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文献研究法与文献综述(全文)

文献研究法与文献综述(全文)

文献研究法与文献综述第一篇:文献研究法与文献综述2研究概念与文献综述2.1相关研究概念2.1.1 生态设计2.1.2 滨水景观2.1.3 河涌整治2.1.4 东濠涌2.2文献研究综述2.2.1 国内相关研究2.2.2 国外相关研究3相关案例。

文献研究法与文献综述

第一篇:文献研究法与文献综述

2研究概念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研究概念

2.1.1 生态设计

2.1.2 滨水景观

2.1.3 河涌整治

2.1.4 东濠涌

2.2文献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

2.2.2 国外相关研究

3相关案例研究

2.3.1 广州荔枝湾涌

2.3.2 广州猎德涌

2.3.3 广州花地河

2.3.4 广州大沙河

2.3.5 广州亚运城水系

4东濠涌景观整治工程

4.1 资源调查及场地分析

4.2 项目建设主要影响因素

1) 社会需求

2) 环境条件

3) 文化背景

4) 经济利益

5) 用地资源

4.3 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4.4场地规划与景观设计

总体规划

景观设计

设施布局

4.5生态设计与工程措施

植物

水景

小品

4.5新技术与新材料运用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问题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二篇: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研究的文献综述

淮阴师范论文

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21世纪以来对《李白与杜甫》的研究,一方面承接20世纪末的研究而来,另一方面又在学界回顾总结百年郭沫若研究历程及其得失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深入与拓展。因此,在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与第一阶段有所不同。胡可先《论(李白与杜甫>的历史与政治内涵》从郭沫若写作出版《李白与杜甫)的历史和政治背景的考察人手,同样认为“《李白与杜甫》不完全是一部文学研究著作,可以说是一部政治著作,或一部历史著作”,胡文既不满前一阶段“挑刺”式的研究是一种“庸俗的批评”,又认为郭沫若过于紧跟政治形势以至影响其学术观点,是知识分子应该记取的教训。

关键词:郭沫若

文革

李白与杜甫

民族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自1971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经历了近40个年头。从近40年的研究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该书出版到1981年的前10年,学界经历了从好奇、惊讶到批评的变化,1979-1981年出现了对该书学术观点的批评高潮,一大批论文围绕其扬李抑杜倾向、阶级分析方法、李杜作品误读、历史人物评价等问题展开批评和争论,而以批评的声音为主导;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近20年间,对该书的关注进入一个相对沉寂时期。21世纪这一时期 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该书的写作动机及其主旨的广泛探讨上,有政治迎合说、情感寄托说、人生总结说、人格解剖说、审美取向说等,众说纷纭。

一、 批评期

1979年第4期)、张德鸿《对<李白与杜甫>中几个问题的管见)(《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匡扶《对(李白与杜甫>的几点疑义)(《文史哲》1980年第3期)诸文,则主要通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杜诗的辨析,说明郭沫若“苛责杜甫”⑦如郭沫若分析杜甫《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二句说:“既认识了这个矛盾,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个矛盾,也就是说你究竟是站在哪一个阶级的立场,为谁服务?”‘嗍’刘世南认为这样脱离时代的过高要求,就是典型的“苛求古人”③。臼上述论文注意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沫若在解说李白诗的时候,又特别地拔高其思想意义,最典型的是他对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三“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的解释,说是李白“看到农民在湖边屯垦,便想到要更加扩大耕地面积” ⑧‘艄批评者认为是郭沫若穿凿附会,并非原义。伪因此,刘世南在其论文中指责郭沫若:“对李白曲意回护,对杜甫深文周纳”。这代表了当时批评者的相似观点。

关于《李白与杜甫》对李杜的评价,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从这两个唐代诗人的不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分析,肖文苑、张殿臣、李保均、陈昌渠、刘夜烽、张式铭、张步云的论文都涉及了这一问题的讨论。多数论者都倾向认为,李杜二人,代表了不仅唐代,1

淮阴师范论文

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准,由于创作方法不一样,因此,没有必要,也不能对他们作硬性的比较评判,分出优劣,他们用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取得了古典诗歌的辉煌成就,他们的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发扬,郭沫若贬低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积极意义,是不公正的。陈昌渠的文章虽然是与李保均争鸣的,但他们都认同李杜=人的不同创作方法,陈文则试图从历史上社会和读者更需要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角度,来解释何以杜甫历来受褒扬多的原因。张式铭通过对从古至今李杜评价历史的考察后认为,历来关于李杜优劣的争论,“实质是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如何评价的问题”,之所以多扬杜抑李之论,是因为评论者习惯于用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衡量李白的浪漫主义艺术作品,他表示非常同意郭沫若1962年写的《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中的观点:“最好把李白和杜甫的结合起来,李白和甫的结合,换一句话说也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宾主义的结合。”18刘夜烽则分析了李杜二人在各自擅场的体裁领域里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说明他们在创作手法上各有千秋,不能随意抑扬。

二、 沉寂期

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一个研究动向,是在总结反思学界批评《李白与杜甫》的同时,开始变换角度对此书进行审视,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见解。

刘纳《重读<李白与杜甫>》把寻味的重点放在了郭沫若晚年写作此书的动机上,明确提出此书“不是一本经得起推敲的著作,它缺少学术著作所要求的严谨与郑重”。“在‘人民性’的标准尺度和扬李抑杜的评价表层下面,隐然藏着作者不便明言的衷曲和异常微妙复杂的心绪”。通过重读,刘纳发现《李白与杜甫》研究李白、杜甫二人,重点不是他们的诗歌及其艺术成就,而是他们的“人生”,因此认为郭著是僧李杜在“总结人生”,其所思、所

忆、所悟,都在书中有脉络可寻。关于郭沫若厌恶杜甫的原因,刘纳也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与其说郭沫若厌恶杜甫,不如说他更厌恶道貌岸然的‘圣人君子’形象,不惜以很多难以使人宾服的夸张之辞去做逻辑颇奇的辩争,同时,他又不得不绕开厌恶杜甫的更真实因由,而将论争置于‘人民性’的尺度之下。”[28胡可先《论(李白与杜甫>的历史与政治内涵》从郭沫若写作出版《李白与杜甫)的历史和政治背景的考察人手,同样认为“《李白与杜甫》不完全是一部文学研究著作,可以说是一部政治著作,或一部历史著作”,胡文既不满前一阶段“挑刺”式的研究是一种“庸俗的批评”,又认为郭沫若过于紧跟政治形势以至影响其学术观点,是知识分子应该记取的教训。

129J

三、新阶段新发展

21世纪以来对《李白与杜甫》的研究,一方面承接20世纪末的研究而来,另一方面又在学界回顾总结百年郭沫若研究历程及其得失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深入与拓展。因此,在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与第一阶段有所不同。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使用日益普及,通过网络发表意见,越来越成为流行形式。近十年见于网络的关于郭沫若及其《李白与杜甫》的各种言论,不再局限于学者,各种社会身份的读者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体现出盲说者身份多元化的特点,有人根据这种情况划分出学院派和草根派,或者主流言论和民间言论。作这样的区分未必合理,但它揭示了网络给学术行为和话语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却是不争的事实。

淮阴师范论文

《李白与杜甫》写作动机和书的主旨成为近些年来人们热议不衰的话题。稍作梳理,圭要有如下观点:政治迎合说、感情寄托说、人生总结说、人格解剖说、审美取向说。

此外,关于李杜评价问题,谢保成《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审视“李杜并称”和“扬杜抑李“两种文化思潮——兼论郭沫若的李杜研究》认为,从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发展演变过程看,关于李杜的评价问题,不是“扬杜抑李”与“扬李抑杜”的对峙,而是“李杜并称”和“扬杜抑李”的消长,认为《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性情和理智交融的产物,因此,该书主观上有感情寄托,客观上又具有不容抹杀的学术价值。N程凯华《郭沫若论李白与杜甫》认为,郭沫若“文革”中作《李白与杜甫》所表现出扬李抑杜倾向,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思想逆转”,有其复杂的原因,并不能代表他对杜甫的一贯评价。“文革”结束以后,他又回到了肯定杜甫及其诗歌的正确立场。【4

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以来,当人们联系“文革”的特殊政治文化背景和郭沫若的身世遭际思考作者写作《李白与杜甫》的动机与主旨时,开始对此书的纯学术性质产生了疑问,随着种种疑问的蔓延,研究者觉得郭沫若对李杜的评价,可能不是简单的学术标准与尺度的当与不当的问题,中间也许包含着作者某些隐晦曲折的情怀和寓意,迄今的诸“说”未必就是郭沫若写作动机的正解,但毫无疑问,这样开阔和深入的思孝,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李白与杜甫》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该书真实动机和主旨的全面认识,有利于研究者对该书价值与不足的准确评价。显然,这一进程远未完成。首先,《李白与杜甫》是不是学术著作,学界尚无一致的结论;其次,如果它不适合用学术著作的尺度来进行评价,又用什么标准和尺度来评价此书的得失,研究尚未涉及这一层面的问题;第三,关于此书的写作动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有利于人们开阔思路,但究竟接近真实的写作动机是什么,尚未提出得到学界信服的依据,中间既有对“文本”全面分析把握不够的问题,也有可资使用的“背景”材料不充分的问题;第四,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研究评价《李白与杜甫》,我们怎样看待该书本身的得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需要深入思考那些隐藏在文本中间及背后的种种“所以然”,作为我们的借鉴与启迪,应该更有现实意义。

[1]匡扶,对,《李白与杜甫》的几点疑义【J】.文史哲,1980(3) [2]刘世南.对《李白与牡甫》的几点意见【J】.文史哲.1979(5).蒋选雪.<李白与杜甫)一书读后【J】.扬州大学学报.1980(2). [3]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郭沫若全集-历史嫡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式铭.《关于李杜优劣论》【J】.湘潭大学学报,1981(3). [5]刘纳.《重读李白与杜甫》【J】,郭沫若学刊,1992(4). [6]胡可先,论《李白与杜甫》的历史与政治内涵【J】,杜甫研究学刊,1998(4) 3

淮阴师范论文

[7] 萧涤非.关于《李白与牡甫》【J】.文史哲,1979(5). . 4

第三篇:小微企业成长中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大型企业的改革,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力和剩余劳动力,保持了社会稳定,特别在维护市场有序的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近年来集中精力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小微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其中融资的问题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 。因此,如何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小微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探讨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从多个角度研究的。 1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

1.1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世界性难题——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问题,是由 Macmillan 在 1931 年在《麦克米伦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Macmillan Gap)。“麦克米伦缺陷”指出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中小企业对债务和资本的需求数额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即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该理论认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的因素是企业规模。

Malnell & Hodgman 在 196l 年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成立时间较短,只有较少或没有信贷记录,银行无法通过信贷记录来考察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企业贷款申请的通过率较低,较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支持。

55%的小企业选择通过传统的银行借贷实现融资,但1998年Udell & Berger 指出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息统计不标准。外界很难掌握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加剧了小企业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

1.2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研究,基于传统的金融理论与企业理论,分别从资金供应方与需求方即金融机构与企业两个角度出发来详细分析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

信用额度贷款和抵押贷款是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形式,80%的小企业贷款是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的;55%的小企业的融资是通过传统银行借贷的融资方式进行

的。但是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中仍然存在着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不足、创业投资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1]。

韩杨(2012)指出体制和机制是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原因[2]。商业银行的贷款机制不利于小微企业的融资,其对风险的厌恶以及内部缺乏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信用评级、信用担保等具体技术,无法对小微企业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评价,使得商业银行倾向于对其能直观判断风险较小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如有可观的有形资产的小微企业或近年来某些发展较好的行业的小微企业。赵亚明(2012)在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指出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调整对小微企业的冲击,是造成小微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

[3]。人民币汇率变动、货币政策调整、国际金融监管的加强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之路更加艰难。

除了不利的外部条件,小微企业内部也存在着不规范的组织管理、缺乏历史信用记录(或信用等级不高)、民营企业资产规模小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了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4]。从融资渠道、方式的角度分析得出,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存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缺乏良好保障,内源性融资占比高、融资能力差,外源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等主要问题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总体情况和有代表性的企业融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是由企业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我国市场经济总体水平的落后和国家金融体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决定的。在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诸多因素中,金融体制的不健全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2小微企业融资难解决之道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殷孟波(2003)通过羊群效应和前景理论两个理论详细分析了银行热衷于为大企业提供贷款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原因[5]。

韩杨(2012)在详细阐述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现状及与商业银行博弈的基础上,从融资环境、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三方面提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综合性对策建议。其中融资环境方面政府应当: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与规范非正规金融;建立和健全中小金融机构;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商业

银行应当:创新信贷产品;改革信贷管理办法;完善客户经理制度。小微企业自身应当:提升自身能力;加强企业信息体系建设;树立企业诚信意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杨慧慧(2012)指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重在完善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的多层次间接融资体系[6]。鉴于银行体系与小微企业融资关系密切,并且对国家金融政策的执行度较高,在现行条件下,着力于完善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的多层次间接融资体系对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至关重要。同时应大力丰富间接融资体系的投资主体,对大型和中小型银行的主要职能给予引导和区分。合理引导民间信贷资本。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间接融资金融机构在巿场资源配置上的重大作用。

刘颖(2003)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缺少政策的扶植和银行行业的准入限制是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问题的原因所在[7]。赵亚明(2012)指出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在短期内采取差别化的金融政策是有效的对策。但从经济转型的长期趋势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合理规范民间资金借贷,构建一个专业化和多层次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才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途径。

华黎,姚四清(2013)结合小微企业经营中存在困难,指出财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必要性[8]。建议政府应该在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政策扶持,如在创建期以减免所得税、延长亏损抵免;发展期以鼓励自主创新;成熟期以投资抵免等相应财政税收政策予以扶持,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

李建林(2013)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分析指出,应当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同样,刘金(2013)指出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之路。

3研究评述

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其优势的存在,因此融资困境的解决更有其存在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小微企业成长中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大多数学者认为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韩杨,2012;杨慧慧,2012;刘金,2013;李建林,2013),并且建议应当完善金

融支持体系,以解决小微企业成长中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但是以上研究并没有结合当前市场经济不景气所催生的小微企业转型这一背景。由于市场不景气,小微企业利润下滑对小微企业融资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拟结合当前小微企业转型这一背景,从小微企业营收与资产对其借贷的影响,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小微企业的成长,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总之,我相信,通过小微企业自身的完善和金融机构、各级政府在政策上进行调整,会使小微企业筹资问题得到很好的优化解决,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References:

[1]. 李建林与赵玲,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探析. 当代经济, 2013(01): 第34-37页.

[2]. 韩杨,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2, 吉林大学. 第 77页.

[3]. 赵亚明与卫红江, 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 经济纵横, 2012(11): 第56-59页.

[4]. 刘金, 从融资渠道探析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4): 第70-71页.

[5]. 殷孟波, 翁舟杰与梁丹, 解读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谜团的新框架——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视角. 金融研究, 2008(05): 第99-106页.

[6]. 杨慧慧,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2, 安徽大学. 第 73页.

[7]. 刘颖,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第319-324页.

[8]. 华黎与姚四清, 小微企业财税金融支持的需求与政策. 开放导报, 2012(04): 第67-70页.

第四篇:幼小衔接研究文献综述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幼儿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幼小衔接问题成为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同时也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更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幼小衔接的问题及对策,他们认为幼小衔接这一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幼儿阶段开始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就会使得更多的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受到更小的影响,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早在1979年,布鲁芬布伦纳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上的过渡。”布鲁芬布伦纳纳的生态学理论为有效衔接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使得幼小衔接有据可依。从出现至今,幼小衔接问题始终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最初的只关注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到现在的小学、幼儿园、家长三方互相协作,使得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更为现实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古语说得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教育要关注幼儿,为幼儿提供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持,是的幼儿教育进行得更加顺利,更有利于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进过大量的资料查阅,拟从幼小环境差异、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管理工作、幼儿社会适应等方面做具体的梳理综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国外研究

布鲁芬布伦纳早在1979年就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他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生上的过渡①。”布鲁芬布伦纳的系统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加强微观系统的联系来实现最优的发展。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伦纳在1979年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他认为幼儿所处的生态系统包括四个系统: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中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之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地影响②。

(一)国外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

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过程的关注和担忧是国外研究内容的一个重点。麦金泰尔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安全(独自乘坐校车)和学业方面(知识!学习兴趣); ①②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同时也比较担心儿童的社会化,特别是儿童的友谊!与他人相处以及专注于学习任务的能力。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该研究显示家长更关注的是儿童在学校的情绪适应问题。另外,澳大利亚的家长还关注到儿童的如厕、饮食、喝水、卫生等与生活相关的具体问

①题以及安全、儿童入学年龄等问题。

(二)国外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在入学准备期望方面,早期国外研究表明教师认为儿童学业技能的重要性次于社会性技能。在韦斯特的研究中,教师列出了入学准备中儿童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身体健康;能够用言语表达他们的需要;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好奇和热情"新近研究表明,教师认为社交技能!对于他人的感情敏感并且能够分享的品质都很重要。另外有研究发现托幼机构和学校教师对于入学准备的观点有所不同。学前机构教育者比小学教师更强调学业技能对于入学准备的重要;小学教师则更强调儿童对于学校的情感态度和儿童对小学生活制度的适应学前机构教育者和小学教师都认为儿童入学的年龄是影响幼小衔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国外研究中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国外研究越来越关注到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认为儿童能够在幼小衔接中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的话语权得到尊重,这越来越被视为儿童人权的一部分。国外研究者调查了儿童自身关于入小学时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看法,结果显示儿童认为自己应该了解有关交往和互动!学校规则!做事的方法和程序!班级和教师等方面的知识,在情绪情感和学习能力方面做好准备等。其中,同伴关系、学习能力、学校规则与做事的方法程序是提名最高的几方面。与此类似,道科特对澳大利亚儿童的调查也发现,儿童认为规则和情感态度是影响幼小衔接的最重要因素。同样,德国、冰岛和意大利的有关研究也显示儿童都认识到了幼小衔接中个体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二、国内研究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对于幼小衔接的概念界定,宏观上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连接状态;微观上则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因素。幼小衔接的问题作为重要问题,国内的很多学者都对其有颇深的研究,各自对幼小衔接也有不同的认识。赖瑛学者认为幼小衔接要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⑥。这一观点与国内许多学者的观点相一致,有些学者只关 ①②

③④

⑤ Dockett,S.Perry,B.Transition to school.UNSW press,2007: West, I, Germin-Hausken,E&Collins, M.Readiness for kindergarten: Parent and teacher belif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NCES93一257,Washington, DC,1993. In Dockett,S. Perry,B. Transitions to school. UNSW press, 2007 ③ Lin, H一L, Lawrence, FR & Gorrell, J.Kindergarten teachers’views of children’s readiness for school.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3,18(2): 225一37. In Dockett,S. Perry,B. Transitions to school.UNSW press, 2007 ④ Margetts, Kay. Transition to school. What children think about how it works and how it is going to bedifferent thins? Summary o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EECERA Conference,2008 ⑤Dockett,S&Perry,B.Starting school: What do the children sa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Care, 1999,159:107一19 ⑥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注到宏观层面上的幼小衔接,而赖瑛学者则提出了幼儿身心发展这一理论,使得幼小衔接更加贴合实际生活,为幼儿成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奠定了基础。关于幼小衔接的内涵界定,安红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他强调二者衔接的一个平衡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幼小衔接的期望①。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同属于不同阶段的教育,其本身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之中,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幼小过渡中的问题,使得幼儿能够更快的接受小学生活状态。

2.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环境差异对幼儿进入小学后会产生很大的身心影响,有些幼儿接受不了新的环境,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星学者从幼儿的视角全面的阐述了幼儿园与小学环境的差异对幼儿身心的影响,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化使得儿童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以及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不一致,对儿童的学习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制度以及生活管理不同是栾萍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的观点: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时间较多,中午有午休时间,生活管理比较宽松;而小学教学时间较长,生活节奏相对简单,作息制度十分严格②。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有些幼儿适应不了改变了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学习上也会出现问题。

3.师资力量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影响

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成为不可避免的弊端,有很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都有重视这项因素,并针对其因素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究其情况太过于现实,解决起来难度较大,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张红学者对幼小衔接过程中薄弱的师资力量有这样的看法,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学规律,小学教师不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两者始终没有办法相结合,原因都在于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使得幼小衔接出现很大的漏洞③。关注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学者还有陈景凡,他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大纲、幼儿心理特点等方面说明缺乏既了解幼儿特点又明白小学教学活动的师资力量④。他的论述更加全面具体,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深刻影响。

4.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与协作

幼小衔接若想平稳过渡,离不开幼儿园与小学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也关注到这一点,并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研究。郭小红从两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一是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使得二者互相不够了解,无形之中加大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为幼儿平稳过渡带来了负担;二是幼儿园与小学同时缺乏协调工作,没有主动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适时地进行调整,使得幼儿对新的环境产生很多的不适,学习和生活上面临困难⑤。不同的问题每个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针对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缺乏沟通,王雅明 ①②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 ③张宏.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④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⑤郭小红.关注幼小衔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学者是这样认识的,他认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主体是幼儿园,幼儿园做了更多的努力来适应小学的发展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并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缺少与幼儿园的互动,造成幼小衔接教育的单一性①。与郭小红学者不同的是,王雅明明确地将幼儿园视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充分论述了幼小分离、教育单一性的现状。

(二)幼小衔接对策研究分析 1.幼儿园、小学、家长三向联系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与小衔接过程中,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国内研究学者有少一部分意识到了家庭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针对其认识,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著名学者李玉杰这样认为:幼小衔接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幼儿园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并熟悉小学的环境与学习情况,增强适应性。另外幼儿园也要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让家长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足的地方,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②。以上研究确实涉及到三向合作的方面,可是可行性有些欠缺,在可行性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方面要数王慧学者了,他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三向合作的实行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他这样论述自己的观点: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可以针对本班的工作与实际,召开家长会;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知道家长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各方面的准备;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的组织和开展工作,这些具体的作法可以为更多的幼儿园所采用,具有高度的采用价值。另外针对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有以下具体措施:幼儿园组织参观小学校园、观摩小学上课等活动。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通过图片等方式帮助育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生活,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③。

2.重视儿童教育

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对小学的适应能力较弱,多小学环境、生活、学习等因素适应慢,使得身心受到影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因此,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策主要是从加强幼儿入学前的培养以及增强幼儿自身能力两方面做具体的论述。学者黄丽清针对幼儿社会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幼儿社会适应性应从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与任务完成的能力、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论述中关注了幼小衔接儿童适应弱的最关键点,提出了加强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举措,为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提拱了保障④。幼儿进入小学学习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心理素质以及本身的兴趣,这些因素影响了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与生活,因此要重视幼儿进入小学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幼儿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教育。学者陈娟和 ①②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③王慧.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J].幼教天地 ④ 黄丽清.解决幼儿入学社会适应问题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7,(14) 王丹杰早在1995年就发现并关注这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行对可行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首先,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构建别具特色的幼儿观察室,让幼儿在特色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关知识;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丰富课外知识,做好进入小学的知识储备工作。其次,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做好幼儿入学的能力储备工作;最后,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向幼儿提供小学生必备的生活常识,组织好幼儿离园前的教育活动,实现进一步与小学靠拢①。作为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对幼儿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增强幼儿入学的社会适应性,幼儿更好过渡提供保障。

3.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内容目标以及教学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幼儿园与小学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有所改变,另外在教学管理上也需要协调。研究学者赵幼敏和刘磊在幼小管理的角度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教育目标上:要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幼小衔接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衔接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围绕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好全面衔接教育,以降低由于衔接不力带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不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的过渡②。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不同成为幼小衔接的阻碍因素,因此必须的采取措施对此进行解决。

幼小衔接作为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是当今社会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更好的解决,将会长期存在于社会中。通过对已有教育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幼儿教育角度来看,要重视幼儿教育社会性适应的培养,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幼儿进入小学的自信心,做好各方面的储备工作;从教师的角度,幼儿教师要与小学教师建立深厚的联系,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不断更新陈旧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培养最新的观念;从教育机构的角度,要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合作,幼儿园要深入了解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小学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要适时进行调整,做好小学与幼儿工作的协调与运作,使得幼小衔接平稳过渡;从政府工作部门的角度,政府部门要对幼小衔接采取高度关注的态度,制定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有效衔接顺利进行,对于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政府要进行监管,争取尽早的遏制这一情况对幼儿的影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衔接问题,研究问题一定要深入到本质层面,切勿根据表面现象作出没有切实意义的研究。现存的研究确实指出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但是问题太过于表面化,提出的意见也不够符合现实情况,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因此,幼小衔接的问题需要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关注过程中深入研究,剃出家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幼儿向小学的过渡顺利并且平稳。

①② 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赵幼敏,刘磊.幼小衔接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行业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2]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3]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4]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5]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6]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7]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8]崔淑婧,刘颖,李敏谊.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趋势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04) [9]赵艳杰,吕晓.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10]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11]吴亚英.帮助孩子从容入学的家园合作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12]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 [13]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 [14]尹芳.从教师专业化看幼教与小教教师教育衔接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

第五篇:美术语言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美术语言的探讨和研究,一直以来就是美术界的热点,是理论家和艺术家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历来的文献著作中,专门论述语言和在论述绘画思想和画评中论及语言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在这些文章中,从不同的侧重点谈到语言,有代表性的论述方式和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从材料的角度论及语言

陈璐的《材料·观念·艺术语言》专门论及了材料与语言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材料的变革演绎着观念的更新,而观念的置换则决定着材料在艺术中的语言价值和意义,材料和观念的变革是艺术演进和发展的主体,是它们的变革带来了艺术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带来了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和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人类艺术从观念到形式的演进,都与艺术材料的变革紧密相连。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恰是在观念的变革下,艺术材料变革所带来的艺术语言从形到质的演变结果。并得出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材料——艺术的材料——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类关于材料的观念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一部艺术的语言方式演变的历史。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观念变革下材料对艺术语言的开掘从外部向内部的延伸。材料使艺术得以存在和彰显,还使艺术得以物质呈现。纵观人类利用材料来创造艺术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艺术材料被发现发明和应用,都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的被创造和应用。对材料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外部形体到内部蕴含的发现延伸过程。早期对材料的认识局限在材料的外部形态上,即对材料的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感性和直觉上的认识。使材料在艺术里具有了一种单纯的规定性,及材料仅作为艺术的语言——一种交流符号的物质载体,一种艺术的媒介形态而存在。随着对材料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在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因素的包裹下,材料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性。艺术家们对材料观念性的认识从材料外部形态向材料内部蕴含转化,使材料本身的言说力被发现、挖掘、张扬和意志化。而艺术语言,就在材料自身的自然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和表现中得到新生。 第二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在材料中由代语向自语的转变。即从材料代语(艺术家用材料说话)到材料自语(艺术家让材料说话)的过程。当材料在艺术之外时,它们自身并无艺术语言可言。但当某种材料被艺术家选中,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艺术语境中时,它们就成了一种语言。在人们对材料的观念性认识还处于对材料外部形态的认识层面时,材料的言说力并没有自主性。尽管其某种语言因素可以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发生决定性作用,但它在实际上却实质性地被动受制于艺术家,成了艺术家思想和意志的代言者。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中的材料仅作为艺术语言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就成了不可辩驳的事实,而“艺术家的创作是艺术家在用材料说话”就成了一种当然。20世纪下半叶,“让材料自己说话”的观念在艺术中几乎成了一种艺术家的创作自觉。那些极具前卫意识的艺术,用现成的生产生活用品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起了一座通道。材料自身语言内蕴的呈现和张扬,使人们的理性思维直接通向的不是对“艺术是什么”,而是“生活是什么”的深刻思考。由此,艺术材料由代语走向自语,艺术力量的显现由艺术技巧转向材料自身言说力的显现。

第三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的呈现。纵观人类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因各历史时期不同观念的影响,人类艺术语言还经历了一个由社会性语言向个体性言语、由语言的有意结构到有意解构(即有意拆除结构)的转变和发展。自古希腊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观念都约定俗成地继承着一种话语的“中心主义”的原则。一定艺术历史中艺术材料的语言,总是囿于一个体系(古典的体系),遵守一种规范,自觉体现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和观念。正是这种艺术“中心话语”统治艺术语言观念的反映。随着对材料在观念认识上逐步深入,强调个体性言语“多话语并存”的艺术思维方式使艺术家开始反抗“中心话语”观的束缚和局限。艺术“材料”的概念被重塑——除了传统概念里的那些艺术材料外,所有被艺术家发现了并欲彰显其言说力的元素,均进入了艺术领域而成为艺术的材料。其结果是艺术语言的发展由单纯走向了丰富,“艺术”的概念被重组。现代主义以及继之而起的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纷呈,是新的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呈现的最好证明。

刘平的《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一文,也认识到在西方油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材料本身。在现代油画中,形式和内容的位置彻底颠倒过来了,内容变得好不重要,形式才是最关键的,艺术的自律迫使绘画向内部挖掘自身的特性。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担忧,即现代绘画越来越固守在对材料的玩弄里。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中,也说既然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和现实关系的差异性策略,从而实现有价值的文化批判,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家,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语言的实验性。并在其创作中,试图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材料的表现力:一是对材料人文含义表达的探索,再就是对材料制作的技术含义的研究。刘刚认为,材料的本性在根本上就是它的物质性所引发的人文主题,在别人看来那是些废弃的材料,一旦被我运用于绘画语言,让其进入一定的文化语境,它的表达性也就由此而生。

二、从绘画语言的心理角度进行解读

代表性的有黄超成的《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把绘画的视觉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心理的角度进行解读。

黄超成借用阿恩海姆等心理学家的理论,说明图像具有情感,艺术家利用这种特性把图形传达情感的作用用于艺术表达,构成了绘画语言的重要部分。并对绘画语言做了定义:绘画语言是指画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艺术作品获得的视觉感受形式。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运用、色彩原理运用和笔触、明暗运用等绘画技法。绘画语言是作品的最后实现阶段,它决定着作品的外在视觉效果。

对绘画语言的理解,归结为传达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说话或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和感情,而在绘画中,艺术家则以颜料、色彩、形状、线条等方式来传达思想和感情。比如抽象画用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表达一种纯粹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构成是作者对自然或内心你感受的对比,它就是绘画本身,它通过的图形和色彩的不同建构,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映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

同时认为绘画语言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功能。比如线条是绘画里最基本的表达手段,作为一种图画的媒介,其功能不仅可以客观地描绘对象,并可以从主观上来暗示感情,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色彩在绘画中可以用来创造气氛,象征思想和表现个人情感,即使不用色彩来再现具体的内容对象,色彩本身的构成秩序也同样能保险情绪和情感。 他认识到绘画语言的重要性,说一幅画可以有内容,也可以没有内容而只有形式,可以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但不能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具体的倾向。但把绘画语言的功能还是倾向于表现情感。如艺术家画的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抽象画,那他必须要运用极有个性特征的色彩、线条、图形、笔触、构图来表达出某种非常个人化的情感或情绪;如果艺术家既要表现内容,又要表现形式,那他就必须运用最适合于表现其内容的艺术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

文章最后强调绘画是一种语言。说一些绘画作品技巧很高,在构图、用色和细节的表现上都非常完美,但却成为不了伟大的作品。那是因为它们缺乏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和画中物象以外的意义,它们只是完美的复制了自然而已。并对绘画语言的发展做了一个概况:绘画在过去几千年基本上都承担着为社会、宗教、为政治、为道德教化等方面服务的任务,此外还有着记录图像的功能。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自由地探讨艺术自身的性质。这时候的艺术家更多的思考绘画形式、语言自身的存在价值,而不是依附于某一个主题而存在。现代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对抽象的偏爱和画面的平面化处理,这都是为了使形式脱离自然的约束,从而达到更自由的表达个性、情感和风格的目的。

还有韩国榛的《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重在阐述视觉语言中,行为心理对技能表现即语言表现的作用。即任何一种语言形式,既有它的独立性又有它的局限性。同一种语言形式,由于使用功能的区别,也不可能相互取代。人类在创造和使用语言时,形成语言文字和视觉语言两种。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和传播文明经验的媒介工具,视觉语言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他认为在视觉语言的传达中,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不一定就会获得绘画的艺术能力。举例包豪斯的约翰·依顿教授援引的老子“三十辐共一毂”说明有和无相依存,但无起到本质作用,说明艺术能力是看不见的内在心灵活动。和庄子的列御寇射箭的故事,批评为了炫耀技能而掌握技能,阐明心理定向产生的心理结构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是本质的。

三、对艺术语言的解读 对于绘画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关系上,杨晨光在《自然语言的解读》中认为,绘画借鉴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启发绘画,一幅绘画作品,越是符合自然的语言就越自然、生动。

王光新的《艺术·语言·情感》则从情感因素解读艺术语言。他认为绘画语言是由多种形式因素相融而建立的,不同元素整合成不同的结果,其结果又是由画家情感所决定的,所以绘画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感因素。绘画中的色彩语言、材质语言、造型语言是按照特定的艺术方式构成特定的形式,表达了事物的本质,同时传达了与形式相融的情感体验,即形成了艺术语言的精神品质。

对艺术语言和艺术家的关系,杜俊萍在《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一文中谈到,艺术家们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本身进行探索,而不必关注艺术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才是符合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的;并且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和本体的关注才是精英艺术家。从理论上讲,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的这种内在关联,与艺术语言本身就承载着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价值标准相关联。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艺术语言并不只有描绘、表现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的功能,而且它也在言说的过程中,具有显现、确证使用它的主体,即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价值的作用。

四、从具体绘画门类分析语言

如徐鸿延的《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重在探讨笔墨情趣,认为笔墨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神韵,也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外化。它表现丘壑山川外在形象的同时,还展示艺术家的人品和修养,它在描绘物像内在结构和神韵的同时,还展示着艺术家多方面的理性思考和审美追求。对情感的传达是其最为本质、恒定的特征。同时把笔墨与老子的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说笔墨不仅仅是对自然形色之美的再现与描摹,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自然万物体悟之后的一种艺术升华,其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这种观念必然影响着山水画的笔情墨趣。类似的还有卢培钊的《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从民族审美和传统哲学的背景中,分析线、墨和意。

在吕品田主持的《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言—与中央美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座谈》中,其主题就是靠绘画本身来说话;进人你自己的状态,坚持一种东西;纯化艺术语言的实质和关键;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都是在谈油画的语言问题,例如孙为民特别语言的纯正、特有的美感和表现力,画最重要的是要追求味道或表达一种情趣。马路说他画画时就想跟着画面走,追求天成,不想太多的东西,画面可以通神。刘晓东也说从艺术语言方面怎样判断艺术品的好坏是个关键的问题。朝戈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可以先天规范的东西。张晓凌更是认为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对精神和语言的双重失语感到忧虑。

柏柯村的《个性化语言在油画中的表现透析》,认为油画语言同其他任何门类语言一样,在作品中都可反映出作者对艺术、对人生的探索和理解,以及他所追求的信念。画家在创作前根据题材、自身内在情感的需要会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即构成了油画的个性化语言。作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在创作中实现对油画语言个性化表达的方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深度。油画语言的表达,需要线、面、形、色等多种视觉形式要素。这些要素的运用产生了画面上的组织效果和艺术家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然后从造型、色彩、笔触等方面阐述个性化的审美特性。

五、传统语言在现代题材中的转向

在传统中国画领域,如何使传统笔墨语言面对现代题材,就涉及到传统语言的转向问题。代表性的有吴宪生的《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转化的问题》,认为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载体,当原有的语言已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时,艺术家就会去寻找创造新的载体,即新的艺术语言。在新的语言转化的同时不否认传统艺术语言,是以原有的为基础,是对传统的发展。认为没有艺术院的创造实质上不是创造,对照搬他人或古人的艺术语言来从事的创作实际是一种模仿。所以面对现代人物,应当创造新的艺术表现语言。另外在孟繁玮整理主持的《中国画的现代题材及其与国画语言的关系》中,陈洪绶也谈到现代题材进入中国后,必然要求相应的绘画语言加以表现,但这种语言必须是中国画的而且是现代的,更多的考虑应该是中国画自身笔墨形态的发展。

传统语言在现代的转向,不仅仅是在中国画领域,在油画等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比如张剑的《在具象油画的抽象性语言中寻找空间》一文,就认识到具象油画在影像广泛充斥生活的现代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具象的形象中借用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以独特的抽象性语言,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在莫也的《油画写实语言的对话语境与独语行为》中,也对当今油画写实语言拘囿于自然物象描绘的对话语境提出担忧,认为其必须具有主观精神的客观显现,不然将在艺术竞争中失去自我。

六、对当代绘画语言的思考

对当代语言的思考中,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的失语焦虑的困惑,蒋永青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困惑》一文做了详尽的分析。 在“形式精神”及其表现说局限中,从吴冠中提出形式美开始,到戴士和的《画布上的创造》,针对性的提出把艺术语言的“形式精神”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内心生活”,是否会导向语言弱化?在“现实精神”的艺术困惑中,提到了另一种倾向,即艺术语言的要义并不在于形式自身的内容,而在于其中的社会文化针对性。最终总结出“表达”与“构成”主客二分对峙的深层原因。

在语言手法枯竭的批判这种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性是段炼的《后现代语言的枯竭》。他认为今天在西方,后现代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演变而渐渐淡出了艺术、文化和思想圈,作为后现代遗产之一的艺术语言,如“挪用”、“戏仿”之类,也相应渐趋枯竭。今天在中国,挪用、戏仿等西方后现代绘画语言,仍然是架上绘画的主要语言,例如眼下正疯狂流行的恶搞、大脸之类。但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所面对的问题,与上个世纪90年代所面对的问题,也大不相同。于是后现代或伪后现代的艺术语言,如“恶搞”之类,已经成为弱智的表现。如果这类语言不具备当代意义,没有当代理论的支撑,便只会沦为弱智的跟风,沦为艺术市场的奴隶,沦为一种流氓策略。这种流氓策略,与艺术语言的贫乏和枯竭直接相关。而这种语言上的弱智,与今日艺术的商业化和流氓化倾向相伴随,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如实写照。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一文中,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也对中国当代语言提出了批评,他说艺术家和日常经验保持差异性的唯一方式是建立个性化的语言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是语言大师。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始终没有一种整体的文化批判力量,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没有构造出属于中国人的的话语体系,每次所谓的艺术革命、视觉革命实际上不过是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注脚,而不是一场语言、话语的革命。没有一条具有自身发展逻辑的语言链带,首先表现在中国人当代精神状态的话语体系无法建立,艺术也因此无法渗透进生活经验的层面,无法真正介入社会变革的大格局,形成不了一种真正的批判性力量。因此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艺术家的文化批判本质就是语言的批判。

资料文献:

1、《材料·观念·艺术语言》,陈璐,装饰,2005年第8期

2、《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刘平,美术家,2002年4月

3、《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刘刚,美术研究,1996年第4期

4、《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黄超成,艺术探索,2004年第4期——2005年第3期

5、《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韩国榛,美术向导,1996年第2期——1999年第1期

6、《自然语言的解读》,杨晨光,美术观察,2007年第6期

7、《艺术·语言·情感》,王光新,美术观察,2007年第2期

8、《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杜俊萍,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9、《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徐鸿延,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10、《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卢培钊,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11、《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