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4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74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中记叙文写作与讲评教案
记叙文教案
写作训练一 『教学目的』:以语言激发写作的自信;以文章了解学生学语文的感受和要求;在第一次作文中了解本班的写作状态,和能力的差异,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 『教学方法』:限时作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范文《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2、布置作题
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对写作文有畏惧感,源于言之无物,下笔艰难,其实根源还在于缺少写作前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生活体验,前者靠收集,后者要靠多思考,立意也好,表达也好,意在求新。了解同龄人所经历的和感悟或许会带来启发。其次,本次作文选择复杂记叙文,作为高一新生跨入新阶段的开始,了解他们在初中重点训练的记叙能力,也是一个小结。 『教学程序』:
一、导入:鲁迅说“即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是一首好诗”,技巧、经验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勤奋和执着这个基础,写作也就会成文一句空话。“书山有路勤为径,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师认为很好地体现了这四个字。有些同学谈到写作的苦恼,想提高,询问有什么方法,老师想送上这样一句话:关注生活,勤奋思索,常写常记。(板书)自己文思泉涌的体验。
二、
写作训练:
1、朗读《好吃的苹果好看的脸》
限时15分钟左右
拿出纸笔(周记本)
听读要求:(1)记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描写了几个场面
(2)写下你所感悟到的:作者由此产生了怎样的感慨、思想?
2、命题作文,写在小黑板上 ,作为新生摸底测试。
导入: 《好吃的苹果好看的脸》中有这么一段话:“
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又何尝没有“衔过青橄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或者在你消除误会赢得信任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的过程中„„你不也有过艰辛、有过苦涩吗?不也尝到丝丝甘甜吗?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有内容、有中心的文章。字数在500---600字左右。
书写2--5分。
要求有:
1、有人物、有事件、有具体情节
2、用一个故事一组场面表达出一种思想
3、将思想蕴涵在描写之中,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不是满足于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
三、完成构思和文章。
45分钟左右。测试评分,挑选写作基础好的15个。
具体的标准:容易操作
1、卷面是否整洁:批语,卷面整洁,满分。酌情扣分,不超过5分。
2、看错别字有几个:标记
,写在批语处,写上正确的(该生自己还应在文中更正),
轮阅力求找出所有的。2个一分,最多扣5分
3、看有没有病句。标记
,写成出病在何处。修改流畅
有几处病句,再在批语中写出有几处。一处1分,减至5分
(
2、3项有人批,有人复查)
4、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最易):一处1分,至5分。
各5分
5、看文章中心:①中心是否明确;
②中心是否集中;
③中心是否有新意、有深度——高要求,可加分
6、看文章选材:看三点,渐进
①是否围绕中心;
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③是否具有典型性
7、看文章结构: 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
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④结尾是否呼应文题。
8、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如《我也衔了一枚青橄榄》要求夹叙夹议是否做到了
散文:抒、叙、议结合,结合得怎样——是否运用;运用得好否
9、看语言:①简练
②准确
③生动形象——高要求,可加分
后5条,每条5分,酌情扣5分。
一、先按要求做前5项
二、再做全9项
三、熟练后,每人在本子上写出十个方面的具体批语。
作文讲评课
一、学生自改、互评一节课。方案如后
(周五第二节)
要重写者,构思明确要求:快速构思,想好一个故事,一个主旨,一组场面,可写下来
扩展成篇
二、准备:一人一只红珠笔,标记错别字、病句、佳句、衔接不自然的句段用什么记号,民主商量
主讲人明确评议作文的基本标准,先培训。 在评议课中实践。向全班介绍简单扼要的方向:字词句修改;结构语言的形式;主旨是什么,明确与否。或者,向全班只明确,本次作文的标准。
本次作文:选择
4、
5、
6、8评价标准
轮流传阅:组长负责请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各自的作文。
要求:
①首先,找出错别字。
(标记下来:
) 标记
②句子表达的语病(不流畅、不能达意、表达错误)(标记:商讨
)
③标出好句、好词,(商量用一简单标记
)
较难:
(写在修改意见内,可每次作文侧重
一、两点)
④主旨:是否明确,准确;高要求:有新意、有深度。“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
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材料是否一致、统一,是否由文而发。找出最有新意的思想。
⑤结构:是否完整和谐,衔接是否自然合理。它讲究匀称、均衡、变异,有起承转合等骨节。“作文当自结构始”。亦即思路是否流畅?
⑥语言:是否简明、连贯、得体。高要求:记叙、散文丰富、变化、词美;议论明确、简洁、达意、有力;说明准确、简要、生动
⑦文体的体例是否把握准确,如说明、记叙、议论的基本特点
⑧文面是否整洁:书写工整、不随意涂改、修改时用常规符号(语教/98/10/26)
互改完成:每人对阅读的文章形成修改意见(每人阅读了四---六篇)。传阅完后,组内对每篇作文统一修改意见,字好的同学执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修改意见,写下评语。交给本人改正错别字并修改。下课后,按小组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对小组评改的态度和优劣加以评价)
三、教师阅卷,分类。有可能,将佳作、佳句展示出来
老师收到作文后,很快批改、分类,争取两三天内交给学生。按小组进行。做:
一,看作者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
(?好、中、差,按小组还是班)
二,看小组的评语是否合适。发现不合适的,赶快纠正过来。
三,将好文章,用小夹子挂在教室,让学生浏览。录下佳句,也挂出来。(鼓励大多数人)
作文评讲课
一、民主评议:下周四第四节。每大组佳作
篇
二、方法:
全班交流。推荐在“三个一”(隐藏)要求下,从三方面评议:立意、选材、场面组接。 说长道短,评选最佳构思。为下一次开始记叙文写作“三个一”快速构思成文的训练作准备。
学生民主评议。小组一主讲人(先由组长担任,后可轮流担任)。或大组派佳作所在组。
三、 操作:最初方案,可随机而变。
①评出该次作文最好的和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
②鉴于时间和人数多寡,一节课评讲2---4篇。那么,分两大组,小组推荐各一篇,没有可弃权不送选;大组内各选1—2篇佳作。并推荐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也以大组为单位,如:主旨有创新,有思想深度的;结构有特色的;语言优美的,警人的;等等。
③大组一人主讲,一定要讲出理由,先准备好。并当场打分。若有争议,老师再引导统一认识。
?④然后,对剩下的作文,按分类标准给分,老师最后总结。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一段、一句、一词也好。
(?谁给分)
计,四节课虽形成连续思考,但恐学生产生厌惧心理,试验后看。
方案2:先安排用一节课构思,连排课行文和修改。或,连排课,一节构思,一节成文
一个阶段后,再在连排课,半节课构思讨论,一节半课完成
一个阶段后,借竞争法,提高成文时间,达到:一节课构思成文即方案3
方案3:基础好,或快速作文才可调为三节课,构思成文为一节课,自改互改一节课,下周
评讲一节课。
四、小结:
一个文题会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用心去观察了自己的生活,这个社会的过去、现在,体味生活,会发现其中蕴涵了许多启人心智的话题和哲理。我们用一个文题可以演绎出许多人生故事,散发出许多启人心智的思想主旨,也会编织出许多创意优美的场面组接。相信自己,一样能写出文辞精美的文章,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要去写,常写,常思考,常修改。
在全班交流鉴赏,能够长善救失,好文章,好文段,小到好句都能登堂共赏,每个同学都会有机会,我们自己更要多多地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文章出采。
课后记:
学 生自批、互改、评议方案
一、学会自改、互批的阶段:费时要长些。
1、操作:
(1) 两节连排的作文课,一节构思:写什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不必统一,课堂交流
什么主旨——评价最优和最下的
什么材料——选择适当的材料表达主旨
什么思路——各人讲述一遍,听者找漏洞,帮助分析
(2)第二节,各自行文
(3)第二周的作文课用第二节,学生自改、互改,下课后交给老师。
主讲人: 第一次作文发现几个写作基础好的同学作为组长,并加以培训,如何评改一篇文章,即明确作文评价标准,以领导其他学生评析。他们还要在下次课堂交流时做主讲人,据经验,一个学期的训练就会有效果。字,一月既有效果。
准备:每人准备一只红圆珠笔,老师明确作文评价标准和此次作文评价的具体要求。发作文本给小组(
一、
三、五向后转,形成自然的4---6人组)。
轮流传阅:组长负责请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各自的作文。
要求:
①首先,找出错别字。
(标记下来:
) 标记
②句子表达的语病(不流畅、不能达意、表达错误)(标记:商讨
)
③标出好句、好词,(商量用一简单标记
)
较难:
(写在修改意见内,可每次作文侧重
一、两点)
④主旨:是否明确,准确;高要求:有新意、有深度。“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
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材料是否一致、统一,是否由文而发。找出最有新意的思想。
⑤结构:是否完整和谐,衔接是否自然合理。它讲究匀称、均衡、变异,有起承转合等骨节。“作文当自结构始”。亦即思路是否流畅?
⑥语言:是否简明、连贯、得体。高要求:记叙、散文丰富、变化、词美;议论明确、简洁、达意、有力;说明准确、简要、生动
⑦文体的体例是否把握准确,如说明、记叙、议论的基本特点
⑧文面是否整洁:书写工整、不随意涂改、修改时用常规符号(语教/98/10/26)
互改完成:每人对阅读的文章形成修改意见(每人阅读了四---六篇)。传阅完后,组内对每篇作文统一修改意见,字好的同学执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修改意见,写下评语。交给本人改正错别字并修改。下课后,按小组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对小组评改的态度和优劣加以评价)
(4)老师收到作文后,很快批改、分类,争取两三天内交给学生。按小组进行。做: 一,看作者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
(?好、中、差,按小组还是班) 二,看小组的评语是否合适。发现不合适的,赶快纠正过来。
三,将好文章,用小夹子挂在教室,让学生浏览。录下佳句,也挂出来。(鼓励大多数人)
(5)下周作文课,学生民主评议。小组一主讲人(先由组长担任,后可轮流担任)。
做:①评出该次作文最好的和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
②鉴于时间和人数多寡,一节课评讲2---4篇。那么,分两大组,小组推荐各一篇,没有可弃权不送选;大组内各选1—2篇佳作。并推荐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也以大组为单位,如:主旨有创新,有思想深度的;结构有特色的;语言优美的,警人的;等等。
③大组一人主讲,一定要讲出理由,先准备好。并当场打分。若有争议,老师再引导统一认识。
?④然后,对剩下的作文,按分类标准给分,老师最后总结。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一段、一句、一词也好。
(?谁给分)
计,四节课虽形成连续思考,但恐学生产生厌惧心理,试验后看。
方案2:先安排用一节课构思,连排课行文和修改。或,连排课,一节构思,一节成文
一个阶段后,再在连排课,半节课构思讨论,一节半课完成
一个阶段后,借竞争法,提高成文时间,达到:一节课构思成文即方案3
方案3:基础好,或快速作文才可调为三节课,构思成文为一节课,自改互改一节课,下周
评讲一节课。
写作训练二 『教学目的』:学习写复杂的记叙文 『教学方法』:限时作文。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
1、写作前的讲评
2、命题、提示
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对写作文有畏惧感,源于言之无物,下笔艰难,其实根源还在于缺少写作前的积累,本次作文仍然选择复杂记叙文,但以课文《廉》为材料,既可再次熟悉课文,又可以训练复杂记叙文的写作。 『教学程序』:
一、导入:鲁迅说“即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是一首好诗”,技巧、经验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勤奋和执着这个基础,写作也就会成文一句空话。 讲评:抓住记叙的问题来讲,以求让学生在这次的写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切实改变一到两个写作瓶颈 优点:
1、写作态度认真,正如老师给你们的座右铭——西方格言“态度决定一切”。从书写看,字有好坏,但尽自己的能力一笔一划地写了。
2、大部分都能详细记叙一件事情。尤其是详细写了从生活中嚼出的“苦”——被误会的苦:朋友误会自己是小偷;朋友误会自己对他的感情;老师误会自己是舞弊;父母误会自己早恋等等。——考试失败的苦:消磨时间、学习不用功。——军训的苦——不被老师和父母重视信任的苦——家庭不幸的苦——以小说的形式写主人公生活艰辛的苦。
问题:
1、练字很有必要。 看过第一篇文章后,我赞同班主任的意见:要练字。百日就可见成效。上次,有个同学拿着手上修改的一篇文章跟我说“老师,我看不懂”。90篇文章,老师看起来会有怎样的感受?因此,字写得好,就是对老师最大的体谅。
2、记叙事情时语言啰
:是存在较普遍的问题。 (1)13组彭芳(走路一段),交代得繁琐,如同记流水帐
(2)重复表达:称呼—“我和我的好朋友”已出现,第二次简洁表达:我们。惊喜三次
3、叙事时描写场面的能力差: (1)缺少细节描写:《军训》对训练中感受最艰难的场面应着力描写——写军训的环境、同学们的表现,重点写“我”的表现。
(2)缺少场面描写后的抒情:应扣住题意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被误会”后很痛苦,可详细写了经过,没有以真实的描写突出“苦”,只是简单交代一句“苦”,读者又怎么能从字面上了解到了。如写母女矛盾,打翻了粥,写到了自己的委屈、埋怨、恨。而而未能用细腻的描绘刻画心理活动,通过语言或行动描写表现你的委屈和母女冷战的痛苦。被误会和军训的苦还是较易让人了解的。反而是其他的选材,如不被信任和重视的痛苦是带给你的自己内心的感受,你不运用心理描写出来,别人又怎么能有鲜明的印象呢?
(3)缺少对嚼出甘甜的人生体验的细节:因运用一个细节场面的描写来写你获得的轻松、快乐和感悟
如被误会——和好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行动和语言让你感到友谊的珍贵或信任的重要,或真情是要经历风雨的。(补写这段感悟的阐述)
(4)详略不当:一样的笔墨写;或“甜”太简略了,只在文尾借题目交代一句即可。
4、 缺少对嚼出甘甜的人生体验的阐述:准确体会文题蕴涵的写作意图:“也”如范文要写出“人生的苦涩”和“苦涩之后获取的甘甜”。结构应有两部分,而且要结尾要扣住文题议论抒情。
二、 修改达成讲评的目的:
三、 命题、指导:
1、命题作文。“廉颇小传”。
2、提示指导:
(1)回忆小传的写作要点,以求有个清晰的思路:
板书:年代、地点、背景环境:战国后期赵国,七国争雄,秦强赵弱
身份:赵国人,闻名于世的大将
重要业绩:阳晋大捷 ——善于用兵、作战勇敢
渑池会——30日之约、陈兵边境:忠心爱国、深谋远虑、有大将之勇和谋略
将相和——— 宣言进逼,欲侮辱蔺:负气好胜、心胸狭窄——性格缺陷;
负荆请罪,知错就改:直爽坦诚、勇于改错、深明大义——良好道德情操
对后代的影响: 良好情操三个相关情节——阳晋大捷、陈兵边境、将相和,选取一个情节重点写,要求:“陈”要有和蔺和王的最少两次语言描写和一次调兵遣将的记叙;交代发生的背景和事件的经过和结局。重点写“将”有多次语言和动作描写。 (2)要求:A、按时间顺序来写。要有交代时间的过渡语言。 以求条理清楚
B、详略得当。三件事,你要重点写某一件事,其他略写。(将相和)与主题有关
C、表现人物思想风貌。写出他的缺点和长处,重点突出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D、技巧恰当。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性格和才能。语言要简洁,概括性强。
第二课时
写作 课后记:
写作训练三 『教学目的』:继续学习写复杂的记叙文,重点是训练细腻的描写。 『教学方法』:限时作文。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
1、写作前的讲评
2、命题、提示
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缺少写作前的积累,就让他们去了解自己的父亲、母亲,然后再写成文章。本次作文仍然选择复杂记叙文,了解父母亲或祖父母的经历,为他们写一篇传记。继续训练如何写传,掌握写作此类文章的要素。 『教学程序』:
一、讲评:抓住记叙中要求的想象拓展和细腻描写来讲评,以及评改作文的情况。改变一个写作瓶颈
(一)优点:
1、写作态度认真,正如老师给你们的座右铭——西方格言“态度决定一切”。从内容看,有的同学写了有重写,有位同学开头就写了三次。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老师评出来的。虽然开始写得较混乱,但交上来的文章就好了很多,其一结构清楚,思路明了了很多,抓住了写作小传的要素。
2、大部分都能详细记叙“将相和”这件事情。有大部分文章在第一二个情节事件中能发挥想象,虽有好和一般之分。有几篇文章不仅有较充分的想象,语言还合乎古人说话的语体规范。例文。
语体:称呼,大王,自称
不合规范的语言举例:
(二)问题:
1、详略不明。对完壁归赵不知如何处理?评改同学也出现了理解错误,认为要较详细地写这一情节,对没有写的还写上了批语。其实要么交代简单几句,或干脆省略。
2、不知如何想象,从什么角度来扩展呢?如第一个情节,将战场上的交战场面的细腻描绘;或战后的欢庆场面的描写,侧重于一个即可。第二个情节,将廉颇和赵王的对话,以古人说话的规范再增加一些语言表述完整;还有陈兵边境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可想象仔细描绘一下。第三个情节,对廉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行动,还可增加一些能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这不就有了。
3、不更正错别字和病句
二、 修改达成讲评的目的:补充写作和更正错别字修改病句。
1、描绘第二个情节,将廉颇和赵王的对话,以古人说话的规范再增加一些语言表述完整;还有陈兵边境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
2、第二个情节,将廉颇和赵王的对话,以古人说话的规范再增加一些语言表述完整;还有陈兵边境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
三、批改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不署名,怕什么 、报复?
2、没有按项目给计分;
3、字迹潦草得很:要一个字一个格子。
四、 命题、指导:
1、命题作文:学生的生活圈子虽然很狭小,但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我们每天都生活着,接触着同学们、老师、亲友、生活的学校、家庭、社会,还有网络打开了世界的窗户、信息奔涌而来,只要用心去想去思考去了解,总会有新的感受。紧张热烈的课堂学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新鲜有趣的自然景物,神奇快速的网络„„,什么东西不能进入我们的作文呢?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掘生活中的美的因素,在交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破钢笔杆”了。
因此,希望大家回家,了解父母亲的经历,写两个小故事,突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事业成就,写下这些品质和生活态度对你的影响,即你的评价。
2、提示指导:
(1)回忆小传的写作要点,以求有个清晰的思路: 板书:年代、地点、背景环境, 生平、职业、身份。
有价值的生活故事,重要成绩;
对后代的影响: 良好情操;
(2)要求:A、按时间顺序来写。要有交代时间的过渡语言。 以求条理清楚
B、详略得当。三件事,你要重点写某一件事,其他略写。(将相和)与主题有关
C、表现人物思想风貌。写出他的缺点和长处,重点突出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D、技巧恰当。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性格和才能。语言要简洁,概括性强。
第二课时
写作 课后记:
作文(两课时) 『目的要求』:掌握立论文章的一般写法,能熟练地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从正面提出论点 『重点难点』:重点:从正面提出论点
难点:阐述论点 『教
法』:先指导后写作。教具和参考书:中学作文例选 『教学程序』:
一、解题:
“不积小流,元以成江流“意即不一点一滴的积累,流水就没有可能形成大江大海,写此题目,就要弄清题目里面后包含的意思,不要从字面意义去作文,这个题目它含的意义就是“积累“的问题,言论积累的好处,譬如,知识是靠一点一点积累的,只要积累,只要积累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历史上很多成功的经验,教师平时的积累而来。
课堂提问:1、议论文分为哪两类?
2、不积小流,元以成江海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二、指导:
1、格式
第一部分:结合学习或工作实际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围绕论点进行阐述,主要是从正面论述积累的好处。
⑴只有积累
才能„„
例子:比喻(港海为喻)
正文
比喻论证
⑵不积累
就会„„
例子 第三部分:结论
2、清同学读一读积累知识的长处:A渊博同靠积累
B丰富的经验靠积累
3、着重讲一政论证方法,即如何安排材料的 A只有积累,才能„„(讲道理证明论点,然后打比方证明论点,再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人正面论述(重点) B如果不积累,就会„„谈不积累的劣处,了可打比方,举例)———人反而简要述(略写)
三、作文
题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要求:⑴从题目中引出论点,然后围绕论点进行阐述 ⑵字数500左右
四、板书设计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根据题意提出论点——积累:知识的丰富,经验的丰富等等
(二)阐述论点
正面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反面论述:不积累的坏处
1、名人名言
讲道理
2、典型事例
(三)1、强调论点
2、提出要求
第二课时:作文
教后记:完成情况:学生习作都能弄清题目的比喻意义,阐述积累的重要性,但文章评议不够理想
第二篇:高中记叙文写作
专题讲座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
客观来讲,高中记叙文写作现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老师在教学中不太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在记叙文写作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原因有哪些呢?怎样突破高中记叙文瓶颈?我想就这几个问题来谈谈我的思考和几点意见:
一、高中记叙文与初中记叙文的区别;
二、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基本目标;
四、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着力点;
五、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高中记叙文与初中记叙文的区别
虽然学生在初中学过记叙文,但是高中的记叙文与初中相比有很大不同,现在之所以学生到高中阶段对记叙文不感兴趣或者说写不出高水平的记叙文,这与我们的记叙文写作教学是有一定关系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拉开距离,要把这两者拉开距离,我认为关键一点就是要深刻认识高中记叙文,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我认为有这样几点:
1. 初中记叙文:初中记叙文:属于简单记叙文。简单记叙文遵循“生活真实”,所记叙内容基本上是客观生活的反应。
高中记叙文:复杂记叙文。要求的是“艺术真实”,除了客观生活的记叙,还有主观情感、理性批判和嫁接、想象、虚构的渗透。
2. 初中的记叙文:重在要素的完整,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地交待,比如写事,需要完整的表现事情的来龙去脉。
高中记叙文:有更多特写镜头,片段叙述。比如写人,几个特写,可以多角度凸显人物某一特点,也可以立体的展现人物的多元个性。 3. 初中记叙文:往往从一件事,一个生活场景去表现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常常把一件事从头写到尾。
高中记叙文:内容更丰富,表现生活的视野更开阔,情感更饱满,思考更深入。 4. 简单记叙文:好比是长镜头,在连续的时空里相对完整地展现事件和人物。 复杂记叙文:可以使用蒙太奇,打破事件发生的本来时空链条,通过时空的穿插,把多个时间、地点并不连贯的素材按照表达主题的需要灵活组织在一起,以此构成合乎逻辑的有节奏的完整的内容。
5. 简单记叙文:所记叙的内容客观性更强,记叙内容多是作者直接的人生体验,或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复杂记叙文:偏重间接人生体验,有更突强的主观性,写作中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更加突出,作者在记叙中,常常把别人的转述、自己的想象以及阅读收获带入文章。
以上是从内容、构思这些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区别。
从语言来看,简单记叙文的语言重在清楚明白,复杂记叙文的语言用词更富于变化 句法迂回灵活,表情达意更细腻,画面感、场景感、代入感更强烈,语言的艺术性增强,想象空间更大。
所以,要突破高中记叙文的写作瓶颈,提高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效率,确实提高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关键是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加深对高中记叙文的认识,只有我们加深了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写作教学。
二、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写作知识陈旧,高中记叙文写作知识的教学仍停留在静态的文章学知识层面,具体的说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要素知识阶段,除了记叙六要素,倒叙、顺叙、插叙,描写等以外,其既没有明显高于初中的内容,也没有新的突破,因而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记叙文教学应该跳出初中狭义记叙文的范围,渗透广义记叙文的知识。广义记叙文包括日记、游记、参观纪、回忆录、传记、年谱、大事记、生活随笔以及年表、世系谱;还包括现代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速写等,文学作品中的散文也涵盖在内,还包括叙事诗、虚构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张玉新等,2011)。打破实用文与文学作品的隔膜,调动文学作品写作知识为记叙文写作注入活力,同时写作知识的拓新必然会带来写作教学面貌的变化。 2. 没有抓住记叙文写作的根本来教学。高中记叙文写作困境也源于教学关注点只在写作结果即写出来的作文优劣上,没有关注学生在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需要的指导是什么,可以说是“结果的教学”而不是“过程的教学”。高中生写记叙文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是“写什么”的问题,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遇到的技巧问题是表面的问题,对物、人、事的情感、态度、认识才是深层的决定性问题,可是很多人认为那个情感、态度、认识不是作文教学的内容,因而遭到忽视。花大力气解决表面问题,在根本问题上却重视不够,是舍本逐末的教学。
我们在写作教学当中也有一个不好的传统,总觉得写作是学生感悟出来的,总觉得是学生去大量的练习以后,自己练出来的,而忽视了教师在写作当中对学生所起到的应有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写作教学被高考异化为文本制作,这在高中阶段表现的更为明显。在高考的束缚下,写作教学沦为得分技巧教学,教学内容除了应试技巧就是满分作文欣赏。写作教学是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规律的认识,把对写作规律的探求窄化为写作技巧的灌输,其实质是教学功利化的表现。高考指挥棒的阴影下记叙文写作教学教的是如何写题记,如何开头,如何在每段段首点题,如何针对事件发议论,如何增加文采等等,因而,写出来的记叙文没有真情实感,是很难打动人的。
三、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基本目标
当然不是说,高中的写作中只有记叙文写作,记叙文写作是高中写作中很重要的一方面,还有议论文教学,应用文教学甚至抒情文教学,我们强点前者,不是要忽视其他的写作,我们也不是说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要达到一个像作家一样很高的不可企及的目标。
高中记叙文写作有几个基本的目标,首先要达到这几个基本的目标,然后再追求更高的目标。
1. 记叙要素要清楚。人物、事件、地点、原因、结果等记叙要素虽然不需要每个都做交待,但是要有必要的交代,事件虽然不必写的有头有尾,交代来龙去脉,但要具体明白,事件的前后联系要清楚。
2. 结构层次要清晰。时空转换要遵循事理,合乎逻辑;事件的勾连重叠要分清主次,轻重分开;人物的出场也要妥当安排;景物选择转换有次序。分清主线副线,围绕主线安排副线。
3. 材料安排要清白。能够依据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叙述材料。事件写出它的典型性,人物要抓住个性特征。对中心事件或最能突出中心的,详细叙述;次要的,少写或不写。 这几条是首先要把握的,或者说高中生这几条是要过关的。这几条过关之后,才能去追求更高的技巧。
四、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着力点
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有切身感受,现在的高中生写作要么很幼稚,要么很虚假,要么内容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或者千篇一律,看不出对事件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认识,这背后是什么原因?背后有一个情感的问题,有一个认识的问题。情感和认识上不来,我们又怎么希望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更不能奢望写出有思想含量的文章。
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表现,不必开口闭口就拿“三皇”,“五帝”,“老子”,“孔子”说事,写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形成情感到认识到思想的循环。我想,这是我们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不能放弃的,也不可以放弃的目标。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要培育学生对生活的情感,对世界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去关心他人,关注生活,有一颗悲悯的心,友爱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生活当中那些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精彩的素材,慢慢地加深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认识上来了,作文的思想就出来了,不用担心枯燥了。
还有一个着力点,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平常要引导学生发现有意义的值得写的生活故事,引导学生写好日札、随笔、周记,帮助学生确立捕捉细节,探寻价值的有效途径,随机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黎锦熙先生提出“日扎优于作文”,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引起思索和争议的事件,引导学生及时用笔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抓住机会,把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向前推一小步,推一大步,长期这样引导促进,那么学生就会慢慢进步。只要捕捉能力、认识水平提高了,然后再形成和养成一种用笔表达自己的情绪、见解、思考的习惯,那么就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五、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关注写作的过程,写作的思维,写作的技巧。三个方面有时候很难区分,写作的过程一定是有写作思维参与的,写作思维表现为写作过程,写作的思维有时候也表现为写作技巧,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分开思考相互的关系。反过来说,我们有时候也要选择一些对学生确实有益的技巧,通过这种训练,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在写作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这一点在国外的教学中比我们做的好,特别是英美国家,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视写作的过程、写作程序,他们的基本观点认为写作是可以教的,可以教出好文章,他们就是紧紧的抓住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程序,通过这些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 讲一讲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在高中记叙文写作策略上与初中要拉开距离,要有一些新的元素,让学生能够学得到,学得会,有新鲜感,有兴趣学,让学生感觉到用这些策略写出来的作品明显的优于初中的记叙文。可以尝试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这里,我主要讲以下几种方法:生成波澜、双线结构、制造悬念、视角转换、开篇入境、呈现细节等。
第一,生成波澜。写事件一定要有波澜,才有吸引力,切忌平铺直叙的记叙文。这方面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在引导学生写有波澜的记叙文的时候,做的不是很好,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写作的时候要有波澜,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办法怎样去生成波澜,我们只告诉学生结果,并没有告诉学生具体怎么操作。我觉得英国的母语教学这方面做的非常好,值得我们借鉴。英国的作文教学中,也非常重视生成波澜,认为开头要有悬念,要有伏笔,要有照应,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有波澜。他们研究出一个操作性很强写作模式,叫“大卡车(BIGCAR)”写作模式,就是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一个新的单词,有六步。第一步,Beginning,在开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第二步,Introduce a problem,要抛出麻烦事,第三步,Cather pace,要营造紧张情绪,第四步,Crisis,要陷入危机,第五步,Adjustment,要开始调整,第六步,Resolution,解决麻烦,这是英国训练学生生成波澜的模式,同样一个故事,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发生了变化,可读性很强,写作起来也很有味道。这就叫“生成波澜”。所以,我觉得要改进我们的写作教学,很多时候要向外国学习,操作性要强,要一学就会。其实不应该反对写作模式,特别是学生在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有些模式是很有效的,模式的背后是一道程序,程序的背后是什么?思维方法,我们需要写作模式,只要不模式化就可以了。掌握更多的模式,学生就不会模式化。
第二,呈现细节。 1. 摄取细小动作
《我的老师》中蔡老师“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敲在石板上”的细小动作,极富情趣地表现了蔡老师假怒实热的品性。杨二嫂顺水拿走灰中的盘子及手套之类东西的动作,阿 Q 画圆圈的动作,孔乙己用手罩盘子让人过目不忘的细节,更是比比皆是。
2. 抓住细微的痕迹
相同的食物总是在细微的痕迹上显出区别来。如《鞠躬尽瘁》中写焦裕禄克服病痛忘我工作的精神,就有一个相当典型而传神的细节,他办公的藤椅右边的扶手上被顶穿了一个洞(肝痛时用外物给顶住)。再如果戈里《死魂灵》中泼留希金的形象:“脖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这一形象便因其典型而独一无二。 3. 勾勒细小的景物
“泼留希金”中泼氏的墨水瓶干透了,酒杯里浮着三个苍蝇,可谓景物细小,却正是这些细小的情节生动显现着主人公的僵化了得灵魂。
第三,制造悬念。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学了很多文章,悬念制造得都很好,道理学生也懂,问题是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去理解制造悬念,帮助他们学到一些制造悬念的方法,看以下几个片段:
《踮起脚尖》: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
这个开头就制造了悬念,夜深了,父母还没有回来,为什么父母还没有回来,他们干什么去了,后面又说,我有些怕了,更增加了担忧。作者怕了,读者更担忧了,后面又说,有些生气,前面怕了,怎么又生气了,这就一句话,一下子把读者带进去了,而且想了很多很多。
《与你为邻》(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父亲生意失败后,家里原先的大房子做了抵押,全家不得不搬到城里最贫困的小区居住,为此,我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
这个开头,很简短,但是,背后很多东西就一下子调动出来,生意失败,房子抵押,最贫困的小区,我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作者难过,我们读到这里,自然而然也会跟着难过,后面的生活会怎么样呢?所以就把我们又带进去了,我们就想后面该怎么过。
《风波》: 一支玫瑰迎着朝阳,骄傲地屹立在书堆之上,它含苞欲放,像它的主人一样,娇嫩而美丽。这一“不同寻常”的事物,很快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花真漂亮,不过不知是谁送给她的?”一位前排仁兄扶了扶眼镜,意味深长的说道。
一开篇,几句描写,很奇怪,让人心生疑问,后面同学的疑问,我们都知道玫瑰花是有含义的,是爱情的象征,谁送给她的呢。这就是悬念。
第四,视角转换。同样一件事,观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场、观念、态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结论也不会相同。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来叙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能发掘出新意来。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视角的转换,也许我们的生活是平凡的,但是只要转换了是视角,一定会产生新意。同样是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有的同学就改变了习惯的视角,借一位需要座位的老大爷的心灵和眼睛,生动地表现了一位中学生在让座与不让座徘徊犹豫的复杂矛盾心理,这就是视角转换。还比如 2004 年高考满分作文重庆卷,《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是站在老鼠的立场来思考,而且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还有比如 2008 年河北高分作文,《逝者自嘲》,站在逝者的口吻去写作,都是通过视角的转换,切入独特,因而写出了优秀作文。 第五,开篇入境。选择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写起,或营造氛围,或一个最吸引人的场面,一个最耐人寻味的细节或一句生动的对话作为开头,然后再考虑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去完善自己的叙述。在写作的开头,就把读者带进去了,有一种带入感,然后再考虑其他的手法,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说这三个例子,都是写风波,
例一:环形跑道旁的草坪上,围坐着一群女生,她们是不是看跑道上正在跑步的长发女生,纷纷地议论起来。
例二:“怎么搞的,钥匙呢?”同学们挤在教师门口抱怨着。
例三:“她姨,你看这死老头子,都四十多了,却做出这样的事来,真是丢人啊。” 开头的这一个人物语言的描写,似乎是没来由,“怎么搞的,钥匙呢”正是这种没来由的抱怨,才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才把读者带到情境当中。第三个例子,也是一句话,“她姨,你看这死老头子,都四十多了,却做出这样的事来,真是丢人啊。”这个开头也是通过语言来设置一种情境,有一种带入感,四十多了,却做出这样的事来,丢人。做出什么事?怎么丢人了?这背后的故事,有强烈的吸引力,而这些,在一开篇都拉出来了。有的时候,不需要铺垫,劈头就来,也是个很好的写作技巧,就是开篇入境,因为很多微型小说,很多小小说,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生成波澜,来产生魅力,增强效果的。
第六,双线结构。初中的记叙文,也讲线索,也讲结构,层次要清晰,但是它的线索往往是一条,而且很简单的,时间线索或者地点线索,再复杂一点可能有情感的转换,到了高中得要拉开距离,要增强难度,要增强文章的内蕴,可以尝试双线结构,甚至是更多的三线等复线结构。
“文无理不立,情无蕴不张”。借助主体之外的具像、语言、故事、人物、意向、细节、镜头等采用象征、隐语手法对文章的形式进行“点染”,形成双线结构,可以收到增强内涵的效果。同样一件普通的平凡的小事情,就事论事没有多大意思,如果这个小事能和某一个事物联系起来,比如说一棵百年老树,和一座百年老屋等等联系起来,形成双线结构,那么,内蕴就大大改观了。
下面来看例文
围墙,你说„„
“三儿,东边大婶家开始砌围墙了,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爸送你上学。” 1999 年8月28日,我怀着对高中生活无比憧憬的心情登上了驶向五中的客车。可在进教室的一霎那间,却发现了那么多异样的眼睛在盯着我。因为大热天,我却穿了件呢绒褂子、一双靴子,连我自己都觉得滑稽可笑,再加上我长的有些离谱。回到位桌时,同桌在窃窃的笑——是讥笑,可这不怪我,因为半小时前还雷声轰鸣。“我是一个小丑,使人开心的小丑,这是怎样的滋味啊,这是怎样的同桌啊?
“真快,东边大婶家的围墙已经砌到一半了,爸你又带了些咸菜,看看还缺些啥?” 第三天,我一再要求回家,父亲却要我留下来熟悉环境,熟悉那陌生恐怖的环境。 课间,不愿让人继续取笑的我,早已脱下了呢绒褂、靴子,把它们锁在箱底。由于来的匆忙,生活日用品还很欠缺,晚饭后,我迈着高一脚低一脚的步子,来到了校园商店,店主不卖给我东西,却笑着告诉我:衬衣后面有一个大墨团。哼!怪不得刚才他们在我背后指指点点的,难道这就是他们的见面礼吗?几天下来,我发现这里的一切一切都与我格格不入,看来已经注定不要和他们交流了。
国庆节放假吗,别忘了打电话到东边大婶家去,让爸去接你,她家围墙已经砌好了。 月考前的晚自习课上,前排男生问我几点,我没做任何反应,况且我也没有手表。他们有一阵窃笑,是在窥探?我全身上下已经凉透了,为什么我日夜思盼的高中生活却是这般摸样,不过,没有关系,因为我的心已经冻结了,我已学会了独立生活,独立学习。
唉,围墙砌好后,东边大婶家的人很少出来了,有时几个月才能见到一次人影。 一直到现在,似乎每一个人都认为我不可理喻,无法沟通,无法交流,高中同学视我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好像根本不存在这个人。老师见到我满脸晦气,如同见到了日落,见到了黑暗,我是天狗,吞了太阳,吃了月亮。东台师范的同学来看我:“啊!你和初中时你怎么如同平面镜成像:全反了。”我又是默默无语。
东边大婶家的围墙啊,你说,你能经受得起岁月风雨的剥蚀吗?
这是讲述作者进入高中以后的生活,他不仅仅写自己在高中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他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他还把自己认识体验的过程与东边大婶家砌围墙联系到了一起,本来二者没关系,作者把它们联系起来,文章写得就是双线结构,一边是邻居家砌围墙的过程,一边是她在高中生活的过程,概括一下可以这样说,一条线索是邻居家从开始砌围墙到围墙砌了一半,再到围墙已经砌好了,然后围墙砌好以后,到最后抒情,与围墙形成对应的是她在高中形成的心理变化历程,由刚开始的无比憧憬到格格不入,到围墙砌好了,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冻结了,与周围的人已经无法交流了,最后思考,思考岁月的风雨。所以,这篇记叙文是明显的双线结构,围墙是一条,自己的体验是另一条线索,两条线索交融,照应。 作者借助一个有象征性的具体形象——围墙,以物喻旨,以围墙的不同阶段特征来暗指心路历程的曲折发展,借实“点”“虚”,以墙染“情”,一墙二用。这样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主体一段段如泣如诉的故事,更主要是那一道道永恒的封闭围墙,它不仅横亘在作者心里,也横亘在读者心中,斗转星移,文中所抒之情将会暗淡,那道围墙却将永难磨灭,这就是此文产生的巨大内涵所在。
还有一篇作文,名字叫《河》,写的是高中生父女之间的关系。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免不了有些矛盾、误解,她也找到了一个很大好的载体,那就是“河”,这篇作文的双线是怎么安排呢?一条线索是“河”,我和父亲之间有了一条河,河沉重而缓慢的流着,那条河流过了阳光,那条河流过的地方有乌云,有风雨,结尾是河依然缓缓的流着。这是在文章中河的描写,河的叙述,贯穿始终。于此相照应的就是我和父亲的关系,一开始是隔膜,后面回忆我对父亲也曾经膜拜,后来产生距离,然后到父女之间产生直接冲突,照应河经过的地方有乌云,到最后父女之间的相互理解,那条河在缓缓的流着。
仅仅一条线索的话,文章没有多少新意,像这样的双线,有了新意。这就是双线结构。也是中国写作的传统,虚实结合的写作,感情是虚的,河是实的。
以上讲的是写作的六个技巧。
总的来说,我觉得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当中,要重视写作的训练,要改变我们的写作看法,老师的教学也好,学生的写作训练也好,背后是有一个写作观在支撑。作为老师,我们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写作观,我们要改变我们传统的看法,总觉得学生写作是不可教的,是自己悟出来的。要向英美国家学习,他们觉得好文章是可以教出来的,学生写的好文章,老师的指导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确立这种写作教学观,可以教出好文章,那么,我相信就可以改变目前的高中记叙文的现状,也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益。
第三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但肯寻诗便有诗
257447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 刘增群
学生作文:
雪花依旧在飘
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 2008级16班 张玉玲
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开篇的景物描写为全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桌上挤满了好吃的。(“挤”动词的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不止是表现了食物的丰盛,联系内容来看更是为了表达对即将离家外出打工的父亲依恋和不舍,亦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张本。)
馋嘴的她又问:“娘,爹咋还没回来?要不咱先吃吧!”母亲只是看了她一眼,把爹出门穿用的衣物一件件整齐、叠好,摞成摞,打好包裹。一会儿又解开,再添几件,包好,又解开,实在没得添放了,目光就定在那儿出神。(此处有关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即将出门打工的“父亲”的牵挂、不舍等复杂的情感。)她知道父亲要到城里打工了。难得今天一下子有这么多好吃的,她实在忍不住了,咽着唾沫,盯着满桌的菜,心中不停的想:“爹,你快回来吧!”(看似随意的一笔,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本文中心情感的缘起,也写出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心理表现,读来真切、真实。)
“咳,咳……”熟悉的声音,她马上听出是父亲回来了。噌的从座位上跳起,冲着里屋的母亲大喊:“娘,爹回来了!” (“噌”拟声词的运用、“大”形容词的运用,所表现的不是“我”动作的迅速而是“我”内心的急切,也为下文的“我”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母亲像没听见似的,继续手上的活。(此处有关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也非常传神、真切,把一个农家妇女对即将出门的丈夫满腹牵挂但又涩于表达的形象真切的描摹了出来,可见小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也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功夫的老到。)
这时父亲已经推开了门,她像鸟儿一样飞到父亲面前(比拟修辞的运用,恰切的表现了我对父亲回家的期盼,尤其是动词“飞”不止写出了女儿内心的急切还有父亲平时对女儿的宠爱),接过父亲的帽子,兴奋的拍打着父亲帽子上的雪。“爹,帽子上咋这么多雪?你咋才回来……”她唧唧喳喳的问个没完,父亲只是“嗯,嗯”的回答着。父亲将手放在烧得通红的火炉旁烤了又烤,脸被炙热的碳块映的发亮。回头望了望桌上的菜,从脸上挤出一丝儿微笑,(此处的动词“挤”也很有表现力,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即使生活举步维艰、前路渺茫也要挺住,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从一个成年读者的角度看来感觉是多么的真切啊!由此也展现了小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力。)忙说:“先吃饭。”那晚的屋里变得安静了,静的能听到三种频率不同的呼吸声。(此处的场景描写突出表现了即将分别的一家人的万千情感:说不尽的不舍与无奈,说不尽的依恋,说不尽的嘱咐叮咛……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爹明天就要走了。”
她想着、吃着,却吃不下了,父亲母亲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饭吃的很慢很少,菜几乎一动未动,一桌子都菜成了摆设。(寥寥数语运用动作描写、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极富表现力、感染力。不是饭菜不好,是情感使然。)
已躺在被窝中的她久久不能入睡。她听到父亲穿鞋的声音、走路的声音……(此处的描写表现了“我”关注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声声入耳”所展现的是女儿对父亲依恋之深情感之切。)
父亲最终推开了她的房门,她立刻闭紧眼睛,装成熟睡的样子。父亲轻轻地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把书摆了又摆。她悄悄地将眼睛眯成一条线,窥视着父亲的一切。 她真想跑下床,搂着父亲跟他说:“爹,你别走了,我想你.……”但她知道,她不能,她得睡,还得睡得很熟,可是,那泪是忍不住的……
父亲时不时地回头望望她,吓得她用力闭上眼睛,心咚咚直跳。
“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父亲边说边将被褥揪了揪,又小心地擦去她眼角的泪,轻轻地拍着,拍着……(这几段中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父亲”浓浓的舐犊之情、浓烈的父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与不舍,还有我的懂事……)
本没想睡的她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此处的“不想睡”与“睡着了”运用矛盾的写法,正反两个角度所书写的都是爱,温柔的父爱,温暖感人。)
似乎刹那间,天就已亮了,雪光把她屋里照得亮亮的。(幸福的时光似乎总是那么短暂……)
她第一眼就发现父亲不见了,她竭力去找,包裹不见了,连院子里父亲的大脚印也都模糊不清了……(父亲不声不响地走了,已走了很久了。)
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此处的场景描写,融情于景,把“我”对父亲的爱与情感熔铸入无边无际的雪景,雪无尽则情无限,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感动。)
上面这篇文章是学生张玉玲的一篇习作,不失为一篇非常优秀的习作。文章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小作者的浓烈的真情实感、真切的生活体验;更在于多种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语言一旦依附于思想就有了无限的表现力。借此总结一下记叙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见的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等修辞手法,写作时适当的加以运用,既可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又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
如本文:
1.“噌的从座位上跳起” “冲着里屋的母亲大喊”,“噌”拟声词的运用、“大”形容词的运用,所表现的不是“我”动作的迅速而是“我”内心的急切,也为下文的“我”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2. “她像鸟儿一样飞到父亲面前” 比拟修辞的运用,恰切的表现了我对父亲回家的期盼,尤其是动词“飞”“像鸟儿一样”不止写出了女儿内心的急切还写出了父亲平时对女儿的宠爱,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
3. “桌上挤满了好吃的。” “挤”,动词的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不止是表现了食物的丰盛,联系内容来看更是为了表达对即将离家外出打工的父亲依恋和不舍,亦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张本。
其他的多见于对文本的点评,在此就不加赘述了。
其次,对于记叙类的文章,最能增强文章表现力就是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等多手法恰切运用,既可以使文章变得曲折多姿,又有利于思想主题的传达表述。文似看山喜不平,讲求的就是多种手法的运用。
如本文:
1. 场景描写的运用。“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开篇的景物描写为全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结尾“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 此处的场景描写,融情于景,把“我”对父亲的爱与情感熔铸入无边无际的雪景,落雪无际则亲情无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感动。
2.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的运用。“母亲只是看了她一眼,把爹出门穿用的衣物一件件整齐叠好,摞成摞,打好包裹。一会儿又解开,再添几件,包好,又解开,实在没得添放了,目光就定在那出神。” 此处有关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母亲对即将出门打工的“父亲”的牵挂、不舍等复杂的情感,也说明了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真切的体验。
3.多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她想着、吃着,却吃不下了,父亲母亲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饭吃的很慢很少,不少的菜几乎一动未动,一桌子都菜成了摆设。” 寥寥数语,运用动作描写、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极富表现力、感染力。不是饭菜不好,是情感使然。 “父亲最终推开了她的房门,她立刻闭紧眼睛,装成熟睡的样子。父亲轻轻地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把书摆了又摆。她悄悄地将眼睛眯成一条线,窥视着父亲的一切。
她真想跑下床,搂着父亲跟他说:“爹,你别走了,我想你.……”但她知道,她不能,她得睡,还得睡得很熟,可是,那泪是忍不住的……
父亲时不时地回头望望她,吓得她用力闭上眼睛,心咚咚直跳。
“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父亲边说边将被褥揪了揪,又小心地擦去她眼角的泪,轻轻地拍着,拍着……” 这几段中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父亲”浓浓的舐犊之情、浓烈的父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与不舍,还有我的懂事……
第三,讲求文章的结构章法,培养布局谋篇意识。好的文章必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本文的首尾两段“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 遥相呼应,从内容上来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女儿对父亲无尽的思念,彰显了主题;从结构上来讲,首尾呼应,使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虽然这是作者所预先设计好的,属有意为之,但读来自然真切,是因为这样的描写都是作者依据所表达的主题所精心谋划的。写文章之前要预先谋划好文章的结构,本文所选用的就是常见的首尾呼应法,但常而不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浓浓的亲情融于无尽的雪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第四,讲求平中见奇,追求独到新颖。亲情是最常见的话题但也是很难写、很难写好的话题,动不动就是“千人一面”。这就需要平时多多思考自己的表达思路,借鉴但不沿袭他人。“有得忌轻出,微瑕须细评”(陆游诗:《戏题稿后》),有了创意还需多加修正,追求独到,不落俗套。本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作者把亲情熔铸于浓重的雪景,笔墨不多,但情意无限,可谓别具匠心。
第五,少说话多描写,多客观少主观。很多同学认为记叙文就是多运用语言描写、多让人物说话,这其实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人物的语言必不可少,但不宜多,说得太多会让读者丧失思考的机会,反而会是文章失去意味。如本文人物的语言寥寥几句,其中“我”话语不过四处,而父亲的话仅是“先吃饭。”“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简单的两句,作者把无尽的情谊都熔铸于情景、场景的塑造描写上,客观地描写反而给读者思考回味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第六,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如本文的评点中指出的,文章中很多的精彩、动人之处都是与作者的生活体验、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分不开的,没有生活的体验是很难做到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写作不是生活,作品中的生活是经实际生活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如本文有关父亲外出打工的事件绝不是一个晚上的事情,原原委委可能要好多天,但作者就把好多天的事情浓缩在了一个雪夜,使得文章主题突出思路清晰。不加提炼的实际生活是难以成为感人的艺术作品的。
诚然,各种手法的运用确实可以提高学生文章的表现力。但同学们还需注意以下几两点: 1. 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去选择恰切的表达方式,不要为了表现而表现。不能仅单纯的为了所谓的表现力,而一味地堆砌运用各种手法。
2.语言依附于思想才有生命力。无论什么样的表达技巧如果脱离了文章的思想,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也就是说,要想写好记叙类的文章,同学们更需要注意的不单是技法、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去发掘自己的生活,抒写自己真切的生活体验。“情动而辞发”,感情蓄积足了,表达的主题明确了,胸有成竹了,抒发的时候再稍微讲求一点儿技法,好文章也就成了。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的《遣兴》诗),当然,好的文章绝不是一日之功一时之力,还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上述例文《雪花依旧在飘 ,勤于思索,多加练习,相信每个人都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但肯寻诗便有诗”。
第四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
一、优秀记叙文的标准
1、描摹形象细腻。
2、情节曲折起伏。
3、立意深刻新颖。
4、感情真挚热烈。
5。多样的结构
6、语言准确生动。
二、记叙文的描写之景物描写
示例:
1、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药》
(渲染了坟场凄凉的气氛)
2、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晴。好累哦,下楼走走吧!
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把那朵花儿小心地插在妈妈发间,那纯洁的白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十八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栀子花不仅作为背景,而且赋予比喻意义,增添了文章浓浓的诗情画意。)
3、我和她快步来到讲台.
一切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窗外,桃花绽开,鸟儿啾啾地叫着,赏心悦目。
她笑了,笑得那么真诚、友善。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个小化学家,窗外鸟儿欢快地唱着歌,我快飘飘然了。
我们都笑了,笑声在河面荡漾着,河水泛起阵阵涟漪,芦苇也不甘寂寞,发出“沙、沙”响声。
(以景衬情,写出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
4、比较阅读:《记一次救灾活动》中的景物描写
A.星期天的清早,我起床后推门一看,太阳还没有露出来,过了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红色,后来越来越大,红红的,照的大地全亮了。到了中午云层逐渐变厚,天气逐渐变得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大雨。大约下了三个多小时,雨停了,天气也凉快了许多,河水暴涨。
广播里传来紧急通告:三里湾堤坝决口,滚滚洪水······
B. 暴雨一连下了两个多星期,鬼天气,到了中午云层又逐渐变厚,天气变得更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河水暴涨。
广播里传来紧急通告:三里湾堤坝决口,滚滚洪水······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为文章主题服务。)
范文示例:
栀子花情结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晴。好累哦,下楼走走吧!
初夏的夜还是稍稍带点凉意的。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
我跟了上去。
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呢!
“啊欠!”猛然间,妈妈打了个寒颤。
爸爸紧张起来,一把脱下身上的外套,赶紧给妈妈披上。“啊呀,怎么着凉了!”爸爸紧了紧妈妈身上的衣服,又细心地把她额前轻扬的发丝顺到耳后。
“没事,没事。对了,这么凉,孩子也会着凉的!”妈妈有些焦急。
“孩子长大了,该知冷暖了,还是把自己照顾好吧!”爸爸像责怪一个孩子那样柔声说道。我鼻子一酸,是啊,我长大了,可我何曾像爸爸那样关心过妈妈?
他们继续踱着,忽然停在了一棵栀子树前,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放,仿佛精灵一般绽放在夜间。
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把那朵花儿小心地插在妈妈发间,那纯洁的白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十八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刹那间终于明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馨,明白了父母在为儿女操劳时,也有自己的世界,我更懂得了珍惜幸福,付出爱意。
栀子花飘香的季节里,重温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也在深思:长大之后,我是否能左挽妈妈,右扶爸爸,在栀子树下,让那朵栀子花在生命中常开不败呢?
(简评:
1、这是水到渠成的“怦然心动”!披衣、顺发、责怪、插花构成的细节群描写,使涓涓细流汇成汹涌大潮,猛烈地冲击着情感之闸,弹奏出夫妻恩爱的动人心曲,父母之间互相尊重、相敬如宾。
2、栀子花不仅作为背景,而且赋予比喻意义,增添了文章浓浓的诗情画意;
3、作者以“爱心传递曲”结尾,别具匠心,形象地表达出一瞬间“怦然心动”深远的文化影响力,言已尽而意无穷。)
陕西高考满分作文:秋千月
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看到自己的影子。
——纪伯伦
太阳在窗户外肆意地挥洒光芒,树叶被烘焙得焦灼,失去了生机,无力地垂挂着,整个世界毫无保留地赤裸在一片明艳之中。而我却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拉上厚厚的窗帘,掩盖
住内心的不安与失望。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一棵大树,它又粗又硬的根深深扎进土里,如果只是折断树冠,那么它不会枯死。而此时,我似乎已经被人连根拔起。一个黑色的六月,一份沉重的成绩单,顿时将希望打得粉碎。在舔完伤口的鲜血之后,我耐不住苦痛的挣扎,在月挂枝头的时候踏出了房门。
今天应该是十五之夜吧,月亮溶溶地散发着一圈圈光晕,珠圆玉润般的生辉,沉鱼落雁般扣人心弦。而我却依然痛苦着,丝毫不得挣脱。不知不觉间来到院里的秋千旁。那秋千默默地似乎等了我好久,我伸出手抚摸它,一丝久违了的温馨竟从手心传到心底。我轻轻坐上去,绳索发出细微的吱扭声,像是在和我打招呼。我没有摇荡,只是闭上眼,那感觉像啼哭的婴儿在感受摇篮的晃动,内心的痛苦似乎一点点地被平复了。
小时候,我喜欢把秋千荡得很高很高,似乎想去看看那月宫里永远也砍不倒的桂花树。童年,更多的是憧憬和欢笑。稍大一点的时候,喜欢拿着我的短笛,悠然坐在轻轻晃动的秋千上,面对着或缺或圆的月亮吹一支悠扬的小调。秋千也变得沉稳与安静,它晓得给我一份平静,取代年少时的热情。再后来,我只是静静地坐着,面对着那一轮永恒的月,欣赏它的阴晴圆缺。或许还会想起一两句譬如“无言独上西楼”“月是故乡明”之类的诗句来,秋千永远只是倾听着我内心的声音,月亮永远只是静看着我不断成长的身影。
我想重温童年时那一份欢乐,我奋力地荡起秋千,阵阵凉风扑入我的怀抱,扫过我的耳边,我的皮肤感受不到月亮的温度。我猛然睁开双眼,只看见自己的影子忽高忽低,却不见一轮明月在何方。待秋千渐渐停下,我才明白,今夜我背对着月亮!
这时,我突然顿悟。面对着月光,我们会忘记阴影的存在,享受到快乐和宁静;背对月光,我们就只看到自己的阴影,看到黑暗。想到这里,我迅速转身,当月光重新沐浴着我的面容时,我的心已经宁静如高原的湖水了。
阴影,黑暗,挫折,这些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转个身,它们就都在身后了。当上帝关上你的大门时,必然会为你开一扇窗。摔一跤也根本不是什么大事情,站起来,大路依旧。
感谢那秋千月,它让我懂得如何认识挫折,如何摆脱阴影,如何迎接光明。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
每每烦躁不安时,低头不语,我就能想起那座桥,那桥下的流水,那流水里融进的我儿时的欢笑„„
初春,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我们便会溜出家门,不理会屋后未化的雪与缸里飘着的块块冰碴子,我们眼里,只有破冻的潺潺流水与水面上不怕冷的野鸭子。嬉笑着,追逐着,疯玩在河边油油的麦田里。有时,牵着心爱的风筝与那顽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会功课的烦恼,更不曾因全球变暖而担忧,心里只漾着笑,如同河面只漾着野鸭子的叫声那般。
待春暖花开已成了夜里的梦,我们几个孩子便相伴漫步在河岸,希望看到有人下河游泳。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来了。我们从不拘泥于日历表的规定。直到夏天真的走近,却仍未见有人下河时,我们捺不住了,相约脱了衣服,喊着“
一、
二、三,跳”,可嘴里喊着,身子却往后缩。谁缩得厉害就把谁扔下河里,那进去的扎一个猛子,再探出头来,“不冷,不冷!”又在不经意间抓把泥巴扔在另几个人身上。无奈,只好咬着牙,学就义的烈士那般,奋勇地钻进水里,进了水,才发现河水真的已经暖了。
我们在水里笑了一茬又一茬,水流了一拨又一拨,于是,夏天的暖就被流走了,随水飘来的是清凉的秋。秋天的河俨然成了亭亭少女,端庄,娴静,偶尔被空中的青鸟亲吻一下,便羞得满脸红晕。可是,她却不会拒绝与我们这群孩子亲密接触,我们也会做些有诗意的事。撑一枝长蒿,向芦苇更深处漫溯;拎一窝鸭蛋,举着鸭蛋放歌„„直到夕阳用余辉与河水吻别,我们才依依不舍上了岸,摸摸口袋,却发现鸭蛋已丢,只剩个破洞,懊悔不已,便想着
回家补口袋,可蹦着蹦着就忘了。于是,漏掉的就不只鸭蛋,还有整个秋天。
漏掉了秋,就真的只剩冬了。凛冽的北风狂妄地叫着,企图把我们困在屋里。可我们不怕,我们冲出家门,依然奔向河岸,又跑到冰上飞来飞去,别提有多快活了。只是吓得大人在岸上大叫,却又不敢下去抓,不知是冰太薄还是他们的心太厚„„
是的,我的小河和幼时的我,有段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满是欢笑,还有无尽的绿色。可现在呢?只剩下回忆了,桥还是那座桥,河水却变成了黑色,麦田被改成了砖厂,偶尔还能见到野鸭子,却是漂在水上的尸体„„
绿色生活,如今只能回忆了。谁能告诉我,我该去哪儿寻找?
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第五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记叙文的分类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2、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3、以与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二、记叙文写作要点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 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3. 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4. 安排好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三、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
要领
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
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 要领
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领
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肖像刻画要以 - 1 -
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
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
要领
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范文示例1】
(2008江苏高考作文题: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好奇心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范文示例2】
(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
诗意地生活
爷爷老了,七十多岁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岁了。他们的年代里,男子比女子大十来岁也属正常,总之,他们是到一起了,然后就有了爸爸,再然后就有了我们,一户生活在农村里的平凡家庭。
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着锄头出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他在园子里种菜,栽果树;他去给人家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乐很自在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鸡,吆喝着两只狗,洗干净爷爷的衣裳,一边等着爷爷多年不变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假装埋怨地说:“这么快就回来休息啦。”然后很认真地去为爷爷煎茶,端送到爷爷手中,与他坐着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奶奶一直都勤俭朴素地持着她跟爷爷的家。虽然儿女们都早已长大成家,她不必再为吃穿而省吃俭用,可是她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些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我不知道,爷爷奶奶是否也有爱情,也懂得爱情。奶奶曾告诉我,她是别人介绍给爷爷
的。也许一开始,他们之间是什么也没有的。可是在时间的磨砺下,在相互的依赖与信任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超越了爱情的。有一次,爷爷很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背着爷爷偷偷流泪,我安慰她没事的,爷爷会好的。可是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她说:“要是老头子死了,那我就随他一起去。”从那次以后,奶奶对爷爷就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从那时起,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真有永恒的存在。
我时常望着爷爷奶奶夫唱妇随的身影想,真正诗意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诗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呀!
【范文示例3】
(2008年湖北高考作文: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某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根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