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器乐辅助音乐教学
第一篇:运用器乐辅助音乐教学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大家都知道,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影像等各种信息载体集成一体, 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和传播信息,使对象处在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最佳、最自然状态。所以说, 多媒体技术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的集成性。同时,多媒体能以直观的、新颖的、活动的图像 与画面展示其教学内容,这种信息地表达形式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让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 获取信息,最大限度地吸收信息(知识),这又决定了多媒体技术的另一基本特点,即它的 多样性。 而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传输,大大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 程度,并通过人机交互,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更为真实、快捷。同时使在集体化教 学中进行个别学习的理想模式得以实现,有利于真正的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利用 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具有了与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都显得比较枯燥,特别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总是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可 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抽象的、深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有 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能很好的帮助教师接受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并做出最快捷 的反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优越性很好地在有限的时间里 增加教学密度及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一、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它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产生的,和传统的情境教学相比,利用图声、动的集成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结 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眼、耳、口、手和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这样在吸引了学生 注意的同时,并能使他们的注意力足够持久,因而能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在教学第三册《小拜年》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影像,画面是表现各族各地人们敲 锣打鼓,载歌载舞,喜气洋洋地欢度春节的场面。通过观看这声像并茂的影像,把学生带入 到一个热闹欢腾的愉悦的气氛中,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创设了一个非常活跃的课堂情境,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教学的展开奠定了情绪和心理上的准备。 又如在欣赏《雷鸣闪电波尔卡》这首管弦乐曲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边看大 师的现场演奏,边听音乐,边看动态同步进行的乐谱,对乐曲进行打击乐器的模仿和再创造, 为学生创设一个动静相结合的情境,让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 其教学效果是传统的只让学生听音乐所无法比拟的。
二、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由深化浅,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学过程不仅能给出结论,而且能演示其变化的过程,可以使抽象的 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虚幻的形象变得具体形象,把时间的过程缩短,把 空间的距离拉近,把微观的事物放大,把宏观的事物变小。利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和演示一些 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过程,还可以调整画面的大小和演示速度,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帮 助学生解决和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材中,乐曲的曲式结构,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而用多 媒体辅助教学后,就不用教师多费口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欣赏乐曲《牧童短笛》 时,把乐曲的曲式结构图式通过多媒体、用图象、符号等形式投影于大屏幕上,屏幕中间插 入钢琴家的现场演奏实况,同时在相对应的图象与符号下面显示此时演奏的有代表性的旋律 片断。随着音乐的进行,曲式结构的图式中用区别于其它底色的“红色闪光”标记,与音乐 同步进行,告诉学生音乐进行的位置。这样,学生对乐曲的结构,及不同音乐所表现的不同 情绪就有很形象很深刻地印象了。一曲终了,学生就会深深喜欢上这乐曲,并能轻轻哼出各 段的主旋律。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很好地得到了解决。
三、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以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几 乎一切都由教师主宰,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只有改变学 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再灵活机动地调整自己的 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计算机所 特有的交互性,就能为教师提供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做出及时快速反应,对 学生提供的答案能够做出逻辑判断并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而教师又可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信 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与学生“一比多”的问题,在集体教学的同时又很 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有施教。这种交互模式,既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理想环境,同时又优 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的信息化、加大密度,拓宽学生视野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音乐课,所用的教学工具不外乎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影碟机、钢 琴等,这些工具彼此是相对独立的,声、像、图文很难有机的结合,教师在操作的同时,往 往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而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后,可以把所有课堂所需的信息采 集进计算机,进行适当的编辑,把影像图文呈现在屏幕上,既清晰又规范,图文并茂,引人 入胜,从而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就很轻松 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 为教学提供了更宽阔的前景。在音乐教学时,教师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如多媒体播放器 的使用,MIDI 音乐的使用,及电脑曲为的使用,都能很好地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 又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之,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前景乐观,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可,但这同时又是一项 非常认真细致的工作,运用不好又会适得其反,只有科学、巧妙、合理的运用,才能事半功 倍,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本身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掌握 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优 化课堂教学。
特别是在乐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认识“do”“re”“mi”“fa”“sol”开始,多媒体课件卡拉OK式的展现,各个音的位置、音高关系一目了然,直观具体,使比较枯燥的乐理学习变成了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 此外,在这一环节中,不能忽视了多媒体课件的情感感染功能。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真切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内涵以及帮助孩子们表达真挚的情感。多媒体课件集形、色、声、光于一体,既可以具体形象地表现静态形象,又可以生动活泼地表现动态活动的全过程,它的优势更是不言而喻。在音乐教学中,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很难直观地再现情境,没有情境,就不能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因此,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给开阔想象视野,发展求异思维提供了环境。教材中的插图静止单调,音乐中的形象迷离模糊,若创造性的把这诸多因素绘制成课件,由静态变动态,将死图变活图,动静结合,声像合一,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强化记忆,深化对作品的理解,还将触景生情,激发他们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如:我在教学苏少版三年级音乐《共同拥有一个家》这首歌之前,首先分析了这首歌的情感变化:冬天的雪悄悄地下,路边有一个布娃娃。你为什么不回家(这里是比较凄凉哀伤的,应该引起孩子们对布娃娃的关注和同情)?最后,让我分给你一半妈妈,和你共同拥有一个家(此时的情感应该是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唤起布娃娃这样的弱者们生活的勇气)。然后我把这些情感变化通过powerpoint的幻灯片展示出来:从配乐故事:《哭泣的布娃娃》导入“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夜晚,鹅毛般的大学纷纷扬扬地下着,大家都待在温暖的家里,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突然。路边传来了一个布娃娃的哭声,她哭得那么伤心,她为什么不回家?是不是她没有家?”遇到了这种遭遇的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办?此时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演唱,孩子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就更深入了,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动,他们的歌声一定会打动每一个人。 多元组合,丰富活动
音乐活动是音乐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光是学生表现音乐展示才能的小舞台,而且是多元文化在音乐课堂上相融合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如:在教学四年级音乐《忆江南》时,我设计了《我来当导演》这样一个音乐活动。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了一组图片,其中有雪山、草原、水乡等一些风光图片,请学生选择一些合适的图片为歌曲《忆江南》拍一部MTV。通过学生的选择,他们对江南美景的理解,对图画美和音乐美的结合,我得到了直接的反馈
四、优化组合,巩固旧知
说到音乐课堂上的复习旧知,除了复习歌曲的演唱,还有乐理知识、欣赏知识等的复习。传统的先听后提问的欣赏知识的复习,学生往往兴趣索然。我借鉴了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做法:用powerpoint软件把复习题做成了选题板的样式,学生在选定题号后,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内容。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会有笑脸和苦脸出现。这样一个课件的出现,孩子们对欣赏知识的复习开始期待,有的同学在课间的时候也主动地去复习欣赏曲的相关知识,就是为了在课堂上能得到像青年歌手大奖赛这样的一次体验。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文/碧水悠莲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把老师的讲转化为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使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生动、形象地展示音乐的特点,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境。如在讲《两只小鸟》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小鸟清脆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两只正在站在树枝上的小鸟。我于是借机问:“这两只小鸟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一首歌这一环节中学生很自然的融进歌曲中。又如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我在新授《柳树姑娘》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课件展示):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来了,飘逸的长裙播洒着滋润万物的雨露,枯黄的小草冒出了嫩芽,花儿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池塘里的冰融化了,干枯的柳树抽出了嫩枝,就像是春姑娘的一头秀发,在春风中飘动……同时,播放出欢快的鸟叫声,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这首儿歌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动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春天的美好融入孩子们的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深入浅出,解决教学难点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所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的直观具体,更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学唱歌谱,只要点击鼠标,学生就能轻声跟着电脑录音哼唱,学起来既快又准。部分难点节奏,点击鼠标,难点界面放大,重点进行训练。“休止符”及“换气符号”都事先用醒目的色彩标出,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平时被视为棘手的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有的放矢地的再现,由远及近,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变得形象直观,通俗易懂,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三、直观的视听,感受并理解歌曲
在解决了重难点之后,进入到歌曲的演唱这一环节,演唱歌曲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巧妙地把VCD中的范唱运用到教学当中,不仅能让孩子体验歌曲,而且能对学生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教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得有多好,也仅仅是独唱,怎么唱都唱不出合唱的效果。我播放了少儿合唱团演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大家欣赏。雄壮、有力的歌声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少先队员敬队礼等画面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国旗的神圣,队礼的庄严,少先队员的自豪,让歌曲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有直接的感知,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通过欣赏,再来演唱这首歌,学生的情绪、咬字吐字、节奏的把握等等,都令人满意。省去了很多老师讲了,学生也未必理解的尴尬,对歌曲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身临其境,感受并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例如,在学习《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的最后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农庄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的同学可爱的小鸡,有的同学扮演正在水中游泳的小鸭,有的同学边蹦边叫扮演正在吃草的小牛;他们边演唱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当利用电教手段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给学生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同的舞蹈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学到的动作,自己根据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将教学融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音乐的情感与艺术形象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氛围和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通过倾听音乐和媒体动画的不同表现,使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美丽的动画,结合了音乐和图片,可以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喜爱音乐课,逐渐培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音乐学科的特点,严格遵循使用多媒体的原则,做到使用得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最佳整合,实现多媒体在音乐课上的真正价值。
第二篇: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要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教师适当地把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中,就能突破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直观的把词汇自身的特点及内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灵活的掌握词汇,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关键词: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280-01
一、研究背景
英语教学中,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成为制约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发展的绊脚石,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摆脱这种情形,实现减效增负,我们英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初步应用新词。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思维工具,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适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线潜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对英语兴趣。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D.K.Wilkins曾指出:“没有语法,人们能表达意义很少,而没有词汇,人们就什么意义也表达不了。”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量的大小将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关键,为了提高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学习和记忆,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我提倡利用思维导图记忆单词的科学方法,希望在教学上有所帮助,有所创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思维导图和语义场学习单词
20世纪30年代,语言学家发现英语语言的词汇并不是一系列独立的个体,而是都有着各自所归属的领域或范围,他们因共同拥有某种共同特征而被组建成一个语义场。如,fork,knife,plate,table等。词汇之间的这种聚合体关系不仅仅是用来区分词义的,也是用来辨别所属语义场的主要依据。举例来说,根据语义之间相似及包含关系,我们把单词之间关系划分为同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义词,这些关系可以用脑图画出,从而使学习者更加清楚掌握它们。上下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的概括性单词和具体性单词之间的一种关系,具体性单词往往存在于概括性单词之内,概括性单词叫上义词,具体性单词叫下义词。
2、利用思维导图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
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分几个层次“能说的词,能写的词,能读的词和能猜的词”。对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在英语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英语中有很多词不仅形近,而且意思也相近,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记忆能力,对其组织和创作能力也有很大帮助。比如,right的同义词correct反义词wrong同音词write形近词light,eight,night,bright等。单词是最基本的元素,拥有相当数量的词汇量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保证,因此单词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课前预习。学生课前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查缺补漏,找出学习的薄弱点,而且也可以勾画出新知识的学习要点,可谓一举两得。
2、新课讲授。思维导图因其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便于师生互动交流,利用发散总结思维等特质,无论在导入新知,内容讲解,思维扩展,还是在最后课堂小结中,都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内容讲解。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来讲解新词汇,可在课前围绕新的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注意先以新知为各级中心词,然后逐步向外发散联系学生已学的旧知,这样不但可分解知识点各个击破,而且学生可参照新旧词汇内在联系,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4、思维拓展。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思维导图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前文提到的教师在讲授关于动物名称词汇时,按颜色不同将各种动物分类,这时学生就会联系到已经学过的颜色词汇,将新知与旧知相互联系,既强化了记忆,也提高了效率。
5、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充分利用这关键的几分钟,并体现小结的价值尤为重要。思维导图与传统的纯文字文本相比较,中心更突出,内容更加紧更凑,延伸更加自由,在工作学习中应用它效率会大大提高,同时思维导图也能较为容易地延伸下课堂的学习内容,真正发挥出课堂小结的作用。
四、思维导图对英语词汇记忆的启发
1、利用思维导图扩展已知词汇的信息量。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记住单词的某一个意思,可是同一个词出现在另一个语境时,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单词。对于蕴含丰富信息量的单词教学,我们可以教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画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脑图来有效的记忆。
2、利用思维导图熟悉英语词缀和词根。词缀法是生成英语单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派生法的一种,借助语法形位,即词缀构成新词。因此由词缀法构成的词又称派生词。如让学生掌握词缀“ful”,先让学生掌握它的意思,然后给出例词,让学生观察与它搭配的单词词性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一特点写出分支单词,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词汇进行整合和梳理,最后指导学生对自己画的脑图进行检查和完善。
3、利用思维导图记忆整章单词。学完整单元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整章单词进行归纳总结,画出思维导图,将词汇相互联系构成一个词汇网络。通过鲜明生动的联想记忆,学生能记住相关的词汇,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效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将传统的教学法,结构法以及交际教学法等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采取灵活多样的讲授练习、测试、游戏等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枯燥为趣味,引导学生绘制越来越多,越来越棒的思维导图,更高效,更快速地记忆单词,把学习词汇变成“小菜一碟”,引导学生从词入手,学会分析所学词汇之间的关系,继而在大量情景交际练习中巩固提高所学词汇达到自如交流的目的。
第三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有效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明显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缩短教师的板书时间,扩展课堂容量。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在普通的教室里上课,老师要用粉笔板书教学内容、习题、解题过程等,这样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预先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并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多媒体教学能向学生提供生动形象、色彩斑斓的画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行程问题”时,通常采用画线段示意图或演示的方法,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掌握起来总是很困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先出示一辆车从甲地行驶到已地的动画,然后出示这辆车返回的过程,边演示边讲解。使这些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动感表象,使学生对行程问题当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数量关系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增强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判断、推理、抽象、概括、比较、辨析等,而且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执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就通过多媒体演示: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然后将每个小扇形拉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能转换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这样既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又渗透了无限分割的思想方法。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求,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形象的分析演示,助“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理解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用多媒体制作的图像既清晰又形象,有很强的启发性。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示知识建构过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取代的优势。如教学“射线”这一概念,多媒体演示出电灯的光、太阳的光,更好的是从端点引出一条直线无限延长的动态过程,配之由强渐弱的音响,声、形、色于一体,短短几秒钟内,初步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将射线的内涵、特点十分清晰地展示给了学生,学生对这一知识理解得轻松、准确、深刻,低教学的难度,省时高效。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提供事实、可显示过程、可举例验证、可提供示范,也可设难置疑,这对理解重点知识,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保靖县昂洞中学
周正芝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中学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选择。多媒体技术能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将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进行信息加工,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年代拉近,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正因为如此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各学科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略谈如下体会。
一、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增加了信息容量,增强了信息效度
因为多媒体技术并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把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控制,成为多种信息通道的集成体。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得信息83.5%来自视觉,3.5%来自于嗅觉,1%来自于味觉,1.5%来自触觉。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顺应了人类获取知识的两条重要通道——视觉和听觉,所以,多媒体信息传递量较其他单一传媒大大的增加了。人的注意是有选择性的,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信息呈现在面前时,人往往只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很好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生动展示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客观演示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形象演示变化多端的化学现象,动态演示结构精巧的化学仪器装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虽简单,但原理却不易理解。空气本来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学生往往认为是空瓶,而用另一种也是无色的气体通入瓶中把瓶里的空气挤出来,从而集满一瓶另外的气体。这整个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显然过于抽象了。因此有必要使之具体化、直观化,可用计算机对这个过程进行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用不同颜色的块表示这两种气体(空气和另一种需收集的气体),通过块的移动显示一种气体如何把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赶出来,其直观性是很强的。又如,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三类晶体的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熔沸点高低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通过计算机模拟一块离子晶体中的离子如何克服离子键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分子晶体中的分子又如何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成为单个的分子。在画面上显示克服离子键的束缚要比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束缚困难得多,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离子晶体比分子晶体熔沸点高的原因。借助计算软件进行拆分、组合、旋转、着色等操作,动态展示氯化钠、金刚石、石墨晶体及原子的结构、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行为,溶液中溶解和结晶中的微观过程,逼真模拟各类化学反应,更是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的改进高效
多媒体的非线性特点改变了传统的读写模式。传统的读写方式过于缓滞,而多媒体借助超文本链接的方式,把信息以一种更自己的快速,更灵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且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认知特点来选用图、文、声等信息表现形式, 再跟据自己的预期目的更高效的重新组织信息,增减节点,建立新的链接。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高 效,交互性是多媒体的重要特点。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被动地,单向地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通过人机交互对话向学习者传递信息,并收集其反馈信息,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控制,对学习者进行学习引导和学习评价。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教材、一叠讲稿进行教学的局面,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促使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揭示教材重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多媒体创设的活泼、形象、直观、审美的情景,可以激活联系,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刺激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为师生在互动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多媒体展示的直观动态的画面,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讲解排空气法集气时,由于空气没有颜色,学生不易理解集气原理和操作要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瓶口向下的集气瓶,导入的气体为密度比空气小的有色微粒,微粒扩散聚集到集气瓶底部,并把‘蓝色的空气‘逐渐挤排出来。接着演示导气管插入到集气瓶底部与不插入到底部收集的两瓶气体纯净与否,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利用多媒体提供的‘素材‘结合排水法集气原理便很易理解排空气法集气的原理,掌握操作要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要求学生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确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教材叙述简练,学生理解及记忆都有一定难度,用多媒体简单的重现制氢气、氧气实验过程,以及选择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的确定,图文并茂,交互性强,教学过程轻松。教学重点突出。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如讲《CO的性质》时,可把家中的煤炉燃烧情况拍成录像用于上课。又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如用确定采用铁管作为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然后把实验拍成2分钟的录像,这样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实验教育开辟了新天地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实验引导探究法实施的前提,其重要意义无容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⑴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⑵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⑶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⑷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配以放映实验录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现阶段各地发行的实验录像带只能线性播放,难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选择某一片段、某一镜头,更不便在画面中穿插对实验的探索性思考,所以效果不佳。借助计算机穿插实验录像的途径,掌握了采用MPEG压缩卡,将视频信号转换成电脑可处理的视频文件(·MPG格式),并结合VCD编码系统制作VCD视盘的方法。使用时完全可以通过按鼠标或键来选择任何一个实验的画面,边观察、边思考,明显地提高了实验引导探索的效果。
化学实验受条件和安全因素的限制,课堂上完成反应速率过慢的实验(如氯水分解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变化太快的实验(如Na与H2O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基本看清,但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有困难。这时可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并通过帧数控制定格在几个特殊阶段,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污染大的实验(氧化汞分解等)、错误操作及其后果再现(再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比较困难,甚至不能实现; 课堂上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可能让学生观察到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化学变化,不能看到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化学现象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过程。因此学习物质的用途及工业生产过程等内容时,显得特别枯燥乏味。多媒体在这里可以大显身手:让学生去工厂参观钢铁生产、石油的加工、三酸的工业制法,观看液氧的‘芳容‘及金刚石的燃烧;到场效应电子显微镜下去观察探针拨动原子在硅片上刻字;去人造金刚石厂看着石墨变成金刚石,让学生去观赏原子弹爆炸等激动人心的场面……那些抽象乏味的描述被生动的现象和美妙的内容所替代。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把那些涉及大型仪器,高污染及较大危害的实验制成课件给实验者观看,同样具直观形象特点。 对于一些容易出现操作错误、而错误操作又可引致危险的实验,不宜直接把错误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具体解释往往也比较抽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泛开展,就可以把这些不宜课堂演示的实验用计算机一一模拟出来。通过不同颜色的块、线条、逼真的爆炸等,把实验过程中气体的流动、引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后果很直观地展示出来。
第五篇: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尚
侃
(定西市安定区永定路小学,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将多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地运用,不仅能将孩子的好奇、偶发的兴趣转化为强烈、持久、稳固的求知欲,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延续深入,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动脑、动情、动手并全身心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实践告诉我们,综合运用多媒体组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提高 教学质量 【正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出现了加快改革发展的态势,教育自理不断地投入和增加,教学设备也不断的更新换代,“五机一幕”(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机、幻灯机、大屏幕)已进入到学校,已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主旋律。几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将多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地运用,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实践告诉我们,综合运用多媒体组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意。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词语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教学中教师尽管在语言上对这些进行解释,但学生还是不易理解,感受不深。那么,对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我们就制作有关的幻灯片,借助多媒体帮助理解词语词意,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文中有“众星拱月”。我就制作幻灯片,教学时适时打出幻灯片,学生就直观的理解“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这个词语的意思,费时少,效果好。如《精彩的马戏》一文中“小山羊在钢丝上稳稳
1 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最后还表演了绝技”,我就制作了抽拉片,教学时,同时演示投影片和播放录音让学生边看小山羊是怎样表演“绝技”的,这样音影同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绝技”一词理解深透,感受深刻。
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借助多媒体组合,以直观的形象、跌宕的表情,使学生投情以入境,观形而察理。如教《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一句,“移”、“舟”、“泊”三词,教师一讲,学生就容易理解,可“烟渚”一词,无论教师用怎么生动的语言描绘,学生总是不易理解,言不达意,我们制作了“移舟”的抽拉片和“烟渚”图画片,在课堂上一打出来,学生看到如轻烟般的雾,如轻烟般的小洲、空渺的江面、如血的夕阳、随风飘洒的芦花(然后教师演示移舟)在凄寒的江水中,有一叶小舟停泊在江中雾气笼罩着小洲边。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
一、二句,学生又快又准地说出了诗句的意思。教学实践证实了多媒体的优化组合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的感受,几乎是不必教师用语言说明解释,就能悟出诗文中的词意、句意。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形、声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联想,深刻的理解课文,如教材第五册中《手术台就是阵地》,在教这一课时,考虑到故事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于是从电影《白求恩》中剪辑了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精彩片段,在讲读过程中分段播放,如在讲
二、
三、四自然段时,利用多媒体播放“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在这种情况下,白求恩仍然十分镇定地在手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能进一步理解白求恩大夫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把手术台当做阵地,忘我地坚持为八路军战士动手术的事迹。这一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了前沿阵地,既帮助
2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位外国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事迹,这是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难以收到的教学效果。
在古诗教学中,亦是如此,要唤起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也只有靠多媒体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如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在学生基本上逐字逐句理解了诗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诗人叶绍翁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画面?画中有些什么景物?诗人当时有什么感想?待学生想不完全时,教师打出幻灯片,学生边欣赏着满园春色的画面,边听播放的诗句录音,学生好像自己就是诗人一样,游园而未遇到主人,但值得高兴的是看见一枝开的正旺的红杏伸出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古诗,学生兴趣浓厚,学得活,记得牢,体会深。
三、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媒体产生的信息传递,通过光、声答道交流效果,在交流中,学生兴趣都被调动起来,呈现出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积极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靠多媒体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在作文教学中,也要靠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充实作文的内容,理清作文的思路,提高作文水平。
(一)运用多媒体,在现生活,提供写作文的材料。 不管是指导学生写人、写事、景、物、活动,都可以通过电教媒体把要写的内容变成画面,再现于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观察,一改昔日无话可写的局面,获取作文材料。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学生不善于观察自然会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获取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而又丰富的表象,记忆才能保存,思想才能深入,想象才能展开。所以,我们认
3 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由于是电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正好为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教材《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需要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形状、颜色,让吃过杨梅的学生说说它的滋味,接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先总后分的写法,然后用幻灯片打出家乡的葡萄、苹果、梨子等水果图,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边观察边练说,最后让学生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下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实现了知识迁移,训练了写文,效果很好。
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将孩子的好奇、偶发的兴趣转化为强烈、持久、稳固的求知欲,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延续深入,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动脑、动情、动手并全身心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我们就是靠这条有效的途径一步一步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
【参考文献】
1.《新时代》2011年第2期。 2.《探索与交流》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