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
第一篇: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
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材料
承担单位提供的技术和条件保障(现有技术基础和能提供的支撑条件,如项目审批、环评审批、建设用地审批、建设规划审批、仪器设备、燃料原料、环境条件等)
现有员工305人,其中科技人员101人,研发人员40人。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锻压协会会员单位,河南省铸锻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铸锻行业专业化领军企业。公司拥有“河南省汽车传动部件锻造工程技术中心”,采用CADCAMCAE技术研发、制造新产品,已获授权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研究开发的“汽车传动轴零部件无飞边精锻技术”、传动轴花键近净成形技术研究、传动轴端面齿突缘叉锻造工艺技术研发等项目都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技术水平大国内领先地位。取得的各类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公司通过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并被评定为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多年来,公司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导入现代管理模式,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制定完善人事、财务、生产销售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了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并严格按照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组织实施ISO9001:2008的特殊要求的质量标准执行。先后被授予中国锻压协会会员单位、河南省铸造行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河南铸造协会理事单位,AA信用企业和河南省铸造行业专业化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为汽车和工程机械传动轴提供一流的配套产品及优质的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公司积极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应用,不断创新,掌握了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仿真模拟软件,对传动轴零件进行优化设计,使用DFORM等软件对锻造工艺与模具制造工艺进行优化,实现了模具的精密数控加工,初步掌握了模具增材技术,模具多元素共渗得到成功实践。已完成自动化专用模架的设计,已购进全自动加热炉、高精度机密下料设备、3D扫描仪,并初步建立了不同模具的失效模式数据库。公司积极开展采用极限镦粗比的锻造技术研究;采用轻量化设计理念,研究开发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先进制坯技术预锻成形技术研究,开展特殊制坯工艺,采用复合成形锻造技术。截止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61项,已获授权专利49项,并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四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许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
公司组建有河南省汽车传动部件锻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人,中高级技术人员36人。拥有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同行业认可的技术带头人3人,公司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经形成较强的研发实力,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预期成效和考核指标(应达到的主要技术水平、获得的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产业规模、经济指标、社会和环境预期效益及其他应考核的指标) 1. 项目预期成效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掌握节能传动轴部件只能制造关键技术并实际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精密锻模数字化设计、高性能精密锻模制造、机器人连线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技术成果;培养一支创新能力强的传动部件技术人才队伍;实现高端商务用车传动轴零部件数字化精密锻造产业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主要目标如下:
(1)建设智能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生产数据参数优化、生产过程实施监控、数字化物流跟踪,在线高精度自动检测、设备故障自动预警等,实现汽车传动轴零部件的智能化生产。
(2)使锻件尺寸精度由15级提高到13级、锻件机加工余量由普通级提高到精密级。
(3)建立完善的技术指标体系和生产工艺技术流程; (4)形成年产高端商用车传动轴零部件100万件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润500万元,纳税300万
第二篇:生态环境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
附件2
生态环境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实施背景、主要目标及任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对天津“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以及“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要求,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度,围绕建设美丽天津总体目标,结合天津市生态环境治理与质量改善重大科技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抓住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与固废污染防治和海洋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和京津冀节能环保六个方面,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开展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示范,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实施污染物减排和生态环境增容综合示范,形成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持打造一批符合现代市场模式的、具有衍生复制能力的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平台、创新型企业与产业化基地,为我市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借助京津冀三地科技优势资源,聚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开展京津冀协同科技示范,提升我市节能环保科技研发和先进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水平,为京津冀地区创新协同绿色发展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具体征集方向
《2018年天津市生态环境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1 在大气、水、土壤与固废污染防治,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京津冀节能环保科技示范六个方面布置了12个方向的重点任务。
(一)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及清洁能源替代技术研发与应用 针对NOx深度减排需求,开展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的研发与示范;针对颗粒物深度减排需求,开展锅炉尾气冷凝脱水深度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深度减排需求,开展化工等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高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移动源深度减排需求,开展移动源污染控制装置研发和应用;以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典型工业为重点,实施锅炉节能、余热余压等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针对农村散煤治理清洁能源替代的科技需求,开展面向农村供暖的替代性非化石新能源技术的研究,研发工业中低品位余热与区域供暖的热能梯级利用技术,开展多种模式的应用。
(2)大气复合污染源解析及大气环境技术转化体系构建与产业培育
实施雾霾成因分析在内的大气复合污染源清单及精准源解析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区域动态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和快速量化响应技术研究,提高大气污染预测预报精度,突破细颗粒物特殊组分、高反应性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污染物等精细化、准确化来源解析技术结合区域大气污染发生过程特点以及不同污染源减排环境与经济综合绩效,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及应急响应方案并开展区域示范。
(二)水污染防治
(1)水污染来源解析及水环境技术转化体系构建与产业培育
2 支持水污染源清单编制和来源解析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水污染物区域动态清单编制技术,开展大气干湿沉降观测研究,研究流域断面水质与区域污染源的响应关系,提出面向流域断面达标的污染源消减策略,开展水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提升水污染物监控应急响应能力。开展水环境技术与装备的评估研究,选择水污染防治的关键工艺,开展工艺技术的产品化、工程化、标准化的二次开发,研究技术交易、产业孵化等适宜模式,建立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二次开发和产业孵化联盟,形成天津市水环境技术转化体系。
(2)重点区域和领域水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及应用 开展不同类型河道水体黑臭的发生过程及其成因研究,低能耗、低成本的入河污染控制及河道水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构建基于消除水体黑臭为目标的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体系并开展应用。开展基于受损微生物生态系统恢复的河道沉积物原位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与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研发,突破以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为核心的化工行业废水全过程控制技术,突破以盐控制为核心的典型行业高盐废水趋零排放浓缩技术与装置设计,突破以水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典型行业分质供水和梯级利用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根据来水特点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开展饮用水源地水污染物阻控技术及藻类生长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土壤与固废污染防治
(1)典型污染场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应用
针对石油、化工等行业污染场地,构建污染物识别与分布特征数据库并确定优控污染物,研究污染土壤的绿色修复材料、技
3 术与装备,重点研究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绿色修复技术装备与应用。
(2)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循环回收利用体系研究;建立多源垃圾时空分布特征数据库及污染物识别图谱,研究生活垃圾的清洁高效处理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多源垃圾的能源化—资源化技术、飞灰等二次污染物的安全处置技术,热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的协同处理技术,建立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安全评价体系。
(四)海洋环境建设
(1)海洋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 针对重大海洋工程、重点海域船舶交通密集、油田高集中、海域封闭,发生海上溢油事故、大气污染和海洋生态污染等风险偏高的问题,开展海洋工程、海洋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海洋灾害和海洋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警预报等关键技术开发,并开展应用;建立海洋工程、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模型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装备系统,并开展应用。开展海上交通环境污染精准源解析与治理技术研究,精确测定船舶在不同状态下大气、水及残油等污染物排放的组分,分析船舶污染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提出不同污染源的治理方案并开展应用。
(2)渤海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研究渤海航运、渔业、石油、旅游、海洋能等综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渤海水、气污染物交换和演化规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海水淡化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产业关键技术,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科技应用。建立渤海绿色发展模型和动态管理系统,推进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空间格局研究与功能提升技术研发及应用
对天津市景观生态进行系统调查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开展区域生态格局与环境质量间关系研究,提出天津市生态空间提升建设方案,结合不同生态空间要素以及连接受损状况,研究山地、河流、湖库、湿地海岸线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区适应性生态功能提升技术并开展应用。以城镇地区生态建设为研究对象,研发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监管技术和区域生态健康诊断、安全评估与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技术,构建城市生态空间形态—格局规划设计与调控技术平台,研发关键生态景观重建技术以及受损生态空间修复保育技术,开发现有生态景观的功能提升技术并应用,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和生态安全保障调控技术体系。
(六)京津冀节能环保科技示范 (1)节能技术创新示范工程
支持各类工业锅炉能效提升和重点行业企业生产余热等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开发与示范;支持重点行业大型高耗能企业能源梯级利用和能源系统整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2)环境污染源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示范工程 开展水污染控源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支持重点行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整治、流域污染防治等技术开发与示范;开展土壤污染修复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支持工业和城区污染场地修复集成技术及装备开发与示范,重点过程固废源头大幅减量清洁工艺、全过程近零排放等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示范。
(3)雄安新区重点区域环境保护科技示范工程
5 服务于雄安新区建设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改善,围绕景观水体保护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氮磷有效生态检测技术、土壤磷流失阻控材料以及生态缓冲带截留,开展氮磷营养全过程控制的新型环境友好种养模式研究与示范;研发跨行业多元数据融合技术,建立支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大数据平台。
三、申报说明
1.“
(一)大气污染防治、
(二)水污染防治、
(三)土壤与固废污染防治”,由已认定的天津市领军企业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根据申报指南方向组织联盟内成员单位申报项目(以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之前,经市科委备案的组织实施该专项的联盟出具的联盟成员单位清单为准)。
2.“
(四)海洋环境建设、
(五)生态环境建设”,可由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单位自由申报。
3.“
(六)京津冀节能环保科技示范”,优先支持利用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形成满足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解决方案,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环境改善的京津冀跨区域工程示范项目。无京津冀跨区域实质性技术开发、工程示范应用内容的项目将不予受理。项目应由京津冀三地中至少两地的企业、高校、院所等联合申报,且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为符合申报条件的天津市内注册企业。
第三篇:2018年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指引-安徽科技厅
附件3
2018省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指南
一、新型显示
(1)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面板研发
8K超高清显示瓶颈技术开发,包括研究高开口率面板设计技术、高透过率液晶及其它材料应用技术、铜配线工艺技术,以及GOA技术等在大尺寸面板上的应用,开发出65英寸以上8K超高清液晶面板,提升透过率、均匀性、色彩还原度等产品关键性能,确保工艺良品率的提升。
(2)高性能显示背光源研发
研发75英寸以上级超大尺寸、超薄液晶电视背光源。研究开发达到毫米级区域HDR动态控制技术的miniLED背光系统,实现超薄、超高亮度、且阵列化的背光,并产业化。
(3)新型3D显示研发
改进真3D显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基于裸眼3D视频源处理技术,开发低成本、高信赖的大面积3D全息图的自动化制作与播放终端设备。围绕高性能头戴式显示需要,研发超薄高衍射效率全息波导、超轻薄光学透镜中继和系列化智能头戴显示器产品。
(4)平板显示核心配套材料及装备研发 开发以柔性、超薄、多功能电子玻璃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核心材料,支持In Cell Touch面板电磁屏蔽用高阻抗膜技术、触控模组一体化、打印OLED器件、打印量子点显示技术、打印薄膜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及设备研发。支持准分子激光退火、高端OLED镀膜、无掩膜激光微纳米三维加工等设备自主研发。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二、专用集成电路
(1)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研发
突破高性能芯片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研发自主产权的晶圆加工工艺,研制晶圆生产、检测和芯片封装测试关键设备。
(2)高性能新型显示专用芯片研发
推动新型显示芯片的自主创新,开发4K/8K超高清显示主控及驱动芯片、面向VR/AR应用的3D图像处理及驱动芯片、高清视频传输芯片、车载显示芯片、视频采集及合成芯片、视觉成像处理芯片等显示专用芯片,实现产业化,形成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
(3)高性能存储及工业控制专用芯片研发
开展高性能存储及控制芯片、DSP芯片、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流量检测芯片、热量检测芯片等高性能专用芯片的设计和研发,实现自主化和产业化。
(4)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研发 支持适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通用智能芯片设计、研发,开展智能家电控制芯片、智能语音应用芯片、生物特征识别芯片、运动监测芯片、健康监测芯片、类脑芯片、图像认知芯片、视频检索认知芯片和智能制造急需的专用集成控制芯片等新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
(5)高精度卫星导航专用芯片研发
支持面向大众化应用市场的高精度卫星导航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支持BDS、GPS、GLONASS、Galileo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芯片,同时支持WAAS/QZSS/EGNOS/MSAS/GAGAN等增强信号,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三、量子及新一代通信技术 (1)5G技术产品研发与制造
开发面向商用的5G通信移动终端主控芯片及多场景终端设备,研制5G基站高频器件/部件以及5G高频测试仪器仪表等。面向毫米波5G备选频段,研发毫米波5G通信信号源和分析仪,研发毫米波5G基站器件/部件,进行毫米波5G产品产业化开发。面向5G网络与业务的需求,开展5G网络切片、5G无线网络虚拟化、5G网络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5G新产品与典型行业深度融合
开展5G技术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在能源与公共事业、制造业、公共安全、医疗保健、汽车、交通、媒体与娱乐业、环境监测、金融服务业、农业等行业开展5G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
(3)量子通信关键设备研制及应用示范。研制集成化、低成本的关键量子通信设备。制定量子密码等量子通信领域的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围绕“京沪干线”建设和党政机关、金融、电力等领域对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开展量子通信基础软件与应用终端的研制,开展量子安全通讯应用示范平台建设,实现规模化应用。
(4)北斗导航应用示范
开展集成北斗RNSS/RDSS、GIS、遥感、无线通信、互联网、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提供基于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与应用;加快北斗导航系统在移动终端、地理测绘、灾害监测、无人平台自主导航和多样化位置服务等民用领域的示范应用。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四、人工智能+(智能语音) (1)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
开展智能服务机器人本体设计、路径规划、自主移动、场景与目标识别、灵巧作业、远程监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其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服务机器人自主学习、推理、规划等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机器人云服务平台;研发面向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公共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娱乐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
(2)智能家居服务研发
开展智能家居服务中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涵盖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娱乐、低功耗广域互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和全屋智能系统等;研发具有联网联控、智能程控、在线服务功能的家电产品。
(3)智慧物流服务研发
开展智慧物流服务中的网络优化、智能标签自动识别、信息表征和交换、供应链全程质量跟踪和检测、智能交通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新一代移动通信、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自动导引车辆、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单元化技术,推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冷链系统建设。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五、数字经济关键技术
(1)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
研发网络安全测试评估系统,包括网络安全度量及攻击仿真、网络安全自动化测试、安全效用评估指标体系等。研发云端攻击防护与本地攻击防护一体化综合系统。开展可信计算、透明加密、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移动安全等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大规模异构网络空间中的可信管理关键技术及产品。
(2)主动防护工控系统与设备研发 研发工业级防火墙,网闸等逻辑隔离安全防护设备与产品,研发工业级控制设备,SCADA软件、通信设备等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与产品等。研发面向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检测技术及产品。研发大数据环境下的快速响应、智能恢复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保障产品。
(3)大数据隐私安全防护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 研发大数据隐私安全防护关键技术与系统,促进大数据应用的健康发展。包括大数据差分隐私技术、面向大数据共享的加密技术、大数据数字水印技术与跟踪溯源技术、面向大数据共享和价值分享的区块链技术、大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大数据审计和备份技术等。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设备。
(4)网络协同制造研发
开展自动化装备的远程状态监控、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基于大数据优化制造工艺参数,提高对个性化需求特征的深度学习效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提升制造装备和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开展面向智能制造领域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设备自感知与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实现产品质量的实时控制。围绕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推动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化升级,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化管理。
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关系网络,实现产品需求分析、设计、制造、销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环节的设备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智能生产控制的信息转换和集成,构建研发设计、制造生产、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运行管理服务的企业网络协同制造模型,实现企业智能化网络协同制造,开创新型生产制造服务模式。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六、先进制造
(1)高档数控机床与新型制造装备研发
开展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成型加工、激光制造以及智能成套等关键基础和新型制造装备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开展高档数控装备现代数字化设计、先进制造、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动态性能优化、综合误差辨识与补偿、故障智能诊断和状态实时监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研发智能感知、多轴联动、复合功能、网络化智能控制、多功能高性能数控系统,研发总线控制、高速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及伺服电机、电主轴、直线电机与力矩电机等智能关键部件。
(2)智能机械研发
开展具有高效、智能、安全、节能及人机友好等特点的新型智能机械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研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节能环保、智能控制、安全可靠和系统控制、综合测试和先进工艺等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智能机械和智能信息产品核心零部件水平,开发配备智能检测、决策和控制系统。
(3)智能成套装备研发 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面向高性能模具、传感器系统、总线控制系统、先进交通轨道装备与关键零部件等,开展共性技术研究,构建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供给体系。集成工业机器人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七、航空装备
(1)航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
开展高性能民用飞机、直升机、旋翼机、飞艇等航空整机装备的研发制造。开展重油活塞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和公务机用涡扇发动机等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开展混合动力、纯电动、太阳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飞机的研发制造。开展中大型直升机先进复合材料旋翼系统的研发制造。开展通用航空器相关设计规范、典型工艺、关键生产设备、试验标准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开展航空复合材料大型结构件罐外成型关键技术研发。
(2)航空器系统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开展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和制冷环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开展高可靠性、大容量显示以及OLED的显示组件,机载显示组件的研发与应用。开展航空传感器监测精度和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及新型航空器用智能传感器研发。 (3)无人机及多用途特种飞机的系统集成与应用 开展支持智能避障、自动巡航、面向复杂军事环境的自主飞行、人脸识别、群体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新一代通信及定位导航技术在无人机数据传输、链路控制、监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关键技术研发。开展遥测型多用途飞机、监控型特种飞机、传感器飞机等多用途特种飞机的系统集成与应用关键技术研发。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八、新能源汽车 (1)整车开发
研发高性能纯电动汽车(轿车、客车、专用车等)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提升整车能耗、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等综合性能,实现整车批量化生产。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小规模产业化。
(2)关键部件研制与核心技术研发
研发高安全高比能动力电池、先进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和高效高安全的热管理系统,技术产品实现批量化应用;构建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等性能评价与测试系统,技术产品实现批量化应用;研发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与回收处理技术,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研发高效、高安全、高功率密度、轻量化、集成化的电驱动系统产品,技术产品实现批量应用。突破快速充放电系统的控制和安全技术,研发高性能单向和双向充放电设备,实现批量应用;开发无线充电关键技术,技术产品实现示范推广应用。研发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智能控制技术,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九、高性能材料
(1)高性能金属材料研发
高性能铜基导线材料。特种电缆、电机及轨道交通等行业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绞合导线、超长超细镀膜高强高导铜合金丝、特种扁平电磁线、轨道交通用高强高导高耐磨铜合金接触线与承力索等高性能铜基线材研发。
高性能铜基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行业的超薄高精度电子铜带/铜箔、新型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印制电路板、覆铜板及特种铜基合金支架、高速信息交换用铜基材料、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用铜合金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研发。
高性能铁基材料。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装备、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等行业的新型高强韧、强耐蚀、高耐磨铁基材料研发。
高性能铝基材料。面向汽车、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产业轻量化需求,开展高精度铝板(带)、新型铝基复合材料、高强韧/高比强铝合金、高导热铝合金材料研发。
(2)非金属高性能材料研发
高性能硅基材料。超薄高强高透光伏玻璃、高性能构件玻璃、特种光伏玻璃、高世代电子玻璃基板、超薄电子玻璃盖板等高性能光伏玻璃和光电显示材料研发。硅基真空绝热材料、低辐射镀膜玻璃、智能玻璃、电子级玻璃纤维等高性能建筑节能材料研发。航空航天、光伏、新型显示等领域需求的电子级大尺寸多晶硅片、低铁特种石英、高纯超细硅粉等材料研发。
高性能化工材料。面向化工、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建材等产业需求,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薄膜材料、高性能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性能可降解材料、生物基光固化树脂和高性能聚苯硫醚、聚酰胺结构材料、高温隔热防火材料等高性能树脂与复合材料研发。面向电力电缆、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需求,开展环保阻燃型热塑性弹性体、特种橡胶制品等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研发。面向化工、环保等产业需求,开展环境友好型高性能催化剂和绿色润滑新材料、高值杂环化学品、石墨烯材料、绿色高性能橡塑助剂、绿色功能性涂料等精细化学品以及大宗可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面向煤化工产业精深化发展和高值化转型的需求,开展煤制烯烃、乙二醇、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氢、混合芳烃加氢、仿生催化氧化制环己酮等煤化工新材料研发。
(3)高性能新能源材料。面向消费电子类锂电池和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需求,开展高电压钴酸锂、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钛酸锂与硅碳负极材料,安全型电解质和高性能复合隔膜材料研发。 开展半导体材料、纳米催化剂、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研发。 业务咨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处)
十、生物医药
(1)创新药物研发。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耐药性结核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创新、重大就地产业化前景和市场效应的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包括细胞治疗产品)。鼓励开展具有优势、特色的固定剂量复方以及新型给药技术和新制剂研发。
(2)仿制药物研发。依据技术进步和政策法规要求,开展临床急需或短缺、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的仿制药物的研发。鼓励研发儿童专用制剂。进行已上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技术研究,提高药品质量和标准。开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出口潜力大及有利于提升药品质量和疗效的关键医药原料、中间体和新型药用辅料的研发。
(3)中药材品质提升。围绕安徽道地、特色、大宗中药材,开展全链条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研究和质量追溯研究,打造道地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面向适生地区示范推广。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炮制、提取、仓储、运输等关键技术和商品规格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开展中药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可用于医药、生物材料等的原料或再生资源性产品。
(4)中药新品种和新剂型研发。围绕新安名医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和经典名方,研发中药新品种和新剂型;对确有疗效的中药传统制剂和中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围绕安徽道地与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开发功能因子明确、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
业务咨询:周昊0551-62648501(社发处) 十
一、环境监测与治理
(1)大气环境监测装备与治理技术。研发网格化区域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器设备和时空立体大气污染物(含有毒有害气体)遥感监测及应急设备;开发高精度污染源排放烟气(SO
2、NOx、NH
3、颗粒物、重金属、O3等)在线监测仪器装备,以及超低减排技术方案;研发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和成套净化装备;研究发动机(包含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排放颗粒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净化等关键技术。
(2)水环境监测装备与治理技术。针对我省主要江河湖库以及塌陷区等重点水域水质安全和水质生态状况,开发影响水质、生态安全的有机有毒污染物、水体细菌微生物、水体重金属等快速在线监测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治理技术。
(3)土壤环境与危废监测装备与治理技术。研发土壤养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快速现场监测技术设备,以及相关治理技术;研发场地污染实时响应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研发危废快速鉴别监测技术设备,以及危废的处理、处置技术;研发面向区域特征需求,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发有关土壤环境监测传感器。
业务咨询:周昊0551-62648501(社发处) 十
二、高端医疗器械与智慧医疗
(1)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开展新型快速断层成像与图像引导系统、医疗智能微创服务系统、智能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治疗肿瘤的精准医疗设备和专用系统、新型高端智能移动医疗装备研制,并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促进高端诊疗装备整体发展。
(2)生命科学仪器及体外诊断技术的研发。重点开发新型分子诊断系统、医用多模态流式细胞仪、新型医用质谱仪、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设备,以及创新型配套体外诊断试剂研发。
(3)新型医用光学设备研发。重点开展新型慢病早期检测设备、肿瘤检测系统、新型激光手术设备以及其他创新型医用光学诊疗设备的研发。
(4)系统康复设备和高值医用耗材研发。围绕综合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化设备,重点开展健康感知、康复机器人应用研究,推进高端康复设备研制。重点开发植入性材料、介入性材料等高值医用耗材的开发应用。
(5)智慧医疗关键技术研发。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研发适用于诊疗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过程的智能化产品及应用,开展协同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智慧医疗云服务平台应用。开展智慧医院标准研究,建立智慧医院协同服务管理规范标准。
业务咨询:周昊0551-62648501(社发处) 十
三、生物种业
(1)粮食和农林经济作物。开展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优质抗逆高产品种选育,新品种优质丰产增效栽培技术示范;开展茶、油茶、蔬菜、果树、西甜瓜、花卉等特色农林经济作物品种选育,品种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示范。
(2)畜禽水产品。开展优质畜禽品种选育、高效繁殖、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水产品品种选育,高效、生态、标准化健康养殖利用等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业务咨询:韩立生0551-62678319(农村处) 十
四、农产品精深加工
(1)粮油、畜禽及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展粮油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高品质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化开发;乳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与产业化。
(2)农林特色产品及果蔬精深加工。开展制茶新技术、茶食品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林特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系列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生产;果蔬、果汁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食用菌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系列产品开发。 (3)功能食品开发。开展特殊膳食、特殊医学用途、特殊环境人群等功能食品开发与产业化。
(4)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储运过程中品质和安全控制、评价等技术及标准研究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产品及其制品的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与应用。
业务咨询:韩立生0551-62678319(农村处) 十
五、智能农业
(1)农业传感器与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开展农业环境要素、本体信息、病虫草害等感知的农业传感器或智能检测装置的研发与应用;主要精确播种、采摘、施肥施药、整地除草等农用机器人或无人机的研制与应用。
(2)农业大数据获取、开发与应用。研发农业信息智能获取系统与装置,开展遥感、气象、资源、环境、病虫草害等大数据系统开发及应用示范;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可追溯与智能预测服务系统研究与应用创新示范;农村“互联网+”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智能信息处理、生产经营预警与优化决策研究与应用创新示范。
(3)智慧村镇关键技术研发。开展特色类型智慧村镇、智慧社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集成示范;基于信息技术的不同类型农村社区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生态处里、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技术研究与应用。
业务咨询:韩立生0551-62678319(农村处) 十
六、现代农机装备
(1)秸秆及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设备研发。开展秸秆田间处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等机械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农林生物质绿色转化与利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开发;农林废弃物或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设备研发。
(2)大田作业设备研发。开展适应于复杂农田环境的变量施肥、施药智能机械研发;新型作物植保装备研发,田间复式多功能作业设备研发;油菜、花生、大豆与薯类等种收环节机械化设备研发。
(3)设施农业设备研发。开展适用于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健康养殖精细生产等高效环保型设施装备研发。
(4)农产品采摘分选加工和检测设备研发。开展主要和特色农产品的采摘、干燥、清选、分选、包装等机械设备研发;农产品质量、品质的检测设备研发。
(5)农机动力设备。开展高效环保农、林、水动力机械研发;新能源拖拉机装备研发。
业务咨询:韩立生0551-62678319(农村处) 十
七、农业生态环保
(1)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秸秆或畜禽废弃物微生物转化替代化肥的产品研发,或新型功能性作物专用配方有机肥料研发;秸秆及农林废弃物高效发酵菌种、生物除臭剂等产品研发;开展粪污处理联合技术攻关,开展区域性推广模式示范;农林生物质绿色转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
(2)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开展农药品种之间的具有相互增效作用新组合、绿色环保新剂型、新功能助剂的农药新产品研究及产业化;开展化肥损失阻控等新产品研究及产业化;肥料化学养分绿色替代技术研究与集成;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农药减量使用和减施增效技术应用与示范。
(3)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集成示范;主要农作物生产区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监测、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农作物和微生物对重金属、化学农药污染的阻控、吸收、消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土壤调理剂、重金属钝化剂、无害化生物降解等高效产品研发与应用。
(4)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开展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定向培育等质量提升技术及模式研究与应用,研发基于秸秆还田协同的地力提升与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
业务咨询:韩立生0551-62678319(农村处)
第四篇:2018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指南
目 录
领域一:高端装备制造 ..................................................... 2
专题1:核三代核级电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2 专题2:核电用起重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 2 专题3:能馈式地铁牵引供电双向变流器研制与应用 ......................... 3 专题4:智能化农业作业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 4 领域二:新材料 ........................................................... 5
专题1: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型金刚石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5 专题2:自锐型高强度磨料金刚石的开发及产业化 .......................... 5 专题3: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电解质盐开发及产业化 .................... 6 专题4:百吨级电子级多晶硅工程化项目 .................................. 7 专题5:T800S干喷湿纺碳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 7 领域三:汽车零部件 ....................................................... 9
专题1:智联车载光学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 9 专题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研发及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 ........ 9 专题3: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放合作) ......... 10 领域四:现代农业 ........................................................ 12
专题1: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 12 专题2: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13 专题3:肥料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新型肥料产业化 ......................... 13 专题4:兽用疫苗新型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开放合作) ..... 14 领域五: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 16
专题1: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 16 领域六:资源环境 ........................................................ 17
专题1:城镇生活及工业园区污水污泥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 17 专题2:生物基化学品绿色高效开发利用与产业化示范 ..................... 17 专题3:污染地块修复技术及装备研发 ................................... 18
科技创新支撑“双一流”建设专题…………………………………………另行组织 豫酒振兴创新专题……………………………………………………………另行组织
1
领域一:高端装备制造
专题1:核三代核级电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在核二代核级电动机技术基础上,针对核三代核级电动机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对比,重点进行长寿命绝缘体系、高抗震性能、耐高温、高效率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实现技术突破,保证三代核电站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对工艺、工装、生产设备及试验检测平台的建设,实现项目产品的产业化。
研究目标:研制出用于核三代核电站的核级电动机样机(华龙一号、CAP1400等),并在国家重大工程进行示范应用;主要技术指标:满足60年寿命绝缘体系、抗震加速度0.3g、适用于82℃的高环境温度、效率不低于二级能效;形成年产2500台的生产能力,申请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2:核电用起重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围绕“华龙一号”、“CAP1400”、“M310”等堆型所需的环行起重机、装卸料机、乏燃料起重机等重要装备,开展起重机起升机构防单一故障、起重机自动消盲、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抗震分析、核辐射环境下电控集成、核辐射环境下安全监控等核心技术研究。研发出适用于核电站运行要求的高可
2 靠度、高安全性、高智能化、轻量化的系列化起重装备。
研究目标:首次无故障工作时间≥250h,当量平均无故障时间≥320h,平均修复时间2h,使用可用度≥0.98,起重机吊钩水平投影中心在整个起升高度范围内与环形厂房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mm;形成年产各类型核电用起重设备10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制定10项企业标准,行业标准1项,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3:能馈式地铁牵引供电双向变流器研制与应用 研究内容:开展变流成套装置系统接入方案设计,包括系统接入方案、保护方案、运营工作模式设计;研究双向变流装置容量设计,确定装置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条件,进行装置的散热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开展双向变流装置控制技术研究,包括牵引回馈双向变流母线控制、冗余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双向变流装置试验技术及应用研究,包括厂内试验技术及现场挂网试验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双向变流装置样机,额定电压 DC1500V,牵引电压范围DC1500-1650V,回馈电压范围 DC1650-1800V,效率≥98%,电流谐波≤3%,装置须在现场实现示范应用,并实现相关新产品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制定企业
3 标准1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4:智能化农业作业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我省农业机械智能化程度低、专业化机械类型缺乏等问题,研究开发导航、控制、互联网等与农机一体化融合执行装置;研究设施园艺及林下作业的小型智能机械;研究集喷雾、中耕施肥、打顶作业、收获装卸等作业模块化设计与技术整合的田间作业装备;研制农业作业机械远程控制系统;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农业作业过程监测系统,开展智能化农业作业装备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开发。
研究目标:研制出智能农用无人机及远程监管控制、智能手机人机交流控制等配套系统并精确耦合,载荷达20公斤以上、续航45分钟以上,推广应用1000台套,推广应用面积500万亩次,突破无人机智能化相关关键技术10项;申报或授权专利15项以上。研制出适合复杂作业环境的小型智能农机及农业作业机械远程控制系统,突破农机智能化相关关键技术10项。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申报或授权专利15项,打造优势科技团队;探索形成智能化农业作业装备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开发的管理模式。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彦宾 0371-65949293
4
领域二:新材料
专题1: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型金刚石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制约大规模集成电路、IC芯片、单芯片多处理器(CMP)、光电材料、光伏材料等高精、高效加工材料需求,开展特种异型金刚石成核控制、高温高压晶型控制、超声分散剂清洁柔性提纯、高效分选、异型金刚石自动分选检测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研发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型金刚石。
研究目标:开发出IC芯片超精加工用系列特种异型金刚石,高强度晶型一致性≥80%,磁化率≤3×10-5SI,建立特种异型金刚石生产线1条,形成年产1000万克拉的生产能力,制定企业标准1项,申请专利4项以上。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2:自锐型高强度磨料金刚石的开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国产高强度金刚石耐磨性、自锐性差的问题,以改善粗颗粒、高强度金刚石的自锐性为重点,开展新型六面顶压机合成腔体的组件结构设计、高精度智能化温度-压力控制系统设计、新型高效触媒成分设计、温度场差分控制、具有“层岩结构”高自锐性金刚石单晶合成等关键技术研发,研制系列自锐型高强度金刚石。
5 研究目标:开发出强度在12kg级以上的高强度自锐型金刚石,建设12kg级以上的粒度为35/40目、40/45目、45/50目的系列自锐型高强度金刚石生产线1条,达到6亿克拉/年的生产能力,申请专利4项以上。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3: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电解质盐开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以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性能和安全性为目标,开发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电压、长寿命和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电解质,满足未来动力电池对电解质需求。
研究目标:研发出规模化生产系列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四氟硼酸锂、二氟磷酸锂等的工艺技术,研制的新型电解质纯度不低于99.5%,单个金属离子含量<10ppm,阴离子<50ppm,水<100ppm,不溶物<300ppm,形成系列化新型电解质锂盐年产1000吨的生产能力,申请专利5~10项。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6 专题4:百吨级电子级多晶硅工程化项目
研究内容:针对高端电子科技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电子级多晶硅市场的需求,研发具有无定型硅产出率低、多晶硅产品结晶致密、硅棒生长可控且纯度高、节能环保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技术。开发具有较优物料流量及流量比、较优电流和电压配合参数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工艺;改进现有硅烷CVD炉内件结构,开发成熟的硅烷CVD法;开发循环氢气和硅烷的吸附净化工艺技术,提高精馏装置的控制水平,提高工艺运行的稳定性,解决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技术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目标:集成创新示范高纯度、低能耗电子级多晶硅制备技术,选择硅烷热分解工艺、交流电法、吸附净化循环气,开发无废气产生、节能环保的电子级多晶硅制备工艺,申请专利10-12项,生产规模达百吨级,实现低能耗、高纯度的电子级多晶硅规模化生产。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5:T800S干喷湿纺碳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方向及新能源汽车等工业领域对高强、轻量化碳纤维材料的重大需求,开展T800S干喷湿纺碳纤维大容积聚合、高速干喷湿纺原丝制备、低成本预氧化及碳化等核心工艺技术研究,研发高性能
7 原丝/碳纤维制备关键装备,突破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用国产碳纤维成本高、质量稳定性差等技术瓶颈,实现T800S干喷湿纺碳纤维规模化低成本生产,完善国产碳纤维规格型号,进一步拓展国产碳纤维在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领域及新能源汽车、工矿等工业领域的应用规模。
研究目标:形成低成本T800S干喷湿纺碳纤维和关键装备国产化成套技术和工艺包,碳纤维拉伸强度≥5.88GPa、拉伸模量≥294GPa,拉伸强度CV≤5%,实现低成本、高稳定性工业级T800S干喷湿纺碳纤维千吨级产业化生产,年生产规模达到1000吨,申请专利5~10项。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8
领域三:汽车零部件
专题1:智联车载光学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以满足智能汽车制造为重点,进行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探索面向智能汽车的高效可靠信息安全体系,重点开展复杂行驶环境下自主式和协同式动静态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车载摄像模组小型化设计和EMC稳定性技术,车载镜头高清晰度、大视场、小畸变理论和技术,动态轨迹线辅助泊车系统软件设计,系统集成应用及其产品生产工艺等的研发,为实际车辆的人、车、环境信息采集和智能交互应用提供保障。
研究目标:开发出具有耐环境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玻塑混合材料的高清晰度、大视场、小畸变车载镜头,以及新型车载摄像模组和360°AVM无盲区全景系统并在样车上应用,形成年产500万只车载镜头和100万套车载摄像模组的产业化能力,申报专利8项以上,形成技术规范、标准3项以上。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研发及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重大技术需求,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传统产品上的应用为核心,开发新
9 型传动系统、新型减震装置、电动转向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及模块等新型汽车底盘零部件或总成;以实现智能化生产为目标,研发国内首创、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底盘零部件总成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满足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要求。
研究目标:开发出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配套产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和实现配套供应;研制出生产过程需要的关键智能装备,建成实际应用生产线,实现相关新产品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形成技术规范、标准2项以上,申请专利5项以上。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胡明昕 0371-86561627
专题3: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放合作)
研究内容:依据《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豫政〔2016〕12号)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要求:“突破高集成度的电驱动总成、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针对传统电动汽车三相异步电机电驱动系统存在功率密度低、效率偏小以及高效控制依赖于速度传感器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研究基于新型拓扑结构的无速度传感器电机驱动总成及其控制技术,突破无速度传感器电机控制、高效铸铜转子设计与应用以及双三相电机冗余
10 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的新型电机驱动总成,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目标:实现电驱动系统全速段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在无速度传感器的条件下,转速范围不小于0-6000r/min,堵转转矩不小于额定转矩的2倍,电机驱动效率提升不小于3%,运行允许的缺相数量不小于2相;申请发明专利8项以上;建设年产5万套/年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5亿元。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联合省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国际领先的境外研发团队,合作各方应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和针对本项目的合作协议,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郭 建 0371-65933218
11
领域四:现代农业
专题1: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研究内容:根据市场对优质小麦加工需要,选育出适宜我省广泛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强筋、弱筋专用小麦新品种,针对专用优质小麦新品种特点研究其规模化、标准化栽培生产技术和专用粉、面制品加工技术,形成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探索专用优质小麦育种--订单--大面积生产--面粉加工的全链条技术模式和组织管理机制,实现优质小麦生产、流通和产后加工等全产业链有效衔接,促进河南小麦产业转型升级。
研究目标:育成强筋或弱筋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3个,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不低于二级)和弱筋小麦标准;研究配套出育成专用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2项以上;在河南优质小麦生态适宜区建立已育成优质品种万亩产业化示范方15个以上,专用优质新品种累计示范应用300万亩以上;构建产供销加对接平台体系1个,履约万吨以上生产订单10个以上;开发育成优质品种专用粉或面制品新产品3个。申请或授权专利类知识产权5项以上;探索形成覆盖专用优质小麦育种--订单--大面积生产--面粉加工全链条技术模式和组织管理机制。
申报要求: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彦宾 0371-65949293
12 专题2: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我省道地珍稀中药材品种退化严重、栽培技术不规范等突出问题,重点开展中药材资源收集保护、选优扩繁种植研究,建立工厂化育苗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中药材质量标准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建设道地中药材仿野生规模化种植基地,推动道地中药材良种化、药源基地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化,打造我省中药材品牌。
研究目标:针对我省3种以上道地药材,选育审定新品种5个以上,建立珍稀中药材工厂标准化育苗示范3600平方米以上,建立千亩以上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基地2个;建立中药材标准化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5万亩。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9项以上,探索形成覆盖珍稀中药材工厂化育苗—规范化种植的全链条技术模式和珍稀中药材“品牌”管理模式。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彦宾 0371-65949293
专题3:肥料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新型肥料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我省农田施肥中化学肥料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板结和酸化凸显等问题,重点研发新型肥料增效剂、缓释剂、稳定剂、土壤修复剂,开发新型
13 增效肥料与功能性土壤调理剂产品;进行新型增效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产品施用的增产提质、土壤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研究不同种植体系新型增效肥料与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方法与技术标准;开展新型肥料的产业化开发。
研究目标:研发新型肥料增效剂、缓释剂、稳定剂、或土壤修复剂产品4种;突破新型增效肥料生产关键工艺技术4项,制定技术标准3项;创制增效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产品3种;提出增效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施用技术3套,在不减产的前提下,平均减少肥料用量15%以上;申请专利5项以上;建立年产10万吨的新型肥料生产线1条,年产1万吨的土壤调理剂生产线1条。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打造优势科技团队;探索形成覆盖新型肥料产品—生态环境评价—技术应用标准的全链条技术模式和新型肥料产业化开发的管理模式。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彦宾 0371-65949293
专题4:兽用疫苗新型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开放合作)
研究内容:依据《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豫政办〔2017〕11号)对推动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绿色农用产品,积极发展兽用疫苗绿色农用产品,创制一
14 批新型动物疫苗等重大产品,重点提升兽用疫苗等优势产品综合竞争力。针对猪圆环、猪伪狂犬、鸡新城疫等重要动物疫病,及现有免疫佐剂存在依赖进口,有残留,易产生副反应,质量难以控制,稳定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我省中草药资源优势和生物制品产业优势,促进现代中药与兽用疫苗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开展以中药免疫增强剂为佐剂的新型兽用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以甘草皂苷、芦荟胶、当归多糖、粘多糖、生物碱等中药成分为免疫增强剂的疫苗,解析作用机理;熟化中药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开展质量标准研究;筛选新型中药免疫增强剂处方,确定中药免疫增强剂纳米乳等疫苗的生产工艺;制备高效绿色的新型兽用疫苗,建立疫苗免疫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及指标,开展同类产品对比性研究;研究开发防治动物重大疫病、环境友好型、高效绿色无残留中药免疫增强剂疫苗并产业化,保障食品安全。
研究目标:开展新型兽用疫苗的临床应用研究,对新型兽用疫苗进行产业化开发。研制1~2种安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中药免疫增强剂,开发2~3个新型免疫增强剂疫苗,达产后,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获得科技成果2项以上,申报发明专利4项以上。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联合省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国际领先的境外研发团队,合作各方应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和针对本项目的合作协议,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郭 建 0371-65933218
15 领域五: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专题1: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诊断类产品(体外诊断试剂、检验仪器设备),针对临床重大疾病的诊断需求,解决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其产品分析灵敏度、均一性、特异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全自动体外诊断体系等医疗器械高端产品方面,实现重点突破。针对体外诊断试剂所需的关键原辅材料的研究,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针对患者预后康复开发新的医疗器械产品,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保证其作用确切、效果显著。
研究目标:充分发挥医疗器械自主研发的能力,实现国产医疗器械逐渐取代长期进口的局面。企业应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体系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风险管理、制定产品技术要求、进行注册检验和临床验证,并通过医疗器械GMP认证。在研产品应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个,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产品2个,申请/获得专利核心技术不少于2项,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年产值应达到1000万元以上。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慧杰 0371-65958021
16
领域六:资源环境
专题1:城镇生活及工业园区污水污泥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以及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成本高、运行管理复杂、资源化利用不足、环境二次污染、稳定化减量化程度较低等难题,开发低成本的污泥稳定、脱水、减量和资源化技术,研发成套装备并实现产业化,解决污泥处置问题。
研究目标:形成一套成本低、效率高、管理方便、资源化利用程度高的工业污泥处理技术及装备,申报国家专利2项以上,建设污泥处理工程,要求处理系统能量自给并最大可能对外输出能量,污泥减量化达到90%以上且实现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无害化。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慧杰 0371-65958021
专题2:生物基化学品绿色高效开发利用与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以植物蛋白等废弃物为原料合成生物胶粘剂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生物胶粘剂制备新工艺,开发生物胶粘剂生产设备,形成生物胶粘剂的合成关键技体系;开发生物胶粘剂用于生产绿色人造板材的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实施生物胶粘剂和绿色人造板材产品示范。
17 研究目标:获得植物蛋白合成生物胶粘剂的关键技术和新工艺2项以上;开发生物胶粘剂生产设备1套以上;开发生物胶粘剂用于生产绿色人造板材的关键技术1项以上;开发生物胶粘剂用于生产绿色人造板材的成套设备1套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参与行业或国家标准制定1以上;建成年产20000吨生物胶粘剂及1万立方绿色人造板材的产业化示范工程各1个。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慧杰 0371-65958021
专题3:污染地块修复技术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工业污染地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研发集成修复工艺技术、研制修复材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修复装备,并进行工程示范。根据不同重金属(铅、铬、镉、汞、砷)污染程度和用地目标,研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修复工艺技术、研制修复材料,研制配套设备,形成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并进行工程示范。
研究目标:形成至少1套完备并有推广价值的有机物污染地块修复技术(包括其使用的修复材料和修复设备),使重度污染地块的人体健康风险降低90%以上,使中度和轻度污染地块的人体健康风险降低到可接受风险水平(依据国家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建立2个以上的典型有机物污染修复示范工程;申
18 报国家专利2项;制定此类修复技术的省级地方技术指南1项。
研发出不少于2种有推广价值的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方法,使重度污染地块的人体健康风险降低85%以上,使中度和轻度污染地块的人体健康风险降低到可接受风险水平(依据国家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研制出2种以上修复材料产品;研制出1种以上成套设备;申报国家专利2项;制定此类修复技术的省级地方技术指南1项。
申报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 业务咨询:刘慧杰 0371-65958021
19
第五篇: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为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加强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现提出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农村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是宁波市科技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其项目由相互关联的若干课题组成。
一、指南方向
(一)主导农业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
围绕水产、粮食、蔬菜、畜禽、林木、果品、中药材等我市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农产品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新品种选育、种养殖成套技术及设施、病害防治、加工与储运等产业链中的相关关键环节,开展重大成套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相关产业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
(二)农村与农业信息化
以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普适化、可视化为目标,研究适合村镇特点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综合服务支撑平台
1
技术,研究村镇社区治理与事务管理、便民服务等多源、多种类的数据规范与融合技术,研发低成本、可移植、支撑网格化的社区服务支撑平台,其示范点省内领先。
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为目标,面向主要水果、设施蔬菜、集约化养殖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围绕生产、加工、包装、储藏、流通等供应链全程开展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集成示范。
(三)海洋资源开发
围绕海洋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浅海滩涂综合开发,开展共性重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相关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为实施海洋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四)农业农村“五水共治”
围绕农业农村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中的相关环节,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和成熟实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示范点应具有一定规模、具有示范性,为“五水共治”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周期 一般为3—5年。
三、组织与管理
(一)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大项目的组织凝练工作,根据本指南方向,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学科优势提出重大专项需求和牵头、参与单位、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及项目总体
2
目标、经费概算等。
(二)专项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分解落实项目目标任务、课题专项经费。加强项目课题组间的衔接和协调,定期组织工作交流、现场考察和检查互评,每年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和总结,注重发挥各课题组组长的作用。
(三)鼓励项目及课题组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市外先进技术、优势资源和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建立机制,对离岗超过一年或科研工作不力的项目组成员要作出调整。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形式 ,重大专项以项目整体形式申报,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申报总协调,项目下设若干课题,各课题可有不同单位承担,课题负责人可由外单位人员承担。
(二)申报主体
1、申报单位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注册2年以上,有比较健全的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在国内同行相关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开发,在3-5年内具有明确的应用或产业化前景,能够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3
2、农村“五水共治” 、农村信息化项目,原则上由具有公共事务与中介推广服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其注册资金、前期承担科技项目不作要求。
(三)项目负责人的条件
在本市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诚信记录良好,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主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五、其他
(一)申报企业需有较强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能力,其中承诺的自筹部分经费应高于市本级申请经费的3倍。
归口部门有配套经费承诺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已经列为基层政府重点工作,有一定前期基础的民生工程项目优先支持。
(二)专项应注重经济与环境效益,与市外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利、论文、申报奖项等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宁波市企事业单位。
宁波市科技局农社处盛德清 电话:8918717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