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petct的定位标准第一篇:petct的定位标准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相继颁布,是中学地理学科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这两个配套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体现了《基。

petct的定位标准

第一篇:petct的定位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相继颁布,是中学地理学科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这两个配套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依据。新课标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课程理念上,新课标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把地理教学的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地理教师的角色将要重新定位。

一、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权威,常常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新课标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合作学习是地理新课标中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信息的交互传递,而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地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必须具有合作意识,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

二、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地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来看,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双基”,更应当通过地理学习,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潜力。因此,地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由此可见,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一方面,应当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活跃思维,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应当实现由重

“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知识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必将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结论性知识,注重教学效果的外在变化,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条文背诵。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将教学过程,庸俗化到只需听讲和凭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低级程度。这无疑是对学生智能的扼杀和发展潜力的遏制。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结果记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并把知识构建起来。一般而言,学生对地理的认知过程要经历“感知地理知识—理解地理知识—巩固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等阶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这些规律,引导学生探索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经过一系列质疑、判断、推理、分析、总结等思维过程,同时伴随着各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及整合,得出理性的认识和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地理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地理教师素养的高低是地理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是新课标的实施者,新课标在实施中的诸多新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创新和总结。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转变。在传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许多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忽视教学研究。而新课标所蕴含的新理念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会与旧的教育观念及教学行为发生冲突,这种新与旧碰撞的结果只能是破旧立新。“立新”即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随时对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行补缺、深化和纠偏。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和总结,逐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一思想无疑将激起我们对新课标下地理教师角色定位的认真思考。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突出地位;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对学生的情

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显性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育体向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体育与健康有机联系的方向转变,这种理念与构想能否真正得到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者—体育教师,在于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于体育教师对自身扮演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角色”是指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履行特定社会义务的社会人群。角色意识对人的角色活动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长期以来,社会已经形成了对体育教师应扮演角色的期盼,体育教师受社会期盼的影响和其角色意识—对自己所担任工作的认识、态度及其行为倾向的作用,也逐渐形成了自身角色定位,在学校教育中按照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并以这一角色制约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因此,认真研究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1当前体育教师角色的错位

受传统教育思想、体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体育教师已形成的角色定位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应扮演的角色相对照,显得格格不入,出现了体育教师角色错位现象。

1.1体育教师成为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施予者

长期以来,受培根、洛克的“感知主义’,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等认知活动理论影响,体育教师习惯于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灌输训练的基本运动知识、基本技能,体育课成为教师进行发展体能、学习技能、强调训练再训练的场所。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掌握的最终结果,使原来内涵丰富的体育课程异化为以复制系统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为目的的流水作业,体育教师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学生似乎生来就是认知的工具或机器。忽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兴趣;忽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个性在身体活动中尽情的张扬和自然的表

达;忽视“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个体的人性、人生、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这一体育教学人文性的重要内涵[2〕。一项调查结果说明,“体育教师对自身角色形象的评判为‘运动型’,即以运动实践为主的角色定位,,[3〕。

1.2体育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控制者

长期以来,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在学校体育中受到青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更多地确定在技术层面。体育教师完全变成一个从事运动技术训练的教练员,绝对控制着学生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严格地按照竞技运动的训练体系来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在教师“训练式”、“控制式”的形式下进行,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判成为最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崇尚师道尊严,往往将自己高高置于学生之上,命令式的口气、高昂的语调、强硬的态度比较突出,学生只能惟命是从,别无选择。漠视学生主观上有什么想法,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命令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学生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再现知识的反应器,创新意识被泯灭,师生关系变得极其冷淡。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教师角色期望的第一选择为“朋友型”,说明中学生对与体育教师建立和保持新型师生关系有着较高的期望值[3〕。

1.3体育教师成为课程的执行者

长期以来,在封闭的指令性课程模式中,体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是体育课程专家、学科家的任务。体育课程从宏观到微观层面都由国家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体育教师对执行国家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就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既定的课程规范,被动和消极地执行体育课程计划,做一个“国家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体育教师很难结合本地区、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结构等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长期缺乏课程自主权,多数教师已经丧失了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的能力,体育教师已经习惯了按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内容、评价方法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毫无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从而导致了目前体育课程“目中无人’,少千篇一律”。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

2.1体育教师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者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促进学生心理

第三篇:影响PETCT图像判读的因素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PET/CT

韩佩 陈萍

示踪剂通过静脉注射后进行成像,注入体内的示踪剂随血液分布于全身,并通过自身的生物学性质,“靶向”定位于身体特定细胞或组织,参与特定生物学过程(包括结合、转运、代谢、排出等),同时发出射线,穿透组织被PET探测器晶体接受,再进一步通过电子方式经过重建、校正、生成由示踪剂代表的体内生物活动的分布图像,与同机CT融合,显示并通过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最后经医生根据经验和分析判断标准,得出临床诊断报告。这其中任何环节,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PET的结果。

FDG PET显像,将体内的18F-FDG的浓聚程度分为六级: 0级:完全无18F-FDG的摄取,表现为无放射性存在。

1级:微量摄取,一般显示阴性,只在降低显示窗时可见本地水平的放射性。 2级:轻度摄取,一般显示时即可见组织本底的放射性。

3级:中度摄取明星高于本底的放射性浓聚;体内相当于肝脏摄取水平。 4级:高度浓聚,非常明显摄取,相当于大脑皮质的放射性摄取。

5级:超强浓聚,放射性浓聚高于脑正常体内仅见于大量尿液存积的膀胱。

1、示踪剂方面的影响 (1)、示踪剂特异性影响。

不同的示踪剂的体内分布、代谢不同。有的通过非能量依赖性被动扩散,有的需能量消耗,有的通过与细胞表面物质结合,有的需要载体转运,有的需要与细胞成分结合紧密。绝大多数示踪剂通过注射方法入体。示踪剂特异程度影响PET/CT图像变现。特异性高的示踪剂非靶组织显像越差,图像解剖信息越少,分析判断专业化要求越高。 (2)示踪剂的浓度、剂量。

临床发现,专用FDG显像需要8~12mCi左右的18F-FDG。受体显像,其示踪剂-受体比在0.2 ~0.8之间体内显像最佳。过多或过少的示踪剂注入量影响受体结合、解离状态,从而影响对受体分布、功能等信息正确判读。同时对受体结合示踪剂的也有要求,其解离常数Kd亲和力最好在0.1~50nmo/L之间。亲和度过高则其局部浓聚只反映转运体或血流量而不反映受体结合蛋白能力,过低则本底高。

(2)、示踪剂注射时间及扫描采集时间的影响。

注射后不同时间显像示踪剂分布不同,是临床上延迟显像鉴别肿瘤的生物基础。由于核医学PET本质上的低信息量,必须保证图像本身计数达到规定水平。过短采集时间统计涨落大,会降低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度,掩盖细节及微小的差别和变化。过长采集时间同样影响图像质量,并出现患者体位移动、示踪剂衰变等影响。 (3)、示踪剂投药技术。

血管外误注。由于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或偶然患者血管本身问题,造成大剂量示踪剂外漏至组织间隙,会产生伪影,感染图像。同时注入体内剂量减少,影响全身靶组织显影。外漏的示踪剂可能经过淋巴吸收,造成局部和该侧躯体-关节处淋巴结摄取,容易与转移淋巴结混淆。FDG易与血液成分结合,促见凝血,因而注射时尽量减少穿刺后回针芯,如果注射器回血过多,可能造成学凝块,注入体内后栓赛于肺内,形成单个或多个热灶,极易误诊为肺内病变。

2、操作影响 (1)、检查前准备。

禁食4小时以上,检查前测血糖。因为血糖过高,会对肿瘤18F-FDG的摄取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表现为全身肌肉糖代谢普遍增高,肿瘤病灶的摄取会出现偏差,所测SUV值就时失去诊断意义,而且会造成对微小病变的漏诊。同时禁食也有利于减少消化道的非特异性摄取。

解决方法:

对于食了早餐的人,在药物衰减时间允许条件下,可以推迟其检查时间。测血糖增高者,可以嘱咐受检者多喝水多走动,也可以掉盐水,待血糖降低至允许范围再为其注射示踪剂。血糖很高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输注方式降低血糖。

1、图2:同一个检查前吃了东西与空腹的图像对照:对比可见病灶的放射性摄取差异(图像上方为禁食状态成像)

对于做颅脑肿瘤、癫痫及退行性病变的病人,尽量能做到视听封闭,视听封闭不良会使正常大脑皮质相应中枢区摄取增加,直接对图像的判读产生干扰。

病人姿势不良、冷、热、疼痛可以出现身体相应部位的肌肉及软组织放射性分布改变。受检者检查前紧张、休息不好可以造成肌肉的高摄取,特别是一些特殊部位的小肌群,对相应部位分析判断造成干扰。例受检者说活过多,或者咀嚼,会造成声带、咬肌的高浓聚,因而注射前叮嘱受检者保持安静、舒适的休息,尽量放送,并减少不必要的说话。

图3:咬肌紧张造成的高浓聚

低温时寒冷刺激交感神经,棕色脂肪放热摄取18F-FDG,一般表现在:双侧肩颈部、脊柱两侧、纵隔、腹腔内外等部位脂肪组织呈点片状 18F-FDG放射性摄取增高,容易误诊为来淋巴结或者其他部位的转移。考虑到注射室、休息室及检查室温度相对恒定,气候因素应该是最主要原因。此外, 鉴于B A T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的特点,因而BAT主要见于年轻患者。此外, 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还提示低B M I 患者对于寒冷刺激更为敏感。提示年轻、偏瘦的女性更容易出现B A T 摄取。因而在冬天要针对这一高发人群进行重点预防,注意做好饱暖工作,以减少棕色脂肪的干扰。

4、图5:棕色脂肪的高浓聚分布

(2)口服造影剂对成像的影响。腹部成像前1~2小时,口服稀释的造影剂以显示胃肠管,有利于腹腔内软组织结构的观察和判断,有助于腹盆腔内示踪剂浓聚部位性质的判定。但口服造影剂也会对PET显像结果造成影响。Hany和Burger介绍,有时口服造影剂刺激胃肠,造成蠕动增强、排空加快,有可能导致升结肠、回盲部的摄取增高。另外如果造影剂浓度过高,还会因其对CT的x线与511keVγ射线的衰减不同,造成PET显像的局部过度校正,引起局部假性浓聚。另外消化道钡餐、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待高浓度的造影剂排泄完全才能来做PET检查,否则造成CT上相应部位伪影过多,影响图像判读。

(3)、PET/CT的匹配:PET/CT虽然安装在同一机架,CT与PET并不在同一z轴平面,因此存在互相空间位置补偿问题,两者匹配不良,可能造成衰减小校正失误。图像融合失误,造成误诊。另外CT采集时间短,常常在采集时要求患者屏气,而PET采集时间长,不控制患者呼吸运动,这两种不同采集条件会造成膈肌位置、胸廓、肺形态,甚至肺内结构、病灶形态和位置的差异,在分布和判读时应该注意。部分患者依从性差,如小儿、痴呆或意识障碍者、年老体弱、或病情重、疼痛患者,难以耐受长时间体体位不变,应在检查前具体安排,根据情况安排体位、扫描时间,争取最大限度配合外,必要时适当的镇静、止痛或固定,以防止检查中体位移动,图像融合不良、

3、了解临床与影像信息:

(1)、医生的接诊。分析图像前医师应该了解对象的基本情况、就诊目的、师生送检目的及对本项检查的特殊要求。核医学医生不单要参考临床医生的检查申请单,而要亲自闻病人、家属、陪同医生了解病人情况。有时病人的申请单写的过于简单,对于病人的既往病史并没有交待,然而病人过去的精力,甚至不被注意的情况会影响显像结果。掌握这些情况,对比正确判读PET图像,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和鉴别诊断。例如:受检者化疗后胸腺、骨髓抑制,可造成这些组织18F-FDG的局部浓聚;病人检查前天打升白细胞药物,也会造成骨髓的高浓聚。

图6 升白药物所致骨髓显像 例如我院曾接诊的两个病人:

病人P03204刘阳阳,申请单“咳血丝痰20余天,双肺多发结节影待查”。PET/CT全身检查扫至股骨上端,未能扫全睾丸,全身未见明显原发肿瘤病灶,两肺弥漫大小不等结节,糖代谢异常浓聚,结合病人年龄(20岁),我们做出多项诊断以鉴别(感染性病变、结节病等),后临床医生补充睾丸触及肿块的信息,加扫睾丸,发现左侧睾丸肿大,局部糖代谢增高,就不难得出肺内弥漫病变为转移癌。

7、图8 睾丸癌肺多发转移 病人临床开单:“癌治疗后复查”。常规扫描至股骨上段,全身未见明确骨转移征象,后病人家属反映,既往右股骨下段骨转移行放射治疗,复查疗效,补加膝关节显像。

9、图10 肺癌下肢骨转移

因而医生接诊,了解病人全面信息十分重要。另外应该注重和临床医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特殊要求,做出相应的处理(诸如加扫下肢)。 (2)、放化疗的影响。放化疗在短时间(数小时)内,可能因为肿瘤反应造成示踪剂摄取一过性增高。外国文献曾报告,胸壁放疗900cGy时,体内无变化;1800cGy发生胸壁炎症;2700cGy放射性食管炎;3600cGy病灶摄取减低;4500cGy出现骨髓抑制;5400cGy骨髓代谢减低。因为治疗对肿瘤生物活性抑制,表现为摄取值的减低。这种治疗是治疗响应的表现,但是会导致对残留肿瘤灶的低估。因而治疗后对多久复查,一直是关注的问题。Keyer等报道,肺癌放疗后1月内复查PET/CT,假阴性率高,而4~12月复查,则无假阴性病例。一般认为除观察治疗外,以了解肿瘤残存或复发为目的进行PET检查最好在治疗后3~4月以上。不少脑疾病患者应用激素,可能降低皮质FDG摄取,缩小灰质、白质差别。

(3)、手术和外伤:外伤和手术造成病在局部、周围及手术入路体表组织的修复和瘢痕,一段时间内可以造成FDG摄取,影响对术后病情的判读。多数手术或创伤愈合瘢痕,在4~6周变淡,但是合并感染或迁延愈合者恢复慢。

4、生理性摄取。

正常人(30%~40%)有胃底或全胃的浓聚,其中约1/3表现为高浓聚。,这种浓聚可能与胃内炎症有关,个别严重者可能有溃疡等活动病灶。但不少人胃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可能与上述腺体和平滑肌相对发达有关。国内外学者分析了胃i的摄取,发现正常胃摄取比较规律,一般呈胃底>中段>远心段分布。检查前饮水、服用发泡剂以扩张胃,或者延迟显像观察放射性分布和强度变化,有助于鉴别生理性摄取和病理性摄取。另外结肠、小肠也常用生理性摄取,一般呈长节段性,沿着肠管走行,部分可能与炎症有关。

图11 肠管生理性浓聚,延迟扫描形影部位糖代谢减低

对于高本底区域,肾盂、膀胱、脑皮质等部位,受到放射性干扰。膀胱和肾盂的高代谢,可以让患者口服速尿片,多次排小便后再行扫描,但大多数情况下成像效果仍然不佳,也可以采取导尿方法减少本底。

由于子宫和卵巢的生理性摄取值相对较高,摄取的变化幅度较大,因此其在盆腔病变的诊断中干扰最大。育龄女性的卵巢和子宫内膜受月经周期影响,Lerman等引利用PET/CT研究了子宫内膜和卵巢的生理性摄取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4个时期中月经期和排卵期子宫内膜摄取相对较高;而卵巢摄取多位于排卵期;绝经期妇女子宫和卵巢摄取均较低。Nishizawa等 则通过PET与MRI比较,分析了健康女性患者出现子宫和卵巢明显生理性摄取的规律,并提出生殖期女性最好的FDG PET检查时间为月经来潮前1周或月经后数日。

5、病灶生物学特点影响。

广谱示踪剂在筛选病灶时十分灵敏,但是鉴别病灶性质方面价值不高,而特异性示踪剂真针对特定对象,有病因提示意义,但是难以适用临床多数情况。所以,临床上用不同示踪剂区别单单靠一种示踪剂难以鉴别病变。生长缓慢的肿瘤(譬如支气管细胞癌)等,糖代谢增高不明显;一些肿瘤代谢变异,18F-FDG常规显像时可表现为假阴性,常见余肝细胞肝癌、肾透明细胞癌、分化好的前列腺癌、微小的甲状腺癌等。高分化的肝癌,可以配合乙酸盐来观察病灶,而前列腺病灶通过胆碱显像观察病变。肿瘤生长方式影响PET检出率,譬如对于胃癌的的阳性率与其他肿瘤相比低,这可能与胃癌早期弥漫性生长的形态、细胞内黏液成分高有关,印戒细胞癌经常出现假阴性的表现。

图12 胃印戒细胞癌:胃未见高代谢病变。

图13 肺中分化腺癌,出现假阴性的表现

图14 肺隐球菌所致假阳性

病灶大小和形状对PET图像的影响大于CT,越小病灶的PET定量分析的相对错率越大。

部分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可以摄取肿瘤示踪剂。如炎症、肉芽肿、良性肿瘤(甲状腺腺瘤、结肠腺瘤样息肉)可以摄取18F-FDG,新型隐球菌可以摄取11C-胆碱;良性肿瘤或卒中有MET摄取。通过双时相延迟显像、结合高分辨薄层CT、多平面重建以及MR、B超其他影像检查,可以增加对疾病的正确判读。但部分患者仍必须通过创伤性手段(如手术、穿刺)获得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原发与转移灶;同一瘤灶,在不同区域可以有不同的代谢特点、生物学行为,主要是因为肿瘤的异质性原因,譬如原发肾癌、胃癌可以无FDG摄取,但是转移灶可以是阳性表现。 临床上常有小病灶大转移现象。患者以转移癌为首发表现未发现原发病灶的情况。PET也经常出现原发灶未见代谢,而转移灶多大、代谢高的病例。甚至有报道,尸检无法发现原发灶者也占不少比例,可能高达15%。这种显像可能与原发灶受抑制或退化,而转移灶进一步去分化有关,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结论:

PET/CT检查的整个流程复杂而繁琐,每一个步骤的误差都会对成像造成影响,影响对病灶的直接观察。因而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药师、护师及医师都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好关,减少主观及客观因素造成的对检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PET/CT诊断学

2、 朱朝晖,程午樱等.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中子宫和卵巢生理性摄取的特点.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1):124-129.

3、 李剑明,刘 颖.棕色脂肪摄取18F_FDG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 J Chin Clin Med Imaging,2008,

19(2):103-105.

4、 黄钢,赵军.客观评价18F-FDG PET/CT肿瘤显像误诊现象. Chin J Nucl Med,Jun 2007, 27(3):129-130.

第四篇:petct在中国内地的配置使用调查情况

petct使用的调查报告在2009年的六月份有进行过一次中国内地的调查报告,中国核学会由国家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的委托,全国(不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包括宠物和医用回旋加速器)配置使用的调查。现在情况报告如下。调查的研究现状,arrangementlearn的卫生部规财司委托的意向后,中国核学会(以下简称)通知各省,自治区执行委员会核医学(以下简称分行行长),和主要设备的厂家与厂家合作,安排设备清单,每个部门的验证电子邮件。

一、调查的一般情况

1、 调查的工作安排

获知卫生部规财司的委托意向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以下简称学会)立刻通知了全体常委和各省市自治区核医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任委员,并在主要设备厂家的配合下,整理出各厂家在各地的装机名单,先期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各分会进行核实。

2、数据的收集与核实

6月10日收到规划司的正式函件,调查工作自6月12日启动。学会建议填表人原则上由非本单位人员负责。考虑到部分省区不同使用单位在不同城市,可以由各省市自行决定填表人,学会负责差旅费。要求所填调查表需经各省区主委核实、签名后统一集中;调查期间,学会对各省区报来的数据及时核对,凡缺项或有疑问处,均经电话核实。

对个别因种种原因没有按时上报调查结果的省区均及时提醒、督促。在全国各相关省识别会、各使用单位的大力配合下,至6月25日晨,本次调查发出的114份调查表全部收回。

3、调查工作总体情况

(1)本次调查中,各地分会和各使用单位均给予了高度支持和配合。除2家单位不愿提供数据,另一单位原PET-CT引进计划改变外,目前学会掌握的其他所有使用单位的数据均较完整地收集到位。

(2)从统计结果结合学会掌握的信息判断,个别数据,尤其是涉及使用范围、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数据,个别单位可能没有完全据实报送。因而,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引用应有所保留。(PETCT肿瘤检查网http:///)提供

二、调查结果

1、全国PET-CT配置情况

(1)此次调查,共涉及到115个单位的PET/CT数据了解表。其中,2007年12月底前安装使用的PET/CT共87个单位89台,分布于24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装机单位8台;2009年即将装机20台;1台情况不明。

本次调查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未包括使用二手设备的个别单位;国产设备(亿仁公司PET)因没有正式供货信息,学会不掌握其供应、使用单位情况,没有包括在统计之内。

2009年卫生部大型设备集中采购共21台PET-CT和10台加速器,部分单位无具体采购信息,部分内容未纳入本次调查统计。

(2)按目前安装(或即将安装)PET/CT台数排序:北京23台,广东14台,上海10台;详细配置情况请见附件1。

(3)PET-CT厂家配置台数排序:通用电器(GE):58台(包括64排VCT 5台,16排STE 10台,16排ST 18台,8排ST 6台,4排ST 4台,16排LS 2台,8排LS 3台,4排LS 10台)。西门子:43台(包括64层HD 3台,64层52环 3台,64层39环 5台,40层39环 2台,16层39环 21台,2排 3台,单纯PET 6台)。飞利浦:16台(包括64排TOF 1台,16排TOF 1台,16排8台,2排 1台,C-PET 5台)。

2、全国PET-CT使用情况

(1)管理运行模式:PET-CT由医院管理占76.6%,医院和投资方合作管理占22.5%,合作方管理占0.9%;隶属核医学科占55.0%,隶属放射科占10.8%,独立PET-CT中心占34.2%。

(2)2008年全国PET-CT检查总数:11.59万例;平均单台设备检查:1348.4例。年检查例数1000以上46家(53.9%),年检查量低于400例的单位10家(12%)。

(3)2009年PET/CT平均开机:4.31天/周;其中每周开机5天以上的占51.0%,开机4天的占20.4%,开机3天以下的占28.6%。较高的单一月份PET-CT检查量平均为163.3例(4~5月份);较低的单一月检查量平均为82例(1月份,春节长假)。

(4)PET-CT工作内容:肿瘤学检查73.9%,心血管检查1.3%,神经系统检查3.7%,查体18.5%,其他2.6%。其中查体比例最高者:100%。受检者来源分布:门诊病人占41.2%,住院病人37.8%,外单位介绍21.0%。

(5)在2007年前装机单位中,近年PET-CT检查工作量上升的单位76个(88.37%),工作量下降单位4个(4.65%),持平单位6个(6.98%)。

(6)PET-CT检查收费:

浑身检查平均收费:8826元,局部检查平均收费:6020元;

最高收费:浑身13000元,局部11640元;

最低收费:浑身6370元,局部3500元。

除4家医院外,PET-CT的同机CT检查,均未另加收费用。

(7)医疗保险复盖:目前国内有6家PET-CT全部费用进入医保,主要分布于深圳、黑龙江和湖南省;6家单位检查显像剂(药费)部分进入医保,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和山东。

(8)临床医生与病人对PET-CT的认可情况:认可或非常认可者占绝大部分,没有负面反应。

目前社会和临床上对PET-CT使用反映最多的问题包括:检查价格贵,不能报销;存在部分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部分临床医生对PET-CT的期望值不客观等。

三、调查结果的初步解读

1、国内PET-CT技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北京医院曾对2006年6~8月国内10家三甲医院工作进行抽样调查,与相比,本次调查显示:月平均检查量从120.72例(110.66~130.78)上升为163.3例(考虑到前次抽查均为大医院且选择工作量较高的月份,这一增长幅度还是很有意义的);年均检查量超过 1000例的单位比例由不足1/3增加到53.9%;月检查例数超过100例的单位从20.0%增加到59.8%。同时,体检所占工作量比重由32.9%下降到18.5%。

2、国内PET-CT使用情况的发展极不平衡。

2008年全国PET-CT单机最高检查量与最低检查量间相差75倍。即便是同类医疗单位、同种机型、相似工作条件,工作量的差异也达3倍以上

3、 国内PET-CT技术发展的几个特点

(1)地区:目前PET-CT工作状态好的地区,除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等传统经济发达地区外,黑龙江、辽宁、浙江、湖北、湖南、安徽及新疆的使用情况也相对较好。但同一地区不同单位的使用情况差距较大。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5家年工作量最低的单位中,3家来自相对发达地区(深圳、上海)。

(2)单位:大型综合性医院与肿瘤专科医院的工作量差异不明显。总体上看,医院的学术地位与PET-CT使用量之间有联系,越有影响的单位,PET-CT使用情况越好。但也有例外。

(3)医保:不管医院大小、性质,凡有医保支持的单位,PET-CT的使用情况均较好。

(4)市场行为:由于市场运作多不公开,本次调查未能得到市场运作对PET-CT工作量的情况的真实数据。据悉,至少部分单位有不同程度的市场运作行为,一些单位的工作量增长与市场行为的参预直接相关。但是,即便在有市场行为的PET-CT中心,至少部分病人的PET-CT检查是正当和必要的,而且得益于市场运作中的学术方面的宣传。当然,肯定有部分检查不是PET-CT适应证,如何规范市场行为应该造成高度重视。

(5)加速器和PET- CT配置比例:根据国外资料和对加速器功能的分析,PET-CT与加速器配置的合理比例应该在4:1 ~ 6:1左右。而目前国内此比例约为1.82:1。这种失当的配置比例无疑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同时,由于政策限制和资源共享困难等因素,没有加速器的 PET-CT单位,常因药品供应问题而影响正常使用和技术发展,进而刺激了加速器的购置需求。

4、使用单位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

PET-CT使用单位对管理部门的建议,按提出的频度依次为:尽快解决有条件、有控制的医保复盖;明确适应证、合理定价,限制不正当竞争和滥用;在合理增加配置额度基础上加强宏观配置管理;加强对加速器的配置管理、合理使用与医疗单位间药物配送的政策引导;加强质量控制与规范化使用方面的引导;强化技术准入、培训与规范化方面的管理等。

第五篇:中餐摆台定位标准规范

一、摆台所用餐具

展示碟

骨碟

筷架

筷子

席面更

牙签

小勺

翅碗

高脚杯

白酒杯

大水杯

毛巾碟

烟缸碟

烟缸

二、摆放展示碟

从主人位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摆放展示碟,展示碟边沿距桌边1.5厘米,碟间距离均匀。

三、摆放骨碟

骨碟摆放在展示碟上面,花型或商标对齐摆放一致。

四、摆放筷架、筷子、席面更、牙签

筷架与展示碟右侧上方边缘平行摆放约0.5厘米,席面更和筷子摆放在筷架相应的位置,筷子的筷尾离桌边1.5厘米,摆放牙签英文字母朝向席面更,尾端与席面更尾端平行摆放在筷子与席面更中间。

五、摆放汤碗、小勺

摆汤碗小勺在展示碟的左上方放翅碗(口汤碗),距展示碟1厘米,勺置于碗中,勺把向左,与三套杯杯柄平行(三套杯中线上)。

六、摆放酒具,红酒杯、白酒杯、大水杯。

红酒杯摆放在展示碟上方中线上约1厘米为定位杯,白酒杯摆放在红酒杯的右侧约1厘米,大水杯摆放在红酒杯左侧约1厘米,三杯之间杯柄在一条直线上。

七、摆放毛巾碟、烟缸、烟缸碟、

毛巾碟摆放在展示碟左侧与展示碟距离为0.5厘米与桌边距离为1.5厘米,烟缸摆放在烟缸碟上其中要有两个烟槽朝向客人,烟缸碟的边缘与三套杯杯柄平行,摆放时从主人右侧顺时针方向开始摆放,每两位摆放一个烟缸。

八、拉椅定位

从主人位开始顺时针进行,餐椅坐面边缘距下垂台布1厘米,餐椅之间距离均等。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论文资料 第1张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论文资料 第2张
petct的定位标准(大全)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