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第一篇: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河南夏邑重点高中历史组
孙冬玲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看“效”字的注解,与本题有关的解释为“效果”——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近几年,教育系统中“新课改”一词使用频率极高,而“有效教学”则是新课改中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想谈一下自己通过实践对历史中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
有效教学,就是要使教学有效果,并且效果显著且比较理想。那么,新课改下,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使学生对历史课堂感兴趣,也就是说要认真地研究导入语的选择。
在此,我强调一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是挺感兴趣的,可对于历史课堂来说,就不一定感兴趣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感兴趣,让他们提到历史课就会产生期待的心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第一节课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至关重要,要通过这第一堂课,让学生对历史课堂充满希望、充满向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我们要以精神抖擞的面貌迈入教室;自我介绍不落俗套,可以配上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对你的语言先行接纳。因为我是教高一历史的,我认为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对高中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讲清楚高中和初中学习方法的区别,要知道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生们容易掌握的学习方法,正如武林中的招术一样,最致命的招术一定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日后的学习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这堂课快要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发言,说说他们心目中的历史老师,我想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会大有好处的。
其次,设计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生动形象的导入语可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他们的心理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就像一篇文章一样,开头别具一格,就会吸引着读者读下去,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当然,由于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导入语也肯定不同,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导入法,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民间谚语导入。例如学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那么,中国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的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农业的一些图片以及传说中的神农氏画像,伴随着这些图片的展示,学生一定很想知道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于是,一堂有效的历史课就开始了。
(二)结合历史图片导入。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可利用教材上《秦陵兵马俑》图片,从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及其阵容等来引出秦朝的政治。
(三)结合与本课有关的文艺作品、歌词导入。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伴随着这熟悉的歌声,学生基本上就能明白本节课的内容肯定与改革有关,同时,歌声也能使学生长久的压抑得以释放,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合现实导入。现实是学生最能感受到,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今天,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用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从而引出经济全球化课题。
(五)结合历史故事导入。这就需要具体内容具体运用了,针对要讲的历史内容,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你肯动脑筋,就可以想出各种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以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跨入。
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我曾经进行过一次历史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回答“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课”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希望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上讲”。可见,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每一个人在选择事物的时候,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优先的和积极的关注,并投入其全部的热情。不但如此,他还会积极的探索得更加深入,并且会因为获得感兴趣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活动而产生情绪上的满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 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本身产生愉快的感觉,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历史是富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假如历史教师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不重趣味,不加以积极诱导,课堂上将引不起学生的任何共鸣,也就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而幽默的语言首先会使人获得一种高兴的感觉,继而会使学生认为这堂课非常轻松,非常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堂课的教学也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二字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适度,尽量做到有幽默感。这就需要我们要经常接触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手机报上的内容;报纸上的内容;幽默故事中的内容等等,我们都可以随时拿来自己用,但前提是我们得用的恰到好处,切不可东施效颦,否则就不会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幽默的语言是练出来的,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学成的,平日里,我们要多看看报纸,多浏览一些杂志,多留心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儿。俗话说:“熟能生巧”,日积月累起来的资料对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比较遥远,比较陌生。而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因此,我们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三、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要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也为有效教学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和实践环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运用条件和评价体系特点的前提下,利用和发挥自身特长,体现自身特色,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新课程以来,通过参加培训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我认为: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前,我国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不能再把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那么,使学习者喜欢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则成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我认为首先要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收入课本的只是极少部分。课堂中,适当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都有好处,另外还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时,通过介绍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一些事迹,把他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人生观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各种精神,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动力将促进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他们智力的发展。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教学模式达到多样化呢?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有了些体会,我认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习惯自由选择结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比如新授课型、复习课型、训练讲评型等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发展的双向的动态的过程,在探索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习——实践——评价——创新——构建”的思路,去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更多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能使学生不至于感到历史课堂的乏味与枯燥;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会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创设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夯实基础;要创设互动课堂,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要布置一些阶梯式训练,让学生去巩固应用。新课改要求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在我校省“十五”课题《课堂教学情感优化策略研究》结题鉴定之际,我校经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的《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也正式开题了,这是我校教研工作的又一件大喜事,在此让我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代表学校全体师生,衷心感谢各级教育学会的领导、专家们对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热忱关怀与极大支持。下面,我受课题组的委托,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课题组全体成员作开题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
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学生成长方面:因过分强调以提高教学成果为前提,免不了会产生教学的“固化”现象,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因过分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活泼好动,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华而不实的心理,引起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
教师校本教研方面:因过分强调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忽视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忽视了教师教育基本素养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的基本教育理论培训,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很多强制性要求下教师们只是忙于一些应付式的教研活动。显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学习特征、能力发展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那么他的课堂徘徊于传统课堂的“囹圄”之中也视为正常,教学中难免会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的、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有效的教与学。
据此,我们提出了“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方案,一是课堂教改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一线教师搞教育科研要降低重心,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素质也就能提高。二是针对本校实际并富有实用性。脱离学校的发展,脱离学校的实际而搞的课题是没有生命力的,选题必须仔细分析学校的内外部条件。我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个:即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怎样才能被真正确立和调动起来?这是主要矛盾。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实用性。三是课题研究要有新的创意和突破。纵观以往的课题研究,总发觉有一种零碎之感,因此,确立事关学校发展的总课题并分解成学科子课题,以总课题统帅子课题,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之功效,便于形成科研合力。一个科研群体中,他人已具备的理论、已掌握的方法,对你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你硬着头皮去学、去赶;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能使各自的长处更长,又能互补短处,使短处变长;群体是个体成长的摇篮,群体水平提高了,个体才能从群体中吸收更多的长处,发展更快。以总课题统帅子课题,便于发挥群体中各人的特长,集中优势,攻克难关,一旦出成果,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又都会主动将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因为这成果凝聚了每位成员的心血,科研成果的效值因此而扩大,收到的是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四是课题研究要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课题作为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站在一定高度,对我校的课堂教学现状、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校教学资源等方面做一次较深入、透彻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并能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消除偏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课堂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2、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其判断依据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否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相适应,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更是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能获得高分的“书呆子”。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
目前,对当前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现象和存在的问题需要作深入的了解、分析。当前,作为一线的教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积极探索和改进现行课堂教学模式,认识和把握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有效地克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艺术性方面下真功夫。本课题的研究有望对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现象及推进今后的教学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是最核心的因素,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有成效,教师是关键。因此,作为教师应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创新。在科学观的指导下,通过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探索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师生在教学改革中获得最大的“实惠”。我们通过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冲破传统课堂的“藩篱”,形成探究、合作、民主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大力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不断铸造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团队,促使学校成为一所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三、 研究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作为教育者,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本来就是每个教师不喊口号,不唱高调的普遍希望,在教学实际中,所有的教师都在同样地为培养后一代默默无闻的为党和人民辛勤的工作。但为什么仍然存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却不尽相同呢?除了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知识功底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存在着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因此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基本素质,改变古老的教育方法,寻找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我们研究本课题的初衷与指导思想。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置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途径,力争形成特色。
(二)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术语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从教与学自身的属性揭示教学内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提高学习科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主要考察活动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关系;而有效益则是有效性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特点。
(三)本课题所涉及的主要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些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J. 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I)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组能力,这种能力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多元智能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纳认为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创造力、烹调能力、嗅觉以及综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维果茨基被尊为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问题时,称这种问题处于该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以外时,教学不可能进行;当所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或者说,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在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和营造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如学习内容过难或过易,或以往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再加上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学生间学习差异性,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的目标发展,因此造成学生无效学习的现象十分明显。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实施分层递进目标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而要想让教学有价值,就必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者说,必须找到那些他们不能独立地解决,却能在课堂教学的环境里、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教学之前确实是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而在教学之后却能够独立解决了,教学就显现了它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价值
(一)有效教学的界定
一类定义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
2、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
3、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另一类定义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学好。
2、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内涵界定:
从“教学”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即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从“有效”来看,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
有效果--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
有效益--教学目标是否与特定的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
有效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产出高。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置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途径,力争形成特色。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点和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通过对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作全面的分析,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研究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改善教师的管理、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提炼出实现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
(1)改善学习方式。①自主探究要有成效。要抓好定向探究,也就是在关键处探究,要使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形成互助互补,相辅相成。②合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合作过程要有组织有分工,还要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③动手实践落到实处。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和课内外实践性作业。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应优势互补,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感悟。
(2)改善管理行为。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参与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应尽量达到深层次的参与,即思维的认知参与。如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动脑思考,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等。
(3)改善教学行为。有效实施事先作好准备的目标和内容,机智处理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要注意价值引领,加以必要的点拨、引导。
3、“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教学评价策略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这里主要是指过程性评价。通过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使教师的课堂评价体现激励性、导向性和科学性,呼唤真诚、个性化的评价,而不是过多是非不分的含混之语或是廉价的表扬,从而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展开。在分析影响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等作表征分析,重点探讨提高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提出兴趣激发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境创设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步骤:
先分各学科组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制定实施改进策略的方案;再由参与实验的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进行实验――反馈――调整――再实验——„„――总结;最后形成终结性报告(研究成果)。
六、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过程设计及预期研究成果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扭转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现状,使教师的教学在“有效教学”等科学理论指导下走出误区,踏上坦途,真正实现“为学而教”。
2、通过研究,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使教学在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追求有效、高效、优质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树立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使课堂教学尽可能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机会和条件,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而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4、通过研究,让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促变,在变化中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包括专题研究、课题沙龙——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题阶段性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观摩和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形成课题论文评比和结集、有效教学案例集)等。
1、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 关注影响初中教学的因素及其变化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课堂教改相关成果信息;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科特点,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分项研究,分层次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矫正行动策略,不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基本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指标体系。
5、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三)研究过程
1、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会同市教育学会进行课题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举行开题论证会。
2、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6月): 成立课题组,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阶段研究总结。
3、中期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对各子课题组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4、后期总结鉴定阶段(2010年8月—2011年6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教案专集,出台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优质课评定标准。
(四)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市级教学论文评比,将教师获奖论文和发表论文编印论文集。
2.课例:举行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撰写5000字左右,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市级获奖或发表。 4.资料汇编:《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
七、课题的可行性和保障措施
(一)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
1、设计合理:本课题是在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大潮下进行的课堂教学实践性的研究,主要以课堂教学实验、反思总结等案例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有研究的师资条件,研究时间也能得到保证。
2、方法得当: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资料数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开展研究活动。
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沙龙、撰写教学周记、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案例分析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针对某一课例或某一教学片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资料分析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和观看名师名课,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有效教学的规律。
(二)保障措施
1、措施到位:
(1)师资保证: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的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实践者绝大多数参与“十五”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多数人都有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组人员年龄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能够兼顾学校各个层面。建立校长室指导、教科室具体负责、年级组、教研组为主线的课题研究体系,能够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课题研究。
(2)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2、制度保证: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定期开展说课、听课、评课、优质课评比活动,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总结,及时开展交流;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深入理论提升,认真撰写论文。
3、组织保证: (一) 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组成员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各教研组组长及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的成员。
课题组组长:卞俊伟 副 组 长:王国旗 薛文伟
成 员:蒋小马 顾艳秋 刘彦江 蒋丽萍 张东平 孙海英
於 明 王 俊 唐正春 朱建新 蒋建军
指导组专家:无锡市、宜兴市教育学会;宜兴市教研室教研员。
(二)主要课题研究小组人员: 姓 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分 工
薛文伟 中学一级 语文 本科 组织学习研究及资料汇编 孙海英 中学一级 英语 本科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孙 娟 中学一级 英语 本科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张东平 中学高级 数学 本科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蒋建军 中学一级 数学 本科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蒋丽萍 中学一级 语文 本科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顾艳秋 中学高级 语文 本科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王 俊 中学一级 化学 本科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於 明 中学一级 物理 本科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杨小飞 中学一级 物理 本科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唐正春 中学高级 历史 本科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邹丽秋 中学一级 生物 本科 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蒋国南 中学一级 地理 本科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刘彦江 中学高级 政治 本科 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吴伟萍 中学高级 音乐 本科 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刘俊伟 中学一级 体育 本科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教育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对自身的挑战,是对常规的挑战,显然往往是逆水行舟的,也一定是要历经险滩的。因此在科学道路上我们不仅要能生存,而且还要有克敌制胜与化险为夷的思想,等船过河不如造船架桥过河。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不妥之处还请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
第三篇: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学习才会有效。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学思想 用数学
一、引入:
细读《数学新课程标准》,里面提到:“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非常理解这句话。其实,“体验”解释为指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但是这个“体验”却让不少的老师忽略了,他们认为只要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学生同样会做题,同样能考到不错的成绩等等。这算这样,不少的家长反映回来的情况是,孩子小学时段的成绩还算可以,但升到初中、高中时,成绩却骤然下降,怎么学都学不好,不能理解。
二、分析原因:
之前我也是不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经过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豁然开朗”:教师不是“传输机”,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不少的老师还是沉浸于老一套的方法,
1 一根粉笔、一本教材就认为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实这远远不够,我们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学会分析、学会辨识新知识。我们要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三、分享几点做法。
基于这些因素,在我几年的摸索和探究教学中,有这样几点做法跟大家分享: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的快乐。
荷兰一位数学家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20.44÷3.8”竖式上商5.3后,余下的3究竟表示多少呢,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不急于去答案,而是在横式上写出20.44÷3.8=5.3„„3,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让独立思考后,果然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8×5.3+3≠20.44,得出余数应该是0.3而不是3,在竖式上的余数3表示3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要一致。这时学生欢呼起来了,原来自己也可
2 以像科学家那样去解决问题了。
我们要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经历,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其实“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在上课时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又如学习面积与面积单位这节课,如果直接让学生做: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我就让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
3 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 、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我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如果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
17、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或者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2540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
4 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为了打破这种传输式的教学方法,我先让学生先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开始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我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 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进能化成有限小数。”„„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也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我们现在口头上经常说要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但是怎样结合,又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我们既要为学生创设条件,从他们的生
5 141513173437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又要引导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比如:二年级的知识,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36元零钱,买一件85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这时学生的思维会固定在100元加36元得多少呢?再减去85元最后会得多少呢?这样在实际生活中不方便,所以我拿出1张100元和36元零钱给学生去现场体验一下,这时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14元,爸爸最后的钱是36+14=50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小结与建议。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作为我们一线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第四篇:实施有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在课改的浪潮下,要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的能力就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站在生命层次的高度,运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高效果、高效益、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是从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双赢教学,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智慧的生成、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保证课堂教学切实有效,其关键在于实施好以下策略:
策略之一: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确当的教学目标并始终明了这一目标对于整个教学的统帅作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既重视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充分利用历史知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史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确定的目标应当做到:(1)科学性,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准确的,教学内容要从课本出发,使课本知识具体化,对不同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科学的弹性引申。(2)量力性,比如高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落实在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宜,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情来把握教学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节奏,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实际认知水平和兴趣特长,从引知激趣入手,多采用辩论讨论、情境探究的手段,逐步引导启迪思维,指导方法,培养能力。(3)程序性,教学程序的安排应该合理、科学,体现教学内容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分到合。(4)全面性,既要确定基础素质的群体培养目标,又要确定具有不同爱好特长的个体培养目标;既要有知识教学目标,又要有能力培养、方法指导目标及心理品德培养目标。使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能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教学,教参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将近现代史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使学生受到唯物史观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具体化,同时还增设了提高素质的目标,引导学生从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变“灌输式”为“体验式”,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服装设计师、美食家、建筑师、旅行家、风俗顾问等,进行体验,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她们对衣、食、住、行演变的感悟,进而师生展开“你怎么看时尚?中学生应该怎样着装?” “2008年服装流行趋势发布”等。这种活动,没有任何的说教,但所有教育的目标,都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与升华。
策略之二:精当清晰讲授,提升认知的深刻性
历史课终归要讲授,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往往变着法子追求课堂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教师当讲的没讲,教材该挖掘的没有挖掘,致使教学缺少了深度和厚重。实践告诉我们:新课程的实施,教材难度、深度加大,单靠授课技巧和直观性的教学情境是不能上出高质量的历史课。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活动,而没有教师激情奔放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很难有“理性认识”的飞跃;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纵横捭阖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老师富有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灌输和引导,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只让学生自主感悟而没有教师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以及洗炼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学生的心灵世界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阳光。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而且要有的放矢地讲、饶有兴趣地讲、富有智慧地讲、充满激情地讲,不仅要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要讲价值取向;不仅要讲解题思路、学习方法,还要坚持信念的引领。要讲得学生沉浸其里,陶醉其中,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品格就会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潜滋暗长。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罗马人的法律》的教学,教材中原法律条文引用极少,时空跨度大,语言表述抽象理性,对高中生而言,比较陌生,尤其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足,较少接触法律活动,缺少法律实践的经历,对“法律对于社会生活的维系作用”的理解更加困难。所以我采用四个案例举案说法,来增强学生思维的密度。通过适度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对本节法律知识从不理解到理解,认识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和法律、法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而且通过对罗马法学习的点拨,学生们觉得其中有许多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如学生甲认为:我一直觉得我遵纪守法,法律离我很远,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学习、掌握法律知识非常重要,连古人都知道“对法的不知是不可原谅的”,何况我们?我也觉得我们应该更好地去普及法律知识,你看古人把法律条文刻在铜表上让大家熟记,我们现在也应该把一些常用的法律条文贴出来让大家熟悉。学生乙认为:无论如何,罗马法是奴隶制文明的产物,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定法律时更能体现法律的平等精神。学生丙认为:保护私有财产不应该成为罗马法不平等的体现,在第四次修宪中,我们也提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条与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条款一起,体现了我国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必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学生丁认为:由于时代的局限,罗马法中对奴隶,对妇女,对儿童都有很多不平等的地方,我们现在虽然在法律上对妇女、儿童有保护,但在实际生活中,她们还是弱势人群,如何更好地保障她们的合法利益,法律的实际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策略之三:整合创新教材,注重知识的鲜活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老师和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只有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创造性开发与创造性使用才能从容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首先,整合创新教材,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表达的“内容目标”,是如何从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意义上表达、呈现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并借助课程标准中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提示与建议”,把握有关内容教学的侧重、难易、详略的要求,恰当处理好教材上看似比较多的教学内容。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教学才能对症下药突显亮点,才能在体现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其次,整合创新教材,要根据教学需要宏观上理清思路,细节上学会推敲。人民版教材以专题为学习单元,在结构上采用“模块→学习专题→课”的形式编写,在时空上,则按照“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顺序编写。以必修(一)模块为例,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将本模块的内容编为九个专题,如果我们教条、机械地完全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那么这种从古代到近代、现代时序上的双重编排(即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再回到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不仅不利于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体现不出《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和“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的理念,体现不出中国在世界史中地位,而且还容易使学生造成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可以适当打破教材的叙述顺序,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作适当的调整,重构“古代(中国史和世界史)近代、现代(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时序,大致将同时期的世界和中国的历史放在一起。调整后的顺序如专题一→专题六→专题七→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八→专题四→专题九→专题五。同样,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生不好理解的概念可做补充,如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目,可补充“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目结合的经济结构受外来商品的冲击逐步分离;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给自足的的状态被打破。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结构的变动”。另外,对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通过一些轶闻趣事来增加历史的可触摸感、真实感,使历史人物有更多的亲切感和人格的丰满。例如在1927年,梁启超被美国医生误切了一个好肾,为了便于西医在中国的推广,为了维护西医在中国的声誉,梁启超谢绝了他的学生徐志摩对美国医生起诉的提议,不要赔偿,不要道歉,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着痛苦,1929年梁先生与世长辞。这件事足以使学生对梁启超油然而生敬意,足以让他从逝去的历史中复活。
再次,整合创新教材,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寻找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寻找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点及中外历史的比较点。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会实际内容,有目的、有重点的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做到有的放矢。如我在讲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的教学时,考虑到古代的希腊雅典在时空上离我们的学生都太遥远了,如何才能将遥远的古希腊变成学生触手可及的“现实” 呢?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入手。奥运会不仅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中国的国旗国歌一次次的升起响起,他们还记忆犹新。我就以雅典奥运会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希腊雅典,然后,通过教学地图使学生对希腊雅典的地理位置有个初步的了解,如:希腊雅典是个欧洲的国家,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具有沟通欧亚非的区位优势;接着,引导学生看希腊雅典的地形地貌,如:希腊雅典多山,海岸曲折,然后设计问题: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希腊,你会选择哪种谋生之道A:手工业 B:商业 C:农业,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选了商业。随之,我再让学生回忆中国的地貌特征,又设了:根据中国的地貌特征你认为我们的祖先最有利于从事于A:手工业 B:商业 C:农业,学生也会选预设的C。在这个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拨,继续设疑问: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活动下,中国古代先民选择了何种政治制度?学生稍加思索会答出:“君主专制”,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何中国的先民会选择君主专制呢?讨论后得出:因农业需要灌溉,而灌溉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兴修水利,权利比较集中有利于从事这项事业。而希腊呢?商业活动是希腊的首选,商品需要自由流通,商人的流动性大,他们需要自由的环境,于是希腊先民选择了民主制度。让学生们明白,一种政治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把学生引导到希腊政治制度的条件上,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同学们,你们现在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为何享有或者不享有?”此时学生会联想到初三学过的我国宪法中规定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条件,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与己有关的政治问题入手,说明古今政治制度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明白:古代希腊民主制度是古希腊人在自然、历史、政治、经济等具体条件制约下的一种选择。可以说,这种问题贴进生活,学生感兴趣,自然会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既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也使学生对现实社会更加关注,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总之,要用现代视角追逐历史的前沿知识,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来突出知识的前瞻性;要把准学生的思想动态,联系时代热点,贴近学生生活,高效推进课堂教学的动态展开。
策略之四:化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能力创新化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默契并行之有效的行为方式,它对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特殊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应真正体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促进课堂多维信息的有效交流。 优化教学方法必须做到:(1)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选择教学方法,比如考虑所选的方法是否适宜于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材内容,是否有时间应用等。(2)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围绕学法选择教法。(3)要根据教师特长与教学风格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教法。(4)要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如考虑到教学设施、教学媒体的现状等。一般说来,在记忆性历史课堂教学中,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面的知识(基本的史学原理、观点、历史概念),教师可选用讲授法、谈话法等。但要尽量避免“有教无学”的教学弊端;在思维性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面的内容,教师可采用讨论法、探究法和启发法等,但也要防止“学大于教”的弊端,因为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下,学生容易疲惫,对学习会产生厌倦心理。应该说,教学方法各具特色,每种教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特定的适用条件,但也都存在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辩论法。对一些思辩性较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或者史学界仍存在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海峡两岸最终能走向统一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观念是否深入民心? 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恶魔? 东欧剧变是坏事还是好事?等要求学生展开辩论,辩论时可采用个人辩论,小组辩论和大组辩论的方式进行。通过辩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使学生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促进学生思想成熟,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和态度;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学会聆听,学会赞赏,学会相互接纳,学会分享互助。选用辩论法则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强烈的竟争意识和思辩技巧,要求老师能给学生思维的深入以及时而恰当的引导和指导,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策略之五:巧用教学机智,把握动态生成
有效与智慧共存,有效的课堂会时时闪现智慧,智慧的课堂也会处处彰显有效。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富于变化的,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如何解决?某种意义上,可以用“靠教学机智”来回答。一个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在面对难以预料的偶发性事件时,总能在瞬间机敏地作出判断,灵活巧妙地实施临场应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解决了从学生那儿涌现出来的生成性问题,而且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如我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三)《顺乎世界之潮流》的教学时,很多学生都笑谭嗣同很傻,他们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束手待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针对学生们的这一想法,我及时改变教学计划,就此以“从谭嗣同之死想到的„„”为题展开讨论、辩论,结果有不少同学改变了原先的看法,不仅认识到谭嗣同并非不热爱生命,而是更高意义上追求着生命,他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国家、民族的生命中,其人格得到了提升,而且还意识到谭嗣同身上有许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为真理而献身精神,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变法图强的改革精神;敢作敢当,敢与邪恶(落后)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当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时,学生的情感与精神都已得到了升华。是的,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抢话”的突发情况,怎么办呢?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还是来个“回避肃静”?我想最好的作法是:不要制止学生的抢话,而要利用抢话的内容实施教学的二度设计,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使抢话内容成为发现规律的新起点,既生成了精彩又张扬了学生个性,同时还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岂不是一个高效的“不曾预约的精彩”!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要注重如上几点,并使之保持合理的张力,有机融合、相辅相成。这样“心灵与智慧共舞”的高效课堂教学也就落实到了实处。
实施有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田
彩
英
第五篇: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长武县初级实验中学 韩金花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拓和探索优质、高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积极强化历史教学的实践性、有效性。
一、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教师,在平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免有些枯燥而乏味的教学,如何使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就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或创新,主动地转化教学角色,由从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倡导者、课堂教学设计的承载者、课程改革的创新者,而理念转化之后,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否博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也应该努力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1 作为教师,自己不光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3、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通过写教后记等,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二、培养和营造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和氛围
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要学好课程,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导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点。众所周知,兴趣是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的,就像学习心理学一样,需要引导,需要诱发兴趣的产生。如何为之呢,这就要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长此以往,也就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如果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状态就会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主动性就提高了,那么学习的效率就进一步提高了。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努力缩小 2 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如讲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时,引如当前对外开放、外商投资的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从而引起学生共鸣,认识到只有开放中国才有光明前途。
三、选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目前,有些教师盲目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的排斥几乎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似乎沾上了“讲授”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其实他们崇尚的只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1、巧设疑问开启学生心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是学生由表及里思维探索的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心智,能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我在历史教学中,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界。如在上《戊戌变法》时问: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是随康有为、梁启超一同逃往国外,还是留下来和顽固派斗争到底?哪种选择是明智的?这一下子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小组间很快展开了辩论。学生很自然地站在这三个人物的心理角度去结合历史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番,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长远打算和短期效应、苟且偷生、个人奋斗和以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的天平上掂量,从而不仅能理性地分析三人物的抉择理由,更能够使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获取新的认识。
2、巧设开放的气氛使师生平等互动。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出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很难想象只有“教”或只有“学”的课堂,要么是“一言堂”式,要么是“放羊”式的了。那样的课堂是无效的!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4 在平等互动中交流沟通,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历史学科需要互动,依靠互动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整合、教学环境得以优化、教学凝聚力得以增强、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这种互动是一种“灵动”,是课堂的生命力。这种“灵动”,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重心下移,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实现。
四、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创设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维过程等。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积极推广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之一。但是,有不少教师在利用这一课程资源的问题上存在着误区,部分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大有代替常规教学成为课堂中心之势。我认为,现代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课程资源现代化了就是教学现代化了,也并不是有了新奇生动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能提高了。多媒体网络资源只能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果从头到尾演绎网络资源的话,很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媒体利用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也不利于师生
5 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会被多媒体的连续演示挤掉,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来不及对知识内容作出深入细致的思考,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这样一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实现了。
五、开展“教师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通过合作备课,协同施教,加强集体备课,并常听课评课,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而“资源共享”使全体历史教师不断进步,共同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还在不断的探索中,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更好的运用在教学上,切实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