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安全教育探讨
第一篇:石油企业安全教育探讨
石油企业安全教育探讨
石油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生产过程中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安全工作是石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搞好安全生产,防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降低事故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但是安全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一些企业行动上走过场,方法简单陈旧,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改革的深入、职工队伍的新老交替、安全工作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根本,我们只有抓好这项根本性的源头工作,才能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因而探索和研究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安全教育水平和实际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思想,加强企业领导、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
1 .1从根本上说,安全教育是意识领域的教育。企业要通过电视台、内部报刊、杂志、黑板报等多种媒体,使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作用和长期效应,摆正安全教育工作的位置,在思想上建立下列现代观念:安全教育是生产力的观念;安全教育具有综合效益的观念;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的源头观念。企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提到安全生产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从上到下建立安全教育网络和管理制度,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出企业的短、中、长期安全教育计划,狠抓落实,使安全教育工作早日步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不再成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
1 .2目前,企业把安全教育的对象单一指向生产一线职工,而忽视或放弃对领导和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企业领导者、管理技术干部是安全生产的决策者、组织指挥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更多。他们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法规政策掌握理解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影响着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危和合法权益。因此,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更为重要。鉴于他们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
教育内容应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政策,行业的标准、规范,企业的制度为主,使他们在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时不发生违规违章现象。
1 .3一线岗位人员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应根据其工作岗位性质,偏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安全思想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引起的事故会对国家、企业、家庭、个人造成的危害和伤害,进而建立起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树立起事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而在工作中自觉遵章守纪,让“三不伤害”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二是教他们避免事故的具体方法。通过学标准、规程、安全措施等,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从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的安全教育应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企业领导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
2.加强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安全教育教材
2 .1安全教育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生产现场进行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要有一定的资质、足够的设施、整齐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其培训的权威性和培训的质量。各类安全教育教师(生产现场和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也要有一定的任职资格并具备胜任安全教育工作的条件:懂生产、懂教育;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安全工程学、劳动保护、工业卫生等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安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和现场生产安全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绘画、摄影等技能。安全教育教师还应了解本企业重点要害生产部位、掌握相应装置的工艺流程,使所授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另外随着生产过程中新设施、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培训教师应率先了解和掌握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成为新工艺、新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安全教育要求。
2.2教材是安全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劳动部对部分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操作手等)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教育教材。但还有很多工种要求我们安全教育工作者在掌握和了解安全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安
全生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自行编制培训讲义,并通过整理和审定使其成为适应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3.完善安全教育步骤,加强教学管理,开展多样式培训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安全教育培训应由以下步骤组成:调研、课程设计、实施、总结。3 .1调研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通过调研可了解与培训有关的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法规、标准、规程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也可了解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及其对本工种的安全法规、标准、规程等的掌握情况。3 .2课程设计是根据调研的情况确定培训的教学内容。培训内容一定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根据培训对象、岗位、工种、工作环境、可能发生的问题、造成的危害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另外还可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将培训内容设计为拼盘式、菜单式、提纲式等。
3.3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格的教学管理、考核制度,要抓好教学质量、学纪学风、考纪考风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应用,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座谈(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相结合等。在生产现场也可将培训的形式演变为:安全知识问答(或竞赛);事故预想、危险预知演讲会;仿真(应急)反事故演习;事故现场参观调查分析会;安全生产情况和趋势分析会; 当年事故今日反思讨论会;请历险、睹险职工现身说法等。另外在培训的同时进行生产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查隐患、不安全因素,提防范措施等工作都将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同时为企业增加效益。
3 .4培训完成后的总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阶段要建立学员档案、完善教学资料、查找整个培训过程的优缺点。特别是将学员遇到的事故案例和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整理和分析,将会对今后的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安全教育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需要研究
科学方法的工作。在整个安全教育过程中企业领导和教育者始终要从尊重科学,关心生产人员安危,珍惜国家、企业财产,保护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在思想上树立一个“重”字,在分工上落实一个“责”字,在实施过程中确保一个 “质”字,讲求一个“实”字,坚持一个“恒”字,在结果上体现一个“效”字。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尽快地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发挥出安全教育的巨大潜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第二篇:石油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石油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讨 作者:鲁东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概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石油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对石油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结构调整;公司治理结构;新型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A
第三篇: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探讨论文
摘要: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的一项支柱型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具有其自身相应的一些缺点,比如风险比较大,污染严重,易引发火灾,易发生爆炸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对,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不断解决目前设计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不断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长久发展。鉴于此等文仙队,总图运输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进一步分析了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要点和设计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石油化工;总图运输;设计
1、总图运输设计的概述
一般情况下,石油化工企业内部的建筑形式比较繁杂,所以在对其进行总图运输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厂址的位置进行充分的考虑,还应该对建筑物的布置规划以及运输线路和管道线路的设计进行严格的规划。而总图运输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并且知识面还应该比较广。另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具有比较灵活的思维以及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在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时间,历史条件,工艺发展情况以及经济收益要求和环保质量要求等各个方面。而众多的设计人员当中每一位设计人员都具有自己的思想与设计思路,这就容易造成设计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差异性。总而言之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从全局出发,对整个总图艺术设计工作进行全局性的组织与协调,并且具有超高的专业技能,才能设计出最科学合理的方案。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一个合理的总图运输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与施工,总图运输设计对于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性。
2、总图运输设计基本特点
2.1、动态性
在设计工作当中遵循动态性特点,也就是要按照企业的总体规划来对各个方面的设计工作进行规划。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搜集相关信息,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工厂情况的设计方案,进一步使得总图设计规划更加适用于实际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2.2、时空性
时空特性也可以称其为弹性设计,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空间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对时间的考虑。空间关主要包括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超越某个限定时间得延续和总体的经营方向。时间观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各个经营模块所具有的灵活性。在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弹性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设计方案的灵活性以及其对于外界各种影响因素的承受,努力进行一定的预算和设计。在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对其弹性特点的设计,可以更好地确保整个企业生产运营的伸缩性,这样即使工厂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可以有一定退让的余地,并能进行灵活的处理。
2.3、参与性
参与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干预,另一方面是其在设计中相互之间的共享功能。其中所说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肝郁,主要指的是总图运输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经济,技术,社会以及政治等各个学科参与,在这些学科在运用的过程中既是相互不可分离的,又是彼此独立,彼此促进的。共享功能,主要治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业主以及其他更格方面的影响因素都会共同参与到设计过程当中,对其信息进行共同的分享。
3、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
3.1、总平面的布置
总平面的布置,主要是指对,石油化工企业内部建筑物的位置以及道路交通线路的规划。在总平面布置过程当中除了要充分结合具体工厂的实际条件之外,还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定,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对总平面布置的时候还应该与工艺流程进行有效的协调,因为工艺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流的方向。充分利用好总平面布置的机会,对工程的各项内容以及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除了上面所说的内容之外,总平面布置还应该对交通运输物流进行重点考虑。由于各个装置之间都具有物流关系,所以对于每一个装置都应该基于相对比较准确的定位。这里所说的物流既包括了物质运输还包括了信息流通和能源的运输。肯定有对这些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调节与衔接,才能使其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在布置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人留与蠖留俩者之间应该相互保持独立,并且还应该不断优化原料的进出和产品的组织以及系统管廊的布设,从而有效降低工程的总成本。
3.2、竖向的布置
所谓垂直布置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和建筑规划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场地的自然立面。在一般的设计中,竖向布置非常重要,需要满足现场排水系统和运输线路等方面的要求。竖向设计需要考虑地质和地形等因素,经过优化和最终确定。站点建设的必要性并非全部在规划的预期位置,实际的地形特征都不能完全满足场地布局的要求,需要结合自然地形,给予一定的改造。
3.3、交通运输设计
在对交通运输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后的特点以及货物流通的方向,还有交通运输量和交通运输情况等各个方面都应该进行充分的结合。所选用的技术应该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能以及实用性能,并且其所话费的运输费用还要比较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对交通运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运输设备,运输线路等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考虑。
总而言之,总图运输设计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运营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对总图运输设计工作的完善与创新,不断提升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中图运输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海松.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安全设计分析[J].化工管理,2016,30:138.
[2]王志宽.面向石油行业的应急管理平台关键模块的研发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
[3]利莎.通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第四篇:石油企业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摘 要:当前,石油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需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建创新,切实打造强大的党建工作平台,为企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政治保证和组织支持。
关键词:石油企业;党建;创新
党建工作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政治优势,是确保各个单位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体到石油企业,新时期我们面临着更为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行业成本上涨较快、效益降幅较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缓慢、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等等,面对挑战,要确保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建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通过创新党建工作带动、促进企业建设,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思想观念,在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下引领党的建设
企业要实现党建创新,前提条件就是思想观念创新,与时俱进地寻求与新时期党建工作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路。当前,随着石油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变革以及社会的快速转型导致的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巨大改变,石油企业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因此,企业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在当前的形势下,就是要求石油企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彻科学发展观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切切实实地学习好、贯彻好、实践好,以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石油企业的新局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这一理念出发,始终将企业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多多关心爱护企业干部员工,加强与员工的密切联系,竭诚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营造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爱护人的良好风气。二是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实际能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石油与人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是体现我们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具体成果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为已任,进一步开发石油新产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更好地满足石油市场的需求,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石油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服务企业生产,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保障作用
生产经营是企业赖于生存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竞争优势和实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党组织必须不断探索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当中,进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功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保障作用。
一是党政工作要主动参与重大决策。党章明确指出,企业党组织有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和拓宽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决策之前,党组织应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和特点,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动参与,与公司行政一起认真研究,保证决策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行性,把握好企业的科学发展方向,使重大决策得以快速实施,项目建设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二是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第一线。企业党政干部要自觉主动地走到生产第一线,通过实地考察切实发现工作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切实改进工作思路,真正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构建起健康和谐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从而达到聚拢人心、形成合力的效用,切实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三是在企业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保障基层党组织履行参与企业决策的职责。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主要工作中要切实走群众路线,严格贯彻民主管理程序,充分征求广大员工意见,并以其作为参考,以此增强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大力推进作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能力
作风建设时推进党的建设的“切入点”,是创新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企业党建工作要结合十八大精神,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将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与推动企业生产工作相结合,筑牢拒腐防变的能力,切实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最佳效能。推进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首先是加强关于反腐倡廉的教育。企业在作风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目前企业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改造,对此,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改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加强党纪党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教育,规范党员干部履职行为,使全体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夯实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建立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要将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的事务具体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身上,确保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建设,起到率先垂范的先锋作用。三是完善企业党风民主监督机制。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对党员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构建起企业内部人员互相监督的良好风气,使每个部门、每名党员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促进党员自律行为的形成。
四、创新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保障运行
党建工作机制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努力实现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尤为重要。企业党建创新工作要想顺利进行,就要建立健全党建创新的领导、用人、运行、激励等各项机制,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确保党建创新工作能及时、顺利地开展。创新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党建创新工作机构,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负责各项党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及日常管理,切实做到“管理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信息反馈到位”。二是要创新用人机制。积极搭建政工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岗位交流平台,优选专业对口且工作热情的人才充实党建政工队伍,并建立起政工队伍的周期性培训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政工管理队伍。三是完善创新运行机制。要从简捷、高效的原则出发,剔除党建工作中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 力争实现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检查总结等各工作流程顺利通畅,从而避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种作风拖沓、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有效提高党建工作落实和开展的成效。四是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新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将抓好生产经营与项目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新机制。坚持把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项目建设和公司重大工作的成果,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大小的重要标志。各级基层党组织始终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各项生产经营水平,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通过细化工作计划,优化配置资源,强化责任分工和业绩考核,为党建工作注入新动力,在进行年度党组织、党员评议时,看指标、看实绩,将生产任务完成与否、管理工作好坏作为衡量党组织、党员工作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和考评内容,促使党组织、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把握工作重点,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创新企业党建是时代赋予企业党组织的重任,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石油企业的党组织是党在石油企业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树立“企业要发展,党建必先行”的超前意识,结合企业实际和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打造强大的党建工作平台,为企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政治保证和组织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进玺.创新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150.
[2] 张 辉.对新形势下石油石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1(10):76-78.
第五篇:我国石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探讨
【摘 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适应,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在分析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内外结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配置、管理职能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管理误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石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实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用人制度,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这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是石油企业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企业竞争力外在表现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而实质上是生产该产品的人的竞争。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虽然对于产品质量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员进行生产和操作,再好的技术条件也不一定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现代化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的竞争更体现在对市场的开拓和定位上,而这些领域正是人的因素在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得是否科学,决定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和潜力。人是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也是最难管理的要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着眼点在于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转,着眼于解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就十分突出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其目的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战略中去,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有学者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实现战略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对人员进行外部的、孤立的和静止的管理,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则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对人进行内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管理,把人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认为人能以各种手段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这种主观能动作用真正的来源又恰恰是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结果[ 1 ] 。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其所处的经济环境,而经济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保持充分的弹性与灵活性,既能够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也能够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性与管理性的问题。这样,仅仅依靠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显然不够,同时由于企业用工规模的限制以及人力成本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将所有需要的(包括临时需要、经常需要和长期需要的)各种员工都招聘到企业中来。所以,如果能充分利用社会巨大的人力资源库,并结合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能构成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2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2. 1 新进员工不成熟,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近年来,石油企业加大了从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意在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质层次,但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新进职员,尤其是新进大学生,其理论基础强、观念新、有朝气、可塑性强,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和吸收能力,但部分新进大学生尚不成熟,主要存在着以下缺点:适应能力较差、耐性不足、专业知识面窄、经验不够、思
维模式狭隘、遇到实际困难欠缺应变能力,不能将已吸纳或掌握的技术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运用到生产或工作中去。
另一方面,人才缺口与富余的现象并存,“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
是石油企业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通用性人才过剩,专业技术性人才紧缺,尤其反映在一线人才队伍颇为紧缺。在生产过程中,若紧缺性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填补,单位生产量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生产的断层,无疑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 2 存在人力资源损耗。
一方面,石油企业岗位调换相对缺乏灵活性,员工多是长时间在单一的岗位上进行重复劳动,当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后,开始逐渐丧失工作热情,逐渐对工作产生疲乏感和单调感。这种重复性作业会加速对员工体能和精力的耗费,造成劳动效率低下,甚至员工可能以工作没有激情和挑战性为缘由而离职,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有形损耗。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企业员工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若赶不上该行业的科技更新速度,将造成企业生产能力相对滞后,即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无形损耗。人力资源有形与无形损耗主要是企业生产环境及人才配置不当、人才培训力度或方式不当造成的。
2. 3 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大部分石油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现有的考核系统过多地继承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考核方法,考核导向和目的不明、考核内容和标准不准确、考核方法和手段不科学、考核指标定性判断多、定量判断少。企业往往把对员工态度和能力的考核与工作结果、工作过程的考核混在一起,这样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容易受考核者价值观、态度和被考核者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导致员工对考核公正性和有效性的质疑,影响后续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缺乏考核反馈制度,不能很好地分析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实现组织期望的工作绩效所要求的行为之间的差距,这就使绩效考核失去了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这个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另外,内部激励手段极端缺乏和单一,政治手段运用比较频繁,无法满足员工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2 ] 。[论/文/网 123yc/Com]
3 外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主要指企业不通过传统的招聘等方式获得、在企业外部、并非企业一员,而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企业合作的人力资源。
实践证明,为了随时得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企业仅靠把外部人力资源转化为内部人力资源,以及整合内部人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整合外部人力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与局限,开拓出一条借助社会人力资源发展自己的新路。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可选择性和相对无限性。
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上非常丰富。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特殊要求与标准,在各种外部人力资源中进行选择。企业整合外部人力资源具有相对无限性。这里所说的相对无限性,是指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结构丰富、知识储量充足、人才数量众多。企业整合外部人力资源的相对无限性,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光明的前景。首先,充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有利于企业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其次,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可以节省企业内部的培训与开发费用,而且外部人力资源尤其是智力资源、技术支持的引进,可以有效解决特定的问题,一次付费, 企业长久受益,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再次,有效利用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也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4 提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为了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在企业中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尤为必要。通过采用内外整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使之与石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配合,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3 ]。
4. 1 以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导向,进行有效的内部人力资源规划。
开发内部人力资源,重新定位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塑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要重新评估和改进石油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优化岗位配置,规划人力资源使用。首先,要对业务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进行研究,将同部门中相似工作归并,不相容的工作分离,以提高效率为导向,设置业务流程关键岗位,与业务流程关联度不高的岗位设置为辅助岗位。同时,要重新设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明确各岗位的相应职责及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能力水平,这样,就可以将落实到具体流程的企业战略需要与人员素质密切结合起来。根据这些岗位的职责要求选取的人才,才是能够符合企业需要的。其次,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关键岗位的人员数量、质量规划和企业员工总数的规划。进行数量规划,要寻找出业务流程上的关键岗位的驱动因素,找出与这些岗位所需人员数量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因素,确定关键岗位人员和人员总量需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和高效、多层次的石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石油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和知识资源的使用者,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以及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终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取并保持竞争力。可以大力推行负激励,比如引入末位淘汰制等,给员工以适当的压力,促使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制度,石油企业员工不仅关注的是衣食住行以及工资、福利待遇,而且,相对其他行业的员工而言,他们也有对荣誉的渴望。因此,也要附之以赞许、参与和沟通的配合,对于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要各有侧重。激励形式要灵活多变,保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 2 建立灵活、高效、覆盖面大的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策略和方式,对于不同的企业说来,由于其自身情况、所处环境、开发利用的目的以及被开发利用对象的状况等的不同而必然有所区别。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在于它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具体有效性。所以,石油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和采用富有特色的有效的策略和方式。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例如,借船出海、结盟合作、业务外包、资源共享、吸收引进等都是可资借鉴的策略和方式。这些方式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始终掌握足够的外部人力资源总量,并保持与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备企业不时之需。这就要求企业管理部门与外部人力资源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宣传自己的企业,一方面扩大外部人力资源的覆盖面。
灵活性是指外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技术与管理的要求,不断进行更新,对企业所掌握的专家库、智力库都要求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不适用的人力资源,而不断纳入最新、最先进的智力和劳动力因素。
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目前,石油企业在人力资源损耗、人才队伍结构配置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内部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并整合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