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大全)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大全)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第一篇: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读《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有感《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按照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习惯断限,截取近代百余年的后三十年即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段,对其间的重要政治思想的来龙。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

第一篇: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

读《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有感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按照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习惯断限,截取近代百余年的后三十年即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段,对其间的重要政治思想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及价值作简介和简评。因采用了逐一考察每一思朝的酝粮,兴起和发展或转折的体例,在上限上或许上推,如对无政府主义思潮,三民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的评述均追溯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这是需要说明的一点。

第一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第一章, 北洋军阀的封建主义专制。本章节有三大内容,第一是:民国初年的复辟思

第二章,想,主要讲述“尊孔复古”反动思潮的兴起。民初尊孔复古舆论首先是由孔教会提倡的。1912年10月,康有为和陈焕章等在北京建立孔教会,它是一个全国性的孔教组织,总会设在北京,其借孔教以收笼人们思想之意图显然易见。孔教会成立后,得到了袁世凯政府的批准与赞扬,并大力鼓吹孔孟之道,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要利用封建的纲常伦理控制和束缚人民的思想,阻碍民主思想的深入传播,为其政治上的独裁统治服务。帝制复辟思潮的基本内容有三,第一是攻击和否定民主主义思想,肯定和颂扬封建的孔孟之道,宣扬非孔孟之道不能为立国之精神;第二是攻击民主共和制度不适于中国国情;第三是鼓吹君主制,宣扬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由此可见,首先,帝制复辟思潮是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巨大阻力,其次这一反动思潮一段时间内污染并统治了中国思想界。最后,由于人民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意识,帝制复辟思潮及其活动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第二是:封建军阀的“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第三是甲演派的政治主张。(由于篇幅有限,故不详细评述) 蒋介石集团的封建法西斯主义。本章节有五大内容,第一是:蒋介石法西斯

的出现,法西斯主义是十月革命后出现的一种思潮,是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

产阶级最反动的政治思想,它无固定的理论体系和哲学思想。墨索里尼在《法

西斯主义论》中是这样阐述的:第一,否认和反对和平。第二,否认和反对

马克思主义,深信英雄创造历史。第三,否认和反对民主政治,否认群众可

依仗其多数的力量指挥人类。第四,否认和反对自由主义,认为专制主义才

是世界潮流。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出现和法西斯统治的确立是有其深刻和广泛

的社会背景。第一,从国内政治形势看。(1)尽管蒋介石对共产党采取了残

酷无情的镇压政策,但中国共产党势力不仅存在,而且在广大农村建立了根

据地,同国民党进行武装对抗。(2)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1928年东北张学良易帜,表面上蒋介石统一了中国,但实则不然,经常受到

国内不同派别和政治势力的挑战;第二,从当时国际环境看,南京国民政府

建立后,中国不仅仍遭到列强的压迫,而且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中国民

族危机日益严重,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蒋介石虽无力鼓吹民族沙文主义,

但也期望借助法西斯主义,宣传他的民族复兴理论;第三,从思想渊源和社

会基础看,平心而论,孙中山先生的“训政”论给蒋介石实行法西斯主义提

供了某种借口。第二是:蒋介石法西斯的基本内容,

(一)一个主义,一个政

党,一个领袖是蒋介石法西斯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灵魂。概括来说,蒋介石法

西斯主义的内容就是要在中国实行他个人独裁统治,消灭国民党内的派系之

争和铲除中国共产党。

(二)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有三大基本特点,它们分别

是:封建性,买办性和欺骗性。(买办性主要体现在投靠外国帝国主义,充当

帝国主义附庸,一方面为帝国主义侵略,控制中国服务,一方面依仗帝国主

义支持,维持对内独裁统治。欺骗性指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是披着孙中山三

民主义外衣的。)

(三)蒋介石法西斯主义的保障体系,第一,在中央建立专

制独裁的政治制度。第二,在地方上推行封建的保甲统治。第三,建立特务

组织,实行白色恐怖政治。蒋介石特务组织主要是“中央俱乐部”和复兴社。

第四,在经济上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五,在文化上推行法西斯的文化

专制主义。第六,在社会上推行所谓“新生活运动”第三是:抗战时期蒋介

石法西斯主义的系统化

(一)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一,蒋

介石独揽一切大权;二,推行“全国党化”,“全党特务化”;三,推行新县制,

强化保甲制;四,经济上,继续加强国民政治的控制。第四是:蒋介石法西

斯主义的破产,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势力,由

于蒋介石决心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不容许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中国,所以

在政治协商会议后不久就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蒋介石不仅政治上撕

毁政协协议,而且在军事上积极部署,准备发动内战。在蒋介石政治上甘冒

天下之大不韪,破坏和平,实行独裁统治时,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进攻却

屡遭失败。1949年4月22日,中国百万雄师过长江,23日,占领了南京城,

在中国统治长达22年的国民党独裁政府被推翻,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也从而

宣告彻底破产。

其实本人还未读完这本书,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断章取义地大致讲出我的感受。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我对“好书”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带给我实质性启发的书,都能称之为“好书”。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词语或优美的修辞去给文章做铺垫,从一开始便已奠定了基调—用平实的语言让读者了解近代的思想史。这便是本书的中心。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民国初年的思想复辟”这一节,很难想像,堂堂一个民国“皇帝”竟然以这样一种结局收场。。。。。。于1916年6月6日病死,只做了83天皇帝。但这样的结果或许才是最好的,至少证明了当时的人民已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意识,仍然对民主共和有着形式上的认同感。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帝制复辟有着很深的阶级基础与思想基础,对旧势力与旧思想的批判尚有一个很艰巨的过程。

第二篇: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兰因小舍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第三篇: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这些天小阅了钱穆先生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描绘了中国史上重要的制度,是钱穆先生在1950年代据其讲稿所整理的一系列国史制度知识。

全本书说了中国史上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从这五朝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主要讲五个时代:汉、唐、宋、明、清。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主要讲两个方面:人事、制度。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

其中,制度不能离开人事,离开人事制度就只是条文,无可讲。其次,制度是各项配套存在的;然后,制度随人事变动而变动,变动必有渊源,制度的成熟必是有人事上的需要;再次,制度没有绝对的利弊,所谓利弊,是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判断制度利弊的标准只能是当时的历史意见(比如可以从“历代名臣奏议”中参考),而非后世的“时代意见”;制度要注重地域性,即国别性;最后对制度的考察要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钱穆先生所认为其分析中国历代制度中有七大原因,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 “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以及“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这两大点。钱穆先生试图客观地看待历史,客观地分析某一朝代的制度得失,认为“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对制度利弊分析的意见,应该是“历史意见”,而不是“时代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即如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同时,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就不一定这样了。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

1 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谈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也当如先生所说:“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像我们当前学术界风尚,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中国的一切都要不得,那只是意气,还说不上意见,又哪能真切认识到自己以往历代制度之真实意义与真实效用呢?”

这样的立场逐渐渗透给我。也许我们在回顾和反思中国文化的时候,凭借自己对历史如同冰山一隅的见解,误解了很多传统文化。看着本书的时候,在一段段历史、制度被分析中,透露的是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中国文化,可以说整本书都是活史记。

书中,钱穆先生极力反对当时用“专制黑暗”评价中国政治制度的武断言论。在读这本书之前,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我潜意识的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封建专制的历史,没有任何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而钱穆先生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凡是能够经历几百年时间考验的制度一定有其长处,一定能与当时的人事相配合,是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的。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必不可少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科举制度来说,从汉代的“乡举里选”、“选举孝廉”起,中国的科举制度就一直在朝着“民主”的方向前进着。“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而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隋唐时期的科举选官制,做官开始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只需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的考试即可。这一制度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下层庶族地主参与政治,也基本可以使有才之士脱颖而出,提高统治阶级的素质,大体上说比以前是进步的。但是到明清时期,随着皇权的加强,其逐渐演变皇帝控制社会思想的得力工具,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学术丧失活力。但这却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时代发展的使然。"开始时,也并不是政府存心要愚民毁丧人才的,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然而人才终于为此而消磨了。现在只骂创始此制的人存心不良,怀有极大的恶意,其实此制度也不是某一时某一人所创始的。而且纵使存心公正善良的人,其所创制度,也可有偏弊,有流害。我们必如是想,才能对政治制度有深一层之研讨与警惕。"

钱穆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是走向中央集权而社会阶层又是一天天走向 2 平等的。从某一方面讲,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经历从四分五裂到统一集中的过程。中国的中央集权在历史上是必然的,并且应当得到正面评价。“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提防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的第一事”。尽管中国经历了千年“封建帝国”,但是中国的社会各阶层确实在一天天走向平等的,中国是这样一个事实:政府始终是高高在上的,社会平等。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考试得到管职,得到“坐观”的机会。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逐步走向繁密化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过程,“让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而西方政治则是走向人事化的,他们依靠选举,法治由人来决定。故中国的政治逐步走向了人才束缚之路,这直接导致了其没有起色的根源。

关于中国的未来,钱穆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简化,使人才自由发展,这是最紧要的”。他还强调,我们不能成为西方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应当学会用自己的旧经验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属于这个龙的国度的正道。

“西方人在政治经验上比谁都还短浅——能说这话的只有中国人”。历史终究是客观事实,无论世界怎样变化,历史总会有自己的定论。错误的人不把历史当做参照,“政治也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我们回头历史再看一看,总还不是要不得”。

在总论中,钱穆先生谈到历史的作用:“当前英国哲人罗素曾说过:讲哲学,至少有一个功用:即在减轻人一点武断。我想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知道历史,便可知道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一切事不是痛痛快快一句话讲得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在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我想,以后我也许会忘记书中所写的内容,但是钱穆先生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方式会一直影响着我。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真理,在看待某一件事时,多思考当事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约束、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就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反省,多一些客观的评价,最终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鉴,对当前、对未来,做更好的把握。

第四篇:读《中国伦理思想史》有感

伦理道德根植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关系中。而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受早期“亚细亚生产方式”影响,特别重视血缘关系(氏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所讲的是“国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古代特别重视以“孝悌”为中心的家庭家族的道德,并将之全部发展到全社会。

先秦时期是中国伦理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任何方面来说这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从最原始的“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到尧舜禹之后的贵族内部道德堕落,一方面是朴素平均的集体主义;一方面是贵族内部的道德堕落,在这样的社会矛盾下,便萌生了初期的伦理道德。其后建立的夏商周,首先都极为重视天和天命,认为他们才是社会和人生的最高决定者。其次就是将道德充实于“礼”,到这里才初步明白了我们所讲的“仁义礼智信”中的“礼”并非只是礼仪礼貌,更多的是要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西周的奠基者周文王极为重视道德,尊敬值得尊敬的人,处罚值得处罚的人,让庶民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做法,这就是“明德慎罚”也是周文王的成功之道。孔子大致赞成周文王的做法,所以说孔子是相信德治和德政的。这也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原始宗教和道德才是调节氏族内部关系的主要工具,直至春秋时期法律的地位与道德相比仍然相差很远。

法家对“法为治本”的看法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民轻而贱不太懂仁义道德,只能用“刑”和“法”去“治”;分析了法律与道德相比的种种优点,认为道德维护的是私,法律维护的是公,而公私是相悖的。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高尚要说他“因公废私、大公无私”说一个人道德低下说他“自私、损公肥私”这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承认了公才是道德提升的体现。而过度的像韩非子一样强调“公”会导致什么呢?道德绑架。其实这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士大夫们恨不得废寝忘食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以获得一个“因公忘私”的美名,而稍稍有一点不同于主流的思想也不敢提出来,在捐助时有100两绝不敢只出50两,为什么呢,因为人言可畏呀。

“道”最初就是指“道路”,在《左传》中开始作为规律、规则、规范理解;广义的道指规律和原则,如天道、人道、君子之道,狭义的道指世界的本源和根据,即道家所谓的道。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认为“人性”必须是人本身所特有的,也就是说别的生物不具备的,因此孟子认为人性即“仁义礼智信”;而荀子恰恰相反认为人性本恶,好利争夺,喜好声色,即人的一切自然生理欲望。道家认为真正的人性是“顺应自然,乐天知命”;法家的观点和荀子相似,认为人性就是为了自己,保护和争夺利欲。

在道德实践中,处于主导和统帅地位的道德素质称为伦理精神,伦理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时代中某个阶层、团体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风尚。“仁”左人右二,故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往来,相互友爱。“义”为准则,“仁”为动机,孔子对“仁”的定义就是:爱人!“义”原来同“仪”,指礼节、仪式、或容貌、风度,后才被赋予道德的内涵。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只有完成这三不朽方可立地成圣!圣人王阳明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陆九渊亦言:“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在王阳明的心学中有这样一段话吸引了我,因为和我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有关。“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实质是恪守儒家伦理,成为圣人。曾几何时,社会上充斥着追名逐利的短期行为,熙来攘往奔竞于名利场上的人们根本无暇顾及不朽之名的诉求。不用说“立德”方面的假仁假义、外廉内贪的道德作秀,“立功”方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在被先贤古哲视为生命的“立言”方面,时下的不少著书撰文者所追求的也不再是不朽,而是速成,而速成者自然就难免乎速朽。如果从胡适所谓“社会的不朽”的角度看,真不知道急功近利的他们能拿什么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

对得起子孙后代?“我死后哪怕它洪水滔天”这句历史上个别统治者的口头禅,如果不幸成了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或社会的潜规则,那才真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

最欣赏的是这样四字“经世致用”,也因此对于道家一味地出世并不认同。有才能就要报效国家,达则兼济天下嘛,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也可得到验证。最后想说,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中华民族为何屹立不倒,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没有异族人那样强健的体魄,没有外国人那样先进的武器,但是我们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精神,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铁骨铮铮,有敢于踢碎“东亚病夫”招牌的一往无前!而这些融入血脉中的气节,正式一代代先贤凝练出的伦理道德:仁者无敌。

第五篇: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有感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有感 钱穆,这个名字在过去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过,后来才知道钱先生是一位历史学家、教育家,被中国学术界尊其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偶然,看到凤凰网上的一段视频才知道毛泽东曾对胡适、傅斯年、钱穆的批评,了解到了为什么之前,自己不能看到或听到钱穆的文章的原因了。

就历史角度来看,任何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很难抛开作者的阶级观点及个人好恶,真正的“董狐直笔”的事件是很难出现的。但是,钱穆先生的文章中,我们能够找到一种以其个人观点为主线的一条线索,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从个人角度去审视中国历史益处极大。本书从汉、唐、宋、明、清这几个主要朝代入手,从政府组织、选官、经济或是赋税、军事或是兵役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制度的发展史,脉络清晰、分析深刻,值得一看,值得细看。 我分析此书有这样几个值得指出的地方,以供读者对照,也是一家之言。

第一,爱国主义的渗透。我们说历史学科就应该在德育渗透上起到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作用,历史课标要求“认同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反观我们中学课本中,的确有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赞颂,可是在政治上有突出了黑暗,秦始皇的暴政、汉武帝的穷兵、

唐玄宗的奢靡、元朝的残暴、明清的专制,彷佛走进中国古代史好像除了几个劳什子的科技、艺术成就,别的尽是人民的水深火热,可是为什么中国去延续了这么多年,中国的政治、文化却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呢。钱先生在书中给了我们解释,通过读其书,我们知道其实中国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制定都有其历史的背景,制度出现问题也伴随着人事出现问题,例如,宋代募兵制,钱先生从地理因素、历史条件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宋代出现“冗兵”“冗吏”的缘由,让我们更清晰的掌握了宋代备受斥责的积贫积弱现象,个人觉得要比中学课本中皇帝昏庸等介绍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让人认识中国历史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的去爱。只有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去感知中国历史各个方面的成就,才能让学生以中国历史为傲;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去真正的去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客观、主观原因,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尊重我们的历史。

第二,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本书中的政府组织、选官、经济、军事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就像钱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的“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制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例如,汉代察举制与门阀制度关系,由于当时印刷术不发达,“黄金满赢,不如遗子一经”,所以门第垄断了当时的书籍资本,逐渐形成了门第社会。再如,唐朝的租庸调制,就仰仗“账籍”制度,账籍制度崩溃,租庸调制也

就无法实行。从书中很多制度描述,我们很清晰的感受,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如果我们能在我们历史课上也能给予学生这样一种理念的渗透,帮助学生找到一条历史脉络,也许这样才会帮助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更好的形成历史学习的兴趣。

第三,钱穆先生博览群书。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钱先生自学成才。但是,仅仅这样一本170多页的书就能展现钱先生对历史、政治、哲学书籍的知识的囊括。没有对大量书籍的阅读,不会有这样详尽介绍和分析。仅在书中出现的书名就有《史记》《通典》《孟子》《周官》《唐六典》,而一本书中对五个朝代的分析又岂止这几本书所能囊括,可见一名历史学家必须有大量的阅读量才能有所分析。在资料堆砌中,找到历史的脉络。

第四,部分重要观点。中国社会逐渐走向集权;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赋税制度变化(三十税

一、租庸调、两税法、差役法、一条鞭法、地丁摊粮);兵役制(寓兵于农,寓农于兵、募兵制、卫所制度)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