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如何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大全)

如何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大全)

如何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第一篇:如何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如何做好政策法规和依法行政工作做好政策法规和依法行政工作 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思想大讨论发言提纲--李慧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如何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第一篇:如何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如何做好政策法规和依法行政工作

做好政策法规和依法行政工作 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思想大讨论发言提纲--李慧玲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1、这一学习阶段的认识和收获: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历史表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通过此次学习,本人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都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对本系统政策法规和依法行政工作的一些思考: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完善人口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法治化,对于促进新时期新阶段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精河县从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出发,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制度,建立了“少生奖励、服务免费、政策优先、奖励扶助”四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等一系列奖励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对广大育龄群众的真心关怀的新跨越,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打造了“惠民计生”、“和谐计生”新形象,有力的推动了全县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做好政策法规和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创造法制环境。结合“计生奖励优惠政策进农家”,大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在宣传内容上,突出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和《条例》中法律责任的宣传,让广大群众懂得计生普惠政策内容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在宣传形式上,坚持“社会舆论扬法,办班培训讲法,宣传制品送法、文艺演出传法”等形式,把宣传教育向广泛性和深层次拓展。通过深入、持久地面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入人心,增强群众计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实施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必须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工作队伍。首先要抓好专业培训,使计生人员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减少在行政执法中的盲目性。定期举办依法管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同时结合每年常规性的工作,在每项工作开展前采取图文并茂形式对具体负责人集中培训讲解填报要求;工作开展中及时督查指导到位;建档完毕后,组织各乡镇场互查互学、取长补短;以确保每个工作人员掌握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范围、确认资格、上报审批及录入程序,让符合人员得到更多实惠。

三是政务公开 、阳光操作:结合“阳光计生”行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范围、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许可、《生育服务证》审批发放、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现阶段的计生政策特别是各项励优惠政策。

第二篇:认真做好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工作

大胆实践 实事求是

——陈中宁副厅长在全区水利政策法规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同志们:

1998年是水利部确定的“理论学习年”,全国水利系统掀起了一个理论学习的高潮,区水利厅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下发了“关于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水利政策法规研究的通知”,各地、市、县为落实通知精神做了大量工作。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在著名的鱼米之乡——北流市召开“’98全区水利政策法规研讨会”,我代表自治区水利厅向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敬意。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最近自治区党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促进水利改革与发展,加强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 1998年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水利三大任务和厅党组提出的实现水利水电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目标开展政策法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水利厅“关于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水利政策法规研究的通知”精神和年初全区水利政策法规研讨会议的精神,把理论学习和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全区水利政策法规工作进展较大,同时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998年是《水法》公布实施十周年,《防洪法》颁布实施的头一年,《水利产业政策》得到全面实施。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全区开展了以“地下水——正在不知不觉衰减的资源”和“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水法律意识和水法制观念;在政策法规建设上,自治区人民政府1998年8月先后发出了《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桂政发〔1998〕4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洪保安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1998年组织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1998年~2002年广西水利行业地方性法规立法规划建议项目调研、编制工作;审查修改上报了《广西实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大王滩水库管理条例》,以上两条例已列入自治区人大1998年~1999年立法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组织起草了《广西水利产业政策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在全系统广泛征求意见和进行修改;为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改革现有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1997年出台《广西渠道硬化建设以奖代补投资实施办法》、《广西海堤工程标准化建设奖励投资实施办法》的基础上,1998年水利厅又组织起草“广西治旱工程”、“广西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奖励投资实施办法”、“广西国有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意见”等一批政策性文件;在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上,我区全面实施了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强化了水行政执法,自治区水政监察总队已于1998年4月成立。至1998年10月底,全区99%的地、市、县(市、区)成立了专职水政监察队伍;执法力度不断加大,1998年上半年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77起,调处水事纠纷97起,查处率和调处率均在90%以上。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组织大规模的河道清障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水利设施的违法行为,其效果明显,维护了正常的水利秩序。在政策法规研究上,我区水利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结合实际学习理论,大胆实践,有的放矢地写出了大量政研论文,这些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工作成绩。这次会议召开前收到论文52篇,入选31篇,这些论文基本做到贴近实际,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不少是新经验的总结和新思路的探索。为制定政策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最近,我厅水政水资源处从近两年的水利政策法规研讨会优秀论文和在全国、全区有关刊物发表过的论文中精选出22篇,汇编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政策法规论文选编》(一),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今后我们还要搞续编。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多写论文,写好论文。

一年来,从政策法规的研究、制订、宣传到贯彻落实严格执法等方面虽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也要看到差距,如我区水利政策法规研究与制订工作还滞后于当前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各地政策法规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领导对政研、立法工作不够重视,只顾埋头搞建设,忽视了抓长效投入的政策法规建设;水利政研队伍的理论业务水平还不够高等。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以解决和提高。

2 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迎接挑战

1998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方案,重要的特点就是突出了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和行政管理职能,强化了依法行政。由过去偏重于抓微观、办具体事务,转变为抓宏观、抓规划、抓政策、抓行业指导和监督。为了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深入开展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1999年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围绕《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厅党组提出的水利水电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三大战略和六大突破,紧紧抓住路线、方针、政策、宏观、整体、战略、体制、机制、法制等方面内容,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工作,促进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根据自治区党委七届六次全会的精神和厅党组提出的实现我区水利水电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三大战略和六大突破,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①如何落实“水利第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②如何做好河道清淤除障,确保江河行洪安全;

③如何做好《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及《河道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和法规配套工作,加强水资源、河道的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强化依法治水、管水;

④如何全面贯彻落实《水利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广西水利产业政策实施方案》,确保规定的各项价格、收费和管理尽快到位;

⑤如何推进水利产业化,加快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方式;

⑥如何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水量水质一体化管理体制以及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⑦如何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加强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合理调配使用水资源;

⑧如何巩固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成果,加强水行政执法;

⑨如何转变和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搞好机构改革。

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水利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政策措施。

3 加强理论学习,大胆实践,实事求是,认真做好政策法规研究工作

3.1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工作的领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水,依靠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作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经验是政策要对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水利政策法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了配套的水法规体系,使全区基本实现了水资源管理的“五统一”,近年来,在我区水利改革与发展驶入快车道时,一系列水利政策法规的及时出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如《广西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和《广西〈水政监察组织暨工作章程〉(试行)实施细则》的发布实施,使我区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和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水利部肯定;《广西防洪保安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广西渠道硬化建设奖励投资实施办法》、《广西海堤标准化建设奖励投资实施办法》的出台,在全区范围内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拓宽了水利投入渠道,使我区水利建设出现了进度快,质量好的大好形势,自治区以1 600万元的奖励投资,完成了1.6亿元的渠道“三面光”建设投资,以10%的投入调动了社会资金90%;隆安县率先在全区出台并实施了《隆安县关于占用农业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实施细则》,开征了补偿费,有效地加强了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保障了灌排面积的稳定和发展。政策法规的效益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政策法规研究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为政策法规研究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计划,落实政研工作目标责任制,保证此项工作做到思想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 3.2 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研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政研工作水平

当前首先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同时还要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各地还要进一步加强政研队伍的培训学习,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结合政研课题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努力提高政研队伍的业务素质,政研工作人员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在论文写作上要积极参与,善于总结提高,在勤学苦练上再下功夫,要与本地区的实际紧密结合,与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胆实践,实事求是,努力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找出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更多更好的水利政策法规出台。 3.3 要紧密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开展政研工作

政策法规研究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和超前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一定要深入实际,多做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政策法规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局部与全局相结合。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水利自身的发展也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前,我区水利如何为确保国民经济2个10%增长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我区的水资源如何为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利用,就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二是短期研究与中长期研究相结合。立足于实践急需,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十分必要。如围绕我区当前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六大突破”(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思想认识新突破;以海河堤防和治旱工程为重点,努力实现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加快水利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水利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改革产权所有制形式,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改革的新突破;建立完善水利法规建设和执法体系,努力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新突破),开展政策法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要加强水利发展战略问题(如我区所提出的三大战略)的中长期研究工作,加强超前性和预测性研究,从而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争取水利工作的主动权;三是一般与重点相结合。在研究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同时,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着重对某一阶段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当前我区政策法规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已在前面列出了九项,各地、市、县按照本地实际,确定研究重点。要把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早出成果。当前,我厅重点是抓好《广西水利政策实施方案》的制定,这是推动全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3.4 切实抓好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严格执法

我区水利执法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如我区河道管理较严重地存在着人为破坏河道或违章设障严重影响防洪保安的问题。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用足用好国家已颁发的各项政策,积极主动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请示汇报,认真核查本地河道设障情况,制订清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水事违法案件,维护水法规的尊严。

第三篇:做好农险宣传工作 让惠农政策深入民心

—分公司农险宣传工作的做法

田春野

6月5日,丹东市分公司农险宣传工作进入高潮,公司组织多个宣传小组深入农村乡镇(街),进行农险宣传,其宣传规模、声势、影响之大为历次之最,其效果也十分明确。

作为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的民心工程政策性农险,在本地区已经开办四年,但并没有得到广大农民心理上的认可。通过调研了解到,本地区开办政策性农险几年来,老百姓对此并不满意,有的还憋了一肚子的气。不满情绪和意见都集中在保险公司身上,特别对某农险公司极为不满,普遍反映一年到头看不到也找不到保险公司的人;承办公司赔付不够合理,且长时间赔款不到位;农民对农险存在很多误解,认为损失多少就该赔多少,等等。因而,虽然是一项惠民工程,但农险推广工作仍然存在较大阻力。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村级政府不同程度存在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农险推广工作是保险公司的事,是政府多余的事。保险公司是为了赚钱而开办保险。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工作的深入推动。

面对政策性农险的新形势新情况,公司认为,必须牢牢把握住农险宣传这个关键环节,打通思想观念通道,使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正深入民心。今年的农险宣传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突出五方面的宣传,强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一是明确宣传角度,突出农险惠农的意义。让老百姓深知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党和政府对发展农业的支持,是对广大农户的关怀。宣传工作就是要把这些问题讲明白讲透彻。二是正确宣传农险工作原则,消除广大农户对农险的误区。通过农险工作原则的宣传,引导各级政府特别是村级政府,认识到政策性农险的推广是政府分内之事,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保险公司与政府是密切合作关系,保险公司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尽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是广泛告之保险公司在政策性农险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1 通过联合制定农险推广方案的形式,明确承办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也由此让广大农民知道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与优势。四是耐心讲清条款内容。重点讲清保费如何交、出险后如何赔偿等问题。五是突出坚持依法规经营的宣传,广泛告知业务办理流程与要求。破除了代办人员要待遇要费用的误区。

第二,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确保农险宣传工作落实。今年,本地区政府决定公司负责两县一区共33个乡镇(街)的农险承保工作,覆盖244个自然村,7.4万农户,约50万亩。要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让政策性农险走进千家万户,任务极其繁重,如果没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参与和大力支持,是难以完成的。公司充分利用过去在农村建立的站点优势,与各县乡镇政府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县区由一名农经局领导牵头,镇(乡)有一名副镇(乡)长负责,各村由村长或会计负责。公司由分管副总牵头,组成基层公司与机关人员参加的苦干小分队。

第三,编制宣传工作方案,确保按计划实施。为使农险宣传工作有步骤的扎实推进,公司农险部门对农险宣传工作精心谋划,提早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农险宣传工作。要求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和影响,工作细致深入,体现人保公司的亮点,突出人保特色。明确各级分工区域,确保计划准确实施。还设计印制了5万份农险宣传单,为农险宣传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四,深入乡镇农村进行面对面宣传。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公司农险宣传小分队深入到各个乡镇(街),参加乡镇政府主持召开的村级干部会议。一是对农险知识进行较为系统地宣导和培训。二是倾听农户对农险特别是对公司的意见和要求。三是耐心解答提出的问题,围绕政策规定进行疏导。今年,本地区政府将上年由某农险公司负责的区农险分配给公司承办。对于该公司是首次在这一地区承保政策性农险业务,是否让农户满意是对人保的一个考验。人保的宣传工作,让这个区的6个镇三个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和农户第一次感受到了人保公司的员素质、工作水平和公司的负责态度,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

第五,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效果。公司8个联合宣传小分队除了利用乡镇会议形式进行宣传,还分赴重点乡镇、村,深入农村集市,建立宣传展台,悬挂宣传横幅,分发宣传资料,开展政策解答。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入民心。在宣传中努力做到:宣传内容坚持正确导向,向农民交底,对农险政策细细地讲,规范经营透透地说,核损理赔实实地做,让农民心头敞亮,真正赢得民心。截止

2 6月8日,公司全部完成两县一区33个乡镇(街)覆盖244个自然村的农险宣传工作。发宣传资料4万份,接受咨询1260多人次。公司的政策性农险业务正在顺利进入签单阶段。

3

第四篇:掌握国家投资政策 做好专项资金争取工作

经济发展离不了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离不了资金。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有多种,如争取国家投资和补助,利用银行贷款,地方自筹资金,引进外地资金,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发动民间闲散资金等等。这里我主要阐述争取国家投资和补助。从我国现行的投资体制来看,国家投资和补助主要形式有国债资金、中央补助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等。目前主要以国债资金的形式用于项目建设。

一、国债资金及其管理

(一)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解决内需求不足的矛盾,防止经济下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属,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

1、2008年财政政策

2008年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了1000亿元的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性建设,进行反周期性调节。

第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增发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专项用于补充国有商业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 第

三、为支持外贸出口,分批提高了纺织原料及制品、纺织机械、煤炭、水泥、钢材、船舶和部分机、电、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了“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 第

四、为扩大吸收外资,调整了进出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了关税税率。

第五、为减轻企业负担,与有关部门一起,清理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分三批取消了不合法、不合理基金、收费共727项,减轻企业负担370亿元。

2、2009年财政政策

2009年,根据国内外形势,为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其主要内容是;增发600亿元的国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增收节支和调整结构,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补发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现行规定税率减半征收;等等。

(二)什么是国债专项资金

所谓国债专项资金,是指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增发国债专项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国债专项资金分两类:一类是列入中央预算支出,用于中央项目建设和补助地方项目建设;一类是转贷给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用于地方项目和中央部门项目建设,由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还本付息,不列入中央预算,也不做财政赤字处理。

(三)国债专项资金使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

1、2008年国债专项资金使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 基本原则:

2008 年国务院对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确定了如下的原则:

第一、只能选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绝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 第

二、资金要优先用于加快在建项目以及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

第三、既要考虑迅速拉动经济增长,又要切实防止一哄而上,搞项目重复建设,盲目追求建设速度。

第四、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照程序报批,由中央统筹定向安排,中央财政安排的新上项目要向中西部倾斜。

第五、所有项目都要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主要方向:

根据上述原则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国债资金项目重点是:

1、增加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结合防汛抗洪,抓好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和大湖重要堤垸的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毁工程修复,以及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植树造林等。

2、继续加快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点机场建设。

3、扩大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重点用于大中城市和垃圾处理、供水、供暖、供气、城市道路和绿化等。

4、建设500亿斤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主要由地方政府按统一标准包干建设,地方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免除相关的税费,并由国家粮食储备局选派工程监理,保证工程质量。

5、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同时抓紧进行城市电网改造。

6、增加公检法及司法设施建设投资。

2、2008年国债专项资金使用的基本原则

2009年600亿元国债专项资金的使用,除了继续坚持2008年确定的国债专项资金使用原则外,着重强调了五项原则: 第一,优先安排弥补去年国债专项投资中重点项目的资金缺口,确保这些重点项目早日竣工,发挥效益。

第二,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债资金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加技改贴息支出。

第三,转贷资金安排要与地方财力相适应。凡是地方财力不足的,2009年安排增发的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弥补2008年国债项目的资金缺口,一般不安排新的项目。

第四,资金安排要适当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拨款要优先安排中西部地区。同时在转贷条件方面,实行差别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第五,明确还贷责任。强调各省市对所借国债转贷资金和银行贷款一定要明确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有效的还贷机制,确保按时还贷。

3、2011年国债投资安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 基本原则:

2011年国家将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对于我们争取资金和项目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一批重大项目在西部的建设,都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国内发达地区也将向西部加大投资和产业转移力度,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县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今年国家发行国债的具体数字目前尚未公布,但从今年国债投资的安排来看,已由前几年主要用于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为用于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

主要方向:

2011年主要方向,侧重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安排的重点是:县际公路和农村公路改造;人畜饮水二期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农村沼气建设;西部地区完善农网改造;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第二,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项目。安排的重点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体系;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农村巡回医疗车;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和其它教育项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公检司法设施;旅游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工程。

第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安排的重点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防护林、森林防火、保护区工程;西部城县环保设施;污水垃圾产业化及污水回收利用工程。

第四,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安排的重点是:采煤沉陷区治理;煤矿安全改造;高技术产业化等。

第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重点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大水利工程;西部干线公路;城县供水管网改造;县城电网改造;县城供水、垃圾填埋及重点镇基础设施。

4、2012年国债专项资金使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 基本原则:

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主要原则是:

(1)加强统筹,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倾斜。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及其它民生领域或基础设施建设。

(2)突出重点,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建设任务顺利实施。加大对教育、文化、水利、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发展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3)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从严控制“两高一资”和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顾名思义,对企业而言主要指高耗能企业、高污染企业、资源性产品企业。高耗能行业主要包括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建材等6个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如果高耗能产业增长趋势不加以遏制,势必对今年全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高耗能行业往往伴随着高污染。

“两高一资”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水泥、造纸、化工、火电、铸造、电镀、平板玻璃、印染、制革、有色冶炼、焦化、氯碱、采矿等14个劣势行业 主要方向:

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4026亿元,主要投向七个方面:

(1)保障性安居工程690亿元。包括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其他安居工程等项目。

(2)“三农”建设1406亿元。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电路气”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农技服务支持等项目。

(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41亿元。包括交通、能源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4)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481亿元。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管理等项目。

(5)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488亿元。包括节能环保工程、生态建设等项目。

(6)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299亿元。包括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项目。

(7)中央本级建设和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387亿元。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如何争取国家投资项目

1、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讲,政策就是方向,政策就是机遇,政策就是效益。机遇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抢抓这个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自己。我们要在实践中要善于研究政策,吃透国家现已出台的各项政策,从中寻求发展空间,挖掘新项目,抢占先机;同时要结合我区实际,抓紧制定或完善一些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而加速推进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关键是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方面我认为一是要加强项目收集与整理,建立项目储备库。充分运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渠道,采取必要的鼓励措施,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项目名单,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开发的积极性。二是要围绕国家投资趋向、产业政策和市场、资源、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时予以筛选取舍,做到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及时给予推介,切实把各级项目储备库建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库。三是对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要尽快抽调或招聘得力人员,组成项目筹建工作班子,保障经费投入,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抓好项目的分类、衔接、包装、策划,拿出科学合理、令人信服的规划和方案,确保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四是要完善项目储备库。根据我区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的资源优势,在发展特色项目方面迈出较大步伐。特别是要以争取和实施对我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为突破口,尽快上一批竞争力强的工业项目,实现总量扩张,使项目建设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向,体现县域优势和特色。五是要切实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

3、做好项目争取工作。项目的争取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组织专门力量,捕捉信息,重点攻关,领导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千方百计在争取和实施大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要在争取重大项目的工作方式上大胆创新,切实转变作风,放得下架子,看准了的项目,就要艰苦卓绝地去跑,竭尽全力地去拼,百折不挠地去争。要有一种盯住不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劲头。二是要同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争取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提高项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项目管理。要以保证质量为中心,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则,抓好项目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的有关法规、规定、制度和程序,一要认真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做到执行质量标准不折不扣,加强质量监督一丝不苟。二要绝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和腐败工程,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把每个项目、每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民心工程。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防职务犯罪。三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层层把关,人人负责,保证每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5、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是项目主管部门要强化对重点项目的协调和管理职能。对重点项目建设从前期工作阶段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加强管理,切实改变目前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后缺乏统一管理的状况。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前期工作队伍建设,配强项目工作班子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项目前期工作投入机制,保障项目前期投入。要把项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范围,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健全和完善目标保证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合力。

6、进一步优化环境。围绕重点项目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履行承诺,完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改善投资软环境。

三、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程序及要求

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投资管理的规定做项目前期工作,即:编制并报批项目建议书,编制并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报批项目初步设计。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和核准制两类,其中实行核准制的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仅需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目前我省尚未实行,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争列省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企业投资项目参照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程序。省重点建设项目必须是国家发改委或省发改委审批的项目。项目前期工作各阶段的相关要求如下:

(一)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其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项目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进口设备与生产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等。

项目申请报告由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核准。项目申请人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同时提交下列文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用地预审意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意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文件。

(二)项目建议书

1、编制项目建议书的目的。项目建议书是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基本建设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推荐一个拟进行建设的项目的初步说明,论证它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行性,并以分析必要性为主。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开展可研、选址、联系协作配合条件、签订意向协作的依据,但不是项目的最终决策,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并不表明项目非上不可。

2、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拟建规模,建设条件的初步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项目的进度安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分析,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其他事项等。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应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直接编报可行性报告。

3、项目建议书的审批(审核)。项目建议书首先由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其主管部门报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分级审批权限规定,负责审批或审核转报。 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在审批前应委托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评估。凡评估论证未通过的项目,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不予审批。项目建议书申报时需提供以下资料:申请批复(或转报)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文;项目建议书文本;城市规划部门选址意见书;土管部门用地意向书或协议书;环保部门的环保意见;资本金承诺和融资意向书;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初审意见。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1、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决策前,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它从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目的是回答项目是否必要建设,是否可能建设和如何进行建设的问题,其结论为投资者的最终决策提供直接的依据,是项目前期的最重要内容。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在不同行业要视不同项目应有所侧重,但基本内容要完整,文件要齐全,其深度应能满足确定项目投资决策的要求。其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技术可行性分析,项目外部配套条件,节能、节水,消防、环保与劳动安全,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结论。对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须有项目选址专题论证。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单位必须是经过资格审定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咨询单位,要有承担相应项目的资质。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审核上报)程序与项目建议书基本一致,首先由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其主管部门报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分级审批权限规定,负责审批或审核转报。在审批前应委托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评估,并征询财政、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凡评估论证未通过的项目,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时需提供以下资料:申请批复(或转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文;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意见(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初审意见;项目法人的组建方案;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划选址意见书;土管部门的土地预审报告;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报告及评估意见;资本金承诺和银行贷款承诺书。

(四)初步设计

1、编制初步设计的目的与依据。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初步设计应择优选择有项目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初步设计编制单位应按经批准的可行性报告的内容,认真编制设计文件。没有经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该项目的用地位置、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许可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征地的项目)不能进行初步设计,更不能审批。

2、初步设计编制的要求。

各类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内容不尽相同。一般建设项目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文字说明和图纸:设计依据及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面积;总平面图;各层平、立、剖面图(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及构筑物);主要结构、装饰工程、给排水、暖通、电气及其他设备的特点;采用新技术情况;环境保护;人防及抗震、水土保持措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建筑面积及使用面积;主要材料用量;总概算。

设计概算应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深度要满足控制投资、计划安排和资金安排的要求。总概算包括内容如下: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费:应列出各单位或单项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单价、总价;其他费(按需要列出明细);仪器设备费:单台件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应 列出详细品种、规格、数量、单价及总价;工程不可预见费。

初步设计的深度应满足的要求:土地征用(需征地的项目);主要设备选型、材料的定货;基建投资的控制;施工图设计的编排,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初步设计原则上应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确定符合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3、初步设计的审批(审核)。初步设计的审批(审核上报)程序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致。初步设计申报时需提供以下资料:申请批复(或转报)初步设计的请示文;初步设计文本;相关设计依据(可研批复,规划意见,土地预审意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价等专项意见,资金来源证明,供水、供电等外部建设条件,地质勘探报告、实测地形图及区位图等)。

4、初步设计的修改。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不得任意修改、变更。凡涉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如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地点、主要协作关系等方面的修改,须经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机关批准。凡涉及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如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建筑标准、总概算等方面的修改,须经原设计审批机关批准。修改工作须由原单位负责进行。

第五篇:《依法按政策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试卷答案

一、判断题 (10 道)

1. 信访受理以后,行政机关原则上的办理时间是30天,如果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延长时间的话,可以延长一个月。(?)

正确 √ 错误

2. 现在社会上对信访这一行为大多持反对的观点。()

正确 √ 错误

3. 如果一个行政机构收到的信访事项属于本机关的法律职责范围,但是该机构并非信访机构,那么该机构可以不受理这个事项。(?)

正确 √ 错误

4. 所谓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这个信访概念是一种大信访的概念。() √ 正确

错误

5. 在信访问题中,有关工作人员可以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理群体性事件。(?)

正确 √ 错误

6. 人民群众把自己遇到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矛盾向有关的部门反映出来,是他们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所享有的一项权利。() √ 正确

错误

7. 各地方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信访工作负总责,但可以完全交由下属来解决,不必亲自推动解决。(?)

正确 √ 错误

8. 信访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正确 √ 错误

9. 目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仍然可以对信访人员采取收容遣送的措施。(?)

正确 √ 错误

10. 信访人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诉求,这些都是允许的,但是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来的,而不能违反这个规定来妨碍社会秩序来损害国家利益,损害群众利益(?) √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10 道) 1.

4、(?)是我们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准则,是对那些领导不利,没有严格履行信访责任、工作责任的相关领导人员的鞭策和警示。 √

A. 中纪委和三个部门的解释和规定

B. 《关于信访条例的若干规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信访工作的内容

D. 《党纪处分条例》中有关信访工作的内容

2.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是我们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A. 法律依据? √

B. 政策依据

C. 政策导向

D. 思想准则

3. 目前我们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A. 信访意识不强

B. 信访体制不健全

C. 信访机构不完善 √

D. 信访渠道不畅通

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

A. 38786

B. 38993 √

C. 2007年3月10日???

D. 2007"年"10"月"3"日";-;- 5. 新修改的《信访条例》于()开始实施

A. 2005年1月10号 √

B. 2005年5月1号

C. 2006年1月10号

D. 2006年5月1号

6. 通报就是为了保证转送和交办的信访事项得到及时的办理,信访部门要向(?)报告该信访事项的处理情况。

A. 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信访部门

B. 上一级人民政府

C. 本级人民政府?

D. 国家信访局

7. 各地方各部门的(?)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A. 执法机构

B. 共产党员 √

C. 主要领导?

D. 秘书处

8.

2、2008年8月4日,中纪委对信访违纪行为适用(?)也做了一个解释。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

C. 《中国共产党党章》 √

D. 《党纪处分条例》

9. 国务院于()公布了新修改的《信访条例》。

A. 2006年1月10号 √

B. 2005年1月10号

C. 2005年5月1号

D. 2006年5月1号

10.

3、如果政府机关对自己的职责不认真履行导致损失的产生,那么政府应承担(?) √

A. 直接责任

B. 主要责任

C. 连带责任

D. 领导责任

三、多选题 (10 道)

1. 信访局对下列六种情况可以要求有关行政机关进行督办 √

A. 没按照规定反馈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

B. 没有正当理由却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办理、办结信访事项 √

C. 没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办理信访事项

D. 因不可抗因素导致办理事项不能按期办结 2. 信访事项的办理制度调查包括(?)

A. 审核制度 √

B. 回避制度 √

C. 核实制度

D. 听证制度

3. 要认真落实信访工作的领导责任制要注意(?) √

A. 是要建立信访问题的领导责任体系? √

B. 是要完善对信访问题的考核评价的办法 √

C. 是要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制

D. 要加强对信访人的监控

4.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要的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A.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

B. 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 √

C.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

D.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5. 信访工作基本原则包括下列的() √

A. 方便信访人原则

B. 延时执行原则

C. 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 批评教育原则

6. 信访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原因是() √

A. 信访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定方式。

B. 信访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C. 信访可以完全改变社会中的不良现象

D. 信访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倾听群√

众呼声的窗口,是党体察群众疾苦的一个重要渠道

7. 当前,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纠纷有() √

A. 土地征收、征用 √

B. 城市建设拆迁 √

C. 三农问题 √

D. 环境污染 8. 根据2003年12月31日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对一个党员的党纪处分包括以下的() √

A. 警告 √

B. 严重警告

C. 撤销党内职务?

D. 党内谈判

9. 中纪委对《信访违纪行为适用<党纪处分条例>若干问题》做出的解释中指出,对信访违纪行为责任追究,特别是对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责任追究,该条例适用于() √

A. 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

B. 企业、事业、组织当中的共产党员

C. 人民群众

D. 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10. 信访人包括() √

A. 本国公民 √

B. 法人 √

C. 外国人 √

D. 无国籍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