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反应情况调查报告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户反应情况调查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农户反应情况调查报告
农户种粮收益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国家连续5年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补贴,免除农业税后农户的种粮收益到底如何?笔者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吴、田阜、庄头等10个乡镇,每乡镇选取5个自然村,每村随机选取5户进行调查。以保留农业税的最后一年XX年为对照,经过汇总,结果如下:
全市XX-XX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5.9元/亩,种子22.5元/亩,氮肥36.7元/亩,磷肥25.1元/亩,灌溉41.4元/亩,病虫害防治14.5元/亩,机收费48.8元/亩,农业税36.6元/亩,其它费用2.2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53.7元/亩;小麦亩产375.5公斤(单价1.2公斤/元),产出平均450.6元/亩,亩收益196.9元。XX-2011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35.0元/亩,种子24.0元/亩,氮肥50.0元/亩,磷肥25.5元/亩,灌溉65.0元/亩,病虫害防治18.5元/亩,机收费50.0元/亩,其它费用305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02.5元/亩;小麦亩产400.0公斤(单价1.6公斤/元),产出平均640.0元/亩,亩收益443.3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46.4元,增幅125.1%,平均递增率25.0%。
全市XX-XX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18.6元/亩,种子20.8元/亩,氮肥40.2元/亩,磷肥7.2元/亩,灌溉54.7/亩,病虫害防治5.1元/亩,机收费11.3元/亩,其它费用10.1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68.0元/亩;玉米亩产428.0公斤(单价1.1公斤/元),产出平均470.8元/亩,亩收益302.8元。XX-2011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0.0元/亩,种子30.0元/亩,氮肥100.0元/亩,灌溉60.0元/亩,病虫害防治12.0元/亩,机收费13.5元/亩,其它费用12.0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81.5元/亩;玉米亩产500.0公斤(单价1.4公斤/元),产出平均700.0元/亩,亩收益518.5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15.7元,增幅71.2%,平均递增率11.5%(详见附表)。
综上所述,XX-XX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521.7元/亩,总产出921.4元/亩,平均亩收益499.7元/亩;XX-2011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384.0元/亩,总产出1340.0元/亩,平均亩收益956.0元/亩。通过分析表中各项投入、产出费用,可以看出农户种粮收益较以前大有提高,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在增加,收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粮食生产加大了种子补贴和综合直补,使2011小麦生产成本从271.5元/亩降低到202.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9元;玉米生产成本从247.5元/亩降低到181.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6.0元。但这种估算未计算农民的劳动力成本,仍存在着投入费用偏高问题。
一、部分地方没有实行节水灌溉,造成水肥投入费用偏高。
二、耕作措施不当,机耕费用较大。
三、有机肥施用面积小,秸杆综合利用率低,化肥使用成本高。
四、化除农药用量偏大,增加了投入费用。
五、播量偏大,增加了种子购买量。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的改进措施如下:
1、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查中发现在许多乡镇仍存在着水源浪费,用水效率低的情况,塬上某村水费竟然高达150元/亩。所以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方田u型衬渠,低压暗管输水或软管引水,实行节水灌溉,减少不必要的水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率。施肥上应该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篇:农户种粮收益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国家连续5年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补贴,免除农业税后农户的种粮收益到底如何?笔者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吴、田阜、庄头等10个乡镇,每乡镇选取5个自然村,每村随机选取5户进行调查。以保留农业税的最后一年XX年为对照,经过汇总,结果如下:
全市XX-XX年度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5.9元/亩,种子22.5元/亩,氮肥36.7元/亩,磷肥25.1元/亩,灌溉41.4元/亩,病虫害防治14.5元/亩,机收费48.8元/亩,农业税36.6元/亩,其它费用2.2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53.7元/亩;小麦亩产375.5公斤(单价1.2公斤/元),产出平均450.6元/亩,亩收益196.9元。XX-2011年度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35.0元/亩,种子24.0元/亩,氮肥50.0元/亩,磷肥25.5元/亩,灌溉65.0元/亩,病虫害防治18.5元/亩,机收费50.0元/亩,其它费用305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02.5元/亩;小麦亩产400.0公斤(单价1.6公斤/元),产出平均640.0元/亩,亩收益443.3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46.4元,增幅125.1%,平均递增率25.0%。
全市XX-XX年度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18.6元/亩,种子20.8元/亩,氮肥40.2元/亩,磷肥7.2元/亩,灌溉54.7/亩,病虫害防治5.1元/亩,机收费11.3元/亩,其它费用10.1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68.0元/亩;玉米亩产428.0公斤(单价1.1公斤/元),产出平均470.8元/亩,亩收益302.8元。XX-2011年度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0.0元/亩,种子30.0元/亩,氮肥100.0元/亩,灌溉60.0元/亩,病虫害防治12.0元/亩,机收费13.5元/亩,其它费用12.0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81.5元/亩;玉米亩产500.0公斤(单价1.4公斤/元),产出平均700.0元/亩,亩收益518.5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15.7元,增幅71.2%,平均递增率11.5%(详见附表)。
综上所述,XX-XX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521.7元/亩,总产出921.4元/亩,平均亩收益499.7元/亩;XX-2011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384.0元/亩,总产出1340.0元/亩,平均亩收益956.0元/亩。通过分析表中各项投入、产出费用,可以看出农户种粮收益较以前大有提高,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在增加,收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粮食生产加大了种子补贴和综合直补,使2011年度小麦生产成本从271.5元/亩降低到202.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9元;玉米生产成本从247.5元/亩降低到181.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6.0元。但这种估算未计算农民的劳动力成本,仍存在着投入费用偏高问题。
一、部分地方没有实行节水灌溉,造成水肥投入费用偏高。
二、耕作措施不当,机耕费用较大。
三、有机肥施用面积小,秸杆综合利用率低,化肥使用成本高。
四、化除农药用量偏大,增加了投入费用。
五、播量偏大,增加了种子购买量。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的改进措施如下:
1、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查中发现在许多乡镇仍存在着水源浪费,用水效率低的情况,塬上某村水费竟然高达150元/亩。所以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方田u型衬渠,低压暗管输水或软管引水,实行节水灌溉,减少不必要的水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率。施肥上应该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篇:报告 反应情况
塔山乡人民政府
关于5·2土炸药爆炸事件的报告
县政府:
2007年5月2日,我乡一居民家中发生爆炸事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2007年5月1日晚7时,我乡窦庄村民宋×将购买的土炸药私藏进自己家中,企图在私人开办的违法煤矿中用来崩炸石头,结果5月3日凌晨12时45分发生了爆炸。
爆炸中心地点位于村子最底部。爆炸中心的土坯房和窑洞均夷为平地,地上散落着残砖断瓦和家具碎片。在距爆炸发生点10米处,有3辆被炸得扭曲变形的拖拉机和汽车;在距爆炸发生点100米处左右,部分村民住宅门窗震落,墙面裂缝随处可见。事件发生时,村民宋×不在现场,混乱中,宋×从其父母家中畏惧逃跑,至今下落不明。
这一次爆炸事件共炸毁民房24间们现场死亡2人,有5人受伤后被送往县医院救治。爆炸事件发生后,乡政府随即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妥善处理伤亡人员,解决受灾村民的住所问题。
近年来,煤价持续上涨,煤炭供不应求。我乡煤炭品质优,覆盖浅,有不少煤就裸露在河床和崖边,采取十分方便。时代生存在这里的人们习惯于自挖自用房前屋后的煤,不设煤窑,随时挖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村民购置炸药采煤,以便销售。为了对付乡政府部门的检查,这些村民将扎呀藏匿在地下窑洞、废弃矿洞等处,给当地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反思“5·2”爆炸事件的发生,虽然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这是我乡应该认真反省的问题。我乡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乡范围内展开非法涉爆的拉网式排查。
特此报告。
塔山乡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五月二日
第四篇:关于对麦乃村农户调查的情况汇报
根据金阳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要求和朱昌镇党委、政府的安排,朱昌镇综治办、朱昌镇规划所、麦乃村村委会、村民组长共同对麦乃村涉及地质灾害区农房安全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走访调查对象
麦乃村一组118户;二组109户;三组82户;四组77户;五组72户;六组70户、七组69户;八组74户。
二、调查方式
采取入户走访与重点查看方式相结合,重点排查涉及建筑安全的农房。
三、走访、调查结果及建议
经现场查看、核实情况:
1、经走访和查看,共同问题主要集中为房屋屋顶漏水,墙体有细纹裂缝,院坝有开裂现象,部分农房墙体经过危房改造维修,变化现象已不明显。
2、有明显迹象的农户为:
一组:罗元志 地面裂缝较多,已沿地基形成,现象较为明显。 一组:罗元普 地面裂逢较多,有处墙体裂缝较大,现象明显。 一组:罗树严 地面裂缝较多,已延伸至地基。
二组:吴玉华 地面裂缝隙较多,已延伸至地基。
二组:周少珍 地面裂缝较多,已延伸至地基,且有一处地基已明显看出有下沉现象。
三组:郑继荣 墙体有多处裂缝,且有一处较大。
三组:王友萍 墙体有一处裂缝,且很明显,该户已自行搬出,未居住其中。
三组:杨祖义 院坝裂缝较多,已延至地基。
三组:杨跃荣 墙体裂缝较大,该户已自行搬出,现租住为外地人,已要求户主,收回房屋,不再住人。
三组:杨跃琼 主体有一处已断裂,该户已自行搬出,要求该户不再住人。
三组:杨跃兰 裂缝已没水沟延伸到地基,墙体有多处开裂,已要求户主注意变化,如有变化立即把人搬出,并报村、镇有关部门。
六组:周兵墙体多处开裂,屋顶多处开裂,已要求其注意变化,如有异情,立即搬离,并报村、镇有关部门。
六组:周军墙体有多处开裂,屋顶多处开裂。
六组:班荣林 墙体和房顶开裂现象明显。
六组:华富江 墙体开裂现象严重,该户已自行搬出,要求其不再返回居住。
六组:华富平 墙体开裂现象明显,且为砖、木、瓦结构,已要求其另找其它居住场所,搬离。
六组:吉权会 近期新建房屋,有明显墙体开裂现象,已要求
其密切注意,如有变化,立即报村、镇有关部门。
六组:刘德芬墙体有明显开裂,已要求其注意变化,如有异情,立即搬离。
六组:罗大伦墙体开裂现象严重,有一处已移位,该户已搬出,要求其不再返回居住。
六组:唐凤明房屋后墙体开裂明显,前面经危改维修,迹象已不明显,要求其注意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搬离。
六组:周元华墙体开裂现角严重,已要求尽快找其它住所搬离,暂住期间,如有异常,要立即搬离,并报村、镇有关部门。
六组:吴学友 该户结构为砖、木、瓦,房檐已断裂,危房要素明显,要求其立即搬离,但该户无其它居住场所,建议安排其它住所搬离。
六组:陶以学 墙体裂缝大,已要求其密切注意,如有异常,立即搬离。
七组:周兴武 墙体有明显开裂现象,已要求其密切关注,如有异常,立即搬离。
七组:唐兴平 墙体开裂明显,已要求其密切注意,如有异常,立即搬离。
七组:陶以忠 墙体开裂严重,已移位,该户已搬出,要求其不得返回居住,并制止其它人入内。
八组:张健该户已形成危房,建议安排其它住所立即搬离。 由于我镇不具有专业房屋鉴定资质,对大部分变化不是很明显
房屋不能断定其是否具有危险性,因此建议咨询有关资质部门后,按其意见处理。
朱昌镇综治办
朱昌镇规划所
2011年7月5日
第五篇:柞水县蔡玉窑镇银碗村农户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政协的安排,9月9日至10日,我们组对蔡玉窑镇银碗村2007年农户收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核实,基本摸清了该村农户收入的构成、贫困原因。调查情况如下:我们调查组在蔡玉窑镇召开了乡镇领导、涉农单位负责人和银碗村村组干部座谈会,就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和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在农民增收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共发放填写农户增收情况调查问卷11份。然后按好、中、差三种类型选择调查户,全村共调查了20户农户。进入农户家中细致访谈,填写了农户收入调查表20份,基本摸清了该村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银碗村2007年末共有农户473户,总人口1610人,其中劳动力86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400人,全村年人均总收入为2255元。抽样调查的20户农户,年均年人均总收入为2859元。
一、农民收入现状及分析
我们共抽样调查了银碗村20户农户,2007年家庭平均人口数为4.3人,家庭年人均总收入为2859元。其中家庭最高年收入达33570元,人均6714元,最低年收入仅4870元,人均974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3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15%,人均纯收入1500元-2000元的5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5%,人均纯收入2000元-3000元的4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0%,人均纯收入3000元-4000元的4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0%,而家庭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4户,占调查农民总户数的20%。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是农户收入主要来源,比重占50.39%。2007年,银碗村人均纯收入2859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42.88%,工资性收入占50.39%,转移性收入占
6.73%。全村外出务工4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在我们调查的20户中, 18户有1至2人在外务工,占总户数的90%。而且务工收入已占被调查农民家庭总收入50.39%,有的家庭已经占到了近90%,务工年收入最高的家庭达3万元以上。越是边远的组打工出去的人就越多,打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高。
二、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人多地少的矛盾阻碍农民增收。2007年银碗村人口为1610人,耕地总面积为1600亩,人均耕地面积近1亩。调查显示,该村农户耕地大部分为沙质山地,土地贫瘠,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粮食生产靠“老天爷”,经济作物也是如此,这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根本无法摆脱贫困。虽然近年来该村农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但在有限的土地上无论怎样调整也不可能使农民“致富”,农民靠耕种有限的土地实现增收的难度很大,种地投入大、成本高、利润小。
2.特色产业不明显,产业化水平不高。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户结构调整从眼前得失想的多,从长远利益考虑的少,对怎样从根本上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深入研究不够,缺乏主动性,农业加工企业比较少,对农产品的拉动作用不够。农业生产经营粗放,规模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低,形不成产业。银碗村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但是,这个组织是自发组合,处于刚起步阶段,结构松散,管理不规范,规模不大,经营单一,无品牌意识。在运作过程中,它们更多地考虑自身如何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如何把全村各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把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由于群众认识不高、销售不畅等多种原因,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只能搞规模小而保险系数高的产业,这样难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生产经营格局。
3.农业的高风险制约农民增收。与
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是高风险产业,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差,特别是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银碗村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由于耕地面积少,使得农业机械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也决定了农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另一方面该村耕地的水土流失严重,高
产地不断减少,中低产地增加,耕地质量严重退化,加上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级低、老化失修、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抗灾能力不强。近年来,接连遭受暴雨和霜冻天气的袭击,农作物产量受到较大影响;禽流感和猪瘟疫等病菌的传播使得传统的家庭养殖不断萎缩,这些对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的农民来讲,在较大程度上仍很难摆脱靠天增收的命运。加之近几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
4.农民总体素质不高,缺少劳动力和生产资金。从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来看,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大,调查的20户中有18户家庭主要收入为劳务工资性收入,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4户,均为装潢等技术性劳务,收入低的仅是依靠体力型劳动获得。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导致观念落后,许多农户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不能适应,消极等待思想严重,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宁愿守地受穷,也不愿外出务工,消极等待国家救济的思想依然存在。由于没有掌握生产技术,造成就业难和增收难。在调查的20户86人中,劳动力总数只有31人,有12人常年在外打工,缺少劳动能力的14户,占70%。由于缺少生产资金,不能扩大再生产或投资农业产业项目,农业生产所得只能维持温饱,一有不慎导致投资失败,根本无法摆脱贫困。
5.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急待加强。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人才总量不足,技术落后,知识老化,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公务员法的实施,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没有落实到位,很难保证全身心地服务于农民,帮助农民增收。加之政府的一些行政行为不能与市场经济接轨,有的还沿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有时好心办了坏事。
6.农村社会保障缺位延缓农民增收。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前提下,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的支出却在不断增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子女教育和医疗费用在全年的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教育方面来看,国家虽然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学前、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却是有偿的,教育费用的不断上涨致使许多农民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或者使许多农民子女因读不起书而辍学。从医疗方面来看,虽然该村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目前合作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还很低,农民医疗费用报销的最高比例只有60%。政府救济覆盖面较小,尽管每年国家都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低保、扶贫,但仍有许多贫困人口得不到救助,有的得到了,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促进农户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1.做强主导产业,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农村资源优势引导转化为产业优势,坚持将传统特色的核桃产业作为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推广矮化优良品种,壮大支柱产业规模,以此来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在指导三农工作时,应就全县适种的某个产品发展某个产业,并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其发展,做到连片统一,形成规模,避免一村多品、一乡杂品、全县无品牌的现状。
2.加大对农户技术培训的力度。实践证明,在没有形成明晰的主导产业区域,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出路是户均常年输出一个劳动力,但在目前,贫困农民外出打工基本都是自发的、盲目的、无序的。政府要在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有组织地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进行分期分批的针对性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使其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3.进一步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在低收入农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段继续享受“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将此政策延伸到高中阶段,免除其子女就读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的补助,对低收入农户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每学年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提供贷款助学,以此进一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子女教育费用压力,激励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真正解决低收入农户的脱贫问题。
4.加大政府投入,改善生存环境。自然条件差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
府在进行工作决策、安排资金项目时,首先要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充分调动包村扶贫部门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5.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落实村级班子专职化,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关心长期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乡镇干部队伍,激发他们扎根农村工作的激情,专心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慎之又慎。国家在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爱民、亲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解决了部分特困农户的继续问题。可从另一个角度讲,低保对象选择不准的话,滋长了少数懒汉人思想,有力不出,有心不思,等靠低保过日子。应适当降低年轻且有劳动能力的人享受低保的标准,将有限的低保资金用于最贫困的人,真正体现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社会的公开、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