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说教材说课标
第一篇:初中历史说教材说课标
研课标 说教材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沪粤版)上册
研课标 说教材说课稿
金鸡学校 汪支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初步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及相互作用;2.理解物理学产生的背景;3.认识科学发展的艰辛,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会记录数据处理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好奇心、有求知欲、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愿与人交流不同的思想观点、认识科技对社会生活影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
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主要环节。
科学内容含三个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特别是倡导探究学习方式。 2.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认知特点。
3.教材中增加了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实验等实践活动,并设立了“科学窗”、“阅读材料”等栏目。
4.教材在呈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清晰,富有启发性,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教材总特点:
1、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类比。 如:(1)电流类比水流 (2)电压类比水压
(3)导体、绝缘体的本质
(4)理解电阻及电阻的大小与何因素有关
2、用形象的图画表示。
3、做实验甚至一些破坏性实验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12 -
第二篇:小学体育四年级说教材说课标稿
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小学体育四年级的教材内容。我说教材的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说建议包括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说课标
首先看本册教材的课程目标 :
一、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
二、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
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
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再次看一下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共分为五个领域:
一、运动参与领域: 1.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3.使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动技能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例如在球类游戏中让学生学会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投篮等; 2.获得运动技能的基础知识;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三、身体健康领域包括三个方面 :1.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 2.让学生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使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四、心理健康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
内容: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的方法调控情绪; 3.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五、社会适应领域: 1.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
第二部分说教材
本册教材编写的特点
1、载体多样化由于小学阶段不编写学生的课本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挂图、幻灯片、卡片、音像资料等多种载体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2、教材内容具有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习内容要符合儿童的要求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练习的动作也应该是他们所熟悉的这些来自于生活的教材内容游戏性强。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3、将教材内容的介绍与教学案例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指导者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本册教材编写体例,编写体例包括课程概述、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运动实践内容、学习评价四个方面。 课程概述包括小学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和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 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部分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理论知识传授。 运动实践内容强调了“游戏性”、“活动性”所有的教材内容都是示例性的在各章节内还撰写了教学案例。 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三大部分。意在掌握教学的组织程度了解学生学习情
况。 3 、本册教材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基础常识基本活动游戏。 基础常识包括(1)、“我们的身体”常识内容 主要包括使学生能认识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大致地说出身体某些部位的简要功能。 (2)、“高矮与胖瘦”常识内容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清楚地描述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3)、“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常识内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体育活动方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基本活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球类、技巧、基本体操韵律七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基本活动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包括走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小球类游戏。游戏教材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既是体育教学的内容又是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基本活动和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基本活动的兴趣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在横向上的整合首先我以基础常识和基本活动的内容为例进行阐述基础常识中的高矮与胖瘦常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常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情绪的方法。基本活动中的走跑、投掷、技巧、武术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跳跃、球类主要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这四种良好的行为品质都体现了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要求。
第三部分说建议
我的教学建议根据课标要求的教学建议我的教学建议包括三个
方面
一、在体育课上保证安全第一从而让学生快乐的活动。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各种能力
三、巧学妙记减轻记忆负担。
四、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合理运用教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顺序性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本册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小学体育四年级教材内容的一些浅见。 谢谢大家
第三篇:小学体育四年级说教材说课标稿讲解
小学体育四年级知识树说教材
体育教师:暴晶晶
小学体育四年级说教材说课标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来自辽河三小的暴晶晶,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的“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活动。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二中的四年级教材内容。对于本册教材,我将从以下三大方面分别展开叙述: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1、(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
2、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3、学习领域目标
4、学段目标
5、本册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标准
二、说教材
1、课程介绍
2、教材的编写特点
3、教材编写基本理念及编写意图
4、本册教材编写体例
5、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知识结构
6、(武术教材)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
1、 教学建议
2、 评价建议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我来叙述第一部分:说课标
包括两个目标:课程总目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学习领域目标、学段目标、本册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标准
先看本册教材的课程总目标:
一、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二、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
五、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学习领域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 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
看一下本册教材的课程设计思路:
接下来看一下学习领域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 (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
以下是本册教材的学段目标:增强体能,培养兴趣、发扬体育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是教材的内容标准,共分为五个领域:
一、运动参与领域:
水平一:认真上好体育课,乐于参加各种游戏 水平二:向同伴、家人展示简单动作 水平三:示范、主动观察和评价动作
二、运动技能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水平一:初步掌握并能说出简单动作的术语
水平二: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伤害
水平三: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知道所练项目的术语,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与避免方法
三、身体健康领域包括四个方面:
水平一: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注意身体姿势,发展柔韧反应 、灵敏协调能力
水平二: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灵敏、协调、平衡能力 水平三:能用正确身体姿态进行学习,运动,生活,发展速度平衡能力,了解青春期卫生常识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四、心理健康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水平一:说出活动中情绪表现,并能适应陌生环境
水平二:展示自我愿望行为,体验心理感受,观察说出 同伴情绪表现,在一定困难下进行活动
水平三:敢于参加困难较大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体验身体变化心理感受,正确对待生长发育
五、社会适应领域:
水平一:尊重他人,知道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区别 水平二: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水平三:对弱者尊重与关爱,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
接着我再叙述第二部分:说教材 一.课程介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
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载体多样化,由于小学阶段不编写学生的课本,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挂图、幻灯片、卡片、影像资料等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2)教材内容具有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学习内容要符合儿童的要求,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练习的动作是他们所熟悉的,这些都要来源于生活的教材,游戏性强,从而能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3)教材内容的介绍与教学案例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向让学生成为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指导者,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接下来是教材的编写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其次是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再来看一下教材的编写体例包括课程概述、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运动实践内容、学习评价四个方面。
课程概述包括:小学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和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部分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
康理论知识传授。
运动实践内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示例性的在各章节内,)强调了“游戏性”、“活动性”,还撰写了教学案例。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至三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和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促进技能发展。
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相评价、教师评价 (意在掌握教学的组织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我们在共同看一下本册教材内容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体育基础常识、身体基本活动、游戏。
基础常识包括:(1)、“我们的身体”常识内容,(主要包括使学生能认识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大致地说出身体某些部位的简要功能。)(2)、“高矮与胖瘦”常识内容,(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清楚地描述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3)、“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常识内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体育活动方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部分内容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活动实践。
基本活动包括:队列队形、走跑、跳跃、投掷、球类、技巧、基本体操、武术、韵律舞蹈九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基本活动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部分内容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游戏包括走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小球类、对抗、攀爬类游戏。(游戏教材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既是体育教学的实施内容又是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基本活动和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些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基本活动的能力和兴趣,
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游戏比赛,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愉悦中初步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基础常识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活动实践。基本活动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基本活动能力。游戏是体育教学的实施内容又是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有效手段。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勇敢竞争、自我表现欲强,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要想让学生整节课都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就必须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愉悦的环境中“玩中学,情境中练”,以达到教学目标。
六、再看下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武术)
在横向上的整合首先我以武术知识结构内容为例进行阐述:基础常识中的常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武功、武德和基本手型。基本功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四种腿法、五种步型。组合动作主要培养学生的系列基本功组合,如:弹踢冲拳类、摆掌撩掌类、冲拳推掌类。
在纵向整合,小学阶段水平一没有涉及到武术,水平二有: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功组合;水平三:基本功串联和少年拳一套;水平四:青年拳、棍术。
体现了武术从无到有,徒手到学习器械的过程,逐渐的由易到难的发展。 最后我叙述第三部分: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我来分享下我的教学建议包括三个方面:
(一)、在体育课上,保证安全第一,从而让学生快乐的活动。
1.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排除操场上各种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安全隐患;3.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监督,有危险的情况要及时上报老师。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各种能力
例如:在投掷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制投掷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让学生用纸和圆滑的硬物制作铅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的效果也很好。 再例如:在跳跃攀爬的教学的过程中,我才用模仿教学,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例如:课上让学生做各种不同形式的跳跃和攀爬,有兔子跳、袋鼠跳、大象爬,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锻炼了学生的跳跃攀爬能力。在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采用“两腿之间看到天”这样的一句口诀,使学生容易快乐的记忆,这样学生能很好的记住前滚翻的技术要领,有利于前滚翻的顺利教学。
(三)、巧学妙计,减轻记忆负担。例如:在后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儿歌教学法,使学生容易快乐的记忆。我编制了臀肩触垫手不软,团身滚动像圆球的儿歌。这样学生能很好的记住后滚翻的技术要领,有利于后滚翻的教学。
接下来是教学工作的指导建议:
(1)要改变只研究和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学法的倾向,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2)在教学中应采用儿童化、多样化,兴趣化。
(3)教师应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心选取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往与合作氛围。
(4)要体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5)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动”中得到发展,在“动”中体验价值。
二、评价建议:
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若能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干劲。我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和组内相互评价是学生对自己或同伴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进行的综合评定。随着学生学段的升高,应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作用。
2. 合理运用教师评价。在评价中要多角度、多元化的衡量全体学生,要使学生明确评价的目的,重过程、重态度、重进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的公平、公正。培养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
3. 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顺序性,第一,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第二,组内相互评价,教师这个权威才能评价,避免学生附和的心理,便于学生发表自我的意见。所以要合理运用权威,同时建立学生成绩的评价手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本册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
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外,还
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5、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2、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四)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1.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如这里的课外泛指早操、间操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开展的快乐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2.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包括:第一,家庭和社区活动或竞赛;第二,区镇组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
(五)体育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
以下是我个人教学心得:通读教材,认真研读教材,以说促进教学,才能获得高效的课堂。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识到:“健康第一”是首位,以人为本是基础,让我坚信尊重乃教育之本质,快乐乃教育之追求,终身体育乃体育之终极目标。相信通过我们研课标,钻教材,立实际,体育会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我们做一名教育领域中的有心人,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为我们体育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上是我对人教版小学体育四年级教材内容的一些浅见。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四篇:初中音乐学科说课标说教材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音乐教材。今天我要给大家解析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16册音乐教材。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说课:1.课程目标 2.内容标准(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3.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 4.教材内容分析 5.教学建议 6.评价建议 7.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目标:
首先,我说的第一大方面是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概括起来为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乐观态度,2.激发音乐兴趣,3.陶冶音乐情操,4.德育渗透,5.理解多元文化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这是由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说,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从教育目标来说,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第一位的。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2.模仿,3.探究,4.合作,5.综合
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的方式。音乐学习原则上是不
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这种方式完全与自身的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
音乐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审美教育来说,大多是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许多目标就蕴含在学习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三)、知识与技能:
1.基础知识,2.基本技能,3.创作与基本背景,4.音乐与相关文化
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的音乐奠定了基础。
目前的问题是:一要改变音乐课程中那种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二要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融合,并看重学习知识获得技能方法与剁成,这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和教学所应关注的探索与改革方向。
二、内容标准:(下面,我要说的第二方面是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内容标准概括起来为四个领域:1.感受与鉴赏;2.表现;3.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2.音乐情绪与情感;3.音乐风格与流派;
(二)、表现
1.演唱;2.演奏;3.综合性艺术表演4.识读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2.即兴创造;3.创作实践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2.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在上述四个领域的基础上,《音乐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需要、教学管理等因素来划分学段的内容标准。具体地说,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
各学段的共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 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激发、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5、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6、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7、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8、 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9、 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
各学段目标之前的关系则是相同的、一贯的,是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前段目标是后段目标的发展基础;后段目标是前段目标的拓展与延伸。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各学段目标在具体内同上依然存在着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各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
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1-2年级仅提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要求;而在3-6年级不仅提出了“保持”音乐兴趣的要求,还提出了“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要求;在7-9年级则进一步提出“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及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要求。由“激
发”“培养”发展至“保持”,继而发展至“增进”,这种程度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开发因纽约的感知力”;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音乐感知能力”;7-9年级的要求是“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体验音乐的美感”;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7-9年级的要求是“提高音乐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尼奥向能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活动”;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7-9年级的要求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7-9年级的要求是“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方面,1-2年级和3-6年级的要求都是“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7-9年级的要求是“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里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今天要说的第三大方面是教材体例安排)
(编排意图:)人音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以单元的结构编排,每册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人文主题,主题下安排3-5首甚至更多的作品,教师可以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这样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充分体现,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两种不同版本的比较):我们油区学校曾先后使用过人教版和人音版的两种不同的音乐教材,针对于此两种教材,我做了以下的分析:
1、在单元主题选择和安排上,
人教版的教材注重单元主题与季节以及节日的结合。比如:新学年开学第一个节日是教师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中安排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飞来的花瓣》两首作品;第二单元的教学时间在国庆节前后,教材安排了《祖国颂歌》主题,非常及时;接下来第三单元又安排了《金色的秋天》,与此时的季节也很吻合。
人音版的教材结合了乡土教材内容的开发,利用了地方传统音乐资源,从而也节约了教材编写的重复投入。借鉴人教版大纲教材的做法,每册教材首页均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另外还设有《音乐是我的好朋友》、《音乐自学园地》等相关音乐知识栏目。这些栏目附在教材单元内容之后,既是对单元综合内容的飞类归纳,也是飞类后有关内容的补充。这些内容虽然不是必学内容,但与单元内容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教材设计。
2、在单元内部学习内容组合上:
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每单元内部均设计有多种学习领域,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包括表现、感受与鉴赏、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有机结合巧妙地分布到各个单元中。
如,人教版教材每单元内都有“唱歌”1首,“欣赏”2-8首,另外“音乐活动”、“学吹竖笛”、“表演唱”、“音乐家肖像画”等学习领域也设计在不同的单元;
人音版的教材每单元“唱歌”1首,“欣赏”2-3首和“实践创造”三个教学环节构成,每个单元内容和每个具体学习领域较为均衡。
四、教材内容分析(今天要说的第四大方面是八年级16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安排:)
本课教材的知识包括六个人文主题的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绿色家园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 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 第四单元:歌剧世界 第五单元:化蝶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
在这六个教学单元中,包含了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以及实践与创造等四个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掌握
学唱歌曲7首:1.给未来一片绿色;2.阿西里西;3.歌唱美丽的家乡;4.大海啊,故乡;5.猎人合唱;6.化蝶;7.红色娘子军连歌。
欣赏作品15首:1.瀑布与溪流;2.日出;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4.瑶族舞曲;5.五月蝉虫唱得好;6.渔舟唱晚;7.夜莺;8.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9.饮酒歌;10.卡门序曲;11.十八相送; 12.梁山伯与祝英台;13.场景音乐;14.西班牙舞曲;15.飞天仙子。 器乐演奏1首:瑶族舞曲
今天要说的第五大方面是教学建议:重视聆听、激发情趣、鼓励创造
重视聆听:“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唱歌、演奏、创作活动,都是围绕“听”(听觉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是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由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正值变声期,他们无论在音色、音准上都存在缺陷,不够完美,因此教师更应多鼓励学生学会聆听,在聆听中更
多的体验音乐的美,并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激发情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是激发学生喜爱、并愿意终身学习音乐的动力之所在。也是学生从事音乐表现的动力源泉。
鼓励创造: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针对于16册音乐教材中,聆听音乐作品多达15首,歌曲演唱则为7首,器乐演奏1首,而每一单元都设有针对性的实践与创造活动,目的在于在学生聆听、表现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创造音乐作品,这种音乐创造活动,也非常适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六、评价建议(今天我要说的第六大方面是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去取,完善教学管理。经过多年的音乐教学,我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油区学生的教学评价机制。
1、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同时辅以分值或者等级形式呈现,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比较。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承认学生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在每一单元内容结束后,教师都应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总结评价。此外教师还要针对本单元的歌曲演唱、乐曲理解、参与教学活动态度与程度、与他人合作等情
况展开学生自己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本单元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谈话、提问、讨论、唱(奏)、表演等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因为音乐课时有限,音乐教师又要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经常性的形成性评价加以记载,尽可能对所有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教学中既是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控制教学节奏。每学期和每学年的终结性评价可以看做是一个回顾阶段音乐学习的总结。
3、定量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学科的定量是相对的,教师为了使评价尽可能地合理,减少个人直觉的偶然因素,可以列举课堂中的一些联系作为评价指标,委以分值,以便量化考核,如音乐中音准、节奏联系,听辨音色、音乐主题旋律等等。质性评价则更关注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不是冷冰冰的分数,而是一句中肯的评语、一段对作品解读的对话等等。
4、以关注学生发展为主线的纵向评价为主,以横向评价为辅。 纵向评价组能体现发展和促进作用。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往往比较大:有的天生一副好嗓子,有的乐感极好,这部分学生在横向评价中往往是自信的,但纵向评价更是一种“艺无止境”的激励;而有的学生即使加倍努力,可还是跑掉,他们在横向评价中处于弱势。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自身纵向评价使他们找回自信,战胜自我。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今天我要说的第七大方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上好一节音乐课除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整体考虑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即做到科学合理的运用课程资源又要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使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环境中,享受音乐、体验情感、增强审美素质、提高学习音乐的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广泛开发课程的有利资源,汲取各种养分,强壮音乐课程,进而使音乐教育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应不断开发课程的资源,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体验与表演、感受和学习音乐艺术文化的氛围;进而引起学生对学习音乐艺术产生浓郁的兴趣。
音乐课程资源包括:
1.课程内部资源;(课程标准、教材、音响资料)
2.课程相关资源;(相关科学、学科、文化艺术、民族文化、社会资源)
3.人力资源;(学生、教师、家长、艺术家) 4.物资资源;(教学环境、设备)
在音乐课程中,充分开发与运用其资源,并有机的整合和生成,会使音乐教学丰富而精彩
大千世界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课程资源,需要音乐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优化整合课程资源,这里要说的优化是指音乐教学系统内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优化;整合是指教学系统内的课程资源与各类资源的有机融合,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文化资源,整合相关资源,使各种资源相应的发挥作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一节课中不能各类资源大拼凑,五花八门大聚会;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音乐情感的需要,做到以课程标准、教材为准,发挥师生资源作用,有效开发
活动资源,充分 挖掘地域资源,使每一节音乐课各具特色,丰富而精彩
音乐课程资源的运用
上好音乐课不能仅仅单纯的依靠音乐自身的课程资源,特别是面对当今的现代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再不是孤立的存在于教育系统中,它需要与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学科、各类资源相结合,使音乐课堂教学能够体现音乐的本质,真正能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1.以音乐教材为基本资源,进行音乐课堂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反复的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提供的参考资料(随教材配备的光盘、录音带等音像资料),从教学实际状况出发,以音乐教材为载体,设计即体现音乐艺术审美,又具个性的音乐课堂教学
2.挖掘学生自身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经具有的知识、能力、及已掌握的音乐技能等因素,把这些因素当作学生自身的财富和资源,尽可能的去挖掘、开发和利用,并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为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使学生在自信中对音乐产生兴趣,在情感体验中形成艺术审美能力
3.发挥教师资源优势,提高学生音乐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但不是免去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丰富自身教学资源,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文化过程中影响极大,大多数学生信赖于教师而不信服于家长,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极大的发挥教师资源优势,集合各方资源为音乐教学所用,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4.挖掘区域音乐资源,突出民族音乐特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风格和民族文化,人们生活的区域,学生所在的学校也不例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校园文化各其蕴涵着特色性艺术文化;音乐教师应注意开发挖掘区域音乐资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学生为本,立足于音乐教育的总目标,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个性的音乐教学
资源就在你身边,看你是否能够发现它;资源就在你眼前,看你怎样合理运用它;资源就在你生活中,看你能否挖掘开发它;资源就在学生中,看你怎样升成利用它。
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学科,它给予孩子们的是丰富的情感和美的熏陶。让我们的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展翅飞翔在乐海中,让我们的学生在新的音乐评价过程中体验音乐,感受快乐。
最后祝愿音乐知识之树常青!谢谢大家!
第五篇: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说课标说教材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单元内容标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知道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外角),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4、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养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材内容结构、编写特点和编写体例
1、内容结构:“三角形”一章章节结构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课题学习 镶嵌”.
2、编写特点:这与以往的内容安排有所不同.按照以往的教材,受三角形、多边形、圆顺次展开的限制,这些内容分别属于不同年级.而新的结构是一种专题式设计,以内角和为主题,先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再顺势推广到多边形内角和,最后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镶嵌.这样安排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了三角形内角和,很容易发问: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呢?内角和公式有什么用呢?因此将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他们整体把握这些内容。
3、编写体例: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可供学生预习用,也可作为教师导入新课的材料。正文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云朵中是一些有利于理解正文的问题。适当安排了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选学栏目,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提供资源。安排了开放性、实践性的数学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结果。教材还安排了小结,包括本章知识结构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习题分为练习、习题和复习题三类。练习供课上使用,进行巩固或延伸;习题供课内或课外作业时选用;复习题供复习全章时选用。其中习题、复习题按照习题的功能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和拓广探索三类。
四、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章首先介绍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例如,在了解三角形的高的基础上,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又如,在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的基础上,了解这个结论成立的道理.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另一方面, 这些内容是以后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知识. 以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基础,本章接着介绍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与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因而可以借助三角形建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内角和都可由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推广而来.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因而常常将多边形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研究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就是利用上述方法,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得到的.将多边形的有关内容与三角形的有关内容紧接安排,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
镶嵌作为课题学习的内容安排在本章的最后,学习这个内容要用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通过这个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按边把三角形分类时,关键是确定分类标准,并按此标准前后一致地进行分类。教科书先以“有几条边相等”为标准将三角形分为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看成独立的两类。然后采用二分法,先以是否有边相等把三角形分为两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再在等腰三角形中,以“底边是否与腰相等”为标准分为两类: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时要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了解分类思想。
介绍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时,要从画图入手,这样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三种线段的清晰形象。然后学生结合这些具体形象叙述他们的定义,如果学生叙述的不准确、不简明可以通过讨论加以完善。这样做,学生不仅容易理解,也容易记住,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三角形的高,涉及垂直这一概念,教学时采用图形变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做高的要领,特别是画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时,有两个垂足落在变的延长线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样画,这样印象深刻,利于培养学生作图技能。
五、教学建议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科书通过举出三角形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和感受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多边形概念的引入,也是类似处理的. 三角形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如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科书在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同时,顺带介绍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些内容是通过如下的实际问题引入的:“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的结论,进而明白在上述实际问题中“斜钉一根木条”的道理.除此之外,教科书还举出了一些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实际例子.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科书则安排求视角的实际问题作为例题,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在本章的课题学习中,教科书从用地砖铺地引入镶嵌,进而让学生探究一些多边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并运用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在编写时关注上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使学生对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2、加强与已学内容的联系
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学过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对三角形的许多重要性质有所了解,在第三学段又学过线段、角以及相交线、平行线等知识,初步了解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其基本特征,会进行简单的说理.
上述内容是学习本章的基础: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分别与已学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有关;用拼图的方法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启发学生得出说明证明这个结论正确的方法,而证明的过程中要用到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在编写时关注本章内容与已学内容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本章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注意让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复习巩固已学的内容.
3、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本章中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已有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学生正式学习证明作准备.为达到上述要求,在编写时注意了以下内容的处理:
(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说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由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得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5)由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得出多边形外角和公式;
(6)由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说明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
上述内容都包含了推理,教科书注意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通过多提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科书展示了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让学生看到证明的表达形式,为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作准备。
4、把握好教学要求
(1)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在本章中只要求达到了解(认识)的程度就可以了,进一步的要求可通过后续学习达到.如在本章中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就可以了,如学生在画角平分线时发现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可直接肯定这个结论,对这个结论的证明在后面学习“全等三角形”一章时再介绍。同样,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的结论也可直接点明,以后还会知道这个点是三角形的重心。 (2)三角形的稳定性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不要求进一步明白其中的道理。 (3)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由平行线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得证。学生感觉更直观,省去了在辅助线上花太多的精力,避免影响对内容本身的理解与掌握。更明确本章仍是正式介绍证明的准备阶段,对推理的要求做到循序渐进。
六、评价建议
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应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与这些概念、性质、公式有关的实际背景,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等性质,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还应考查能否利用这些概念、性质和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注意考查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在推理能力方面是否有所提高,但考查题目不宜太难。
3、关注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过程,考查学生能否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以及课题学习主动地进行学习。课堂上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支点等 ;镶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用地砖铺地问题。
2、利用教材资源,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数学,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角形的高--面积法解决求高问题
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研究三角形的等积三角形剖分问题
例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研究三角形的等积三角形剖分问题 将一个三角形剖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称为该三角形的等积三角形剖分。
(1) 给定一个任意三角形,将其剖分成3个等积的三角形。 (2) 给定一个任意三角形,将其剖分成4个等积的三角形。
3、利用回应反馈资源,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 对多边形对角线总数的探究
4、利用生成性资源,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简单的镶嵌设计;
用两种正多边形进行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