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保险中介竞争战略研究(通用)

保险中介竞争战略研究(通用)

保险中介竞争战略研究第一篇:保险中介竞争战略研究保险中介企业竞争策略研究保险中介发展和保险市场是结合的,在新的发展时期,保险市场得到了繁荣发展,保险中介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愈来愈大。保险中介企业的发展需要从市场化的角度进行考虑,提高自。

保险中介竞争战略研究

第一篇:保险中介竞争战略研究

保险中介企业竞争策略研究

保险中介发展和保险市场是结合的,在新的发展时期,保险市场得到了繁荣发展,保险中介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愈来愈大。保险中介企业的发展需要从市场化的角度进行考虑,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深化保险中介企业的竞争发展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企业发展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一、保险中介的发展作用及企业发展当中的问题

(一)保险中介的发展作用

从当前我国的保险中介的发展形势能够看到,发展势头比较强,保险中介的良好发展对我国保险企业经营模式的优化促进就有着积极作用。我国保险企业在很长的发展时期是通过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模式,整体的经营效率比较低,在保险中介的行业发展下,对这一经营模式就产生了很大冲击,也大大刺激了保险公司产品随市场发展而变化,使得保险公司逐渐向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1]。从整体的发展形势上来看,保险中介对保险企业所起到的作用就愈来愈突出。

保险中介的发展对保险行业服务的领域有着拓宽的作用。我国保险市场在不断的完善,中介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发展对我国保险服务行业的深度以及密度有着扩大化,对整个保险领域的发展也有着拓宽作用。在保险中介的发展过程中,就能促进保险行业的创新发展,主要就体现在保险产品层面的创新以及渠道的创新和服务上的创新等,这些创新就必然对带动整个保险行业的良好发展[2]。除此之外,保险中介的良好发展对保险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对保险需求就能起到积极刺激作用,从而使得保险业务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保险中介企业的发展当中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的保险中介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是阻碍保险中介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发展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保险中介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保险中介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发展,首先就要能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其按照目标进行突破。但是从保险中介企业实际发展的现状能看到,一些企业的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的发展目标上实现,发展的整体目标制定不合理等,没有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相结合[3]。再有就是保险中介市场的行为不规范,这也就使得保险中介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整体的环境对保险中介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其二,保险中介企业盈利模式有待完善。保险中介企业的生产发展,主要是依靠着盈利,但是从实际中保險中介企业的经营盈利的模式现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经营盈利模式不完善的现象比较突出。当前的保险代理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几种,赚取佣金以及做成平台和资本市场获得利润。而当前保险中介企业的盈利模式还在保险产品销售上产生的业务佣金,从整个业务来源的现状能发现比较的单一,在价格的竞争上就对传统运用带来很大压力。

其三,保险中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从当前我国保险中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来看,还相对比较低。专业化的企业机构在规模上相对比较小,竞争力不是很强,并且在业务的层次上相对比较低,结构也比较单一化[4]。保险中介企业的专业化人才相对比较紧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公司还没有形成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等,这些层面的发展问题就对保险中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有着很大阻碍。

二、保险中介企业发展竞争策略实施

保障保险中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就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这样才能有助于其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实际提出几点措施:

第一,明确保险中介企业的发展方向。保险中介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竞争策略的科学实施,首先在发展的方向上要能够加以明确化,保障保险中介企业的规范化发展。这就要求市场监管方面能够正确的进行引导,以及保险中介企业自身能够加强内部的制度建设,保障企业内部的健康发展,能够树立自觉守法和自律的意识,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保险中介企业的良好发展[5]。再有就是要能够明确保险中介企业向着专业化以及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的注重业务的创新以及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能。

第二,优化保险中介企业盈利模式。为促进保险中介企业的良好发展,就要在经营盈利模式上进行优化,实现经营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要能够积极的借鉴发达国家的保险中介市场经营盈利的经验,结合实际进行制定晋级标准等,实施考核的方式,从经营好的中介代理公司进行升级和留存,这样才能保障保险中介的发展优势。只有从盈利模式上进行创新发展,才能真正的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提高保险中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保险中介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提高专业化程度,加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注重和高校合作进行培养专业化的人才,能够丰富教育的资源,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再有就是要对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教育以及人才流动机制的合理制定,将业务的结构能够及时性的调整,发展专业的优势,这对我国的保险中介领域的发展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第二篇: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网销保险异军突起传统保险中介渐被边缘化前瞻网摘要:王老吉PK加多宝,和其正消失了;360PK金山,卡巴斯基消失了;可口PK百事,非常可乐消失了;苹果PK三星,诺基亚消失了;小三PK正室,官员消失了。按照这种逻辑,各保险公司网销PK线下,保险中介是否也会消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过在现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却出现了“鹬蚌相争,渔翁消失”的有趣现象。细想来这种逻辑也合情合理,商场如战场,从来都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保险销售渠道的竞争一直很激烈,互联网的加入更可能导致部分保险公司无钱可赚,甚至消失。

中介渠道收入占比开始下降产险明显

一直以来,保险中介就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数据显示,2012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2757.7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540.3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9217.41亿元,占2012年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2.4%。

保险中介又包含了保险专业中介、保险兼业代理、保险营销员三个部分。保险中介内部之间,同一类型中介内也都竞争异常激烈。保险专业中介渠道以销售产险为主,2012年实现保费收入1007.7亿元;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以及保险营销员以销售寿险为主,2012年兼业代理机构实现5877.17亿元的保费收入,保险营销员实现保费收入6010.16亿元,也是保险行业最重要的两大渠道。

保险中介机构近年来的整体经营数据一直稳中有升,那我们就看看保险中介行业哪些数据在下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32家,同比减少22家;保险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2.4%,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其中财产保险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寿险下降1.8个百分点;财产保险公司通过营销员实现的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3%。

从整个保险中介行业的下降数据来看,除了个别传统产险的保费收入下降外,就是整个渠道收入占比的小幅度萎缩。寿险方面由于产品特征,依然依赖于线下销售并实现份额增长以外,产险各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均出现了下降。这或许也印证了互联网的进入,开始对保险销售渠道格局的改变。

网销保险能否威胁到传统保险中介

1 我们之前对网销保险进行过一组数据分析:保险网络销售是近两年增速最快的渠道,很多公司网销保费多翻番,最高的增速甚至超过400%。2012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收入规模达到39.6亿元,较2011年增长123.8%,占中国保险市场整体保费收入0.26%。

仅仅0.26%显然无法撼动82.4%这个数字。但作为互联网金融的起始元年,如果说2012年的网销保险只是热身,那么2013年好戏才开始上演。2013年10月,由阿里巴巴、中国平安和腾讯等合资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通过保监会审核批,注册资金10亿元,注册地在上海外滩金融试验区。业务范围包含与互联网交易直接相关的企业/家庭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

此外中国平安、泰康人寿、天平车险、昆仑健康等10家保险公司已经在淘宝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从0到2012年6.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仅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而保险市场远没有消费品市场那么大,意味着保险市场销售渠道的变化可能比网络零售市场更快。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网络保险市场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增速料将有所下滑,但渗透率将明显提升。2017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收入规模将达到1087亿,渗透率将达到3.64%。2020年或超过6.3%的渗透率,而这仅是个过于保守的数字,初生金融市场的变革远比消费品市场来得剧烈。

2013-2017年网络保险市场容量预测(单位:亿元,%)

2

附:《2016-2021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概述

1.1 保险中介行业的定义

1.1.1 保险中介的定义 1.1.2 保险中介三大主体分析 1.1.3 保险中介与保险的相关性

1.2 保险中介行业的分类

1.2.1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1、保险代理公司

2、保险经纪公司

3、保险公估公司 1.2.2 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1.2.3 保险营销员队伍

1.3 保险中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3.1 保险中介行业法律法规 1.3.2 保险中介行业监管环境

1、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成效显著

2、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3、市场风险得到及时化解

4、制度建设逐步完备

5、行政许可工作进一步规范

6、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升

1.3.3 “十二五”期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任务

1、推动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鼓励保险营销模式创新

2、大力发展专业中介机构,提升行业的专业化水平

3、鼓励兼并重组和综合经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4、提升机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5、完善保险监管制度,促进保险中介机构做强做优 1.3.4 2014-2015年保险中介行业监管任务分析

1.4 保险中介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4.1 行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和GDP的变动关系

2、保险业增长速度和GDP增速的关系 1.4.2 通货膨胀对保险中介的影响 1.4.3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1.5 保险中介行业消费环境分析

1.5.1 我国居民收入与储蓄分析

3

1、保费行业与居民收入相关性

2、保费行业与个人储蓄存款相关性 1.5.2 居民消费结构对保险需求的影响

1、我国现阶段消费结构及保险需求分析

2、我国消费结构变动轨迹

第二章:国际保险中介行业在华布局与经验借鉴

2.1 全球保险中介市场现状对比分析

2.1.1英国 2.1.2美国 2.1.3日本

2.2 国际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经验分析

2.2.1 英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轨迹

1、英国保险中介发展历程

2、中介业务结构分析 2.2.2 美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轨迹

1、美国保险中介基本情况

2、保险市场业务结构 2.2.3 日本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轨迹

1、日本保险中介发展情况

2、寿险规划师渠道 2.2.4 德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轨迹 2.2.5 印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轨迹 2.2.6 台湾地区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轨迹

1、台湾保险中介行业基本情况

2、保险中介发展特征 2.2.7 香港地区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轨迹

2.3 国际保险中介市场开放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3.1 国外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经验与启示

1、国外保险中介市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2、国外保险中介机构的组织形式分析

3、不同类型保险中介机构相对优劣势分析

4、保险中介市场的专业化与职业化道路分析 2.3.2 国外保险中介市场开放经验与启示

1、世界保险中介市场开放的不同模式

2、新兴保险中介市场开放的历程和特点

3、全球保险中介市场开放的启示

2.4 国际保险专业中介行业经营分析

2.4.1 国际保险专业代理行业经营分析

1、国际保险代理行业发展情况

2、国际保险代理行业并购分析

3、国际保险代理行业利润水平 2.4.2 国际保险经纪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4

1、国际保险经纪行业收入分析

2、国际保险经纪行业并购分析

3、国际保险经纪行业利润水平 2.4.3 国际保险公估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1、国际保险公估行业发展情况

2、国际保险公估行业并购分析

3、国际保险公估行业利润水平

2.5 国际保险中介与风险投资公司在华投资分析

2.5.1 达信保险与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5.2 美国佳达再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5.3 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5.4 怡安保险集团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6 国际风险投资企业投资保险中介分析

2.6.1 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6.2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6.3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6.4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2.6.5 鼎晖投资基金

1、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分析

2、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布局

5

3、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分析

第三章: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

3.1 保险行业整体运行现状分析

3.1.1 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规模

1、保费收入规模和增长情况

2、各险种保费收入及其比重 3.1.2 保险行业区域市场格局

1、各省份原保险保费收入格局

2、保费收入集中度情况 3.1.3 保险行业营销渠道综述

3.2 保险行业细分市场运行分析

3.2.1 财产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1、财产保险整体市场分析

2、财产保险细分市场分析 3.2.2 人身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1、人身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2、人身保险细分市场分析 3.2.3 其他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1、特殊风险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2、养老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第四章:中国保险中介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4.1 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概述

4.1.1 保险中介市场整体发展概述

1、保险中介市场运行分析

2、保险中介市场特点分析

3、保险中介主要问题分析

4、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情况

5、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展望 4.1.2 保险中介细分市场发展概述

1、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发展概述

2、保险兼业代理市场发展概述

3、保险营销员市场发展概述

4.2 保险中介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4.2.1 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分析

1、保险专业中介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2、保险专业中介行业整体运行分析

3、保险专业中介的主要问题分析

4、保险专业中介发展策略建议 4.2.2 保险兼业代理市场分析

1、保险兼业代理行业优势分析

2、保险兼业代理行业整体运行分析

6

3、保险兼业代理细分渠道发展分析

4、保险兼业代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5、保险兼业代理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4.2.3 保险营销员市场分析

1、保险营销员如何提高竞争力

2、保险营销员队伍整体运行分析

3、保险营销员队伍发展特点分析

4、保险营销员队伍的主要问题分析

5、保险营销员队伍发展策略建议

第五章:中国保险专业中介细分市场分析

5.1 保险专业中介细分行业业务范围界定

5.1.1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业务范围 5.1.2 保险经纪机构业务范围 5.1.3 保险公估机构业务范围

5.2 保险专业代理行业分析

5.2.1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运行分析

1、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主体规模分析

2、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业务发展分析

3、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经营情况分析 5.2.2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经营模式分析

1、内地保险专业代理主要经营模式

2、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经营案例分析 5.2.3 保险专业代理行业面临困境分析

1、保险公司担心对其固有渠道产生冲击

2、保险公司自身经营模式的创新,保险公司让利竞争如电销、网销

3、客户对保险专业代理的不认可

4、兼业代理与专业代理的竞争 5.2.4 保险专业代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产业扶植政策效应的显现

2、资源整合规模发展的趋势

3、风险投资扩张行业的最佳机会 5.2.5 保险专业代理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化重组、并购和集团化发展

2、机构联合,开发专业保险代理的专属产品

„„

7

第三篇:中国快递行业竞争力战略研究

一、前言

最近中国出台的十大振兴产业中包含了物流业,由此可见物流业作为朝阳产业,受到政府的重视之大,在国家的重视之下,相关物流产业的政策对物流业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在这样的一个大好时机下,中国的物流业应该利用这个契机努力发展自身。作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产业,它具有高收益,高潜力的特点,但是快递业怎么能在走得更远、更好,这是每个快递业从业者要面临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快递业的发展现状描述,从快递业的宏观和行业环境对快递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找适合中国快递业发展的竞争战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快递市场的宏观和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学者研究成果进行描述,进而提出快递行业的发展战略。自1979年中国引进快递业起,快递业在中国己经发展了30多年。中国快递市场基本形成了三大市场板块,即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及同城快递,主要有国有、民营和外资快递三大市场主体,有规模不等的快递企业约3万家。目前中国快递业出现了国有、民营、外资多经济主体、多种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状况。

面对来自国外快递企业的激励竞争,我国快递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在日以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物流企业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战略。

二、主题

国内快递市场发展现状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各个行业健康发展。物流业成为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受到政府重视,作为物流业的分支,快递业同样受到国家重视,因此国家对于快递业的配套设施也加大了资金和精力的投入,政策方面,对于快递业也有了适当的放宽。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严重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和快递领域政企不分的现象。各快递业管理机构服务于本部门和本地区,相互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各部门,各地区各管一块,将社会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形成分段式管理模式,并容易引起部门、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现象,导致快递市场人为分割,难以形成社会化快递系统和完整的快递网络。并且,政府政策,资金更多地倾向于支持大型的快递企业。同时我国快递业法律

法规仍不健全,导致很多时候企业运作无法律条款约束,造成市场竞争混乱。

2、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趋势明显,各国之间加强相互往来,致力于和平发展和以发展经济为主旋律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快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2007年7月,出国家邮政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全国首次快递服务业统计调查公析结果。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快递服务业发展目前呈现出几个新趋从被调查企业的从业人数、业务量、业务收入的发展情况看,快递服务的总体规模增长迅速。2006年与2005年相比,快递服务表现出非常强的活力,在需求的拉动下从业主体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新增快递法人企业404家,增幅为20%。所有被调查快递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增长36.3%,快递业务量增长22.4%,快递业务收入增长25%。从数据卜看,快递服务规模的增长与6DP增长密切相关,2005年至2006年,大体上GDP增长1%,快递规模增长2.5%。相关数据表明,快递服务需求旺盛,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及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3、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跨国贸易的往来越来越频繁,整个社会更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接受国际化全球化的理念。现代快递的服务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伴随着学校教育和政府、企业的进一步推动,现代快递业服务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快递企业。

4、技术环境

对于技术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引起快递业的重视,合理运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信息系统和网络,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快递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关注技术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来,我国的快递产业从起步、发展,现已渐具规模,快递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比较迅速。但是问题仍普遍存在:(1)各种快递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快递作业效率不高。(2)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快递设施的效率。(3)快递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4)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二)行业环境分析:

目前,中国的快递市场主要有三大竞争主体,第一是国有快递企业,包括中国邮政EMS、中外运、民航快递、中铁快运等,这些企业以其背景优势和完善的网络而在中国的快递产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第二是民营快递企业,既包括顺丰速递、申通快递等大中型快递企业,这些企业占据着一些地方市场,同时以一些城市为中心向其他地区渗透;也包括国内数目众多的小型快递企业,这些快递企业

以其规模小、成本低、体制灵活、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占据了当地一定的市场份额,往往以同城快递和省内快递业务为主要盈利方式。第三是外资快递企业,包括DHL、FedEx、UPS、TNT等跨国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完善的全球网络而使其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快递市场的迅速发展导致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中国快递企业高度分散,尤其是众多民营快递企业形成了一种接近完全竞争的自由竞争状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进退无障碍。外资快递企业不断的进入中国,尤其是全球快递产业的四大巨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使中国现有的快递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

国内快递业竞争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快递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快递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分析、快递产业的发展趋势、快递产业的竞争力策略研究。在中国快递产业的竞争现状研究方面,陈世阳(2007)认为中国的快递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目前已经形成国营、民营和外资三大市场主体,国有快递网络的自我转型与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扩张,并伴随着外资跨国公司的市场拓展和竞争,是现在中国快递市场竞争结构的主要特点。1田雪、张方生(2007)认为中国快递市场由于法律法规空白,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缺位、企业诚信缺失以及客户沟通渠道不畅导致中国快递产业诚信缺失,产业整体声誉狼狈。¨2沈群力(2007)详细分析了民营快递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特征,如企业数量多和规模小、企业过度集中于三大经济圈及部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等。3周扬(2007)研究了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市场分布和规模,总结民营快递企业迅速发展的三大因素为低成本扩张模式,贴近市场的运营模式以及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得出未来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面临选择,要么独立发展,要么寻求战略投资者,甚至被外资收购的结论。4张峰(2007)分析了邮政体制改革对民营快递企业的影响,指出邮政法的出台具有深远影响,未来快递业充满变数,希望邮政法及相关部门能为中国快递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5关于中国快递业竞争对策方面,陈谊(2000)通过比较了中外快递业的竞争策略,提出了中国快递业今后应该在原有的网络优势的基础上认识差距,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并实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等建议。6夏辉、金润圭(2007)指出快递属于竞争性商业服务,但由于行政垄断性和自然垄断性,快递业又表现出极强的垄断特点。入世过渡期满后,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邮政垄断,寻找垄断和竞争的最佳结合点,来加快邮政改革和民营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增强民族快递业的国际竞争力。7田雪(2007)认为,新的发展环境要求民营快递企业的成长不应当拘泥于以往的循序渐进式的经营方式,而应当善于借势,广泛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为我所用,即实行合纵连

横策略。8苗俊杰、陈翼等(2007)认为快递业能否乘势而起,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邮政体改能否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9孙冰(2007)认为邮政政企分开缓和了邮政与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的关系,外资对中国快递业的普遍看好和大举进入使国内快递面临压力,《邮政法》是平定“内乱”的关键,邮政和非邮政企业都应该改革,主要在机制体制上改革,对于民营企业,加盟或连锁等松散的合作方式不利于长远发展,需要考虑直营。10

在快递产业的发展趋势方面,曹允春(2007)通过研究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后,指出世界快递业提供的服务正从商务文件和小包裹递送,向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向延伸。11徐勇(2007)认为,中国特许加盟式快递企业向快运模式转型或重组是必然趋势。12

快递业发展战略

(一)快递行业的法制法规完善

为了快递业又好又快发展,快递行业必须有健全的法制法规,政府应该尽快建设快递业的标准化体系。从税收政策到快递设备货件、加盟管理等都要有统一的标准。在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应该一视同仁,给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所有快递行业实现同业同策。

(二)实行并购联盟战略

金融危机之后,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格局正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对于大企业来说,需要通过并购小企业来扩充他的网络:而对小企业来说,单靠自己的实力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购联盟是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的捷径,是市场经济下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表现和结果。它不同于企业通过自身不断积累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它给企业带来的更多是跳跃式甚至是几何数级的发展。

对于不同企业形式,并购联盟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中国邮政EMS的并购联盟应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邮政EMS成为全球快递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为主要目标。具体说来可以采用的并购模式为纵向并购国外中小快递企业、横向或纵向并购国内快递企业。国有非邮政快递企业主要处于国内异地快递市场,其并购模式应以纵向并购为主,横向并购为辅。该类企业在市内配送和终端服务能力比较弱。它未来发展和并购联盟的趋势,应该以完善扩大终端网点为重点,纵向收购那些网点众多的民营企业或者与之联盟。民营快递企业主要存在于国内异地快递和同城快递市场,由于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因此采取的并购模式也有所不同。在国内异地快递市场上,民营快递企业应以纵向并购为主,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同城快递市场上,民营快递企业间应以横向并购为主,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

规模经济。

(三)集中化战略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数量最大化不一定能带来效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边界损益量,当规模(业务量)超越边界量值的时候,产品量越大收益反而呈现负增长的趋势。此外对于不同的快递企业,它覆盖的运输网络是不同的,各个业务领域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应该按照80/20原则,集中优势力量抓住给企业带来80%利益的20%业务领域。对于企业自身有优势的运输网络和服务产品,除了提高自身发展力度,也可以通过并购联盟,获得资源,使得优势更优,对于那些网络承载能力弱、覆盖面小、终端网点不足、利润比较少,甚至亏损的领域,可以选择适时放弃。

三、总结

本文从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别从快递业的宏观和行业环境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经济、技术、行业角度,分析现有快递业的发展情况。此外在国内一些学者对快递业发展的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对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建议和竞争战略,并且针对国内不同的快递企业,提出适合该类企业发展的战略。此为对于政府,本文也提出建立标准化体系,及同业同策的建议。

四、文献综述

1陈世阳.我国快递业现状及对策叨.中国水运,2007(9):194---,195.

2田雪,张方生.我国快递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叨.集团经济研究,2007(8):336~337.

3沈群力.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状况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0):73~74.

4周扬.国内民营快递业发展状况调查叨.市场周刊,2007(4):40~41. 5张峰.快递快跑【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2):17~21.

6陈谊.从中外快递业竞争看我国快递业今后的发展策略川.中外企业家,2006(4):58~61.

7夏辉,金润圭.试论入世过渡期后中国快递业的政府制度设计【J】.当代财经,2007(6):95~98.

8田雪.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合纵联横术明.中国市场,2007(15):70~72. 9苗俊杰.快递业“盯紧”邮政体改叨.嘹望,2007(30):48~49.

10孙冰.邮政系统实现政企分开,外资巨头磨刀霍霍——中国邮政与民营快递如何化敌为友?明.中国经济周刊,2007(21):40~41.

11曹允春.四大快递在中国发展历程与WTO后展望【J】,空运商务,2007(11):31~35.

12徐勇.特许加盟式民营快递将向快运转型叨.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4):56~57.

13国内快递市场增长迅猛年产值逾400亿.中国投资咨询网.(http://

www.ocn.c.om.cn/free./200803/lingshouhang ye001.htm),2008.07.22.

第四篇:报纸与网络竞争和融合的战略研究

一、报纸与网络竞争和融合的现状

现在报纸的发展可以说是处于瓶颈期,因为高科技发展比较迅速,人们对高科技的追求热度正在逐渐上涨,再加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报纸自然就处于被动地位,在人们的意识里只有老年人才去看报纸,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意味着在人们的眼里报纸正在走向老龄化?其实现在出现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报社对报纸和网络不能够恰当地进行联系,觉得报纸的发展用不到网络,网络的发展也不能影响到报纸的发展,认为走各自的发展道路就可以,这种错误的思想从而导致报纸的发展停滞不前,所以说报社要对其引起重视,努力把报纸和网络的竞争和融合做好,让报纸重获光明。

二、针对报纸与网络竞争融合的战略研究提出建议

1.

实现新媒体战略,与网络恰当融合

最近一两年,关于一些媒体停刊的消息越来越多。尤其是2017年元旦《京华时报》停刊的消息,让众媒体人唏嘘不已。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传统媒体人依然固执地坚守着“无冕之王”、“发行量致胜”的老想法,那么你看到的停刊的报社才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报纸杂志要停刊。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无冕之王”、“发行量致胜”的老观点,不会让你重新风光,只会让你在经营下滑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报纸和网络恰当结合。现在人们的信息接受途径非常多,为了适应需求,报纸只能以更丰富的内容为人们服务。这就要与网络结合,把报纸数字化,引用到互联网中,以同样的报纸格局设计编排版块内容,只是改变方式向人们传播信息,多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减少以纸为媒介的传播,这样既减少投资,又给人们增加了新鲜感。

比如在互联网上开通报纸数字化平台,这是一个交流平台,可以让人们把自己的身边事或者一些购房、求职、美食、征婚、培训等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发布,和读者形成互动。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开通报纸网络版、手机报等等,让人们在互联网或者手机上就可以阅读“纸质新闻”,减少人们买报纸的费用,同时也增加他们的乐趣,也减少了报社的成本。还可以开通微信、手机网站、手机APP、直播等,这些措施就是要让报纸和网络恰当融合,促进报纸的发展。

例如《人民日报》很早就有报纸与网络融合的意识,在2012年就在互联网上建立人民网,并且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等供人们阅读,把报纸与网络相结合,实现报纸数字化。与此同时,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2011年就开始对报纸进行与网络的结合,实现全媒型报纸,正是与网络的互相融合,在网络上构建报纸的整个体系,在报纸中融入多媒体等一系列信息,浙报集团连续三年都入选“世界媒体500强”,融合发展实力位居国内纸媒第二。这就是报纸与网络融合的成功事例,相关的报社一定要掌握好该项融合,然后更好地去发展报纸。

2.

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报纸质量

其实报纸本身有很大的优越性,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网络无法能比。就算网络新闻发展比较迅速,但人们还是会对一些信息产生质疑,觉得可信度不高,所以报社就要发挥报纸优势,提高报纸质量,努力去抓住人们的眼球,提高“访问量”。虽然网络对人们的生活确实提供了便利,但也有不好的影响。比如给人们带来了懒惰的思想,同时长时间观看电脑、手机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影响,这时候报纸就应该把握好优势,和网络进行质量的竞争,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报纸。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报社应该怎样做呢?

报社可以在报纸内容上进行创新。比如新闻的采集,多去关注一些人们身边经常接触的事进行报道。比如人们比较关注的时政新闻和一些娱乐新闻,同时广告的植入也要贴合实际,报社一定要对这一版块的设计及内容严格要求,要将最新的时事进行编辑,同时要做一些深入报道。报纸的整体设计也是比较关键的,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还要把报纸的“表面工作”做好。精美的报纸版块设计会在第一时间引起人们的注意。按美术设计的专业眼光,一张报纸首先应确立色彩基调,以体现报纸的办报理念、市场定位及独有的神韵,确立主色调后,还要注意营造色调的变化,以活跃版面。与此同时要把不同的版块进行色彩区分,这样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此外,报纸还要借鉴杂志版面设计中的一些独到之处,对版面进行艺术化处理。如在内页上半版中使用超出版心的插图等,丰富版面的艺术美感。力争做到大方、大气。所以说报社一定要对报纸的设计和内容进行高质量要求,目的就是发挥优势,提高“访问量”。

3.

培养全能型记者,实现与网络的竞争和融合

在报社,记者的工作可以说是比较关键的,因为报纸内容信息的采集全靠记者来提供。而受网络的冲击就更需要全能型的记者利用多项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了。有的报社已经在报纸的排版以及设计上面做出了创新,所以为了提高信息质量更要对记者作出新要求,这些新要求主要表现在要培养全能型记者。记者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工作者,而要学会去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对网络的各项技能都有了解和精通,可以利用多种技巧去挖掘有用信息,可以利用外界各种力量去完成工作。不仅会那些传统的信息采集、材料编写与评价,还要有新思维,新思维。主要体现在对互联网的了解与应用上。首先在思想上要对互联网有高度的认知,并且利用互联网来发展报纸,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多站在人们的立场上想问题,多去了解人们的想法及需求,进而創造让人们“赏心悦目”的作品,而不只是信息及新闻的传播。虽然说报纸相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获取比较传统和保守,但是报社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值得表扬的,记者也要在工作中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和工作技巧,必要时报社可以对记者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全能型人才。只有夯实了信息采集的专业基础,再加上后天的培训,必定会使他们迅速成长,适应时代的要求,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发挥报纸的各种优势,将自身互联网方面存在的“短板”补足。

第五篇:保险产品营销组合与竞争策略研究

一、营销组合策略保险公司的营销组合也包含着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其中产品即险种,价格即费率。险种和费率是决定着保险公司是否永续经营的重要因素。

1、险种策略1)险种开发策略。新险种是整体险种或其中一部分有所创新或改革,能够给保险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和满足的险种。新险种开发的程序包括:构思的形成、构思的筛选、市场分析、试销过程和商品化,新险种开发的具体问题已在前面阐述。其中包括:费率策略是保险营销组合策略中最活跃的策略,与其他策略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保险费率策略有如下几种:

1)低价策略。指以低于原价格水平而确定保险费率的策略。2)高价策略。指以高于原价格水平而确定保险费率的策略。3)惠价策略。指保险公司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根据营销需要给投保人以折扣费率的策略。实行优惠价策略的目的(1)完全创新的险种。 (2)模仿的新险种。 (3)改进的新险种。 (4)换代新险种2)险种组合策略。险种组合策略包括扩大险种组合策略、缩减险种组合策略和关联性小的险种组合策略。(1)扩大险种组合策略。(2)缩减险种组合策略。 (3)关联性小的险种组合策略。

3)险种生命周期策略。险种生命周期是指一种新的保险商品从进入保险市场开始,经历成长、成熟到衰退的全过程,险种的生命周期包括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介绍期的营销策略。保险公司通常采用的营销手段有:①快速掠取策略;②缓慢掠取策略,③迅速渗透策略;④缓慢渗透策略。

成长期的营销策略。保险公司应采取的营销策略包括不断完善保险商品的内涵,广泛开拓营销渠道,适时调整保险费率,确保售后服务的质量,以尽可能地保持该险种在保险市场上长久的增长率。

成熟期的营销策略。保险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有:①开发新的保险市场,②改进险种。③争夺客户。

衰退期的营销策略。保险公司要采取稳妥的营销策略,如不要仓促收兵,而是要有计划地、逐步地限制推销该险种。此外,还应有预见性地、有计划地开发新险种,将那些寻求替代险种的消费者再一次吸引过来,使险种淘汰期尽量缩短。

2、费率策略

是为了刺激投保人大量投保、长期投保,并按时缴付保险费和加强风险防范工作等。4)差异价策略。这一策略包括地理差异价、险种差异价和竞争策略差异价等。地理差异价是指保险人对位于不同地区相同的保险标的采取不同的保险费率。

3、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策略。2)公共关系促销。 3)推销策略。4)营业推广策略。

二、竞争策略

1、竞争地位根据保险公司在目标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可将这些公司的竞争地位分为四类,即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和市场拾遗补缺者。1)市场领导者策略。市场领导者是指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市场最高份额的保险公司。市场领导者扩大整个保险市场,是因为它在现有市场上占有率最高,只要市场的销售量增加,它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市场领导者既可以采取扩大营销的方式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又可以采取各种防守措施来保护其市场占有率。

2)市场挑战者策略。市场挑战者是指位于行业中名列第二或三名的保险公司。3)市场跟随者策略。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不想扰乱市场现状而想要保持原有市场占有率的保险公司。

4)市场拾遗补缺者策略。拾遗补缺者是指一些专门经营大型保险公司忽视或不屑一顾的业务的小型保险公司。

2、竞争地位与竞争策略的关系每一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都会利用或根据其竞争地位来决定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而采取特定竞争策略的保险公司也能达到某种竞争地位。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的竞争地位来决定竞争策略时,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目标、实力和市场机会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1)竞争者无法模仿的策略,如人海战术;(2)竞争者不愿采用的策略,如放宽承保或理赔条件;(3)竞争者不得不追随的策略,如采用更优惠的分红办法;(4)竞争双方均获利的策略,如保险公司广泛宣传保险,使社会公众对保险产生良好的印象。

在市场中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和营销组合策略,与企业的目标和定位密切相关,在众多新型保险企业参与竞争的市场中,在保险混业经营的背景下,采取适时有效的营销组合策略将成为竞争的法宝。

保险营销渠道是指保险产品从保险公司向保

户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一般来说,保险营销渠道分为传统营销渠道和新型营销渠道。传统营销渠道又可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直接营销渠道是指保险公司的外勤人员直接面对面的向保户销售保单的方式,这也是我国寿险业目前采取的最主要的营销方式。间接营销渠道是指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不进行直接的接触,而是通过一个或几个、一层或几层中间商把保险产品销售出去,这种方式在欧美等发达保险市场较为普遍。

(二)新型销售渠道

新型销售渠道是指利用新兴的媒体,渠道等销售保单。具体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电话,信函邮件和保险零售店等方式来进行。由于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通过网络进行保险营销必然是未来保险营销的主要渠道,因此笔者主要对网络保险营销渠道进行分析。

1.网络保险营销

网络营销渠道的优势⑴快捷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⑵降低经营成本 (3)有利于新产品的推

广

2.其他新型营销渠道

除了上面所说的网络渠道之外,我们还可以发展其他的新型营销渠道,主要包括直接邮件营销,公共媒体营销,电话营销和保险零售店营销等方式。因为多渠道的销售不仅可以增加保费收入,扩大承保人的承保规模,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渠道控制的可能性,即保险公司过分依赖某一销售渠道而被这一渠道所控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