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小学美术第01册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人教版教案集
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培养逐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星星黄、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教学准备:
彩纸、树杈(用卡纸制作)、胶棒、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我祝贺同学们成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跨入新的学校,结识新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是不是非常高兴。
认识一下我吧(简单的自我介绍),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我,我也要认识一下咱们同学。
在老师眼力,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同学就象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经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多年以后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老师眼里,咱们班就象是一棵大树(教师出示大树并粘贴)同学们就是树上最有生命力的树叶,大树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生机。
三、新授
1、感知引导 教师讲解重点内容
教师出示彩纸用彩纸剪成或撕,在树叶上写名字,然后在树杈上自己找一个位置,贴在树杈上。
2、合作探索、自由创作并大胆发表
小组比赛形式,每一组抽取一名学生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 教师对语言表达简短明了、声音响亮、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
3、畅想未来
同学们集体剪贴成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面。
教师:看我们剪贴的小树叶是大树充满力量,就象我们班级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有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打扮我们的班级,使班级这课大树更美更繁茂。 教师和同学们一块畅想未来。 板书设计
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剪贴
介绍
课后小结
第二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 课时:1 教学目标:
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检查工具,稳定课堂秩序
二、导入新课
1、看一看、观察外型
教师出示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提问:这两种绘画工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油画棒、彩色水笔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两种工具的外型的不同:彩色水笔有外壳包裹,有笔帽,笔尖一般较细;油画棒外层有纸皮包裹,笔尖较粗。
2、画一画、认识特点
教师:你喜欢用那一种工具进行绘画?为什么? 同学们指出自己喜欢的工具。
教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随意的。涂涂画画,实践一下他们的不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可以很均匀的去涂色,也可以尝试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点、圈、线等笔触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
小组讨论实践,观察涂色后的结果,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
油画棒粗犷有力,厚重,遮盖力强,可以明显的产生粗细深浅的变化,不易混合,容易修改,用尖器可以刮除表面的色彩。
水彩笔柔和匀净,色彩薄而透明,几种颜色重复混合可变成另外一种色彩。
3、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教师准备一些问题: 刚刚看到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和色彩?
你觉得话化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是高兴?是恐怖?还是有点伤心?那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
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引导儿童去发现,去感受。
小结:以体验与色彩游戏为主,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舌功能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绘画技能、探究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板书设计:
第二课
看谁涂的更好看 油画棒
彩色水笔 课后小结
第三课
滚动乐园 课时:1 教学目标:
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富感知活动创造条件。 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 体验:玩耍的尽力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
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 个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物品,聚集群体的力量,扩展认知面。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3、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
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4、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良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5、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 课后小结
第四课
泥巴真听话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常识并掌握集中玩泥的基本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索干支泥性,归纳集中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发表。 教具准备:
干泥、水、铲子、木棍、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塑料袋下边是什么?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的干湿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
2、小组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分配干泥和水,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用什么方法泥巴才听话。水和干泥的比例搭配情况,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学生的活动情况。
3、小组感知体验,进行玩泥巴的游戏活动
探究意识的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讲述自己玩泥巴的几种方法。
4、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说一说玩泥巴的感受?小组思考讨论泥巴的用途?
5、引导学生收拾整理游戏场地,并清洁自己的双手。
课后延伸:请学生课后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那些东西与泥巴有关?哪些东西是用泥巴作成的?泥巴的用处还有哪些?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泥巴真听话 和泥
捏制
课后小结: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
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
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蒂斯的作品与学生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一下,两种画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以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势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那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撕纸添画形式
剪纸形式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小结:发表质疑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课后小结:
第六课
花点心 课时: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象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象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 板书设计: 花点心
搓
捏
团
压
划
课后小结:
第七课
五彩路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细致固执奶茶与大胆想想、丰富的色彩想结合来完成创作。 教具准备:
废旧挂历纸、旧报纸、废布头、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教师和学生欣赏录象——各种平坦宽敞的道路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道路变成五彩路将会是什么样子?会有那些色彩?
三、讲授新课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内心的联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制作五彩路的方法:
1、彩纸拼贴法:从旧报纸或搜集的废旧挂历纸中选择自己所利用的颜色,然后通过剪、撕、卷、贴的方法进行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以及创作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具体认识和想象。 如图
2、普通的绘画方法:利用线描、涂色等绘画方法进行绘制。 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能力。
四、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创作 提醒学生注意: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采用撕的方法。粘贴时,为避免学生将胶水、糨糊涂的到处都是,最好用胶棒之类的粘贴剂,尽可能不用胶水或糨糊等材料。
2、启发学生注意形状大小搭配、色彩多少搭配得当的效果。 小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小结
制作结束后,将学生的作业连接起来悬挂,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七课
五彩路 彩纸拼贴法
绘画法
课后小结:
第八课
美丽的天空 课时:1 教学目标:
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扯谎心精神。 教学重点:
尝试用各材料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 教学难点:
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教学材料:
纸、剪刀、胶水、吹塑板、水粉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作到查漏补缺。
二、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与天空有关的艺术作品:康定斯基的蓝天、凡高的星空夜、摄影作品中有天空彩云、飞鸟、风筝等。
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介绍自己见到的天空(感触最深、最美的情景)
学生会向导节日的夜空焰花四射、灯火辉煌;雨后的天空出现的彩虹;夏日傍晚的火烧云等。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限定时间,用线描的
方法) 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丰富自己的作品。
4、用撕剪的方法让同学表现天空的一种景象。可以表现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中美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云朵、风、沙
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5、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及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6、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7、师生共同小结、讲评。 板书设计:
第八课
美丽的天空 剪贴
绘画
课后小结
第九课
谁画的鱼最大 课时:1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习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的大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准备:
教学录象、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请记名学生到前面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大鱼,要求: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由大家选出一条最大的鱼,然后教师也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更大的鱼。
2、欣赏分析,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教师出示图片或放映录象,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鱼。 分析:鱼的种类和形象特征。
观察农民画《戏鱼》,小组学生讨论分析造型、色彩、花纹图案。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画中画了些什么?”
“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3、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观察分析表现方法,找一找哪幅作品的鱼画的最大。
启发学生了解绘画方法,掌握充分画面的要点,选用多种方法表现。
三、学生完成作业
1、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较看看谁画的鱼最大(教师讲评)
2、讨论:你准备添画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选择那些颜色? 确定装饰方法把鱼画大、画漂亮。
3、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师辅导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小组评结合,评出本组最大的鱼贴在黑板上,集体找出大鱼。 最后找出一条最小的鱼。 大家讨论如何把小鱼变成大鱼。
例:在小鱼旁边加上一个很小的潜水员添画一些更小的鱼。 添画一部分使大鱼变的更大。 加深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 大家查找资料,我们课后继续讨论。 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九课
谁画的鱼最大 外形
装饰
课后小结
第十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课时:1 教学目标:
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 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话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才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动手动脑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车。先准备一张薄卡纸,一个塑料瓶盖,一根小木棒,一个38毫米长的钉子,然后制作一个小风车。
引导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会迎风旋转?
用录象,简要介绍人类的飞行:在古代,人们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却上天无路,只能寄托于神话般的幻想。世界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类渴望征服天空的美好故事,人类征服天龙的历史正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18世纪后期,气球轻而易举的载入升入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开创人类飞行实验的时代。 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知道的有关人类飞天的神化或传说小故事。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教师板书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2、出示折纸飞机
教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架折纸飞机,把我们的理想带上蓝天好吗?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折纸飞机活动。每小组可参考教师带来的折纸飞机步骤图。,供学生分析研究、学习折纸方法,学会识图。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3、请各小组的一名代表到台前讲授折纸飞机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授,并对讲授的明确清楚的个人以及课堂纪律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强调了纪律,避免学生兴趣过高,课堂纪律混乱。
锻炼学生的讲解、示范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
4、竞赛识图折纸飞机,看书上步骤图学习折纸飞机。对自己的飞机进行装饰色彩图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写在飞机上。比一比谁的飞机美化的漂亮。
学生进行装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装饰折纸飞机露出的部分,注意可采用彩色长线或色块进行也可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生肖等进行。
时间充裕,全体师生到操场试飞自己的飞机。 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试飞后提醒学生注意收拾整洁活动现场。 板书设计:
第十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折纸
装饰
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
画汽车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 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
(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那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 (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画汽车 相同
不同
课后小结: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做一理性上的了解。通过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
卡通形象图片、小朋友的真实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书写:卡通
教师讲解:什么是卡通——英文cartoon的音译,即动画影片。 教师:说起卡通,你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卡通电影或卡通形象,播放课件:内容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卡通电影剪辑。
2、通过欣赏课本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 教师请学生数一数第十二课中有多少个卡通明星。
教师:为什么不把小朋友的相片算在内?卡通形象有何特点? 教师小结:卡通形象的形色比较夸张,造型简洁。
3、小组讨论
(1)介绍你喜欢的卡通明星长什么样子?让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位卡通明星?
(2)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师导,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3)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卡通明星,你都知道哪些?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雪孩子》《九色鹿》《渔童》)
4、设计实践
(1)在纸上画出你心中的卡通明星,或为卡通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用你喜欢的色纸剪贴出你喜欢的卡通明星(形象以基本形为主,要简单) (3)给你设计的卡通明星起名字,讲一讲他有什么特点或本领。
5、展示应用
(1)展示你设计的卡通明星,为他配音、配动作。
(2)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卡通明星总动员大展示。 (3)请给你的卡通明星找个合适的地方,装扮我们的教室。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欣赏
设计
展示
课后小结
第十三课
大家一起画
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上第页页的图片,以及教师出示的用砂纸、宣纸、以及多种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 研究的问题:
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材料、工具画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绘画工具、材料? 这列火车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得? (2)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 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 (1)观看火车的录象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3、分工合作
(1)问:我们班要画一列火车,你们各组想怎样画?哪个小组画车头? (2)小组讨论:准备让自己小组的火车运什么?每个人如何分工?
4、全班同学到操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5、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6、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7、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象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象一节车厢 ,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象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8、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大家一起画 火车特点
小组绘画
课后小结:
第十四课
巧用纸餐具 课时:1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德育等。 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
对于不同材质形态的联想迁移。 教具准备:
饮料瓶、玉米皮、椰壳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
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用剪刀将纸杯、纸盘、纸饭盒等一次性纸餐具或横或竖的剪开,然后随意组合,看一看,谁能马上联想到更多的东西。
教师手拿纸饭盒一张一合,并且着童话故事里的声音说:“哈哈,你们好呀,猜猜我是谁?”同学们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老虎、方头鲸、妖怪“
教师将纸杯纵向剖开,再对在一起,学生会说”小船、摇篮、公共汽车的候车亭等
教师表扬联想丰富的学生,然后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乡土材料和废旧的餐具或塑料的、铝制的饮料罐,南方的椰壳等,进行分析、联想。 师生共同讨论:纸餐具上有哪些已经存在的线条或形状我们可以善加利用?若将它装饰成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还需要进行那些方面的改进?需要粘贴上什么?或镂空去什么?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创作。 创作:要求学生适形造型,结合自己纸餐具本身的色彩与形状,结合以学过的其他种类的装饰、创造出一个新奇有趣的造型。教师可以组织尝试其他方法,小组几个同学一起用更多的纸餐具,合作一个大型的作品,起个名字叫“可爱的妖怪”等等。
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
2、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或讨论。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巧用纸餐具 立意
剪制
课后小结
第十五课
多彩的拉花 课时:1 教学目的:
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钉书机、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教师展示拉花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已用拉花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叠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小组讨论)
②教师应到学生分类进行剪制,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 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③小组讨论上述思考题后汇报,教师小结。
④小组合作方法的引导对叠纸剪制拉花方法的探索。
(三)、深入探究、激发思维
对剪制拉花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思维方法及变通能力训练
①教师检查学生剪制的拉花是否有剪断的,如有请学生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 学生改进剪制方法。
②变通训练:教师示范一种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那里和书上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变?
(四)、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设计应用意识的激发,大胆自由发表的自信心。 ①学生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及鼓励。 学生运用拉花美化环境及自身。
②请学生发表感受并说一说:你的拉花还有什么用途,他怎样美化了生活? 学生欣赏以拉花美化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图片拓宽思路。
(五)、反思学习、内化知情 分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课后延伸:尝试不同的剪法 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
多彩的拉花 剪制
装饰美化
课后小结
第十六课
神气的小厨师 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象、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事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的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什么食品? (2)如何分工合作。 (3)用什么材料?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五、展示表演,自评互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3、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其他关于食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本地区有什么特色食品吗?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传说。 (3)你知道中国有几大菜系吗?
(4)未来的人类会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
神气的小厨师 思考
制作
课后小结
第十七课
漂亮的建筑 课时:1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 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纸、电光纸、海报、各种大小的纸盒、纸箱、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师生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联想:你们说说,这小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
选材:师生一起选择几个大型的纸箱,作为小房子的主体,搭设在一起,以宽胶带相连接。
教学理念:自己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质,制作一个童话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令人激动的事情。给 学生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装饰:城堡里的居民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窗?什么颜色的墙?大门开在哪?(伴着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
整体结构完成了,细节部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就挑选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部分的细节。 教学历年:
大家动手,自动分成合作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装饰漂亮的建筑。既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又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一举多得。
欣赏、评述:哪一个装修小队的效果最好?他们好在那里? 再创造:各细节间的协调等。
游戏:大家伴随音乐,在小小城堡周围牵手跳舞。同学们还可以将故事继续编下去,会更加有情趣,无形中进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教育。
课后小结:
第十八课
妈妈和孩子 课时:1 教学目的:
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
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妈妈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教学难点:
让小朋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搜集自己与妈妈的照片,小动物母子情方面的图片资料一同欣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你能唱几首有关妈妈的歌?
3、选择书中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几幅作品中对妈妈脸部的局部描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思考,都是表现妈妈。为什么不一样?你喜欢那一张脸?
二、欣赏评述
1、认识作品的表现方法(色彩、造型、材质),你喜欢哪种形式?说一说理由?
2、找一找这几幅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吗?在什么时候?仔细想一想,你当时的感受,说一说艺术家表现的好不好?为什么?
3、几幅作品中,妈妈不一样的表情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情,大家一起猜一猜,每位妈妈心里在想什么?听一听老师读一读作品旁的文字介绍,说一说你喜欢哪位妈妈。
4、这么多艺术家描绘、塑造妈妈的形象,你认为哪件作品最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 哪件作品最有意义?哪件作品最漂亮?哪件作品表现的妈妈最像你的妈妈?为什么?
三、德育渗透
1、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小时侯和妈妈的照片,仔细看看妈妈的眼睛、动作、表情,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哪最美?(包括:外貌、语言声音、动作)
2、欣赏书上的作品,假如你是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艺术家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你还能说出平时妈妈怎样爱你吗? 给大家讲一讲 妈妈爱你的一件小事。
4、生活在妈妈的爱中,我们感到很幸福,我们怎样爱妈妈,也让妈妈幸福呢?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看谁的办法最好?
四、感受实践
1、画一幅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送给妈妈。
2、做意见小礼物写上一句爱妈妈的话,送给妈妈。
3、将全班每位同学对妈妈的知心话录在磁带上,期末家长会上放给妈妈听。
4、在课本上选一件最喜爱的作品,回家讲给妈妈听,告诉妈妈“我爱你”。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大河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课题:巧巧手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如石头,树叶等加工成各种画面。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发挥想象求新求异,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2、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3、合理运用各种材料。
教具学具: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材料,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材料可以表现出什么事物。
2.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利用或打破材料的原有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作品。
3.“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求异,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收拾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课后拓展:
1、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的表现材料的方法,看看能找到更好的材料的方法吗?
2、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画面。
课题:变废为宝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2、合理运用各种材料。
教具学具: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 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课题:梦幻中的城堡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3、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教学重难点: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教具学具:彩纸,线,橡皮泥,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2、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
三、利用制作的城堡表演节目
四、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家。
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2、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课题:星空的联想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2)
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制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教学重难点: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在的形象与动态,肯定学生的自由的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表现。
2、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四、收拾和整理: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积极指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运用科技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课题:新颖的电脑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2. 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教具学具:纸盒、彩纸、彩泥、铅笔、蜡笔、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13)
2、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四、 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2、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课题: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 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对现代化的工具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14)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七课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公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课题:会响的玩具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2. 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
教具学具:纸盒、竹筒、木片、毛笔、小瓶罐等、铅笔、彩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 发展阶段
(1) 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15)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2、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3、 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课题:美术小记者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具学具:纸、笔、彩色笔、相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 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十九课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
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16)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产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课题:迷人的动画片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
2、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具学具:动画片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教师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也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2、发展阶段
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和所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让学生归纳一下,动画片有那些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三、课后拓展
1、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中有多少人喜爱在国动画片,有多少人喜爱外国动画片。说明理由。
2、 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 观看动画片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
课
基本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
、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
,
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
,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
,
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
,
它们看似简单
,
可千万别小瞧了它
,
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
,
大到汽车
,
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
,
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
,
讲解结构)
2
、发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
,
加深形体感受
,
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
,
留意小结制作方法
,
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
开拓学生视野
,
激发学生想像。
3
、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
,
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
、生作业
,
师巡视辅导
5
、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
,
生评价
,
师总结。
6
、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
,
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
,
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
,
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第2
课
点的集合
“点”和“线”一样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造型表现
,
同时
,
“点”还具备“线”的表现略显不足的色彩表现能力。本课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设计的。
因为教材导语是:“如果你仔细观察
,
会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从高楼往下看
,
大树是点
,
车辆是点
,
人物也是点。抬头看
,
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地将“点”仅仅视为造型的元素
,
教材开始特别以点彩派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
,
并配以“修拉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
,
不经过调和
,
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
,
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
,
画面由五颜六色的点构成
,
达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的文字介绍。紧接着呈现的是“不同工具表现不同形状的点”的示意图
,
配以金钱豹和以点为主作为视觉呈现
,
以及以点状材料创作的不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示意图共同构成了“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多元表现特色。
翻页后
,
以“学习提示”开始
,
通过“技法点击”和示范作品及学生作品
,
为同学们进行自己的创作从技法到内容
,
以及表现形式都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而“学习要求”清晰地点出了最终应该呈现的结果。
以点为主线
,
通过欣赏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纳蒂布港》
,
对比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
,
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通过欣赏古希腊人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的建筑
,
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
,
还概括表现各种形式的物象
,
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充分体验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
,
明白点无处不在。本课可采用“导入激趣
—
解读概念
—
欣赏作品
—
尝试创作
—
评价展示”来完成教学。
一、引导阶段
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
,
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
,
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
,
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
,
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
,
出示课题
——
《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
解读图形
,
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是点;解放军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是点
,
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也是点。出示图片
,
请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
,
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
,
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2.
欣赏作品
,
感受魅力。
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
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
,
将点整齐排列
,
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
,
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
,
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凡·
高的《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
,
形成线化感觉
,
增加流动效果。
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欣赏学生作品。
3.
图乐共赏
,
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
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技法点击
,
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
,
用合适的材料创作
,
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
(
1
)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
(
2
)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
,
把握色彩的关系。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
,
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
,
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四、1.
能否理解点的概念。
2.
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
3.
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
4.
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
点的形式表现点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
,
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
第3
课
远去的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了解凡是客观世界的景物都是有透视现象的
2
、让学生了解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
3
、让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副《远去的路》
过程与方法:
1
、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图片中的透视现象。
2
、
让学生看图片尝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片。
3
、
教师小结定义什么是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教师示范画透视图。
4
、
注意透视现象同桌合作完成一幅《远去的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认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
2
、难点: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关系。
教学准备:
1
.教具:多媒体
各种近大远小的图片资料
2
.学具:旧画报等
剪刀
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
师:你能用间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
、讨论
(
1
)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
2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感受透视的微妙
,
使他们更有兴趣了解和掌握透视。
3
、揭示课题:《远去的路》
二、新授
1
、讨论学生简易画
,
从中发现问题
讨论:在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以外还有哪些透视现象?
近高远底
近宽远窄
近长远短
等
教学说明: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问:什么是透视?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同的位置上就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底近宽远低的变化这就是透视。
1
、
出示图片:站的高的地方看远去的路
站在左边看远去的路
站在右面看远去的路
小组讨论说说这些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
2
、
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
(
1
)
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
消失线和视平线
(
2
)
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的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教学说明:用这样的比喻通俗易懂让学生对这些名词的概念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
3
)
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
5
、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
1
)学生小组讨论
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
(
2
)教师小结:
A
作视平线和消失线
B
定山脚线和远山
C
贴正视的房子
D
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
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
3
)作业要求:同桌合作一个画透视图
另外一个负责剪贴
(
4
)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合作利用废旧的彩色画报根据前面老师所讲的透视方法来完成一幅剪贴的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画使学生对透视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评价
1
、
布置主题:奇妙的视觉。
2
、
展示学生作品。
3
、
点评:是否符合老师要求的透视变化和颜色变化。
4
、教师小结。
第4
课
线与造型
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
,
是创作者根据观察和感受
,
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而“提炼”出来的。从一年级起
,
每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
,
体会线条造型为主。本课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将线条表现与造型联系在一起。开始呈现的生活中的“线”
,
其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形成从生活中提炼自己需要的“线”的能力。所以在导入课文中这样说:“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
,
你会发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线:架在空中的电线
,
人行道上的斑马线
,
还有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等。艺术家用线创作出众多丰富的艺术作品。”首先是“观察”
,
然后是“发现”
,
最后是“创作”。观察和发现线并不是目的
,
其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创作。接下来选登四幅中外艺术作品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直接欣赏并帮助分析“线”的造型能力。“线可以用来确定物象的形状轮廓
,
表现明暗结构、质感肌理等
,
对线的研究是绘画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翻页后
,
就可以看到和“学习提示”紧密结合的多种线条的表现形式
,
既有线条本身的多种变化
,
也有线条的多种组合效果。配合“学习要求”则是人物头像的线描画绘画方法。之所以选择人物头像
,
是因为这是上课时最容易观察到的表现对象
,
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以自己的观察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线”完成作品。为了强调“线”
,
在“学习要求”中特别强调要“着重表现人物的头发”。
教学目标
:
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
通过欣赏、交流
,
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
,
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
,
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中外优秀绘画名作、学生作品图片。
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
重点难点
:
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思路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
为了能顺利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
建议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运用“观察比较法、启发式谈话法”
,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线的种类
,
比如线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二)通过欣赏评述
,
利用“简介强化法”
,
使学生在欣赏、观察中
,
充分认识到线在美术造型中的运用
,
积累丰富的视觉和审美经验
,
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运用示范的方法
,
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手段表现人物头发。
结束时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作品
,
开拓学生视野
,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一、导入阶段
1.
播放课件《球的运动轨迹》。
思考:把球的运动轨迹连接
,
最终能形成什么?
2.
教师归纳小结:线是点的运行轨迹。与点和面相比较
,
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有个性的表现元素。
3.
出示画线描图片。
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主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
教师小结:看来线是表现造型的主要手段。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线与造型”。
(教师出示课题
——
《线与造型》)
二、讲解演示阶段
1.
线和我们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出示生活中跟线有关的图片。
2.
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和线有关的场景?
3.
组内交流: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交流
,
你发现线有哪些特点呢?
线的特点:
直线
曲线
粗线
细线
长线
短线
波浪线
折线
4.
课件出示艺术家作品
观察后说说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线的?
5.
教师小结:
28
教师教学用书
美术
六年级上册
线的组合:
水平垂直倾斜水平波浪垂直拆线自由组合
有规则的排列:整齐、有秩序
,
富有节奏的美感。(出示图片)
自由性的组合:自由、优美、富有创造性。在创作时
,
根据物象的特性
,
启发引导学生可抽象地表现画面。(出示抽象作品图片)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生活中的线条
,
其实我们人的身体上也有线条
,
最明显的就要属头发啦。
6.
多媒体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
,
用头发作比喻
,
直发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鬈发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戴假发演示。
7.
教师找学生作模特
,
然后简单演示怎样画人物
,
如何用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发型
,
并板书绘画步骤。
8.
学生看教材第
11
页“表现人物头发的学生作品”
,
拓展学生创作思维。
三、发展阶段
现在老师给大家当一回模特
,
请同学们给老师设计一款发型
,
看谁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人物头像
,
提出可以画自己的同学
,
画时重点表现
人物的头发。)
四、展示与评价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
让学生互相说说谁画得更好
,
头发画得怎么样
,
还应该怎么改进。评选出优秀设计师。
五、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家对线已经十分了解
,
并且能用线来表现头发的造型
,
我们可以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作品创作中
,
让我们的画面更加丰富。
1.
能否找出线的特性与组合规律。
2.
能否感受到线与造型是分不开的
,
并用线的多种组合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头发。
3.
能否大胆地创作出新颖的作品
,
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5
课
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
,
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
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
,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第
1
课时)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
,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
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
2
页下方的图片
,
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
,
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
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
,
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
,
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
,
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
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
——
取景
——
构图
——
描绘
——
修改
——
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
(第
2-4
课时)
1
、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
,
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
,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
,
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第6
课
让剪影动起来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
、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
、增强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
、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
、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
,
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教程:
第
1-2
课时
一、引导阶段。
1
、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
,
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
、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
,
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
,
并配以音乐。)
3
、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
,
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
1
)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
2
)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
3
)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
、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
,
分成
8
组
,
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
、学生进行创作
,
教师巡视指导。
3
、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
、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
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
3
课时
(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
一、8
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
,
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
,
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
,
在课余
,
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第7
课
漂浮的画
教材分析:
以简单有趣的方法创作出符合自己感受的作品
,
这是第三、第四学段特别需要掌握的。本课从漂亮神奇的石头纹理导入
,
在感受抽象美的同时
,
借助油水不溶的的原理
,
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创造抽象美效果的有趣方法。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
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流色转印的常用方法
,
学习利用水与油不相溶的特性
,
转印出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
通过自学教材及老师的演示讲解
,
掌握流色转印的方法并展开联想再创作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表现力。
制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
,
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水与油不相溶的性质
,
做水面上的油漆吸附练习。
教学难点:
根据制作过程中油水变化的节奏及画面所形成的肌理效果
,
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装有清水的敞口容器、油漆、汽油、水粉颜色、水彩纸等。
学生:油漆、具有吸附能力的纸张(水彩纸、生宣纸等)、装着清水的敞口容器、汽油。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出示利用本节课方法制作的作品)
欣赏作品:说一说
,
你们感觉欣赏的作品像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
导入并板书课题:漂浮的画。
二、发展阶段
⒈自学教材
,
尝试探究。
对照课本中的技法点击学习流色转印的方法。
讲解制作要点:
⑴将汽油滴入油漆中几滴
,
轻轻搅拌。
⑵搅拌好后
,
滴入几滴油漆在水盆里
,
用小棍轻拌。
⑶把铅画纸覆盖在水面上
,
轻轻掀起
,
图案就吸附在纸上。
⑷晾干后压平
,
也可以用来剪图形。
⒉尝试制作:在敞口容器里盛一定量的清水
,
随后滴入几滴油漆
,
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
小结:
⑴滴入清水中的油漆有的浮在水面上
,
有的一下子沉入水底
,
还有的在水中漂浮。
⑵总结制作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
⒊作品展示
,
汇报交流。
学生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
师生讨论解决。
⒋深入探究
,
讲解演示。
根据学生的制作
,
教师示范流色转印的技法:在清水中放入油漆(水面要浅)
--------
快速搅拌
--------
把纸平放在水面进行吸附印制。
三、创作阶段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选用任意颜色搭配并用吸附法完成肌理作品。
四、评价阶段
⒈分析并展示作品
,
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评价活动。
⒉学生针对自己喜爱的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五、课后拓展
干透后
,
压平。根据肌理图案运用刮线或剪图形等方法
,
创作一幅有主题意义的作品。
第8
课
山山水水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
,
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
,
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
,
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
,
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1
、通过作品欣赏
,
使学生深入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
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
、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
,
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
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
、通过分析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
,
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课
时
: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
,
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
答:高山流水。
对
,
高山流水
,
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
,
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
,
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
,
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
,
大部分同学说喜欢
,
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
,
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事实上
,
这是一幅长卷画
,
很长的一幅画。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这是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
,
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要了解它
,
同学们可以看课件的相应部分。看完后
,
请参与论坛的讨论。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
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
“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出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
——
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
,
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
以后同学们看画时
,
一定要放松心情
,
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
当了解了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
,
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
,
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学可以进入“古代山水画”这课的学习
,
先阅读一下
——
山水画简史
,
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
,
学习中有任何问题
,
可进入讨论区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讨论一:
1
、了解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兴盛时期?
2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画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了解
,
然后进行讨论。
3
、山水画在唐代就分化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
,
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要了解青绿山水看《千里江山图》、《早春图》等)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相结合。
4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
,
但为什么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
结论:画家具有传统的道家思想
,
道家提倡“无为”
,
尤其在乱世之时
,
文人更加追求自然
,
以林泉为伴。
课堂小结:
我们说喜欢的部分同学
,
一般多比较喜欢诗词、文言文
,
说明你在渐移默化中早已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
所以在观赏作品时
,
不自觉的就会和画家产生了共鸣。反之
,
就不喜欢。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都是先人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
我们起码要学会欣赏它们。
今天用一堂课的时间学习了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
,
但大家发现只是看了一小部分
,
剩下的大家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继续深入学习。我给大家留了一些课后问题
,
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讨论题:
1
、
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
2
、
有些学者说“盛世出人物、花鸟画名家
,
乱世出山水名家”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
你如何看待?
第9
课
彩墨家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戏剧中人物的造型特征和戏剧人物的整体服饰特点
,
用彩墨方法临摹戏剧人物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表现戏剧人物的造型
,
感受水墨表现的情趣
,
讨论、尝试彩墨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传统戏剧人物造型的多样性和独有的特色。在体验中
,
回味笔墨的丰富变化
,
激发对传统艺术的表现热情。
教学重点:
彩墨戏剧人物的造型。
教学难点:
运用墨线和墨色的变化
,
表达不同的戏剧人物造型。
教学准备:
学具:墨汁、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等
教具:课件、大师作品图例、彩墨画工具、学生优秀作业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
用彩墨方法临摹戏剧人物造型。
拓展层面:
注意人物动态特征
,
以及墨与色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两分钟预备铃:欣赏戏曲选段。(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一、情景与导入
1
、戏剧表演导入。
教师:欣赏了刚才那段戏剧音乐
,
你能不能学一学
,
上来表演一个戏剧人物造型?
二、欣赏与归纳
1
、欣赏京剧中的四大行当。
2
、他们的人物造型是怎样的?
3
、欣赏各种表现形式的戏剧人物。
4
、欣赏一张作品
,
这个是什么表现形式?
(彩墨画)
5
、揭示课题:彩墨戏剧人物
6
、欣赏关良的彩墨戏剧人物作品。
教师简单介绍关良及其作品特点:
传统戏剧的舞台美术是以人物造型为主的
,
包括人物服饰、化妆、脸谱、道具等都是整体设计的。关良先生运用娴熟的水墨画技巧
,
以简洁笔法夸张人物造型特点
,
浓淡墨勾勒渲染出气氛。画家更注重戏剧情节和人物神情的表现
,
人物的眼神与表情动作互相呼应。
7
、
学习教材上临摹彩墨戏剧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8
、教师示范
,
绘画步骤。
①用墨线起稿。在宣纸上绘画人物动态轮廓
,
画面饱满。(注意墨线的粗细、浓淡变化
,
抓住戏剧人物的造型特征
,
服饰和动态特点等。)
②用墨色渲染。注意用浓淡变化的墨色进行渲染
,
水分的把握。
③渲染色彩。注意色彩搭配
,
水分的把握
,
墨与色的结合效果。
④完成作品。
教师:表现旦角等人物的时候
,
线条要流畅
,
表现女性人物柔美的性格特征。
三、创作与辅导:
1
、欣赏作品。
教师:武生等戏剧人物在用线条表现的时候可以粗旷、硬朗一些
,
有时候可以运用枯笔。
2
、提出作业要求:
用彩墨方法临摹一个半身或全身的戏剧人物造型。
注意墨线的变化与墨色的运用。
3
、
学生进行戏剧人物绘画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1
、展示作业并欣赏。
2
、学生自评与互评。
3
、教师简评:能否抓住戏剧人物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
要有人物的动态与神态变化。
笔墨表现技法与墨色的丰富变化如何。
能否创意表现人物或情节。
4
、教师小结:传统戏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连外国朋友都成了戏迷
,
作为华夏子孙
,
我们更应该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
并把戏剧艺术发扬光大!最后
,
一起来欣赏京剧名段《我是一个人》。
第10
课
我做的乐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
、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
、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4
、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
、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难点: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教具学具:
塑料杯
3
个、牛皮纸
1
张、塑料布
1
张、气球薄膜
1
张、橡筋
3
根、小鼓、排萧、饮料吸管
4
支、塑料堵塞
8
个、塑料固定架
2
个、剪刀。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引入
1
、播放一段音乐
,
问:这是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奏出来的?
(
乐器
)。
2
、板书课题:
自制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
1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
、什么是乐器?
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
,
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2)
、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
,
问: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会弹奏吗?
(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
(3)
、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
,
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
(1)
、制作材料:牛皮纸
1
张
,
塑料布
1
张、气球薄膜
1
张
,
橡筋圈
3
根
,
纸杯或塑料杯
3
个
(
自备
)
(2)
、制作方法:
①、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
,
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②、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
,
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
、讨论:
①、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②、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
,
为什么?
(
弹性好的材料
)
4
、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5
、自制小乐器
牛皮纸
鼓面
塑料布
发出声音不同
气球薄膜
第
2
课时
一、引入
1
、出示几种同学做的小乐器:盒做的琴弦
,
玻璃杯小乐器
,
瓶摇小乐器
,
排萧小乐器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制的小乐器。
2
、板书课题:自制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
1
、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
2
、指导学生运用配套材料制作排萧乐器。
(1)
、排萧制作材料:
塑料固定架
2
只
,
饮料吸管
4
根
,
塑料堵塞
8
只。
(2)
、制作方法:
①、把两个塑料固定架对插扣住。
②、把
4
根吸管分别按下列数据截成两段:
125
和
36
、
110
和
43
、
95
和
58
、
88
和
73。
③、每段吸管的一端用堵塞堵住
,
并不能漏气
,
把
8
根及管开口向上
,
由长到短整齐排列插入固定架中
,
这样排萧就做好了。
(3)
、使用方法:
用嘴分别在吸管开口旁向内吹气
,
看看能不能吹出
1
、
2
、
3
、
4
……
7
、
i
八个不同的音阶
,
你能用排萧吹出简单的乐曲吗?
3
、同学们讨论交流:
让乐器发出不出的声音的做法:试一试
,
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音?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4
、组织学生对各组制作小乐器进行评价。
5
、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5
、自制小乐器
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第11
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废品雕塑的造型特点和文化意义;能发现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
,
用各种立体造形的方法创作有趣的人像。
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
,
以自主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
,
运用多种立体造型的手法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利用废旧物品制成雕塑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含义
,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创作与表现
教学难点:
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总体形象把握与表现
,
废品雕塑的审美特点
达标规程:
讨论
——
概念
——
分解分析
——
欣赏理解
——
合作表现
——
自评互评
教具准备:
学生作品及教师作品
学具准备:
废纸筒、方纸盒、木条、麻绳、绒线、串珠、纽扣、杂物
剪刀、胶水、透明胶、双面胶
教学设计:
废品雕塑艺术的艺术语言较为有趣生动
,
可以使得学生树立起废物利用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设计中
,
以学生为主体
,
选择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废旧物品人像制作作为入手突破口
,
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
,
运用切挖、镂刻、卷折、拼贴、接插或添加使之立体起来
,
并且图上绚丽的色彩。从中激发起学生的联想
,
飞动想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
共同策划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设计中加强课堂评价
,
评价中以学生互评为主
,
增进学生的了解与友谊
,
活跃课堂气氛
,
突出废品雕塑艺术的教育与审美功能。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2
、导入新课:
欣赏与讨论:毕加索的雕塑《牛头》的表现方法。
毕加索是“现成品”雕塑的先驱者他利用实物通过想象和重组
,
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牛头》由一个废弃的自行车鞍座和把手放在一起做成的。这是一个风趣而简单的游戏
,
但是要使他们具有意义就必须对要创造的物体形式各种微妙的含义有极好的理解力
,
而且对于一位西班牙的艺术家来说
,
牛还是西班牙民族精神的象征
,
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
雕塑的概念:
雕塑是通过塑造、雕刻、铸造等手段创造的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雕塑的历史悠久
,
人类的祖先曾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雕塑艺术珍品。
20
世纪以来
,
雕塑在创作观念、内容、形式、材料与手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问题: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工业元件和废旧材料来创作艺术品呢?
讨论:人们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
,
使用过多的次性物品
,
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艺术家充分利用这些废旧材料
,
变废为宝
,
成为一件件艺术品。
废品雕塑艺术:利用废旧材料来塑造、雕刻、铸造、拼贴组装雕塑艺术品。
认定目标:《废品与艺术品》趣味人像制作
3
、导学达标:
展示教师以及学生的部分优秀作品。
请同学分析制作趣味人像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段
,
如何表现出三维立体效果?
先用切挖、镂刻、卷折等手法制作五官
,
也可以用其他材料拼贴、接插或添加
,
使之立体起来。
教师示范或展示制作:切挖法制作人像的眼睛
,
镂刻法拼贴法制作人像的鼻子等。
为头像加上头发、帽子和饰物。
教师示范或展示制作:用绒线编制制作头发
,
用色卡纸制作帽子等。
发现所带废品的形状、质感、颜色等它们可以被利用制作出人像的哪些部位
,
使作品丰富、奇特。
4
、作业要求:用废旧材料制作有趣的人像
小组讨论出作业的主题
,
交换交流所带的废弃物品
,
设计构思制作一件废品雕塑艺术有趣的人像。
在使用废弃物品及工具时注意安全使用。
5
、学生课堂练习
,
教师巡回辅导
师生互动
,
共同加工完成作品。
学生大胆想象及制作表现。
达标测试
,
教学反馈
6
、学生作品的自评互评
7
、教师总评小结:
“大家都非常心灵手巧
,
利用废旧物品能够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人像
,
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表现力
,
都变为了生活的美术大师。”
第12
课
保护文物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
,
让学生了解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
它代表了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
,
是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
,
造型
,
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
,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
1、瓷器的生产和发展
,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
,
装饰
,
色彩及艺术特色
.
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
,
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
:
1
课时
教具准备
:
教材
,
多媒体课件
,
录象带
教学过程
:
一
.
组织教学
:
(
常规
)
二
.
导入
:
提问
:
1.
什么是陶器
什么是彩陶
2.
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
(
贯耳瓶
)
提问
:
这是陶器吗
应是什么器物
三
.
讲授新课
:
(
出示课题
)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
,
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
,
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
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
(2)
烧制的温度不同
;
(3)
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
,
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
,
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
,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
,
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
,
南方有青釉瓷
,
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
,
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
,
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
唐代开始有了
“
窑
“
的专称
,
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
,
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
,
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
,
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
胎釉细腻
,
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
,
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
,
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
,
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
,
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
(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
,
显得秀气。
(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
,
直口
,
圆腹。
(3)
器物为小平底
,
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
,
花卉纹
,
动物纹
,
人物纹
,
色彩也比较丰富
。(
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
,
产品增多
,
青瓷
,
白瓷
,
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
,
瓷器
“
自唐代始而有窑名
“,
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
,
装饰更加丰富
,
采用手法有绘画
,
刻花
,
印花
,
捏塑等
,
内容包括日月
,
花草
,
树木
,
动物
,
人物
,
建筑等。
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
,
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
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
,
如定窑
,
耀州窑
,
磁州窑等。
第13
课
古建筑的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
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
通过欣赏
,
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
,
从而认识到
,
爱我中华
,
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
教学难点
:
通过考察
,
调查
,
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
,
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
,
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
:
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
,
资料
。(
制成幻灯片或挂图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
)
上课
,
师生问好
揭示课题
——
《古代建筑欣赏》
,
作启发性谈话。
“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
“
我国的建筑
,
历史悠久
,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
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
.
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
,
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
,
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
如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
.
还有的故宫
,
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
,
最古老的宫殿建筑
;
西藏的布达拉宫
,
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
,
保存最好
,
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
(
二
)
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
,
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
三
)
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
,
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
,(
如青岛崂山瀑布
;
曲埠孔府
,
孔庙
;
泰山绝顶
;
海南南山等等
。)
(
四
)
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
,
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
,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破坏
,
偷盗
,
价值
)
(
五
)
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
:
古建筑
:
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
,
是国宝。
仿古建筑
:
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
,
不是文物。
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
,
砖
,
木构成
,
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
,
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
,
原貌很难保存。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
,
它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
堂
.
其建筑奇特雄伟
,
令人神往
.
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六
)
简介部分古建筑
:
万里长城
嘉峪关
布达拉宫
故宫太和殿
颐和园
杭州西湖
山西恒山悬空寺
苏州网师园
,
拙政园
(
七
)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
,
常见类型
,
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
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
:
通过考察
,
调查
,
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
,
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
,
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
:
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
,
资料。
教学活动:
师
:
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
,
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
,
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
,
你能说说吗
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
:
①造型优美
,
对称
,
渐变
,
顶有脊
,
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
,
斗拱
,
柱梁
,
不用钉子
,
稳固。
③极尽装饰
,
檐
,
雕梁
,
画栋
,
窗饰等。
师
:
要画好古建筑
,
先要进行观察分析
,
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
,
如亭阁的屋顶
,
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等形的组合
,
大家看是不是这样深入了解
师
:
提问
,
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
,
也是有趣的
.
飞檐是怎样翘起的
重檐是怎样建的
斗拱是怎样结构的
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连接
,
支撑
,
穿插
,
卯榫卯合
,
竹钉。
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
,
要求
:
a.
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
b.
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
c.
线条要流畅肯定
,
尽可能用长线画
;
d.
画出些细部
,
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
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布置学生作业
1.
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
,
注意组织好学生
.
教师旁观
,
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
,
提示。
2.
在室内时
,
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作业相互观摩
1.
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
,
比较与改进
,
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
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
,
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
,
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
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
学习态度表现
;
表扬与批评。
3.
学习效果的评价
;
知识获得怎样。
第14
课
电脑美术
——
版画效果的图画
教材分析:
和前面的年级比较
,
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侧重特色和实用。本册电脑美术追求的是“特色”
------
用电脑创作版画效果的作品。要想出色的完成本课的目标
,
了解版画并理解“刀味”是关键。在电脑中表现出“刀味”可以利用“反色处理”
,
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教材中已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
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⒈了解电脑“画图”中的铅笔、笔刷、橡皮、喷枪等工具的功能。
⒉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运用电脑中“画图”中图像菜单中的“反色”功能
,
借助图画工具创作出仿班花效果的有趣图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⒊感受鼠标作画带来的快乐
,
体验电脑“画图”造型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鼠标结合“画图”中的工具画出各种图形。
教学难点:
利用“反色处理”功能
,
借助图画工具制作出仿版画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⒈检查学校电脑教室的硬件
,
确保能够正常上课。
⒉检查教室电脑安装的局域网软件、硬件能否监控学生电脑。
⒊与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和电脑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⒈图片导入
,
师: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这幅版画作品
,
清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说版画的制作过程。
⒉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⒊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二、欣赏体验
,
初步感知
⒈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那些作品
,
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黑白灰为主
,
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⒉体验电脑“画图’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⑴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
打开图画工具
,
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⑵介绍“画图”工具
●橡皮的大小
●笔刷的大小
●喷点的大小
⑶学生边学
,
边尝试
,
使用反色处理勾画的草图。
三、探究技法
,
深入感知
⒈欣赏老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
,
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
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
,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
⒉教师示范讲解。
⒊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
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
?
⒋学生做作业
,
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
小结拓展
⒈展示评讲:
A
、评价建议: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
,
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B
、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
自评:向同学们说说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
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画面效果。
互评:欣赏同学作品
,
说说你的看法。
⒉总结
在仿制纸版画的作品时尝试把黑白灰的画面变成彩色的画面
,
也别有一番风味。
⒊拓展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
,
电脑中的“画图”的界面有所变化
,
工具也增加了不少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尝试。
第15
课
画与油画欣赏
教学目的:
1.
了解画这一艺术形式
,
观察理解比较画与油画的不同表现方式、表现内容和装裱、装饰形式等。
2.
感受画的艺术境界、油画的写实、浪漫
,
学会鉴赏作品
,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
,
亲生体验画笔墨的浓淡、干湿。
教学重点:
理解画这一艺术形式
,
通过欣赏作品
,
了解油画与画的区别;
教学难点:
画与油画的区别在欣赏具体的画作的体现。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查阅相关国画、油画资料、课件(国画作品一幅、册页、立轴画实物、
2
幅油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课本自读:初步认知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工笔和写意。表现的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油画的工具、材料、写实、浪漫、现代主义的油画。
2
.教师课件展示
,
通过表现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不同表现内容的绘画风格。
二、授新:
理解国画意境的关系:
1
.图片观察了解国画的组成元素:诗、书、画、印。
2
.诗、书、画、印拓展了国画的艺术境界:
A.
齐白石《长年长寿》
B.
范曾《童弈图》
C.
齐白石《十里蛙声出山泉》
(通过国画作品与落款的“简单几个字
——
一句诗
———
一首诗”辨析
,
在感受和理解分析
,
理解国画的“诗情画意”)
三、师生互动
,
进一步理解国画中意境与作品的重要关系
(从构图上
,
落款题跋上加以深入学习)
·师小结:(略)
·师生体验:毛笔打湿
——
体验干湿
,
毛笔蘸墨
——
体验浓淡
,
毛笔竖起
——
中锋运笔
,
毛笔横倒
——
侧锋写意。老师示范林风眠《绿叶小鸟》
,
学生临摹。
·学生作品赏析
四、教学总结并延伸:
画与油画(欣赏
.
评述)
第二课时:国画、油画欣赏
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体验了画
,
本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知识
,
初步了解油画的知识。
请生读读课本第一段关于国画、油画的介绍
,
加深印象。并带着问题看书
1
)画、油画用材上有何群区别?他们在形式上有何区别?他们在色彩表现上的区别?你最喜画那张画作品或油画作品?喜欢它的什么地方?(从构图、造型、色彩、技法上分析)
[
知识点击
]
:
//
画是一个很老的画种。油画形成只有
500
年
,
而画形成的历史已达
1000
年之久。感到画的发展前景要比油画大一些。
//
油画对于真实的表现力是很强的
,
它是一个方便写实的画种。而画不是这样
,
画不是一个写实的画种
,
它是写意的
,
它的抽象性很强。
//
画是指的传统绘画
,
而油画(水粉画)是指绘画的颜料成分
,
这是不同的概念。
//
画以水墨为主
,
故称水墨画为国画
,
讲究留白
,
讲究意境
,
不能满纸都画满
,
要有一些地方空出来
,
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
,
山水画尤甚。而绘人物更是着重神韵
,
也许解剖比例略有偏差
,
造型结构稍欠严谨
,
但其中韵味十足
,
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一致性。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一种
,
注重透视关系
,
讲究人物比例
,
强调色彩变化
,
所以画出的人物十分真实
,
但油画却不适合画大型的风景
,
因为它是焦点透视
,
只适用于从某一点上望去的风景
,
要想很大幅的风景画就必须采用散点透视法
,
而国画之所以适合画风景正是因为采用了散点透视法
,
现在也有不少外国人画风景学习的方法
,
然后将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
,
整个画面采用散点透视
,
而某一处具体的地方采用焦点透视。
//
画用水调和
,
油画用调和油。
//
画无覆盖能力
,
油画可数次覆盖。
·不同时期油画欣赏分析
——
古典时期油画
——
十九世纪中叶“印象派”油画
——
十九世纪末叶“野兽派、抽象派”油画
——
油画赏析。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略)
·师小结……
[
点评
]
:虽然两节美术课连上
,
有足够的空间。但学生在学习中
,
体验画还是没有完全到位
,
特别是笔墨的浓淡干湿。原因:部分学生带工具不全面;部分学生不敢用水
,
怕水遇宣纸化开;笔墨没用完就再次蘸墨
,
使得墨不分五色。教学设计中
,
这些环节可能有所忽略。第二个环节欣赏部分
,
上得较为精彩。由于事先把问题、思考布置下去
,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书本的阅读
,
所以能按构图、造型、色彩、技法分析、西方艺术作品。学生真实的画体验加上油画的实物再现
,
使得学生能很快区别画、油画的不同。
[反思]:
要上好画和油画
,
首先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颜料本身上:油画是油性颜料
,
用油调色
,
国画用墨
,
或国画颜料(包括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
画质上
:
油画画在亚麻布等布料上
,
国画用的是宣纸
画的风格上:油画颜色多次覆盖
,
普遍较厚
,
有抽象
,
具象和印象;国画有的有留白
,
有的有题字
,
讲究意境
,
大多不写实
油画属于西洋画
,
国画是我国本土的东西
,
应该好区别
装裱方面:油画有框
,
没有玻璃镜片;国画有的是玻璃框
,
有的就是卷轴
,
无框无镜片
,
可以卷起
,
方便携带
画可以一画有四季。散点透视。线条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精神。油画只能用焦点透视。
画:简称
“
国画
“,
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
,
和画颜料
,
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
,
各有蹊径
,
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
,
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
,
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
,
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
,
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
,
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在世界美术领域或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
,
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
,
有高度的表现力
,
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
,
达到
“
形神兼备
“
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画
,
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
,
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油画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
,
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
,
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油画的产生
15
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
,
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
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
,15
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杨·凡·
艾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
,
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
,
致
使描绘时运笔流畅
,
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
,
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
,
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
,
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
,
不易剥落和褪色。他们运用新的油画材料创作
,
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
,
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材料和工具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
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
①
颜料
,
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
,
由手工研磨成细末
,
作画时才进行调
和。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
,
装入锡管
,
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
,
调色时
,
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因而
,
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
不变
②
画笔
,
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
,
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
③
画刀
,
又称调色刀
,
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
,
有尖状、圆状之分
,
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
,
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
,
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
,
增加表现力。
④
画布
,
标准的画布
,
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
,
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
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
,
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
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
,
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
,
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
,
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
,
不
吸油的木板或硬纸板也可以代替画布。
⑤
上光油
,
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
,
保持画面的光泽度
,
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
⑥
外框
,
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
,
尤其是写实性
较强的油画
,
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
,
使画面显得完整、集中
,
画中的物象在观者的感觉中朝纵深发
展。画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内容而定。古典油画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
,
近现代油画的外框较多用铝合
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画主要使用线条、轮廓、画面淡雅来达到意境
,
而油画主要使用光影、真实、画面鲜艳来自写实。而且
,
两者的绘画用的颜料也不同
,
画主要用水分较多
,
颜色素雅的颜料;油画主要使用粘黏性较大
,
色彩艳丽的颜料。画的画面给人颇附想象
,
优雅平静的感觉
,
油画则给人真实立体色彩明快的感觉。
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再认真理清所呈现的画作的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等
,
一堂较为顺畅的欣赏课比较能够上的到位。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一、 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的:
1、 认识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2、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3、 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螺杆油泵 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渣油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 实物投影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 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三、 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 认识国画的墨色。
2、 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 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 师生共同评点习练。沥青保温泵
二、 南瓜和辣椒(中国画) zyb增压燃油泵
教学目的:
1、 通过临摹,初步掌握写意画法的表现技巧,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
2、 进一步认识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南瓜和辣椒的写意画法。KCB齿轮油泵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画南瓜辣椒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可调压渣油泵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高压渣油泵
二、 小练笔,感受笔墨特色。
三、 欣赏相关画作,学生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四、 大胆尝试,动手画一画。
五、 师生共同评点。
六、 提高性习练。KCB-300
三、 闽南佳果(中国画)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齿轮油泵kcb 55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 学具准备:高压渣油泵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KCB齿轮油泵
二、 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 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 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 提高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2CY齿轮油泵
二、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 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 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四、 伸向远方的路(透视知识)
教学目的:螺杆油泵
1、 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等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螺杆油泵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 学具准备:
风光图片、铅笔、色彩颜料等。渣油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二、 仔细观察图片,尤其是道路两边的景物,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 尝试用上透视知识画一条伸向远方的路,适当画出路边的景物。
四、 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五、 说说学习的收获。
五、六面体平行透视
教学目的:沥青保温泵
1、 认识学习六面体平行透视,并能运用该透视规律画方形物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方形物体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六面体平行透视规律,并能在画方形物体时运用。 教学难点:
自主发现平行透视规律,并在实际中运用。zyb增压燃油泵 学具准备:
方形盒子、直尺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螺杆油泵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探究六面体的透视规律。
1、 复习透视规律的知识。煤焦油泵
2、 启发学生想象,尝试描述根据透视规律推导六面体的透视规律。
3、 读教材,弄懂“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的情景。
4、 用一只眼睛近距离观察方形盒子的透视现象,并尝试将其描绘出来。
5、 读教材,将自己的描绘效果与教材的效果图进行比较,尝试解说效果图。
三、 学生尝试画出正确的效果图。煤焦油泵 第二课时
一、 学生展示上课时的作业,进行自评互评。
二、 学生尝试运用六面体平行透视规律画一两个方形物体。
三、 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促进发展。煤焦油泵
六、 铁丝造型
教学目的:
1、 认识造型艺术新样式,使学生学会利用铁丝扭制各种独特的线条造型。3GR螺杆泵
2、 利用铁丝造型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立体造型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独立的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各种铁丝造型。 教学难点:
沥青齿轮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KCB齿轮油泵
二、 欣赏铁丝造型作品、铁艺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开拓视野。
三、 学生自主设计制作铁丝造型。
四、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五、 完善造型。
七、 儿童头部比例可调压渣油泵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结构比例,积累人物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2、 尝试运用儿童头部比例知识来描绘儿童头像。 教学重点:
自主发现儿童头部比例的知识。高压渣油泵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头部比例的知识描绘儿童头像。 学具准备:
尺子、镜子、铅笔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KCB-300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有关头像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齿轮油泵kcb 55
1、 欣赏优秀的头像作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对作品品头论足,从儿童的角度来说说。
2、 因势利导,导入新课。高压渣油泵
三、 学生自主探究儿童头部的比例知识。
1、 学习正确测量头部及五官的方法。
2、 学生同桌间协作测量头部及五官。
3、 根据测量的数值说说儿童头部有怎样的比例。
4、 说说书上“三停五眼”的含义。
四、 尝试用新学的知识临摹教材上的头像作品。
第二课时KCB齿轮油泵
一、 学生展示上课时的练习,并相互评点,促进发展。
二、 运用比例知识描绘最要好的同学的头像。
三、 师生共同评点,促进发展。2CY齿轮油泵
八、 瓶花写生
教学目的:螺杆油泵
1、 初步学习写生的基本技法,抓住整体,把握基本形,体现对象大的特征。
2、 通过瓶花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美的感受力,造型能力,表现力及美术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画一幅瓶花写生画。螺杆油泵 教学难点:
整体感受,大胆表现。 学具准备:
铅笔、蜡笔、水彩或水粉、水粉纸等渣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二、 欣赏教材范例,激发学生兴趣。
三、 初步尝试瓶花写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沥青保温泵
一、 展示上课时的习作,师生交流互动。
二、 提高认识,进一步大胆尝试,要求能够抓住瓶花的总体特征,大胆表现,各显特色,画出自己最强烈的感受。
三、 展示作品,交流互动,促进发展。
九、印制花布图案zyb增压燃油泵
教学目的:
通过印制花布图案,了解美术的设计及应用。
学习美术图案设计的一些学常用的方法和简单的图案印制方法。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螺杆油泵 教学重点:
通过印制花布图案,学习美术设计的简单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
地瓜、萝卜、小刀等煤焦油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煤焦油泵
1、 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班上同学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谁的更好看?
2、 说说各自的理由。
三、 欣赏激趣。
1、 欣赏一些花布图片,直观感受花布的美感。煤焦油泵
2、 理性认识:探究花布的图案设计规律。
四、 学生设计单位图案。
五、 按一定规律印制花布。
六、 展示交流,互动发展。
七、 学习拓展。
尝试探究如何印制文字和画。3GR螺杆泵
十、 天冷了(命题画)
教学目的:
认识冬天的色彩及景物特征。沥青齿轮泵
通过这一命题画促进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培养形象思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美术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大胆想象,画一幅冬日活动图。沥青泵 教学难点:
了解并表现南方冬天的特点,人物的衣着活动要与季节相符,构图适宜。 学具准备:
蜡笔、水粉等KCB齿轮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可调压渣油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三、 认识大自然。
引导学生观察窗外景物,联系其它季节的景物印象,把握冬天的季节特征。
四、 品味生活。高压渣油泵
说说这些天来,大家都在做哪些活动?以前做什么?要拣有趣的事来说。 说说到了冬天,人会发生哪些变化?
五、 精心构思,大胆表现,完成铅笔底稿。
第二课时KCB-300
一、 同学间交流交流,互相启迪,修正定稿。
二、 尝试运用几种不同的色彩颜料大胆表现。
三、 展示观摩,交流互动。
齿轮油泵kcb 55 十
一、导游图设计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导游图,培养学生方位感和高压渣油泵观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通过认识认识自然环境及景物特征,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形象记忆、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感情,进行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导游图,学习简单设计导游图。KCB齿轮油泵 教学难点:
学会测定真实方位,了解地图的固定方位,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2CY齿轮油泵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激趣导入。
1、 说说你们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简单地向同学介绍那里的景色和趣闻。螺杆油泵
2、 说说在我们这什么地方很好玩?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更多的人去那玩。
三、 探究导游图的设计制作。螺杆油泵
1、 学习测定方向的简单方法,和怎样描述路线方向。
2、 了解地图的方位设定,和怎样体现路线方向。
3、 弄清两者间的联系及转换。
四、 初步尝试设计导游图。
1、 学生调查从学校到村部的路线方向。渣油泵
2、 尝试画出导游图。
第二课时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一、 展示初步尝试的结果,师生共同评点,进行互动学习。
二、 考查上学路线,对路线方向及标志性景物进行必要的记录。
第三课时
沥青保温泵
一、 根据自己的调查记录,设计出上学路线图。
二、 展示交流,说说学习体会。
十二、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欣赏能力。zyb增压燃油泵
利用废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学生利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创造性思维能力、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废弃物制作车子。 教学难点:
适当地利用手里的废弃物设计车子。螺杆油泵 学具准备:
各种可利用的废弃物。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煤焦油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激趣。
1、 欣赏教材范例与实物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范例的材料运用和制作方法。煤焦油泵
三、 学生根据手里的材料制作车子。
四、 展示交流,互相欣赏。
五、 总结学习体会。3GR螺杆泵 十
三、假山(泡塑工艺)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盆景制作工艺,接触传统艺术,陶冶艺术情操。
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动脑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表现语言。 学习利用泡沫塑料制作盆景。沥青齿轮泵 教学重点:
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教学难点:
充分利用泡塑的自然形状和肌理效果,粘接制作奇特怪异、错落有致的假山造型。 学具准备:
小刀、胶水、泡塑。沥青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园林、盆景图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1、 欣赏精美图片。
2、 说说观后感。
3、 说说图片中的假山的特点。KCB齿轮油泵
三、 学生自主尝试利用泡塑制作假山。
四、 为假山配上底盘和自然景物及人工建筑,完善盆景制作。
五、 展示交流,培养审美情趣。
六、 交流体会。
可调压渣油泵 十
四、班标设计 教学目的:
应用学过的图案及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练习。 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意识。高压渣油泵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班标。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已有的图案设计知识设计一个既简洁又富有个性的班标。 学具准备:
绘图工具和色彩颜料。KCB-300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齿轮油泵kcb 55
二、 本班班标的满意度调查,说说所见过的小牌子,什么样子的更漂亮。
三、 欣赏教材范例,说说喜欢什么样子的班标。
四、 说说曾经学过图案设计有哪些设计技巧。
五、 自主尝试制作班标。高压渣油泵
六、 展示交流,评选出更好的作品设计。
七、 学习拓展:尝试为一些小商品设计包装。 十
五、儿童读物封面设计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开拓学生审美视野。KCB齿轮油泵 学习简单的封面设计知识。 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运用能力。 学具准备:
彩色卡纸、水彩笔、水粉等。2CY齿轮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螺杆油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范例,导入新课。
三、 引导学生探究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1、 封面的构成。
2、 内容与画面的关系。
3、 文字与画面的组合关系。
4、 封面的整体效果与儿童读物这一特色的关系。
四、 尝试构思设计一张封面。螺杆油泵
第二课时
一、 继续完成封面设计。
二、 展示作品,评论互动。
三、 说说学习心得。渣油泵 十
六、动物(纸雕)
教学目的:
了解纸雕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学习纸雕的制作。
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沥青保温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三、 学生自主探究纸雕的制作方式方法。zyb增压燃油泵
1、 分组选择一个探究目标,先小组成员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再在小组间交流互动。
2、 小组间合作尝试完成制作一款立体纸雕。
3、 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探究成果。
四、 大家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螺杆油泵
第二课时
一、 自主尝试制作一款立体纸雕。
二、 展示作品,评论互动。煤焦油泵 十
七、中国结
教学目的:
认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结的艺术特色及文化渊源和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编结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操。 学具准备:
细绳、粗纱线、小饰物等。煤焦油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煤焦油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中国结,激发学习兴趣。
三、 分小组尝试研读教材示意图,制作简单的吉祥结
四、 展示探究结果,交流互动。
第二课时 3GR螺杆泵
一、 分小组尝试制作其它几款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二、 展示尝试成果,交流互动。
三、 大家谈谈学习心得。 十
八、儿歌配画
教学目的:沥青齿轮泵
初步认识学习插图艺术形式,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沥青泵 学具准备:
作画工具材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KCB齿轮油泵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儿歌,诵读儿歌,说说儿歌的意思。
三、 欣赏例画,结合儿歌的意思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 引导学生探究给儿歌配画怎样做更好。
1、 画面内容与儿歌意思的关系。可调压渣油泵
2、 画面的艺术特色与儿歌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 选择一首儿歌,尝试配上一幅插图。
二、 展示作品,评论互动。高压渣油泵 十
九、人物表情(美术知识)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特点,积累人物画的知识。
学习浅显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画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KCB-300
学习浅显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画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齿轮油泵kcb 55
一、 组织教学。
二、 同学间互相观察,尝试说说人物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器官的变化上,说说不同的表情会引起面部器官怎样的变化?
三、 尝试选择画出一种表情。
四、 展示习作,大家互相评论评论。高压渣油泵
第二课时
一、 说说儿童头部的结构比例,画一画儿童儿童头像比例示意图。
二、 尝试按结构比例画一幅同学的头像,要求富有表情。
三、 展示交流,评论互动。
KCB齿轮油泵
二
十、开心一刻(漫画) 教学目的:
在学习人物面部表情的基础上,学习漫画的画法。2CY齿轮油泵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表情的漫画画法。 教学难点:
抓住喜悦表情的特征,配上身体动作,使表达更生动。螺杆油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螺杆油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说说自己最感开心的事情。
三、 欣赏漫画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四、 尝试以漫画的形式画一画开心的事。
五、 展示交流,评论互动。
渣油泵
二十一、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 教学目的:
欣赏雕塑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了解祖国现代雕塑的发展与成就,增进爱国主义情感。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雕塑作品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沥青保温泵
一、 组织教学。
二、 学生介绍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 学生说说对教材中的范例的理解。
四、 教师介绍教材范例的相关资料。zyb增压燃油泵
五、 大家谈谈学习感受。
第五篇: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第5课 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四、作业点评。
教学内容:第5课 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
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课所学的透视知识,通过图列讲解有关风景构图知识以及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取景框。
(二)发展阶段
1、选择景物进行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2、如安排在校外写生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要集体行动。
3、学生在进行写生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画面上的透视变化,以及线条的疏密变化等。
(三)课后拓展
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一幅长卷。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四、作业点评。
课题: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教具、学具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 10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
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三)课后拓展
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课题: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教具、学具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观看有关皮影的录象片段。
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二)发展阶段
布置一个环境,集体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三、剪影表演
各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
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课题:第7课 漂浮的画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教具、学具:几张小动物的照片、笔墨宣纸等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
2 / 10 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修改调整完成
三、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课后拓展: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进行水墨画临摹、写生、创作。
教学随笔:通过水墨画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了解中国画的精髓。 课题:第五课 漂浮的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2、学习用点厾法来画动物。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教具、学具:几张小动物的照片、笔墨宣纸等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在本课的学习中,主要教学生用中国画中的点厾法来画动物。讲解点厾法:点厾法是不勾边线,直接用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画物体的一种中国画技法。
出示:麻雀、虾、松鼠、螃蟹等动物的画法步骤图。
讲解、演示各种动物的画法。
(二)发展阶段
在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生:如何运笔,如何运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如何抓取动物的特征来进行水墨画的绘制。
学生画好水墨动物后,可以添加画背景。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作品中出现的墨色变化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课后进行水墨画临摹、写生、创作。
三、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第8课 山山水水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所认识。
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并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生宣、国画颜料。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感受山水画
二、技法示范,体验山水画
1、复习毛笔运笔及国画用墨的方法。 (1)毛笔运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教师演示)。
3 / 10 (2)国画用墨的方法:干、湿、浓、淡(教师演示)。
2、示范中国写意山水的传统技法: 第一步,示范并讲解勾(板书:勾):用浓淡不同的墨勾出山、石的轮廓,运笔以侧锋为主。注意观察山势的走向,山的形态特征以及山的前后关系。
第二步,示范并讲解皴(板书:皴):就是用墨画出山的表面也有凹凸起伏的纹理。可以用淡墨皴出山石的结构,用以表现山石的凹凸起伏的质感,运笔以侧锋淡墨干笔为主。 第三步,示范并讲解染(板书:染):向光的地方亮,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暗,用淡墨渲染出山石的明暗,以增强立体感。
第四步,示范并讲解点(板书:点):山上总会有一些小灌木、小石头,或者是远处看不大清的树木、房屋,那就用点来表示吧。可用浓淡大小不同的墨点来丰富山、石的结构。
三、主动参与,学作山水画
1、介绍山水画用笔方法。
2、强调用墨方法。
3、展示选好的几幅漂亮的自然山水风光图片,要求学生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把它画下来,画一幅构图比较完整的山水画。教师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
从能否认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绘画形式、内容和特点,能否通过欣赏写意山水画,评价传统中国画魅力所在;能否用简单的勾、皴、染、点等山水画技法,体验笔墨趣味等几个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1、对课堂练习先做一番自我评价。
2、然后给同桌或同组同学评价。
3、展示代表性的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4、最后让学生们给自已创作的山水画配以恰当的诗句。
五、拓展延伸,创作山水画 课外习题(二选一):
1、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山水的名诗、名句,然后用中国画的形式把诗句中的内容画下来,要求诗句的内容与画的内容有较大联系。
2、是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那部分画下来。
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业,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
第8课 山山水水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山水画师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 画出一幅表现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新授:
1.看一看,说一说。
中国画家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在他们的画中创造了非常美妙的意境。(出示国画)
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将怎样介绍画中的美景呢?
请你从近到远说说好吗?(由近到远)分析画面。
我们欣赏山水画,就像在旅游一样,我们可以顺着画面不断前行到画面深处,不断发现美丽的景色。
2.出示几幅齐白石.沈周等人的作品,体会画家作品风格的不同特
4 / 10
点。从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山水表现出的自然风光,
领略我国水墨山水的宏伟博大与 3.结合书中两位画家的作品,思考画家们所用清幽寂静的魅力。 的方法。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讨论这个问教学重点与难度: 题。
汇报发现:
(近的画得具体,远的简单,近的浓远的淡。近干远湿)
怎样画得浓,怎样画得淡,怎样画湿,怎样画干,你们还记得吗?(加水)
4.学生尝试画法。
接下来,我们也试一试用浓淡干湿来画一画近中远三座山。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谁的远山画得好,谁的5.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示范一幅山水画的全过程。先用中锋出远景。
6.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美丽的山水画。(看书)
看了小朋友们的画,你想画怎样的山水画呢?能处理好吗?(生答) 三.作业: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五.作品展评: 六.总结: 第9课 彩墨家园
学会中锋、侧锋运笔,画出浓淡 水墨山水画。
山水画的表现内容。观
摩教师示范,掌握用笔技巧。
1、 重点:按照步骤临摹水墨山水画。
2、 难点:用勾、点的方法画房屋和树。
新授环节教学实录:
(一)、国画的基本练习。
1、演示步骤: (1)、蘸清水 (2)、蘸墨汁
(3)、笔尖浓墨,笔根淡墨 (4)、墨的浓、淡、枯、焦的变化
2、学生尝试练习。
3、教师反馈小结。
1、远景:起衬托作用的各种树木,较淡;
2、中景:主题书院的低矮房屋,浓墨勾勒,屋顶用
3、近景:起衬托作用的各种树木,较深区分远近层次。
1、中锋运笔,多用于勾勒房屋轮廓和树叶等;
2、侧锋运笔,笔触宽阔,变化较多,可用于画树干
(四)、步骤提示:
1、中锋勾画中景——主体建筑
2、侧锋浓、淡墨画近景——树木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课题:第10课 我做的乐器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5 / 10
近山画得好,请好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二)、作品赏析。
勾皴的方法具体,再用侧锋淡墨调色的方法画较深墨色点染;
有一些小画家呀,也用水墨的方法画出了很多
(三)、教师重点示范:
你的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怎样的?浓淡干湿或点树叶。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画中山水画的表现内容,教学目标:
不同墨色的简单的建筑物和树木,临摹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1、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画家和学生的国画作品,了解教学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渗透产生的美感和水墨教具学具: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
(1)观察教材中的几幅插图,看看这些乐器是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A、杯子里放入不同容量的水(液体)。 B、易拉罐里装入不同容量的水,悬挂在木棍上。 „„
(3)教师给学生介绍几种简易乐器的制作方法: A、沙锤。 B、竖笛。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四、 交流与评价:
1、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
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2、 师生交流评价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课题:第10课 我做的乐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让学生切身体会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讲解一些乐器的制作方法。
(二)发展阶段
1、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先画出设计草图。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构思,分工完成作品。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
(1)看看这些乐器是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学生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尝试用更多的材料方法制作乐器。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 交流与评价:
11 废旧物的“新生命”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儿童的动手和探究能力。
2、简单认识可回收垃圾,并有按照要求投放垃圾的初步习惯。
6 / 10
3、能正确使用家庭工具,独立完成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创意。
4、愿意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重点:
了解废旧物品的妙用、创意制作 、正确使用简单工具。 活动难点:
愿意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课前加工一个可利用的废旧物品。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1、让学生欣赏废旧物品做的小制作。引出废旧物品。(板书:废旧物品)
2、说说什么叫废旧物品。
二、活动 一
1、侦探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2、说一说这些废旧物品。(板书)
二、活动二(废物妙用活动)
小组合作用自己收集的废旧物品做小制作。
三、活动三(制作展示)
1、展示自己小组的制作,说一说是用什么废旧物品做成的。
2、欣赏他人的小制作。
四、汇报学习情况
1、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
2、说一说,看了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3、说一说,你该怎样做?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变废为宝,还学会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课题:第12课 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
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 、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物。
2、绘制宣传小报。
教具学具准备: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
2、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二)发展阶段
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手抄报 讲解一些文物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的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课题:第12课 保护文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欣赏 、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物。
2、绘制宣传小报。
教具学具准备: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
教学过程:
7 / 10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
2、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二)发展阶段
1、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了解文物。
2、让我们动手做一做:
绘制自己喜爱的文物,并注明它的名称、年代和地点。
3、用手绘或电脑制作宣传保护文物的小报。
说明:文物仿制有其规律,要用特殊手段。但我们可以用泥或彩泥仿制小型的文物。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
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学生在课前调查了解了本地区的文物资源,课上通过欣赏 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课题:第13课 古建筑的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
教具学具: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本地古建筑的资料、手抄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上节课我们找寻了我们家乡的文物,为我的家乡有这么多的文物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再一起找寻家乡的古建筑,了解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
2、新授:
(1)一座具有值得骄傲历史的城镇,不仅会将它的历史写在书上,一定还会将它的历史通过古建筑告诉世人,并流传后世。
提问: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镇,有哪些值得保护的古建筑?
(2)让学生调查古建筑的历史和作用。 (3)撰写调查报告
对古建筑提出保护建议或改建的计划。 (4)制作古建筑模型。
先画草图,然后制作古建筑模型。
3、学生讨论:
组织讨论,发表对古建筑保护的看法。
三、学生制作宣传海报:家乡的古建筑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课题:第十课 古建筑的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
教具学具: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本地古建筑的资料、手抄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当地及我国古代优秀建筑,分组讨论,
8 / 10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以及保护古建筑的方法和重要意义,发表对古建筑的看法。
2、发展阶段
指导学生用造型泥、纸板、废弃木材等制作古建筑模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些出调查报告并提出保护建议或改造计划。撰写调查报告要资料充实,集思广益,言之有信。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学生讨论:用学生手中搜集的图片一起议一议
三、学生制作宣传海报:家乡的古建筑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有关中国古建筑的资料,増进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情感。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世界优秀古建筑,开拓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课题:第14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课题:第14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的运用windows画图板中的绘画工具。
2、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橡皮、喷枪的功能。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的各种绘图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版画作品和利用“反色处理”、“橡皮”和“喷枪”工具创作的仿版画
9 / 10 效果作品。
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 绘图程序中“反色处理”、“橡皮”、“喷枪”等工具的功能。
掌握线条的粗细、色块形状以及喷涂流量的设置方法。
让学生选用“铅笔”工具,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想象。
(三)课后拓展
逐步学习使用photoshop等其他软件,进一步提高电脑美术的制作水平。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课题:第15课 中国画和油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2、新授:
(1)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
(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三、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四、反思小结
五、研究性作业:
课题:第15课 中国画和油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通过展示个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工具、不同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在教室中悬挂中国画与油画配置作品,通过提问,先让学生讨论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二)发展阶段
欣赏中国画与油画时,应着重从中国画与油画在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现方式、表现内容等方面的各自形态。
(1)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
(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三、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