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系统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篇:运营系统人员管理办法
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条. 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
1、 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
2、 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 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
4、 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
5、 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第四条. 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
1、 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2、 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
3、 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
4、 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第五条. 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行政人事部。
第二章 运行维护组织架构
第一节 运行维护组织
第六条.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作为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分支机构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
第七条. 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生产操作层面。
1、 在管理层面,为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
2、 在生产操作层面,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是运行中心和分支机构设置的实体或虚拟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信息系统维护部门直接对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并接受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
第八条. 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可根据维护工作需要,向申请抽调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临时组成虚拟团队,参加分支机构设备巡检,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部门单位应积极配合。
第二节 职责分工
第九条. 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职责
1. 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关于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责任制度;
2. 负责公司范围内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评定工作,
掌握运行质量情况,制定质量指标,并对信息系统各级维护部门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3. 负责管理、考核信息系统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维保商),制定对维保商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收集整理信息系统维护部门的反馈意见,督促相关维保商提高服务质量;
4. 信息系统发生较大故障时,负责必要的资源协调和处理工作,并在事后组织分析总结,制定防范措施并推广;
5. 组织各级维护部门、专业技术专家、维保商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巡检包括对信息系统及设备性能测试、维护人员日常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机房环境检查等;
6. 负责归口管理公司范围内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需求,组织编写相关方案并进行评审,方案获得批准后,及时通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技术部门组织实施;
7. 负责组织信息系统维护技术培训、技术交流、联席会议,组织维护人员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认证培训和考试,提高维护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 8. 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9. 负责对公司范围内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规范性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10. 负责公司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工作。
第十条. 信息系统维护部门职责
1. 负责公司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配套网络和的监控和日常维护工作,制定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并认真执行,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2. 对于系统的所有维护(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善增加)都必须填写维护记录,每月向信息
系统维护管理部门上报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和所有的维护记录; 3. 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负责落实系统安全运行措施; 4. 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档案资料的维护,及时更新有关资料; 5. 严格按照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等相关制度、流程和规程。 6. 负责收集各级维护部门、厂商的故障分析报告、运维报告(日、月、季)、巡检报告、报告。认真审核报告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协助整改。 7. 按季度收集各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对所有维护厂家的评分,进行季度考核。年底向各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书面调查、征求各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对各厂家维护服务等方面的评价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和季度考核,进行考核。 8.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巡回检查,全面检查各维护作业计划管理、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份及日志管理、机房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该检查可以和设备技术巡检同时进行。 9. 组织召开故障分析会、维护例会,解决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相关问题并负责持续跟踪。 第十一条. 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职责
1.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维护规程和系统安全运行措施,负责制定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实施细则; 2. 负责收集整理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情况,每月向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上报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和所有的维护记录; 3. 配合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参与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分析,协助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及时找出系统运行质量或效率下降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参与编写升级、扩容、实施、测试方案,并配合具体实施;
4. 及时查阅上级维护管理部门下发的文件,按时完成上级维护管理部门交办任务,并向上级维护管理部门反馈执行结果; 5. 协助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进行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维保商的管理和考核; 6. 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的故障申告和服务请求。信息系统发生较大故障时,按照重大突发事件汇报路径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7. 负责组织和编制系统优化、升级需求,上报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审核;获得批准后,参与实施; 8. 组织对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落实配合人员,对巡检结果进行盖章确认,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9. 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配套网络和的监控和日常维护工作,制定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并认真执行,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10. 对于系统的所有维护(包括故障处理、系统改进和功能完善增加)都必须填写维护记录,每月向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上报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和所有的维护记录; 11. 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负责落实系统安全运行措施; 12. 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档案资料的维护,及时更新有关资料; 13. 协助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对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用户账号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定期进行信息安全自我审核,每月向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上报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情况。
第三节 维护界面划分
第十二条. 信息系统设备现场、物理环境的维护工作由所属机构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负责。
第十三条. 信息系统维护部门负责公司生产环境在线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维护和更新相应操作规范和技术文档。
第三章 运行维护工作基本制度
第一节
故障管理
第十四条. 根据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将故障分为特别重大故障(一级)、重大故障(二级)、较大故障(三级)、一般故障(四级)四个级别。
第十五条. 系统出现故障,信息系统所在地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首先进行处理,同时判断系统类型和故障级别,根据系统类型和故障级别,故障处理应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并同时向上级维护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故障升级要求
1、信息系统所在地维护部门处理不成功或无法自行处理,则向上级维护部门申告故障,根据系统类型和故障级别,故障申告应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
2、信息系统故障受理部门受理各单位故障申告,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电话申告和受理,但事后必须补填故障受理单。
第十七条. 信息系统维护部门对口故障处理人员接受故障派单后,应立即以电话、远程登陆等方式进行远程技术支持,必要时进行现场技术支持。对无法解决的故障,应立即向软硬件最终提供商、代理商或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厂商)提出技术支持申请,督促厂商安排技术支持,必要时进行跟踪处理,与厂商一起到现场进行解决。现场技术支持响应须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
第十八条. 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处理故障时,当地维护人员应全程陪同并积极协助,并在故障解决后进行书面确认。
第十九条. 故障解决后,技术支持人员应立即向派单部门回单,派单部门对故障处理回单进行确认、评估,并通知申告单位进行业务验证。
第二十条. 参与故障处理的各方必须如实、及时填写故障处理单,现场
技术支持还须当地维护人员予以签字确认或维护部门盖章。
第二十一条.
要建立重要紧急信息上报渠道,对于发生的重要紧急情况,应该立即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对业务影响较大的还应及时通知业务部门。
1、各级维护人员应拥有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手机、传真等。
2、故障报告要求:发生较大(三级)或以上故障时,必须立即上报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如果是特别重大故障,应立即上报主管行领导。所有的较大(三级)或以上故障应在月度运维报告中进行记录,并在规定时限内向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提交故障分析报告。
第二十二条.
对于系统隐患或暂时不能彻底解决的故障应纳入问题管理,每月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
第二节
第二十三条.
问题管理
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中或在故障处理中发现的系统隐患或暂时不能解决的故障均列入问题库进行持续的跟踪管理。
第二十四条.
问题可由任何人在运维例会、故障分析会、维护分析报告、巡检报告、运维管理平台上以多种形式提出,问题库的归口管理部门为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
第二十五条.
问题一经提出,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讨论,明确问题的责任人、配合人员,制定解决方案、工作计划和时限要求。
第二十六条.
问题责任人根据解决方案、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工作,并按照工作计划进度要求向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定期汇报工作进度。
第二十七条.
问题责任人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应由提出人测试验证后,从问题库中删除,问题处理中产生的所有文档由生产配置管理员归档到运维管理平台的知识库中统一管理。
第三节
第二十八条.
变更管理
信息系统变更包括硬件扩容、冗余改造、软件升级、搬迁、数据移植、数据维护等工作以及电子表格模板、文档模板、安全策略、配置参数、系统结构、部署的改变等。
第二十九条.
各级维护部门应保证在线系统的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的稳定,未经过上级维护管理部门书面批准,不得自行对在线系统软件版本(简称在线版本)及硬件设备进行任何变更及调整。
第三十条. 变更包括紧急变更和普通变更。紧急变更指由于业务开放或故障处理等的迫切需求而引起的,目的是保持或者恢复业务又无法书面申请、审批过程的变更。普通变更指非紧急变更,本管理办法中的变更,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指普通变更。
第三十一条.
对于普通变更,由设备或系统所在地单位至少提前五个工作日书面提出变更申请,对于系统变更的依据、实施方案、风险控制和评估、测试方案以及回退方案进行详细列述,经上级维护管理部门书面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
原则上,变更必须在夜间非主要业务时间进行,各维护实施单位应根据变更情况,按预先方案进行测试验证,验证通过后,以书面形式向上级维护管理部门汇报结果,并完成对相关文档资料(如应急预案)的更新。
第三十三条.
对于紧急变更需求,允许口头申请、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事后,对变更的安全性及功能性进行测试验证,将测试验证结果以及紧急变更事由、具体实施方案、实施过程等以书面形式报上级维护管理部门书面确认,并完成相关文档资料的更新工作。
第四节
第三十四条.
巡检管理
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公司范围信息系统相关的机房环境、计算机硬件、配套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巡检,下发巡检通知,协调各分支机构、厂家的关系,管控巡检进度和质量。
第三十五条.
信息系统维护部门负责本机构辖区范围内信息系统相关设备巡检的具体实施:
1、制定技术巡检计划,列出巡检重点、内容、要求,形成巡检检查表格;
2、收集设备运行故障和隐患。根据巡检重点、内容,调查设备近期运行情况,统计出各类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的故障。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对一些需要厂家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与厂家沟通,制定解决方案,以供巡检过程中实施、解决。
3、确定巡检线路、时间,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现场巡检,要求: (1) 到每个单位时,由各单位的科技联系人进行配合;
(2) 到每个单位后,应先向其部门负责人汇报巡检工作安排,与其科技联系人交流、沟通,掌握当前各设备运行情况,了解系统存在的问题;
(3) 检查各相关设备运行维护情况,解决设备运行问题,如实填写巡检表,列出发现并已解决的问题以及未解决的问题。对已解决的问题详细说明解决办法,对未解决的问题提交后续跟踪、处理的限时解决方案或建议;
(4) 向当地维护部门负责人通报巡检情况,在取得其的同意下,签署意见并盖章确认。
4、巡检返回后十个工作日内,在各单位巡检表基础上整理一份巡检总结报告,提交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
5、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专业巡检情况进行分析,列出巡检过程中处理、解决的故障详细表以及未解决的故障详细表,进一步督促厂家限时解决遗留的故障和问题。
第五节
第三十六条.
备份及日志管理
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各级维护部门维护人员应每日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进行审查,对异常事件及时跟进解决,并每周形成日志审查汇总意见报上级维护主管部门审核。安全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对于应用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系统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访问记录、对敏感数据或关键数据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操作记录以及其他重要系统操作记录的日志;
2、对于操作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日志;
3、对于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登录、库表结构的变更记录。 第三十七条.
各级维护部门应针对所维护系统,依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以及业务数据重要性制定备份计划,经过上级维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八条. 志。
第三十九条.
各级维护部门应按照备份计划,对所维护系统进行定备份数据应包括系统软件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日期备份,原则上对于在线系统应实施每天一次的增量备份、每月一次的数据库级备份以及每季度一次的系统级备份。对于需实施变更的系统,在变更实施前后均应进行数据备份,必要时进行系统级备份。
第四十条. 各级维护部门应定期对备份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
第四十一条. 备份介质应由专人管理,与生产系统异地存放,并保证一定的环境条件。除介质保管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进入介质存放地点。介质保管应建立档案,对于介质出入库进行详细记录。对于承载备份数据的备份介质,应确保在其安全使用期限内使用。对于需长期保存数据,应考虑通过光盘等方式进行保存。对于有安全使用期限限制的存储介质,应在安全使用期限内更换,确保数据存储安全。
第四十二条.
各级维护部门应按照本级维护工作相关要求,根据业务数据的性质,确定备份数据保存期限,应根据备份介质使用寿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恢复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第六节
第四十三条.
安全保密管理
信息安全应满足国家、行业等各级监管部门和关于信息安全保密的各项规定及要求。
第四十四条.
各应用系统维护部门负责本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根据系统特点,制定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细则,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具体开展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十五条.
若发生系统信息泄密事件,各应用系统维护部门应及时向公司管理层进行汇报,并按照关于信息安全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开展补救工作。
第四十六条.
安全保密制度
1. 联网设备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障网络的设备安全及所承载业务的信息安全。在计算机上应安装防病毒软件,每天更新病毒库;
2. 未经变更流程,严禁将业务系统与公众互联网进行连接;严禁未通过鉴权认证的拨号等形式接入信息系统;
3. 在办公网络、生产网络与互联网或其他外部网络的网络连接处必须
安装防火墙,并指定防火墙管理员,只有指定的系统(网络)管理员才能拥有防火墙管理帐号,未经批准,不得进行防火墙策略的更改;
4. 严禁在生产系统中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不得在生产系统上运行与工作无关的程序;未经批准,不得利用生产系统进行培训实习; 5.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抄录、复制配置资料、技术档案,内部资料不得泄露;
6. 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信息安全保密相关规定。 第四十七条.
信息系统密码管理规定
1. 对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系统(网络)管理员密码使用习惯应严格遵循如下要求:系统(网络)管理员每90天至少更换一次密码,密码的长度不小于8位、且同时包含数字和字母等字符,不得使用最近一次使用过的密码等;
2. 各类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应进行用户密码修改,以后每90天至少修改一次用户密码,且不得使用最近使用过的密码,密码长度不得少于6位;
3. 重要系统和敏感数据应存放于单机环境,由使用人员设定密码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访问,密码位数必须在6位以上;如果存放在文档服务器上,需由信息系统维护部门建立文档服务器访问控制措施,并指定系统管理员;
4. 严禁在各类系统中“将用户帐号和密码编写在程序中”的作法;系统中的帐号密码不得以明文方式存放;若存在以上系统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第四十八条.
信息系统帐号管理规定
1. 系统管理员帐号、系统维护帐号应保证一人一帐号,对于重要操
作,可以由系统日志追溯到执行操作的帐号、直至相关操作人员。应严格控制系统超级用户帐号使用范围,能使用低级别帐号进行的操作禁止采用超级用户帐号实施。
2. 各级应用、维护部门应合理划分用户组,并根据用户所承担职责合理划分用户权限。终端应用人员原则上要求每个员工一个帐号。 3. 对于用户的增加、删除,用户权限的变更均需预先提出变更申请,在得到维护管理部门书面批准后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实施。各应用、维护部门应定期组织对用户权限及分配情况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在案。员工离职或调离工作岗位后,应按照情况,及时对帐号和权限进行调整。
4. 未经审批,维护人员不得登录数据库对业务数据进行直接操作。 5. 对于由于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等限制而使用的共享帐号,当使用此共享帐号的任一人员发生变更,必须修改密码,并保留密码变更记录。
6. 供应商远程维护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不得拥有在线系统帐号。若因软件移植或系统维护需要,应事先经维护部门主管领导书面确认(紧急状态下应实现口头申请、事后补文字确认说明),方可临时授予开发人员操作帐号,并在维护人员全程陪同下进行相关操作,操作完成后,陪同人员负责完成对临时帐号的删除或禁止。供应商远程维护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对系统的所有操作均应通过日志记录,并予以备份保存。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就“远程接入问题”进行重点审核。
第二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慧聪智能社区网讯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电视墙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实现视频监控、部分传感终端与业务系统的智能协同,达到城市运行管理事件从自动发现告警到协同业务系统完成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智能协同的关键是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城市运营管理,把之前分散的涉及城市运营管理的各种领域,如人、交通、政务、环保、城管、通信、视频等,综合起来考虑,并发现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将城市中的物理设施、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连接起来,形成“事件驱动、规则判断、联动处理、流程监管”的智能协同体系。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展现层
应用展现层包含面向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操作终端的个性化展现与交互能力。
从使用者视图来看,包括:
领导综合门户: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应用商店等功能,面向各级领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门户。
协同工作门户: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并集成相关业务应用的界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应用管理门户:整合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相关的功能,为业务和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的操作门户。
从终端视图来看,包括:
移动终端视图:相比较传统的PC桌面,移动终端有着显著的特性,屏幕较小、携带方便、触摸屏幕、手势操作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特性,针对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功能(主要以信息展现为主),设计符合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提供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移动客户端应用门户。
电视墙大屏幕:大屏幕是智慧城市重要展示手段,在政府开会、日常工作、参观接待中作为直观的信息展示墙使用。系统提供符合大屏幕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根据电视墙大屏幕的展现和使用特点,综合展示政府工作中关心的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现,支持良好的互动功能,支持信息再挖掘,支持与城市其它系统切换展示。
PC桌面视图: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同时也提供传统PC桌面的使用门户。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获取信息,通过鼠标和键盘与系统进行交互。PC桌面操作具有稳定、安全、易管理、通用性强和配置较为灵活等特点,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可以通过PC桌面门户进行访问使用。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含为业务应用和应用展现功能模块提供支撑的基础能力,重点是应用商店管理,同时包括首页定制、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
应用商店管理,为符合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系统接入规范的应用的接入、发布、安装、访问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首页定制,为面向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门户提供首页定制功能。 (4)应用集成层
应用集成层包含服务、数据、流程、门户及内容等五方面的管理与集成能力,为本系统与周边其它各业务系统的对接和应用的协同处理提供支撑。包括:
服务管理与集成,提供服务的注册、接入、协议适配与转换,担当各个业务系统间的服务总线,降低系统间交互的复杂性; 数据管理与集成,提供元数据管理、数据整合等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并为上层应用和外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各业务系统数据的管控、共享和应用提供支撑; 流程管理与集成,提供流程定义、执行和监控功能,为应用内部和跨应用的流程协同提供支撑; 门户集成与AAAA,提供应用界面整合、单点登录、统一账号、认证、授权与审计功能,支撑各个应用的统一访问。
内容集成与统一发布,提供对各类媒体内容资源的基础管理功能(包括上传、审核与发布),并支持通过多种网络,将内容按需发布到多种显示终端。
三、系统建设要点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类新兴应用,它不同于面向某一部门的业务系统,具有明确的需求;而是需实现跨部门的应用协同、城市运行信息整合与综合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热点事件等)、移动终端工作支撑及辅助分析决策。
在该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如下几个关键要点,才能推动项目的成功: 1.强有力的协调组织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即政府部门,支持跨部门的信息整合、综合展现、业务协同,需要与多个部门及多个业务系统进行对接,需要政府领导者的全力支持,需要具备有力的跨部门协调推动能力,这是项目成功的前提。 2.深入的需求分析及功能策划
该系统不是面向某一特定部门的特定需求,其需求具有不清晰、不具体性。不同城市的关注点不同,导致其需求不同,希望系统解决的问题不同。而需求是否有效是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与挖掘、功能策划与引导都至关重要。需求分析人员应结合城市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访谈、调研,通过对已有系统的调研、梳理,从中提炼形成满足城市管理者的需求。
如在经济财税指标方面,可以从领导者视角提供城市全局数据,如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情况、招商引资推进情况、经济财税指标,市区县各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税收构成等等;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可以策划大项目建设情况、城市管理热点案件立案情况、城市管理问题案件处理情况等。 对于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则更需要在深入了解政府各部门职责及工作流程,挖掘已有的各信息化系统潜在的协同服务价值,策划出切实可提升各部门间联动处理能力。如城管的非法占道事件、环保噪声超标事件、气象灾害预报事件等,这些事件根据协同工作的需要,统一上报到本系统,根据需要与各业务系统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联动,通知到相关部门进行协同处理,最终将结果反馈到事件的发起方。 3.与多个业务系统的对接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立在城市已有各业务系统之上,需要实现各业务系统信息模型和元数据的统一管理,支持多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在此基础上,为城市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综合展现和业务协同提供支撑。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需要对接的系统数量众多,接口形式多样,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在数据、流程、功能上的交互。在集成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上,需考虑数据一致性、数据更新同步周期、数据安全性、接口可实施性、接口可扩展性等多种因素,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接口技术,如实时同步接口可以选择在业务逻辑层调用对外暴露的EJB方法(通过RMI-IIOP协议)、或在表现层调用页面(通过HTTP协议)、或调用封装好的Web服务等;准实时异步接口可以选择消息机制或传统的接口表方式等;定时接口可以选择FTP方式等。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不改变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架构,而是在现有架构上搭建新一层的协同应用。系统通过灵活高效的集成架构,汇聚城市管理相关所有信息资源数据,并与其它城市管理应用之间形成无缝的衔接与协同互动。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可帮助城市管理者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技术和资源,建立城市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体系。系统将有助于全面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提升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和服务效率,提高治理能力水平,提高量化考核的科学性。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可逐步建立城市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协调、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城市运营管理能力,完善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篇:运营部管理人员辞职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我是运营部的管理人员xiexiebang,下面是我的辞职报告。
由于个人原因,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辞去目前的管理人员职务。在这里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充实和丰富了自己。同时,我也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在这样一支团结向上,优秀的团队里学习,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这么多好的朋友和同事,我永远会记住大家的好。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个大家都清楚。我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性格不适合在继续担任这份工作。很遗憾,没有机会再为公司做更多的贡献。但是我对公司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希望公司能够蒸蒸日上,有更好的发展。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自己也感到很欣慰的是,自己并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损失或者不好的影响。当然,如果我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希望您能够指正。
关于我的离职申请,希望您能够尽快批复,以便于我尽快做好交接工作。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iexiebang
第四篇: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管理系统设计要求
1系统建设目标
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数字化地理信息、大型数据库、数据挖掘和推送、北斗卫星定位、无线通信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与车载终端的联动,完成对在段车辆的全程监控和路况警情信息的采集,实时掌握高速公路车辆超速、危险情况预警、事故处理、应急救援等高速公路的运营情况,实现段内车辆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违规预警,保障高速公路的高效安全运营。
2 平台架构设计需求
本系统架构需求包含业务、应用、数据、技术、安全几个方面的框架,同时包括架构控制体系。它定义了系统的总体目标,指明了项目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系统的总体架构主要由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服务器架构、软件架构、安全架构、运维架构、架构管理体系组成。这些总体架构内容构成对项目架构形成约束与支持。
本系统的应用架构采用分布式结构,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各级主管部门监管平台,其功能主要包括GIS监控、车辆位置速度信息实时上传、超速报警、疲劳驾驶报警、路况采集与处理、预警处置、查询统计等功能。系统采用JavaEE技术框架,使用B/S架构,服务端采用Nginx为负载均衡服务器,支持jboss、jetty和tomcat等多种应用服务器集群,实现“热插拔式”动态扩展,适应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支持基于云计算架构的网络结构等多种网络环境,同时,采用客户端GIS技术,实现Web客户端的地图应用管理。
3 系统功能开发需求
系统的功能包括各级高速公路主管部门监管功能,省、市等各级高速公路部门可登录该平台,实现日常高速公路运营监管及相关业务办理。
1)系统管理
包括系统权限管理、安全登录管理等系统基本功能。
按照国家(部)、省、市等各级高速公路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实现系统权限定制管理。由上一级对辖区下一级用户的用户信息、操作权限信息、浏览内容信息进行设定,用户默认可操作数据为本辖区(注册)的数据。
2)车辆登记、注销注册
车辆在驶入高速收费站时,系统自动将车辆号牌信息与终端绑定,在系统内进行注册,车辆驶出高速收费站时,系统自动进行解绑定。
3)警情采集
能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移动、联通等网络的短信消息,实现积雪/积水、交通事故等警情的分类处理。
4)警情播报
系统根据车辆位置、警情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警情信息广播,提醒驾驶者注意前方异常情况。
5)报警处置
针对紧急报警/求救信息,给出告警信息,提示工作人员联系就近救援中心。
6)统计管理
对于提供路况警情信息者录入数据库,并按有效性进行累计积分,与收费系统进行联动,可进行适当奖励。
7)查询统计
超速报警查阅:查阅系统中混装车超速报警信息(当车速达到系统设置的最高限速且持续时间超过设置的报警值时,系统发出预警信息)。
疲劳驾驶报警查阅:查阅系统中混装车驾驶员疲劳驾驶的预警信息(当驾驶时间超过系统设置的连续驾驶持续时限时,系统发出预警信息)。
报警处理:系统报警信息查询及处置情况登记备案。
4系统安全需求
确保系统安全是建立系统的前提条件,其需求说明如下:
安全技术策略及要求
第五篇:运营部门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1:上班时间:白班9:00-18:00,晚班1:30-23:00,每周单休,做六休一,休息时间有组长轮流安排,晚班客服下班时间原则上以11点为准。如还有客户在咨询,接待客服工作自动延长。白班客服下班前要和晚班客服做好工作交接,晚班客服下班前把交接事项写在交接本上。
2: 员工作息时间根据季节和工作特点由各部门另行安排。员工的其他假期如下:
(1)、婚假:员工本人结婚,可享受婚假3天;晚婚者(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增加10天。
(2)、丧假: 员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享受丧假3天;员工配偶的父母死亡,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可给予3天以内的丧假。
注明:公司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员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公司按照该员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3.每位客服一本备忘录,在工作过程中,没遇到一个问题或想法马上记录下来,相关办公文件到主管处领取,如有遗失,自己不足。
4.在工作中要学会记录,空闲的时候可以记录自己服务的客户上的成交比率,看看没成交的原因在哪里,学会计算,才会想要进步。
5.新产品上线前,有主管负责给客服指导,介绍新产品,客服必须在新产品上架前掌握产品属性。
6.接待好来咨询的每一位顾客,文明用语。礼貌待客,不得影响公司形象,如果一个自然月内因服务原因收到买家投诉,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翻倍,三次以上自动离职。
7.如遇客户需要添加订单 的情况,先查看该客户的订单备注信息,若制单客服备注该笔订单已读取,让客户另付邮费,若没见制单备注,第一时间联系制单客服添加订单。
8.上班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有事离岗需向主管请示,如需请假,事先联系部门经理,参考员工薪资管理制度。
9.上班时间(9:-18:00)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除QQ和阿里旺旺外。一律不准上看电视和玩游戏,严禁私自下载安装软件,违者罚款10元一次。
10.上班时间可以听音乐,但声音不能太大,不能带耳机听,防止同事之间沟通不便,如有同事正在电话沟通客户,请自觉将声音调小,不得大声喧哗。
11.上班时间服装穿着不做严格规定。
12.没顾客上门的时候,多巡视网店后台,推荐橱柜位,发现上架的宝贝数量低于10件的,第一时间将宝贝的实际库存通知其他同事注意。
13.保持桌面整洁,保持办公室卫生,每天上班前要清洁办公室,电脑 、键盘上的卫生,地上清洁有专门保洁人员清理,但还是要保持干净,发现一次桌面 电脑灰尘多 罚款10元一次。
14.公司新员工入职后,主管对新员工进行上机操作培训工作。
15.严格恪守公司秘密,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对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是指(不限于)造成公司名誉损失或经济损失 50元以上,不得将同事联系方式随意透露给他人,违者罚款10元一次。
16.所有罚款存入部门基金箱,透明操作,作为部门活动经费。
17.每日16点客服人员开始捡货包装,如有定做需在上班时及时提交主管安排生产,需上午发货的,及时联系快递取件。
18.其他未尽事项由部门经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