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通用)

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通用)

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第一篇: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浅议高职教育改革拓展高职发展思路论文 关键词:高职 教育 ;就业导向; 发展 思路论文摘要:介绍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

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第一篇: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浅议高职教育改革拓展高职发展思路

论文 关键词:高职 教育 ;就业导向; 发展 思路

论文摘要:介绍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职教育发展思路。

随着我国企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普通的技工办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 经济 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

1 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出现招生难、生源差、投资少、效益低、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高职教育面临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多重压力和挑战。

(1)就业形势严峻。截至2004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3%,本科生为84%,高职(专科)生仅为61%。2005年高校毕业生中,高职生占到近一半的比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生源竞争激烈,扰乱正常办学秩序。部分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统计表明,2003年我国高职招生计划数大于报名数,有的高职院校报到率仅为30%,一些高职院校为争取生源,不断降低录取标准,招生政策和原则早已形同虚设,甚至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正常办学秩序。

(3)发展定位不明确,没有形成办学特色。一些高职院校对自身定位不清,教学成了专科教育的翻版、本科教育的压缩,偏离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特色,从而造成了办学难的被动局面。

(4)投入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没滞后。目前,高职院校多开设硬件投入很少的文科专业,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社会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2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扭转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对不符合市场、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专业要予以撤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 规律 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运用 现代 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针对高职教育生源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制定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考虑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充分适应地域、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3 高职教育的发展思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促进高等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思路是:

(1)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订单式培养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大学内短期设置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不来人的难题,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

订单式教育一方面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办教学,围绕市场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 企业 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把这些企业确定为学生的实训基地,结合教学开展实践技能的培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办学”“双元合作”,促使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稳定而可靠的人才供需“桥梁”。

(2)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最早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没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下称《意见》)中。《意见》的第一条对于师资状况有一项规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非教师职称系列的或‘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至此,“双师型”教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 教育 逐步 发展 起来,但其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均、分布不匀的问题,教师缺乏专业实践锻炼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问题表现得相当严重。当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职业教育学术化、培训基地学校化倾向明显。对此,应对教师个体的要求转向为教师群体的要求,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高职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形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质量评价考核制度,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

(3)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学生,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

“双证书”制度是为在新的形势下,使学生形成 科学 的知识观和价值观的导向性开发机制,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具有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4)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紧密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和学籍管理为重点,开展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式教育既定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比较完备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措施。学校应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专业”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允许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 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应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并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创造条件,促进他们成功创业。

(5)积极试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进行两年制学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改革。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学制三年培养周期长,不容易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压缩高职学制,符合我国 经济 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能更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第二篇:浅议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

汪全玉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外国语学院,浙江 东阳322100)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践性。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高职语文实践性与知识性的结合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但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所必须的。结合我院《高职语文》教学实际,我们对实践性教学活动进行概括性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Wang Quanyu

(Economy, Trade and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322100, Zhejiang)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highlight practicality. As a basis of scienc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practicality and intellectuality is quite difficult, but it’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ability to knowledge.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in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e explor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practicality; teaching

2005年,我院开始编写《高职语文》教材,由院长许华春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下半年,所有新生班级开始使用。教材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实际需要为立足点,以文字与书法、语言与交际、课文解读及实用写作等“四大模块”为主体,以培养文字书写、口语交际、文章赏析及实用写作等“四大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核心,以“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人文讲座”为基本模式,打破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界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突出实践性,注重技能实训与能力培养,构建与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相一致的教学新体系,实行全新的模块化教学。应该说,四大模块与实践性教学活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践性教学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在发生变化,对现实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不再仅看一张文凭,而看其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意义重大。

1明确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本质

实际上,高职语文同其它大学语文一样,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学习,从生活中,从与人交往中,从一切自身的语言和言语活动中,乃至从丰富的文化现象中,都可以学得。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突破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课本和课堂的限制,锤炼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可包含如下构想:从内容上讲,要扩大教学的内涵,把教学扩大到所有与学生语言和言语有关的

收稿日期:2007-09-25

作者简介:汪全玉(1981-),女,湖北孝感人,本科,助教。

活动中去,扩大到与学生文化生活有关的活动中去,增大高职语文教学的学习量和活动量。从形式上讲,就是要保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始终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活动成为他们学习高职语文的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手段。

1.1实践性体现为一种参与性

高职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参与。没有心灵的参与,没有已有知识结构的参与,没有智慧与情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高职语文学习。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一无所获,其基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情感与智慧处于缺席的状态。即使我们让学生死记硬背了一些东西,如果没有学生的意义世界来支撑,这种死记硬背的东西,不要多长时间,就会遗忘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教育就是唤醒。”高职语文教学的“唤醒”,就在于让学生参与到文本的阅读中来,从中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灵性受到启迪了,就可以和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里,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有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有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可引起一种强烈的共鸣,使学生以寻找精神家园的姿态走进文本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灵性为之开窍,往往可以获得一个又一个顿悟,入情、入理、入神、入脑地汲取课文中的文学语言、艺术语言、实用语言的丰富养料。这样,渗透于课文当中的作者的人格气质、胸襟境界、学识修养、语言范式以及种种思想感情的因子,会通过隐含的形态,以积淀的方式,熔化在学生深层心理中,成为他们的血肉和内潜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就会静悄悄地形成自己的语言吸收方式和表达方式,并在自己的大脑中“库存”起来;一旦有了应用的需要,就会得心应手地“提取”出来,进入左右逢源、文思泉涌的妙境。这才是货真价实的语言运用能力。

1.2实践性体现为一种成长性

高职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成长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应该将这种学习化作学生成长的一部分,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这样的高职语文实践就将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成长的一部分。这样,高职语文学习就无处不在了。事实上,包括对母语的学习,是不可能在一块“白板”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未进学校以前,学生头脑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意义的世界,这正是他们全部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只能在学生这个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高职语文学习。他们的头脑中有什么东西,他们才会去看懂什么东西。因此,所谓读书,只是“各取所需”。程度不同的学生,从同一篇课文里会“获得”十分不同的东西,会发现各不相同的东西;实际上,他们与其说是发现了书本中的东西,还不如说是发现了自己头脑中原来所具有的东西。 2把握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内容

2.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根据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文字与书法部分着重培养学生把字写对写好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重在课外而不是课内,因此,每周布置两张字帖让学生勤加练习,要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每个学生的字得到一定的提高。课文解读部分不可能每篇都跟学生作详细讲解,在有选择的讲解部分经典篇目时,除介绍作者生平外,还应介绍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建议学生课后补充阅读,达到既对所学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又能扩大知识视野。而且,高职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可建议学生课后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在老师鼓励下,各班各级学生读书人数渐渐增多。这种好现象,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可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也会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2.2鼓励学生勤练笔,多投稿

学习高职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和记,博览精读和大量练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女生一般心思比较细腻,对生活、学习、人生都有自己的些微感触,于是鼓励她们把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字;文章写完以后,老师及时批阅,把自己阅读以后的感受及时反馈给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把她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对待,并把优秀的稿件推荐到《广厦学院报》及其它媒体报刊。这样,在老师表扬和鼓励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大大提高,不少学生的稿件都能在学院报纸上发表。

2.3建议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高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毕业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的相应等级;初步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语言文明,表达得体。”这就表明,高职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书面语言的培训,更要重视口头语言的练习。也有资料显示,人的一生中在进行人际交往时有40%的时间在说话,可见,口头语言对高职学生来讲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的教材《高职语文》第二编就是关于语言与交际的训练。目前,大一新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从上课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不会说,而且也不想说。为了让他们会说,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活动,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比如举行朗诵、演讲、辩论、自我介绍等各类语言训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2.4激发就业意识

在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就业意识,要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深入讨论为手段,以校内外实训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量,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例如学生在毕业前都会作就业前的准备,写自荐信,制作简历,参加招聘会等等,我们教师可从招聘者的角度告诉学生如何写自荐信、作简历,也可直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招聘会,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在社会人才市场的大潮中,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必须能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赢得社会承认。

2.5传授就业技能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如英文函电的写作,要先组织学生了解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从询盘入手,到还盘、定单、包装、运输、付款、保险、索赔等,一一动手操作制单、发送、协商、讨价还价,使每个环节真实再现。在实践训练中,对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都应学会灵活应对和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每个环节完成的艰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懂得各种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至于“纸上谈兵”。只有如此,学生写出来的英文函电,才会内容正确,形式得体。

3完善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方法

3.1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应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利用Internet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CAI课件室等先进设备开发实践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

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

3.2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为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文学讲座、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1)内容系统化。《高职语文》要紧密联系各个专业的课程进度和特点,及时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内容上,一定要健康,积极向上。(2)活动制度化。要为第二课堂活动制订相关制度,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达到活动的目的。

(3)程序规范化。为确保第二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在搞活动之前,要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纳入计划,使第二课堂活动按计划、有秩序进行。(4)活动群众化。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3.3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开发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如语音室、实验室等,给学生实习以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实践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校外实习基地要以就近、实用为原则,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开发一批具有实习实践价值的企业或公司。如商英专业可开发旅游局、旅行社、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翻译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等为实习基地,服装专业可开发服装厂、缝纫部、干洗店等为实习基地,计算机专业可开发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和计算机维修部等这实习基地;与这些单位、企业、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签定合同,明确职责,履行手续。每年按计划、按比例进行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给企业和公司带来效益,而且可使学生得到锻炼,收到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4开展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4.1层次性

在具体制订实践性教学活动计划时,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以合理性、可行性、时间性原则编制活动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例如,《文字与书法》编突出一个“练”字,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让学生把字写对写好;《语言与交际》编突出一个“说’字,让学生把话说通说顺说美;《课文解读》编突出一个“读”字,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实用写作》编突出一个“写”字,旨在培养学生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只有逐步把文字书写、口语交际、文章赏析和实用写作这四种能力深入到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去,才能为我们的学生步入社会以至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2整体性

实践性教学活动作为高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整个学科体系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进度等,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了将实践性教学活动由间断性变为连续性、局部性变为整体性,可通过对由布置作业到相互监督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通过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竞赛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4.3有效性

实践性教学活动必须注意有效性,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因此,必须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可采取分层次步步过关的方式,使学生学有动力,做有目标。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考核方法应量化、可行。可与有关部门的专业技能鉴定标准接轨,使学生在就业时能持双证或多证上岗,如普通话等级证书、书法比赛获奖证书及演讲比赛荣誉证书等等。

总之,搞好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高职院校教学部门高度重视,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具有语文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华春.高职语文[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魏书生.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4]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6]王力.王力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

第三篇: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 语文 语言 能力[论文内容摘要]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学生迫切需要一些职业技能之外的能力。就语文教学而言,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一些从事职业教育的专家发现,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社会生存的能力。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学生迫切需要一些职业技能之外的能力。就语文教学而言,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职语文课程中的普遍问题

高职语文课程主要存在边缘化地位和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高职语文课的边缘化地位。高职阶段的学生,通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语言的基本能力,所以,许多高职院校不再开设语文课,即使开几堂课,一般也是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属于锦上添花的课程。于是,为了语文课程的地位,有些语文教师开始多角度出击,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在课时日渐减少的情况下,语文课的任务反而越来越重,内容也日益增多。

2.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中国教育历来属于语文教育,从孔子设坛讲学到今天,中国教育就是从“文”入手的,所以每个语文教师心中都有传道受业解惑情节,总认为仅教学生一些语言交流的知识,那是小学大遗,句读之类不是高职语文教师解决的范畴,高职语文课必须承担教育人、指导人、改变人的思想任务,一些语文教师为了课程的神圣性,把语文课变成文化道德、情感教育课。

二、高职语文课中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原因

很多材料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虽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这样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与社会对这个年龄和知识层面的要求有差距。就我们的教学对象而言,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中学生有本质区别,高职院校的学生比中学生更具有强烈的交流欲望,包括与异性交流、与社会交流等。虽然这里有心理因素,但也有技巧问题。

首先,语文课设置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正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中心论的代表卢梭和杜威同样认为“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其次,从语文课程本身入手,可以肯定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含所有内容,都有明确的侧重点,面面俱到往往会一无所获。那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侧重点。再次,这里很清楚地给我们明确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它必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延续。国外的一些职业学院也是这样对待母语教学的,这些母语教学的内容相当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部分。北美的一些学院则是把基本技能中的读、写、听、说的培训放在Drama课程中完成,这正好是我国语文课程中的辩论和演讲课的教学内容。

三、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实施方案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把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上即可。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因为交流包括口语交流、书面表达和肢体语言的交流,同时还得兼顾交流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合作)、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变化等等。

1.在课前开展不限主题的演讲活动。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竞争小组,每个小组每天由一名同学演讲,演讲的内容是积极的即可。可以不限制内容和字数,但是时间都是三分钟。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演讲内容,师生共同当评委,判断两位同学的语言层次。

2.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命题讨论活动。我们的语文课程中有很多可以讨论的素材,比如关于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的性格,发生这一故事的时代因素等。这样的讨论活动,能够在巩固学习内容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和技巧。

3.开展班级辩论会。大多数的学生对辩论会都不陌生,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中设置辩论会。教师要了解现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最好是让学生准备一定的书面材料。教师在学生的准备过程中,还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

总之,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目标应定位在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只有从小处入手,完成一个个小的目标,才可能给教学对象一个个实在的突破。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职院校语言教师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高吉琳.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浅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j].2011,3

[2]高虹.谈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育探索[j].2010,07

[3]王海军等.五年制高职生人际交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初探.科技信息[j].2011,12

[4]岳伟王坤庆.人:哲学与教育学的契合点——关于教育学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j].2005,3

[5]高清海.哲学文存(第5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29.

[6]李杏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7]黄日强.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比较教育研究[j].2004,2

第四篇:浅议高职语文教育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产生意味着一种颠覆、超越和重组,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和调整。而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担负着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高职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如何定位,在教学中该如何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却颇有争议。【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定位,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中吸取精华,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创造生成新的语言作品。语文教学过程,始于对已有作品的感悟,终于对新的语言作品的创造,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近两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升格为了高职学院,与之成反比的是,生源质量却下降不少。许多高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学生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老师不得已只好唱“独角戏”,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毋庸谈创新。语文在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却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1)从教育形式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对高职语文教育提出很明确的方向及具体要求,高职语文教材是鱼龙混杂,全凭各学校或教师的喜好决定,这不利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2)从就业环境来说,严峻的现实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有些学校为适应潮流,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3)从社会观念来说,有些人把语文教育当作了简单的说、写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可以随着高中毕业而结束,根本没有延续到大学的必要。

(4)从社会心态来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边缘化现象,我们不仅要思考,高职语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更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概而言之则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1.高职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

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以下两种最典型的观点:

1.1 视之为通识课程,即工具类基础课程,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1.2 视之为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是否开设要按专业学习的需求而定。这种观念下的语文,成为一门单纯的文化课程。视高职语文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的院校,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重视和极端忽视,并且人文素质意识淡薄。大多数这类学校的课程中,语文课已经消失或将要消失,有的也只是形式而已,边缘化现象突出。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

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2.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科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之中,明确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塑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2.1 激活学生主动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教师现在的职责应是少传递知识,多激励思考;除了讲授以外,他将逐渐成为一位顾问、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困难。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留给学生任务和时间,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因为“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学的一些知识,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么学生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会近于枯竭,自学和表达能力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会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一些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要求不可太精细。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先于学生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各类好的作品。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和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2 突出人文性,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①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②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传统能力的培养外,还应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修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敏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巧妙地与其他学科联系、渗透,这是人才培养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解时侧重点也应不同。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高职语文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优质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J].陕西教育,2002,(8).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6:108.

[3]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 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五篇:浅议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单位:南乐县元村镇中学姓名:崔永涛

【内容摘要】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师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双师型”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和方向。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指一所高校内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师德修养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在于师资队伍的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学质量的生命线。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高职教材的编写、高职学风的形成、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高职学生知识架构的建立、高职学生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过程和效果从而全方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展阶段走向一个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教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中的一个非常能动的因素正确认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提高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技术理论水平和较强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学生的

职业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使其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一种新型劳动者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胜任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有可能生存、持续发展下去。否则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就业率低则会严重影响学校声誉那么学校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

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学生适应岗位要求、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错位就业和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最能反映和体现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内在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重要特质。只有通过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水平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其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错位竞争也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考者主导整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方向。

二、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高职师资力量的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究竟应该建设一支什么样师资队伍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逐步

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 准入制度。无论高职实践还是理论界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双师型”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和方向。“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拥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环境了解企业运作过程掌握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职业素质从而具备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能力。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有多种说法一是“双证书”说即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职称”说即具有讲师职称又具有工程师职称就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师能力”说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四是“双师素质”说教师是能力之师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教师是素质之师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具备这种素质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五是“双师结构”说就个体而言高职教育教师是“双师型”的每个教师都要具备“双师素质”就群体而言高职教育教师必须是一个教学团队这个团队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是工学互动的。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是专业理论教学以专职专任教师为主实践课教师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互动交流平台以专业标准和课程计划为主。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双师”结构优、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 团队。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从其作用和功效来看就是指一所高校内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高科研创新

能力强师德修养好。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 高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在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学质量的生命线。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好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三、 多渠道多方法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按照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应用各种有效方法提升教师职业素质。一是以高职高专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基地为平台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加速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二是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带回学校。三是定期安排中青年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顶岗锻炼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讲解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要求获得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可以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探讨从而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四是在专业实践中运用“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以科研促教学及双师素质的培养。

创新学校机制激励优化教师队伍。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同时创新学校机制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从而提高全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一是安排专业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建设专业实验室、教学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贯彻以老带新的组合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二是定期开展以教学研究和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训计划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在教师间开展观摩课、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让其掌握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和教材教法研究的基本方法。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部分教师取得某些相应等级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聘用企业或科研单位优秀人才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改变学校教师结构、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联系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科研单位和其它院校聘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有高超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并与其签订聘用合同鼓励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而且大幅度的推进兼职教师指导学院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本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借鉴发达国家高职课程设置开放性的先进经验做到职教界和企业界密切结合听取企业界对课程设计的意见合理定位课程目标适时修订课程更新课程内容保证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科技成果在生产

经营中的应用并保证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零距离”适应。二是强化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践活动。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参与职业实践活动通过抓好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或设计大赛、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做好毕业生的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三是搞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制订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把事情做对进而把事情做好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石。一支结构合理、训练有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洞察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专业的市场需求,能在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地进行专业面向的岗位定位,能科学地分析岗位的主要工作过程进而提炼出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并能科学合理地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从而制订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优秀的教师队伍能科学地分析出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逻辑思路能正确地把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均衡性能合理的谋划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能科学地提出专业素质教育的措施和办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秀娟.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内涵

2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中国高职教育研究 3刘洪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谭满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