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企业集团科学管理模式(集锦)

企业集团科学管理模式(集锦)

企业集团科学管理模式第一篇:企业集团科学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文化。随着员工对企业管理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已被员工所共识。企业要成为一流的企业,首要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企业。

企业集团科学管理模式

第一篇:企业集团科学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

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文化。随着员工对企业管理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已被员工所共识。企业要成为一流的企业,首要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1.继承与创新并举,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正在崛起。企业文化建设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不断变化,必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要确立先进的理念,始终把员工的学习与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思想才会有灵魂,有灵魂才会有生命;有思想才会有思路,有思路才会有出路;有思想才会有智慧,有智慧才会有力量。企业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运用现代科学文化和先进管理知识,为创新开辟广阔的天地。首先,创新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过程,只有建立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创新才是切实可行、真实可靠的。其次,创新要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减少和避免失误。最后,创新要敢于扬弃陈观,创立新知,促进观念的变革与创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以实现行为方式与工作作风的转变,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越来越赖于企业文化的推动。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文化的享受者。企业的兴衰取决于员工的素质,而员工的素质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要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作用,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营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开阔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诱导、启发、吸引和熏陶员工,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员工中培养起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群体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凝聚,没有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效益往往是暂时的,竞争力也不会强大,实力也不会长久。企业要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情操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形成公司上下沟通、凝聚人心、关系融洽的良好氛围,才能提高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

1.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团结和谐合作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作用日益突出。一是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应从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入手,实施科学管理,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员工才能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促进企业发展。二是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必须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合力。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要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过培育企业文化氛围才能养成。三是团队精神要建立在公司愿景的基础上,员工有着自己的个人愿景且各不相同,但个人与团队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愿景而努力。团队精神的确立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撑,团队不可能成功,员工的成效也体现不了价值;没有员工的首创精神,团队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团结协作是完成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员工的心情更加愉悦,同时能加快员工的全面发展。

2.重视员工的个人素质,帮助员工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建设企业文化,要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企业要重视人的因素,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保持与员工良好的协调关系,促进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良好的员工个人素质和文化环境,是企业

获得巨大成功的条件。一是企业如果只考虑组织的利益,对员工的成长漠不关心,与员工的关系只建立在有形的经济契约上,员工也就只满足于完成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那部分工作。二是企业如果缺乏良好的员工发展环境,员工们就会在心理和感情上与企业背道而驰,也就没有主动进取精神,甚至会与企业“毁约”,“跳槽”而去。企业要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员工的价值理念,关注员工智慧的发挥,主动地为员工设计发展前程,而员工也要积极地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共进的局面。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企业相结合

1.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学习型的工作观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科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它使企业管理的着眼点由物转到人。它虽然没有正式的规章文本,但却有非正式的道德规范、文化习惯和企业精神的感召力。建设企业文化就要打造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明白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企业行为;明白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文化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习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的培育必不可少。员工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需要学习,员工要有文化,企业更需要有文化来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渗透于企业内质之中,为员工共同拥有的资源。企业培育企业文化、提炼企业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发展、凝聚员工的有力举措。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展示员工的精神风貌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当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学习的落后,导致思想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企业要结合实际,围绕公司愿景,要从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增长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形成一种不学为耻的压力感和以学为荣的责任感。一是组织员工边工作边学习。在学习中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并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主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二是要坚持学习和善于学习。学习无境止,要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并把学习作为自己不可缺少的工作。要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新理念;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企业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将是学习型企业;而员工的学习、素质的提高,必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优势,迫切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要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从培育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广泛采用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为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及模式、柔软的管理手段。一是企业不仅要实现利益价值,还要实现文化价值;企业管理不仅要采取经济手段,还要采取文化手段。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企业,除了严格管理、善于经营、奖罚分明之外,大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二是在企业内部要重新整合员工、资本和科技等要素,营造和谐统

一、团结向上的氛围,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企业文化是内在的约束,企业制度是外在的管理,因此,应把强化企业管理与塑造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应注重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员工的意愿和要求,以实现人本化管理。

2.建立科学的分权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要把众多员工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企业不仅要抓经济效益,更要抓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是企业要重视员工的社会价值,尊

重员工的独立人格。要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员工无私奉献的精神,融洽人际关系,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企业员工上下级间的工作矛盾冲突和人际关系紧张,并不是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是来自内部的权力分配。权责过于集中,使下级员工往往将责任推到上级领导身上,而上级领导总是责备下级员工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企业要实施分权化管理,有效地避免矛盾冲突和关系紧张,要完善生产经营、劳动人事等管理制度,实施扁平式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设立精干的职能机构,避免对下级管理的过多干预,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有利于上下级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合作关系,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引起共鸣,达成共识,为员工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企业只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打造出一支凝聚人心的员工队伍,才能成为具有敏锐的时代感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一流企业。

第二篇:优化档案管理 服务企业科学发展

韶关供电局是广东电网公司直属大二型企业,担负着韶关三区七县(市)的电网规划建设和电力供应任务。档案是企业联系过去和未来的一个重要信息纽带,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对韶关供电局深化创先管理、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统一思想,全面认识档案管理的重大意义

档案工作是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真实记录着社会各项实践活动,为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情民生、服务企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档案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档案蕴含着丰富的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管理并有效使用档案,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升全社会民生幸福指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同时,借助档案可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实现知识创新特别是科学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电力工程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电力工程项目档案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从项目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使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包括从电力建设项目(工程)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生产预备到竣工投产全过程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等。电力工程项目档案无论是在电力工程项目维修、扩建、改建还是迁移或者毁弃等工作中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电力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项目效用的发挥,无论是对经济效益还是对社会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档案工作是服务社情民生的重要平台。档案工作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各类民生档案更与广大市民的福祉密切相连。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意识,走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需求,积极构建覆盖服务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不断探索档案工作惠及民生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档案工作就会在服务群众中体现造福人民的价值。档案工作通过地方志、党史和地情宣传,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起到了以史育人、以史惠民的作用。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电力企业中的工程项目档案在电力工程项目维修、扩建、改建、迁移或者毁弃等工作中都有关键的作用。电力工程项目档案不仅是电力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工程竣工验收、生产运行、维护改造和扩建等工作的依据;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服务社情民生、地方党委政府施政改革、电力企业服务客户群众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做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服务好社情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档案工作是丰富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电力企业经历了“两改一同价”、主辅分离等一系列改革,历经了一次次抗台风、斗冰雪、抗洪涝等自然灾害,确保了诸如奥运会、大运会等重要活动的保供电,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的宝贵精神。电力企业中的档案记录着电力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源泉活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电力人不断前行。我们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这一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为时代记录历史、为文明传承薪火、为企业奉献精神。

明晰现状,找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广东电网公司深化创先如火如荼地开展,提出了“五星四区三梯队”的发展模式,韶关供电局作为西北片区地市供电局,其中大部分县级子公司处于第

一、第二梯队,离广东电网公司星级供电局下属的县级子公司的差距还较大。档案管理作为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明确定位、摆正位置、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另一方面也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促成发展。

韶关供电局档案室成立于1988年,负责文书、科技、会计、合同、实物、声像等各门类档案的综合管理,负责履行对下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职能,统筹计划实施本公司档案基础管理建设,主要包括:档案基础业务,档案学术与科研、教育培训与宣传,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建设。目前,韶关供电局档案库藏结构多样化,各门类档案情况如下:文书档案1 552卷及单份文件7 241件,科技档案8 470卷,会计档案3 048卷;合同档案2 107件,实物档案253件。

档案室成立以来,韶关供电局档案管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职,全局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总体表现在上级单位考核排名中靠前。特别是2010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尤为显著,500 kV韶关坪石B电厂接入系统工程顺利通过了省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专项验收,还被推荐为国家档案局“全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示范工程”,韶关供电局110 kV前进变电站通过了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管理专项验收。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形势下,韶关供电局档案管理还面临许多新挑战,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档案管理的总体水平与上级主管单位、韶关市档案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做好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长期以来都较为普遍的存在“重现场、轻材料”的现象;二是档案管理工作思路不清晰,存在如档案资料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不真实等问题;三是包括工程项目的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物资供应厂商等相关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平衡,差距较大,直接影响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上问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好好反思,认真总结,并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管控措施,落实整改。

抓住重点,科学规范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繁杂、严谨、细致、枯燥的工作。当前,韶关供电局档案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具体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又要确保高质量的做好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鉴别、入库等相关工作,程序复杂,涉及面广,必须要抓住重点,科学规范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注重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感。要规范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改善“重现场、轻材料”的现象。工程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计划、基建、物资等具体从事工程建设的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明确分工,强化职责。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负起责任,从严把关,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基建、计划、物资等部门要具体负责,相互配合,全面参与,至少要明确一名档案管理工作的负责人,确保档案工作时时有人抓、件件有人管。

注重档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档案管理水平。针对当前各相关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平衡,我们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宣传,努力提高全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在队伍建设方面既要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和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要注重挖掘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更新血液、充实力量。要注重学习培训,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业务培训,建立档案室、项目部、施工方的三级培训,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帮助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增强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工作中去。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一方面要“走出去”,到兄弟单位去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要“请进来”,多邀请上级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加强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韶关供电局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都有详细的部署和要求,是规范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但只有工作部署和提出要求还不够,关键在于落实,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止于表面;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奖优罚差;要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充分调动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要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档案工作者虽然不在一线工作,但他们在幕后勤奋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去关注、去肯定。

要理清思路,在档案管理各环节中做到“全、严、实”

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复杂繁重,清晰的思路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要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经常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跟进并严格按照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完善审核程序,提升鉴别、分析能力,严把入库关口。要根据上级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指导书,在档案管理各环节中做到“全、严、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首先,工程档案管理各项工作都要按照要求做到全面、及时、准确。要做到材料收集全面,要做到档案管理全过程协调,要将工程档案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工程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档案管理部门要注意跟进,强化考核。

其次,要完善制度保障,做到严格管理。各单位在与参建单位签订项目有关设计、施工、监理、调试、物资供应、设备监造、咨询服务合同时,要按照上级单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明确档案有关事项,要根据上级单位“三个发展”“登高计划”“一体化、创先进”等具体要求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要强化惩处机制,要从细着手,从严把关,一旦发现工程档案资料存在不客观、不真实的问题及因此对工程建设和韶关供电局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工程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严肃性。

最后,对工程档案材料要认真审核把关,保障项目各阶段资料客观真实。工程档案资料记录着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不允许有丝毫虚假,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按照档案管理制度针对资料一项项审核,重点要关注县级子公司、配网工程、消防工程、线路工程等薄弱环节的档案管理,不断加强督促、检查、指导、考核,发现差错按照程序予以纠正,防止“带病”材料在整理时进入档案。

做好档案规范管理工作,既要坚持“及时归档、合理分类、规范整理、安全保管、方便利用”的原则,又要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手段,想方设法将最先进、最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和措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推陈出新,高效管理。只有致力于推进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与企业的管理需求实现无缝连接,为创建国内档案管理先进供电局而努力。

(责任编辑:陈海峰)

第三篇:【企业餐饮管理 科学化规范化助力企业腾飞】

提起企业餐饮管理,大家都会觉得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的确如此,餐饮行业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规范、难管理、漏洞多、安全隐患等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科学的、规范化的餐饮管理模式的出现,大大的推动了企业餐饮管理的健康化发展。

何为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业内人士指出,因餐饮工作的复杂性,为了防止工作过程中造成无法拟补的错误,必须从管理方面入手。而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必须采用科学的手段,而非传统的难以掌控的方法。

第一:引入网络技术 提升科学化管理

网络时代的来临,任何一个源甲餐饮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网络,企业餐饮管理也是一样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引入网络技术,并且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令酒店管理更加科学化,便捷化。

第二:程序规范化 打造高效管理模式

做事按照既定程序,是规范化管理的首要条件,随着企业、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程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人员的配置,到服务的流程,以及岗位的完备性,人员的日常管理,都需要有具体的制度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程序化,才会促进企业餐饮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第三:人性化管理 激发员工积极性

在企业餐饮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在餐饮管理行业内,很多实例证实了人性化管理理念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只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的起到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规范的企业餐饮管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以及周到细致的服务,并且能够促进餐饮企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人性化管理理念一定要牢记,并且得到落实,方能成功。

第四篇:建立中小企业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薪酬水平是员工最为关切的部分,薪酬管理的规范也常常是诸多企业头疼但又最重视的部分。有效的薪酬管理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不必要的生产成本,更能吸引和挽留高素质的员工,而且适合企业实际状况的薪酬体系不仅满足员工的需求,更能有效地激励他们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设计、完善自己的薪酬管理体系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因此,中小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有效的薪酬方案,制定合理与公平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运用薪酬杠杆作用,保护员工工作积极性,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以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薪酬制度不完善、薪酬管理制度随意化

虽然一些中小企业会据各自的生产与经营方面的特点,形成了薪酬管理的思路,如薪酬发放的办法以及薪酬模式,制定了一套员工薪酬体系。但这些还是据管理者的经验与当地的员工的整体工资水平粗略的认识来制定的各种标准。从而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具体表现为:一是中小企业内部岗位工资并不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设计的;二是对中小企业员工的福利和奖励制度尚未制定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与中小企业挂钩,而只是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业绩临时商量决定,这样容易使得中小企业的领导层的难以团结,且还会挫伤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

2、企业的员工薪酬设计并不科学

我国许多的中小企业普遍尚未成立专门的薪酬委员会进行员工的薪酬管理。对员工薪酬的确定也不经过细致的薪酬调查,只是根据对当地企业

工资的总体水平进行大致地了解,然后确定一个比市场平均水平稍高的薪酬水平。这种方式依靠主观判断的确定很难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多数中小企业人才的流失。二是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三是企业员工的薪酬体系无法及时调整,无论是中小企业的薪酬水平还是薪酬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突出薪酬矛盾,没有随着企业的发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3、企业薪酬内部分配缺乏公平性

所谓的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是指组织薪酬管理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组织薪酬管理设计的重要原则。其薪酬内部分配的公平性是指员工对于中小企业内部薪酬系统和管理过程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的感知。这种公平性常常表现在:一是职位价值缺乏评估,缺乏企业内部公平分配的基础,从而造成了员工评价的不公正,影响员工的士气,造成员工的流失。二是薪酬的确定还未能建立依据能力的绩效管理方式,无法依据员工的个人表现以及工作的能力,来确定他们的工资,这样使得员工的薪酬具有一定的刚性,不能很好地表现薪酬的激励作用。三是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也是比较缺乏,使得员工导致薪酬的增加通道单一,结果导致员工们都去挤走企业管理这一条道路。使得那些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必须争取管理职位,当管理职位无法满足时,这样的员工流失率增大,导致中小企业发展滞缓甚至衰退。

4、企业忽视薪酬信息的沟通

现阶段多数的中小企业都采用薪酬保密制的方式。提薪与奖金发放不公开,使得员工很难判断在报酬与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且信任问题也同样还是存在。人们既无法看到别人的报酬,也不了解自己对企业的贡献价值大小与倾向,从而削弱企业的这些制度的激励与满足功能。

同时,薪酬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薪酬就是沟通”,企业管理层只有与每一个员工能够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各自的意图,并开放相关的薪资信息,才可以使得中小企业的薪酬制度更加有效。

二、树立全面薪酬的薪酬管理思想

薪酬管理是一种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其指导思想是如何由以优代劣的被动监督转变为以罚促优的主动监督。作为一种要素管理机制,实质上是企业领导者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的一种体现,树立全面薪酬的管理思想是设计和完善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前提之一。

现代企业的薪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再是单一的纯粹货币形式的劳动报酬。广义全面的薪酬不仅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长期股权、福利、消费补贴等等的可货币化的外在物质部分,也包括诸如工作条件、公平性、工作氛围、发展机遇、培训机会等方面的不可货币化的内在精神报酬部分。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全面薪酬,也即现代企业中实际的薪酬概念。如何很好地将外在与内在两方面报酬有机统一起来,实际上也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外在的可货币化的薪酬由于其特点,可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一个平均的水平,企业只要能适时了解掌握市场上本行业内各种岗位的各种薪酬方式的平均水平,把握和控制好自己公司的薪酬待遇水平在一个同行业较具竞争力的范围内,使公司薪酬水平在吸引人才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内在的报酬是非货币化并难以量化的,虽然也有一部分内容会反映在市场竞争之中,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了解,如培训机会、公司声誉等。但还有一部分内容则完全要靠公司自身不断地培育和积累,如公司文化、工作环境、公司内部公平性等等。

从全面薪酬管理角度看,企业的薪酬系统由基本薪酬、可变薪酬、间

接薪酬三个部分构成。基本薪酬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中所获得的最重要的报酬,它既是员工获得稳定收入的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其他薪酬的基础。可变薪酬是指浮动薪酬或奖金,通常是与员工的工作业绩以及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部分。间接薪酬是指各种福利项目,其中主要是各种员工福利以及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之类的福利项目。

中小企业要通过树立并贯彻全面薪酬的概念,充分发挥整体薪酬的作用,来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科学设计和不断完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科学设计和不断完善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是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设计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关注和处理好下面几个具体问题:

1、薪酬设计应做好岗位评价和分析

企业薪酬设计必须反映岗位责任和能力的大小,以达到内部公平,也就是薪酬差别必须合理,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和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分析是针对岗位本身,从岗位的复杂性、责任大小、工作量多少、难易程度、控制范围、所需知识和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来对岗位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岗位评价和分析是现代企业薪酬设计的基础,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公平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调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工作岗位,并对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量等进行清晰的测算与描述,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2、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

单纯的高薪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与绩效紧密结合的薪酬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从薪酬结构上看,绩效工资的出现丰富了薪酬

的内涵,过去的那种单一的无激励的薪酬形式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与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多样的薪酬体系。通过实施绩效薪酬不仅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由于明确了薪酬的激励导向功能,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实施了都能获得理想的结果,其关键在于绩效薪酬的方案设计,如果方案不好,负面影响可能很大。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绩效薪酬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注意绩效工资要有具体的兑现日期并且要及时兑现,不能拖时间;整个公司的员工都要有绩效工资,不能有些人有,有些人员没有;公司制定绩效工资体系时要让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和培训的过程,也是让公司和员工发现问题和树立成功实施信心的过程。

3、兼顾内外公平及物质与精神报酬的和谐统一

企业要能够吸引、激励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必须做到薪酬公平。大多数员工对内部与外部薪酬公平都很关心。从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角度看,内部薪酬公平可能更直接。但是企业为了取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又必须对外部公平加以重点考虑。而且员工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不同的员工对工作安全、家庭照顾、发展潜力、培训机会等有不同的需求程度。企业经营者必须重新思考现有的薪酬制度和管理方式,正视设计和完善物质报酬之外的精神报酬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充分地运用好。

4、以差异化的报酬制度指导建立均衡的薪酬体系

企业在设计和完善报酬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市场观念,充分利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参照市场提供的岗位工资率来确定企业的工资分配水平,确保工资分配的外部均衡。

同时,在企业内部应根据不同岗位的技术含量、岗位责任等因素对岗

位进行评价分级,以岗位差异决定员工的待遇差异,实现报酬的内部均衡。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人力成本的经济含量,也有助于实现人才的正常流动。在拉开岗位报酬差距的同时,对于那些绩效易于评估并且有很多职位数的岗位,可以通过加强对其工作量的考核,以不同的薪资标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5、采用“基于业绩和能力的动态福利计划”

许多情况下福利比高薪更有效,因此福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保留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员工个人的福利项目一般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强制性福利,企业必须按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比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第二类是企业自行设计的福利项目,常见的如人身意外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旅游、服装、误餐补助或免费工作餐、健康检查、俱乐部会费、提供住房或购房支持计划、提供公车或报销一定的交通费、特殊津贴、带薪假期等。第三类职务引发的消费以及弱势群体的待遇。企业福利项目设计得好,不仅能给员工带来方便,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对企业的忠诚,而且可以节省个人在所得税上的支出,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的声望。

但另一方面,福利也存在着许多消极的因素,对企业产生多种不利的影响。比如:福利常常带有普惠的性质,与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工作业绩并不进行挂钩,久之福利就成为薪酬中的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并由于福利的攀比性而造成企业成本的攀升。因此,中小企业在设计和完善福利政策时,应该将一部分福利拿出来,作为对核心人才和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来安排,要求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来挣得福利报酬。这种做法被称为“基于业绩和能力的动态福利计划”。

6、注意与员工沟通薪酬,薪酬就是沟通

沟通很重要,要让员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果员工不知道为何拿钱,对员工也起不到激励作用。做好沟通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

一、是与员工沟通公司的战略方向,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目标,这对于高阶领导特别重要;第

二、将公司总体目标向下分解,帮助各部门和员工明确具体业绩目标;第

三、通过业绩考核与资质评估为员工提供业绩结果与行为方面的反馈;最后以薪酬手段,包括年终奖金,强化员工的业绩行为,继而达成公司总体目标。此外还要注意绩效评估和信息反馈。

总之,中小企业只有尽快建立科学合理有效薪酬管理制度,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才能帮助企业网罗人才、激励人才,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

第五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企业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壮大科技企业,促进科技产业快速、健康、稳步发展,增强我院自我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利用院属事业单位有形或无形资产创办的全资企业,院所有实际控制权的控股、参股企业。实际控制权是指单位直接、间接持股比例50%以上,或小于50%且通过股东协议、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或其他协议安排能够实际支配企业行为的情形。

第三条 院所以管资本为主。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关系,加强和规范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章 企业日常管理

第四条 企业对其拥有的资产依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企业接受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管理和监督,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对出资人负责。

1 第五条 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向出资人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

第六条 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监事会。国有独资企业由院所按照规定委派监事组成监事会。监事会依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 院所出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出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

第八条 院所出资企业投资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按照规定进行评估和可行性论证;与他人交易应当公平、有偿,取得合理对价。

第九条 院所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条 院对直接监管的资产规模大、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经营状况较好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授权,实行授权经营。被授权企业应当接受院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对其全资、控股、参股子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依法经营、管理,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2

第三章 股权投资及转让管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的股权投资及股权转让是指院属事业单位以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及股权转让的行为。

第十二条 股权投资及转让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 第十三条 院属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应当进行必要评估和可行性论证,向院产业处提交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立项的书面申请,经院党政联席会议批准,上报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 第十四条 股权转让行为包括:

(一)企业以重组、联合、兼并等形式进行改制中涉及的产权转让行为;

(二)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导致国有股权持股比例减少的行为;

(三)企业整体或部分转让有形或无形资产的行为;

(四)招商引资涉及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

(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五条 股权转让程序

(一)申请立项

1、院属事业单位作为转让方应当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可行性研究,按照企业内部决策程序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议,形成书面决议,并将书面决议情况在转让标的企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由转让方受理职工对决议的意见。

3

2、 向院产业处提交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立项的书面申请,并按要求附送材料

3、经院党政联席会议批准,上报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取得立项批复后,应将批复情况在转让标的企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由转让方和批准机构受理职工意见。

(二)清产核资、审计和评估

1、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经批准立项后,组织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中介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咨询公司等,应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或省国资委中介机构备选库中选择。资产损失的认定与核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2、审计、评估结果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或备案;涉及土地资产评估的,应先报国土管理部门备案。审计和评估业务不得委托同一机构进行。

(三)确定转让底价、制定转让方案、公开转让、办理手续

1、转让方委托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对企业国有产权进行评估,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评估报告,报批准机构审批。

2、转让方制订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经转让方内部决策程序通过并由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后,报批准机构审批。

3、转让方应将批准的转让方案在转让标的企业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4

4、公示期结束后,转让方委托机关事务管理局确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四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转让。

5、转让方凭产权交易鉴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增资扩股

(一)增资扩股行为是指企业新股东投资入股、原非国有股东增加投资或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不同比例增加投资,从而增加企业资本金,导致企业国有股权比例减少的行为。

(二)增资扩股行为应由股权持有单位按本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申请立项,选择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审计和评估后,按照规定程序确定增资扩股底价,制订增资扩股方案报院科技产业处,增资扩股方案经院批准后,上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或审批,产权持有单位委托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信息发布,公开征集投资方。

(三)增资扩股投资方缴纳的资金,应由产权交易机构转入企业指定账户。 第十七条 招商引资

(一)招商引资是指引入对我院科技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略合作者和项目,直接或间接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事项。

(二)招商引资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申请立项、方案审批,按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八条 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应上缴省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出资企业批准的产权转让收入缴入所出资企业的专

5 户。

第四章 企业人员管理

第十九条 院所依照有关规定,委派或建议委派所出资企业的负责人:

(一)委派全资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二)委派控股公司的董事(职工董事除外)、监事(职工监事除外),指定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并向董事会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选的建议;

(三) 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有实际控制权参股企业委派的董事(职工董事除外)、监事(职工监事除外)人选,推荐参股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会主席人选,并向董事会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委派建议;

(四) 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参股公司委派的董事、监事人选。 第二十条 企业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发展规划、重大投融资计划、委派企业负责人等重大事项时,院所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当事前向派出单位报告,并按照派出单位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股东代表、董事应当在股东会、董事会闭会后及时将其履职情况向派出单位提交书面报告,报告须附股东、董事签名的会议纪要。

第二十一条 院所领导干部作为自然人股东,在院所投资公司中兼任董事、监事及持股的具体情况要作为重大事项报院人事处备

6 案,并以会议通报等适当方式在院所中层及以上干部范围内予以公布。

第二十二条 院所占编人员在单位全资或有控制权企业从事产业开发工作,事业编制不变,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保留其职级。院内占编从事产业开发人员的工资按照人事、财政核定额由派出单位发放。

第二十三条 企业面向社会聘用人员,实施合同聘用制。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年限等,核定工资标准,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岗位工资制度。

第二十四条 事业编制科技人员到单位无控制权企业从事产业开发工作,由所在单位派驻,满足以下条件的按服务企业人员管理:

(一)企业必须是已与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企业;

(二)企业按年度支付一定金额的技术服务费;

(三)科技人员本人自愿;

(四)所选派的科技人员原承担的科研任务不受影响,所使用的科研成果不侵犯有关知识产权。 第二十五条

服务企业人员的管理

(一)服务企业人员必须认真履行院与服务企业签订的协议书。主持或承担在研项目(课题)的,确保按要求完成。积极宣传推广应用我院的科研成果,努力促进我院科研成果转化。

(二)服务企业人员是中共党员的,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

7

(三)服务企业人员的考核分为单位年度考核和企业工作考核,考核由派出单位和服务企业共同实施。

(四)服务企业人员应遵守服务企业的相关制度,尊重企业文化,服从企业工作调度。不得私自向企业转让职务知识产权,不得泄露我院尚未公开的技术秘密,服务过程和行为不得构成侵权。

第二十六条 服务企业人员待遇

(一)保留原聘任职称和行政级别不变;

(二)服务企业人员派驻期间原则上不担任派出单位领导职务,派驻前担任领导职务的,应当辞去领导职务;

(三)享受派出单位同级别人员同等财政工资、福利待遇;

(四)工作业绩突出的,在同等条件下,在项目申报、技术职称(职级)评定时给予优先推荐;

(五)企业支付的技术服务费扣除相关费用后主要用于奖励服务于该企业的人员及其原所在单位。

第二十七条 院所与其委派的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并根据经营业绩责任书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根据有关规定,院监审处定期依法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第二十八条 院所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对企业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当利益,不得

8 侵占、挪用企业资产,不得超越职权或者违反程序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不得有其他侵害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

盈利企业可在税前利润中提取绩效工资,并计入成本。绩效工资依据企业税前利润按“超额累进提取率”法提取 :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按30%提取;超过50万元至200万元(含200万元)按25%提取;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含500万元)按20%提取;超过500万元以上按15%提取。企业根据员工的岗位、业绩、贡献、表现等,核定职工个人绩效工资。企业负责人可享受正式员工绩效工资平均数额的2-3倍。

第五章 企业重大事项管理

第三十一条 下列重大事项应当报院所审核或备案,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上报省级主管部门:

(一)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

(二)国有独资公司(企业)重组、股份制改造方案;

(三)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

(四)国有独资公司(企业)的发展规划;

(五)国有独资公司(企业)非主业的重大投资项目、高风险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重大融资计划;

(六)国有独资公司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超过院所规定限额的资产托管、承包、租赁、买卖或置换活动等重大资产处置活动;

9

(七)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利润分配方案、负责人年度薪酬分配方案以及中长期激励方案;

(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资总额以及企业实施职工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等收入分配方面的重大事项;

(九)院所出资国有企业产权(含股权)转让;

(十)在增资扩股中全部或部分放弃国有股认股权; 第三十二条 企业下列重大事项应当及时向院所书面报告:

(一)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企业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二)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

(三)企业负责人因被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或健康等原因不能履行职责。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企业的组织机构、组织形式、权利义务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由院产业处负责解释。

1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