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提升营商环境心得体会(大全)

提升营商环境心得体会(大全)

提升营商环境心得体会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

提升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提升营商环境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提升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服务企业和群众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宗旨,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现实需要,是有效提升鞍山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做为财政干部都要履行好财政职责,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做出自已的贡献。为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辽宁省政府于2017年制定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鞍山市纪委也于同年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十条禁令”》的通知(鞍纪发[2017]2号)。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关精神,近日第五党支部利用上党课的机会向全体党员进行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以反面典型为戒,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2018年6月9日,《鞍山市解决“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简报》(第5期)刊发了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爱军同志对我市部分服务窗口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突出检查的情况。深入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市社会保险服务大厅、市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等暗访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暗访发现个别服务窗口服务意识不强,不能视具体情况作及时调度,暴露了我市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问题。

1

赵爱军市长要求,各服务窗口要立行立改,迅速增开窗口、增设人员,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切实把“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以可触可感的优质服务取信于广大群众。

2018年7月16日,《督考通报》(第3期)刊发了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市、县区24个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进行暗访情况,并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办事难”现象依然突出;二是空岗现象比较突出;三是纪律松散现象比较突出。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敬雅同志就这两个《通报》作出批示,“将《通报》发局内业务科室,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做好服务。”

2018年7月16日,《鞍山日报》廉政时空栏目也刊登了《不可松懈的“最后一公里”》,对我市部分服务窗口的暗访情况进行了通报,对窗口单位反映的问题有:一是纪律松懈,态度冷淡;二是脱离岗位,效率低下;三是服务教条,缺少人性化;四是“黄牛”加塞,秩序混乱。

通过学习《鞍山市解决“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简报》、《督考通报》和鞍山日报廉政时空栏目《不可松懈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敲响警钟,防微杜渐,在工作纪律、办事效率、服务意识

2

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打造服务型政府,窗口服务单位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它需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从群众的角度审视工作,优化举措,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多一些热心真情,少一些冷漠搪塞,打造服务型政府,服务群众的这“最后一公里”不容松懈。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服务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升行业规范和服务水平。

财政局财经监督检查局

二〇一八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黑池镇上半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扣县委、县政府及营商办下达的营商工作任务,镇村联动推进营商工作,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各副职领导为副组长,镇政府办、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为成员的黑池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主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地点在镇政府办。

2、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进行工作部署,在机关同志会上学习相关文件,要求各业务口就各自营商工作进行汇报,由镇便民服务中心对“最多跑一次”及村民事务代办工作进行通报,并就工作进行详实、细致安排,及时对各类事项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公示。由镇乡企办对全镇企业管理进行了登记造册,明确了联络人,加强了政企联络。

3、重点项目保障有力。*****建设工作开展顺利,我镇成立以**为组长的七人协调工作小组进行工作协调,保障了工程进度。

4、意见处理及时有效。开展企业走访活动,镇乡企办每月对企业进行问题征询,对发现、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落实人员及时处理。对有意愿落户的企业项目进行专人包联跟踪,协调解决落户过程中的政策问题、手续问题、土地问题等。

5、打击各类影响营商的违法违规活动。通过各类媒介进行宣传,以群众反映、镇村严查、企业举报为主要方式对各类影响营商工作的行为进行打击处理。

二、存在问题

1、营商意识淡薄。在安排执行营商工作过程中,存在轻视营商工作的现象,行动迟缓、走近企业进行调研不够扎实、不够深入,政策宣传不到位。

2、业务不精。便民中心业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造成业务不精,不能达到对企业办事业务一口清,甚至造成多跑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

1、强化安排部署,落实人员责任

对全镇营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做到人人懂营商、人人做营商。联系驻镇部门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对营商工作进行承诺制,责任到人。

2、打造营商服务新模式。对入驻便民服务的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达到政策、衔接“一口清”。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对企业手续办理简捷化,建立“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督促协调检查进驻业务口在中心大厅开展工作,并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意见箱,找准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进行回访。

3、加强业务学习,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切实解决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对照学习先进示范,让企业办理事项在我镇程序简单、跑办次数少、办结时限短。最终把集中整治行动的成果固化下来,形成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形成各级干部主动服务、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风气。

2018年6月30日

第三篇:铜川耀州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全)

铜川市耀州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2018年工作要点

一、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

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申请领用10万元(含)以下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定额发票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办结。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办结。

主要措施:

1. 企业名称当场核准。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准的企业名称外,全面实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自主选择,提高登记效率。(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2. 推进“多证合

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执行全国统一的“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对符合登记、备案性质且运行情况良好的,继续推行;对不符合登记、备案性质的,及时规范完善,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级相关部门配合)

3. 推进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企业,实行简易注销,取消清算组备案环节。在企业登记时向企业发放涉税事项告知书,提醒企业及时办理涉税事宜。(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级相关部门配合)

— 1 — 4. 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业务流程,提高参保登记服务效率。强化落实“多证合

一、一照一码”改革效果,社保经办机构不再单独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取消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逐步采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登记管理。(区人社局负责)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

实现政府投资的审批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其中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所用时间58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的备案(核准)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其中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所用时间58个工作日。

主要措施:

5. 研究制定《铜川市耀州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布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明确申报材料清单及各个环节办理时限。(区住建局牵头,区发改局、国土耀州分局、耀州规划分局、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文广新局、区人防办、区消防队、区抗震办、区气象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6. 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订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具体措施,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整体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区住建局负责)

三、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

在供电方面,低压项目(含施工审批)报装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45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70个工作日。在供水方面,将城市项目报装时限(含施工审批)压缩至45个工作日;将县城项目报装时限(含施工审批)压缩至25个工作日。在供气方面,将项目报装时限(含施工审批)压缩至40个工作日。在供暖方面,将项目报装时限(含施工审批)压缩至50个工作日。

主要措施:

7. 取消不必要前置事项。对涉及企业办理水电气暖报装和办理外网工程开挖许可证的前置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事项,向社会公布必须办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清单。(区发改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电力局、区政府法制办负责)

8. 优化办理流程。水电气暖供应企业整合内部办理流程,健全“一站式”办公,推行“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服务。(区发改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电力局负责,水电气暖供应企业落实)

9. 创新“互联网+服务”手段。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平台。(区电子政务办牵头,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电力局配合,水电气暖供应企业落实)

10. 规范经营管理。按照中省规定,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和水气暖特许经营。(区住建局负责)

11. 优化行政许可办理环节。对施工涉及的规划、市政、城 — 3 — 管、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相关手续进行并联审批。(区住建局负责)

四、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

在企业完成权籍调查、登记资料齐全、符合登记要求的前提下,复杂登记类型及大宗批量不动产登记15个工作日办结;一般登记类型4个工作日办结;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即时办结。

主要措施:

12. 完善不动产登记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发挥信息平台功能,积极探索网上预约、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工作措施,在办公场所和网上平台公布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目录。全区利用信息平台办理登记业务。(国土耀州分局负责,区级相关部门配合)

13. 优化登记流程。优化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审核、登簿等业务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完善窗口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批不动产登记示范窗口。(国土耀州分局牵头,区住建局、区税务局配合)

五、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

在办理难度方面,简化优化贷款办理环节,贷款办理时间较上年逐步压缩。在贷款成本方面,积极推动涉及小微企业贷款的中介服务和行政性收费稳步下降,力争贷款综合成本逐年压缩;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在贷款质量方面,力争总体不良贷款率较去年下降。

主要措施:

14. 努力降低各类成本。严格执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工作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人行铜川市耀州支行、区金融办负责)

15. 不断加强产品创新。积极推进商业银行开发各类信用贷款产品,在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订单融资等。(人行铜川市耀州支行、区金融办负责,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配合)

16.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县域全覆盖,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持续增长。(区财政局、区金融办负责)

17. 提升信贷服务水平。探索改造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合理设定授信条件,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发放流程。(区金融办负责)

18. 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完成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打通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区金融办、区信用办、人行铜川市耀州支行负责)

六、优化企业纳税服务

电子税务局可办事项增加至285项。企业类纳税人网报开通率提高到99%。纳税人平均完成一次纳税所需时间缩短至0.2小时。

主要措施:

19. 缩减纳税次数。实现全区办税服务厅“一厅通办”所有税 — 5 — 务业务,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一键咨询”所有税务业务。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简并涉税表单,优化办税流程,逐步实现非税收入统筹征缴一张报表、一次申报。(区税务局负责)

20. 压缩办税时限。简化涉税资料报送、发票业务及纳税人迁移手续,提高企业类纳税人网报开通率,大力推行网上办税,按照方便原则选择就近办税。(区税务局负责)

21. 持续优化涉税事项办理。通过信息共享获取工商登记信息,不再重复采集,提供“免填单”服务。税种认定无需提供相关资料,由税务机关依职权即时办理。企业申请领用10万元(含)以下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定额发票,由税务机关当场受理,即时办结。(区税务局负责)

22. 优化税后流程。大力支持外贸发展,继续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间。涉税事项依法应公开的全部公开,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和监督。(区税务局负责)

七、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全面推进“一站式”作业,配合省海关、商检、口岸等部门工作,对进出境货物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进出口单证实行“容缺办理”,当场办结。

主要措施:

23. 压缩进出口单证办理时间。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进出口许可证、一般原产地证、报检企业备案、原产地证申领人备案等进出口单证时,在企业提交主要材料的情况下实施“容缺办理”,最长办理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区经贸局负责)

24. 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流程。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采取预约办理退税。对出口企业实行个性化服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出口退税效率。(区税务局负责)

25. 优化外汇业务管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分类等级为A类的企业,贸易外汇收入(不含退汇业务及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暂不进入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可直接进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结汇。(人行铜川市耀州支行负责)

26. 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完善外国人才引进制度,外籍华人可以一次办理5年内多次入境有效签证或5年有效期居留许可。(公安耀州分局、区人社局负责)

八、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持续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税费、要素、用工等成本合理下降。全区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达到省市要求。

主要措施:

27. 持续开展减税降费行动。坚持收费项目清单管理和公示制度,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之外实现“零收费”目标。(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发改局(物价局)负责)

28. 严格涉企保证金清单制管理。中省清单之外的保证金、保障金、抵押金和担保金等一律不得收取,区级各部门不得违规 — 7 — 设立各类保证金。(区经贸局、区财政局负责)

29. 加强人才引进、培育的奖励工作。兑现人才引进、培育的奖励,鼓励企业吸引区内外高层次人才。(区人社局负责)

30. 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规模。降低用电成本,利用谷段低电价政策支持“煤改电”发展。(区电力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负责)

31. 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快完成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物流数据开放共享。完善城乡物流网络节点,积极开展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建设。(区经贸局、区交通局负责)

32. 积极推进物流业降税清费工作。支持物流企业总部机构汇总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新批收费公路项目、高速公路通行费调整等相关政策。(区财政局、区税务局牵头,区经贸局、区交通局配合)

33.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由各行业协会商会业务主管部门制定清单目录,建立政府部门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委托职能的目录清单。严格执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区民政局牵头,区财政局、区发改局(物价局)配合)

九、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着力规范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破各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各部门间的实时信息交互。

主要措施:

34. 加快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10月底前,建成全区政务服务平台,确保年底前许可事项审批系统全部按时接入省市级平台,实现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区电子政务办牵头,区级相关部门配合)

35. 不断总结“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经验,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审批转报事项、备案类事项、服务事项的“颗粒化”拆分和办事指南编制工作。(区编办、区政府法制办负责)

36. 在巩固整顿市场环境、加强工程建设领域质量监管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拓展专项整治工作范围,持续抓好市场环境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问题整治,依法严惩各类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全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公安耀州分局、区住建局、区经贸局、区文广新局、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37. 全面落实全省公安系统优化营商环境24条措施,进一步推进户籍、治安、交通、消防、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改革,依托“互联网+公安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的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公安申报受理业务向网上、移动终端和自助终端延伸。(公安耀州分局负责)

— 9 —

第四篇:关于2021年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这些年来,我市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关注度不断升温,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不断完善,这是可喜的现象。

一、我市营商环境总体评价

全市现有私营企业××万余户,从业人员×万余人,近五年年均增长×;注册资本(金)×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这表明,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得到了较好落实。我们素来有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氛围,尤其是以“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让企业享有更快审批服务;坚持“亩产论英雄”,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好要素保障,营商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二、当前我市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差距

一是政策优化落地不够。由于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存在不平衡性,企业对政策的关注度也有高低,某些需要申报才能获取的奖励,部分企业会由于错过信息而享受不到。有些以奖代补的政策资金,兑现难度大,申报材料要求高、过程长,存在推、拖现象;某些政策缺少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影响政策兑现;有些政策力度小,如人力资源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企业,能享受的政策优惠远低于周边城市,且兑现周期长,设有奖励上限,不利于优秀企业入驻。

二是“精准服务”尚待加强。企业引进人才存在缺乏后续发展支持等问题,土地供给等优惠政策主要针对新引进企业,对辖区内企业扩建或搬迁等少有政策支持,导致优质生产企业发展受限,容易外流。部门间重复布置工作任务,从内容雷同的报表多头上报到强制摊派业务,以及为应付检查或验收所做的各项准备等,都给企业增加了人力或财力上的负担。

三是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还不到位。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权责与边界还不清晰,一些本该直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审批事项,仍在政府体系内部打循环。有些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事项,权限下放得不配套、不同步,造成企业上下奔波,很不方便。有些市县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一些已进驻的单位仍然存在“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问题。全市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工作进展不平衡,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进展缓慢。

三、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优化落地。要立足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梳理优化政策,确保政策契合实际;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更多企业及时知晓;要强化督查,吸收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破解政策落实难问题;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等,事先倾听企业家意见,让政策跟得上企业创新步伐。

二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动“最多跑一次”事项扩面。厉行“减次数、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切实降低企业项目投资的时间成本、制度成本。要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优化服务内容,包括在一些专业领域比如针对涉外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给予企业急需的帮助。要以企业关注为切入点,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三是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加强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严肃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行为。完善民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设立专项破产援助资金。同时对重整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保障重整企业正常经营和后续健康发展。

四是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制定适应新常态下的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政商交往,明确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理解、支持、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要完善各级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重点企业挂职。企业出了问题,要按企业自查整改、检查完善整改的程序进行,慎用罚款、停产、停业等强制措施,对违法违规干扰企业正常经营行为,当依法依规查处。

五是为企业减负减压,支持企业专心发展生产。在制定招引人才政策的同时,要激励现有人才和企业参与公平竞争,更好地发挥现有资源,以商引商,以才引才。要尽可能减少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每年评出一部分诚信企业。完善大数据共享机制,减少重复报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企业能力,建立机制,督促其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第五篇:提升服务效能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2018年是全面贯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十三届市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

“建设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这是《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的要求。为此,自4月9日至4月13日,芜湖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方国华率“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打造人民滴意的服务型政府”专题协商调研组,分别对杭州市、温州市、广州市、佛山市四个城市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了调研。本人荣幸受邀作为芜湖市企业家代表全程参加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一、最多跑一次” , 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是持绩减少审批事项,大度提高办事效率。实施意见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首先要减少审批事项:

(一)是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原则,全面实施“多证合

一、一照一码”,,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申请材料“一次提交、部门流转、一档管理”。

(二)是启动“证照分离”改革。

(三)是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四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努力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跑”。推进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有效解决企业“起名难”。

调研中,,温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围绕”最多跑一次”目标进行了改革,在打破部门界限、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从制度引领顶层设计,,统等推进“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制定了《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温州市综合受理窗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行政审批服务窗口人员管理“八个一律规定》等一系列制度文件,高位统领推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改革落地,同时分类梳理公开“最多跑一次”事项,对所有保留的申核事项大兜底。按照即来即办、网上审批、网上预审,窗口受理、预约上门服务5种办理方式公布市级1164项“最多跑一次”审批事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次”的原则贯彻落实,在调研过程中,给调研人员最深的是,整个服务中心大厅看不到几个人,一切都有条不素地在网上进行。

“最多跑一次”,领导带头跑,平台要牢靠,数据很重要,部门多协调,跑出便民“加速度”。我市在这项工作上也取得的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各大银行等40%的部门实行了联动机制,,实现“最多跑一次”。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为例,原来需要7个工作日才能办理结束,如今3个工作日即可,而且只需跑一次。

二、简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程序 让“万里审批图”成为历史

首先持续减少审批事项,其次要加快推进项目审批标准化及简化优化工作。

(一)是按照能减则减、能合则合原则,制定全市相对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办事指南及通用格式文本,

(二)是积极创新环境影响、安全等评价审批管理方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程度实施分类管理,推行免于办理评价、网上在线备案、承诺备案管理、简化评价内容等措施,

(三)是全面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

“建设工程项目批时间再压减一半”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工程建设行业提出的要求。调研组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重点对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进行了调研。原来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要跑20个厅局、53个处室,盖108个章,要799个审批工作日,在广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绘制了一幅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万里长征图”,并陈述了行政审批流程的诸多弊端。广州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总体要求,不断深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取消、合并、并联、下放办理理23个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压缩了44%,简化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环节,为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推进“多规合一”,加强规划引领作用,在“三规合一”基础上初步建成“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通过“多规合一“避免各种规划之间出现的矛盾,减轻企业报批负担。另外,简化收费,除土地出让金、税金外,在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这3个环节各收一次费,从而变多次繳费为一次缴费,多次审核为一次把关,另外,实现建设工程项日审批“一窗”受理方面,实现“前台综合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由过去的体外循环、受审合一,变为现在的电子监察管住进出两段(一口进、一口出),受理、审批、监管相互分离。受理时限由80个工作日缩减至4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压缩了44%,,提交材料由43项缩减至30项,减少了30%。企业申请表格填写要素由原来的130项缩减至22项。

减少了审批事项,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李克强2015年1月在广东自贸区考察时打叉的“万里审批图”已经成为历史。如今,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完成主流程审批事项最快只需30个工作日。

近年来, 芜湖市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将在清理审批事项、减少申报材料、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即办件比重和网上申报受理率等5个方面,实现5个20%的目标。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对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芜各单位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结果显示,我市共保留市级行政审批项目255项,其中包括承接省政府2017年清理下放项目82项。本次清理在项目名称、类别、依据、清理意见等方面与省级清理结果保持了一致,在清理过程中完成了省下放和调整的审批项目对接工作。通过清理调整审批项目,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县区放权,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依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市政府将进一步优化市级行政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网上申报办理率,切实改善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优质的审批服务。

三、推进“放管服”改革 构建强有力的“数字政府”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竟争,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是民之所望、施政政所向。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是完善宏观调控的需要,能够促进国家对金融交易、商贸活动、企业运行等的精准掌控,提高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等能力: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需要,能够提高对人口、交通、市政、安

全、网络等重点社会管理领域的精准管理能力;是改善公共服务的需要,将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是强化综合监管的需要,有助于构建部门协同联动、线上线下一体的综合监管模式,提高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处置能力。“数字政府”建设是

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革新理念、统筹规划、强化创新、稳步推进。

在此次调研中,佛山市“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取得的成效让调研组成员有目共睹。佛山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县区级“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机构,“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审批标准化、权责清单制度等工作被广东省全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入选全国示范工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数次报道,中央电视台《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多次讲述佛山“放管服”经验。

我市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我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全国领先的政府大数据库,将市级5164项、各县区18822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

实现网上运行,并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体系,公布涉企收费清单、企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放管服”改革给我市市场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结合大数据运用,我市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电子营业执照,申请人只要与企业注册登记相关的服务事项,都可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注册登记真正实现了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企业注册登记的便利和效率。不仅如此,我市还采取政银合作的方式,选择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代办点,作为工商登记窗口的延伸,免费为企业代办工商注册登记业务,同时为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 去年8月,我市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公章刻制备案、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等涉及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的53项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工商营业执照上,共涉及21个部门,并在现有营业执照版面“二维码”中增加了新内容,除了原来“五证合一”的登记事项外,附加了该户企业是否已通过相关部门备案,审批等内容。监管部门、企业、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扫描查询到所有已经办理的证照及其他信息。去年10月,我市又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登记“容缺受理”制度,通过便民利企的制度设计,避免企业、市民因不熟悉登记程序和材料而多次跑腿,最大限度降低大众创业制度性成本。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2017年,我市共有4379户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成功办理注册登记,新设内资、私营企业户数达15680户、比上年增长21.03%,市场主体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额均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大大増强。

针对当前市场环境,本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1、加强政策配套,增强扶持力度。

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和南京都市圈重点辐射区域,在区域发展和城市定位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和区位优势。党的十九大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优化创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希望政府能有更多针对性措施出台,在投融资、降低企业税费成本、财政奖补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2.不但打“老虎”,还要拍“苍蝇”,为企业保驾护航。

当前市场环境建设仍有待提高,一些基层站所存在以权谋私,过度监管现象。建议市、区(县)两级监察委和纪委加强对以权谋私案件的査处力度。使以权谋私的人不敢伸手。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使民营企业在法治的阳光下能够茁状成长!

3. 重视群众评判,提升创优成效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活动的成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为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评判效力的。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由群众评判,请群众监督,重视反馈意见,积极整改落实,形成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的良性互动,助力芜湖营商环境的大跨越!

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