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新310国道荥阳路线图(精选)

新310国道荥阳路线图(精选)

新310国道荥阳路线图第一篇:新310国道荥阳路线图310国道巩义段养护现状与分析一.公路概况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平原丘陵地带、中岳嵩山北麓,东距郑州市 82 公里,西距洛阳 76 公里,陇海铁路、 310 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横穿东西。31。

新310国道荥阳路线图

第一篇:新310国道荥阳路线图

310国道巩义段养护现状与分析

一.公路概况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平原丘陵地带、中岳嵩山北麓,东距郑州市 82 公里,西距洛阳 76 公里,陇海铁路、 310 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横穿东西。310国道自进入巩义境内起,先后经过新中镇,竹林镇,大峪沟镇,市区,芝田镇,回郭镇,最后进入洛阳地区,全长约40公里。310国道为二级公路,巩义段内由水泥混凝土砌筑而成,由于年久失修,雨水侵蚀和渗透,加上车辆常年碾压,道路状况十分糟糕。沿线的百姓,更是图自家方便,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临时打谷晒场的大好场所,经常把各种堆积物都堆在路边,有的更是占道堆放,致使路面裂缝、麻面、坑槽等公路病害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尤其在回郭镇段310国道常年积水,道路严重破坏,行驶车道变窄,排水系统不畅,给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310国道巩义段产生的病害及其原因

1、裂缝

(1)、横向裂缝。沿着与公路中线大致相垂直的方向产生的有规则的裂缝称为横向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导致水泥混凝土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大致分干缩裂缝、冷缩裂缝和切缝不及时引起裂缝三类。切缝深度过浅,横断面没有明显削弱,应力没有释放,会在临近缩缝处产生新的缩缝;若混凝土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荷载和温度应力作用下也会产生强度裂缝。此外,在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时,也会导致板底脱空而断裂。

(2)、纵向裂缝。沿行车方向出现的裂缝称为纵向裂缝。原因大约有三类:一是基础不稳定,在行车荷载和水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或因基层材料安全性不好产生膨胀导致开裂;二是混凝土板厚度与基础强度不足产生荷载性裂缝。

(3)交叉裂缝。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称为交叉裂缝。公路运输超载严重,路面板厚度不足或强度偏低,板底脱空基层松散等都可能会导致路面板出现交叉裂缝。另外,当路面出现纵向横、斜向等各种裂缝时,如果养护不及时,路表水沿缝隙进入基层或路基,导致基层和路基浸水软化,在重载反复作用下,裂缝会进一步扩展,如此循环,久而久之,路面就会产生交叉裂缝,甚至出现破碎现象。

2、唧泥和板底脱空

唧泥和板底脱空病害是指板接裂缝或边缘下的基层细料被渗入并滞在板底的有压水从缝中或边缘处唧出,并由此造成板底面与基层顶面出现局部范围脱空。国道排水系统不完善,路基、路面被水浸泡时会使路面产生唧泥现象,进而出现板底脱空。

3、拱起

拱起是指横缝两侧板体发生明显抬高的现象,通常多由接缝被硬物阻塞或胀缝构造设置不当致使板体在气温升高时不能自由胀伸引起。据调查,春秋两季,气温较低时施工的混凝土路面,因胀量较大,更容易出现拱起现象。

三.病害的处治方法

1、裂缝的养护与维修

对宽度在0.5mm以下的非扩展裂缝,可用低粘性沥青或环氧树脂等材料灌注;扩展性裂缝,则沿裂缝凿槽,注入灌缝材料;因混凝土板下有构造物、埋设硬物而产生的裂缝,则沿裂缝开凿后填注灌缝料。若裂缝较宽,应先顺着裂缝把缝两边松散部分凿除,吹扫干净,然后再干燥的情况下,用稀释的沥青在缝边涂刷一遍,再用沥青混合料、沥青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满夯实,表面用烙铁烙平,最后撒盖一层薄的中砂。若裂缝较多,可先把裂缝集中划为一块,把这一块所有裂缝四周松动部分凿成一块凹面然后将尘土吹刷干净并晾干,再用沥青炒砂在上面铺盖成一层厚1—1.6cm的保护层,最后在上面撒铺一薄层中砂。

2、表面的养护与维修

路面表面出现局部性龟裂、剥落、磨光、脱皮等破损时,可在路面板表面破损部位凿除至一定深度,而后在上面做薄层表面处治。采用水泥类材料做表面处理,注重新旧混凝土的结合。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罩面

当混凝土路面板裂缝很多,有全面破损的可能,或表面磨损严重,开始剥落,应采用罩面层法,延长混凝土路面板的使用年限。罩面层一般采用沥青混合料,也可用水泥混凝土罩面。水泥混凝土罩面必须把路面板表面打毛,凿除松动发裂部分,形成一个粗糙的新面,然后再按施工程序进行。

4、整块混凝土板的翻修

当路面出现严重破板、沉陷、板角断裂等病害,应及时对其进行翻修。翻修的施工要求及操作方法为:凿除破碎板块并清理干净,检查基层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出现基层软弹、松散、不板结现象,则要求全部挖除直至稳定层,然后采用C15贫混凝土补强调平,其他施工工序按水泥路面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铺筑。混凝土配合比及所选用的材料,可根据路面通车时间的要求选用快速修补材料。

四.道路破坏的原因分析

1.养护灌缝不及时,水泥混凝土板缩缝、胀缝、施工缝,施工时均是采用沥青灌缝,使用年限一般2~3年,应进行更换。接缝养护不及时,大量的地表水极易通过接缝下渗,基层顶层积水、浸泡、软化造成板底淘空,产生断板、破碎板。

2.路面早期一些病害处理方法不当不及时,如混凝土板断裂,板角断裂等病害就没处理及时,而当时只侧重处理严重病害而忽视对板裂缝的灌缝封水处理,这使地表水渗入,加剧其它病害的产生。

3.对路面中、晚期严重病害投入资金和力量不够,前几年路面养护中是停留在日常养护,小面积人工修补,而对一些板底脱空、错台严重破碎的养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也是导致各种病害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4.水的防治不及时,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的行车作用,路面板块间相互挤压,原路面横缝的填缝料已剥落破损。路面的地表水通过裂缝接缝渗入基层,由于渗水无法从路肩渗出,造成基层软化。在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下,产生唧泥现象将基层细料冲走导致板端脱空、路面板块松动、错台、板角冒浆,最后开裂断板破碎。

五.对310国道巩义段养护的一些建议

1.必须做好预防性和经常性养护工作,做好“防水、治水”工作,做到“四见”即见水必排,见缝必补,见空必灌,见碎必补,不仅要排路面上的水,也要处理路面下的水。

2.加大对混凝土路面养护资金的投入,每年都要对混凝土路面那些靠日常养护无法恢复路面使用权功能的严重病害的处治,巩固和提高路况,确保行车安全、交通畅通。

3.加大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稽查力度,从避免路面受超荷超载作用方面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六.结语

310国道巩义段路面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根据路面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以及巩义地区的水文、地质、气候、交通和公路等级等情况,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相应修补,对于较大范围路面修理,应安排大、中修或专项工程,使路面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只有勤于养护才能保证国道的正常使用,希望巩义市政府和相关的交通部门能尽快解决310国道多年来的病害问题。

公 路 养 护 管 理 课 程 论 文

专业:土木工程学号:080905238姓名:张龙飞指导老师:谷洪亮

第二篇:荥阳市新田地合作社开业致词(10份)

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开业致词 尊敬的给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席庆典的嘉宾。

高村乡党委书记、高村各村的领导们、河南省农业大学教授宋福涛先生、荥阳市工商局的各位领导、河北省惠田合作社、惠田房地产公司、惠田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惠田先生、康明眼镜的总经理唐成凤女士、山东鲁宝集团、山东祥通集团总经理杜云峰先生、及各位农资行业的厂家领导、商界精英、亲朋好友和社员同志们!大家好!

现在进行会议的第一项:请高村乡党委书记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老板、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

我谨代表乡委乡政府向新田地合作社的成立表示祝贺!自2007年7月1日起,胡锦涛主席宣布《合作社法》以来,乡委乡政府紧密和市委结合,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运作。

我们作为乡政府部门领导,作为服务大众的公仆,我们会尽心尽力扶持《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运作,同时监督《新田地》为广大农民的收益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特别感激各界仁人志士到高村来兴农办厂,我谨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再次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会议第二项:有请河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宋福涛先生。

现在进行会议的第三项:有请新田地合作社的执行顾问李杰先生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老板、父老乡亲们!大家上午好!

《新田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购买,统一

种植,统一收购。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引进新的品种。开展社员间资金互助,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等。

《新田地》以入社成员为主体,全力打造现代化农业

新亮点,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型种植模式的实验示范田。确保社员优质安全进行农业生产,真正实现入社成员科学种田、合理种田,最终达到土地增收、农民增利的目的,使更多的社员从中得到实惠。

今天《新田地》已伸出热情的双手盛情相邀广大农民

朋友入社。带领广大社员走向“新田地”、奔向“小康村”、踏上“致富路”!让我们为构建和协社会,让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全力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吧。

我在此代表合作社的全体股东,感谢大家的光临!谢

谢!

会议第四项:领导剪裁;有请乡党委书记、惠田合作

社、惠田房地产、惠田投资公司董事长李惠田先生、有请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宋福涛先生。

会议第五项:有请新田地合作社理事长张志伟先生。

宣布: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正是成立!

荥阳新田地种

植专业合作社

2011-4-26

《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依法设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格审查批准注册的一家服务专业合作社。

本社依托农协的大力支持,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原则发起成立,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的合作经济。诚信、快捷、热情、认真是我们的服务理念,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是我们的宗旨。我们本着以服务三农为已任,为社员服好务,理好财,使你入股方便、快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第三篇:“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农户”土地承包的补充协议

甲方: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 乙方:

为了确保《合作社加农户土地承包合同》的完全实施和运营,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对于合作社加农户的土地承包合同,达成以下协议:

一、相关条款:

1、 乙方在《合作社加农户土地承包合同》的框架下,

遵守并按照合同规定协调好合作社和农户的关系,并确保是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收购。

2、 农作物收购的同时,队长要全力协调。对于作物含

水、含杂、变霉等不符合标准的,或者是其他因农户保存不妥导致不能满足国家粮食储备库收购条件的,合作社有权拒收农户的农作物。

3、在符合合作社收购条件和国家粮食储备库对于农作物的收购标准时,合作社无条件回收农作物,以不低于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收购价格,收购农户的作物。确保农户的利益。

4、对于未按照合作社的耕种要求进行种植的、对于极个别无事生非的农户,队长要从中协调到位,确保农户和合作社双方都不受到伤害。

5、对于合作社佘给农户的种子、农药、化肥,除了农户打的欠条之外,乙方即队长同时要针对农业生产资料,给甲方(合作社)签订担保合同书,必须确保种子、农药、化肥等相关资料的货款回收。

6、为保证《合作社加农户土地承包合同》的顺利实施和运营,对于队长带头签订的合同,合作社根据签订农户的亩数以及农作物销售最终产生的利润做总评,并将合作社关于土地承包所产生农作物销售利润的20%统一配发给乙方。以确保乙方(队长)的基本利益。

7、农户的农作物收购完毕,并将农作物交售合作社,合作社将收购的粮食销售完毕,一次性将农作物销售利润的20%一次性发给乙方。

二、 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履行中如发生纠纷,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向荥阳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四、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有双方约定后作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应。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签约日期:

签约日期:

第四篇:(8)310-524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真实的故事

十年前,一个穷苦大学生郝武德,为了付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饿,而口袋里只剩下 一个小钱。他在大街上犹豫徘徊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准备讨点饭吃。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门时, 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却只要求一杯水喝。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他不慌不忙地将它喝下,然 后问道:『我应付您多少钱?』。而女孩的答复却是:「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他怀着感恩的心,向 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您了!」当郝武德离开时,不但觉得自己的气力强壮了不少,而且对人生的 信心也增强了。他本来已经陷入绝望,准备放弃一切的。

&a mp;a mp;a mp;a mp;n bsp;

十年后,有个女人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已束手无策。家人终于将她送进大都市,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罕见的病情。他们请主任医师郝武德博士亲自来诊断。当他听说,病人是自己的家乡某某城的人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奇特的光芒。他立刻走向医院的病房 。当他来到病人的床前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她。他决心尽最大的努力 来挽救她的生命。从那天起,他特别观察她的病情,查阅了所有的文献,并发帖向全世界同行咨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让她起死回生 ,战胜了病魔。

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帐单送到郝武德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帐单一眼,然后在帐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将帐单转送到她的病房里。她不敢打开帐单,因为她确定,她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当她打开帐单看到帐单边缘上的一行字:「 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 签署人:郝武德医生。她的 眼中顿时盈满了泪水,她心中感动地祈祷着:「上帝啊!感谢您,感谢您的慈爱,藉由众人的心和手,在不断地传播着。」

当您读完这个故事时,你有两种选择:

1. 你可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 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这就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让我们时刻有感恩的心吧!谢谢身边给你一点帮助的人! 学会善缘,感恩!

我没有读过福音书,但我猜想,这个故事应该属于 福音书。 愿行善,感恩,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第五篇:以“310”推进计划为抓手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浙江省政府副省长 金德水

岁末年初,五年规划交替之际,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以及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五年来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谋划“十二五”经济和信息化目标任务,研究部署明年工作。根据会议安排,谢力群同志还将代表省经信委作工作报告。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五年来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严峻挑战,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工作方针,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计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多,人均生产总值51500元,折合7600美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740亿元、2510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和1.4倍;进出口总值250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倍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00元,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连续2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特别是工业经济面对跌宕起伏的国内外形势,历经非常之年、困难之年、复杂之年,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今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2万亿元左右,比2005年增长7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5万家,比2005年增加60%,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均可突破万亿元大关,均比2005年增长88%左右。

(二)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预计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有望达到3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11.9万元,比2005年增长6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达0.72吨标准煤,圆满完成“十一五”下降20%的目标任务,累计完成节能量3500万吨标准煤。信息化发展指数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互联网普及率达17%,居全国第3位。

(三)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预计今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8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1.8%,比2005年提高0.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18%以上,比2005年提高9个百分点以上;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第三,比2005年增长4.6倍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比2005年增长50%左右。据中科院《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0》,我省创新指数仅次于广东,居各省区第2位。

(四)工业结构加快优化。五年来,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轻工业,比重提高3.9个百分点;传统行业、高耗能行业比重明显下降,装备制造等附加值高的行业比重上升较快。预计,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05年的32.1%、19.5%分别提高到今年的35%和23%左右。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2005年的39.4%、7.8%分别提高到今年的43.8%、8%。

(五)发展活力充分展现。中国企业500强中浙江占37家,居北京、山东、江苏之后,与广东并列第4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浙江占67家,居全国第1位;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208家,居全国前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浙江占26个,居全国第2位。全省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0.2%和36.2%。

五年来,各级政府及经信等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力加快信息化建设,努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表现在:

(一)注重加快发展,着力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面对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一度回落探底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包括中小企业负责人在内的全省万人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形势,提振信心,出台政策,提出要求。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综合协调,每季度召开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研究对策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加强煤电油运的综合协调,探索构建重点企业风险预警监测机制,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注重转型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四大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适度发展临港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编制实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及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组织编制装备制造、纺织、医药等“11+1”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物联网、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举办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报告会。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制订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分两批确定42个块状经济推进试点,派驻专家组开展科技服务。着力培育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公布146家企业名单,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健全工作机制,两次召开全省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整合提升工业园区,规范发展乡镇工业功能区,培育和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

(三)注重集约发展,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紧紧围绕“十一五”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任务,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每年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节能措施。加强节能法规制度和标准建设,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激励惩戒机制。制订实施资源节约行动计划和方案,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实施节能“十大工程”,加大财政对节能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2008年以来全省实施重点项目1593个,带动社会投资约640亿元,项目完成后可形成节能能力约1800万吨标煤。综合运用节能审查、差别化电价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加强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社会各领域的节能工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实现结构节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现技术节能。加强能源管理,强化能源统计、计量、监测等基础工作,实现管理节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五年累计淘汰落后炼钢能力230.5万吨、炼铁能力13.2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527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170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工业循环经济“4121”工程和“733”工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组织实施新能源推广应用“六个一百加示范基地”计划。加强节能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注重创新发展,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全省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72家,其中国家级48家。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34件,中国名牌产品289个,均居全国前列;近三年来经济和信息化领域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9项、国家标准2681项。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深入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958”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组织项目452项,总投资541.5亿元。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政策,深入实施“152”行动计划和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计划,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推进市场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开辟国际市场;完善营销网络,拓展国内市场;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抢占农村市场。

(五)注重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加快“数字浙江”建设。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倍增”行动计划,加大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力度,推进重点产业信息化;开展“万企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发展面向区域、行业、中小企业的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统筹发展,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信息化行动计划,开展区域经济信息化国家试点,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信息大篷车千村行”计划。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TD等3G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中央通信运营商落户我省的全国性项目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无线电管理,定期组织监督检查,五年来没有发生重特大信息安全和无线电安全事件。

(六)注重合力发展,着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始终坚持“大工业”的发展思路,整合各有关部门的政策资源,凝聚各有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扶工的大合唱。经信、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国土资源、税务、环保、质监、工商、金融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积极为工业发展出谋划策,在项目审批、用地指标、自主创新、财政扶持、信贷资金、市场准入、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强帮助和指导。深入开展“双服务”专项行动和“企业服务年”活动,把为企业排忧解难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

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和决策部署,围绕巩固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四大建设”的要求,统筹部署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制订出台政策意见,公布21家第二批试点名单,召开现场会进行动员部署。二是培育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聚焦政策,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三是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制订政策意见,建立领导组织,明确工作重点,完善培育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四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编制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制订实施“11+1”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计划,从产业导向、公共资源配置、重点产品研发、龙头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六是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实施“万亿技改促提升”计划和技术改造“双千工程”,落实有关政策,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强要素保障。七是打好节能降耗攻坚战,严格落实能耗大户节能措施,从严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防止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实施有序用电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全社会节能氛围。八是组织做好市场开拓工作,开展“浙货万里行”活动,组织企业到省外办展销会,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方式、完善营销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九是积极做好信息化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浙江省信息化条例》,推进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信息技术改造计划,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创星“十百千”工程,提升信息安全水平。十是优化企业服务。定期分析经济运行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协调和快速缓解电煤运输和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双服务”专项行动中反映的有关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同志们,过去五年的成绩十分来之不易。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强工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主攻工业”,深化对工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的认识,丰富和完善工业经济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工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以企业为基,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妥善处置低温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有效化解资源要素供应压力,紧中求活、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促调整”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构建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认真贯彻落实“降能耗”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多管齐下,“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共克时艰、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全面把握“十二五”经济和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是全球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总的看,未来五年,世情、国情、省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将更趋复杂,既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新突破,这些为我省在更高层次上嵌入全球价值链,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和技术跨越等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复苏的进程并不平坦。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趋突出,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都给“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了变数。展望未来五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省工业发展,但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我省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同时,国家批准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兄弟省份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面临更大压力。另外,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与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互联,将给未来五年的宏观调控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从我省看,经济社会将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如果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得以顺利推进,完全有条件实现人均GDP从7000美元向10000美元的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否则,就容易跌入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导致动力不足,发展进程受阻。就工业领域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工业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一定实力,为下一步实现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工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薄弱,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总之,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深刻理解“十二五”时期发展任务的新部署,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实际,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国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长三角地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加快实现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把实现工业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我省“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并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浙江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我省经济的“半壁江山”,要实现全省“十二五”发展目标,工业领域的任务非常艰巨。为此,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这不仅是对中央关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部署的具体化,也是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意味着我省要实现“一次工业化”,还意味着要实施“二次工业化”,即现代化水平的工业化;不仅要求从发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作用的大局来推进工业发展,更要求从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高度来抓好工业发展。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这一部署,把实现工业现代化作为工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坚持把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心任务。“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是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竭动力。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发展方式转变还不够快,重点领域还需进一步取得突破。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主动转、加快转、持续转,把工业转型升级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大工业的发展理念,推动形成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大合力,千方百计促进我省工业大调整、大提升、大发展。既要重视转型又要重视升级;既要重视产业链拓展,又要重视价值链提升;既要重视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又要重视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重视培育先进制造业,又要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三)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关键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省工业技术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工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60%以上,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50%左右的水平,工业创新总体上还处于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因此,必须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主推,深化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四)坚持把加强节能降耗工作作为重要抓手。近年来,国际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对我国的压力日益加大,国内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趋强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中长期规划。为此国家即将确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并且还会像“十一五”那样继续分解到各省,因此未来五年节能降耗仍然十分艰巨。节能降耗压力很大,但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有利于我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当然也要看到,我省能耗水平长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随着“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一些指标下降的难度更大。我们在继续抓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还要花更大的力气、想更多的办法,挖掘更充足的潜力。

(五)坚持把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有力举措。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占领后危机时代制高点的重要措施。通过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并以此形成诸多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要深入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积极探索“两化”融合的模式,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增长“倍增器”,结构调整“助推器”和发展方式“转换器”作用。

三、全力抓好“十二五”经济和信息化重点任务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十二五”和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实际,确定“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是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10’推进计划”,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重点领域,以重点实施10项工程为抓手,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一)以“块状经济六六工程”为抓手,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今后五年,要大力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块状经济六六工程”,即完善市场营销合作、生产配套协作、金融服务、物流配送、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六大体系建设,强化规划指导、智力支持、项目带动、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组织保障等六大支撑,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集聚优势、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链优势、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优势、资源共享的市场网络优势、节能减排的生态优势,成为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在全省形成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几十个300—1000亿元、近百个100—300亿元的产业集群。明年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好示范试点工作,深化第一批21个省级示范区试点工作,完成第二批21个启动工作。二是支持省级示范区的产业投资、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以及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和评价考核,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滚动淘汰机制。四是完善省市联动机制,推动各地抓好产值10亿元以上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以“龙头企业百强工程”为抓手,做强做大龙头骨干企业。今后五年,要深入实施“龙头企业百强工程”,围绕“一批上百亿、若干家超500亿和1000亿零的突破”的目标,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促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自有知名品牌,增强行业龙头地位和市场话语权。到2015年,全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培育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企业3家,超越500亿元的企业10家,达到300亿元的企业20家,实现我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突破。明年要重点抓好前天召开的全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工作会议和省政府《关于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的落实工作,特别是要督促各地全面完成为企业逐个“量身定做”扶持政策的工作,以进一步聚焦政策,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推动146家全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做强做大。

(三)以“八个一批工程”为抓手,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今后五年,要从有利于加快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发,围绕加强产中、产前、产后服务,立足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的职能,选择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强力推进,壮大规模,形成优势,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园区、基地、企业和品牌。争取到2015年,把培育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知名品牌会展;形成一批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园;培育一批优秀设计企业;建设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建成一批总部经济集聚基地;培育一批总集成总承包示范企业;在省外建立一批浙江工业品直销展示中心;支持省内工业企业在国内外设立一大批销售终端。省经信委担负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职责,这也是一项新的任务。明年除了要继续抓好工业和信息化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开展“浙货万里行”等工作外,还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十二五”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抓紧确定经济和信息化领域的工作重点,研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使生产服务业尽快成为经济和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支柱。

(四)以“节能十大工程”为抓手,继续加强节能降耗。今后五年,要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完善市场倒逼、政府善逼、企业自逼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实施节能“十大工程”,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节能工作格局。在抓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结构节能的作用;在抓好工业领域节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贸、旅游等其他领域节能工作;在控制能耗总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附加值的提高来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到201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主要行业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明年的重点是“围绕一个目标、完善六项举措、实施十大工程”。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强化节能降耗的目标考核、监管队伍、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工作机制、舆论宣传等六项举措;启动实施千家重点企业节能、落后产能淘汰、传统优势产业改造、装备制造业振兴、技术创新、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商业及民用节能推进工程、公共机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

(五)以“733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今后五年,要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园区、企业等为抓手,切实在推行绿色设计及制造、工业“三废”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废旧工业产品再生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7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力争到2015年,全省培育30个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300家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工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废弃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比重增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明年重点是深化实施“733”

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园区和企业,并逐步在化工、印染、医药、造纸、冶金、建材等行业全面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形成循环产业链。

(六)以“技改双千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今后五年,要结合“四大建设”的要求,继续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每年组织实施1000项、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展技术改造;集中支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做强做大开展技术改造;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力争到2015年,投资结构更加合理,落后产能加快淘汰,技术装备明显改善,产品档次得到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明年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根据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制订我省企业技术改造导向目录,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引导。二是按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择优发展基础性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要求,组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特别是要围绕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实施一批上下游企业集成、点面有分但整体集成度高的技术改造组团项目。三是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对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在用地指标、银行信贷、财政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的企业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化等专项支持。

(七)以“技术赶超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今后五年,要紧密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技术赶超工程”,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实现工业技术水平的跨越;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健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企业创新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切实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研发机构的重要载体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联合攻关和成果共享、扩散机制,促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质创新资源向我省汇集,形成技术创新链;要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升级,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强技术攻关,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要把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支持企业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国内或行业技术标准。力争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明年要重点抓好“六个一批”:一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依托省级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三是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四是开发一批工业新产品。五是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六是建设一批高层次企业创新团队。

(八)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今后五年,要进一步贯彻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创业、培育、成长”三位一体,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着力优化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融资环境,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重点帮扶小型、微型和初创型企业发展,推动我省从中小企业数量大省向素质强省转变。到2015年,全省每年有百家小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千家微小企业升级为小型企业、万家初创型企业成功创业。明年要重点抓好“四千计划”的实施:一是组织千家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引导和支持企业合作到省外开拓市场,推广品牌,设立研发、原料、生产、物流基地等。二是扶持千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选择1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优”的中小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培育隐形冠军。三是帮助千家中小企业成功融资。通过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等,重点帮助和支持1000家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发展资金。四是开展千场中小企业服务活动。在全省组织开展以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管理提升、人才培育、信息化推进等为重点的1000场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九)以“管理提升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今后5年,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企业管理提升工程”为抓手,鼓励和引导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采用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大胆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规范水平、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各项管理工作全面实现规范化、精益化、信息化,企业管理总体上居国内先进水平。明年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推广10项管理创新示范成果;二是培育10家管理创新示范咨询(培训)机构;三是树立200家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四是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万人次。

(十)以“两化融合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今后五年,要以“两化”融合工程为抓手,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突出抓好“三网融合”和四大领域。即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同时,抓好信息产业、城乡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四大领域发展。到201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50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继续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三网融合”初步实现,“智慧城市、和谐乡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企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重点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明年要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行动计划,启动产业集群“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二是全面启动杭州市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三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四是深入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五是加强无线电管理。六是进一步加快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还要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精心安排年初工作,努力实现明年工业生产的良好开局,实现工业生产“开门红”。二是组织好春运,确保广大旅客走得及时、走得顺畅、走得平安。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元旦、春节和省“两会”期间的生产安全。四是做好困难企业和职工的访贫问苦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基层,送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身边。

浙江工业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扎实推进工业现代化,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