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趣味体育教学设计
第一篇:初中趣味体育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游戏的运用
【摘
要】初中体育的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游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进行了介绍,旨在更好地做好体育教学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趣味游戏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42
通过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一定的竞争性,能够被学生广泛接受。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体育的崛起,体育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身心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们的发展状况是学校体育开展实施情况的基本反映。在开展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时也要尽可能的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有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素质教育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关注课外体育活动。而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强身健体功能
对青少年而言,体育活动能够强身健体,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完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参加体育锻炼,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挑战。其实,还有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
二、趣味游戏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带着兴趣去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兴趣是任何学习的动力,在体育的学习中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将趣味游戏同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趣味游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结合方式。不仅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更主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跑、跳、走、投”等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这些基本的活动能力的培养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学生对游戏的方式较为认可。与此同时,也对竞争性的游戏充满了期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不仅能够是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的形成。此外,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扩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的要点
(一)根据学生特点合理选择趣味游戏的内容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趣味游戏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根据各种情况,选择趣味游行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最好的发挥趣味游戏的作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设置和选择时。首先要对游戏本身的内容和特点要详细的掌握,做到和教材的无缝连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掌握教学的内容。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在以培养学生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赶小猪”的游戏方式,设置游戏情境:有一群小猪很调皮,老是在主人身边蹭来蹭去,给主人捣乱,主人很生气,决定把这群小猪赶到猪圈中。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人数相同的小组,每组分给一个排球和一个乒乓球拍,设定两个界限,让每组学生从界限的一端按照指定路线用球拍把排球赶到另一端,然后再把球赶回出发点,交给本组的下一个学生,依次进行,看哪组学生最先完成,对最先完成的组给予表扬或者适当的奖励。通过“赶小猪”这种趣味游戏,学生认识到了“小猪”的调皮,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使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在游戏中得到了提高。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注重的是对体育技能的教学,这就要求在运用趣味游戏进行教学时,必须与低年级有所区别。例如:在锻炼学生的腹背力量和上肢力量的教学中,运用“木头人”的游戏,在操场上画一条起跑线,在前方三十米处放两个垫子,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下达开始命令,排头立刻跑到垫子处,仰卧在垫子上;然后第二个人跑过去,拖住排头的颈后部,将其抬起,成直立状;然后排头跑回本队队伍中,第三个人进行接力,重复第二个人的动作,最终看哪组最先完成。以上就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恰当的趣味游戏,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在开展趣味游戏时教师要做好示范
教师对趣味游戏的示范和讲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师需要对游戏的规则与方法等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做出标准的示范。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游戏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游戏之来。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选择的趣味游戏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现,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一些对抗性强的游戏,教师还必须强调游戏的纪律,同时在分组上要做到均匀。
(三)完善趣味游戏教学方法
只有对趣味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方法的优化,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是建立师生间良好的关系。教师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与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关系,学生生一起进行游戏,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在短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向学生讲解短跑的基本要领,然后和学生在一起做接力游戏,和学生打成一片,不仅使学生的短跑能力得到加强,还培养了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以后的教学。
2.是要在教学中,使用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好奇心,争胜心都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开展竞赛性的趣味游戏,提高教学的效率。此外,还需要在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让学生们扮演一只只青蛙;然后教师进行蛙跳动作的示范,学生们在进行蛙跳时看谁跳的最远,并且谁的动作和青蛙最相近。这样,学生在模仿青蛙的过程中,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立定跳远这项技能。此外,还要做好课后的总结工作、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更好的做好体育教学工作。
趣味游戏对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趣味游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目的在于更好的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效果,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篇:趣味体育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校本课程趣味体育学科教学计划周次时间内容
第一周2013.10.9单人跳绳
(一) 第二周2013.10.16丢手绢
第三周2013.10.23单人跳绳
(二) 第四周2013.10.30两人三足
第五周2013.11.6双人跳绳
(一) 第六周2013.11.13老鹰捉小鸡 第七周2013.11.20
第八周2013.11.27
第九周2013.12.4
第十周2013.12.11
第十一周2013.12.18
第十二周2013.12.25
第十三周2014.1.8
第十四周2014.2.26
第十五周2014.3.5
第十六周2014.3.12
第十七周2014.3.19
第十八周2014.3.26
第十九周2014.4.2
第二十周2014.4.9
第二十一周
第二十二周
第二十三周
第二十四周
第二十五周
第二十六周
第二十七周
双人跳绳
(一) 木头人 双人跳绳
(二) 丛林逃生 跳大绳
(一) 跳大绳
(二) 复习跳绳并考核 跳大绳(下饺子) 大鱼网 跳大绳 抢凳子 踢毽子
(一) 贴烧饼 踢毽子
(二) 丢沙包 踢毽子
(三) 鸭子赛跑 双人对踢毽子
(一) 飞羽入筐 双人对踢毽子
(二) 考核 郑州市二七区郭小寨小学责任教师:王君2013年10月 2014.4.162014.4.232014.4.302014.5.72014.5.142014.5.212014.5.28
第三篇: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摘要:教学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这种语言艺术使用得当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埃克斯莉说:“教英语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那种方法。”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感到学习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愉快地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随着英语教学新课标的推广,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探索适合现代英语教学的新方法,英语趣味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关键字:英语、教学、趣味、兴趣
就教育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大部分的学生学不好英语,认为学英语难,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对英语缺乏兴趣,为了考试而被动地学习英语。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正是趣味学考虑的出发点。
让课堂变得更有趣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学习英语的意义。
明确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和了解英语在社会发展中的广泛用途,是形成学生认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在小学接触过英语。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教育条件和考试措施,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合理的认识。他们没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致升入初中时已良莠不齐。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初一上第一节课前一定要认真准备。收集大量的能说明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的例证,在上课前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学好英语打下基础。有了这一良好的开端,学生才能逐渐明确学习英语的深远含义,并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无兴趣可谈,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便可打破这一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当中,教师可在课堂中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和礼仪,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联系实际,让学生分组扮演服务员与顾客编一组对话。这样既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又可通过课堂直接反馈,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句型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布置适宜的作业训练。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怎样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多媒体教学具有鲜艳的颜色,逼真的声音和丰富的动态画面,对学生的感观形成多种刺激。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身心愉悦地掌握知识。避免让学生在紧张的心理状态下被动学习,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还可以采用图画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画引进课堂,加强学生的印象。我们也可采用表演法,让学生把所学内容编成短剧在课前进行表演,学生们一定非常乐于参与。这样在娱乐中学会了知识,让枯燥单一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学唱英文歌曲,朗读英文文章,观看英文电影等。当然也可引进竞争,让男女学生或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以此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目的。
三、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外语教学主要放在课内,向40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节英语课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还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合理适宜的课外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跃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英语单词竞赛,出英语手抄报,表演英语短剧比赛,英文写作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还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课外活动往往可以让我们取得在课堂上无法取得的惊人效果。
此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调动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关键因素。英语教学是双方的情感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特别容易出现“爱屋及乌”现象。如果他们喜欢某个老师,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更感兴趣更重视,肯花时间花精力去学这门功课,因而这科成绩也很优秀。反之,他们若不喜欢某位老师也就连带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成绩自然受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时时关心学生,处处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如果学生对所学语言本身产生了兴趣,希望自己成为有效地掌握这门语言地人材。这种愿望可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让传统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快乐学英语。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黄远振,刘道义,《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4.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新余四中
廖艳艳
第四篇: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谈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法已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甚或成了扼杀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痼疾[1]。那么,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呢?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 题,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战略工程。这里笔者仅就历史教学的求异思维谈一点管见,抛砖引玉。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 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内涵具有广博的开拓创新性和迁延性,运用求异思维教学能够克服教学 模式的凝固化和一统化弊病,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相因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一 个新的领域中进行思维的创造性、开拓性的辐射与复合。显然,逆向性创造思维有益于启迪和挖掘学生潜在的 智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中的病灶实施内外科手术,让它恢复活力,健全起来 。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传统的方法是从原因到结果,这已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它把学生的思维框定 在机械性的思维界域内,使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性。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他们便会束手无策,不 知其解。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法因失去了人的主体意识,不仅不能启迪萌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反而还阻碍了 学生创造性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有人称这种思维为可悲思维或“僵尸思维”。为了更好地剖析历史教学的求 异思维,必须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双边逆向性创造思维的辨证关系 教学一致性原则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中小学各科教学 或多或少有求异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但是不够突出,重视不力,教学方法不得体,历史教学尤其如此。当然 这并不等于说单一性的教或学有悖于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我们只是强调,只有明确地认识到处理好教 、学过程中双边逆向性创造思维的辨证关系,才有可能有的放矢。教师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主体,起主导作用 ;学生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客体,具有能动协调的特性。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制约,构成完整的回流思维体系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重此轻彼,顾此失彼,则相互干扰,一伤俱损。教师逆向性创造思维诸要素与学生的 逆向创造性思维因素成正比例,潜移默化,互为反馈。教师只有大胆地追求并能动地运用求异思维教学,才能 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逆向创造思维起主导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学双边逆向性 创造思维的辨证关系,才能卓有成效地实施并发展教育教学的求异思维。值得肯定的是,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 异之处,它的内涵广博精深,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2],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求异思维的外部环境 即它的语言美感情境。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和信息反馈。 历史教学求异思维的语言应该是刺激和促使信息接受者思考的语言,应该是使信息接受者同时参与信息创造的 语言。缺乏求异思维信息反馈,任何美妙的教学方法,再新的信息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有如一首不能刺激信 息接受者思考的诗,也绝称不上出色的作品。所以说:“完全没有语言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 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3]。有关历史教学语言美的论述,笔者在《中学历史教学语言美初探》[4]一文中 把它的特点归纳为“四美”,即具象美、弹性美、密度美和观察美。历史教学的求异思维不仅需要有生动、形 象、丰富的感性材料,尤其需要学生自我逆向性创造思维的密切协同配合。通过求异思维教学,便能发现这种 思维具有凝聚、交融、互补和反馈等多种功能。
二、教学过程中双向性求异思维必须同步共振
这种同步共振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求异思维必须与求同思维同步共振。两种思维经过交融可以解决 教学中出现的复杂、深奥的问题,采用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的方法,逆推反正,同中求异便能找得最佳答案。 二是要求更新历史教学的观念,促使历史教学信息的思维辐射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思维聚合同步共振。历史这门 人文学科的可知性、过去性强,且层次交迭,范围广,意象远,而且只有当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辐射与聚合协 同共振时才能奏出一曲和谐悦耳的新乐章。三是必须透彻全面理解同步共振的内涵。不能望文生义,将同步共 振错误地理解为“同行”、“滞前”或“超前”。其本意是指教师使用求异思维教学与学生自我求异思维的相 互感应、积极配合、相互制约、互补反馈,得出与众不同的新思维成果。只有这样,学生在接受求异思维的训 练后才能准确地去把握新材料并进行思维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为什么高 考文科考生有人面对历史材料分析题、问答题总感到棘手,以至很被动?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中缺 乏大胆的创造性、求异性,总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常规性的思维框架里。值得注意是有不少教师虽然大胆地运 用求异思维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只抓住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求同思维即聚合思维的返流作用。求 异思维并不排斥聚合思维,只有当它们协同共振才能出现正常现象。所以,教师在增强自身的求异思维功能的 同时,要对学生加强求同、求异两方面思维的训练。聚合思维在于求同,发散思维在于求异;运用求同思维, 分析便能透彻全面,还便于寻找规律,运用求异思维,分析便会精辟新颖,从而收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 果。所以说:“人的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不同水平或多层次综合的产物,只有发散度愈高 ,聚合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5]
三、求异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积极的创新性和大胆的 开拓性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从广义上说,因果联系仅仅“只是世 界性联系的一个极小部分”[6],而“相互作用才是事物真正的终极原因”[7]。学生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现象、 本质和某些结论的来龙去脉,大胆地运用求异思维,于“异”中把握其个性特征,才能认识历史发展的特殊规 律。如讲英国工业革命,如果教师一反传统型的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罗列法,而采用以图表、文 字数据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新成果,让学生在惊讶中追寻其历史根源的方法教学,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才 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探索求新的人。不到沸点,水怎么会沸腾?不经撞击,燧石怎么会迸发出火花?我们培 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还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跟 我无关为跟我有关,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传统的因果联系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处于抑制的“休眠” 状态,大大妨碍了创造思维的发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人的脑力劳动中最深奥的是创造,而现在因 为我们不了解创造性的过程,只能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也许摸会了,也许摸不会。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 有朝一日我们就能懂得创造规律,能叫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那该多好呵”[8]。求异思维对问题的解答不限于 一种方法或一种结论,而是向四面八方去思考,以寻找各种各样解决的方法,提出各方面大胆的设想,以求得 光芒四射的智慧。求异思维常常表现为打破框框的别出心裁、超乎寻常,因而易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童年时 代的司马光砸缸救小孩,曹冲称象等就充分说明了求异思维的开拓意义。同样,大胆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学术、 教育科研也会获得可喜的成果。湖南常德师专历史系韩隆福先生敢于开创性地把求异思维运用于学术、教研, 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近几年,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80多篇论文,便均以思维新、角度新、立论新而见长。 尤其是他的得力新著《隋炀帝评传》,一反传统型的“炀帝为暴君”的学术观点,有理有据地肯定了炀帝的历 史地位和杰出贡献,公正客观地归还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赢得了中外专家学者的首肯。笔者在上历史课的时候 碰到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五四运 动后中国革命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为什么又说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有很高层次的开拓求异性,是求异思维的信息反馈。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既要给学 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教学不只是死板板地向学生 传授知识,而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后者微不足道,甚至认为只要把知识 灌入学生的大脑就行了。其弱点是片面地把知识当成目的,讲求“积累”知识,使之变成“不能活动”和“不 能进入周转”的积压物质“贮藏在学生的记忆里”。在知识急剧增长的今天,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论,强调有效 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追求思维的积极性。正如列宁所言:“我们要用基本的事实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 者的思考力”[9]。
总而言之,求异思维是一种高级水准的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 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反馈性,克 服片面性、表面性、模糊性、线粒性等弱点,努力为学生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发展更 新,培养智能型全方位人才。 注释:
[1]详见拙作《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再探讨》,《教育教学论文选》,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版。 [2]参见拙作《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湖南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
[3]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第38~~39页。 [4]《武陵学刊》,1993年第4期。 [5]郑日昌《创造力的测验》,《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第1期。
[6]《列宁全集》第38卷第170页。 [7]《马恩选集》第3卷第552页。 [8]钱学森《思维科学探索》第221页。 [9]《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
第五篇:初中英语趣味教学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 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 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 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 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 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 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 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节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 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 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 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 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 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 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比如教字母,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 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其乐融融。
四、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 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话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 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 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以上几方面只是简单地勾划了趣味教学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如何在这些方面或更多的方面进行探讨,我认 为那是大手笔,非本人能力所及,这里只想“抛砖引玉,”能得到同行的赐教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