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系统项目管理
第一篇:企业管理系统项目管理
建立ERP企业管理系统人才培养,杭州企业ERP系统的价值,ERP企业管理系统怎么应用,ERP企业管理系统怎么实施
建立ERP企业管理系统人才培养体系
来自:杭州集控
应用杭州企业ERP系统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需要IT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才加以启动、实施和维护。这种人才既要懂IT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两者缺一不可。但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这种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困难的。
一、 ERP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ERP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通常看待ERP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次,ERP为一种软件,在软件中融人了管理思想和方法;再次,ERP将软件实施为现代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因此ERP人才要具备复合知识,至少要具备管理、计算机和专业知识。
从实际情况看来,很多企业在上ERP项目时。问题就出在实施环节上。突出表现为:ERP人才数量不足。或者ERP人才能力不足。ERP实施需要三个不同层次上的人才:
ERP的高级人才。指企业的CIO(首席信息官)。他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对技术有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必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把技术和管理紧密结合,能够把常规的管理技术与自己的公司特点想结合。
ERP实施顾问。要求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上讲,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管理整个过程:从技能上,还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而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才,现在很难找到。
普通的应用人才,必须懂得ERP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操作ERP的相关工具。”2004年8月12日。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举办的“用友ERP实验中心交流大会”上。中国软件协会副秘书长许建刚下了如此结论:有50070的ERP的失败案例,是由于缺少ERP的应用人才造成的,由此看来,实施EBP人才的培养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二、ERP人才缺乏,培养缓慢
据估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合格的EIuP实施顾问不超过1000人。在全国的3190多万家企业中,除了300余家上了ERP项目的公司外,剩下的企业有60%以上有意在近三年内实施ERP这就有可能在3年内产生大约300万名ERP实施人才的需求。这个巨大的缺口,将成为国内企业实施ERP的严重障碍。
那么。造成ERP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合理。
从人才来源看,目前国内的ERP人才大多依靠正规院校的学历教育。据统计。当前国内ERP从业人员3/4以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专业和软件相关专业。来自于职业技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不足1/4。这成为ERP人才培养缓慢的直接原因。从专业配置看,ERP涉及多学科,它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的高校很难找到相关专业,即便是单纯的管理专业或IT专业,又因为教材的老化,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进步和IT技术的发展,学生往往不能学以致用。这成为国内ERP人才结构不合理,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
三、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建立ERP人才培养体系
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ERP应用人才的缺乏问题。应该从中央到地方、从院校到企业形成一个ERP人才专业程度较高、由各方面专家、教授组成的ERP人才联动培训网络。利用高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是整个联动培训网络的核心环节。
(1) 校企联合共建ERP实验中心的可行性。
实验中心构建的三大要素是硬件、软件和人员。
首先,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强,为实验中心建设提供了硬件基础。近年来,高等教育在立足人才市场,转变办学观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并逐年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资力度。因此,实验中心就有了赖以存在的硬件基础。
其次,ERP市场的成熟促使应用软件有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国外软件加快本土化进程。国内软件逐渐成熟。各厂商在抓紧瓜分市场外,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供应商也瞄上了教育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反过来讲,高等教育对ERP市场也在格外关注,许多院校都审时度势。准备将ERP内容带进课堂。让教育与市场尽快接轨。在志同道和的基础上,合作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最后,实验中心的市场化运做模式。将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实验中心传统的投资和运作方式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后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实验中心的管理运营。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有利于实验中心长期稳定的发展。
(2)ERP实验中心功能分析
实验中心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ERP应用人才。作为综合实验基地,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设计。其功能特征如下:
第一,多元化的功能。①实验内容的多元化。ERP实验中心提供对企业运做的全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的功能,包容营销、管理、财务、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实验需求,综合性强;②实验对象的多元化。对内,实验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覆盖较多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学历层次,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投资效益。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考核办法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较大选择余地。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③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利用ERP实验中心。举办各种针对岗位的短期培训,无疑会为社会实际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尝试。企业高层主管可以利用实验中心丰富的案例库、强大的专家资源实现管理新跨越。以培养ERP高级人才为主旨的各类培训的兴起,开始解决高等教育与市场的断层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践。ERP实验中心可以提供最好的条件。利用实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资源优势,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④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示范中心和学术交流基地。在高等教育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各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校教学的基本要求。ERP实验中心凭借其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教学课件、精心构思的仿真实验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为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提供借鉴,同时成为学术交流的基地。
第二。仿真功能设计。实验中心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个仿真企业平台,在走出校门之前。提前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为此,在实验中心的仿真功能设计上,要力求作到三个仿真。①仿真企业环境。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使实验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验。环境模拟的越真实,实验教学的效果就越高。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②模拟职能岗位。模拟实验中,一种设计思路使每个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验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员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职业角色”的感觉;③仿真企业流程。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系统性地经济业务深化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使每个实验者深刻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做模式。
四、结论
我国著名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认为,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巨大瓶颈。如果说国家信息化已经把企业信息化推到了前沿,那么企业信息化又把信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推到了幕前,解决好人才问题,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共建ERP实验中心,培养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建立ERP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
公司网站:
联系方式:0571-81023266
第二篇:销售管理系统有哪些?销售管理系统哪个好?
销售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每个老板都关注的重点。一款好的销售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利用商机线索,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防止客户资源流失,全面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越来越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上销售管理软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了解什么是销售管理系统吗?到底销售管理系统有哪些呢?市场上的销售管理系统哪个好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一、什么是销售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销售管理系统是销售管理软件的通俗化名称,是管理客户档案、销售线索、销售活动、业务报告、统计销售业绩的先进工具,适合企业销售部门办公和管理使用,协助销售经理和销售人员快速管理客户、销售和业务的重要数据。主流的销售管理系统品牌和厂商有:SAP、Oracle、智邦国际()等。
销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客户管理、项目管理、报价管理、客户策略、销售自动化、合同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竞争对手、收款计划、付款计划、售后管理、费用管理、数据导入、报表生成、数据分析、公告发布、短信群发、邮件群发、呼叫中心、系统监控等。
虽然同样都是销售管理系统,但每家厂商产品的功能模块、应用深度、灵活程度、移动支持、费用构成等各不相同,所以选型时一定要亲自试用和多家对比,才能明白哪款销售管理系统性价比高,才能哪款销售管理系统真正适合自己。
二、销售管理系统有哪些?销售管理系统哪个好?
市场上的销售管理系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举不胜举。但销售、客户、业绩等业务数据,是每个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相信企业在销售管理系统选型时,都会充分考虑软件的专业性、易用性和安全性等。所以这里重点介绍几款销售管理系统品牌排行靠前的产品,每款都经过10年以上、几百万用户的市场检验。当你了解完这些,再看其他同类产品,就会发现理解起来毫无压力。
1、SAP Hybris Sales Cloud
SAP Hybris Sales Cloud能够为销售人员提供所需的洞察,助其与客户开展有意义的销售对话,并采取正确的行动。此外,销售人员还能访问客户信息,使用实时分析功能和社交销售软件,了解客户所处的行业和面临的独特挑战。该系统提供CRM移动解决方案、实时报告和分析、客户和销售机会管理,以及协作与社交销售。
2、Oracle销售云
客户已经改变,企业销售方式也要相应地改变。Oracle销售云帮助企业拓展销售管道,通过简单便捷的工具、移动化的生产力、基于丰富洞察的协作式销售和积极的管道建设,增加销量和提高效率,并帮销售代表随时随处开展销售工作。该销售管理系统提供移动销售队伍自动化、销售绩效、销售分析和预测、社交协作等功能。
3、Infor 分销 (Distribution)软件
Infor分销 (Distribution) 软件建立一个由合适工具组成的武库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并帮助企业做出更好更快的决定。该销售管理系统的仓库管理,让企业更好地管理仓库工作流;订单输入能够自动化企业采购和简化工作流程;库存控制可以改进仓库管理,以实现更高的绩效;批发和分销帮助企业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服务管理实现了整个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4、Sage X3销售管理
Sage X3销售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快速轻松地访问与产品、价目表、折扣和承运人相关的信息。企业可以签发客户报价,下订单,传递订单确认函,管理合同,查看并分配库存中的货物,以及在开票前管理货物的调度和寄售。主要功能包括:产品配置器、选项和变量,价格和折扣,销售佣金,报价、合同和未结订单,多级信用检查和订单录入,订单备货、发货、包装和装运,客户退货,开票和催款,存货查询和分配等。
5、智邦国际销售管理系统
智邦国际销售管理系统,根据销售型企业特点和管理需求研发,集成营销管理、商机线索、客户资源、销售跟进、销售报表、库存管理、售后服务、产品管理、发货物流、财务核算、人资管理、团队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系统包含了CRM全部功能,全面整合销售资源及关联业务,打造客户集成化、销售自动化、流程可视化、业务一体化的高效管理体系,支持在PC端、手机端、平板端上使用,可与ERP无缝对接,帮助销售型、贸易型、自产型、代理型、批发型、零售型企业快速缩短销售周期,获取更多销量和利润。
现在是智能时代,一款好用的智能化销售管理系统,能够帮大家完成很多销售工作。比如,智邦国际销售管理系统(http://),可以一键批量导入客户、产品、库存等,自动判重,防止撞单;可在一个界面查看、跟进、分析下属人员所有工作情况;还可按需定制、自动生成销售所需报表;销售人员调岗或离职时,一键即可冻结账号或收回客户等等。系统还集成了呼叫中心、微信公众平台、短信平台、邮件系统等主流营销工具,功能和设计都非常人性化,如果你的公司正在选型,不妨免费试用或咨询一下,绝对有用。
第三篇: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程序
1.采供血机构负责其服务区域内()。 ATMIS的引进 B数据备份及日常维护 C医疗机构授权
DTMIS的引进、医疗机构授权、数据备份及日常维护
2.医疗机构总务后勤部门负责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构建TMIS运行环境。
A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 B构建TMIS运行环境;构建TMIS运行环境 C构建TMIS运行环境;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 DTMIS所需引荐设备的配置;构建TMIS运行环境
3.输血科主任或负责人负责()。 ATMIS的系统管理和数据维护 BTMIS参数的设置及权限分配 CTMIS操作者的培训及业务指导
DTMIS的系统管理和数据维护;TMIS参数的设置及权限分配;TMIS操作者的培训及业务指导
4.TMIS的管理模块包括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临床输血申请、血标本接收、血液相容性检测、自体输血、统计、质量控制和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追踪等。
A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临床输血申请 B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统计、质量控制
C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血标本接收、血液相容性检测
D血液出入库、血液贮存、血液发放、临床输血申请、血标本接收、血液相容性检测、自体输血、统计、质量控制和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追踪
5.定期备份TMIS数据库,实行异地或光盘数据备份。建立(),保证输血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及保密性。 ATMIS瘫痪时应急预案 B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案 C数据备份方案
DTMIS瘫痪时应急预案和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案
6.医疗机构总务后勤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应为输血科及临床科室使用TMIS提供技术支持,包括(),达到信息共享,并保证数据的准确传递。 A网络接入 B软硬件安装及
C医疗机构信息系统(HIS)进行衔接
D网络接入、软硬件安装及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HIS)进行衔接
7.()为TMIS的最高管理者,可授予系统全部功能的使用权限。
A医院院长 B医务科科长 C输血科工作人员
D医疗机构TMIS系统管理员
8.输血科技术人员应授予()的权限。 A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
B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质量管理 C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临床输血相关工作
D血液预约、血液入库、血液出库、质量管理、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结果录入等与临床输血相关工作
9.临床医师可授予()。 A临床用血申请 B自体输血 C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D临床用血申请、自体输血、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二.简述临床输血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三.简述信息收集的方法
1、可以反映医院临床输血技术及学术水平,以及成分血的百分率;
2、可为研究发展医学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3、可以及时发现血液质量状况,并向供血单位反馈
1、卡片跟踪法对每袋发出的血液或成分附一张小卡片,待临床用血完毕后,将患者反应的主要情况填写入卡片,返回输血科(血库),最后统计上报或反馈给血站。
2、表格统计法由输血科(血库)按规定要求制作输血反应调查登记表,每个患者输血前后均由经治医生详细填写登记,然后返回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
3、计算机网络法由输血科(血库)将全院输血治疗患者的反应收集输入计算机,按用血科室编制软件统一管理,上报医院领导
2、
第四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的三种类型:(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2)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3)信息是表征事物状态的普遍形式。
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表现形式。1.系统,就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并形成的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分类:(1)自然系统(2)人工系统(3)复合系统复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2)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和全面的管理。 (3)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相结合的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将先进的管理手段融入其中。 (5)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和职能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使用者
3. 层次结构:操作层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战略信息管理子统。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 2.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3.决策支持系统阶段。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装置,是由电子线路、元器件、和机械部件等构成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软件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和这些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
3. 冯’诺伊曼结构计算机包括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4. 运算器: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逻辑判断等操作。 5.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软件: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管理其资源的,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程序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启动计算机,存储、加载和执行应用程序,对文件进行排序、检索,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等。
系统软件包括两大特点:一是通用性,其算法和功能不依赖特定的用户,无论哪个应用领域都可以使用;二是基础性,其他软件都是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开发和运行的。
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DBMS):则是能够对数据库和库中数据进行加工、管理的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主要由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程序组成。
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按数据模型的不同,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三种类型。。 10.工具软件又称服务性程序,包括编辑程序、链接程序、计算机测试和诊断程序。 第二节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1.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网络介质是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卫星信道等;协议是网络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一组约定,如IEEE802.3、IEEE802.
4、FDDI等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传输方式: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2)按通信覆盖地域广度: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其特点是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 2.“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方法之间主要有八大差异。 3.合理有效的接受信息以避免信息过分数字化和结构化 .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现金流动、库存信息、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成本核算、市场商业机会预测和投资前景分析等数字化,成为一系列的数据、图表和曲线。数字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离开了信息,企业就无法管理。
1、系统则是提供信息、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载体。
2、决策就是为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的一中方法和途径。
3、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出现经历情报、设计、和选择三个阶段。
通常每个决策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情报采集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方案选择阶段和方案执行阶段。
决策的类型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决策的类型又可以按照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分为结构化决策问题、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和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企业的流程再造是为了显著改善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从接受原材料到提供给客户产品的一系列业务活动的企业流程。
1.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又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自上而下分析与设计和从下向上逐步实施的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个过程,是组织、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 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由管理决策和开发决策两个部分组成。
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由很多优点:a.是分阶段分任务的完成系统开发;b 这个开发过程都是从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都体现出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技术特点c 分析和设计过程完善,即首先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d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设立检查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也有不足之处:a 它是一种需要预先定义需求的方法;b 不能很好的完成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的过渡。C 该方法文档的编写工作量极大。 6.面向对象方法:对象是一个被模块化了的实体,该过程称为封装。这种封装了的对象满足软件工程的一切要求,而且可以直接被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C++)所接受。
总体规划的方法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投资回收法ROH、征费法、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FF)等。
在系统开发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定义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确定子系统开发优先顺序,实际上是划分子系统。
U/C矩阵式一个二维矩阵,U代表使用,C是代表创建。U/C矩阵的求解过程通过表上作业来完成,通过调换标中行或列,使得“C”元素尽量靠近对角线。
数据流程图的图例:(1)、外部项(外部实体)、数据处理(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流
构造决策表的方法:
1、条件分析及取值;
2、条件组合、考察策略并绘制决策表;
3、合并决策表。
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将系统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汇总为如下三类:
1、本系统输入数据类;
2、本系统内要存储的数据类;
3、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
数据汇总分析的四步骤:
1、将系统调查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业务过程进行分类编码。按处理过程的顺序排放在一起;
2、按业务过程自顶向下地对数据项进行分层式整理;
3、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输出数据分类整理出来;
4、确定数据的长度和精度。
系统设计的目标:
(一)、系统的工作效率;
(二)、系统的工作质量;
(三)、系统的灵活性;
(四)、系统的可靠性;
(五)、系统的通用性;
(六)、系统的经济性。
系统设计方法:主要有结构化设计方法(以数据流程图为基础构成系统的模块结构)、JACKSON方法(以数据结构为基础建立系统模块结构)和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分类(以对象行为封装、继承性、多形性为基础建立系统模块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结结构设计工作:
1、系统平台设计;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系统处理流程设计。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
耦合的五大类: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公共环境耦合;内容耦合。
内聚的七大类: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代码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唯一性;标准化;规范性;扩展性;有效性;可维护性;简明性。
校验位可以检测出的错误类型:抄写错误;易位错误;双易位错误;随机错误。
校验码设计过程的四步骤:对原代码的每一位乘以一个权数,然后求它们的乘积之和;对乘积之和取模;用模减去余数取得校验码;对输入的代码进行校验。
规范的数据库设计的六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分析;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关系模式存在的四个问题:数据冗余严重;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输入设计的三种方法:条码输入;用扫描仪输入;传感器输入。输入数据校验方法:重复输入校验;人工校验;控制总数校验;纪录数点计检验;格式校验;逻辑校验;界限校验;顺序校验;平衡校验;对照校验;程序校验。
变换分析过程的三步骤:找出逻辑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设计顶层模块和第一层模块;设计中、下层模块。
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的方法主要要强调的四点:
1、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模块化分解原则;
2、采用三种基本的控制结构;
3、各部分程序之间的联系尽量使用调用子程序方式;
4、限制使用无条件转移语句“GOTO”。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数据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运行情况管理;管理意识。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以网络为中心,以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流为主要存储和处理对象;有利于在行业内部建立通信基础平台,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减少了扯皮和内耗,还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仓库的四个基本特征: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集成的;数据仓库的数据是不可更新的;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主要的分析方法有哪四种: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saz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是数据的深加工过程,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嘉智的知识和规则,并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未发生行为作出结果预测,为企业经营决策、市场策划提供依据。 电子政务: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智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刻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的类型:
1、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G2G);
2、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G2B);
3、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G2C);
4、政府与雇员之间的电子政务(G2E)
第五篇:付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运行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支付业务统计分析子系统、支付业务监控子系统、计费管理子系统。
支付业务统计分析子系统从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采集、存储业务数据并进行加工处理,向用户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等服务。
支付业务监控子系统对运行中的支付风险情况、支付系统运行状态、支付业务量以及异常支付业务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便于业务主管部门对系统运行及业务处理的监督管理。
计费管理子系统从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中获取业务数据,根据设定的计费标准进行计费处理,通过大额支付系统下发计费清单与费用返还清单,实现对业务计费的统计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部门及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级用户。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以下简称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含结算中心,下同)。 负责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部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范围包括:
(一)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处理中心);
(二)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城市处理中心);
(三)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网络;
(四)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认证子系统。
第五条 清算总中心负责国家处理中心、国家处理中心与城市处理中心之间网络(以下简称主干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清算中心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六条 清算中心负责城市处理中心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七条 清算中心和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运行维护部门负责城市处理中心相关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配合清算总中心维护主干网络。
第八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业务数据仅供各级用户内部管理使用,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不得擅自对外披露。
第二章 用户管理
第九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十条 计费管理子系统的用户由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授权清算总中心担任。
支付业务监控子系统的用户为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授权机构。
支付业务统计分析子系统的用户为人民银行总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分支行)和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
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参与者法人和支付系统特许参与者原则应为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所属的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可以根据管理需要自愿申请成为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
第十一条 人民银行各级用户可查看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业务信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查看与本行相关的业务信息,上级机构可查看下级机构的业务信息。
第十二条 支付系统参与者申请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需经人民银行授权。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分支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以下简称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系统特许参与者加入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应报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仅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设置分支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以下简称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由人民银行当地地市以上分支行(不包括地市中心支行,下同)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所属的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加入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由人民银行当地地市以上分支行批准。 第十三条 申请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和支付系统特许参与者,应填写《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申请表》(见附)提交至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审核同意后,为其编发用户代码。
申请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所属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应填写《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申请表》提交至人民银行当地地市以上分支行支付结算处,支付结算处审核同意后,为其编发用户代码。
第十四条 经授权成为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规定的接入条件做好网络和设备准备,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数字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数字证书。
第十五条 申请退出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向人民银行总行或人民银行当地地市以上分支行提出申请,说明退出原因等事项。人民银行受理退出申请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用户退出手续,并注销数字证书。
第三章 岗位管理
第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应当合理安排各岗位人员,确保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七条 国家处理中心应当设置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系统维护岗、注册中心(以下简称RA)管理岗、RA审核操作岗、业务操作岗(含RA经办操作岗)。
城市处理中心应当设置的岗位有系统维护岗、地方注册中心(以下简称LRA)管理岗、LRA审核操作岗、LRA经办操作岗。
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系统维护岗和业务操作岗可由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以及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相同岗位人员兼任;RA和LRA各管理、操作岗位可由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相同岗位人员兼任。
第十八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岗位应参照各子系统用户权限设置。
第十九条 系统管理岗负责增加、删除用户及变更用户授权。
第二十条 业务主管岗负责新增、注销本级及下级用户;变更本级及下级用户授权。
第二十一条 系统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设备;对各种设备、系统进行监测、检查和维护;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设置系统参数;负责信息安全主管工作;定期完成系统和数据备份;提供技术咨询、协调服务;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等。
第二十二条 业务操作岗负责日常运行操作,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在业务主管的授权下设置、修改相关参数。
第二十三条 RA/LRA管理岗负责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中有关操作人员和证书的管理,包括对有关操作人员授权和颁发证书等。
第二十四条 RA/LRA审核操作岗负责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机构证书的审核、制作、撤销等。
第二十五条 RA/LRA经办操作岗负责相关机构证书的录入。 第二十六条 系统管理岗、系统维护岗不得兼任业务主管岗;RA管理岗、RA审核操作岗、业务操作岗(含RA经办操作岗)不得与本系统其他岗位人员兼任。
第二十七条 所有岗位应当严格权限管理,相关操作应当遵循"双签制"原则。
第二十八条 岗位人员变动应当办理岗位变动交接手续,并在系统中及时删除该用户。
第二十九条 各岗位人员上岗前须通过人民银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 操作管理
第三十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严格执行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操作规程。
第三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根据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业务参数。
第三十二条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或按清算总中心要求,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第三十三条 相关岗位人员在系统运行时间应当根据岗位要求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
各岗位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 操作人员在接到用户标识后,应当立即登录系统,修改用户口令,用户口令仅限本人使用,操作人员禁止使用未经修改的口令进行业务操作。
第三十五条 创建新用户时必需同时设置操作访问权限和数据访问权限。 第五章 维护管理
第三十六条 国家处理中心和城市处理中心应当制定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规程,按照规程完成日常检查和系统维护并记录维护日志,发现系统异常按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根据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授权,负责对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并填写备份记录。
第三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需请外单位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时,经本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后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进行并作维护记录。
第四十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分别制定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逐级报备,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备份系统测试,并记录备查。
第四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对清算中心应当定期进行运行维护情况的检查,并记录备查。
第六章 信息安全管理
第四十二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口令应严格管理,不得外泄;口令应当具有一定的复杂度,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操作人员遗忘口令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经主管人员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并记录备查。
第四十三条 一个用户标识只能分配给一个操作人员,一个操作人员只能拥有唯一的用户标识。 第四十四条 操作人员应当在规定权限内操作,禁止与业务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离开操作岗位时,应退出登录。
第四十五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证书应由证书持有者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十六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客户端必须安装支付清算系统统一防病毒客户端软件。
第四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泄漏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参数、配置信息。
第四十八条 RA/LRA管理岗、RA/LRA审核操作岗和RA/LRA经办操作岗岗位变更或离开,应以书面方式移交;RA/LRA管理员证书(USB-KEY)应向清算总中心申请更换,RA/LRA操作员证书应由RA/LRA管理员负责更换。
第四十九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客户端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病毒侵入;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将可移动存储媒体插入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将病毒带入支付系统网络。
第五十条 支付系统管理客户端在维修、停用和报废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关涉密信息泄漏。
第五十一条 信息安全主管应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做好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十二条 清算中心应制定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理程序,确定事件的报告流程,重大安全事件要报清算总中心。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未尽的安全管理事项,按照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维护的其他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第七章 系统变更与故障处理
第五十四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与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所共享的系统资源,在运行中应优先保证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使用,必要时可采取技术手段限制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对这部分资源的使用,在紧急情况下经报请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可暂时停止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使用。
第五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对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机、网络和存储等主要硬件设备的升级、更换和维修,对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版本升级、配置参数调整,应当经过分管领导书面授权。
清算中心主要设备和系统的变更,应当事先向清算总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
第五十六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当遵循“优先保障支付系统运行”的原则,及时报告和处理,尽快恢复系统运行。
第五十七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故障分为常规故障和非常规故障。常规故障由系统维护员按照现有故障处理规定和排除方法进行处理;非常规故障由系统维护员进行排除或请求外部技术支持。
第五十八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应视故障影响情况及时通知各相关用户。
第五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组织、协调外部资源对城市处理中心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 第六十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通信中断时的信息传输,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十一条 运行维护部门应对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和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并于故障处理完成后次日向业务管理部门提交故障处理报告。
第八章 纪律与责任
第六十二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工作的正常处理。
第六十三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部门未做好信息安全防范工作,给系统运行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
第六十四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或伪造、篡改业务基础数据的,应当依法或按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六十五条 因不可抗力造成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相关当事人均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义务。
第六十六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未按规定使用信息、擅自披露信息或行为危及系统安全运行时,人民银行将责令其退出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注销该用户,并按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七条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机房、设备和文档管理遵照《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银办发[2005]287号文印发)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由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自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