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薄熙来王珉李文科问题(大全)

薄熙来王珉李文科问题(大全)

薄熙来王珉李文科问题第一篇:薄熙来王珉李文科问题消除王珉、薄熙来恶劣影响的发言提纲近年来,全省上下各级党委在肃清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仍然明确指出了我省肃清薄王恶劣影响不够彻底。

薄熙来王珉李文科问题

第一篇:薄熙来王珉李文科问题

消除王珉、薄熙来恶劣影响的发言提纲

近年来,全省上下各级党委在肃清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仍然明确指出了我省肃清薄王恶劣影响不够彻底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与中央要求还有差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都要进行深刻剖析和彻底反思,特别是要以这次巡视整改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起抓紧行动起来,坚决彻底肃清流毒。按照党组关于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的要求,我进行了认真思考,查摆了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汇报:

一、剖析和反思

薄熙来丧失了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党性修养,权力观发生严重扭曲,道德品质极其低下,抛弃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意孤行、私心作祟、野心膨胀,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纵容亲属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给党、给政府、给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王珉等人理想信念沦丧,无视党纪国法,道德品行败坏,无组织、无原则、无纪律,自行其道,肆无忌惮,大搞拉帮结派、官商勾结、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圈子文化,酿成了拉票贿选案,在国际国内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和极其严重的政治危害,这个案件性质的严重性令人震惊,情节的恶劣性使人不齿,危害的巨大性让人痛心。

中央果断查处薄王案件,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现象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坚定态度,充分宣示了我们党维护党纪国法权威和尊严的坚韧意志。

二、贯彻和落实。

要深刻认识消除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不是一般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坚决肃清薄熙来、王珉流毒,是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决策部署和中央第六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的实际行动,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

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标准开好组织生活会。要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对照“四讲四有”标准,认真撰写发言提纲,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要深入抓好上级党委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第六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上来,统一到省委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坚决从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消除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为单位的全面发展和辽宁的全面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围绕消除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的专题

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始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的鲜明宣誓。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也深深刻印在我们党员心中,矢志不渝。我党事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中,人民正走在通往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可是有些同志,忘记自我,迷失了方向,做出了对不起人民的事。

2013年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最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就在近期,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全省基层党组织围绕消除薄熙来、王珉恶劣影响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可见薄熙来等人践踏法治、严重破坏了我党的政治生态,影响深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想彻底根除薄熙来、王珉的恶劣影响需要打“持久战”。持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跟党走”,是一个简单可行的好办法。采取自查自评的方式,深度剖析自己存在的不足,制定完善的整改计划,严格执行,才能使自己有更大的提升。思想上要与党统一,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升政治意识,彻底肃清薄熙来、王珉流毒恶劣影响。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道也。薄熙来、王珉的所作所为,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更对不起自己。作为党员就应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而不是为自己服务意识,方向走偏了,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第三篇:文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构思与撰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训练对于博士生的成长至少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第一,开题报告撰写是博士论文写作的先导和基础性工作。科学的选题、合理的研究内容安排、正确的技术路线设计以及对创新点的适当预期,能为整个论文写作提供逻辑连贯的思路和操作可行的工作方案,从而使博士论文的写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在上述各个环节都有疏漏,或在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就会使论文的写作一波三折,甚至会出现前功尽弃,推倒重来的情况。第二,从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构成要件、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撰写规范等方面看,它同许多基金项目的申请报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开题报告作为博士生学术生涯的开源性工作,除直接影响博士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外,它还能为博士生长远的发展提供能力的积淀,这种能力积淀和富集是他们成为学术带头人或科技帅才所必备的素质。本文就文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讨。

一、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

在题目选定的情况下,文献综述就是整个论文构思与写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全面、深刻阅读、理解了国内外同行最新研究进展,才能明确自己工作的起点;只有清晰地梳理出以往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路径,才有可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走向;只有敏锐地发掘出学术界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正确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因此,做好文献综述就等于凝炼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

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环节是对已往成果进行线条清晰的梳理和系统全面的评价。在文献综述撰写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一是只简单罗列它人观点,未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这样就难以理清已有成果之间的前后继承或横向关联关系,也不易区分哪些问题是主要问题,哪些问题是次要问题,从而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二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归纳或梳理,但未做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对已有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到矛盾和症结所在,进而凝炼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文献综述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文献综述的撰写是述而未作,那么,充其量只是陈述了它人的观点,不能达到通过分析、评说而捕捉到创新机遇的目的。三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但是对问题的提炼不够精确。对它人成果进行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在评说它人的基础上挖掘出待研究的问题,才达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

在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分析和阐述中,有时会出现对前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过分夸大的错误。有的博士生为了突出说明自身研究的重要性,对以往研究的缺欠或不足进行了人为的放大。实际上,这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放大,不仅不能够提升自身研究的价值,反而有可能造成小题大做甚至是重复研究的结果。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文献搜集的不够充分,有些重要文献没有全部掌握,尤其是对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不够深入;第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将次要问题或非主流问题作为主要问题或主流问题加以认识。还有的博士生将自己一时的未明之理、未解之惑作为问题提出。其实,任何

科学问题都一定是学术界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些是由于个人认识原因而遇到的问题不能作为博士论文的应选之题。第三,对学科前沿进展缺少应有的驾驭能力,难于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笔者认为,对于已有成果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梳理是进行叙述和评价的前提。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可按以下三种方式或其组合进行。一是首先按照时序的先后,将以往研究分成几个发展阶段,再对每个阶段的进展和主要成就进行陈述和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已往不同研究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二是以流派或观点为主线,先追溯各种观点和流派的历史发展,再进一步分析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它们之间的批判与借鉴关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从横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三是将历史的考察与横向的比较有机结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反映历史的沿革,又能揭示横向的关联和互动。

二、关于参考文献的引用

一般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在文献综述之后要列示出主要参考文献。有的博士生认为,参考文献的编排只是全部研究的辅助环节,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其中有许多技术环节需要引起博士生的注意。在参考文献的编排中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为了显示资料搜集的系统和全面,将尽可能多的参考文献编入其中,以多取胜。这种作法的直接后果是将一些貌似相关、实则无用的研究成果编入参考文献之中,或将一些相同内容,甚至是重复研究的成果也误当重要文献列入。二是为了证明对国外研究进展的全面把握,将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外文资料也编入参考文献,甚至将那些以自己不懂的语言出版的文献也列入其中。三是为了表征研究基础的雄厚,将自己(或导师)与博士论文研究相关性不大的成果也列入参考文献。有的博士生导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列入参考文献。实际上,这样做既不能抬高导师的学术声誉,也无助于学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以与作者的远近生疏决定文献的选取。

在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通过网络可以轻易地搜索到成千上万篇文献。然而,在这些文献中,与自己的研究相关且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少而又少。为此,笔者建议,参考文献的引用和编排要遵循“三不要”的工作原则。

1.没有认真阅读过的文献不要引用。有的学生查阅到一些从标题上看与自己的研究十分切近的专著或论文,就望文生义,不加认真阅读就直接列入参考文献。这样做容易把一些题目看似新颖,实际内容并无参考价值的专著或论文列入参考文献,从而冲淡了重要文献的作用。一般来说,完成一篇博士论文要参考100~200部(篇)专著或论文,即使在看过的文献中也有重要文献和非重要文献之分,列入参考文献的都是一些重要文献。如果将那些不重要或重复性研究的成果过多地列入参考文献,往往会给论文评阅人或其它读者造成论文研究起点不高的印象。

2.非一流期刊上的论文不要引用或慎重引用。目前学术期刊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博士论文的研究都有较高的学术起点,那些非一流期刊上的文章重复研究成果多,原创性研究成果少,一些文章的题目看似新颖,其实内容空洞,根本不具参考价值,这样的文献尽量不要引用。

3.虽然读过,但对博士论文研究工作没有借鉴意义的名人之作不要勉强引用。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种习惯,在发表论文或出版著述时总要将一些名人之

作列入参考文献,而不管是否参考了这些著述。这样做可能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研究的学术价值。实际上,博士论文的真正价值在于作者自身的创新性工作,根本没有借它人之力来抬高自己的必要。

三、关于研究内容的安排

研究内容是整个开题报告的核心,它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研究内容在整个博士论文研究中发挥承先启后的作用。首先,研究内容是对文献综述的进一步展开,它实际上是文献综述所提问题的求解程序。其次,研究内容搭建起整个研究的基本框架,下一步研究就是按此框架循序渐进地工作。研究内容安排的合理,就会使整个研究少走弯路,顺利达到预期结果。第三,研究内容的确定又是设计技术路线和选择研究方法的依据。第四,研究内容确定之后,往往就预示着在哪些环节能取得突破,因此,它又是阐述预期创新点的逻辑前提。

在博士论文研究内容取舍和框架的搭建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搭建“平、空、虚、泛”的研究框架。有的博士生开题之初就立意高远,他们或者是要奠定某研究(或某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要提供某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也有的要构建某研究领域的方法体系。必须承认,能达到上述目标的博士论文还是较为少见的。由于目标定得过高,在研究内容安排上就力求“全面”、“系统”,这样就使研究本身涉及的领域过宽,超出自身的驾驭能力。这种框架往往使研究思路过于发散,不能通过思维聚焦而产生创新。

二是频频使用生涩、怪诞的词汇。有的博士生在开题报告的各级标题中使用各种时髦的词汇和令人费解的语句,使阅读者难以理解其真实内涵。这种错误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自己“创造”了一些“新概念”,但这些概念同论文的内容和整个逻辑体系又难以兼容;第二,将其它学科或日常语言中的一些新鲜词汇生搬硬套地移植过来。

三是过早地做出判断或给定结论。研究框架一般仅是大致划定一个研究范围,表示研究展开的逻辑,此时,还难以有结论性观点或成熟的推断。如果在开题报告阶段就轻易地得出结论,那么,后续的研究就可能受到先前判断的局限,或者围绕着如何使先设定的结论自圆其说来进行,这恰恰违背了科学推理的基本原则。“任何结论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这句名言对博士论文写作同样适用。

针对上述状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博士论文不能没有理论研究,有些博士论文本身就是纯理论研究,然而,并非是所有的博士论文都要构建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或建立一个方法体系。做出具有原创意义的理论成就固然意义重大,但多数博士论文的理论研究属于对传统理论的现代发展(完善),或国外最新理论成果的中国化应用研究。这里,我们并非是不鼓励或不提倡博士论文进行原创性理论研究,而是倡导一种先尝试在某一点或一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再向理论体系构建的方向努力,因此,最初的框架最好不要搭得太大。

2.靠玩弄新鲜名词、滥造时髦概念的研究风格不值得提倡。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研究领域,时髦的名词层出不穷,但真正能被提炼成科学概念,从而嵌入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中的名词却较为少见。一些新鲜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语义差异甚大,从一种使用环境到另一种使用环境、从一个学科向另一学科移植,都要对其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的阐明和界定,而不能望文生义地生搬硬套。

博士论文的真正价值在于观点的新颖、研究方法的独特或解决方案的操作可行。实际上,那些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大都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就的。

3.要注意研究内容安排与技术路线设计的相互照应。研究内容安排作为写作的基本框架,它体现了整个论文展开的逻辑关系,而技术路线则是论文研究的工作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路线是框图化的研究框架,或者是研究内容的直观化表述。因此,二者之间应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四、关于创新点的提炼与表述

创新点是博士论文的点晴之笔,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创新点提炼的精准、明确,既能凸显论文的理论或应用价值,又能使阅读者较快地把握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贡献。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博士论文的评阅者看到题目后,首先阅读的是作者对创新点的阐述。因此,提炼创新点不仅对于论文的写作具有导向作用,对于论文顺利通过评审、答辩也至关重要。

在博士论文的开题和写作过程中,对于创新点的提炼和阐述,较易出现以下错误。一是只讲“苦劳”,不讲 “功劳”。在这种阐述范例中,常用的套路是“分析了┅┅”、“论述了┅┅”、“阐明了┅┅”、“提出了┅┅”。上述说法一般只能告诉它人,你做了哪些工作,出了哪些力。至于说,这些工作有没有实现创新性结果,在这种表述中一般较难看到。二是唯恐对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有所疏漏,就尽可能多地阐述论文的创新点,有的博士生在开题报告或答辩论文中列示出4~6个创新点。实际上。博士论文的工作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评述它人成果,或是分析现实问题,或是处理数据,真正具有独特创见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一篇论文有1~2个重要创新足矣。三是对创新程度的自我评价过高。这种情况是对创新成果做了“价值高估”。从某种意义上说,阐述创新点是对研究工作的主观评价。如果这种评价脱离客观实际太远,往往会给人一种学风不够严谨之感。

对于创新点的凝炼和陈述,笔者有如下建议。

1.创新点是指你设了哪些它人未设之问、说了哪些它人未说之理、用了哪些它人未用之法、解了哪些它人未解之惑。而这些问题的提出、方法的创立(应用)和困惑的解除须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提炼创新点,首要的一条是要明确你的创新是问题创新,还是方法创新,或者是理论和对策建议(操作方案)创新。

2.对于创新点的阐述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某领域(或方向)研究空白填补。也就是说,该博士论文研究了某些它人未曾研究的问题,具有开拓新领域或新的研究方向的意义;二是某学科领域基本理论的完善、发展,乃至突破。这种理论贡献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三是某对象(问题)研究方法的创新。方法创新包括新方法的创立和原有方法的组合(集成)。方法创新的结果是解决了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四是某问题解决方案(具体对策)的设计。这种创新属于应用领域的研究课题,针对某些现实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提出操作可行的对策建议。

3.创新点的阐述切忌任意拔高。有些博士生为了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对创新点进行了不符合实际的拔高和提升,这种作法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四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 王珉

《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10日

07 版)

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90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90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来的伟大历程、奋斗业绩和宝贵经验,深刻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政方针。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结合辽宁实际,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结构演进的一个阶段,伴随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基地先后在欧美国家崛起。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美国的匹兹堡、俄国的乌拉尔都曾名噪一时。在这些基地里聚集了巨大的工业力量和社会财富,为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科技进步、市场变化、资源枯竭等多种因素,这些工业基地都经历过一个从开发期、鼎盛期、衰退期到振兴期的演变过程。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现在仍在经历着的重要课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和走向振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取得的伟大成绩

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依靠中央政府重点投资建设形成的以战略产业、骨干企业和重要工业城市为代表,门类比较齐全和相对集中的工业区域。主要包括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老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老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老工业基地,以及上海老工业基地。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比重大,集中度高,生产规模大,科技力量雄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密集,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支柱。

以辽宁为骨干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和振兴,始终与新中国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只要有了东北,中国的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东北解放区率先恢复和发展经济,生产大批武器弹药用于解放战争,调拨大量物资支援新区建设,为夺取全国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央于1952年做出重要部署,要求集中全国力量优先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公司,基本上完成以鞍钢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这是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东北工业基地的概念。“一五”期间,全国新建156个重点项目,其中58个建在东北地区,仅辽宁就占了24个。正是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东北地区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多个具有标志性的“第一”,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国家重工业和商品粮的基地,为奠定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指出,要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改造老工业基地企业,提高创新水平,老工业基地又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发展高度关注,多次莅临视察工作并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革,使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走向振兴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大力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再造老工业基地辉煌。2003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重大问题,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事项。同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开启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党领导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之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累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经验。沿着这条道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旺盛活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创造了世界老工业基地振兴史上的奇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建设、发展和振兴取得的伟大成绩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振兴事业。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上的具体化,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展示和丰富发展。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基本国情,把握阶段特征,尊重客观规律,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振兴惠民为根本,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统筹兼顾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推进老工业基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全面振兴。

这条道路,坚持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相统一,既着眼现实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为更长时期、更高质量发展蓄积后劲;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统一,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并举并重理念,一手抓科学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坚持优化投资结构与激发内生活力相统一,既注重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又注重提升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与高知识含量;坚持增量调整与存量优化相统一,既依靠增量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增长点,又通过创新优化存量、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党的建设相统一,着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证。这“五个统一”回答了“振兴什么、怎样振兴”、“振兴为谁、谁来振兴”等理论和实际问题,是指导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原则。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是老工业基地激发新活力、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必须更加注重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把统筹城乡发展与促进区域协调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均衡性;更加注重把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全面性;更加注重把社会管理创新与维护群众权益、促进公平正义结合起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老工业基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全面振兴。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是坚持以振兴惠民为根本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以解决就业、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和收入分配等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民生工程,切实把各项帮民之策、惠民之举落到实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道路。解决老工业基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根本的是靠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这就要求必须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老工业基地振兴事业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切实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是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道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先进生产力在意识形态层面的集中体现,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武装。这就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进一步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促振兴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厚的工业文明和丰富的工业文化是老工业基地的独特文化优势,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全面推广老工业基地的先进工业文化,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是坚持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的道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关键在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根本政治保证。这就要求必须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坚持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新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辽宁要在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上再创新辉煌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辽宁正处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新突破。

坚持在发展中振兴。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变方式的双重任务,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积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引导投资向优势产业、民生事业、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促进产业结构和城乡区域结构优化。不断提高产业丰厚度,加速推动传统支柱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节能增效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切实增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振兴。当前辽宁正处于全面振兴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促进社会和谐既重要又紧迫,必须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民生优先成果共享,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积极促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稳定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社保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繁荣发展振兴文化,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辽宁老工业基地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依靠人民力量振兴。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使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获得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坚持深入实际、深入调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等合法权益,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振兴、参与振兴、推动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形成人人为振兴、振兴为人人的良好局面。

坚持党对振兴事业的领导。党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战斗力决定振兴事业的成败。坚持以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为重点,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振兴的思路、促进振兴的措施、领导振兴的能力。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优秀干部人才队伍,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坚持以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为载体,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振兴、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快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营造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良好环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是我们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辽宁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奋勇前进,再创辉煌!

(作者为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第五篇:王珉书记在吉林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珉书记在吉林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十五”和去年工作中,各地和有关部门积极工作,努力奋斗,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国企改革、投资拉动和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以及所有为招商引资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慰问和感谢!

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我省“十一五”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推动“十一五”和今年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奋斗,进一步加大各项工作措施。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无论是投资拉动、国企改革、还是民营经济发展,都需要招商引资的保障和支持。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性措施。适应“十一五”和今年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必须以高于全省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增长。虽然任务艰巨,难度很大,但这是全省发展所必需,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去年初,我们提出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当年增长40%以上,当时心里都没底。但经过我们的努力,最终超额实现了目标。相对于发达地区,我省招商引资尽管实现较快增长,但总量盘子还很小,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可能上几个大项目就能拉动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较快增长。国家去年6月份出台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必将有力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招商引资和对内对外开放。在国际产业转移、国内“南资北移”的形势下,国内外投资者纷纷看好我们的投资前景,现在每天前来我省考察洽谈和实施合作的可以说应接不暇。我省经济全面加快发展,各地区、部门和企业齐心协力,发展的干劲足、氛围浓、势头好。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以更大的干劲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奋力拼搏,努力工作,争取利用外资、引进内资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不断开创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第一,要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要充分发挥我省在政策、土地、资源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支柱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重点,着眼于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抓好一批关系全局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要在去年工作基础上,重点实施油页岩开发、一汽与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的合作项目、锦湖轮胎以及与福耀、建龙、娃哈哈、纳爱斯等国内大企业的合作项目。这些重大项目,不仅投资量大,引进资金多,而且将有力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升全省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因此,一定要下大力量认真抓好。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明确专门机构,确定具体人员,加强协调组织,集中力量加以突破。从今年开始,省商务厅和省经协办要会同各市(州)、县(市)确定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按季进行调度和通报,推动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第二,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重点环节。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由前期准备、中期洽谈和后期服务3个阶段构成。现在看,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两头轻、中间重”和“重招商、轻服务”的问题。能把项目招来引来不易,而发展起来更不易。要抓紧建立完善全省和各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库,筛选确定一批成熟项目,进行必要的“包装”,形成具体名录,丰富资料,方便推介,使项目更具吸引力。要坚决打破“引进来、留不住、长不大”的状况,切实加强对引进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商务和经协部门要对签约项目进行跟踪落实,加快项目进展;发改、土地、环保等部门要对项目开工建设提供全程配套服务;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对投产项目积极支持,为正常生产运行创造条件。

第三,要坚持抓好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打造一批特色突出、功能良好的发展载体平台,是新形势下增强招商引资能力的重要任务。现在全省有4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41个县(市)和双阳区有56个工业集中区,这个作用发挥好了,将有力推动招商引资进一步扩大。要加快建设进度,完善设施功能,开展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瞄准大企业、大财团、大跨国公司,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要创新开发区发展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扶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使开发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第一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去年在我省成功举办,使我们具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招商引资大平台。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抓紧做好第二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成功举办,争取更大的成果。同时,认真组织好汽博会、农博会等,搭建展会平台,推动招商引资。

第四,要认真抓好招商引资重要活动组织。今年,省里组织安排的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有22次。比较大的有3月下旬赴欧洲开展经贸交流活动,5月中旬赴“珠三角”招商引资活动,6月中旬赴俄东西伯利亚等地举办投资贸易展洽活动,7月初赴南非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以及在国内举办的工业集中区项目洽谈会,等等。今年是“中俄国家年”,国家安排我省负责的活动大体上有10项。这是国家对我省开放工作的大力支持,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办出成效。组织好这些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对于进一步扩大经贸交流合作,吸引域外投资,推动招商引资持续较快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以项目为主,以企业为主,以重点合作地区为主,各地和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各负其责,提前做好准备,充分进行对接,确保收到实效。

第五,要切实抓好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工作。牢固树立“环境是招商引资第一竞争力”的思想,切实加强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铁路、公路、民航、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长吉城际高速铁路、长春吉林交通枢纽换乘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将努力开通长春-海参崴-伊尔库茨克的民航线路等。同时,努力改善发展的软环境。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肃查处涉软案件,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针对突出问题,着眼新的发展,对招商引资、扩大出口、发挥开发区作用等实行激励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构建诚信社会,打造诚信政府,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监管,依法维护投资者权益,以诚招商、以信留商,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

实现全省招商引资新的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省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推动,对涉及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问题,该拍板的拍板,该部署的部署,并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级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认真进行研究、推动和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关系全局,主要领导既要挂帅,又要出征,积极组织协调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参加重要招商引资活动。要继续实行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抓好实施。招商引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纵向横向之间都要积极协作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招商引资工作的合力。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大胆实践,以“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精神,勤奋工作,努力拼搏,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