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大全)

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大全)

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第一篇: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一、 存在问题。1.目标单一、对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

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

第一篇: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

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

一、 存在问题。

1.目标单

一、对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关注“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两个目标多一些,而忽视了“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的目标。

2.对教材编写线索不明。新教材以“问题情境(主题图)―――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模式展开,以“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为主线串联,以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人物为呈现方式。方便教师设计情境教学。

3.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存在“教教材”的现象,而忽视了如何用教材教的探索,甚至不用新教材,回归自然。

4.在教法设计方面,教路单一,教学效果有三个层面:教会――学会―――会学。教师停留在教会这个层面,导致教师用机械重复的训练,忽视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设计。重解疑,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在学法指导方面,学法单一,停留在‘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的感性认识,对引导学生知其然下了很大功夫,在知所以然方面轻描淡写。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概括起来讲,存在下面四多四少:

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

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 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

以上这些是导致我们的数学教学耗时低效。学生基础不牢,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

二、 小学数学课的基本环节

小学数学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完成一个教学任务,一般遵循以下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

3、探究与讨论→

4、汇报交流→

5、评价激励→

6、小结过渡→进入下一个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的”应理解为学习素材应是学生能经历的、熟悉的、身边的事例。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中引出知识。教师要再现学生的生活片断,从学生的生活片断中引入学习,这就是创设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因此,创设情境(教学开篇)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千万不要开门见山,一上课切入主题。创设情境有以下作用:

1、引起学生的注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

4、使教学有梯度,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

(二)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内容除了少部分以介绍和解说出现以外,大部分内容都是以问题出现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有效的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有的是以前已经解决的,有的是以后才解决的,有的是不须解决的,这里教师要加以点拨,把学生引导到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加叶柱教师讲座内容)

(三)探究与讨论

教师点明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以后,就要放手让学生活动探究,必要时可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玩一玩、画一画、摸一摸、算一算等活动,去发现数学答案。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必要时,学生离开座位甚至离开教室去操作、去完成探究活动,去讨论交流都是可以的。

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得到了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四)汇报交流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探索之后,就应该有一个成果展示的环节,那就是汇报与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或小组的成果向大家汇报,看探究的结果是否跟大家一致,大家互相交流和补充,使答案更趋完整。如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摆出,分类之后,安排了一个汇报交流的环节,让各小组把他(她)们描的图形都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通过汇报与交流,证实自己方法的正确性,发现自己的错误,改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与技能。

(五)评价激励

课堂评价是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的,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这里说的评价是指课堂中学生“汇报”后的的评价。应该说评价和汇报是互相渗透的,不能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环节,这里强调的是学生汇报后,教师要适时的给予评价,给学生以鼓励。评价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评价或学生互评来调节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通过点评或互评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满着真心的激励,是教师和学生感情的碰撞,学生健康的情感和态度得以发展。

(六)小结过渡

学生把探究的结果汇报给大家,跟大家进行交流之后,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就要完成了,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过的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强化学生的经历、掌握新方法和新知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一般由教师完成;提出问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比较难的问题可由教师提出,或由教师补充完整;探究活动和汇报交流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评价激励我们倡导学生互评,辅以教师点评;小结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过渡主要由教师完成。 各环节教学活动要求如下:

1、创设情境→要生活化、儿童化

2、提出问题→要多样化、开放性、选择性

3、探究与讨论→要操作化、活动化、合作化

4、汇报交流→要多样化、开放性

5、评价激励→要激励化、趣味化

6、小结过渡→要简洁化

以上只为教师提供一个范例,广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不可生搬硬套,机械模仿。

第二篇:《水》的评课稿

《水》这篇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文中通过了泉 眼挑水的艰辛、雨中洗澡的快乐、用一勺水的舒服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水的珍贵和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人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课文有人物的语言及动作描 写、有详写与略写的结合,多方面、多层次地揭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中心。在这一课中,赵老师不仅让孩子们进入课文领略了“水”给作者带来的“苦”与“乐”,还让所有听课教师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看到了一盏明灯——原来,语文味是这样“品”出来的:

一、品文

开课前的谈话中,赵老师就“拨乱反正”——咱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表现的。这话说得好!我不禁暗中鼓掌,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存在是为孩子们学习服务的,教学并非学生配合老师“秀”给评委看。

开课伊始,赵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品”字。“品”即“品味”,它如同一把开启语文学习之门的钥匙,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品味了乡亲们烈日下长途跋 涉辛苦挑水的画面;品味了课文中表现出水之珍贵的词句;品味了四兄弟“勺浴”时的“苦”“雨浴”时的“乐”。我与“我”融为一体,学习者与文中人物在课堂 中完全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人文合一,学的便不是课文,而是真实的生活。

从赵老师的教学中可以看出,他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 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课文,不同 的学生通过阅读,所能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更确切的说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 “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赵老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不 断地研读文本。“让我们抓住“滑”,成为四兄弟中的一位,去细细品味母亲的一勺水吧!”“自由读读下面一段,边读边想,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刻,在触发你感 受的字、词、句旁边写上你的感受。”简单的几句话,赵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而并没有用自己的感受来左右学生的思考。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赵老 师要求孩子们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并思考这里省略了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学生所说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话,是他们对于文本的真切的、具有个性化 的解读。

二、品情

为使并没有生活体验的学生融入文字,赵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烈日下干裂的土地以及老弱妇孺排队挑水的画面展示出来,并采用了“电影镜头”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孩子们仿佛亲临挑水现场,学生品词析句,甚至于抓住标点进行体会。这些实实在在的学习形式都是孩子真情迸发的基础。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喜欢反复地说“孩子们,读吧!”而赵老师却说“我们不再是朗读了,而是述说我们的挑水生活。”这不仅仅是一种说法的改变,它背后隐藏着 一种读法的指导:当你在读懂、读透文本之后,就可以将自己化身为文中主人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中所描绘的一切喜怒哀乐。这样的朗读的确不再是简单的表演 形式,而是文中人物深情的“述说”。

在学生发自内心深处述说了缺水、珍贵、艰辛之后,到雨中的痛快洗澡才是真痛快,而不是城市孩子偶在雨中嬉戏的好玩,是文中真正的享受。“勺浴”一段,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段写法独特,有很多独具匠心的词句。赵老师让孩子们变身为“四兄弟” 去感受“倾注而下的一勺水”,去争论“瞬间而又缓慢地滑”,去体会“毛孔、血管”的舒服,去感受语言的节奏„„最后再次回顾对比两次洗澡,品味“过节”一样的美好,自然地述说其缺水日子的艰辛,不知不觉领悟了反衬的写作方法。整堂课,学习处处在,却不着痕迹。

三、品生命

孩子们在赵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了:水,是生命的源泉,课文中的人们生活如此艰辛,生命却依然鲜活。通过文本,我们了解到了别样的生命历程,读者借助文 本使自己的生命历程得以延展。整堂课,我们都能闻到一种生命的芬芳。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习得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受到顽强生命力的熏染。反衬的 写法,让孩子们在认识一种新的写作技巧同时,还感受到人们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一节课潜藏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一节有生命的课。这,不就是我们语文 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吗?《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内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总之,能上一节好的语文课,是许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夙愿。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洒脱的!自然的!幽默的!智慧的!诗意的„„最终是有魅力的! [评析]

1、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 “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 体验。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所能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更确切的说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 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 本,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们发现,教师始终是站在一旁,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细细品味描写母亲动作的词语,从 中能体会到什么?”“让我们伴着舒缓的音乐,自由读读下面一段,边读边想,那句话让你感受最深刻,在触发你感受的字、词、句旁边写上你的感受。”简单的几 句话,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而并没有用自己的感受来左右学生的思考。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所说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话,是他们对 于文本的真切的、具有个性化的解读。

2、以文为本,关注文本的深刻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对话的过程。”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如今,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不断充溢着我们的课堂,它在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精彩纷呈的 同时,逐渐淡化了对文本的研读。随之而出现了一些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但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学习始终紧扣文本,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进行。从“不多 不少、刚好、几乎没有”体会到人们对水的珍惜;“每个毛孔张开嘴巴在吸吮“这可以看出他们很缺水了,对水十分渴望;从“抚摸”这个词语中,还感受到这勺水 带给作者很舒服的感觉„„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完全来源于文本本身。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内涵:水是最珍贵的东西。

3、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 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读为本,正是在读的重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发展。上述 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感悟文本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课堂中不仅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读:快速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而且指导学生读时也 注意到了层次性:如让学生在交流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时,老师先让学生读给大家听,这时并不作具体的要求,但随着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碰撞,迸 发火花时,教师及时地说“请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此时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在读时自然会更加地声情并茂。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这才是真正的 以读为本。这样一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第三篇:认识角的评课

一、成功之处:

1、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

1、课的开始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导入新课,再由老师的一句“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平面图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揭示出课题。

2、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在实物图片上找一找、指一指。交流过程中学生以为尖尖的部分就是角,这时候老师及时地告诉学生:这只是角的一部分,尖尖的点就是角的顶点。尊重了孩子真实的知识起点。在此基础上老师和孩子一起补充,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角。从后面的练习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叙述的比较到位。最终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初步认识了“角”之后,让学生通过搭一搭、拉一拉、折一折,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理解角是有大小的。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做角、展示角,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

1、在认识了角之后安排了“数多边形角的个数”这个练习,通过研究让学生认识到边的数量和角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在研究“角是怎样变大变小”这个环节,教师不仅让学生自己探究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拉开、合拢有关。还在此基础上渗透了“两条边平平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它们也是角这个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4、教师教态自然亲切,不做作。在合适地时机对学生加以指导,能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让学生找物体上的角“这个环节,由于物体是立体的, 学生描述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指出是××面上的角。应注重叙述语言的规范,突出角是一个平面图形。

2、比较钟面上角的大小这个环节,除了让学生判断出大小外,应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这里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思维的多样性。

3、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剪去长方形上的一个角,看看剩下的图形里有几个角。但是自始至终教师没有让学生动动手,只是让学生凭空想象,因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该动手的地方还是要动手,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直观地找到答案。

一、详评《角的认识》

郏教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流畅,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各部分知识点的衔接自然、流畅。课堂上师生交流融洽,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郏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分析教材时能对学生于新知会产生的错误认识作出正确的预设,并根据自己的思路重组了教学内容,上出了一堂非常个性化的课。

本节课有两个亮点:

1、为“角”找准基点。

郏教师对“角”这一知识点的定位清晰、准确。课始,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平面图形,回忆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生答)今天要介绍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寥寥数语,就把“角”这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链中的定位清晰、准确地给出了——角是一个平面图形。既然是平面图形总与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联系,于是郏教师就带领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原形,她首先选择了三角尺。当学生指到三角尺面上的一个尖点,认为是角时,老师就很明确地告诉他:这只是角的一部分,叫“顶点”。然后老师规范示范,边指边说: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两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就是角。再请学生上台正确地指出角,又同桌拿出三角尺互相完整地指角。另再请学生在书上的五幅实物图上指角,最后从实物中抽象出画在平面图形上的角。这一过程中,郏教师很注重学生对角概念描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的训练,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非常到位。

2、“做中学”得有兴趣。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而且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郏教师设计了用两根塑料小棒做角,使角变大、变小的活动环节。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要使角变大,就把角的两条边张开;反之,要使角变小就把角的两条边合拢。虽然学生未能用“两边叉开的大小”这样专业的术语来描述,但却是用自己喜欢的语句较准确地表达了,相信学生在认知情感方面是获得了快乐的体验的。

后一个环节,在长方形纸上“只折一次就折出角来”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学生能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运用角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认识到“折一次最多能折出三个角”。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在新环境中冷静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在活动时,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了学习中,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在数学课上能做折纸、剪纸这样的活动,边玩边学,学生就学得兴致高昂。

商榷之处:

1、语言需严密。

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严密性,特别是上有关概念的课,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在将实物上的角抽象成平面图形时,老师说:“选其中的三个拿出来。”是不是可以说成“把其中三个实物上的角画下来,就成了这样的平面图形”然后再出示三幅角的平面图。

2、表达应简洁。

数学有一个特点——简洁美。在老师带领学生初识角时,语言表达是非常完整规范的:“这是一个顶点,这是两条边,组成了一个角”学生边指边说边还做划出一个弧线的手势,但是到课尾了,请学生来指出剪去一个角,剩下来的图形有几个角时,还是要求学生如此来说,就显得有些冗长了。试想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请你指出长方形的一个角,是不是只需在两边之间标出(划出)一个弧线的记号?这样既生动又简洁。所以我认为当学生已经对角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用简洁的方式来指角,这样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的简洁美,又能给老师缩减出更多的教学时间为下一个环节服务。

认识角第二个点评

这次参加了小数班的活动,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感悟很多。三位老师的课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第一位老师的《认识角》一课,在出示了课题“认识角”之后,教师便拿出三角尺,让学生在三角尺上找一找角。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学生认为角的顶点便是角,教师没有一味的否定学生,而是纠正他的错误,告诉他这只是角的一部分,叫顶点,角应该还有两条边。

从这一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已经做了了解,她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利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却常常会忽略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我们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潜能。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的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我觉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起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并且把他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4月27日上午,我们小数班的三位学员在南郊小学上了三节研讨课。下午我们围绕有效课堂教学进行了互动评课。下面结合听《认识角》一课谈一些自己的感想与思考。

角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我留意了一下这节课所用的教材,发现教材是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景紧密结合在一起,接着让学生在找找、折折、比比等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最后在一系列的观察、比较中体会角有大小,由此引出各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些安排,对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有关数学内容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都很有意义。

我听得那堂课《认识角》,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生成,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锻炼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主要表现在:

1、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堂课中,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出生活中的角,用实物(三角板、钟面、纸扇等)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去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表述自己所认识的角,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图形去追索,去发现,去总结,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角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寻找角,获得初步的感知,然后让学生折角、画角,使学生对角的特点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发现了角的多种特征及表示方法。由于给予了学生一个自己去寻找、发现角的过程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提出了多种表示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的,非常具有创造性。因此,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效果。

在最后的练习设计时我想是不是最后一个活动可以改成轻松一点的,有趣味性的,运用今天的知识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图形,这样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在老师引导感知角的大小时,好像没讲到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这里有没有必要提一下呢?从深层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再一次回顾这节课,一方面努力吸取其成功的亮点,一方面思考着我该如何去上好这样一节课。

第四篇: 《色彩取样》的评课稿

黄立志

听了这堂由谢锦梅老师执教的《色彩取样》的美术课,感觉谢老师基本功扎实,备课充分,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与形式比较灵活,从现实中的动物——鹦鹉的美丽色彩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思路清晰,形式新颖、节奏紧凑、目标明确,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引入; 2.在新授部分教学生如何从现实中的物品抽取色彩,从而应用于创作中;

3.从欣赏一些名人画家的色彩取样画,让学生明白,原来画家也是从现实中的一些动植物中取样创作的;

4.老师通过图片与色彩的对应,图片中色彩取样的选择,提高学生色彩取样的能力,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学会了色彩取样。最后谢老师以春夏秋冬的图片让学生从中取样色彩,提高了本节课的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来。谢老师通过欣赏实例让学生学会色彩取样方法,学会了运用色谱进行操作,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

本节课谢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过程完整,目标达到,难点突破,效果优良,与学生互动充分,学生作业多样,想象丰富,色彩的取样完美地掌握,教学形式新颖,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五篇:初中英语的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魏桂芝

这节课,老师能围绕自己精心制定的教学目标,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完成教学任务,重难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处理好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结合新课标,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听、说、读、写能力。

这节课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她通过实物、图片呈现新单词(long—short, big—small等),并形象生动的教学生记单词(eyes, nose, mouth等),非常注重学生的语音语调(用升、降调教单词),为以后学习一般疑问句打下了基础,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整堂课师生关系融洽。

教学建议:

1、在检测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时,老师最好只说不做,而且语速最好加快。

2、在对话练习时,尽量多喊几组学生。

3、在板书have/has的用法时,如果把人称代词主格按单复数搭配起来也许会更好。

4、在领读时,语速慢点。

5、对话练习时应交换角色。

3、注重重点句型的操练。(Thanks!=Thank you! / That’s OK!=You’re welcome!)在Touch and guess这个环节时,看学生是否能在课堂上运用。

6、课堂用语尽量简洁,指令要清。

7、在总结句型时应注意特殊的情况,have/has + a/an+症状名词(注:have the flu /have sore eyes)

8、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生生互动,可以分小组,角色操练等。

9、尽量避免口误。

10、在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这个环节时,最好把答案呈现在屏幕上,这样就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11、在教学活动中,加上肢体语言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之,这节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