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第13课
第一篇:部编版三年级上第13课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需要扩大海外市场。
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几位航海家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讲授新课: 一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①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 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原来的商路被打断,欧洲人迫切需要打通到中国、印度的新的商路。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
价格猛涨到了8—10倍。
—
—《世界史·近代史编》
2、客观条件:
造船技术的改进 15世纪时的罗盘 世界最早的地球仪
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
1、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到达东方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2、向西航行:
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三 、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1、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斐尔南·德·麦哲伦
Fernando de Magallanes 麦哲伦环球探险船队1519年9月,麦哲伦受西班约1480~1521.4.27 葡萄牙人 牙国王查理一世派遣,率船队
由大西洋西行,准备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三)课堂小结:
新航路开辟知识简表航海家国别资助国家葡萄牙航行时间1487~1488航行线路主要成就发现好望角迪亚士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1492~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93发现新大陆美洲达·伽马葡萄牙麦哲伦葡萄牙从葡萄牙出发,经好第一个找到从1497~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西欧直通东方葡萄牙1498达印度的西南海岸国家的新航路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进1519~入太平洋、印度洋,绕实现人类第一西班牙1522次环球航行过好望角回到欧洲
(四)课堂练习:
1、在欧洲广泛流传后,激起上层社会对东方向往的作品是( )
A、《荷马史诗》 B、《历史》 C、《马可·波罗行纪》 D、《自然史》
2、首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 )
A、英国和荷兰 B、葡萄牙和西班牙 C、西班牙和意大利D、葡萄牙和英国
3、欧洲航海家从15世纪开始新航路的探索。其中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4、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在哪一个事件发生后(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丝绸之路的开辟
(五)板书设计: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二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 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 、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三 、火车与铁路
1、1825年,由__史蒂芬孙__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25年,史蒂芬逊制造的火车机车
2、铁路时代的到来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__生产__和__市场__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830年、英国掀起了投资铁路的狂潮
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坏事: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三)本课小结: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其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我们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造福人类。同时,也启示我们: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②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四)课堂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的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B.凯伊发明飞梭
C.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火车的出现
3.下列发明家,发明火车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史蒂芬孙
4.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先进的国家应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五)板书设计:
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三篇:(2018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13课《诗词三首》教案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2.品析诗句,体会诗人“仕路难行”之感以及“壮志未酬”之心。
3.结合写作背景,深入领会诗人复杂的情感,了解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品析诗句,体会诗人“仕路难行”之感以及“壮志未酬”之心。 2.初步感受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
3.结合背景,深入领会诗人复杂的情感,了解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说收集的关于李白的相关信息。
师引导:这样一个洒脱、浪漫的诗人,在四十二岁时得到了做官的机会。但两年后,他却连连感慨“行路难,行路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入背景,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和诗人相遇,看“行路难” 1.读诗,划分节奏。 生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本诗为七言,也有三言,且对偶句较多。关注诗句音律的节奏,便于学生对以上特点形成直观的感受,也为下面改诗做准备。) 2.以诗改诗,晓其意。
语言学家王力曾说“多数七言诗可缩为五言”。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七言诗改为五言诗。要求:语句要通顺,不改变诗句的原意。 以同伴互助组为单位活动,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改诗,促使学生理解诗句之意,提取关键内容,知晓诗人“行路难”难在何处,
为赏析语句做准备。)
三、和诗人对话,品“行路难” 1.感受“仕途难行”。
师引导:本诗题目中的“难”字,有艰难、困苦之意。本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难”之意? 生读诗,思考。
赏析: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②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④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⑤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示例: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此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茫然,这是“以乐景写哀情”。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意思是“仕路难行”,反复吟唱,反问诘责,唱出了李白无限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艰难之意。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 2.感受“壮志之心”。
师引导:“难”字的右边是“隹”,即“隼”,食肉猛禽,本义为鸟;而李白也曾作诗以鹏鸟自比,渴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喻指自己有大鹏展翅之志。本诗中哪些语句可读出这份壮志豪情? 生读诗,思考。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壮志之情。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全班齐读。 3.以诗比诗,解其味。
比较原诗和改后的诗,体会被删去的字的意味。 4.感受“壮志难酬”。
追问:诗人有壮志,有理想,可现实能不能如他所愿,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明确:不能。诗的题目和诗中慨叹的句子都表明诗人壮志难酬。
(设计意图:在读中品味诗句,以“读”带“品”;在品中加深理解,帮助朗读,以“品”促“读”。同时,此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其他诗句,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四、和诗人前行,思“行路难”
1.深读全诗,感受情怀。
著名古代诗歌评论家严羽评价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而李白只要把心中那口气喷涌而出就行了。”那么为了强化情感的宣泄,拆读可否?(和原诗比较) 出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提示:“茫然”一词有“失意”之意,还有“迷茫,不知所以”“模糊不清,不知所措”之意。 明确:迷茫与追求,失意与振奋,两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才是诗人矛盾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从古至今,中国文人理想与现实矛盾不可调和的映照。也许“矛盾”真的是李白诗的一个代名词。
引入:元代杨载评论李白的七言古诗“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
(设计意图:拆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以及诗人矛盾的心情。) 2.知人论世,解读其人。
(1)引入:诗人在《行路难(其二)》中写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也曾直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面对残酷的现实会做何选择? (2)思其人。
出示李白生平资料(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关于李白的生平资料)。
纵观诗人李白的一生,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与努力——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信。这份心怀理想的豪情真是难得。 3.学生激情读诗。
先自由读,然后个别学生示范读。
(设计意图:李白晚年经历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诗人,也有助于理解本诗中虽有哀叹但仍以激昂为主调的特点。)
五、课堂总结,师生诵读 【板书设计】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内心苦闷行路难(其一)坚冰塞川、大雪满山——道路艰险
闲钓碧溪、乘舟梦日——相信希望长风破浪、挂帆济海——信心坚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正确解释“酬”“弃置”“空吟”“翻似”“歌”“长”等词的意思。 2.简要评析“用典”在诗中的作用。
3.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产生认同感。 4.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能够说出诗中名句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刘柳贬谪
《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生答“柳宗元”)柳宗元有个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答“刘禹锡”)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诗的故事。
二、朗读白诗——感受大意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欢乐气氛
诗歌大意:你为我举起酒杯斟满酒,咱们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敲击碗碟吟唱诗歌。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
三、辨体解题——朗读探究
1.久别重逢,酒宴写诗,白居易先赠诗,刘禹锡后酬诗。可见,这是一首酬赠诗。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悲叹,刘禹锡是怎样酬答的呢?从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知哪些信息?
2.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悲叹?教师范读,学生指名读,集体朗读。感情基调似乎不仅仅是悲叹,似乎与白诗不同。到底是什么呢?引出下文具体分析。
四、朗读探究——理解诗意
1.朗读前两句。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而言?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二十三年折太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写诗人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来被朝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其间苦楚可以想见。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和“弃置身”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心酸愤懑之情表现了出来。
2.朗读前四句。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们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运用了“向秀作赋”和“王质烂柯”两个典故。“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此联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3.朗读前六句。赏析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
明确: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言。 (2)如何理解此联的字面意思?
明确: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3)显然本诗不是以写景咏物为目的的诗歌,“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明确:“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4.朗读八句诗。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此联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此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诗人振作精神、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气概。 5.总结。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充满同情和悲叹,而本诗前四句承接白诗,后四句翻出新意,表达出不同于白居易的思想。前四句的感情基调为:沉郁、愤慨、哀叹、愤懑。后四句的感情基调为:雄健、昂扬、雄浑、豪迈。
五、缘情探旨——刚健有力
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劝慰,诗人刘禹锡的情感变化是沉郁中见豪放,语调变化是从低沉到高昂。这种雄浑豪迈的诗歌风格让白居易大吃一惊,赞佩不已,你知道他给刘禹锡起的别名是什么吗?——“诗豪”。我们尝试用这种“沉郁中见豪放”“从低沉到高昂”的情感和语调来朗诵诗歌。这正是:乐天赠诗悲愁肠,梦得酬诗志昂扬,进退得失奈若何,人生需要正能量!(《学习酬赠诗有感》) 【板书设计】
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酬乐天扬州初逢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寓理于景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寓情于叙
席上见赠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韧不拔
《水调歌头》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阅读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方面:
1.学习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2.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课外查找资料、自主探究、拓展迁移等。
(2)诵读品味法: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联想想象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教具准备:笔记本电脑、PPT课件、配乐FLASH动画等。 3.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昨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同学们是怎样过的呢?中秋节又有哪些习俗呢?(吃月饼、赏月等)同学们知道哪些中秋咏月的诗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秋咏月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出示相关课件,板书课题) 2.交流诗人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出示相关课件)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传诵甚广。 (2)解题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
本词小序中的“中秋”“兼怀子由”,透露出了词人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中秋”,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词人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于是写下此词。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词。 2.学生自由试读。 3.学生齐读。
4.播放配乐FLASH动画《水调歌头》,让学生初步感知词的意境及音乐美。(可以边看画面边想象词的意境) 5.学生默读全词,结合注释,感知大意。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边点拨边出示相关PPT课件):
(1)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què):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
起舞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 何似:哪里比得上。
上片大意: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年该是哪一年。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月宫里美玉砌成的楼宇,经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回到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2)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不该。 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 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下片大意: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三、品赏探究
1.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词的意境描绘出来。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边出示PPT课件边点拨:
丙辰年(1076)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不知道月中宫殿,今年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相随,但也令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夜色渐渐地深了,月亮还是那般明亮,他回到房里准备休息。只见那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又慢慢贴近雕花的窗户,却照得我无法入眠!他想:那可人的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又圆又亮?唉!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圆满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既然如此,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吧! 2.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诵读全词:女生读上片,男生读下片。(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 (2)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出示课件: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明确: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 ②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③这里的“归去”应怎样理解?
明确:“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词人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
明确:“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无法入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表明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遗憾,因而开始自解自叹、自我安慰了,巧妙转入下一句。 ⑦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明确: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将人世的悲欢离合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正因为蕴含了人生哲理,这几句也成为千古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中秋祝福的流传千古的名句。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安慰,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这句与上片结束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以美好的境界收束全篇。 ⑧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词人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课堂小结。
(1)逐步引导学生对全词作小结。点拨并板书(参见板书设计):
本词上片写饮酒问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片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探求人生哲理,进而表达对离人的祝福。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情景交融,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师生共同总结欣赏古诗词的方法(用PPT课件出示): 第一步: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第二步: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第三步:品味探究,体会诗情。
四、拓展迁移
1.创设生活情境,回答问题。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可以引用《水调歌头》中的哪一句来表达祝福? (2)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的句子来劝慰她。 2.交流课外积累的咏月诗句。(师生共同交流,用PPT课件出示部分诗句) 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背诵本词,背诵中要想象(联想)诗词抒写的情境。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情中寓理 月照无眠 不应有恨
抒发达观情怀下片人有离合 共寄婵娟把酒问天 不知何年
追求美好生活上片欲归又恐 起舞弄影借月抒情
第四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4《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金色秋天”为主题,由四篇课文组成。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一篇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和“习作:写日记”以及“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的内容都和秋天有关联,每一篇课文都有浓浓的秋意,无论是秋山、秋雨、秋色还是秋天的声音,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本单元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秋天的美丽风景。三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带给我们的方便。“习作:写日记”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语文园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山行》中,诗人眼中的秋天并不是萧瑟的,而是满目艳丽,给人美的享受。《赠刘景文》中描写了秋末的景色,诗人也没有用悲秋的文字,而是用橙子和橘子艳丽的颜色,描绘了一幅硕果累累的秋收景象。《夜书所见》通过对儿童挑促织的描写引起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
1.会认35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三首古诗以及《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在朗读、理解中积累语言;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欢和赞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
本篇课文描写了在上学的路上那条铺满金色梧桐树叶的小路。一条普通的小路,在作者的描绘下,成了一条令人向往的小路,一条有趣的小路,使整篇文章充满了童趣。
秋天的雨
2
本文是抒情散文,题目是写秋天的雨,其实就是写秋天。作者主要抓住秋天的特色来描写秋天,无论是秋天的雨、秋天的田野、秋天的菊花,还是秋天小动物的活动都显得十分生动有趣,让人不由喜欢上了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
1
那些在大自然中很普通的声音,在作者的耳朵里却成了美妙的音乐声,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多么美好。
习作
1
写日记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3.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4.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手势和坐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和整洁。
5.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4古诗三首
1.会认“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山行》。
3.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并能默写古诗。
难点
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识字写字教学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可以在初读古诗时引导学生集中自主识记,对多音字“挑”的读音可以放到语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要求会写的字和易错字老师要做重点指导。
本课的生字,除了在古诗中认读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这个生字的认知组词。如:“径”除了组词“石径”,还能组什么词语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然会引出很多含“径”的词,如“小径、山径”等;“斜”字除了组词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这个字;“赠”可以提出问题:你收到过别人赠送的礼物吗?你赠送过别人礼物吗?通过日常情境来理解这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3种结构,可以归类指导,提高效率。易错字如“寒”,重点强调最后两笔是两点,不要写成两横。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的写法,可以归类指导。
2.古诗朗读
古诗朗读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古诗的真正意境。可以先听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轻声跟读,了解停顿、诗中感情等,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这样既可以有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古诗的思想感情。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在诵读中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3.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
在诵读古诗中感受作者的细心观察,也能给学生平时的作文提供一点思路。比如,《山行》这首诗写红叶红得怎样?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霜叶的红写得热烈而美丽。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古诗题目意思。
(2)搜集有关古诗中描绘枫林、霜叶、橙橘、梧叶、促织、篱落等词语的资料,如图片或者视频等。
(3)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简介,对他们有个简单的了解。
(4)能把古诗正确流利地读通顺,再有感情地诵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生1:老师,我知道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2: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千古流传,朗朗上口,我最喜欢了。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可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秋天的古诗,看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3.我们先来看第一首古诗《山行》,《山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呢?题目的意思就是在山上行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杜牧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5.助学资料。
课件出示: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枫林:长了许多枫树的林子。
6.质疑课题,看到古诗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作者为什么要去山里行走?
(2)他都看到了什么?
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入手,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学生诵读学习古诗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是给予学生课前预习的肯定和鼓励,也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的作用。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寒
径
斜
霜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的结构,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生字?
(3)指导书写。
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左部细长,右部稍宽。它的读音强调是jìng,而不是jīng。
寒:上下结构,宝盖稍宽,中间三横紧凑,撇捺舒展。
霜:上下结构,书写“霜”时“雨”扁宽,下部“木”“目”等分。
(4)用形近字区分生字的写法。
如:寒—塞,径—行—经。
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生1:斜:我会用顺口溜记忆这个字,一斗有余,就是不正。
生2:看到“斜”我脑海里就出现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的样子,所以我明白“斜”的意思就是弯曲不直。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能用多种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独立观察、交流,教师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山行》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看插图,读完后和同桌交流。
1.品读第一、二句。(课件出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我们跟随诗人来到山上,首先看到了什么呢?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2)为什么称山为“寒山”?“远”这个字写出了什么?
(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天气比较寒冷,所以诗人说“寒山”。“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暗示了山的高大。)
(3)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听到有人家这几个字,我仿佛看到山间炊烟缭绕,鸡鸣犬吠的情景,让我感觉寒山不寒,反而充满生机。
(4)诗意:登上深秋的山,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在深山之间,隐约看到山中有几户人家。
2.品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读第三、四句,看看图,想象画面。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2)诗人为什么停下车子不走了?你能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停车坐爱枫林晚)
(教师点拨:“坐”是“因为”的意思。“枫林晚”指深秋的枫林景色。)
看图说说这枫叶红得怎样?
教师点拨:“红于”的意思就是比……还要红。
(3)小拓展:
梨花白于腊月雪。(对学生不做强求,也可以用现代句子。)
(4)你喜欢这样的枫林吗?喜欢火红的枫叶吗?通过朗读把自己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5)诗意: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虽然是深秋,但是作者却向我们展示了白云生处的人家和比二月花还红的霜叶,让人感觉生机盎然,给人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3.背诵古诗。
师:你会用什么方法背诵这首诗?(课件出示)
生1:《山行》这首诗可以抓住“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这几个词语进行背诵。
生2:我觉得这首诗朗朗上口,容易背诵。
生3:我用划分节奏的方法诵读古诗,读着读着就能背诵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诵读,做到字正腔圆,音韵流畅。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句,很有画面感,让学生自然而然察觉到晚秋的山中有人的踪迹,寒山不寂寞,从而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机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成功之处: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当地给予点拨和引导,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2.大胆想象诗人描绘的景物,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大自然中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更深地体会到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同时,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在无形中理解了诗意,内化了语言。
不足之处:
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
再教环节:
留出充足的时间,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感知大意。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生字。通过图片或教师点拨的方式理解“擎、君”等生字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对朋友的鼓励。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复习内容。
1.齐背古诗《山行》。
2.上节课我们通过看主题图片、教师讲解等方法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秋天的确是美丽的季节,在诗人眼中秋天充满了诗情画意,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赠刘景文》。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其擅长墨竹、怪石、枯木等。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4.助学资料。
课件出示: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橙和橘的区别:橘子通常比橙子小,而且皮薄,颜色较深,可方便剥落,内部有白色丝物,可分瓣。而橙子通常皮厚,不易剥皮,个头较大,颜色鲜艳,果肉不易分瓣。
设计意图:
背诵已学过的古诗,大概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为本节课做好铺垫,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对于诗中不理解的人物和橙橘让学生提前做好功课,使其在学习古诗时不至于感到迷惑。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赠
刘
盖
菊
残
君橙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生1:“赠”偏旁是“贝”,就是钱的意思,就是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赠”是左窄右宽结构的字,右部上宽下窄。
生2:我认真观察了“刘”这个字,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文”,书写“文”时的最后一捺要写成一点,它是一个姓,我的同桌就姓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记忆会更牢固一些。同学们真棒!你们看“橙”字,这个字笔画比较多,记忆的时候可以分开分析,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木”,书写时木的最后一捺要写成一点,右边是登山的“登”。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记忆得更牢固,也更有成就感。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有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刘景文与他谈得甚欢,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二句。
1.品读第一、二句。(课件出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语、句意。
(2)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荷尽:荷花凋谢。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在诗中指的是荷叶。
菊残:菊花开败了,一看就知道是深秋季节。(出示残荷和快要凋谢的菊花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1:我家旁边就是荷花池,所以荷尽的情景我看到过,我很容易理解。还有,我在网上也搜索了残荷的图片,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过。
生2:“擎”这个字我用动作表示更容易理解,我来做一下。
(3)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听到“傲霜枝”我仿佛看到深秋季节,虽然菊花都开败了,但它的枝条还在霜雪中挺立。
(4)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经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寒的枝条挺立。
(5)你体会到了菊花什么样的精神?
(指名再读古诗并回答:不畏严寒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它的赞美。)
2.品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诗人又带领我们领略了怎样的风光?自由读第三、四句诗,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2)“君”指的是刘景文。在这个深秋季节,金黄的橙子和青绿色的橘子已经挂在枝头了。
(3)指导朗读。(朗读时,要读出快乐与喜爱之情。)
朗读节奏划分:(课件出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看图想象画面,教师点拨多种形式理解古诗,体现深秋色彩的艳丽,让人感觉到这是富有生气的秋天、充满诗意的秋天、满满收获的秋天。也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赠刘景文》这首诗作于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知府之时。
成功之处: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感受到虽然“荷尽菊残”,但是“橙黄橘绿”不是另外一番美景吗?让学生在体会意境中自己酝酿朗读时的情感和语气。他们入情的朗读与诗意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前后两句诗在情感上的深沉与喜悦的对比,让人从深秋凋零景象的惆怅中,很快地步入到了深秋丰收的喜悦中。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我仍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如讲解中缺少了童趣的语言。
教学建议:
讲课前再多下功夫,把情境延伸,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多音字“挑”,会给两个读音准确组词。会写“送、挑”2个生字。通过动作、看图片等方式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用多种方式理解“萧萧、促织、篱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体会诗人满怀乡愁的心境。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秋天是美丽的,在诗人眼中也是悲凉的,秋天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愁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古诗——《夜书所见》。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在夜里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2.回想一下前面两首古诗的学习方法,先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南宋诗人。著有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4.助学资料。
促织:蟋蟀的别称,属于蟋蟀科,也叫蛐蛐儿。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为学习这首古诗做铺垫;课前搜集资料,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也给学生一个能力方面的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送
挑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2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理解记忆这2个生字?
生1:“送”半包围结构,“送来”的意思。写这个字的时候走之底的最后一笔要写长一些,包围住“关”。
生2:“挑”,我会做“挑”的动作。它是个多音字,读tiǎo和tiāo。
挑战一下吧。填上合适的音节:(课件出示)
我的小弟最挑(
)食了,这个习惯可不好。
我要挑(
)战自己,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争取进步几名。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4.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记忆得更牢固,用情景判断多音字的练习,巩固了两个读音。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学。
(1)练习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2.思考:从哪里能看出作者思乡的愁绪。
(1)品读第一、二句。(课件出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节奏划分:课件出示(播放比较低沉的背景音乐)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②观察课文插图,读第一、二句,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为什么说自己是“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萧萧”形容风声。诗人看到梧桐树叶,树叶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萧萧”的声音。(播放风吹树叶萧萧的声音,大概三十秒)
“客”,是因为诗人身在异乡。
③秋风吹着梧桐树叶和江面,在这样的夜晚,假如你一个人身在外地,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因为独孤寂寞,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1:假如是我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会想到家。我的家乡也在外地,有时候就会很想妈妈。
生2:“动客情”就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④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1:我能感受到诗人站在江边,深秋的凉风吹在他身上,诗人感到很孤独。
⑤诗意: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小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乡的古诗?(课件出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2)品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挑”就是捉的意思。
“篱落”就是篱笆。
③指导朗读。(朗读时,要读出诗人的孤独寂寞,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④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突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⑤感悟作者的心情:看到夜晚篱笆旁的灯光,想起了小时候自己捉蟋蟀的场景,内心充满了亲切感。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根据诗句,边看图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时,因秋风落叶而感到孤独郁闷,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成功之处:
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依据书中介绍的关键词语了解到要注意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如“萧萧”形容指风声,结合第二句的“秋风”,就可以理解为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
不足之处:
没有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朗读时间,没有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建议:
语文教学光靠教材是不够的,要灵活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真正地做到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五篇:2017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
七上第13课《东汉的兴亡》
课标要求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基础解读
一、光武中兴
1、新朝建立: 9年
外戚王莽灭西汉;后被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推翻。
2、西汉建立:25年
刘秀(光武帝)建立
定都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3、光武中兴释义:
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表现: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 (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影响: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东汉的衰败
三、黄巾起义(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 时间:184年 领导者:张角 创立组织:太平道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拓展延伸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思考: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
知识小结 习题处理
1.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9.5岁;平均寿命是:24岁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
3、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火眼金睛找错误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张角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前25年,西汉宗室刘邦建立东汉,他巩固统治,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汉武中兴”。
东汉中期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迈,导致外戚权力膨胀,后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走向衰亡。东汉后期,天灾人祸,时局动荡,184年,经过精心策划,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使东汉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