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对企业内控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秩序,而且还影响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

对企业内控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秩序,而且还影响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使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科学并且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针对内控失效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控 内控失效 改进措施

一、前言

内部控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尤为重要的,它是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管理手段来进行。而在面对多个企业相互竞争的冲击下,企业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使得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为了使企业的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分析企业内控失效的原因,加强改进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二、企业内控现状

我们在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之前,就要先了解企业内部的控制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以更好的对症下药,使内部控制每个环节一丝不苟。以下我就来列举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首先,我国企业的发展基础较国外企业发展的基础而言,比较薄弱,并且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缺乏,内部控制发展时间短等使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成熟;其次,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差,这种内部控制的环境主要指的是审批文件程序的繁琐性容易使工作人员对工作失去信心,从而缺乏对工作的热情。

三、对企业内控失效的原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是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还与公司的体制、员工的素养息息相关。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如下所示。

(一)控制思想与体系不完善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思想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的独断力。由于领导代表着企业的话语权,因此在做决定时,领导忽视了员工的意见或建议,而认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代表一切,这种独裁的控制思想势必就会使员工有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其次,控制的体系不完善,使得内部工作会很混乱,从而导致管理困难。

(二)企业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缺乏内部控制的管理,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只注重提高自己的业绩,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在缺少了内部控制思想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就会误解内部控制的目的,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内部控制失效。

(三)内部审计不到位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和工作责任心缺乏;其次,就是审计机构不完备,审计没有被划分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而是混淆在其他部门,因此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不到位。

(四)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对于内部控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好的组织设计可以使企业内部工作井然有序,各司其职,这样不仅促进了内部工作的协调性,而且使内部控制有效的进行。监督机制则可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行业领导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而企业内部控制在运行的过程中,却存在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容易失效。

(五)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缺乏激励措施

文化建设是保持企业魅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为文化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员工可以围绕自己企业文化,加强对工作的信心,但是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使得员工对企业的核心文化认识不够,从而导致内部控制难。并且,缺乏对员工工作的肯定与激励,就会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问题,而且极其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六)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单一

企业内部控制手段是影响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关系到内控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单一的内部控制手段并不能够满足内部控制管理的需要。而企业内部控制单一的手段却是常见的影响内部控制效率低下的原因,比如说有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时,还是沿用旧有的控制管理模式,不能根据不同的内部控制问题而想出相对应的控制手段,因此单一性的内部控制手段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效率,从而使内控失效。

四、对企业内控工作的改进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的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以下几点就是对企业内控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

企业的结构是核心,只有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才会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得到更好的发挥。首先,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分配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以提高行业运行的效率;其次,要优化内部控制,就要有针对的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二)加强企业的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控管理的核心,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加强企业的内控意识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要加强企业的内控意识,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企业领导要重视内部控制的工作,指出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不足,强调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要建立一个监督机构,以专门监督内控工作人员的行为,加强他们在内控工作中的公平公正意识;再者,企业要加强内控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提供工作人员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使工作人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注入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三)强化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有效防止贪污腐败的举措,因此强化内部审计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就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审计部门,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完成质量和确定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从而更好地控制审计人员的工作;其次,强化审计人员的素养,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而强化内部审计,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施行。

(四)完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内部控制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发挥更好地效果。要完善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就要发现以往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新的规章制度,以适用到各个部门;另一方面,要明确内部控制中规章制度的内容,并建立标准,运用奖惩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内部控制的思想深入人心。

(五)提高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突出企业的优势,带领工作人员发挥出更好的工作水平,因此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要想提高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就要明确企业的文化是什么,其次就是要明确企业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最后就是要创建企业文化制度与企业文化交流会等,以提升工作人员之间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触碰新的火花,以促进企业的内部控制。

(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进行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好坏影响企业发展进程,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问题。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进行评价之前,要定期上交内部控制效率的报告;其次,对内部控制效率报告进行分析,然后发现导致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评价这些因素;因此在进行以后的内部控制时可以吸取教训。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保持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并保证企业信息的畅通,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五、结语

由于一系列原因,企业在强化内部控制时会导致内控失效。

第二篇: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及改进措施

摘要:分析单级离心泵在日常运转中机械密封泄露的原因,并加以讨论消除和改进的措施,以保证其长期可靠而稳定的运转。

关键词:离心泵、机械密封、泄露、技术改进措施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将流体从低处输送到高处,或从低压送至高压,或沿管道送至较远的地方。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对流体加入外功,以克服流体阻力及补充输送流体时所不足的能量。为流体提供能量的机械成为流体输送机械,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通常分为四类,即离心式、往复式、旋转式及流体动力作用式。而离心泵即为流体输送机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机械。

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流量大而均匀、操作方便的优点。而机械密封则是这种流体输送机械的轴封装置,具有泄漏量小和寿命长等优点。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丙烯酸车间动设备中主要包括离心泵和屏蔽泵两大类型的泵,而离心泵占有绝大一部分的比例。因此在各类设备的故障当中,机械密封泄漏的检修占有绝大比例。故机械密封运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装置的平稳运行。

一、机械密封原理

机械密封是一种依靠弹性原件对动、静环端面密封副的预紧和介质压力与弹性原件压力的压紧而达到密封的轴向端面密封装置,因此又称端面密封。机械密封通常由动环、静环、压紧原件和密封原件组成,动环和静环的端面组成一对摩擦副。动环靠密封室中的液体压力使其端面压紧在静环端面上,并在两环端面上产生适当的比例和保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压紧原件产生压力,可使泵在不运转的情况下,也保持端面贴合,保证密封介质不外漏,并防止杂质进入密封端面。密封圈起密封动环与轴的间隙、静环与压盖的间隙的作用,同时对泵的振动、冲击起缓冲作用。

机械密封原件在实际运行中不是一个孤立的部件,它是与泵的其他零部件一起组合起来运行的。通过其基本原理可以看出,机械密封的正常运行是有条件的,只有消除例如泵汽蚀或汽缚,动、静环密封面被挂损不能形成正常保护液膜;泵轴振动过大,密封O圈被腐蚀破坏或磨损变形等类似的外部条件,再加上良好的机械密封自身性能,才能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

二、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分析

1、离心泵的汽蚀和汽缚

离心泵工作时,在叶轮中心区域产生真空形成低压而将液体吸上。如果形成的低压很低,则离心泵的吸上能力越强,表现为吸上高度越高。但是,真空区压强太低,以致于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则被吸上的液体在真空区发生大量汽化产生气泡。含气泡的液体挤入高压区后急剧凝结或破裂。因气泡的消失产生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就以极高的速度流向气泡中心,瞬间产生了极大的局部冲击力,造成对叶轮和泵壳的冲击,使材料受到破坏。把泵内气泡的形成和破裂而使叶轮材料受到破坏的过程,称为气蚀现象。汽蚀发生后,水力冲击带动密封做迅速的轴向振荡,使动静环及辅助密封圈等零件严重磨损,使机械密封装置损坏进而造成密封泄露。

泵在启动前没有灌泵或灌泵不满的情况下,泵壳内有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其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而不足以使得叶轮中心处形成低压,液面与中心处的压强差很小,液面位于泵下面的液体不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吸入泵内,这时泵具有空转而不能吸液,排出口不可能有液体排出,这种现象称为气缚。汽缚发生后,由于泵内液体不足,容易造成动静环摩擦副无法形成保护液膜,长时间运行后可使动静环密封面断裂,造成机械密封泄露。

2、泵轴弯曲和振动过大

机械密封(或端面密封)是一种旋转轴向的接触式密封。它是在流体介质和弹性原件的作用下,两个垂直与轴心线的密封端面紧密贴合、相对旋转,从而达到密封效果,因此要求两个密封面之间要受力均匀。在泵正常运转时可以测量发现,泵轴承箱的振动值不应超过0.06mm,否则便需要停泵进行检修。如果泵轴弯曲,泵开启后,在机械密封安装处将产生较大的挠度,可使密封面间受力不均匀,导致动静环分离,瞬间的分离在液膜压力的作用下将原本的平衡遭到破坏,密封面的破坏将造成泵的大量泄露。如果泵输送的的介质颗粒较大,则在瞬间较大颗粒的介质将进入摩擦副之间,使密封端面损坏,造成泵的大量泄露。拆开后会发现在硬密封面上有清晰的划痕,且密封O圈也会有所变形。

3、机械密封冲洗冷却系统的原因

机械密封的冲洗冷却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泵的正常运行时它可以有效的保护密封面,起到冲洗、冷却、润滑的作用。在泵长时间停运后,杂质将淤积在传动座的弹簧周围,堵塞弹簧。再次启动泵后,弹簧容易卡死,使其失去了原有的补偿作用,进而杂质进入摩擦副间破环密封面的光洁度,造成密封面的损坏引起泄露。

例如我车间T-2110塔釜泵P-2110A/B输送物料为丙烯酸(含80%左右)、甲苯(含18%左右)、醋酸和水(含有少量聚合物),由于丙烯酸物料高温易聚的特殊性,因此在泵正常运行中我们通常投用外冲洗线(外冲洗为纯甲苯),在正常开车中为开一备一。2010年5月,长时间正常运转的P-2110A突然泄漏,化工在操作切换至P-2110B时,未考虑到在两台机泵同时运转时入口管线吸入量是否充足,机封冲洗投入量是否满足两台机泵同时运转,也未先对P-2110B机封进行冲洗,结果导致在P-2110B开启不足一分钟内,P-2110B也发生泄漏。在P-2110A/B泵解体后发现,P-2110A动、静环密封面上粘有聚合物且密封面上有明显划痕现象、辅助密封O圈磨损变形;P-2110B传动座的弹簧周围有少量聚合物、静环辅助O圈磨损变形。除备件质量外,个人认为气蚀和机械冲洗是导致机械密封泄漏的两大主要因素。

三、采取的措施

1、消除离心泵的汽蚀和汽缚的措施 (1)、清理进口管路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者增加管径的大小; (2)、降低输送介质的温度; (3)、降低安装高度; (4)、增加泵前贮液罐中液面的压力,以提高有效气蚀余量; (5)、减小泵前管路上的流动损失。如在要求范围尽量缩短管路,减小管路中的流速,减少弯管和阀门,尽量加大阀门开度等。

2、消除泵轴弯曲和振动过大的措施 (1)、转子找正后需重新做动平衡,转子的径向跳动最大不超过0.03-0.05mm; (2)、调整泵与电机的同心度:轴向≤0.08mm,径向≤0.1mm; (3)、泵运转时振动恒值最大不超过0.06mm; (4)、及时更换磨损的轴套,避免加速轴的弯曲 (5)、现场操作、维修、调节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消除振动源。

3、机械密封冲洗冷却系统方面的措施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泵的正常开、停; (2)、没有冲洗系统的泵,在长时间停用后,准备开启时应拆卸检查机械密封的完整度。 (3)、由冲洗系统的泵,在启动前应打开冲洗冷却系统,保证流量和压力的情况先对其进行冲洗。

四、结论

机械密封的失效,除去其自身原因外,还有工艺条件、运行状况和化工操作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应分析在用的机械密封的各种因素,通过观察运行状况和机械密封的磨损状况,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逐一消除各负面对其的影响,以保证密封的长期可靠运转。

参考文献:

[1]李继和、蔡纪宁、林学海,机械密封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顾永泉,机械密封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林峥,实用密封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第三篇:浅析电站锅炉过热器管失效的原因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过热器失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地分析了过热器管道失效的原因。电站锅炉过热器管道爆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过热器管道失效的原因已经成为提高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关键性方向之一。

关键词 爆管;过热器;电站锅炉

中图分类号 TK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067-02

1 概述

锅炉作为热交换设备的一种,本身具有泄漏、爆炸的危险,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各国现有的制度表明,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进行管理和规范。作为锅炉检验检测重要技术支撑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部门,在过热器管道失效机理的研究上应有一个更深入的探究。加强电站锅炉过热器爆管?C理的研究,是锅检部门提升服务能力和技术把关的有效措施,对大型电站锅炉的安全规范运行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

2 过热器管道失效的原因分析

现有的研究成果表面,电站锅炉过热器管道失效的原因有很多。除管道长期过热外,受热面管也会因为高温腐蚀、高温氧化、焊接质量差和介质磨损等因素而失效。研究表明:在燃料中如果含有较多S及碱金属R(K、Na)时,壁温高于600℃的情况下,高温腐蚀的问题就会相当突出,腐蚀一般都是在有结灰或者结渣的管道壁面上发生的。

2.1 设计的缺陷

锅炉设计上的缺陷是过热器管道失效的根源,总会有一些管道在实际工作中壁温接近管子材料的允许工作温度,很容易造成管路过热。

1)热力计算结果不准确。热力计算不准确,其原因在于如何较合理的从理论计算上,能够确定炉膛的出口烟气温度。而且在确定过热器管道的传热系数方面也缺乏很多经验,致使管道的布置不够合理,从而造成了蒸汽温度较高或者受热管道超温。

2)设计时选用系数不合理。例如,某电厂采用的“W”型锅炉,就是因为采用了不恰当的传热系数,致使炉膛的实际出口烟气温度比设计温度高将近100℃。

3)炉膛设计尺寸不当。我国早期的一些大容量的电站锅炉,不仅在设计上缺乏选择炉膛尺寸的依据,而且在计算方法上也存在较多问题,因此设计的炉膛无法适应多种煤种。假如炉膛设计出的高度比较高,会使蒸汽温度降低。反之,炉膛所采用的高度较低则会引起过热器的温度偏高。

4)电站锅炉过热器系统的结构设计不恰当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过热器的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是导致管路超温失效或者蒸汽温度与设计值不符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不合理性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蒸汽压力变化较大造成流量差异较大,是因为受热管进出口集箱引入、引出时布置方式不合理。(2)因为并联的各受热管的管长、弯头数之间存在差值,所以各管道之间的阻力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值,从而会造成较大的热偏差、流量偏差等。(3)相邻级的过热器之间未进行左右相互交叉,或者采用直接相连的方式,这样就会使不同级之间的热偏差叠加起来。在火力发电厂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上述过热器结构布置的不恰当一般是集中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又大大增加了管路之间爆管发生的可能性。

5)材质选用不合理。在对过热器受热管道进行温度计算时,应使管道在最极端工况处的工作温度不会超过所使用材料的许用温度。但是在设计、计算的过程中,由于对以上几种偏差对管道的影响不能合理的考量,从而导致了计算所采用的温度比实际工作温度低,这样就会出现管道所用材质无法满足锅炉运行的需求的状况。

2.2 制造、安装和检修因素

制造、安装、检修中引起过热器管道爆管的因素主要是指,管内出现异物致使管道堵塞,或者流体流动不顺畅的情况导致受热管部分管段过热。而检修不当也会造成管道内异物堵塞的情况。比如在换管的过程中,割管工艺的不合理则是会造成堵塞物掉入直线管段,或者管座的焊接物掉落的情况,致使部分管段少流量或无流量。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来看,由于锅炉制造厂的工艺不合理、安装不合格或者检修的质量不达标等原因造成的管道超温爆管的事故也有很多,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焊接质量差。如某火力发电厂在用的一台锅炉,对爆管的部分进行换管和补焊处理,管子的接口处发生位移,致使管子在焊接完成后仍存在有较大的应力,从而降低了管道的强度,长期使用后又导致泄漏。

2)联箱中间隔板的焊接问题。在安装联箱中间隔板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焊接,致使其中的的蒸汽短路,从而导致部分管段冷却不良产生爆管。

3)异种钢管的焊接问题。在锅炉过热器受热管中,管卡和夹板一般会采用奥氏体钢,也有管道使用奥氏体管从而提高安全系数。而在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进行焊接时发生的受热面管道撕裂的事故,则是由于二者的膨胀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值。

4)普通焊口质量问题。过热器系统管内流体在运行中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此时就要求接口要有较高的焊接质量。但锅炉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制造、安装和检修中的焊接借口的质量不达标而引起的管道爆漏事故有很多,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

5)异物堵塞管路。电站锅炉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锈蚀,但因为管径较小,很难彻底处理,致使管道内的锈蚀物脱落在管道底部的水平段,造成管壁过热而爆管。

2.3 运行调整不当引起爆管

电站锅炉运行中引起超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1)燃烧介质偏离设计介质,会造成着火点延迟,从而使炉膛的出口温度超过设计值;2)燃烧器的倾角调整不好,致使火焰延伸至排管与过热器处,在点火升压的过程中,过热器管道的蒸汽流量较少从而引起过热;3)化学监督不严致使蒸汽品质下降,造成过热器管内积垢从而引起超温;4)减温水系统故障从而引起蒸汽温度增高;5)高加长期使用率低造成给水温度偏低,从而使蒸汽的温度偏高。

3 结论

研究过热器管道失效的原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应该从运行工况、技术改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过热器管道失效的原因有很多,要想防止电站锅炉过热器管道爆漏,必须从根源做起,做好制造、运行、检修全过程的监督,严格执行管道防爆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可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过热器管道爆漏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莹,吴少华,秦裕琨.大型电站锅炉过热器爆管原因综述及对策[J].中国电力,1998(10):26-29.

[2]吴晶.某电厂600MW亚临界锅炉运行优化及末过爆管原因分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3]陈振声.华能福州、大连电厂锅炉爆管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4(3):21-24.

[4]何喜梅,闫斌,张棉绒,等.高温过热器爆管分析[J].青海电力,2008,27(3):57-59.

[5]高岩,郑志军.火力发电锅炉“四管”部件失效形式和机理概述[J].金属热处理,2011(36):18.

[6]祝毅,杨宁,徐耀良,等.600MW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爆管原因及改进措施[J].华东电力,2011,39(8):1340-1342.

第四篇:凝液泵透平蜗轮失效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乙烯装置压缩系统E-GT501透平是凝液泵(位号:E-GA501A)的驱动机,它负责将丙烯制冷压缩机透平(位号:E-GBT501)的凝结水及时排出,以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1998年6月E-GT501透平蜗轮失效,虽经多次维修效果很不理想,新蜗轮的使用寿命很短,最长不超过20小时,导致透平不能正常工作,使另一台电机驱动的凝液泵(位号:E-GA501B)一直在没有备用泵的条件下单台运行,如果E-GA501B泵突然发生故障,必然会造成丙烯压缩机组停车,对整个乙烯装置的稳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我们分析并找到了透平蜗轮失效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了蜗轮材质,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蜗轮首次失效原因分析

1998年6月蜗轮第一次失效后,我们在对透平的检查中发现:透平润滑油箱中含有较多的游离水。由于蜗轮蜗杆的传动靠齿面的啮合来实现,其摩擦表面必须建立极压润滑膜,它是润滑油中的极压剂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的润滑膜,它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蜗轮蜗杆啮合产生的载荷。润滑油带水会造成极压剂失活,使啮合表面无法形成润滑膜,导致蜗轮蜗杆表面直接接触,造成表面磨损。由于蜗轮材质为锡青铜(代号ZQSn10-1),其许用接触应力为220MN/m2,而蜗杆材质为合金钢(钢号:35CrMo),其许用接触应力为850MN/m2,蜗轮相对蜗杆较软,所以失效的形式表现为蜗轮轮齿磨损。

我们对润滑油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确认:油系统的水来自透平汽封泄漏蒸汽形成的凝结水。由于透平的保温被密闭性非常好,漏出的部分蒸汽将不可避免地通过轴承油封进入润滑油系统。

针对由于润滑油带水导致蜗轮失效的问题,我们按照透平的随机操作手册要求,每月取样分析润滑油的含水量,定期从油箱底部排水,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经过以上的改进措施,E-GT501透平从2000年10月投用,正常运转已达2年以上,至今仍无损坏迹象,为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该透平每年能平衡中压蒸汽8000余吨,每年可节电15Kw×8000h=120000度,每度按0.6元计算,年可节约7.2万元电费,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由于凝液泵透平蜗轮原设计轮齿接触强度无余量,导致其频繁失效,通过改变蜗轮材质,并按照要求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解决了问题。随着我国引进国外设备的增加,根据国情差别对原设计条件进行校核,在备件国产化过程中应该得到重视。凝液泵透平蜗轮失效问题的解决过程对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五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1治理结构不规范

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且股份有限公司中不乏己经成功上市的公司。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在组织形式上是适应潮流、迎合发展趋势的,但是在公司内部的治理模式上却因为传统思想和习惯方式大多数还保持着所谓的家族式治理模式。虽然家族式治理模式在其管理上有种种优势,但这种治理模式会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可能会对现代企业继续发展壮大产生不良影响。家族式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1.1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在中小企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由于组织规模小、产品样式单

一、员工人数少且管理方式略为简单,家族式的治理模式凭借其产权关系的单一性,是可以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的。 但是随着企业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的层次越来越多,家族式治理模式所表现出的产权结构单一性的问题便渐渐地显现出来: (1)很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因为其产权结构的单一性不愿意到公司任职; (2)家族式的治理模式会让非家族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流动性; (3)家族是模式的两权合一极有可能架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使企业的管理一片混乱; (4)再者家族式治理模式的两权合一,企业主在手握所有大权的同时也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企业主必然会不堪重负,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必然使企业的管理低效率,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现代公司制度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资本和股东不断社会化和分散化。只有两权分离,公司才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内部治理机制,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司的内部控制。 1. 1. 2缺乏权力制衡机制

中小企业的两权合一造成股权高度集中,致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

虽然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会是作为公司股东利益的代表者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的。但是,在中小企业中,大多都是“内聘董事”构成了董事会。这些“内聘董事”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监督,但同时又隶属于公司经理管理,致使他们在业务和人事上都要听命于总经理。而在企业中,“下属”监督“上司”在中小企业是行不通的。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家族色彩浓烈,很多员工可能与企业所有者有着血缘上的关系,他们在中小企业内部也是公司经理的部下,因此,民营企业的监事会也是徒有虚名的。 1. 1. 3职业经理层缺失

职业经理层产生于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职业经营者拥有中小企业所有者所缺少的知识储备、管理能力、较强的责任感与人格魅力,所以职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长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企业所有者没有意识到职业经营者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所以在大多数中小企业 中并没有职业经营者。虽然有些中小企业己经从社会上雇佣了职业经理人,但是企业中董事 会和监事会的徒有虚名,让职业经理人在很多经营管理决策上并不能全完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制定,而是必须屈从于企业所有者的意志。这样的内部环境,迫使很多高水准的职业经营者只能做出并不英明的决策,致使企业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对于其治理结构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企业拥有一个适应企业发展的治理结构的条件下,其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1.2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我国的对企业的监督主要就是靠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一般由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构成,而政府审计主要是针对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顾及不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社会审计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就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其内部控制方面。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年会上通过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并能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行为,以使企业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提高其运作能力。它通过采用一套系统严谨的方法对风险进行估量,并提高风险管理,控制与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最终帮助企业达到预定的目标。”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要完成利润目标是离不开内部审计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导致内部审计智能弱化,造成了内部监督不力。 1. 2. 1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1)在时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知识涉及到事后审计,基本不考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2)在空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只限于企业财务会计审计方面,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和其他相关的资料,甚少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方面。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差错防弊,除了传统的审计对象,应该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联系起来,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2.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审计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性,但是中小企业很多特点造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第一,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股权也高度集中,这种情况往往造成企业大多数决策都是董事长一人说了算。而董事长的经营理念和作风都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方向和重点,最终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结果。第二,中小企业家族色彩浓厚,往往以亲情和朋友关系来管理公司。因此中小企业人际关系复杂,再加上内部审计机构地位较低,内部审计往往很难展开工作,更别提其独立性了。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这使得内部审计总是得听命于别的领导,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下降。第四,虽然有一些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内部审计部门接受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双重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审的独立性,缓解了公司内部的一些摩擦,但是公司管理层知识片面的追求企业利润,强调企业的经济利益,当经营业绩与管理的规范性起冲突时,管理层很可能会因为只盯着利润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结果,进一步弱化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企业每天都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拥有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会遇到各种潜在的风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着巨大的分量,又由于其自身的许多特点,所以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多。又因为内部审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对大中型企业来说都没有做出很好的审计定位,更别说中小企业了。内部审计定位在中小企业 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定位侧重于经济监督型

在内部审计的在我国发展的初期,国有企业被要求在其管理内部设置内部审计这个机构作为国家审计的一个补充,于是这就给内部审计加上了一个“刻板印象”一像警察一样的形象,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成为了国家的一个行政干预的工具。尽管内部审计的理论在这几年有所发展,但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仍把内部审计仅仅看作是经济监督的工具,而不是将 他作为可以参与管理、制定决策的管理者角色,这就限制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第一,内部审计仅仅作为一个监督机构,可能会受到各个被监督者的反感,容易制造矛盾引起冲突,导致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工作不好开展。第二,内部审计可以为公司提出很多有利于公司规避风险的优质战略或战术,但因为内部审计的管理咨 询职能没有得到发展,这些建议基本不会被管理层采纳。

(2)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混淆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很多都是从会计部门调配过来的,由他们来对企业进行监督会加大内部审计询私舞弊的可能性。而且,会计和内部审计虽然都是用来进行经济监督的,但他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在时间范围上不一样。会计的监督基本都是事后监督,而内部审计则应该是要监督企业 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其次,被监督对象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会计只是对会计核算范围内的东西进行监督,而内部审计不仅要对会计资料进行监督也要对其他别的资料等进行监督。

但是在实践中,大多中小企业还是会混淆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作用。

1.2.4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晚,引入内部审计这个概念时间并不长,所以关于内部审计的高级人才很少。又由于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引入优秀的人才非常困难,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其是否足够的内部审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审计判断水平,以及是否熟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清楚资本市场和企业相关的投资、是否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等等。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低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目前大多数的内审人员是来自于企业的财务部门,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内部审计的学习和培训,不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理论,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生产管理经验,对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并不了解,不具有足够的岗位胜任能力;第二,在内部审计人员中,拥有律师、经济师、评估师或工程师专业职称的人很少,有的企业甚至一个也没有,这对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产生了严重的坏影响。 1.3轻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可以持续经营的重要工具。风险管理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一个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过程,目的主要是识别可能会对企业目标实现造成威胁的潜在事项,并对此进行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并保证将这个威胁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企业风险管理的本质在于将企业所 有的经营项目与风险管理的过程捆绑在一起,贯穿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里面,他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将企业所有的要素都联系起来相互交织在一起。 4. 3.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风险管理在国外早己受到很大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界中期美国就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而在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关注风险管理并对其进行研究。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种种特点制约着其管理思路,所以,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风险意识并不强,往往轻视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重数量轻质量,这种落后的管理思想致使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普遍只在意所谓的销量和利润,急功近利的生产经营型管理理念很可能使管理者忽视存在的风险。所以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规范完善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机制,在投资决策、经营管理上都任凭其主观臆断,具有很强的盲目性,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很多在电子科技、医药、地产等高收益行业红极一时的中小企业因为缺乏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管理,在几年后都销声匿迹,或是走向破产,或是被他人收购。 1.3.2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也有的中小企业倒是有规范的风险管理体制,但是其组织结构单一,机构不健全,对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把握,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水平的制约及企业在软件、硬件方面基础管理手段比较薄弱,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

而中小企业的另外一个特点一家族色彩浓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者对于风险控制的态度。例如温州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由个人发家创业,与家族有连带关系,企业管理的水平一般不高,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相对医乏,财务管理不规范,这些使得温州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1.4中小企业文化落后

1. 4. 1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它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是整个企业的“灵魂”,它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有着长远且不可直接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因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息息相关,企业文 化建设具有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制度文化的核心,没有精神文化的指导,企业的制度就得不到良好的贯彻和执行,当然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会得到良好的建设和执行。企业员工在良好文化的氛围下,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将个人价值观上升为集体价值观,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是非常有利的。 4. 4. 2中小企业轻视企业文化

虽然企业文化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只注重眼前或短期的经济利益,看不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认为企业文化无用,既赚不到经济利益又浪费资源。而且,很多中小企业属于家族企业或“哥们”式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中“人治”色彩浓厚,轻视企业文化,以致无法形成与企业内部控制相互协调的企业文化。5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2.1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改善其现有的家族治理模式,使企业的治理模式能够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有以下几条建议: 2.1.1改变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单一性

对企业的融通资金增多,就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分散了企业面对的风险,也解决了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中小企业改变其家族式“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这时需要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健全企业的外部市场体系。

(1)政府应该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培育正常运转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 (2)政府要逐渐放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准许和支持中小企业上市筹资和发放企业债券,以改变中小企业目前过分依赖自我积累的原始融资方式; (3)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更多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使中小企业所有者能够对职业经理人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并放心的聘请他们为企业服务。 4. 1. 2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制衡机制 (1)雇佣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如果引入职业经理人,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就能够彻底分离,从而使董事会、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关系。这时还需要公司有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使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就会从公司的整体及长远发展出发,用现代化的高效的管理方面治理企业,同时也对公司内部的大股东起到制衡的作用。

(2)完善董事会的职责。要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必须使董事会拥有对企业重大经济事务绝对的决策权。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的职责:首先,董事会要代表公司股东监督经营者的行为,避免经营者暗中询私舞弊;第二,董事会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要成为股东财产的受托管理人。

(3)设立监事会。由于公司股东分散,专业知识和能力差别很大,为了防止董事会、经理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就需要在股东大会上选出这种专门监督机关,代表股东大会行使监督职能。

监事会的主要责任有:1)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2)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3)检查公司的财务;4)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5.2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5. 2. 1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建立企业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具有积极性、综合性、广泛性与独立性等特点。塌能够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为了提高中小企业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找准内部审计的定位,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各项职能。

所以,内部审计的职能不能仅仅止步于监督,而应该更多的在经济咨询、评价服务方面施展拳脚。这个服务职能主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要在企业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企业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与一些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向企业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要让内部审计真正的发挥其资询评价的职能,内部审计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监督转向服务,并不是要放弃监督,而是要通过其服务职能促使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2. 2. 2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作为审计最主要的特征,是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完全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为中小企业完成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内部审计部门不能隶属于其他别的部门管理,必须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只隶属于公司董事会管理。

这样就可以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中占有一个较高的地位,从而保证其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以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并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自己的建议,不必受到其他管理的部门干扰。其次,中小企业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审计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董事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另一名董事为执行董事。其主要目标是督促提供有效的财务报告,并控制、识别与管理许多因素对公司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而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并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当然企业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要求也很高,其中不但要有非常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也要有精通财务知识,还要有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这样才能确保委员会能够真实合理地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价。而且,审计委员会应经常与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以及公司的管理层进行沟通,交换意见。 2. 2. 3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防弊纠错逐渐转向管理效益审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从而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1)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从其传统的形式中破茧而出,不再只有事后审计,而是要逐渐转向事前、事中审计。内部审计要对中小企业数额巨大的重点投资项目和重要的经济决策进行相应的事前审计,即谨慎地对这些项目及决策做出真实的评价,看它们是否合理、合法、真实有效,并对相关的预算发表意见, 尽量避免人为犯错。同时也要对中小企业主营业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事前、事中审计,不管是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还是费用预算环节,在口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该就能被及时地发现。然后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使得企业存在

风险的可能性进一步的降低。 (2)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制度己基本建立,企业必须进一步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经济利益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实施经济利益审计势在必行。经济利益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依照一定的标准,对企业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效益的优略,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以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

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具备财务、审计的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企业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的执行情况。要编制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实施方案,要搜集更为全面的资料。在之后的审计报告中着重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2. 2. 4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随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不的断扩大,对内部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延伸了的内部审计业务不仅需要懂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既有财务知识、审计知识又有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在内部审计门中,不仅要充实人员数量,更要注重人员的结构。第一,内审部门要提高部门原有员工的知识储备,对其进行内部审计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还要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资格考试和业务考核制度,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第二,要招录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的各种知识型人才,例如熟悉内审计业务的人才,具备企业经营管理、懂得经济法律知识的的复合型人才等等,把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建设成一支高素质、专业知识多元化的内审专业队伍,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做贡献。

1.3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考虑的因素,coso的报告中也指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而在企业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中,财务风险才是重要的风险,为了使企业尽早地“嗅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中小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1. 3. 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成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财务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拥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结构,是做好风险预警第一步。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结构的建立是比较灵活的,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风险预警,也可以从企业其他的管理部门,例如内部审计部门、财务部或企业管理部门等抽出适合的人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为了使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正常的运行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其成员必须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内部审计知识及企业管理、法律、评估等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下,独立开展自己的业务,是企业能够更好的运转。

(2)财务信息的传递、收集系统。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的信息库,是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关键步骤。预警信息库中的信息资源,是原始警源信息向预警指标提供的数据结果。该信息库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财务报表、各种交易处理信息、各种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宏观经济局势信息等各类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影响的信息资源。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的 管理制度,在系统性、预测性、动态性、及时性的基础上使信息库中的信息能够顺利传达。预警信息库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对财务状况的分析、监控的原始数据信息、信息都是来源于此,能保证信息的及时、因此在具体运作时,要对该库进行必要、及时、有效地维护与更新, 政策这样才动态、正确、有效地运用在财务预警体系之中,使财务预警系统能有效分析企业现状,进而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 (3)财务风险分析系统。它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其信息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的事件,并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原因、可能造成风险的类型及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具体的参考数据。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都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分析指标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独立变量指标和综合变量指标。

企业在选取和构建财务预警评估指标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科学性:所选取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指标系统的建立应当根据有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原则,选择含义准确、深刻且便于理解、计算及分析的指标,以便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全面性:这要求企业在选择财务预警指标时必须尽可能全面地选择各种指标,以免遗漏某些重要事项的有关的信息。第三,简洁性:在选择财务预警指标的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要做到财务预警指标尽可能的少,但是所包涵信息量要尽可能的多,把简洁性和全面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以避免由于重复作业而增加财务预警工作的困难和成本。第四,系统性: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一个由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因此,指标系统应当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动态发展变化的需要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4)财务风险处理系统。在财务分析系统通过各项指标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分析好之后,中小企业就应该根据这个结果,通过处理系统为企业制定防范、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的一系列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使企业提高抵抗这些风险的能力,或者化解己经出现的财务风险,尽量避免或者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处理系统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最终环节,在这个环节就可以直接看到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2. 3. 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体系

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体系具体有两大类型,分别为独立变量指标和综合变量指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1)独立变量指标

独立变量指标是指利用单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独立变量指标有 下面几个: 1)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少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2)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3)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下,但最低不应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4)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否则相反。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

5)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二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二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

前利润一基期利息)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2)综合变量指标: 综合变量指标是指综合多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综合变量指标有: 1)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二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额二实际销售额一保本销售额。这个指标是反映效益风险大小的综合指标,用百分比表示,警戒值为10%, 10%以下为危险区,10%至20%为值得注意区,20%以上为安全区,比值越大,企业安全程度越高。

2)资金安全率。资金安全率二资产变现率一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二可变现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可变现资产包括现金及其等价物、良性债权、适销存货和可变现无形资产等。该指标的警戒值为0,一般来说,指标值大于0,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指标值小于0,企业财务状况己陷于险境。

独立变量指标以分析单个财务比率为基础,从不同角度预测企业破产、拖欠偿还帐款、透支银行存款、无力支付固定费用等财务危机。但独立变量指标没有界定不同比率对企业整体风险影响的权重,不能很好地反映各比率交替变化的情况。而综合变量指标以分析多个财务比率为基础,强调盈利能力对企业的影响,同时综合变量指标界定了各个财务比率对企业整体风 险影响的权重,能从总体角度检查企业财务运作,有利于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 2.4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对降低内部控制成本、提高内控有效性至关重要,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和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 2. 4. 1树立企业家意识,打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企业家文化,也许中小企业在成立时就带有与企业家的价值观、能力等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因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审时度势地打造并践行企业文化,显得及其重要。这要求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对企业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需要对企业文化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努 力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成为企业文化精神的化身,通过言传和身教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启发和带动全体员工形成企业文化模式;二要善于发现和树立榜样。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和模范人物来鼓舞全体员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5.4.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中小企业来说,人才同等重要,在中小企业创立初期,一般都是家族式管理,但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家族式管理的问题逐渐暴露,

要想破除家族式管理,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评估现在的人力资源状况,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做好招聘人员的准备;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现有人才的发展,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不单单只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员工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激励调动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2.4.3塑造健康良好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升华,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自觉形成的,经过全体员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是企业经营方针、经营思想、经营作风、精神风貌的概括反映。笔者认为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企业精神应简洁生动,不拖沓,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工BM公司的工BM就是服 务;波音公司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代表公司等,都简单明了,生动感人。企业精神形成以后,就会产生很大的有形力量,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通过培育和再塑企业精神,有利于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培育企业精神,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首先,以企业精神为指导,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把企业精神有机的融入到企业每一项工作,在员工中培育形一种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集体意识;其次,中小企业应让员工感到自己与企业的紧密联系,让员工有归属感,员工主动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企业与员工塑造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总之,培育企业精神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企业要注重培育与时俱进又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企业精神。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在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中小企业还应注意始终贯穿以下两点: (1)鼓励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如果一个优秀的企业没有好的创新团队,最终还是会被社会淘汰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模仿,轻创新,缺乏个性。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应注意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国外企业成功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同时与时俱 进,保持时代特色,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从而表现出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创新时,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思维定式的禁锢,尊重员工的个性,充分信任员工的能力,赋予员工一定的权力,并提供其施展才能所

必需的资金保障和环境支持,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中小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具有时代特色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建设应具有战略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小企业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在企业创立之初就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的远景发展规划、目标联系起来,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最终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结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阐述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1)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员工人数少、组织规模小、产品业务较单一和发展速度较快等特点,其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施行上有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并不乐观,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数据分析,得出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内部环境基础薄弱、内部监督不力,以及缺乏风险管理体系等。

(2)然后根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原因,包括企 业治理结构不规范、中小企业文化落后、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以及风险管理不受重视等。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包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本文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依据内部控制规范,借鉴现代企业制度,阐明了中小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应考虑的因素和注意的问题,以其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论文资料 第1张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大全)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