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如何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全文)

如何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全文)

如何做新时代的爱国者第一篇:如何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当今国内,在国家爱国教育的指导鼓励下,几乎人人都想当一个爱国者。可是,又有几人真正明白爱国的含义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做一个爱国者呢?爱国,其字面意思。

如何做新时代的爱国者

第一篇:如何做新时代的爱国者

做新时代的爱国者

当今国内,在国家爱国教育的指导鼓励下,几乎人人都想当一个爱国者。可是,又有几人真正明白爱国的含义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做一个爱国者呢?

爱国,其字面意思为热爱自己的国家。在我看来,其深层内涵应为秉承民族大义。 在我国古代,已有许多爱国名人,如岳飞,戚继光等。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危而血战沙场,不计个人得失,算的上是真正的爱国者。在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祖国已处于危急存亡的边缘。在这一时期,我国迅速涌现出一批爱国者,他们为了拯救祖国而进行各种各样的抗争,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的爱国志士们纷纷站出来进行武装抗敌,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些爱国者在当时的做法有文有武,但都是顺应了时代需要,适应于国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爱国必须顺应时代背景,并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

然而,去年钓鱼岛事件中,某些中国人的做法却让人感到心寒。在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被日本宣布国有化后,人们感到气愤,并组织进行游行示威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爱国之心,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示威人群中却混杂着一些愚蠢的国人。他们愚蠢地认为只要用暴力手段毁掉一切与日本沾边的东西就可以报复日本,并向人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所以他们毁了日本店铺,砸了日本产的汽车来让自己有一丝的满足感。殊不知他们毁掉的店铺需要我们的政府买单,砸掉的汽车是我们人民的血汗。而日本只会在一旁偷笑,不会有任何的损失。同时,在对日本的报复手段上,很多人提出抵制日货,认为这样可以损害日本的经济。的确,中国是日本的头号出口大国,一旦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日本经济将会受到巨大影响。然而在反帝、反殖的过程中抵制外货姑且可以算是爱国的表现。因为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尚未到来,商品流通是帝国主义打开别国大门的手段之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开放,各国之间经济往来频繁,国家经济相互依赖,在这种情况下,抵制日货必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更何况,很难说清,一国的商品在恶化两国关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很多的国人是非常缺乏爱国素养的。钓鱼岛问题迟迟不能被解决,已经持续至今。如今,在国内,很多人支持武力收复钓鱼岛。这部分人也可以说算不上是真正的爱国者。如果中日因钓鱼岛问题而开战,战争的胜利暂且不说。是战争就一定会给参战双方带来经济、人力、物力的损失。中国、日本都是世界上的大国,开战后造成的损失必会非常惨重。如果这样,还不如愉快地答应钓鱼岛由中日共同开发。 我们现在已是和平年代,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发展经济,并同时加强国防力量,确保祖国的和平、安宁。如今已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的经济已经融入到了一起。在此背景下,我们国家应在经济建设、科技事业等方面多花点精力,而没有必要为一丁点少得不能再少的土地花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我们国家的人民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应该懂得要爱国首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只有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到达的一定的高度,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爱国,懂得怎样爱国。

同时,道德素养还包括个人的能力,即一个人能为国家社会建设贡献的力量。我们要爱国,不能仅仅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更重要的是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有能力去爱国。我们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应具有创新意识,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大学生这个群体,正是这样一个正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群体,更应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祖国建设为己任,在学习方面加倍努力,并带动周围的人,争取让更多的人知道怎样做一个真正的新时达的爱国者。

第二篇: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革命时期有一大批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壮丽诗篇,在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脚踏实地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那么,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呢。

一、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首先要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强大不起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是一种先天遗传的,而是民族文化熏陶的结果,是社会教育和个人实践的结果。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要通过学习,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掌握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全面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走过的道路,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只要实际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人民的勤劳、文化的丰富、历史的悠久,以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感受会扎根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牢固确立做最忠诚的爱国者的价值取向。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做出了不懈努力。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心,是不可动摇的。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要自觉做推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要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努力增长才干,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所喊出的响亮的口号。这个口号鼓舞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报效祖国的方式更是多样化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地向前走。

总之,不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只有把自己的真才实学与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并且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第三篇: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随着国家的出现,人们有了国家观念,继而人们有了爱国的意识,千百年来,特别是在**的时代,爱国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在近代,由于民族危机的产生与加深,爱国理念在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在新兴力量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例如五四运动中爱国大学生起来极大的作用。而作为当代大学生,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更应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首先要承担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义务:在国家内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遵守法轮规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国际交往中,维护祖国的荣誉、安全和利益,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维护和平;进而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建设祖国,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和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改革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还要增强国防观念,积极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进以提高自身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祖国的繁荣富强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必须心系祖国、爱国爱民,才能无愧众多前辈的辛勤付出,才有可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

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如今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有需要了解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们走过的艰苦卓越的革命道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思想,弘扬爱国主义。

江泽民同志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做“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

爱国既需要感情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这样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因承国家的出现,人们有了国家观念,继而人们有了爱国的意识,千百年来,特别是在**的时代,爱国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在近代,由于民族危机的产生与加深,爱国理念在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在新兴力量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作为当代大学生,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更应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首先要承担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义务:在国家内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遵守法轮规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国际交往中,维护祖国的荣誉、安全和利益,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维护和平;进而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建设祖国,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和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改革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还要增强国防观念,积极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进以提高自身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祖国的繁荣富强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必须心系祖国、爱国爱民,才能无愧众多前辈的辛勤付出,才有可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

第五篇:如何做新时代合格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12月12日分别颁布了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作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是指导我们学校教育工作和打造我们每一位教师自身素养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很多教师已经显现出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对教师提出这个“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标准》的有关内容谈一点个人认识,以便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共十六个字,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也就是说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音。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人人需要认同,个个需要舞台”的学生观。我们面对的受教育群体都是90后、00后的孩子,这一群体表现出的是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渴望认同,他们需要舞台,他们都是我们无法替代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身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职责的神圣。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相信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位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我们要用鼓励的眼光,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尊重、保护孩子的自信与努力,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谨记一位教育家的话:“如果孩子不照我们的方法学,那我们就照他们的方法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一句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然,教室里未来的瓦特、牛顿、爱迪生需要我们尊重和保护,但是,教室里未来的无名的劳动者同样需要我们爱护。因为,哪怕教室里的学生将来都成不了大器,他们也是一条有足够权利得到我们尊重的生命!他们的健康成长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智慧给予人“温柔的征服”,让一粒粒石子“生出钻石的心”,让一株株幼苗成为栋梁之才。

在“学生为本”的理念里,《教师专业标准》还特别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典型的事例,如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张莉老师,为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而失去了双腿。也有反面教材,2008年“

5、12”汶川大地震中,教师队伍里出了一个“范跑跑”。关注学生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有一位著名校长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们漠视一个孩子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忽视一个孩子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我们“育”出的人,将仍是一个漠视生命价值和尊严的人,没有慈悲心怀的人,没有大爱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没有出息,不成大器的人!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标。

在“学生为本”的理念里,《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怎样让学生体验快乐,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

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记得有一位优秀班主任曾写下这样的心语:和孩子交流您不妨身体低一点,声音小一点,距离近一点,道理浅一点,或许我们得到的就更多一点。对每一位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责无旁贷地应该让所有的学生尽情的享受学校的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与幸福。”

“师德为先”是《标准》的又一个重要理念,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对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更多的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是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明确提出来。教师必需有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因为人格支配着教师的生活态度、社会行为和人生道路,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决定着他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对学生就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自然就非常好。我们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我们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实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师德领域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爱那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有人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所以说,这种爱是一种神圣的爱,是一种大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时时刻刻都要关爱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个别生,更应该能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无论是对待学困生,还是对待问题生,我们的老师都要切忌易爆易怒、言行过激,这个时候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更要做到细心,对学生的点滴细微的向善的变化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位教师曾形象的描述道“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有的琴弦,倘若你自己能与他对准,他就会奏出最美妙的音乐。”在这里,我们时刻要牢记著名特级教师任小艾的一句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然,我们作为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恕所引起的道德震撼往往比惩罚更强烈。”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总之,爱心是当教师的基础,更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最重要的品质,就像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有爱心的人才有亲情,才能表现出幽默的一面,才能为学生呕心沥血。

《标准》理念之三:能力为重。这里的能力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

能力。《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不但要教书育人,而且还要用自身形象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身拥有育人能力,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标准》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乐趣、找到灵感,才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让他们成才。而这一切的落实依靠的是课堂,所以有人说“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的希望在教师,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课堂,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我们要认真研究课堂,力求打造幸福课堂,幸福的课堂应该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一切从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做文章,寻求学生在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得益。

《标准》还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了解学生的个性形成过程,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只有我们认真的研究学生,寻求到最佳的教育途径,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让学生今后能够走上成功之路。

教师的专业构成里面还包含一点,就是团队精神。我们要树立“为身边的伙伴喝一声彩,为自己的朋友树一面旗”的团队观。我们的教师队伍来自不同的地域,能够相聚在这个学校是一种缘分,这是一支有着丰富内涵的队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共谋学校未来发展的良好局面和美好前景;二是每一个教育者本身在工作方法、工作风格上存在差异,但“殊途同归”,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三是用自己的慧眼从工作细节中去发现伙伴的优点,用一颗善意的心包容伙伴的缺点;四是用赏识的方式去肯定伙伴的优点,发掘自身的优点,我们要自信,但不能自大。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在思考中追求智慧,在研究中发展,在写作中成长,这是一条长期的探索之路。教育教学研究对我们的教学很重要,只要你勤于思考,你就会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标准》理念之四:终身学习。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三是秉持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典范。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做“春蚕”、“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地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再不是在照亮了别人或化成蚕丝之后就毁灭了自己。如果我们仍然是“以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生活”,那是对教育的亵渎。作为教师,读书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我们要大力提倡实施“富脑工程”,让生命因学习而精彩。我们的校园应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从管理者到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读书不仅可以放松自己,更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读一本好书,就是打开一扇窗,窗外阳光灿烂,丰富多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老师们,《教师专业标准》出台已经一年多了,我们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只有我们坚持做到“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才能创造优

质的教育资源。新时代、新形势呼唤新型教师,一个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具有平和心态的教师,必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文化场,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一定会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春天!希望我们全体教师一定要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反思反思再反思,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一名优秀的新型名师!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