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精选)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精选)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论文-数字化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级本科班 学号:2 0 0 8 5 0 4 2 0 6 6。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论文-数字化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级本科班 学号:2 0 0 8 5 0 4 2 0 6 6 姓名:陈 晨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

陈晨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介绍了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根据现在的社会情况及测量仪器在实际中的应用指出了其发展趋势。通过对当前新型的电子测量仪器描述和评价,说明了电子测量技术吧在生活及科研上的重要性。所以说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将会提高我们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实力,同时也将会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测量仪器,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1 引言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仪器厂商逐鹿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仪器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2 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

电力行业过去大量应用到的是各种电磁式、电动式的指针式仪表,由铁丝和铜线制成的互感器;运用的是纯人工的,单台,单功能的电子管。 3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现状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技术成为了一门独立的专业,电子仪器也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电子工业,并十分重视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电子仪器产业体系,为我国科技进步、科学教育、经济建设及国防工程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检测仪器的检测速度、准确度以及检测功能等整个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些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测量仪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大量的新型产品都需要通过仪器的测量才能投放市场,所以这就对仪器的功能及测量能力有一个新的要求,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中适应众多的工业标准和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1】。除以上技术外,现代监测和传感技术,显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系统理论研究,也为检测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创造了

条件。总体来看,测量仪器的发展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模拟仪器;第二代是数字式仪器,它是以数字电路进行信息的数字化处理,然后数字显示,这种仪器比模拟仪器的测量精度要高,响应速度快;第三代仪器是智能化仪器,它内部含有单片机,无论数字采集和处理都是由单片机控制。

目前,市场上的测量仪器大概可分两种,即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中,电子全测仪、电子水准仪开始逐步替代常规的经纬仪、水准仪和电磁波测距仪的使用。新型的计算机式全站仪加上大量的应用软件,开始变得更加的全能化和智能化。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已逐步作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在工程领域进行测量时得到普遍采用【2】。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与测量机器人或电子全站仪进行连接,称超级测量机器人及超级全站仪。这种技术主要作用体现在同时完美结合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与全站仪灵活的三维极坐标测量技术,实现了不带有控制网的各种工程测量。

我国在仪器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高纯微波合成信号发生器、微波噪声系数分析仪、便携式射频频谱分析仪、2.5Gb/sSDH/PDH数字传输分析仪、高性能的光通讯设备,包括光谱分析仪和高性能微型光时域反射计,还有高速数字示波器等,目前都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其中AV1489型高纯微波合成信号发生器采用全正向设计方法,突破了高纯度微波频率合成等多项关键技术;AV3984型微波噪声分析仪突破了智能微波噪声源等多项关键技术;AV4022型便捷式射频频谱分析仪突破了小型化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还有高性能的AV3600系列的宽带矢量网络分析仪【3】,DT系列数字电视码流实时检测仪等。都是中国电子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研制开发的。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传流的测量方法是角度和距离分别进行。近年来出现了电子侧距仪和电子经纬仪,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全站里仪器。结合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木式,如前面介绍的电子经纬仪加上测距仪形成的全站型仪器。另一种是将测角和侧距功能集成为一个整体,如TCI、TCIL、TC2000电子速侧议【4】。 4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测量范围日益扩大,测量任务越来越复杂,测量工作量随之加大,对测量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测量中,不仅要求连续实时显示,而且要求实时处理大量的测试数据。传统仪器很难满足这些要求,这就迫使仪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小型化、模块化、虚拟化、标准

化和开放型方向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这种演进的趋势也在明显加强【5】。因此出现了以计算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将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的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系统)。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通用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智能化电子仪器。智能仪器又称为灵巧仪器(Smart Instrument),它是将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仪器,使其具有类似人的智能特性或功能的仪器【6】。它的硬件组成通常包括微处理器与存储器、键盘开关与显示输出、测试功能模块或测试信号源、总线与标准接口等部分。 (2)以通用微型计算机为基础构成的个人仪器系统。个人仪器(Personal Instrument)系统将若干仪器的测试功能模块并联接入个人计算机(PC)的内部总线,借助于测试软件,各仪器模块与计算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实现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程控操作、数据采集和运算处理,以及多种方式输出测试结果。其硬件由个人计算机、多个测试功能模块及接口、仪用标准接口等组成。

(3)以通用计算机为核心,以国际上标准化的仪器接口总线为基础,由可程控的通用电子仪器构成的现代自动测试系统。所谓自动测试系统,就是在计算机的控制和管理下,很少需要人工参与,由各种测量仪器对电量、非电量进行自动测量、数据处理,并以显示、打印等适当的方式给出测量随着用户对测试自动化、网络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界面友善等的不断追求,电子测试技术与通信、计算机技术互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测量已成为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测量仪器正在向开放型的VXI、PXI模块化方向发展【7】。机箱和模块趋于标准化,每个模块有独立的测量功能,用户可根据测试需要即插即用,十分灵活;软件技术在电子测试技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是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仪器研制生产过程中,新器件在仪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电子测量仪器在我国科技进步、国民教育、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工程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论述了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过去与现状,并在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其当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最后给出当今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学的发展将主要表现

在从一维、二维到三维乃至四维,从点及面获取信息,由静态反映动态,从工作后期处理到工作实时处理,从人眼观测操作到智能自动寻标观测,从大型整体工程到人体局部测量工程,从空中到地面地下甚至水下,从手动测量到自动遥测,从周期观测到持续测量。测量的精确度也从毫米级到微米乃至纳米级。智能仪器、个人仪器、自动测试系统、虚拟仪器和网络化仪器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系统正向着智能化、自动化、小型化、模块化和开放式系统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前景依然看好[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4,(12) [2] 刘祖友. 电子测量仪器新趋势的推动者[J]. 电子产品世界, 1998,(Z1) [3] 罗伟雄, 江柏森. 电子测量仪器简述[J]. 电子世界, 2005,(07) [4] 凌振宝, 林君, 邱春玲, 程德福. 智能仪器课程实验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01)

[5]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4,(10) [6] 李凤祥. 关于电子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科学仪器, 1997,(01) [7] 肖 珑,张宇红. 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03) 作者简介:

陈晨(1990-),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本科在校生,专业为电子信息专业。 作者联系方式: 手机:15236443617 电子邮箱:7340496352@qq.com

第二篇:电子测量与技术课程总结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电子测量与技术小论文题目: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摘要:

测量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工农业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测量,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更离不开测量。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除了对各种电量、电信号以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它还可以对各类非电量进行测量。按照测量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电子测量分为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和随机量测量四种类型;按照测量方法的不同,电子测量又可以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类。并且测量总是在不同的基准下进行。因此,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如下三种;主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2.阻抗测量包含哪些;电阻、电容、电感阻抗的测量,电阻阻抗测量方法:伏;3.误差的特点和性质;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系统误差的主要特点是:只要测量条件不变,误差即为;随机误差的特点是:不易发觉,不好分析,难于修正,;粗差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律可循,且产生之后应舍弃不用。这里着重分析信号发生器即信号源,它负责提供电子测量所需的各种电信号,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之一。按信号波形可分为正弦信号、函数(波形)信号、脉冲信号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研制、生产、使用、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器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需要有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入到被测器件、设备上,用其他测量仪器观察、测量被测者的输出响应,以分析和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等作用。这种提供测试用电信号的装置统称为信号发生器。

关键词: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技术指标用途

电子测量分类: 1. 示波器:

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主要就是将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显示在屏幕上的显示观测设备。能测量从直流到数百兆赫兹的高频信号。其基本结构由加热器、阴极、控制栅、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垂直偏转板、水平偏转板组成。由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射出的电子束根据测量信号轰击荧光屏发光产生相应波形。在屏幕上就可以根据横轴、纵轴的刻度直接观察输入信号。1)带宽、2)采样速率、3)信息数量、4)内存深度等。这些同样也是决定不同型号的示波器价格的主要因素。数字示波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频带宽度、最高采样速率、存储带宽、波形刷新率以及读出速度等几方面。通用示波器主要由Y系统、X系统、主机系统三大部分组成。Y系统是被测信号的输入通道,它对被测信号进行衰减, 放大并产生内触发信号。X信号系统的作用是产生和放大扫描锯齿波信号,它是由触发电路、扫描发生器和水平放大器组成。主机系统由示波管、电源、显示电路、Z轴电路、校准信号发生器等组成。 2. 信号发生器:

主要性能参数有:1)有效频率范围、2) 频率准确度、3) 频率稳定度、4) 频谱纯度等。但是按照不同的测量频率,其测量仪器也是不同的。比如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高频信号发生器、信号合成发生器以及函数信号发生器等。

A、首先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低频信号发生器组成主要包括主振器、缓冲放大器、电平调节器、功率放大器、输出衰减器、阻抗变换器和输出指示器等部分。并且每个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

1)主振器:主振器是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核心部分,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 它决定了信号发生器的有效频率范围和频率稳定度。 2)缓冲放大器:缓冲放大器兼有缓冲和电压放大的作用。

3)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用来对电平调节器送来的电压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使之达到额定的功率输出,驱动低阻抗负载。通常采用电压跟随器或BTL电路等。 4)输出衰减器:输出不同电压。

5)阻抗变换器:阻抗变换器用于匹配不同阻抗的负载,以便在负载上获得最大 输出功率。

6)输出指示:输出指示用来指示输出端输出电压的幅度,或对外部信号电压进 行测量,可能是指针式电压表、数码LED或LCD。

B、其次高频信号发生器其主要电路组成有:振荡器、缓冲级、调制级、输出级、内调制振荡器、频率调制器、监测指示电路等。

1)振荡器:用于产生高频振荡信号,信号发生器的主要工作特性大都由它决定。 2)缓冲级:主要起隔离放大的作用,用来隔离调制级对主振级可能产生的不良 影响,以保证主振级工作稳定,并将主振信号放大到一定的电平。 3)调制级:主要完成对主振信号的调制。

4)内调制振荡器: 供给符合调制级要求的音频正弦调制信号。 5)输出级: 主要由放大器、滤波器、输出微调、输出衰减器等组成。 6)监测指示电路:监测指示输出信号的载波电平和调制系数。

C、再次合成信号发生器其方式有:1) 直接合成法:分为模拟直接合成法和数字直接合成法。

模拟直接合成法:采用基准频率通过谐波发生器,产生一系列谐波频率,然后用混频、倍频和分频进行频率的算术运算,最终得到所需的频率; 数字直接合成法:利用ROM和DAC结合,通过控制电路,从ROM单元中读出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得到一定频率的输出波形。

2) 间接合成法则通过锁相技术进行频率的算术运算,最后得到所需的频率。

D、最后是函数信号发生器其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电路组成及功能有:1)利用各种电路通过函数变换实现波形之间的转换,即以某种波形为第一波形,然后利用第一波形导出其他波形。近来较为流行的方案是先产生三角波,然后产生方波和正弦波等。 2)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 输出波形:通常输出波形有正弦波、方波、脉冲和三角波等波形,有的还具有锯齿波、斜波、TTL同步输出及单次脉冲输出等。

(2) 频率范围: 函数发生器的整个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分为若干频段。

(3) 输出电压:对正弦信号,一般指输出电压的峰-峰值,通常可达10Up-p以上; 对脉冲数字信号, 则包括TTL和CMOS输出电平。

(4) 波形特性:不同波形有不同的表示法。正弦波的特性一般用非线性失真系数表示,一般要求小于等于3%; 三角波的特性用非线性系数表示,一般要求小于等于2%;方波的特性参数是上升时间,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 ns。 (5) 输出阻抗等相关参数。

3. 结论:

综上所述:现在的科技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准确的测量仪器以及测量的技术。这里所提及的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只是众多仪器中的两种。并且信号发生器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它分为通用信号发生器和专用信号发生器两大类。专用仪器是为某种特殊专用目的而设计制作的,能够提供特殊的测量信号,如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电视信号发生器等。通过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技术指标如输出波形、频率范围、输出电压、输出阻抗、波形特性等等。由此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在测量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要求下选择合适的信号发生器,提高测量精度。和示波器、电压表、频率计等仪器一样,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它们能广泛运用在研制、生产、使用、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器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中,用以分析了解、确定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除此以外,信号发生器还可广泛应用在电子研发、维修、测量、校准等领域。因此只要我们用好不同类型的仪器,总是能为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带来便捷。但是,既然是测量总是有误差。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减小误差,尽可能让我们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4. 参考文献 [1] 张永瑞·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光禹·现代电子测试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3] 任庆·电子测量原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4] 邓斌·电子测量仪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5] 万国庆·电子测量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三篇: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 1.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电子测量》是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机电设备运行及维修过程中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为目的,同时,《电子测量》作为一门应电类专业的技术课。还要求学生对仪表的结构、性能、选择、维修有所了解。

课程的作用:《电子测量》是电子产品加工生产环节以及日常设备运行中必须的检测、 调试、维修手段与工具。对学生的基本专业认知及素质养成也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的前期科目主要是电路或电工基础、模拟与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原理等。 后期课程主要是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如技能鉴定实训、电子技术实验、实习等。

2.基本理念

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与作用,教育观念上,应以侧重专业素质养成为主,在讲授 单一的仪器仪表的过程中,注重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注重创新性,强调各种 测量仪表的共同点,并寻找其差异性或特殊点,这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依据与原点, 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的加工与形成,启发引导新思考模式,少做定论性的描述, 具体仪表讲解上,讲到够用、会用 为止,并强调实际验证。

3.课程设计思路:

以适用于应用电子类专业的基本电子测量仪表及测量使用为主体体系.适当侧重于电

子测量理论。考虑职业院校突出实践性特点.安排适当的针对仪表的实验.

1 实际讲授时, 针对专业需要可作适当调整.淘汰落后的仪器或具有很强专业性且应用并不普遍的仪器仪表;课时分配表中带“※”部分为选讲内容,根据学时及专业特点,可适当增加其它电子测量仪器,如计数器及其他非电量检测仪等以拓展学生视野,

二、课程总体目标

(1) 了解各电子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性能对比。 (2) 能够维修简单的仪表故障。 (3) 能够对仪表进行简单的校对。 (4) 会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

(5) 针对具体的某项测量能熟练地进行仪器选型。 (6) 会进行测量计算及误差的计算。 (7) 能熟练使用仪表进行测量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概论(2学时)

(一)单元内容:

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电子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二)基本要求:

(1) 了解电子测量仪表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过程与趋势 (2) 掌握测量误差,仪表误差概念及表示方法 (3) 掌握数据处理.了解误差的统计分析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仪表的基本误差及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难点: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四)说明:着重掌握测量中如何减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疏失误差的常用方法。

第二单元

仪表的基本构成及分类(4学时)

(一)单元基本内容:

生产中常用的电量参数、非电量参数及电子测试仪器、电子测量仪表的分类方法、测量仪表的通用构成。测量线路的作用、选择仪表的原则。

(二)基本要求

(1)熟悉常用的电量参数及电子测试仪器

(2)了解常见的非电量参数及特殊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 (3)熟悉常用的电子测量仪表的分类方法 (4)熟悉仪表的通用构成。测量线路的作用 (5)掌握仪表选择原则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仪表按原理进行分类的方法、仪表的选用原则 难点:常用的非电量的电测原理,测量线路的作用

(四)说明:仪表分类中着重介绍按原理及功能分类的方法

第三单元

直流电压电流的测量(5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磁电系测量机构的构成DC电压和AC电压、DC电流和AC电流的测试,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测试误差的分析;电压表和

3 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伏安法测电阻误差的处理;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要求

(1) 了解磁电系测量机构的构成 (2) 掌握磁电系测量机工作原理.特性. (3) 掌握用磁电系表头构成直流电压计电流表的原理 (4) 了解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原理、扩程方法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1)磁电系测量机工作原理.特性

(2)仪表选型的原则 难点:仪表的校对及扩程原理

第四单元

信号电压的测量(8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的结构;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原理;检波—放大式电压表机构的特性;外差式电压表构成原理;超高频晶体管毫伏表;数字式电压表的原理;双积分式电压表的转换原理。

(二)基本要求

(1) 熟悉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的结构 (2) 掌握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原理 (3) 了解检波—放大式电压表机构的特性 (4) 掌握外差式电压表构成原理 (5) 会使用超高频晶体管毫伏表进行测量 (6) 掌握数字式电压表的原理

4 (7) 掌握双积分式电压表的转换原理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双积分式电压表的转换原理, 难点:外差结构模拟电压表的原理

第五单元

集中参数元件的测量(10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1)集中参数测量方法简介; (2)谐振法测量L、C、Q (3)测量R、L、C的数字化方法。 (4)直流电桥的原理 (5)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6)交直流电桥的结构 (7)交流电桥调整平衡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直流电桥的原理 (2) 掌握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3)熟悉交直流电桥的结构 (4)会进行交流电桥的平衡调整

(5)用交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及阻抗的方法及读数练习 (6)了解谐振测量法及仪器

(7)掌握自动R-L-C测量仪表的使用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直流电桥的原理及使用 难点:交流电桥的平衡原理及测量调整

(四)说明: 通过测量练习熟悉电桥的使用场合

5 第六单元

模拟万用表(10学时)

(一)单元基本内容

万用表的结构;万用表直流电流档测量线路;交直流电压档测量线路;电阻测量线路;M500型万用表的测量机构;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及电阻;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基本要求

(1) 掌握500型万用表的结构

(2) 掌握万用表直流电流档、交直流电压档测量线路及电阻测量线路

(3) 了解M500型万用表的测量机构 (4) 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及电阻 (5)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用注意事项及测量练习 难点:万用表线路分析

第七单元

信号发生器(8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低频信及高频信号信号发生器原理;信号发生器的技术特性;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构成;函数型号发生器 的原理;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练习;频率合成

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

(二)基本要求

(1) 掌握低频信及高频信号信号发生器原理

(2) 熟悉信号发生器的技术特性及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构成 (3) 熟悉函数型号发生器 的原理

6 (4) 会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

(5) 了解频率合成 、 标准信号发生器 、 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函数信号发生器及标准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练习 难点: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频率合成技术

第八单元

电子示波器(12学时)

(一)单元内容

示波器的功能及示波器的分类、示波管的结构、示波器电路组成,示波器探头的使用,时基发生器的作用及扫描方式,示波器校准技术。示波器的各旋钮的使用。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相位、时间等参数的方法。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示波器的扫描原理

2、熟悉示波器的X轴系统及Y轴系统构成

3、了解扫描方式

连续及触发扫描.同步显示的条件

4、熟练掌握示波器使用

5、掌握双踪显示的原理及

6、扫描发生器的原理, 熟悉密勒积分器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 双综示波器的原理

使用练习 难点:扫描原理及密勒积分器的分析

第九单元

A/D转换及数字仪表(8学时)

(一)教学基本内容: A∕D转换分类;A∕D转换器的原理;常用的双积分式及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原理;数字电压基本表的构成;数字仪表的电

7 流电压及电阻的测量线路。

(二)基本要求

(1)掌握A∕D转换分类

(2)熟悉常用的双积分式转换芯片 (3)掌握数字电压基本表的构成

(4)掌握数字仪表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测量线路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 A/D双积分式转换器的原理 2. 数字电压基本表的构成 3. 数字仪表的测量线路

难点

: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原理

第十单元

信号分析与频率特性测量 (12学时)

(一)单元基本内容

失真度及调制系数的测量;信号分析和信号频谱的概念、信号频谱分析的内容,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扫频外差式频谱仪和傅立叶分析仪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谐波失真度的定义、谐波失真度测量方法、失真度测试仪主要技术指标和组成原理。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失真系数及调制系数的概念 2.熟悉失真系数的测量的原理 3.会使用真度测量仪测量信号的失真 4.熟悉调制系数的测量原理 5.会使用调制度测量仪

8 6.点频法及扫频法的基本原理 7.熟悉扫频仪的电路原理

8.会使用扫频仪(扫频仪的检查、增益测量、阻抗测量等)测量网络的幅频特性

9.了解高频头及中放曲线的测试

(三)难点及及重点

重点:扫频仪的原原理及使用、失真度及调制度测量仪的使用 难点 :检查及高放曲线与中放曲线的测试、测量仪的调节及测量方法。

第十一单元

逻辑分析及仿真(12学时)

(一)单元内容

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原理;逻辑分析仪的技术性能及测量原理; 常用仿真软件介绍;电路仿真测试

(二)基本要求

1.熟悉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显示模式 2.熟悉逻辑分析仪的技术性能及测量原理 3.熟悉常用仿真软件

4.会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基本的电路仿真。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 逻辑分析仪的测量技能, 电路仿真测试 难点: 逻辑分析仪的技术性能

第十二单元

智能仪器仪表简介(3学时)

(一)单元内容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自动测试系统的总线; VXI总线

9 仪器系统概述;VXI总线仪器系统的组建;虚拟仪器与实现.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方式及发展; 2.了解总线仪器的基本原理构成; 3.会利用虚拟测试仪器进行基本测量.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智能测试仪表、总线仪表的构成原理。 难点: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条件:1.1软硬件条件

基本的操作测量设备条件:各类示波器、扫频仪、频谱仪、晶体管检测仪、各类信号发生器、各类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高低频频率计、智能非电量测量仪表等。 基本的计算机设备及仿真软件、虚拟设备软件。

校外实训基地:可提供必要的认识实习及仪表装配与调试工种的工序岗位。 1.2师资条件

该科目因为是针对应电技术的测试需要,并不强调教师是否有仪表及检测类技术专业的技术经历或学历要求,但要求具有电子技术应用的实际经验或研究工作经历,熟悉各类电子、无线电、通讯、计算机等学科的测试技术,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进行过相应、相近行业的技术开发或具有相应、相近专业的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2.学生已有基础:具有数理统计、概率、积分变换等数学基础,具有电工原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原理及应用软件基础知识。 3.教学方法建议

(1)概论部分的实验,可进行仪器仪表的认识性实验,了解仪表的面板符号意义、从中熟悉仪表的性能指标及国颁标准,对仪表的标尺特性进行初步认识。

10 (2)要求会利用交直流电流电压表、进行电流电压的测量,并应进行扩程练习。 (3)熟练进行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可开发简洁的实验成套装置。

(4)对于应用电子类专业,信号发生器使用及利用示波器测量频率、相位、时间、电压的实验是重点必作项目。

(5)要求会利用扫频仪测量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

(6)利用晶体管图示仪或电子开关及示波器测定三极管.二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此部分可演示进行。

(7)可借助计算机设备,进行必要的虚拟测试及仿真实验。

3.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出勤、实训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3+期末考试成绩*0.7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可借助计算机设备,进行必要的虚拟测试及仿真实验。 2.进行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可开发简洁的实验成套装置。 3.集中或分布测控系统仪表、综合测试系统的开发。

第四篇:《测量学》课程实习大纲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测量学(也称工程测量)课程为土木、造价、房产、监理、建工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必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绘基本理论以及测量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常规测量仪器测定小区域地面点位,掌握测量数据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测量工作基本理念,具备实施小地区控制测量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实习目的要求:

测量教学实习是工程测量(含房地产测绘)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综合性的测量实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丰富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地形图测绘工作,增强测定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方法;掌握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观测方法;掌握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距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小区域控制测量及内业计算方法,经纬仪(或全站仪)地形图测绘方法。

三、实习方式与基本要求:以采取室外实验教学为主要方式,实习内容与基本要求如下:

(一)、实习方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习安排

1、实习地点:校区内部

2、实习时间:第

16、17周

3、班级安排及指导教师

每个小组设置正、负组长各一名,要求学习态度认真严谨,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主要负责本小组的实习过程的学习指导、组织协调、纪律管理、仪器管理以及及时配合老师进行成果的检验和考核。组织协调工作时,应使每项工作都有组员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仪器工具

每组配备仪器工具如下:经纬仪(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皮尺1把,水准尺2根,记录板1块,红漆1瓶,绘图纸1张,自备有关记录手簿,胶带纸,计算器,铅笔及橡皮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验规定

1、在实验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指导书,以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或实习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本指导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该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工作。

6、在实验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仪器工具的借领

⑴、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⑵、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⑶、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⑷、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⑸、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2、仪器的安置

⑴、在三脚架安置稳妥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前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

⑵、打开仪器箱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⑶、提取仪器这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⑷、装好仪器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3、仪器的使用

⑴、仪器安置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搬弄或行人车辆碰撞。

⑵、在打开物镜盖时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以免损坏镜头上的镀膜。

⑶、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⑷、制动螺旋应松紧适度,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⑸、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仪器的搬运

⑴、在行走不便的地区迁站或远距离迁站时,必须将仪器装箱后再搬迁。

⑵、短距离迁站时,水准仪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迁,其方法是:检查并旋紧仪器连接螺旋,再收拢三脚架,左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稳步行走。严禁斜扛仪器,以防碰摔。经纬仪不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迁!

⑶、搬迁时,小组其他人员应协助观测员带走仪器箱和有关工具。

5、仪器的装箱

⑴、每次使用仪器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

⑵、仪器拆卸时,应先将仪器脚螺旋调至大致同高的位置,再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松开连接螺旋,双手取下仪器。

⑶、仪器装箱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就位正确,试关箱盖确认妥后,关箱上锁。若合不上箱口,切不可强压箱盖,以防压坏仪器。

⑷、清点所有部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习基本任务

① 熟悉各类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② 实习结束时每人交实习报告一份,通过综合考查评定成绩;

(二)、基本要求

(1)实习应交作业

小组应交作业:

① 距离测量及角度测量观测记录及计算表;

② 水准测量纪录及计算表;

个人应交作业: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习报告

(2)实习报告的撰写

每人写实习报告一份,要求在实习期间编写,实习结束后上交。报告应反映学生在实习中所学的一切知识、创新思想、实际问题处理、实习心得、意见建议等;编写时要认真,力求完善,字数应不少于3000字,土本专业不少于4000字。

参考格式如下:

① 封面:写实习名称、地点、起止日期、班级、组别、姓名及学号;

② 目录:

③ 前言:说明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

④ 内容:实习的项目、程序、办法、精度、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按实习顺序逐项编写; ⑤ 结束语:写实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3) 实习注意事项

① 仪器的使用与爱护

除参照测量实习须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Ⅰ 每次出发前及收工前均应清点仪器和工具;

Ⅱ 实习中如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不准自行拆卸;

Ⅲ 按时领用、交还仪器,并遵守仪器领借制度;

② 实习前要做好准备、随着实习进度阅读实习指导书及教材的有关章节;

③ 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计算、整理成果、原始数据、资料,成果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④ 遵守作息制度,有事须向辅导老师请假;实习期间晚自修应整理当天测量的资料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

四、实习内容:

(1) 平面控制测量

1)踏勘选点

在测区内实地踏勘,选择10个左右控制点,组成闭合导线,用油漆或木桩在地面做标记,并编号。

2)水平角观测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不大于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大于60"n,n为导线观测角的个数。

3)边长测量

用钢尺往、返丈量导线各边长,其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3000,困难地区尽量用全站仪测量边长,其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10000。

4)连测

有条件地区尽量采用统一坐标系统,即与本地区已知高级平面控制点连测。对于独立测区,也可用罗盘测定一条导线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点的坐标为起算数据。

5)平面坐标计算

在外业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在表格中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计算方法查阅教材有关章节,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取至毫米。

(2)高程控制测量

一般情况下,导线点兼做高程控制点,组合闭合水准路线,用等外水准测量方法测出高差,高差闭合差不大于12n毫米或40L毫米。然后从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点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引测高程,引测高程路线一般是支水准路线,要往返观测,高差闭合差不大于6n毫米或20L毫米。具体等外水准测量方法与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查阅教材有关章节。

五、考核与报告:

本实习结合 “实习指导书”进行,实习内容和步骤的预习与讲解均参照该书进行。要求实习前预习实习内容及步骤并熟练掌握,实习完毕,根据预习、实习的过程和实习中的现象及数据记录、处理等,将实习成果整理好并上交以备考核。

第五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 子 商 务》

教学大纲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

二、学分:

3学分

三、总学时数:48学时

四、课内学时:32学时

五、实验学时:16学时

六、授课对象: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七、教学目的: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具有一定的计算机通讯技术与Internet应用技能,网站运作实务基础,熟悉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能够在电子商务及相关行业从事网络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八、专业基本能力:

掌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网页制作、商务礼仪及谈判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面向一线”,能迅速适应工作的从业能力。了解相关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对电子商务作出适时的简单分析并及时的作出反映,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

九、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电子商务基础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1.1 什么是电子商务 1.2 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 1.3 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

1.4 电子商务系统的概念模型 第二章 电子商务系统 2.1 电子商务系统的含义

2.2 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组成

2.3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应用特征和特点 2.4 电子商务系统的策划与实施 第二部分 电子商务技术 第三章 电子商务技术概述 3.1 电子商务支撑环境及技术体系 3.2 网络与通信技术 3.3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3.4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3.5 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电子技术 第四章

PHP与网站设计 4.1 架设APACHE+PHP网站 4.2 PHP概述 4.3 PHP编程基础 4.4 PHP典型函数簇 4.5 PHP应用程序实例 4.6 PHP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第五章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5.1EDI的概念 5.2EDI的标准 5.3EDI系统 5.4EDI应用 5.5EDI的新发展

第六章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6.1 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6.2 网络安全技术 6.3 数据加密技术

6.4 身份认证技术

6.5 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标准 第三部分 电子商务专业系统 第七章 电子支付系统 7.1 数字货币 7.2 电子支付手段

7.3 电子支付安全协议SET 7.4 网上银行

第八章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8.1 电子商务中的物流 8.2 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8.3 电子商务与国际物流 8.4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8.5 物流信息系统

第九章 网络营销 9.1 网络营销理论和方法 9.2 网络营销手段 9.3 网上拍卖 9.4 客户关系管理 第十章 网络采购 10.1网络采购 10.2网上招投标 第十一章 电子市场 11.1 电子市场管理 11.2 税收 11.3 服务

第四部分 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第十二章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 12.1 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过程 12.2 电子商务系统系统规划

12.3 电子商务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12.4 电子商务系统设计 12.5 典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12.6 案件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