化传承】
1.钱财 写 有时 只
2.欧阳修自身勤奋努力,读书废寝忘食,买不起书就向别人借书或抄书看;他的母亲也教导有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参考译文: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等到他
年龄稍微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附《骆驼祥子》补充习题】
【读后探究】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
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她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
小马儿的祖父———他曾经也是一个要强的车夫,身体那么棒,心眼那么好,可最后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没保住。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样都是逃脱不了命运的车夫,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
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底层女孩子,历经各种苦难,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上吊自杀。小福子的一生也许就是那些有个模样的大杂院里的女孩必经的道路,她们没有过错,但是从她们出身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小福子的命运,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亲生女儿卖到窑子里,将自己的妻子活活打死,天天喝得烂醉。二强子的行为是令人气愤的,但是生活的压迫使他喘不过气,只有用酒精麻醉自己,每当他清醒时又觉得对不住女儿和两个儿子,可是没本事的他只有靠拉车维持生活,没有要强的精神,身体也不够硬朗,这使他更加自暴自弃,干脆沦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类。
2.答案示例:
虎妞,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出现在作品中,作者赋予了她双重的身份:既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又是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虎妞是值得同情的。虎妞从小没了母
15 亲,缺少母爱;跟着流氓父亲生活在车场里,耳闻目睹的都是车夫的辛苦和粗俗。刘四为了捞钱,把她拴在车厂,再加上她长相丑陋,到了三十七八还没嫁出去。当虎妞为了和祥子的婚事与父亲刘四发生冲突时,被父亲赶出家门,虽然和祥子过了几天好日子,但好景不长,最后因难产而死。
虎妞身上也不乏善良可爱。她渴望自己有一个家庭,在她的这个愿望实现后,她既主动地操持家务,又让祥子吃到了温热可口的饭菜。即使有时候与祥子有争吵,但最后她也会做出让步。 虎妞也是让人憎恶的。她和祥子结了婚,对祥子也有感情,但是她根本就不想一 辈子做车夫的老婆,因为她本身就瞧不起这个行业。她极力想控制祥子,要把祥子拉入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中。她让祥子放弃劳动,做一个剥削他人的车厂主。过惯了剥削阶级生活的虎妞对祥子是有些爱,但是对待贫苦农民,她却没有一点同情心。她差 一点把小福子逼上绝路,并且还从小福子的卖身钱里面抽取一部分。这些都反映出她的贪婪自私,这是让人憎恶的。
3.答案示例: 不同意。《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代表的是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即便祥子运气再好,只要现实不改变,他终究难逃悲惨的结局。作品中的
二强子,老马爷孙俩,都是很好的证明,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祥子”的命运。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夯实基础】 1.D
2.B(“出板”应为“出版”)
3.C(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为褒义词。)
4.C(A搭配不当,删除“人”;B删去“不深受感动”中的“不”;D重复,删除“特别” 或“非常”。)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写文章纪念他。
2.待人厚,律己严。
3.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复信,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4.“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
二、片段研读
1.严谨认真、谦虚真诚、随和客气等。
2.“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 3.承上启下
4.围绕“感动”和“歉疚”谈即可。示例:叶老先生,您这么大岁数了,真是太客气了,您这样的送行之礼,真是太周到,太到位了。让我等小辈情何以堪?您快止步吧, 不必远送! 【拓展阅读】
16 1.① 用侧面烘托的方式,突出老木匠手艺的高超,为表现老木匠的人品蓄势。
② 为下文写老木匠打造出让“我”折服的书桌做铺垫。
2.如:① “黄浊的眼睛放射出夸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的得意作品的模样”, 此处凸显出老木匠为自己用生命打造出的艺术品而骄傲与自豪。② “我交给他六块钱,他随便看了一眼就握在手心里,眼光重又回到他的新作品”,这张耗时长久的类似工艺品的书桌,给予他的回报却只有六块钱,他的付出远远大于回报,但老木匠却毫不在意,他是用自己的人格与操守打造一件无价之宝。
3.① 书桌的美丽外形。这张书桌的外形美观大方,色彩油光发亮,一些陈旧的家具与它一比顿时都黯然失色。
② 老木匠高超的技艺。老木匠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操作,每道工序都认真操作,耗时长久才打造成功,显示出一个顶级工匠的职业操守。
③ 老木匠高尚的人格。老木匠在打造书桌的过程中,不急于求成,不唯利是图,严格谨慎,一丝不苟,他想让自己做的“家伙”承载着自己的品格代代相传。
4.本文中老木匠用精湛的工艺,更用一流的人品为作者打造了一张最美丽的书桌。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匠人,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反观当今社会,很多人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如果人人都有老木匠的人品和境界,我们的社会就会安全与和谐。
【文化传承】
1.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2.因为狄青① 作战骁勇(频立战功); ② 博古通今(通究古今); ③ 辅佐朝政。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飨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14. 《骆驼梨花》
【夯实基础】 1.D
2.B(“沿伸”应为“延伸”)
3.C(“消灭”应为“消失”,“激动”应为“感激”,“修改”应为“修葺”。)
4.D(按照发现小屋、进入小屋的过程排序)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中梨树上的花,又指梨花姑娘身上所体现出的雷锋精神。
17 2.三次写到梨花。第一次:实写,飘落的梨花。第二次:虚写,“我”梦见哈尼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第三次:实写,“我”在人花相映时,想起陆游诗。 3.“我”、老余和瑶族老人:房顶加草,挖排水沟。瑶族老人还专门送来粮食。梨花等哈尼小姑娘们:照料小茅屋。解放军:建造小茅屋。
4.梦中写梨花,着意是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让自然界的梨花和小姑娘梨花相映生辉,突出人物的精神美。
二、片段研读
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3.(1)既写出了梨树林挡住而突然发现小姑娘的感觉,又写出了小姑娘天真活泼的神态。
(2)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4.一语双关,这“驿路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洁白梨花,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含蓄地、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深刻含义,升华了中心。
【拓展阅读】
1.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梨花的喜爱与赞美,对人生的思索。
2.文章从花瓣落笔,然后极力铺写梨花绽放的热烈带来的春天气息、梨花内在精神气质,最后由梨花的花开花落引出的人生思考。
3.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抿、敛”以及“曼妙、轻盈”等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描写了梨花“热烈、闪亮”的外在美,刻画出了梨花“纯粹、灵秀、脱俗”的内在气质。 4.《驿路梨花》中引用陆游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是指驿路上的梨花处处在开放,二是指雷锋精神开遍了边境地区。《梨花的春天》第④段对梨花的描写运用了想象手法,由梨花想象到“白衣天仙下凡、皇后出宫、山姑待字、官窑的白瓷器”,写出了“纯粹、脱俗、灵秀、曼妙、轻盈”的花瓣,写出了“清亮、金色”的花蕊, 好像倾听着花瓣与花蕊轻轻地合唱春的恋歌。
【文化传承】
1.耐寒、清香、清高、报春。
2.对比,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愿留清气满人间的高远志向。
15. 《最苦与最乐》
【夯实基础】
1.卸 契 悯 督 循 抵
2.D(“披露”与“人生哲理”搭配不当。)
3.B(②④句相关联,①⑤句相关联,⑥③句得出结论)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18 2.第一部分是第1、2、3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是第4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是第5、6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3.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比喻责任重大。
二、片段研读
1.知足 安分 达观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 (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拓展阅读】
1.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意近即可)
2.两句话比喻二者的关系,匠人是基础,大师是在匠人的基础上产生的。(意近即可)
3.首先提出“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展开分析,具体阐明匠人和大师的区别;最后又举出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事例具体论证,有力地佐证前面提出的论点。(意近即可) 4.我们不应满足于做“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文化传承】 1.疲乏而低沉
2.倘使有利于国家,我可以舍弃生命,怎能因为是祸就避开,是福就争取呢?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
16. 《短文两篇》
【夯实基础】
1.xïn tái dú fán yû shû zhuó lián màn xiâ yī xiãn
2.B(陋:简陋)
3.B(A“绿”形容词作动词,C“劳”使动用法,D“蔓”“枝”名词作动词)
4.(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 不显得妖媚。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生活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3.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三个方面。
19 4.正直、高洁、清廉。
二、片段研读
1.(1)这 (2)品德高尚 (3)多 (4)很少
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芬芳。
3.A(“铭”一般是用韵的) 4.示例一:我认为刘禹锡更像菊花那样的隐士。他不屑为官场所累,身居陋室, 调素琴,阅金经,远离世俗的污浊,独善其身。
示例二:我认为刘禹锡更像莲花那样的君子。他以古代名贤自况,表达出自己也具有他们那样的志趣、操守与抱负,表达出自己即使在污浊的世间,也要保持高洁情操与高远追求。
三、拓展阅读
1.(1)担任,做 (2)空闲,闲暇 (3)此,这 (4)面前
2.(1)生活悠闲自在,以此度日。(2)遇到圣人就坐在弟子的位置上,就像亲耳聆听圣人的教诲。
3.书房空间很小,仅可放置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供自己独自使用,宾客来了无法接待。
4.在独坐轩中可以静心读书,与古代圣贤对话,评判古人,不受尘事的干扰。 参考译文:我在西昌担任学官,在学堂里建起一座小屋,像斗一样大,只放得下一 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只放得下几卷经史书籍。客人来了不能行礼,只好不恭敬地进来,因此给它起名叫做“独坐轩”。 我在教课的空闲,就在里边休息,首先学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治世之道,其次学习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的思想,再次就品味《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再有空闲就浏览秦汉以来的古人的事迹,稍稍加以评论,来论定万世的是非。生活悠闲自在,以此度日。屋前有半亩水池,几丈的空地,池塘里种了荷花,土地上错杂地种植着松树、桧树、竹子、 柏树。我坐在这屋子里,凡俗的事不想,胸怀更加开阔,又像左边临着太行山,右边临着东海,而遮掩着万间的大房子。而且只要坐在这里(通过读书)就能对待各种事, 遇到圣人就坐在弟子的位置上,就像亲耳聆听圣人的教诲;遇到贤人,就坐在朋友的位置上,就像亲近促膝的谈话;遇到乱臣贼子就坐在读书人老师的位置上,就像亲自在面前主持处罚。坐的位置不固定,接触的人也不同,每天感到事情纷杂纠缠,如何能单独坐下呢?即使这样,我所说的纷杂纠缠,都是世上寂寞的人、物。 而天地之间,和我一样的人很少,不说他孤独,就和我不一样。于是写下这篇《独坐轩记》。
四、文化传承
1.对比。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花移栽金盆,备受殷勤;叶受到遗弃,化作泥土。拿荷花和其他的花对比。拟人。三四两句写荷叶伸张卷曲,荷花开合闭放,率性而为。
2.① 诗人描写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
② 描写红花绿叶互衬互映,红衰翠减不离不弃,赞美了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
20 17. 《紫藤萝瀑布》
【夯实基础】
1.B(A沉淀diàn,C忍俊不禁jīn,D伫立zhù) 2.C(通感)
3.A(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忘乎所以,贬义;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其后不能再加“笑”字)
4.C(注意句子中能够体现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眼前的紫藤萝树的特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进程不会因个人的不幸而改变。
4.“我”被紫藤萝的生命力所感染和催促,决定尽快投身到生活中去。照应开头, 深化主题。
二、片段研读
1.内容上,写作者被紫藤萝盛开的美景深深吸引,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引人止步、炫人眼目的美。结构上:引出下文,照应文章结尾。
2.不啰嗦,因为前文说到了花开得热烈,运用反复手法,把花当作顽皮的小孩在说话,突出花开得繁盛,情态逼真。
3.(1)“泛着”“迸溅”“挑逗”等词语,将花瀑拟人化,并将花瀑的颜色、形态动态化,把阳光照耀下的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2)用“帆”与“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作者睹物释怀,看到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从而使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拓展阅读】
1.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
2.虚实结合:写出丁香花成串开放的样子,“遮掩”写出花的繁密,是实写;又虚写 “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是指丁香花带给我写作的灵感和生命的启示,激励我乐观追求生活,追逐梦想的脚步。
3.丁香,花蕾结而不绽,诗词中多以喻愁结不解。第六段中“丁香结年年都有”一 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丁香花结,也指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4.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在文中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总是
21 一帆风顺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充满乐趣了。
【文化传承】 1.“紫藤挂云木”,指出紫藤攀附云木而生,点染出紫藤树的高大形象,“挂”十分形象地表明紫藤从空中而垂的姿态。
2.“挂云木”从视觉角度写紫藤的姿态,“隐歌鸟”从听觉角度写枝繁叶密,最后一 句以嗅觉感受写花香,烘云托月。
18. 《一颗小桃树》
【夯实基础】
1. C (孱头càn 马嵬坡wãi) 2.D(是我太怜爱它吗?) 3.B(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4.B(A不合逻辑,去掉“不”。C语法不当,“最严重”放在“流失”后面。D双面和单面的矛盾,去掉“没有”。)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历经风雨的摧残。
2.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3.反衬了小桃树生命力的旺盛,它纵使在恶劣环境里也能不屈不挠地生长。
二、片段研读
1.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2.感谢奶奶催发了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的理想;感谢奶奶对小桃树的呵护,对自己人生信念的呵护;感谢小桃树对自己美好信念的激励。
3.这句话表示“我”对小桃树充满信心,相信它会耐得住风雨,经得住挫折,最终会成为大桃树,结出果实的。文章以此作结具有深刻含义: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 但是坚信,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定会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果实,奉献社会。
【拓展阅读】
1.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
2.和秃梧桐一样,其他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秃
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3.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只要扣紧“秃梧桐”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22 【文化传承】
1.(1)阳光 (2)不久 (3)最美的景色 (4)所以
2.示例:桃花色彩繁复,细枝似淡赭染出,纵横交错,俯仰生姿,那枝头仿佛缀满了珊瑚与琼瑶一般。
参考译文:涵虚阁的北面,树木幽静深邃,风吹树木的声音如同清凉的琴瑟的声音。半山的树叶挡在窗子和栏杆之间,风吹树叶的碎影摇动。斜阳的余晖静静地照着,山野的色彩变幻。古老的树木颜色变化着:春初时青色,不多久变成白色,白色变成青黑色,绿色变成碧色,碧色变成黄色,黄色变成红色,红色变成紫色,皆是奇异鲜艳的色彩,不可以完全记下来。根据这里的颜色给这里命名叫“珊瑚林”。联诗叫: “艳采芬姿相点缀,珊瑚玉树交枝柯。”由珊瑚林的末尾,在稀疏的梧桐和高高的柳树间,得到一个小小的房子,名字叫“桃花池馆”。联诗叫:“千树桃花万年乐,半潭秋水 一房山。”北郊上的桃花,把这里称为最好。桃花在后山,所以游人不常看见。每当遇到山溪的水发作,快速流向保障湖,天空一片红霞,起伏在波浪之间,好像挂帆的船分波而来,是湖上流水桃花的一处胜景。
19. 《外国诗两首》
【夯实基础】
1.B(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2.C(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3.B(A“秋高气爽”为并列短语,其余是偏正短语;B都是偏正短语;C“芳草萋萋” 和“天地悠悠”是主谓短语,“久久伫立”是偏正短语,“向往未来”是动宾短语;D“跑得飞快”是动补短语,“超越梦想”是动宾短语,“载歌载舞”是并列短语,“生日礼物”是偏正短语)
4.A(“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表明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 困难迟早是会成为过去的)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2.这首诗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3.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界的路,实际上是暗示人生之路。哲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道路上不能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二、片段研读 1.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 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2.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力量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23 3.曾经经历过的美好、哀愁,都会是我们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那些过去的将成为人生财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领悟人生的真谛,回首一望,这些就成了自己人生路上的足迹、见证。每当我们回想曾经的经历,就会觉得无比的亲切。
【拓展阅读】
1.作者抓住了风暴中三个典型形象来描摹“风暴”: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 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2.从少女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3.“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 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文化传承】
1.孤高坚贞。
2.赞美孤直坚贞的古松,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
20. 《古代诗歌五首》
【夯实基础】
1.A(悠悠:时间久远,空间广大) 2.A(飞来山上/千寻塔)
3.B(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4.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对仗工整)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2.望 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他退出官场后仍然要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感情。
二、片段研读
1.“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3.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4.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拓展阅读】
24 1.① 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晴空” 的澄澈明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
② 用比拟,以“明镜”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
③ 以动写静,“夹”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 使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 ④ 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明镜”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使“明镜”更为清澈晶莹。(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阐释即可) 2.① 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緿,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
② 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緿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緿之楼,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
3.示例:农民欢笑着,歌唱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间,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的声响一直响到天亮。
4.表达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对劳动的赞美。
【文化传承】
1.(1)代词,代萧氏子 (2)才 (3)吃 (4)回去
2.王安石是一个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人。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
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地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再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21. 《伟大的悲剧》
【夯实基础】 1.A 2.D(“语无伦次”是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与语境不符,用“滔滔不绝”比较恰当。)
3.B(A项中“灿烂星空”是偏正短语,C项中“红桃绿柳”是并列短语,D项中“叶公好龙”是主谓短语) 4.C(小明应该属鸡。)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伟大的悲剧》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这不是懦弱的表现。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已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了。他们理智地选择从容迎接死亡,用仅剩下的一点生命活力与自己的祖国、亲人道别,这更是英雄气概的表现。
25 3.作者认为重要的不是让世人了解谁最先到达南极,而是这历史事件背后的英雄人物给人的精神上的启迪和震撼。在斯科特身上,正体现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4.这是全文点明题旨的句子,斯科特南极探险虽然以悲剧告终,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勇敢的探索精神、追求生命的价值、超人的信心和勇气、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堪称英雄,令人仰慕。
二、片段研读
1.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奔向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的业绩作证。
2.(1)“拽”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焦急的心情”人格化,突出了斯科特一行人想尽快到达南极点的激动、急切的心情。
(2)“拖”字写出了斯科特和队友们脚步的沉重,从侧面表现出他们发现阿蒙森小队已捷足先登后,失望透顶、万分沉重的心情。
3.诚信(或:诚实;坚持原则;有绅士风度等)
4.示例:表现了斯科特等人所处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斯科特和队友们失意、痛苦的心情,为斯科特等人返程遇难做了铺垫。 【拓展阅读】
1.环境的恶劣、身体的伤病、精神的考验、装备损坏等。
2.“看到”了祖父,表现出卡米切尔在危急中对人间温情的眷恋;“看到”了科考站,说明他尽管身临险境,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他性格中的执着。
3.遭遇危险后的卡米切尔说出这样的话,表现出他乐观的精神;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挫折的考验,经受痛苦的磨砺,最终才能得到“美丽”的成功。
4.失败是暂时的,只是表象,经历失败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在失败中磨砺出来的顽强意志、被激发出来的奋斗的勇气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使人取得巨大的成功。
【文化传承】
1.选C。这里的“殆”是“大概”的意思。
2.① 吃得多,吃得精、净;② 力气大;③ 不逞强,合理分配力气。
参考译文:
宋高宗问岳飞说:“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数斗洁净的小豆,要喝一斛清澈的泉水。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气喘, 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 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像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完岳飞的言论后连连称好。
26 22. 《太空一日》
【夯实基础】 1.C(A中“枳热”应为“炽热”,B中“轮郭”应为“轮廓”,D中“模似”应为“模拟”)
2.C(“一筹莫展”是指一点办法都没有,与语境不符。)
3.C((1)把“人生”比喻成“奔驰的列车”,(2)两种人的对比,(3)用具体的描写借代抽象的贫困的生活,(4)“星星”像人一样能眨眼欢笑。) 4.C(⑤句总写,②句承接⑤句,④①③按照细雨飘落的过程来写。)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和飞船剧烈抖动,令我非常痛苦;
(2)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可以看清各大洲和国家的方位,可以看清山脉河流的轮廓,但看不到长城等单体建筑;
(3)神秘的敲击声———经历了“本末倒置”的错觉,听到了不明敲击声;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航途中,经历了压力过载、高温灼烧等危机。 2.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
3.从中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的品质,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4.(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二、片段研读
1.内容上:简要交代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或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 结构上: 总领下文。
2.示例1:外星人的敲门声。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一定不是孤单的,会有许多邻居以各种方式各种状态存在着,甚至在某个特殊的时刻他们就会走近我们。 示例2: 可能是由于飞船在地面时有压力,到达真空无压力的太空环境后,结构上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些声音,或者是因为飞船内物品在上天前都是有大气压封到里面,在太空中因为泄压导致一些声音发出。
3.汇报了。产生错觉: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飞船舱体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敲击声: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但未找到原因。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不再害怕。
4.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拓展阅读】
1.通过刻苦练习,我在国际宇航联大会上用英文进行的演讲取得了成功。
27 2.承上启下。前文讲要取得成功必须刻苦,后文讲要取得成功还需要寻找规律。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困难和挫折比作河里的石头,用“湍急”“湿滑”等词语修饰,形象地表现了困难和挫折的隐秘性和危害之大。
4.要想取得成功,既要用心用功,还要寻找规律;碰到困难和挫折,不放弃,不松懈。
【文化传承】
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有店内横溢的酒香等,这些醉人的醇香, 渲染了送别时热烈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留恋之情。
2.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也使得诗歌的韵味更加悠长。
23. 《带上她的眼睛》
【夯实基础】 1.D
2.C(句中的冒号应为逗号。)
3.C(A反问,B比喻、通感,D排比)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是一副传感眼镜。“我”戴上它时,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她”就能看到“我”所看到的一切。
2.因为“她”的存在,“我”可以时时刻刻看到停泊在地球中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可以感受到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可以听到她吟唱的《月光》。
3.(1)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2)伏笔:“热,热得像„„地狱。”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 “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3)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二、片段研读
1.我带上“她的眼睛”,让“她”感受草原上的花香、溪流和微风。
2.我被封闭在地狱般的地心中,太孤独憋闷了,一下子看到开阔清新的草原,太舒服了。
3.草原上的花草、小溪、微风原本是普通的,可一个花季少女被禁锢在地狱般的地心,永远不可能再亲自感受这一切,自然会倍加珍惜。
【拓展阅读】
1.孤寂无聊———激动兴奋———失落凄凉
2.主要有两点:一是“那个天堂不属于自己,自己这孤独而卑微的生活不会因此有丝毫改变”;二是只要确定了位置,地球就会被星际舰队的炮火摧毁。 3.这
28 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将宇宙电波的波峰比作沙子,将整条线比作一维沙漠,突出其枯燥乏味,监听员的生活无聊寂寞得无法忍受。
4.监听员为了强化自己的意思,运用了“入侵”“占领”等具有冲击力的词汇;监听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多次强调“不要回答”;监听员还巧妙地运用了感叹号,逐层递进地强化了自己的意图。
【文化传承】
1.(1)穿 (2)使国家有光彩 (3)破旧 (4)使„„美
2.季文子身为国相,因为“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者犹多”,自己就“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见他体恤民生疾苦,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参考译文: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婢女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 仲孙它进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你的婢女不穿丝绸的衣服, 马不吃精饲料,人们都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季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国人,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这样做。父老乡亲吃粗粮、穿破衣服,而我却把我的婢女和马打扮得十分美丽,恐怕不像辅佐国君的人了。况且我只听说以高尚的德行及光荣作为国家的光彩,没有听说过以婢女和马的华丽来为国增光的。”
24. 《河中石兽》
【夯实基础】
1.C(“棹”应读作zhào) 2.C(“激”在这里是撞击的意思)
3.(1)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
(2)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4.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1)经过 (2)终了,最终 (3)埋没 (4)寻找
3.一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理由是石兽被大水冲走;二是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4.老河兵所说的寻找石兽的方法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他准确把握了流水、石兽、 泥沙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得到了正确的方法。
二、片段研读
1.(1)信服 (2)冲刷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大水带走呢? 3.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老河兵的“笑”有三层意思:一是对众人不明事理到下游寻找石兽的嘲笑,二是对讲学家死板教条的做法的嘲笑,三是自信的笑。
29 【拓展阅读】
1.(1)作标记 (2)同“溢”,满,涨 (3)按照、依照 (4)更 2.先前他们作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按照标记来过河。
3.澭水暴益,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4.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果情况发生改变,做事的方法也该随之变化。
【文化传承】
1.“放”“拦”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情感, 使万山活了起来,诗歌因此显得更有情味。
2.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参考译文:楚国人想偷袭宋国,派人事先测量遃水的深浅并设立标志。遃水突然上涨,楚人不知道,依然按之前的标志在黑夜渡河,结果淹死一千多人,楚军惊恐万状,溃不成军,就像都市里的房屋倒塌一样。原先做好标志的时候本是可渡水过河的,如今河水已经变化,越涨越高了,楚人还是按着原来的标志过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附《骆驼祥子》补充习题】
【读后探究】
1.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科幻小说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的新发现。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既扎根社会现实,又能在科学技术、社会伦理发展的方向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预见。 比如刘慈欣的《三体》,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纠结在制度建构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之上,实际上也更为直接地将“中国经验”的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之上。
2.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做正义的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尼摩船长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3.诺第留斯号是一艘长70米、宽8米的细长纺锤形潜艇,航行性能极好,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时。其科学前瞻性主要体现在:这是一艘理想化的潜艇,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从海水提取钠,将钠与汞混合,组成一种用来替代蓄电池单元中锌元素的合金,再转化成电后取得的,储存在电池里。船员食物则全部为鱼类、海藻等,所以说能源和船员的生活必需品都来自于大海,它完全不需要陆地的补给,可以无限期地在海上航行。潜艇内部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因此可以连续在海底潜行数天而不需浮上海面。船的内部很宽敞舒适,甚至还有博物馆和图书馆!船的武器是船头的钢铁冲角,凭着船自身的高速和坚固外壳,冲角的威力十分巨大, 小说中最后诺第留斯号就是靠它反击攻击它的敌战舰,高速从战舰的船侧撞了过去, 冲角穿透船身!这些即便是一百多年后今天的潜艇也做不到的。
30
第三篇: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6《散步》优质课评选说课稿
《散步》优质课评选说课稿
【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散步》。
本单元的各篇课文,从内容主体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属于“亲情单元”。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刚上初中不久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切近,平易。
《散步》这篇课文则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但是这篇文章并不仅限于亲情,还可以读出其他丰厚的内涵,有生命的轮回或延续的感慨,人生的选择,人到中年特有的责任感等。
【学情分析】
1、我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对生活缺少体验,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加之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感受比较少。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对学生的亲情教育特别的重要。
2、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掌握了朗读及分析人物情感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感受和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学生的的亲情体验,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亲情故事,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设计意图:根据部编语文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本单元的单元要求:
一是语文课程要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设置了目标二和目标四;
二是语文课程要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设置了目标目标一和目标三。
课时计划:两课时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部编教材的要求、本单元的学习特点及本篇课文的重要地位,我把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定位在朗读上,力图让学生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采用情境创设、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2、学法
先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感受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人性美。然后学生在朗读中小结课文,情感得到升华,最后学生进行课外写作,寻找身边浓浓的亲情。
【资源运用】
1、利用范读进行朗读指导,利用电子白板呈现朗读要求,为突破教学重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朗读课文时播放背景音乐,进行情感渲染;
3、利用电子白板呈现重点讨论的问题,一是节省时间,二是易于学生把握,讨论。突破第一个教学重点;
4、利用电子白板呈现对称的语句,指导学生朗读,非常直观,突破第三个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首先,我请学生讲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的经历,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同时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可锻炼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听范读、整体把握语气、节奏
2、学生集体朗读。
朗读要求:
揣摩朗读的语气节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学生再朗读。
朗读要求:揣摩并努力读出全文的感情基调,读准文章的语气、节奏。
4、学生自由谈:
a、学生简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b、谈谈自己对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最深,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1、部编教材的体系结构安排,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每册书六个单元,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努力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语文能力培养,通过不同的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加以落实,在七年级至九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级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七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是朗读和默读。
从本单元的阅读技巧的角度来看,本单元继续训练朗读技能。训练重点在于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因此在这篇课文的设计当中,注重各种角度的朗读。有示范的感染学生反复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不断调动内心感受,不断打磨语言技巧。
所以,在这一过程我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2、本文叙事单纯,脉络清晰,所以,不需要在文章表层信息上花费过多时间但基于本班学生学习能力及基础,因此我在课堂上还是有必要让学生简单的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最深,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三、精读课文、探究主旨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文章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努力体会任务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四人一组交流下面问题:
1、面对散步分歧,我做出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说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如何理解这个结尾?
3、你从文章中读出了哪些情感?小组交流,并朗读具体的文段。
4、本文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感受和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学生的的亲情体验,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最后归纳出文章的写法。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而且问题设计少而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这一环节采用鉴赏的方法仔细品味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1、同学们朗读写景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2、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并朗读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学习语言,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品读课文,加深体会
朗读指导:
1、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2、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设计意图:
通过最后的朗读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中所表达的多种思想感情,体会文章流露的浓浓的人性美、语言美,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对课堂知识加以巩固。通过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的温暖和爱,使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得到升华。
(八)、课后作业:
1、寻找身边的亲情围绕“亲情”的写200字左右的短文。
2、围绕本文的内容,将本文写成一首诗。
3、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
1、作业一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生活中的亲情故事,感受温暖的亲情;
2、作业二的设计旨在给学生布置创造性的作业,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深化本篇课文的学习。
3、作业三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亲情,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篇: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5《秋天的怀念》优质课评选说课稿
《秋天的怀念》优质课评选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秋天的怀念》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属精读课文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一个“情”字贯穿文章的始终。《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令人佩服的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瘫痪时几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含蓄,情感真挚细腻。初一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及时的给学生作一次爱的洗礼。同时初一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在感恩中理解爱,在感动中滋润心田。
二、说教法与学法
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认为这种情感浓重的作品应该重在阅读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对作品阅读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将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咀嚼语言,感悟感情。在整体阅读中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同时也灵活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教学目标
据以上分析和《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并理解生字词。(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描写来表现伟大的母爱。(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由此确定本课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描写来表现伟大的母爱。教学难点为:让学生感悟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五、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首先出示并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怀念是思念的意思,写的是一种感情。那么作者在怀念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呢?又有什么事值得作者去怀念的呢?从课题提出这三个问题,意在让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此时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本,寻找答案了。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a、作者怀念谁?
b、有什么事值得作者去怀念的呢?c、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这三个问题的设定意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信息。
2、教师范读课文,并配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在读的同时让学生解决生字词的问题。而配乐为了营造气氛,逐步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本文的欲望。
3、学生比赛读。
比赛往往能激发学生表现自我的愿望,也能有效的和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有利于调节课堂有利的气氛。教师引导学生从正确、流利和有感情三个等级对同学的朗读作出评价。相信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也为更深入的探究本文打下情感的基础。
六、探究细节、真情感知。
提示学生看课文的插图。(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去干了什么.)学生很快能找到“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花了。”这个时候我应该抓住时机提问;“那么最想推我去看花的人是谁?(母亲)文中一共写了几次?(两次)都是那两次?由此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
1、母亲第一次邀我去看花,我的表现如何?为什么要拒绝?母亲的表现又如何?从中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这四个问题两两为一组,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并不难,关键是后一个问题必须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才会有所感悟。比如,我为什么要拒绝母亲去看花呢?学生很可能抓住“瘫痪”二字。这时候我应该顺势介绍作者双腿瘫痪时才21岁,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作者当时的无助与无奈,让学生体会到:“21岁是人生中黄金时期,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有活力的一个年龄,可以施展抱负,创一番事业的阶段。而作者只能站在轮椅上,面对四壁徒然悲伤。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理解作者的暴怒无常和无理取闹。“我活着有什么意思”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绝望和无助,正因如此,作者才封闭自己,拒绝去看花。
然而痛苦的也并非作者一人,还有母亲比他更加的痛苦,因为儿女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由此我们转向对母亲的表现的分析与品味。如“如母亲爱花,可自从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儿都死了”可见母亲对儿女的爱远远大于爱花,也说明我瘫痪后母亲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我的身上。本文字字是情,句句含情,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伟大的母爱,这样值得品味的句子比比皆是。由于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不尽相同,这里不必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重在让学生自己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即可。教师只需稍加点拨,最后很自然的得出这是一个……的母亲。
第二次看花,重在让学生品味母亲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表情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爱子之情,“如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她笑了坐在我的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她突然不说话了,对于跑跳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等等。细微之处见真情,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记一记,做标注等方式,品味母爱,然后小组讨论,继而全班交流。相信此时学生已经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至此学生对本文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这时候我抓住时机提问:面对母亲的请求,我的态度为什么由拒绝变为答应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纵深思考。讨论交流后,相信也能理解是“伟大无私的母爱在感染者作者,让他一步步重拾生活的热情。”
第三次作者和妹妹去看花了,课文最后说,我懂得了,妹妹也懂了,他们到底懂得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示:作者主动地去看花表明他已经走出了绝望。在母亲去世后作者回味母亲生前为他做的一切,终于读懂了这份感人至深的母爱,是母爱使他走出封闭的自己,是母爱让他重拾生活的热情。所以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懂得了“儿女是否好好儿活,是母亲最惦记的。只有好好儿活,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安慰,最深的怀念。
七、作业
母爱是伟大的,同时也是平凡细碎的,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一个神态,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受之母爱而忽略了母爱,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应该用心去感受母爱,理解母爱,珍惜母爱,不要留下任何的遗憾。现在就拿起你的笔,写下母爱的点点滴滴。
八、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本着简单明了的理念,设计如下
秋天的怀念
拒绝看花
答应看花
主动看花
第五篇:部编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大全
《朝花夕拾》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临沂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他的诗篇名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2017·北京卷)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百草园见证了“我”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我”讲故事,还为他买来《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我”来说,犹如冬曰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二、填空题
3.(2017·浙江杭州卷)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饱含着“我”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我”对封建孝道 持的态度。 4.(2016·广西桂林卷)“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手或自己的鼻尖。”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 》,文段中的“她”是 (人物)。
三、简答题
5(2017·浙江衢州卷)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6.(2016·福建福州卷)某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四、阅读题
7.(2016·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 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联系原文,概括“我”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 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模拟演练
1下列作者课文及其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安徒生——《丑小鸭》——《安徒生童话》 C鲁迅——《社戏》——《朝花夕拾》 D.蒲松龄——《狼》——《聊斋志异》
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朝花夕拾》《野草》都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性散文集。 B.从《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C.《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D.《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我”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3.《朝花夕拾》原名《 》,共有 篇,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4.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描写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 《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 ,又如《 》中的 。 5.下面是有关《朝花夕拾》的两幅插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画面内容,任选一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选图 ,文章名称为《 》。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1相关的文章,分别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6.阅读下面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1)上面的文字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 (2)说说上面文段表达了当时的“我”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西游记》习题
中考这样考常识
1.(2017·湖南衡阳卷)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这段文字节选自 (人名)创作的《 》(作品)。
(2)文中的“裙钗”指的是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中考这样考情节
2.(2017·山西省卷)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途中作化斋之用。 C.沙和尚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第三个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了很大贡献。
3.(2017·江苏苏州卷)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 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中考这样考阅读
4.(2016·山东潍坊卷)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一)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二)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①画线部分的“受他降伏”指的是 。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孙悟空、猪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 ,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2)根据这两段文字,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在取经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模拟演练
一、填空题。
l.“ (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有一块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这一文段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 》,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 。 2.《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 、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 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
3.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落难,徒弟 (填人物)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红孩儿。取得真经返归途中,老鼋作梗让师徒又经受了一次磨难,它作梗的原因是: 。 4.《西游记》中“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祖师"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的用意是:
。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西游记》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作,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B.《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为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
C.《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
D.《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2有关《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B.《西游记》有许多以孙悟空为主角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流沙河、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C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发出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呐喊。 D.《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这一英雄形象。 3.下列情节中,孙悟空不是请观音菩萨来当救兵的一项是( ) A救活人参果树 B.降伏红孩儿 C收服黑熊精 D.大战老鼠精
三、简答题。
1.《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 2结合具体情节说说《西游记》中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 3《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出场并不多,因此有些读者认为白龙马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角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理由。
4在《西游记》中,作者刻画的众多神魔妖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 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孙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窄。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作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西游记》第十一回)
1、请简述"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
2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了什么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