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防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大全)

防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大全)

防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第一篇:防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填充墙体装饰粉刷工程防开裂措施的探索作者:张小平单位:汕头建筑工程总公司混凝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作为非烧结成型的新型建筑填充墙体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

防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第一篇:防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填充墙体装饰粉刷工程防开裂措施的探索

作者:张小平

单位:汕头建筑工程总公司

混凝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作为非烧结成型的新型建筑填充墙体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墙体表面及装饰粉刷层裂缝、渗水,严重影响室内装饰效果和建筑质量要求。给用户心里产生不安影响,给施工企业增加大量返修工作,同时对施工企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结合本公司在深圳招商花园一期、三期、翠微园18号工程、四海华庭、蛇口科技大厦、华为总部、四海宜家等近十个工程填充墙作法及装饰粉刷作法的施工经验,笔者深入探索研究了以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及粉刷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砌块材料本身、砌筑工艺和粉刷工艺等三方面 1.砌块原因:

1.1砌块本身湿胀干缩。随着原材料养护方式和存放条件和时间的不同,在不同含水率时膨胀和收缩值各异,其值大小,是砌体是否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湿胀干缩引起变形产生的应力超过砌块与砂浆间的粘结力或砌块的抗拉强度,使墙体本身产生裂缝。

1.2钢筋混凝土与砌块两种不同材料界质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界面收缩开裂。

1.3不同批次的砌块强度等级和干密度不同,施工中造成混等使用的可能造成墙体裂缝。

1.4混凝块出厂时效不足,进场即投入使用。砌块或砂浆强度等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断砖上墙,影响砌体强度而出现裂缝。

2.砌筑工艺原因:

2.1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拉结未严格按构造要求设置,未形成可靠拉结和有效约束。

2.2砌筑时一次砌筑较高或砌到梁下时未有停置时间,让其自然徐变沉降收缩;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局部沉陷处基坑及主体结构支承减弱,产生的徐变,使得砌体产生了附加拉力和

剪力。当这种附加力超过了砌体的承载力后,砌体上便会出现裂缝。尤其是120mm厚墙体,更容易发生墙体砌筑砂浆过分受力而呈破坏态势失去粘结力,造成后期开裂。

2.3砌筑时错缝搭接不合要求,形成竖向通缝;与墙柱拉结不到位或未按有关规定设置构造柱、抗裂柱;砌体灰缝不饱满,减弱了砌体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4砌筑砂浆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砂的含泥量过大,随意掺加有机塑化剂,配量计量把握不准,砂浆存放时间过长,造成砂浆现场强度的离散性较大,使实际砂浆强度不足,耐久性降低,从而使砌体的受力性能得不到保证。 3.粉刷工艺原因

3.1追求进度。混凝土砌体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表面粉刷,其出现表面裂缝的概率比砌筑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干燥后再进行粉刷大很多。

3.2填充墙体抹灰时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3.3墙体预留施工洞口,新开管线槽等未按要求进行填补处理,引起局部开裂。

3.4抹灰或成活工序控制不严,部分墙面一次抹灰过厚,抹灰层总厚度过大,引起抹灰层开裂。 二.常见裂缝出现的形成和部位(见图1)

据观察大部分裂缝出现在内墙填充墙上,主要为八字形裂缝、沿灰缝45º的阶梯状裂缝,还有部分竖向和水平裂缝出现在剪力墙和梁与内墙填充墙交界处,产生原因较复杂。原有施工洞处理不当形成的裂缝、抹灰层龟裂纹和电线管槽抹灰层裂缝更是无规则。裂缝宽度一般在2mm以内,长短不一。

图1 裂缝示意图

三.针对上述填充墙体工程中开裂问题,经施工实践,学习总结得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落实到位,就能防范和减少填充墙体裂缝的产生 1.砌体工程措施

1.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程中使用的砌块,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保证混凝土砌块是合格的,能达到设计强度。

1.2使用大于28天龄期的混凝土砌块,现场堆放场地能保证砌块不受雨水侵蚀,限制上墙砌块的相对含水率(适宜含水率以断砖融水深度15~20mm为宜)。雨期施工要严格执行雨期施工规范。 1.3不同批次的砌块材料混等使用率应少于8% ,尽量避免断砖上墙。 2. 砌筑工程工艺:依照砌体施工规范操作,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项施工措施。

2.1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取最小值8mm)和饱满度,注意砌筑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保证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部分作好填实工作,加气砖做到双面沟缝。在建筑顶层宜采用高一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以防顶层墙体容易开裂。 2.2砌筑砂浆所用水泥按要求选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砂选用中砂,并过5mm筛孔,含泥量小于5%。水泥砂浆随搅拌随使用,隔置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2.3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的构造连结不宜简单采用“钻孔植入”混凝土结构,拉结筋的间距尺寸必须严格控制,保证拉结筋水平进入砌体内。120mm厚墙体与混凝土结构拉结筋最好采用焊钢筋网片形式,以增强与砌筑砂浆的粘结。 2.4严格控制每天砌筑高度: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5m,对120mm厚墙体更应严格控制在每次1.2m以内,并做好临时拦护,以防外力冲击。

2.5重视搭砌和留搓处理,搭砌长度不少于100mm,砌体转角与纵横交接处应同时咬搓砌筑,施工缝必须砌成斜搓,保证联结牢靠。

2.6为确保门、窗洞口的整体性,控制压力差引起的洞口四角斜裂缝的发生,洞口过梁及窗台板宜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且两端入墙长度不少于砖墙厚度。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下应设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

2.7当填充墙较长时(≥3.5m),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并先砌墙后浇柱,对于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见图2)。

图 2

2.8砌筑时垂直缝采用满批灰法,水平缝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宜超过800mm,饱满度90%以上(外墙力争达到100%),并原浆勒缝。砌至梁板底须留空隙200mm,再将其补砌顶紧,斜顶砖的砌筑方法向两边斜顶,中间呈“▽”形。墙高少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天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天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见图3)。

3 3.装饰粉刷工艺

3.1基层处理:事先加强安装与土建工序间的配合。管道、沟槽、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砌筑完成后,采用机械开槽,采用砌块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补槽,并加挂抗裂钢丝网进行补强处理。 3.1.1去除墙面浮浆、杂物、油渍。 3.1.2用清水冲洗粉尘。

3.2用水泥细砂及108胶(配合比为1:1:0.05)抛浆打点,使墙体产生粗糙结合面。

抗裂钢丝网的挂设:外墙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挂设钢丝网。内墙应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的相连界面处挂网,挂网前先用1:2水泥砂浆打底,压紧压实,再钉设直径为0.5mm菱形网孔,边长为20mm的钢丝网,保证网宽不少于300mm。钢丝网在砌体一侧的固定最好采取在砌体灰缝中预留扎铁丝,减少外力对砌体的冲击。

3.3找平层施工前应将结构表面充分淋水湿润,并加强抹灰砂浆配合比控制,掺入适量微沫剂,严格控制抹灰成活工序,总抹灰厚度控制在18mm,一次抹灰厚度不超过10mm,分三遍成活。对于特殊场合抹灰厚度≥35mm时,应另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3.4加强抹灰层与饰面层联结,抹灰层成型后,待凝结前复抹搓毛面,保持一周内喷水养护,饰面层施工前可刷界面接触剂一遍,可有效防止表面开裂、空鼓。

3.5为防止外墙面开裂、空鼓和渗水,外墙从基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为3m×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为5mm~10mm,嵌填高弹性耐候胶。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并加入一定抗裂合成纤维(每立方米砂浆掺8mm长纤维1公斤)。防水层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四. 实效:上述填充墙体装饰粉刷工程防止开裂的一系列措施反复在深圳招商花园城一期、三期工程、翠薇园18号楼工程、四海华庭工程、蛇口科技大厦工程、华为总部工程、四海宜家等近十个工程中运用,效果非常明显,空鼓、开裂数量非常少。

第二篇: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空鼓和开裂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摘 要:介绍了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保证措施,阐述了墙体砌筑及抹灰的施工工艺要求,提出了抹灰空鼓、开裂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空鼓;开裂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广泛用于墙体砌筑。但是,应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的墙体会导致抹灰后产生大量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这种情况甚至1~2年后都会发生。经过对若干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的调查和研究,并结合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规范,提出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空鼓、开裂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解决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的空鼓、开裂质量问题。 1 砌筑与抹灰材料

材料质量的好坏,对墙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按以下要求把好材料关。

(1)应事先确定所设定的样板间砌筑砌块及配砖数量。

(2)一次购入样板间所需砌块及配砖,所进场的砌块及配砖要进行验收和抽样复检。 (3)检查砌块及配砖的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现场抽样送检报告。 (4)禁止验收开裂和破损及龄期不够28 d的砌块及配砖进场。 (5)进入现场的砌块及配砖应进行遮盖,避免雨淋。

(6)砌筑及抹灰所用砂浆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强度、配合比,砂浆搅拌时,按照砂浆配料通知单称料下料,控制搅拌时间,所用的水泥必须用同一品牌、同一标号,禁止不同水泥品牌混用,禁止使用过期或受潮的水泥,使用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石膏熟化不少于15 d,禁止用脱水的石灰膏代替熟化石灰。

(7)抹灰及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应分别在3 h和4 h内用完,天气干燥炎热情况下,气温超过30 ℃时应分别在2 h和3 h内用完,不得用凝结后的砂浆重新搅拌再使用。

2 墙体结构构造保证措施

(1)框架柱或剪力墙沿高度600 mm左右预留2根d 6 mm,且长不小于1 000 mm的拉接钢筋,在砌筑砌块时将其埋入墙内,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防止开裂。 (2)对过高的墙体加设圈梁和配筋砂浆带,不但增加墙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还可减少因墙体过高而产生沉降或干燥收缩,从而避免墙体开裂。

(3)对过长的墙体设置构造柱,且沿构造柱每600 mm左右高设2根d 6 mm拉接钢筋,预留伸入墙体长度不小于1 000 mm。女儿墙与阳台栏板墙中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3.6 m,顶部设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减少因墙体过长所产生的干燥收缩。 (4)砌筑时,对有转角的砌块墙体,一般应在转角处每隔3皮砌块设置长度不小于1 200 mm的拉接钢筋,以防止在墙体的转角处产生纵向开裂。

(5)应加强门窗洞口部位。洞口周边200 mm左右采用实心砌块或加设配筋水泥砂浆边框、立柱等。洞口的上部加设门窗过梁,特别当洞宽>1 m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加强,且过梁埋入长度应不小于390 mm,以防止门窗洞口的上角和周边的墙体由于干燥收缩及外力撞击产生开裂。

(6)在砌块与主体结构的接缝处加设300 mm宽的钢丝网,网材与主体结构及砌块连接牢固,并通过砂浆将网材和混凝土黏结成整体,使网材能传递应力。 3 砌筑作业要求 3.1 砌筑前的工作

(1)组织好砌筑工人,施工队伍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检查墙体拉接钢筋的数量及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对与墙体交接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提前一天淋水,清除灰尘、油污,对于蜂窝、麻面、孔洞的混凝缺陷进行修补。

(3)禁止对小砌块进行淋水,凡潮湿或龄期不够的砌块禁止用于墙体砌筑。

(4)组织技术比较熟练,砌筑经验丰富的4~5名工人砌筑,其余工人必须进行砌筑观摩。砌筑前先进行排砖,获得合理的排砖顺序后,组织砌筑。 3.2 砌块砌筑技术要求

砌块砌筑坚持“对孔、错缝、反砌”的原则,所谓对孔,即上皮小砌块的孔洞对准下皮小砌块的孔洞,上、下皮小砌块的壁、肋可较好传递竖向荷载,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所谓错缝,即上、下皮小砌块错开砌筑(搭砌),搭接宽度不应小于90 mm;所谓反砌,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有孔面朝下,无孔面朝上的砌筑,主要是保证易于铺放砂浆,确保小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 3.3 砌块砌筑竖缝处理

竖缝灰浆饱满度控制比较薄弱,因此砌块有肋槽的端部应在砌筑时平放,先将砂浆布满后挤压,并用砖刀进行扦插振实,对于不饱满的灰缝必须立即进行沟浆。灰缝厚度应控制在8 mm~12 mm内。对于挤出多余的灰缝浆要刮除。 3.4 砌块砌筑速度控制

由于砌筑砂浆收缩,为减少其收缩幅度,砌块砌筑每天高度不应超过1.4 m~1.5 m,离顶梁或顶板距离300 mm左右应停止砌筑,待7 d后才可以封墙体顶部。顶部封砖要斜砌挤压。 3.5 砌筑墙体的保护

砌筑好的墙体严禁碰撞,做好砌筑墙体的保护。 4 抹灰作业要求

(1)墙面抹灰作业应在墙体砌筑完成至少稳定一段时间后(至少30 d)方可开始,严禁墙体砌完就立即进行抹灰。基底未浇水或浇水湿润度不够,为保证抹灰基层的质量,砌块墙体抹灰时应提前2 d~3 d进行淋水润湿,天气特别炎热干燥可提前1 d淋水,但必须等墙体表面无水渍时,才可以进行底层抹灰。

(2)基底清理不干净(如灰尘、脱模剂、油污等)导致抹灰层与混凝土、砌体面层黏结不牢固。所以抹灰前应彻底清除墙面松散的砌筑砂浆、灰尘、污迹。

(3)基屋表面太光滑,会导致抹灰黏结不牢固,所以抹灰前应用水泥浆扫毛。

(4)抹灰必须进行分层压实赶平,抹灰厚度过大,容易产生起鼓、脱落、开裂,对于水泥砂浆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 mm~7 mm,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砂浆、水泥聚合物砂浆应控制在7 mm~9 mm,最大也不应超过10 mm,超过规定厚度的抹灰严禁一次过活,抹灰总厚度如大等于35 mm时,应采取挂钢丝网等加强措施,保证抹灰层的强度,砌体与混凝土基层必须挂钢丝网,严禁漏挂,挂网的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加强网与基体每边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 mm。

(5) 抹灰层与层之间,对于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上层抹灰应在下层砂浆固结后方可进行;对于石灰砂浆,要待下层抹灰七八成干后,方可进行。

(6)为避免外墙渗漏,特别是涂料外墙,外墙抹灰需要留设施工缝时,应按层留设阶梯缝,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离门窗、阴阳角距离大于200 mm,施工缝处理应引起重视。 (7)对于暗埋管线开槽及凿槽破损部位特别是管线集中部位,当开槽破损部位较大时,需用C20细石混凝土填补,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单根管线槽需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补压实,填补应统一施工。 (8)加强抹灰层的养护,待抹灰层终凝后应洒水养护,满足抹灰砂浆的养护。

(9)样板间抹灰挂网尽可能多选择几种钢丝、钢筋、纤维网进行试验,对挂网处存在高差的,应用相同标号的砂浆抹平,再进行挂网。 5 空心砌块墙体抹灰空鼓和开裂的处理措施

墙体抹灰出现空鼓开裂的质量问题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否则无法通过验收,并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1 空鼓处理

(1)对已完成的抹灰面进行地毯式的检查,有空鼓的部位,先确定范围,用切割机切毛基底面,大面积的要成网状切割,再进行打凿,以免在打凿时影响周围抹灰的黏结度。 (2)切割、打凿完成后,先清扫干净,浇水湿润,再用高一级配比的带膨胀系数的水泥砂浆修补,暂不做面层,观察1 d,如对周围抹灰面无影响,再进行面层的施工。 5.2 开裂处理

(1)对局部龟裂的部分,要用切割机切除后进行修补。

(2)对横、竖向长线裂纹用切割机切除2 cm的“V”字形,再进行打凿,切割、打凿完成后,先清扫干净,浇水湿润,再用高一级配比的带膨胀系数的水泥砂浆修补。 6 结语

为预防墙体抹灰开裂,必须严格把好材料关,选用质量可靠、稳定的墙体材料和抹灰材料,同时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如出现空鼓、开裂,必须对空鼓、开裂部分进行切割、打凿,并先做部分修补以作观察,如对周周抹面无不良影响,再进行全面修补。

第三篇:石膏板防开裂措施

一、 1. (1) 石膏板接缝开裂的主要原因 材料原因

骨架材料:骨架材料包括龙骨、吊杆和其他配件。如果骨架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将直接影响整个骨架牢固程度,是产生吊顶开裂和变形的重要原因。例如龙骨和吊杆的刚度和直线度不够,就会产生内应力,内应力在释放的过程中石膏板必然会产生变形开裂。

(2) 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是覆面材料,是靠高强自攻螺钉与轻钢龙骨紧密地固定在一起的,如果石膏板达不到质量要求,石膏板和龙骨之间就不能牢固地固定,当有外力作用时,石膏板接缝处会产生剪切力,导致板接缝开裂。

(3) 嵌缝材料:嵌缝材料包括接缝带和嵌缝腻子。接缝带要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强度。嵌缝腻子不但要求具有很好的强度、粘结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好的施工性能。如果都达不到以上性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裂缝。

(4) 吊杆:吊杆本身弯曲,安装一段时间后,在板材的重力作用下,它逐渐被拉直,从而引起副龙骨和石膏板面层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接缝处出现裂缝。

2. (1) 施工原因

施工工艺不规范,不按设计要求施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板与板接口处不按要求留缝,大面积施工铺板未错缝,紧固螺钉短小或布点稀疏,嵌缝腻子胶量不足或过软,平缝、阴角、阳角不按规定贴带或包角等。都将会降低骨架整体的刚度和牢固度,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甚至造成接缝开裂。

(2) 龙骨布置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擅自改变设计参数,例如随意加大龙骨、吊杆的间距、缩小材料规格小;或在有障碍物体干涉的局面空间未做过桥支架设计或支架刚度不足等,都可能引起接缝处出现裂缝。 (3) 没有做好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措施;吊顶安装完毕后,随意上人,直接踩在龙骨架上,甚至踩在次龙骨上,产生振动,骨架变形发生挠度,造成接缝开裂。

3. 人为因素

不言而喻是施工单位在追求最大利益的思想驱使下,擅自降低质量要求,在施工材料上做手脚,以小充大、以薄充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表现最突出的是在龙骨、吊筋、吊件上偷工减料,这些材料相对面饰材料而言,都在隐蔽工程检验范围,其隐蔽性更强,造成质量隐患也就越大,发现问题以后不易整改;在必须制作过桥支架的地方不按设计要求施工,而是乱搭乱接在固定管网、设备支架、吊杆吊件上,日后设备正常运行时引起吊筋、龙骨震动,致使板面接缝开裂。

4. (1) 保护措施不当

衔接工作不协调,混乱作业,相互干涉,后道工序不注意半成品与成品保护,野蛮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对已完工工程造成直接破坏。

(2) (3) 灯具开孔没有保护措施,引起的天花振动而出现板缝裂缝现象。 整体工程竣工交付后,由于在日常维护修理饰面内部的隐蔽管线、设备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不对成品工程实施保护措施,造成龙骨变形或饰面受损,可能引起板缝开裂。

(4) 板材放置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纸面石膏板较长时间或连续受潮浸湿,体积膨胀变形,安装后石膏板因自然干燥收缩,导致接缝处裂缝。

5. 环境的影响

大多数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时几乎找不到影响观瞻质量的裂缝,可是过不了多久,裂缝逐渐显露并扩展开来。原因就是环境条件的变化造成的。通常施工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一年四季中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都不可能是一恒定值。特别是在室内空调、暖气等负面效应的影响下,空气湿度降低,这种状况与当初的施工条件相比环境条件异变较大,纸面石膏板中原有的温湿平衡被破坏,板面干缩,出现裂缝。

二、 1. (1) 石膏板吊顶板缝开裂预防及整改措施 材料选用措施

选用轻钢龙骨骨架材料时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轻钢,选用木材做龙骨时注意含水率不超标,龙骨的规格型号应严格筛选,不宜过小。

(2) 纸面石膏板质量要过关,纸面石膏板有普通型、防水型、防火型、高强度性等多种,设计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地区和施工季节选择。现在装饰市场中的纸面石膏板质量良莜不齐,使用使应选用大厂家生产的质量较好的石膏板,强度高,韧性好,发泡均匀,边部成型饱满,从材料上解决裂缝问题。

2. (1) 技术措施

确保吊顶骨架始终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

基本原则吊顶骨架应按建筑物矩形短边长的1/200双向起拱。但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各个项目情况不同,如吊杆的粗细不同,材料不同,吊杆的间距不同,石膏板的厚度、层数不同。这些都将影响骨架受力后挠度的变化值。因此,在确保1/200的前提下,根据各种影响挠度的因素,适当增加起拱量。总之,要始终使骨架处于微微起拱状态,即骨架在荷载作用下具有最终挠度,仍使骨架处于起拱状态。

(2) 全面释放安装过程中的内力:

首先,在龙骨的采购中,一定要购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龙骨,并经现场测试,确保龙骨的钢度。在安装过程中,检查第一根龙骨的垂直度。在荷载比较集中,吊杆间距较大的部位,要对主龙骨进行加固,风口下实行二级吊处理,吊杆长度过长的要对吊杆加设风撑或采用钢度较好的角钢作为吊杆,以确保吊顶骨架的整体钢度,不给石膏板安装留下隐患。 其次,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确保自攻螺丝距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边间距为15-20mm,且深度为1-2mm。再次,龙骨支座间距的跨距按DIN标准40D布置(D为石膏板厚度)即12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500mm,9.5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为≤400mm。

(3) 叠级吊顶防开裂示意图

工序:测量放线→固定吊杆→安装边龙骨→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撑挡龙骨→安装面板→安装压条、收口条 重点说明:

1.第一层石膏板,转角处石膏板裁成L 形固定,再外贴0.8mm 镀锌铁皮。龙骨基架造型内200mm 处增加横撑龙骨,以用来固定L 型石膏板。

2.第一层石膏板与第二层石膏板之间需错缝铺贴,夹层内满涂白胶。 3.副龙骨间距300mm,造型边框四角需增加斜撑龙骨。

注: 针对仁恒地下室会所项目,考虑受潮变形的因素,取消上图过程二中的九厘板。

(4) 吊顶转角采用整块石膏板“L”形固定

为了防止吊顶转角开裂,吊顶转角处一定要用整块与轻钢龙骨相应宽度的石膏板以“L”形固定,能错开受力点,可有效避免因吊顶重力导致的石膏板接缝开裂,并使吊顶结构牢固。

3. (1) 施工工艺措施

吊杆安装。吊杆须采用冷拔钢筋或圆盘钢筋,当采用圆盘钢筋作吊杆时,使用前一定要求是合格的新钢筋且得冷拉或经调直机调直后方可使用。吊杆长度超过1500㎜时,应设置反支撑。吊杆的间距控制在1200mm以内。在施工中尽可能作到吊筋之间固定点间距相等,吊筋都应尽可能与重力方向在同一轴线上,(斜拉支撑除外)。在有障碍物体的地方,如大型通风管道、吸顶空调、配电设备等处,由于管道设备体积大、跨度大,吊筋在此处无处固定,必须设计钢结构过桥支架,保证吊筋间距合理分布,同时要求施工中的所有天棚吊顶的吊筋框架、龙骨面板均不得与管道设备之法兰、吊筋、支架等相连接处必须留有空间,以防共振破坏。如果遇到风管及其他管道而不能布置吊杆时,应在其管道下部布置L50×50×5角铁增强补救。角铁的间距应相应加密,控制在800mm以内。吊杆焊接在角铁上。管道两侧用L30×30角铁作吊杆与天棚底锚固。

(2) ① 安装龙骨架。

装龙骨的间距必须控制在1000mm以内,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当大于300㎜时,应增加吊杆。大面积吊顶主龙骨每间距10m左右,采用两支φ10左右不同方向斜向拉力筋,以调整主龙骨横向不均匀受力,副龙骨的水平搭接必须牢固,检查时用手托顶不松动。副龙骨的搭接间隙不得大于2mm。

② 施工时必须严格按图和规范施工,不得随意加大龙骨、吊筋的间距。安装好的骨架一定要处于无应力状态(自重影响除外),要求轻钢龙骨连接件不松动,调节丝杆松紧程度一致,无虚吊、虚挂现象,整体龙骨框架规整水平。

③ 龙骨必须按规定起拱,同时避免吊点受力不均现象。覆面龙骨底边必须处于同一平面,决不能用底面挠曲的材料。需要接长龙骨时,插接部位不能安排在一条直线位置上,要合理错位。遇到土建“三缝”处,主副龙骨应全部断开,两部分自成系统,随“三缝”处留缝,留缝处用其它材料装饰。施工完后,必须进行中间验收,对查出的问题认真落实并整改后才能进行安装纸面石膏板的工序。

④ 在有障碍物体的地方,如大型通风管道、吸顶空调、配电设备等处,由于管道设备体积大、跨度大,吊筋在此处无处固定,故必须设计钢结构过桥支架,使吊筋间距合理分布,同时要求施工中的所有天棚吊顶的吊筋框架、龙骨面板均不得与住管道设备之法兰、吊筋、支架等相连接处必须留有空间,以防共振干扰。

(3)

① 安装纸面石膏板。

板接口处需装横撑龙骨,不允许接口处板“悬空”。墙面尽可能选择板长与房间高度相同的规格。如不能避免横向接缝,应错位设缝,隔墙的板横向接缝位置应错开,不能落在同一根龙骨上。吊顶横向接缝同样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② 铺设方向,纸面石膏板的强度性能与变形是依方向而定的,板纵向的各项性能要比横向优越,因此吊顶时不允许将石膏板的纵向与覆面龙骨平行,应与龙骨垂直,这是防止变形和接缝开裂的重要措施。

③ 纸面石膏板必须在无应力状态下进行安装,要防止强行就位。安装吊顶板时用木支撑临时支撑,并使板与骨架压紧,待螺钉固定完才可撤销支撑。安装固定板时,从板中间向四边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固定完一张后,再顺序安装固定另一张。板与轻钢龙骨的连接采用高强自攻螺钉固定,不能先钻孔后固定,要采用自攻枪垂直地一次打入紧固,螺钉头表面埋入石膏板纸面约0.5mm。

④ 安装双面石膏板时,基层板拼缝位置必须设置在副龙骨的正中,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一根龙骨上接缝。

⑤ 自攻螺钉固定。自攻螺钉与板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0㎜,也不宜大于17㎜,板中间螺钉的间距宜取150-170㎜.应选用有快慢功能的电钻来安装自攻螺丝。用电钻安装螺钉时,当螺帽接近板面时改用螺丝刀拧紧,以防止因不能准却控制电钻而导致石膏板纸面受破坏或螺钉帽嵌入板内太深,螺钉帽以略埋入板面,并不使纸面破损为宜。相邻两张石膏板固定时,螺钉不宜对接,,应错开5㎝的距离,以防止使用电钻时,引起已固定好的螺钉产生振动,使其与石膏板间松动。

4. 填缝腻子的工艺处理措施 (1) 基层板的裁口搭接边沿应倒边。倒边的要求:板面3mm成30度角。基层板与基层板之间应留5-8mm缝隙。留出的缝隙及倒斜角位置主要用来填充足够的细缝腻子,使整个天花基层连成一体。避免由于基层板之间留有缝隙,当稍有收缩或震动时引起裂纹。

(2) 嵌缝要尽量晚一些,尽量让其干透后,再贴贴缝带。最好是等板全部上完后再过24小时,这样系统的内应力已得到了很大的消化,对嵌缝体的强化过程所施加的变形力就会小些。

(3) 由于浆状的填充板缝的腻子干硬时体积会收缩。为避免填充后的腻子干硬收缩而引起拼缝有暗裂。要求填充腻子施工时必须分两次进行。进行第一次填缝时应用力将腻子压进拼缝里面并且压实,保证其粘贴牢固。待第一次腻子干硬后再补第二次腻子并刮平。

(4) 第二次腻子干硬后粘贴网纱或牛皮纸。网纱或牛皮纸宽度在50mm~60mm范围内。待网纱或牛皮纸全部粘结干硬后才能批灰覆盖。因为不干硬当受到腻子中的水分浸泡时,网纱或牛皮纸容易产生脱落,引起空鼓及裂缝。

5. (1)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措施

为避免天花由于振动而出现裂缝的现象,在龙骨安装前进行主副龙骨安装施工方案确认。在装饰天花平面上规划主副龙骨的具体走向及间隔位置。保证灯具及风口的开孔位置不在龙骨位置上。减少因灯具开孔需切割龙骨所引起的天花振动而出现拼板裂缝的现象。

(2) 天花的灯孔、风口、检修口的开孔工作必须在嵌缝前全部完成。消除天花因振动而出现裂缝的因素。

6. 产品保护措施

天花饰面板施工完毕,如需进入天棚内检查或维修电气设备时,应用厚木板垫放在主龙骨上,禁止在主龙骨上行走、爬行。同时在检查的路线下部应用木撑撑住顶牢固才能进行检查维修。

7. “以缝治裂”控制裂缝措施

人为留缝是一种常用的防止裂缝的方法,也称“以缝治裂”。方法是人为留缝、开槽、错缝、分段留缝、大规格板面化家解成小规格板面,使石膏板的内力在板缝中释放,同时还可以把缝、槽设计成不同的纹案或跌级,使平面立体化,更具有装饰性。

第四篇: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及主要防治措施

摘要:在砌体结构工程中,墙体裂缝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轻者影响美观和使用,重者减少建筑物的寿命,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倾覆或倒塌,因此必须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防治

正文:砌体结构建筑是量大面广的建筑结构形式,为广大城市和农村所普遍采用,但是砖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主要有温差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以及结构裂缝三类。为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及使用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近年来,砖混结构多层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有的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给住户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经常出现的墙体裂缝种类

1.1斜向裂缝。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筑,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特别是在建筑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斜向裂缝。 1.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筑剖面上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1.3水平裂缝。在建筑设计时,如果对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考虑不足,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有时出现在顶层圈梁下2皮砖的灰缝处,圈梁施工采用硬架支撑时易出现这种裂缝。

1.4女儿墙裂缝。采用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长短,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1.5混合裂缝。有时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会同时出现,形成一种混合裂缝;也可能出现两个斜向裂缝交叉出现形成“X”形裂缝,不过这种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

一、砌体结构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1)温差是造成顶层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墙体裂缝。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墙体材料是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 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而砌体墙的线膨胀系数约为5×10-6。 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而在其下的墙体一般仅为30~35℃,温差可达30~40℃,加之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墙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与邻接的砖墙伸缩不一,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这种变形差的分布是中部小、两端大,由于变形差必然彼此相互牵制而生产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温差大时裂缝就严重,温差小时裂缝就轻,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

(2)混凝土与砖砌体性能差异。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其数值大小相差一倍。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屋盖产生热胀冷缩变形比较大,而砖砌体变形则小得多,两者之间因性能差异产生相对位移,致使房屋端部砖墙内产生拉力和剪力,使截面突变,薄弱环节(部位)应力集中时墙体产生裂缝。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地基在平整过程中,一般都经过高挖低填的工序,因此在房屋建成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地基沉降。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缝会随着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成斜向裂缝,裂缝的方向一般向着凹陷处。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等。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型裂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它分为一下几种原因:

(1)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基坑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须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与地基土质情况,考虑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合理选用基础形式。

(3)地基边坡破坏。地处陡坡边缘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较大,边坡不够稳定,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墙体开裂。

(4)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三)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结构设计差错。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原因,造成结构本身先天不足。

(2)墙体整体性被削弱。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截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出现裂缝。

(3)砌体施工质量低劣。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违规作业都会降低砌体承载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

(4)使用不当。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破坏墙体。

(四)地基土冻胀和屋面女儿墙漏水冻胀引起的墙体裂缝的原因。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地层表面所含水分就开始结冰;而当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性土中的水就开始结冻,下部土中的水分在毛细管的作用下,不断涌进上部,上部土不断结冻形成冰晶体而膨胀隆起,由于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结冰的厚度不同,随着气温的降低,地基隆起的程度就不同。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越高,气温越低,隆起的程度越高。冻胀应力很大,可高达2×106MPa,建筑物很难抵抗如此大的应力,所以建筑物的某一部位就会被顶起。由于地基的含水量不同,各基础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出现冻胀的情况也不一样,就好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屋面排水不利、渗漏、女儿墙压顶开裂出现渗漏等也同样引起墙体裂缝。

(五)其他原因造成墙体裂缝的原因

1.1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没有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在许多工程中,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例如

①将各层阳台混凝土挑梁端部,用混凝土柱上下相连,导致上部各层部分荷载传到下部挑梁上,造成底层混凝土挑梁根部出现竖向裂缝。

②截面高度受到限制的、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或跨度较大的板,仅重视了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而忽视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和裂缝开展的计算,导致混凝土构件挠度和裂缝宽度超限。 ③跨度较大的梁,设计按简支计算,但未充分考虑支座实际嵌固负弯矩的作用,而导致梁端顶部出现裂缝。

1.2 砌体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还有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 1.3砂浆强度偏低(偏高)。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有的甚至因为粘结材料量太少强度特低。配料方面砂配多了砂浆强度偏低,水泥配多了砂浆强度偏高;水多了,砂浆稠度低影响砂浆强度,且砂浆干缩量增大,引起灰缝位置开裂。

1.4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砂浆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还没有砌前就开始初凝结块,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二、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一)温差裂缝防治措施

(1)减少屋面伸缩缝间距,缩短混凝土构件直线段的长度;将屋面挑檐平面布置成凹凸曲折形状,缩短挑檐直线长度。

(2)改进挑檐设计。设计中应优先用内天沟排水;在钢筋混凝土挑檐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现浇挑檐每隔10m左右设一道伸缩缝;将现浇挑檐改成预制。

(3)一般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保温层的厚度宜适当增厚;选择采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增设空气隔热层,有效控制屋面板的温升,以防止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4)应根据屋面板基层的情况及时做好保温层;建成后长期不使用的住宅,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致使楼板膨胀,使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5)房屋建成后长期不使用的房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致使楼板热胀,使墙体产生过大裂缝。单纯温度裂缝属于稳定性裂缝,一旦出现,能量便得以释放,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一般一年即可稳定,等裂缝稳定后,应做好修补工作。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防治措施

(1)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对周边环境进行地质差异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2)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3)合理布置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合理,纵墙拉通避免转折多变,凹凸复杂;建筑方面应尽量避免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

(4)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变;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合理沉降缝;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

(5)避免在新建基础、新建建筑物侧边堆放大量土方、建筑材料等地面荷载,以防止地基基础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 (7)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墙体修复;沉降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立即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墙体。基础加固常用的有加大基底面积法、桩基础托换法以及注浆法等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墙体裂缝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

(三)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1)在设计阶段要做到正确计算结构。设计资料要经过层层把关核算,这是应对结构裂缝最基础性的工作。

(2)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承担上部荷载。

(3)结构加固补强。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影响主体立面美观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 冻胀裂缝的主要应对措施

(1)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定要设计在冰冻线以下。

(2)基础下的垫层最好选用3:7灰土垫层,因为3:7灰土的密度大,含水量小,而且弹性也较好,不容易引起冻胀。

(3)用单独基础,基础梁承担墙体重量时,基础梁下应留一定空隙,防止因土冻胀而顶裂基础梁和墙体。 由于裂缝的出现与房屋体形、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能都有关系,与场地条件、气温变化和设计、施工、使用都有因果关系,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裂缝及时修补加固,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墙体裂缝是在生活现实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只是有些小的裂缝我们看不见而已。因此,对于已经出现的墙体裂缝,我们也不必慌张,首先要仔细观察,找出裂缝的特点与基本规律,确定裂缝发生的具体原因。对于温差裂缝等一般不影响房屋使用安全的墙体裂缝,用砂浆堵抹即可;对于地基沉降裂缝等可能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对人身造成威胁的墙体裂缝则应作即时适当的加固处理。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点裂缝成因的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达到控制墙体裂缝产生的目标。

由于裂缝的出现与房屋体形、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能都有关系,与场地条件、气温变化和设计、施工、使用都有因果关系,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裂缝及时修补加固,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第五篇:墙体开裂报告

墙面开裂整改方案

根据常见墙面开裂原因,结合**公司总结的开裂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原因:(1)砌块砖结构破坏引起的开裂(2)不同材料接缝处的开裂(3)窗台板下水平开裂(4)温湿度原因引起的开裂(5)基层处理不当引起的开裂

一、砌块墙开裂

此类开裂多发生在顶楼几个层面。

施工顺序:基层检查→凿除粉刷层→对破坏的二结构墙面进行填补→铺贴双层钢丝网→墙面抹灰→在裂缝处铺贴网格布→腻子及乳胶漆施工 1)施工工序 1.基层检查

根据裂缝的位置,标出需凿除的范围。 2.凿除粉刷层

A、按照标记的范围凿除原墙面粉刷层至二结构墙体表面,凿除宽度不低于250mm。 B、凿除前注意旁边未凿除部位的保护。

C、在不需要凿除两侧各凿除50mm腻子层,防止新旧粉刷层开裂。 3.对破坏的二结构墙面进行填补 A、将腻子层和粉刷层凿除彻底。

B、对灰缝不饱满或已经破坏的砌块进行修补。

C、凿除时对二结构砌块造成破坏的,用接近砌块强度的砂浆或砌块进行填补加固。 D、清除砌块表面的浮灰,并适当浇水湿润。 4.铺贴双层钢丝网 5.墙面抹灰

A、检查钢丝网固定是否牢固。

B、调制与砌块强度近似的水泥砂浆,确保砂浆水灰比。

C、进行第一遍抹灰,一次抹灰厚度不大于35mm,若大于35mm,须待第一次砂浆达到要求再装订一层钢丝网,浇水润湿后再进行第二次抹灰。 D、抹灰时要保证平整度,要比装饰面层凹进3-5mm。 6.在裂缝处铺贴网格布

A、根据理论时间、室内温度及结合现场实际目测推算抹灰层是否达到强度要求、干湿度要求。 B、清扫基层浮灰。

C、用白乳胶铺贴网格布,确保网格布同时覆盖三条缝(墙体的裂缝及新旧粉刷的接缝) D、确保网格布粘贴牢固,不起鼓、脱落。 7.腻子批嵌

A、确保网格布平整、白乳胶干透粘结牢固、无浮灰。 B、第一遍腻子批嵌

C、待第一遍腻子完全干透后,进行第二遍腻子批嵌。 8.腻子打磨及乳胶漆滚涂。

二、不同材料接缝处开裂

此类开裂发生在不同基层的接缝部位,开裂部位主要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砌块砖的接缝处、钢筋混凝土梁与砌块砖接缝处、后堵砌的门口处、石膏板隔墙与原有墙体接缝处。接缝处开裂主要是由于受周边环境或者外力影响,二结构墙和石膏板会出现收缩、位置变动,导致接缝处裂缝,一般为垂直缝或者水平缝。主要方法是在不同材料墙体结合处,挂Φ0.6mm的钢丝网片或网格布加强,两边搭接宽度各不小于100mm。

施工顺序:裂缝检查→凿除接缝两侧腻子层→清理表面浮灰→在接缝处粘贴绷带或钢丝网片→腻子批嵌和打磨→乳胶漆施工

三、窗台板下水平开裂

窗台板下的开裂主要是由于窗台板安装完成后,用水泥砂浆封堵时未进行防开裂处理或处理不全面。因此,此类开裂主要是重新进行防开裂处理。 防开裂处理步骤:

1.水泥砂浆补平:将窗台板卸下,将松动处清理干净后,用水泥砂浆补平。施工时水泥和沙子的配比应该是1:3。

2.“贴布”处理:窗台板安装完成后,在窗台板阴角处铺贴网格布,然后用水泥砂浆封堵,再进行粉刷。

施工顺序:凿除窗台接缝处周围粉刷层→对基层及接缝处进行防开裂处理→表面清理干净后粉刷石膏和腻子批嵌→乳胶漆施工

四、温湿度原因引起的开裂

大部分墙面开裂是由于温湿度引起的,墙面刷漆后,水分持续蒸发造成开裂。所以再修补的同时,也要保证套内适当通风和适宜湿度。

首先对裂缝进行观察,如果裂缝只是发生在漆膜表面,用细砂纸将裂纹打磨掉,选择颜色相同的墙面漆,重新涂刷即可。如果裂缝已经深入腻子层,可先用尖锐工具将裂缝扩大到一个改锥大小,填入嵌缝石膏并进行打磨找平,贴上网格布后用腻子进行找平,最后按照正常的工序刷漆即可。

墙面腻子批嵌,一定要彻底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刷漆后,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居室的温度、湿度稳定。

施工顺序:裂缝检查→凿除粉砂层→清理表面浮灰→在裂缝处和接缝处铺贴网格布→粉刷石膏和腻子施工→腻子打磨→墙面乳胶漆施工

五、基层处理不当引起的开裂

施工顺序:铲除剥落的腻子层→清理表面浮灰→铺贴网格布→重新进行腻子批嵌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