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第一篇:英语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小学德育案例教学研究的思考与实践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多元化复杂环境下,教育对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思想更加活跃、知识面广,求知欲强,但对事物判断偏激,易走极端;对新生事物好奇,接受力强,但缺欠判断选择能力;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成熟明显滞后于生理成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找到教育要求与学生需求的内在的最佳结合点,使学校的教育要求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
小学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领路人,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反思作为班主任的基本研究行为,其范围包括教育日记、教育叙事、德育案例等,其中德育案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宜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广泛应用。
一、德育案例概述
(一)德育案例定义
案例又被译为个案,实例等,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的、有价值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指所选择的事例必须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所谓有价值,就是指事例的内容中隐含着教育、教学中的某些矛盾冲突和规律性的问题。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案例是案例与德育两个概念的综合,是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对工作中,所碰到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所做的反思与总结,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种手段。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德育案例是一个德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德育案例的特征
1、情境性 德育案例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叙述的是一个由时间、地点、具体人物(一般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的情境,如师生间的对话是在气氛严肃的办公室,还是在嘈杂的教室外过道;是面对面地正襟危坐,还是草地上的促膝谈心,它使班主任或学生在看了之后,都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或似曾相识的感觉。
2、问题性
在德育案例过程中,往往包含班主任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或疑难情境,这些问题是很多班主任会时常碰到但又觉得比较难以解决,而且这些问题中可能还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不注意挖掘与思考比较难发现而已。
3、典型性
每个班主任在每天的班级管理实践中会碰到太多的问题,但不可能事事都去记载,这就要求在工作反思中所撰写的德育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不是信手拈来的,但能够在该问题的解决中给班主任带来深刻的启示与普遍的指导意义。
4、真实性
德育案例展示的是师生间充斥矛盾或有趣味的故事,但德育案例与一般的故事存在的本质区别是故事可以杜撰,但德育案例中所涉及的情境是在处于自然状态下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源自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德育案例的作用
1、学习运用理论
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但在教育实践中,凭经验、凭感觉行事的情况并不少见,最终也影响了教师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产生这种现象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学习方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纯为理论而学理论的学习方式的不足,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经过书本学习,教师对许多理论观点耳熟能详,但这并不一定表明已经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比如这几年来有关主体论的阐述很多,有的说学生是唯一的主体,有的说学生与教师都是主体,也有的说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到底谁是主体,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说理,有时难以理解。如果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作一番分析,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
2、总结教改经验
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3、促进交流研讨
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德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专业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案例教学的原则
(一)有一个主题
撰写时首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可以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
(二)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德育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了。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
三、德育案例的实践研究
(一)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
反思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大、空”的现象,体现不出德育工作的层次和梯度性,在工作中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德育工作者仿佛是消防队员,力也出了,劲也使了,但有时却做无用功。
结合目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目前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将德育案例研究作为整个工作的突破口,每位班主任都要积累属于自己的案例研究材料库,从教育实践出发,从研究班级的具体的德育案例入手,抓实实在在的东西,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进行分析,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可操作性的工作思路,以便于推广。下面是一位班主任撰写的德育案例《宽容是一朵常开的花》:
班上有一个叫王帅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交谈,上课时常走神,课后常常一人独坐着发呆。我先找他谈话,希望能够找出事情的原因和解决的突破口,但他总是言辞闪烁,不愿说出事情原委。
我改变策略,马上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希望从侧面了解事情的原委,通过交谈发现,他已经整整半个月没和父母亲讲话了,他有任何要求都通过传纸条来表达。经过调查,事情是这样的,那天疲惫的父亲下班回家后,看见儿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看的《阿衰》,顿时火冒三丈,一气之下将他从同学那儿借来的漫画书撕了个粉碎。这下王帅象一头发怒的小牛,认为父亲毫无修养,简直与强盗一般蛮不讲理;而父母这方却也满腹牢骚,认为儿子愧对自己满手的老茧和殷殷的期盼。
为了解决双方的矛盾,我先从王帅这边入手。我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只是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请他帮我完成一个任务。任务很简单:第二天带一只生鸡蛋到学校,并将它完整的保存一天。连续三天,如果任务完成,还有意外惊喜等着你。王帅对于这样一个轻而易举的事很不屑,朝我撇撇嘴就走了。
然而事情并非他想的那么简单。第一天,王帅随随便便地将鸡蛋放进口袋里就去挤公交了,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他吸取教训,一路上将鸡蛋捧在手心里,鸡蛋终于安全到达了学校。可是前排同学午睡醒来后残忍的将他的希望打破了。最后一天了,他一大早就两手空空的跑进办公室,笑着对我说:“老师,虽然您布置的任务我没完成,但昨晚我想了半宿,我想我现在已经懂得您的苦心了。我以后一定会尊重、孝敬父母,遇到事情多想想他们的感受……”
看着孩子一脸真诚,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事后,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将这个小插曲告诉他们,他们惊讶的一直说“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做到的,他可是头倔驴呀…”此后,一家子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宽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今天教师对学生广泛的宽容,并不是对学生的行为放任自流,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宽而有方,宽而有爱,宽而有度,宽而有望,定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每学期,我校都举办“德育一例”沙龙,教师们畅所欲言、七嘴八舌,交流了想法,开拓了思路,全校的班主任每人研究一个案例,一学期下来,数量就非常客观。诸如学风的问题、班级小群体的问题、高年级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上网的问题、诚实守信问题等,内容涉及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班主任的研究范围之中。所发现和所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紧紧地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征相联系。德育工作有了针对性,“教育之水”就能流入学生的心田。德育工作的生命力,就应该体现在对具体问题的不断发现和解决过程之中。
(二)推动育人的全面性
从告别幼儿园到升入初中,在六年学习生活中,小学生要经历从
五、六岁到十
一、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不仅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而且会在德、智、体、美、老等方面出现不平衡与不和谐,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任务。
班主任所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有积极主动性的个体,而班级又是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因此,每一位学生、每一个集体,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经常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就在于此。
在班主任的案例研究中,出现了这样一些研究课题:班主任工作中严与爱的艺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生逆反心理及处理策略、关注学困生、心与心的交流、面对网络世界我们该怎么做、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教育、学会关心他人、我当一天小老师等等。当一个个不同的案例题目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仿佛看到了被班主任开辟出来的一块块德育阵地,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班主任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育人,如何突出育人的“全体性”、“全面性”,摆在了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面前。学生在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结构所出现的失衡之处,也正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这样做,工作便到位了。
(三)增强德育工作科学性
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都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科学性和创新性应该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所研究的案例都是在学生群体或者个体身上所凸显出来的真实鲜活的事例,并且带有强烈的情景性特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站在时代性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进行德育案例研究,能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能够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特别之处。因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都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中发现的、生成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时候,就研究了大量的案例,他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实际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重视案例研究,是美国学校的优良传统,哈佛大学也有自己的案例库。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和李镇西,都是研究案例的“高手”,他们的一些观点就是建立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的。
试想一下,全校三四十个班级,班主任们在研究过程中既有自己的案例研究子课题,又能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记录、整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研究的过程。在研究案例的时候,既体现出了“解剖麻雀”的效果,又能在工作中总结出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代校园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面对着周围家境优越的城市里的孩子,常常感到自卑。他们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梦想,但不知道向谁倾诉。告诉给同学,担心得到的是鄙夷;告诉老师,担心得到的是呵斥。因而,他们可能将自己的心里话埋藏在心里,长此以往,他们的性格可能无法会有某些缺陷。
一位班主任在面对本班实际问题时,确立了“关注留守儿童”的研究话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是她撰写的德育案例《拉钩的承诺》。
上课的铃声响起,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和学生做积累成语练习。很多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要回答问题,我无意中发现教室的角落里有一只小手悄悄举了起来,刚好高过桌子,我的目光移过去,那只小手又迅速放下了。是她,那个文静似水的小女孩晴晴。在我的印象中,她课上从不主动回答问题,课后也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我习惯了她的沉默。可是最近,她为什么总是悄悄地举手,又悄悄地把手放下?带着疑惑,我的目光停留在她的脸上,她立刻把头深深地低了下去,两只手不停地搓着,那神情仿佛在说:“老师,你千万别让我出丑。”
中午,我和晴晴在图书馆门口不期而遇,她要转身离开,随后又停住,脸红红的,头低得更厉害,额头的刘海遮住了脸。我走上前,把她的头发轻轻往后拢了拢,她猛地抬起头,说了一句:“张老师,我想喊你一声„姐姐‟。”我惊讶得张大嘴巴,随后笑了起来。她眨眨眼睛,郑重地说:“老师,我有很多话要向你说,你愿意倾听并帮我保守秘密吗?”我愉快地答应下来。她从衣袋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我,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声“byebye”,然后就跑开了。
走在路上,我拆开这封信,认真地看起来。晴晴写道:“爸妈都外出打工,很少有时间照顾我,我从小就是内向敏感的孩子。我对一切充满了怯意,特别是面对家境优越的同学,更是感到自卑。让我感到温暖的是,每天都能看到张老师的微笑,她和我之间没有距离,她就是一位大姐姐。我希望有一天,能亲口叫她一声姐姐……”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充满了浓浓的暖意,这个春天似乎多了几许色彩。
放学后,我把晴晴请到办公室,许诺做她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中的姐姐,并与她约定一个“小秘密”:“对问题有把握时,就举左手,张老师一定叫你回答;对问题把握不大时,就举右手,张老师就不请你回答,但是其他同学看到的是,你每次都积极思考。蝴蝶飞得不高,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美丽。”“我们拉勾勾好不好?”她撅起小嘴问道。“拉勾就拉勾!”“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我们都大笑起来。
此后的课堂上,晴晴总是频频举手,每次的答案都近乎完美,引来同学们艳羡的目光。渐渐地,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了,同学们都说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只有我和她知道这其中的秘密,但我会为她保守,因为我们之间有一个拉勾的承诺。
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是一道不可复印的风景,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他们,懂得他们的真正需要,给他们创造可以发挥自己兴趣和特长的机会,比如一句和蔼的话、轻轻抚摸他的额头、对他说一句“你真的很棒,老师相信你!”其次,教师还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比如让他担任一次小干部、让他主持一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学会欣赏、善于欣赏,就能领略到教育的独特魅力。
(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生命力。过去,我们经常评价德育工作是“雷声大,雨点小”,“虚的多,实的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突破口”。
我校班主任所研究的案例,都是在班级实践中生成出的现实问题,带有实际性和紧迫性,在班主任工作中,抓住了典型性的案例,等于抓住了德育工作的突破口,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是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之上,所解决的问题都带有实效性。
在案例研究中发现,班级小干部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小干部只使用不指导、不培养,有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只喜欢打小报告,不会团结同学,不能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抓住这个中心案例,召开一次“班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德育案例研讨会,全体班主任都对这个带有共性特征的话题进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畅所欲言,共思共议,结合班级干部的实际情况献计献策,等于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诊会”。
在班级管理中,有班主任对学校实行的“量化积分管理”颇有微词,认为这种管理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学生。学校及时召开“班级量化管理利弊谈”的案例研讨会,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进行思维大碰撞,学校及时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德育管理水平。
小学德育工作是个永恒的话题,在班主任的德育案例研究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克服传统心向和定势的影响,在带有情景性的德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和教育实践的结合点,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在实践中去找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问题,这样的德育科研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这样的德育,才时时是新的,处处是活的。
第二篇: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走进对联,传承文明
——关于对联的综合实践案例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石横镇南大留小学张金兰
一、活动背景及总体介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联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国文化,发展至今,更显其精妙与独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逢过年还保留着贴春联的习俗,在一些旅游地也经常能见到对联,但现在的孩子由于对这种文化了解甚少,所以显得莫不关心。小学语文第七册有《春联》一课,学生通过学习已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些学生提出来,他们还发现有些人家墙壁上也挂着类似春联的句子,砌新房上梁时也要贴,那么这些是不是也叫春联呢?他们觉得了解的还不够深入,还想进一步了解。为进一步宏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通过活动,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对联,了解中国的文化。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形式、类型以及有关对联的故事等。
2、在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学生学写一些简单的对联。
3、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6、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研究,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7、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懂得生活中中处处有学问,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选题分组
1、谈话激趣
大家通过学习已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类似的句子?这些也是春联吗?
通过讨论,学生得知这些不叫春联,而是对联,春联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2、师出示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教师这里有一幅奇特的对联,有谁能读一读。
请学生读一读。
3、这幅对联应该怎样读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师讲述有关这付对联的故事。
4、你们还想了解对联的哪些方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出来。
6、整理问题,进行归类,生成研究主题。
(对联的历史、对联故事、怎样写对联、对联的类型„„)
7、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确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设计研究方案。
(二)商讨小组活动计划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
2、讨论小组分工,聘请指导教师,撰写小组研究计划书。
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根据你们确定的研究主题,你想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你所要的信息。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归纳获取信息的途径:
1、上网查资料
2、图书馆找资料
3、书店买一本有关对联的书。
4、访谈村上写对联的人或老师
5、把人家贴在门上的对联写下来。
6、请专家作讲座。
7、打电话给亲戚、朋友。
(四)师小结
希望每位同学在研究中能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取得能力和知识的双丰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采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形式,分组进行研究。
1、调查访问(学生以照片、录像、录音、记录等形式记录采访过程)
(1)、访谈有关老师。
(2)、采访村上写对联的人或自己的亲人。
对联研究访谈记录:
研究主题:对联的用处
访谈对象:张老师
访谈时间:2012年10月28日
访谈地点:学校办公室
具体内容
问:张老师,我们如今哪些地方还用对联?它们有什么用?
答:用对联的地方还是比较多。如在过年时,家家户户在门上要贴春联;人们在结婚的时候,要在新房门上贴婚联,以祝愿新人幸福美满;再如有老人祝寿时,要在中堂上挂寿联,来祝愿老人与天齐寿。
问:我还看到有些人家在一幅画的两旁挂对联,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堂,主要来显示主人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对联的内容通常要和画的内容相配。
2、查找资料(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材料记录的方法)
(1)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或教学生用“百度”网站搜索有关资料。
(2)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资料。
(3)有条件的学生到书店购买有关书籍。
(4)找找身边的对联,到村上把人家贴在门上的春联收集起来。
3、填写研究记录
对联研究记录:
研究主题:妙联巧对
研究人:张亚茹、张瑞琪
研究方式:查阅书籍
资料来源:楹联世界、家中的书籍
研究时间2012年11月3日
研究地点:家中
具体内容: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由数字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对仗工整、音韵优美的特点,故享有诗中之诗的美誉,许多妙联巧对,更使人赞叹不已。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心得体会
原来我对对联一点也不了解,即使看到了也没有仔细去读,现在通过研究,觉得很多对联写得非常精采,我国古时候的人真厉害。我越来越喜欢这些对联了,我去公园也看见有些亭子的柱子上写着对联,但那些字我不认识,看样子我还要继续努力。——张瑞琪
(二)阶段性反馈交流
1、各小组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说说是采用怎样的方法收集到的。
3、谈谈在研究中所碰到的困难,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4、调整自己的计划。
5、写反思日记。
6、组织阶段评价。
首先,每位学生对照自评表,对自己在活动是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展开组内交流,同时小组成员对他进行组内评价,并提出建议。然后指导教师根据其表现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成果汇报展示
1、妙联巧对组汇报。(部分)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对联的故事,如:《王羲之妙书春联》讲的是: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写了一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上。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是此联一贴出,便被人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王羲之也不生气,又写一付贴上,内容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没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眼看左邻右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家门前空空,急得王夫人催着王羲之想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又写一付,但此次只贴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里又有人来揭了,但一看,这付对联实在不吉利,只能溜走了。早晨刚亮,王羲之亲自把另半截贴上,大家一看,此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手称妙。
我们小组还收集了许多奇联妙对,今天先考考大家,看大家的水平如何。请在下面的对联中填入动物名称,组成对联。
(1)江水腾()影,春晖照华年。(龙)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扬鞭策()入新岁,举杯祝酒迎来年。(马)
(4)一马当先辞旧岁,三()开泰贺新年。(羊)
(5)()啸青山千里秀,风拂翠柳万户春。(虎)
(6)风拂杨柳千山绿,影随玉()万户春。(兔)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到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令他十分惊奇,乾隆出了上
联,纪晓岚略加思索便对出了下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同学们,你知道这位老人有多少岁了?
2、对联写作组汇报。
我们通过活动,已基本掌握了写对联的一些要求,并且也学着写了几幅对联,现展示给大家看,请多提宝贵意见。(学生把自己写的对联贴在黑板上)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现在把这些对联送给大家: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在学生认真听取各组汇报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听了他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他们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2)、听了他们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三)组织评价。
首先,对照评价内容,让学生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自我评价;其次,课题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记录等对小组成员进行口头评价;然后通过家长问卷让家长进行评价,接下来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档案袋等作出鼓励性、协商式评价;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作出对自己的终结性评价。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有关对联的知识,但还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参与到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展示自己,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了评价。我认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但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精心策划、准备、实施,使他们明白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接触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在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辛酸,困惑的苦恼,获得的艰辛,所有的这些,锻炼了每一位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培养了顽强的毅志力和责任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五、学生的收获。
1、发挥了自主探究精神。
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内容,所以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课堂上获得知识,而且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了社会,通过主动的探索,去发现和体验。
2、学生学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明白了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很多,如查阅资料、网上查询、实地考察、采访专家等。在收集了许多信息的同时,他们对这些信息要进行筛选、分析,并进行归纳。从而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得到培养。
外出活动、课间讨论要交流,课堂上谈自己的方案要交流,对别人的方案提意见或建议要交流。采访对方,要对方合作;制定方案,要小组合作;课堂上要
与老师、同学合作;课后要与同学、家长合作。
4、增进了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中,有的学生挨家挨户把门上的对联抄下来,有的学生到镇文化站去采访;有的去向一些经常写春联的长辈讨教等等,所有的这些,增进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六、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型课程。基于这一理念,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共同开展了“对联”这一活动,在活动中有了更深的体会。
1、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体现活动的自主性。
这次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尊重了学生的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的确定,再到聘请指导教师,制定活动计划等,教师只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没有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
2、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体现活动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的核心。此次活动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实践活动,在采访、查阅、了解、探究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观察生活,养成收集信息的意识、习惯学生每天生活在社会中,可接触到很多信息,而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生活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从生活中收集信息,能使他们养成自觉搜集信息的习惯。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出新的信息,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突破学科之间的隔阂,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特性。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来自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这次活动中就包括了语文(创作对联)、书法(写对联)、历史(对联的起源)、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围绕着“对联”这个主题进行了综合、重组,使学生对“对联”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5、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课程的互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在将预定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开放的活动中,师生共同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依靠大家的共同智慧和创造精神,在活动中共同成长。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交往问题研究》案例讲解专题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中学生交往问题研究
序
言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青春,青春是我们生命中一道神秘、迷人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风景线。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春期是我们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成熟和幼稚更替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存性并存交错的时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和学习活动的变化使我们的心理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青春期是青少年的体格、学识、品质和心理等方面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构筑生命巅峰的基础,是我们奋发向上、实现理想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但要主动地了解自己,更要积极地把握自己、塑造自己。
步入青春期,同龄人的关系比父母的关系要亲密。相似的经历使同龄朋友彼此结成了“盟友”,同伴之间把友谊当成“至高无上”的追求。他们讲“义气”,守“信用”,有时甚至在犯错误时也为朋友打抱不平。此时的男生瞧不起女生的娇气、柔弱;女生则讨厌男生的粗野、调皮。实际上,这是他们对男女交往表现出的一种内心的向往、行为的回避。现实中,我们发现,也有个别的男女同学在感情上十分接近,从而招致其他同学的好奇和老师、家长的不满。中学生人际交往成了学校乃至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现象之一。
一、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共分发了10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和统计结果如下:
◆你有很多好朋友吗? 有( ) 不是很多( ) 没有( )
◆你很受同学和朋友的欢迎吗? 非常受欢迎( ) 一般( ) 不受欢迎( )
◆你和同学或朋友闹过别扭吗? 经常( ) 偶尔( ) 从不( )
◆你觉得自己目前的处世方法如何? 不好( ) 一般( ) 很好( )
◆你交往过男(女)朋友吗? 有过( ) 没有( )
◆你觉得我们这个研究课题怎么样? 很好( ) 一般( ) 不好( )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统计:
第一题:有:82人 不是很多:16人 没有:2人
第二题:非常:48人 一般:52人 不受欢迎:0
第三题:经常:2人 偶尔:86人 从不:12人
第四题:不好:1人 一般:35人 很好:64人
第五题:有过:64人 没有:36人
第六题:很好:86人 一般:12人 不好:2人
问卷调查后,我们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下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为青少年朋友们提供了一些好的交友之道,并且选择了一些朋友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愿朋友们在看过之后,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二、交友指南
1.学会处世
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须三思而后行;对人要和气,可也不要过分狎昵。
应该用“钢圈”将相知有素的朋友“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避免与人吵架,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但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见解;接受每一个人的评价,但保留你自己的判断。
2.交友之道
(1)相互保持距离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我们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情感。如有朋友试图尝试闯入相互的私密空间,友谊就会有破裂的危险。
(2)使你的意见具有建设性
当一位朋友讲话时,要注意听,不要插嘴。如果朋友请你提意见,那你的意见应是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
(3)忠实
忠实就是忠诚。它意味着值得称道的信任;它意味着要与朋友“同甘共苦”,不在背后诋毁朋友,也不允许别人这样做。
(4)赞誉并鼓励
告诉你的朋友,你喜欢他们些什么,由于他们在你生活中的出现,使你感到多么地欣慰。你为他们的才能而高兴,为他们的成功鼓掌。
(5)诚实
坦诚交往是友谊的要素。表达出你的看法,不管它是好是坏,不要抑制自己的怒气或是忧虑。坦诚的空气能帮助友谊之树生长,但也要知道有些事情还是不说为好。
(6)平等对待
真正的朋友间没有什么人是“头儿”,也没有余地给你夸耀自己是如何的聪明、成功的。它不允许有嫉妒、高人一头或低人一等的现象出现。
(7)信任朋友
信任有时会被破坏,但它是友谊的基础。自己作出努力,也相信你的朋友们内在的优良品德。
3.朋友间交往应注意的问题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第一,多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一个人的生命和学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积极主动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们密切合作,就能使自己和他人有限的学识得到最大的发挥。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友情的加深,我们就能从朋友那儿得到更多的启发,这对交往各方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第二,善于自知,善于知人。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交往中应多以他人为“镜”,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这样我们就能在与人交往中使自己成熟起来。与此同时,在“自知”的基础上学会“知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交往的范围越大,交往的人就越杂。每个人的人品都各不一样,在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不善于了解他人,就会“近小人而远君子”,从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点要注意。
第三,克服偏见,全面深入地看待他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见”。然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处久了,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原来印象不好的人其实人品还不错;而有些原来印象非常好的人却让我们失望。因此,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对方,不能仅凭第一印象或“道听途说”,更不能对别人妄下定论。
第四,加强自我修养。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一个虚怀若谷、谦逊正直、热情大方的人是不会与一个心胸狭隘、自私虚伪、猜忌多疑的人交往的,自我修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
第五,学习一些交往的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很多,这些技能可以帮助我们结交良师益友。
4.怎样才能建立起真诚的人际关系
要想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到宽容、理解,与人和睦相处。有的同学总不明白:为什么有时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为什么有时别人一句话就觉得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必担心,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会发生这种事,多是因为我们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得过多,而顾及别人较少造成的。
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要态度诚恳,有礼貌;保持情绪的稳定;要大方、热情、谦虚;当朋友感到难堪时或身处困境时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对朋友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要宽容,并帮助其改正。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5.怎样正确看待“早恋”现象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一般会对异性有好感,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他们往往会被对方的容貌、性格、幽默的言语等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在他们眼里,喜欢的人什么都好,以致于某些缺点也成了个性,有些同学甚至说:“只要和他(她)在一起,我心里就感到满足。要问为什么?没什么理由,我就是喜欢他(她)。”有人称这种情形为“早恋”,从表面上看就是过早地迷恋某个人。既然是“早”恋,就说明恋爱的时间“有点提前”,青春期不是恋爱的最佳时期。
“早恋”的同学没有很好地分析事情的得与失。没有人会愿意吃下未成熟的青果,因为它又苦又涩。对于正在增长才识的同学们来说,锦绣前程才向我们展开,值得我们去追求、去体验的美好事物还有很多很多。鸿鹄千里,是因为它有远大的志向;鹰击长空,是因为它目光长远。今天,我们该去耕耘,用我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地学习、奋斗,而不应过早地把自己的追求与志向浓缩于二人世界,花样年华里不应仅仅收获这不成熟的情感。
6.怎样才能令大家喜欢你
大家都愿意自己的朋友遍天下,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渴望在交往中获得满足。有些同学也愿意交很多的朋友,但是,他们交友的方式不是建立在别人自愿的基础上,而是把强加于人的行为当作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把别人怕他、帮他做事,看成是自己有威望、拥有很多的朋友。其实,这些同学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已走向了偏执。
自我位置的真正确立不是靠强制、蛮横和霸道来实现的。有时,自己头脑中“我”的形象与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极不统一的。因此,要想使“自我”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统一起来,首先要提高自我的修养水平。
每个同学都想有个“好人缘”,都害怕孤立,不愿失去集体和伙伴对自己的信任。如何获得呢?这里有几个小小的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要真诚。真诚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是真实、诚恳、不虚假。真诚首先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上,当同学遇到危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如果伸出热情之手,就能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其次,真诚还表现在对人的坦率和尊重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尊重对方的态度在与人交往时极为重要。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第二讲信用。在相互交往中一是要信任对方,二是要讲究信用。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一个讲信用的人,才能做到前后一致,表里如一,受大家欢迎。
第三讲道理。即同学交往时要懂得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能做到平等相处。尊重是平等交往的前提,信任是正常交往的保证,理解是深入交往的途径,宽容是广泛交往的基础。归根到底,平等是沟通、交往的最根本原则。
第四抛弃偏见和嫉妒心理。偏见会使同学之间失去和气,嫉妒则会使人产生不平衡心态,既失去了取长补短的机会,又伤害了彼此间的感情。
如果同学们做到以上这些,应该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朋友,也会令大家更喜欢你了吧!
三、研究心得
刘可超: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在采访中体会到了朋友的价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我们大家都学过,它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人不可能总是顺顺利利的,在你失意时还有人了解你、支持你,这样的人就是知己。我最欣赏的就是“人生得一知己无憾也”这句话。的确,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几个真正的知心朋友呢?我觉得有一个就很满足了。
史雅薇: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我明白了什么是友情,也真实地看到了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的微妙的情感变化。现在,同学们彼此之间都存有一份信任与坦诚,关系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都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地学习着,也在学习中继续加深着感情。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里,我们是一家人。
刘晨:我不知道流星能飞多久,值不值得追求;我不知道樱花能开多久,值不值得等候,但我知道你我的友谊能像烟花般美丽,像恒星般永恒,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
刘俊:“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非常可悲的孤独,因为,如果没有真正的朋友,世界只不过是一片荒野;甚至在这个意义上还可以说,凡是生性不适宜于交朋友的人,其性格是禽兽的性格,而不是人的性格。”这是《培根论人生》中论友谊的一段话,我一直把它作为自己的交友原则,在这里送给朋友们,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四篇:教学案例简介及案例研究
概述(如何编写案例) 如何管理学生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及重难点的把握 词汇、语法教学 语音、听说教学 阅读、写作练习 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如何帮助后进生 中小学英语教学优质课例 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
•据中国之声新闻报道,教育部3日宣布,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范围将扩大。试点区内,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期为三年,教师资格证须每五年注册一次。按照规划,2015年,我国将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师范生也要考教师资格
目前的教师资格考试仅考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改革后的统考将增设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考查,突出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此外,目前的考试以知识性考题为主,试点后则以实践能力题为主,同时邀请大量一线优秀教师参加命题,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等特色题型,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 201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率先在浙江、湖北两省启动,2012年增加了河北、上海等4个试点省份,今年又新增山西、安徽等4个省份。
据教育部统计,在前两年的试点工作中,共组织4次全国性考试,6省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27.5,。而试点前,各试点省考试通过率一般在70%以上。同时,6个试点省分别选取1到2个地级市开展了定期注册试点,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课程考核方式 •考查: •期末考试成绩: 案例分析,占70% •平时成绩: 案例编写(根据支教经历编写,期中交回,约10月底11月初),占30% III. Introduction about case •案例(Case)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学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外真实发生的故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如何解决的真实记录。
•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事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故事产生、发展的历程。 • 含有问题: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
• 真实、典型: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意义和一定启示、体会,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不能用杜撰的事实来替代。
•教学案例的功能
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案例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有效形式。 案例是教师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最佳选择。 案例是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最好方式。 写教学案例的目的 分享实际的教学经验; 提供某种教学研究的资源; 提出问题,要求各方面来诊断和支持; 对已经进行的教学进行反思,进而调整或改进教学等。 •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文体和表述方式
论文——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
案例——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通过故 事说明道理。 •思路和思维方式
论文——从抽象到具体。(演绎思维) 案例——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思维) •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具体说明。 (预期,写在教之前) •教学案例——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结果,写在教之后) •教学实录——与教学案例的体例较接近,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案例则是有所选择。
•
3、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启发性
• 教学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所提供的一个或一组教学事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真实的事件事例。 •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教育教学理论。
•教学案例的格式 •(一)标题:醒目、鲜明 用事件定标题 ;用主题定标题。 •(二)背景:间接背景; 直接背景
•(三)展示(过程描述) 展示问题;解决问题。 •(四)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对问题解决利弊得失的分析;自身启示与体会; 解决问题的设想。 •“描述+分析”式
• 特点:将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
一、两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在描述之中。 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个人的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这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编写格式,而且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将案例分为四部分: •? 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反映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这部分的内容不宜很长,只需提纲性叙述清楚即可。 •? 情景描述
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 •? 问题讨论
这是根据主题与情景描述,设计的一份案例讨论前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的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学生有章可循。
• ? 诠释与研究
这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技术资料、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
•教学案例的程序 •
1、写作前期
•
2、资料收集阶段:上或听一堂课;上课前做好记录的准备;课前的相关内容要清楚;集体讨论;任课教师的说课;参与者的评课;归类加工整理。
•
3、撰写初稿。 •
4、反思、斟酌、重写。 •
5、撰写教学注释和分析。 •一个好案例的“标准”
•
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
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和帮助阅读者从中“学有所获”。
•
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
•
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
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教学案例的选材 •
1、 课堂的学科教学。 •
2、 班主任工作 。
•
3、 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校长与教师的关系 。
4、 学校各种事故的处理。
5、 学校后勤。
•
6、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7、 教师的工作强度。
8、 面向全体与个别教学(拔尖的和特差的学生) •
9、 标准化测验或其他形式的测验。
10、用于开发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教学资源, 教学实验的经费。
•
11、师德修养。
12、学生理想、信念、世界观。
13、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校内外涉及到教师、学生的思想、行为、规章制度和若干事物等都是教学案例的良好选材。
写好教学案例的条件 •(一)注意四个关键问题: •选择复杂的教学情境 描述教师所关注的教学事件 •揭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 具有独到的思考 •(二)奠定良好基础
•学习案例知识 注意收集素材 做到“四有 ” 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要有一种自觉的行为; •要有一种反思的习惯; 要有一个实践共同体。 •(三)精选案例
•选择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 •案例故事所选取的事件必须是以大量细致的研究为基础。 •案例故事必须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是能促进个人内省的。 •(四)掌握方法
•主要采取描述的方法,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且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 (少一点主观色彩) •教学案例研究主要采用观察、访谈与调查以及文献分析等方法。 •(五)明确要求
•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反映生成性问题、典型性问题的教学事例;关注突发性教学事件的处理方法;注意在教师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策略。
•不能只顾讲述一个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 •精选典型事件,紧扣事件主题,突出重点,环节要具体、翔实,但不能面面俱到。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
•案例是将课堂教学实录内容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应尽量突出案例主题,避免写成实录。
•教学案例范例
•《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讲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个男生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决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在桌上。
•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 评析: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一般好老师的处理方法是:“没关系,你先下去,再好好准备一下,下次还有机会。”但王老师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理这种场面,化解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可能是终身难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去考虑问题。
• 上面这个案例首先是记叙的具体、清晰、生动,我们看了如身临其境;其次是点评精辟深刻。点评人并没有说王老师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是指出王老师处理课堂上这个学生的问题时的新视野,新的角度,即是以原来设计好的思路去教学还是以学生为本去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只有百余字的点评,让读者茅塞顿开。
案例的评析不要太长,贵在精练,精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磨练,提高自己。
【案例一】
•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 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 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 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 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 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 淳于棼[fén]家居广陵郡,喜欢饮酒,一日,在门南古槐树下喝醉,恍惚间被两个使臣邀至古槐穴内,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其王招他为驸马,并任命为南柯郡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不料檀萝国进犯,他打了败仗,因而失宠被遣送回家。一觉醒来原来是一梦。据梦境挖开古槐穴,原来是一大蚁穴。后多用槐安梦故事比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也省作“槐安”。又省作“槐梦”、“槐安梦”。也称南柯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
简要分析
•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 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 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
三、掌握答题技巧:在答题中,许多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没有回答“为什么”而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本题中即首先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第二,说明理由。
•(1)先讲结论(2)联系本案例具体案情(3)写出理论依据。掌握答题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全面。 基础教育案例研究专题(四) 【案例二】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简要分析: •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 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养: • (1)林崇德教授(心理学教授)把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主要指学科专业知识;(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文化知识,指的是与教育有关联的综合性知识;(新的课程结构尤其强调教师应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具备跨学科知识);三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也就是怎样教书育人方面的知识。
•(2)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信息能力。教师只有具有信息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指导学生去独立地获取知识。(指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的一种新的能力,将广泛应用于课程整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教学能力。驾驭教学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
•?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是教师职业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肢体语言,音像讯息等) •?组织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能力,许多案例都会涉及这方面内容) •?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包含一种扩展的专业知识能力) •(此外,还有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与原有的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相比,现代教师将更富有创造性,不仅会教书而且会编书,现代教育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此道题的设问与案例本身的关联性较少。 【案例三】
•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简要分析: •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学的经验: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地理位置:江苏省泰兴市
•校训:真善美 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校风:求实创新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风:热爱尊重,科学引导 学风:自主合作,勤奋探究
• 学校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仅仅几分钟,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等刊物都作过长篇报道。省内外近二十万名教育工作者前来考察,学校老师赴省内外一百多个县、市介绍经验、上观摩课。
• 学校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教育观念,坚持从初一年级开始,从最后一名差生开始,狠抓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学校连续多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优秀率为泰兴市之首。
•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后进生,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 •(6)抓反复,反复抓。(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 【案例四】
•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 •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 •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等降到现在的“,”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等,跑步得“,”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一评析。
•,、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理论知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2)改革课程结构。(强调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 •(3)改革课程内容。(内容要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4)改革课程的实施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改革课程评价方法。(传统教学评价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结果的评价,而新的评价改革则更强调发展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注重态度和能力,在评价的理念上更注重期望与激励);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课程设置作一评析”和“教学评价作一评析。” •(1)动物学校的课程的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 在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等降到现在的“,”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等,跑步得“,”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 •?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 •?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它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案例五】
•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二)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请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
• 简要分析: •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相同的权力和共同的责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比较,从中学习有效策略。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异质分组的形式) •?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 •?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小五年级的七字诀: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
•(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 •(3) “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4) “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 •(5) “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案例六】 •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 •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流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实验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 问题;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 问: ,、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 ,、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 简要分析: •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有关知识: •(1)探究性学习概念:在学科领域或现实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使教学策略发生转变。使得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旧是班级授课制,但是由于信息媒体的介入,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再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提供者、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和被填灌对象,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
•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 该案例的问题是“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1)符合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2)提出探究的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讨论。 •(3) 从意义的四个方面去答。
第五篇:识字教学案例研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达到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呢?我以为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自主识字,巧妙引导。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汉字比拼音文字难学,这是人们容易看到的一面。其实汉字也有易一面——汉字有形声、象形、会意这些特点,它们能帮助我们学习汉字,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特点来识记字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又培养了其识字能力,从而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发识字兴趣
1、体态动作演示法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又如学习“弯、圆、扁、闪”等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一动手,眨一眨眼睛,这样也可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再如学习“打、拔、拍、跳、跑”时,如果仅让学生知道这些字与手、脚的动作有关,显然是很不够的,如果让学生动手、动脚做一做动作,让学生在运动中认记这些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学起来省时又省力。
2、表演法
还可以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鸡、鸭、鹅、羊、猫、狗”等动物的时,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表演出来。这样,识字教学既给学生创造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
3、实物演示法
通过实物演示,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轻松掌握汉字形、义的目的。如学习“笔”时,可以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观察得出毛笔的上面(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笔尖)是动物的毛做的,因此“笔”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 又如学习“灭”字时,可以用一块玻璃把燃烧的火盖住,火即灭,这样学生很快便记住了“灭”字。再如学习“尖”字时,出示一支削好的铅笔,学生一看便知:一头粗,一头细就是“尖”。
4、加一加,减一减
为汉字做加减法。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这种识字方法很让孩子们喜欢。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作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和“太”“天”。又如“香、星、早、圆、秋、种”等合体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方法来识记字形:“禾加日是香”“日加生是星”“日加十是早”等。再如,学习“巴、也、毛、卖”等字时,可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识记字形:“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笔减去竹是毛”“读减去言是卖”等。这
样简单的加减法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
5、比较法
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再如“北”和“比”,两兄弟背靠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比”。
6、自编谜语法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编谜语可分为编字谜和编物谜两种。编字谜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义编谜语。如学习“全”和“碧”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全”“碧”,又巩固了旧字“人”“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又如学习“告”和“并” ,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编物谜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如学习“雪”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
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又如学习“影”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一条小黑狗,常常跟着你走,
有时前有时后,有时左有时右, 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
有时短有时长,中午在你脚下藏。
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影子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雪”和“影”了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7、自编儿歌法
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艳”;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再如在指导书写“心”字时,可把“卧钩”看成一个小锅,三个点看成是三条小鱼,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一口小锅,煎了三条小鱼,两条蹦出了锅外,一条留在了锅里。这样学生对“心”字的三个点印象特别深,再也不会把它们的位置写错了。
三、自作“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
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各种商店的名字,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注意积累,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四、及时巩固,防止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参与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