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在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们需要参与社会实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第一篇: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实习报告学。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

在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们需要参与社会实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

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实习报告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习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前言

1、目的和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岩性及其构造、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习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熟悉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出用地质观,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回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爱好;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书本上的内容结合,加深对一些地质构造的认识与理解,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共同完成地质实习任务。

作为实习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实习前的动员,师傅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了解了很多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

2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很明显是岩石受到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生物风化作用。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水池四周的砂质岩石经过长年日晒雨林风吹,野生物生长,其风化程度强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经出现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为使我们能了解不同倾斜程度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师傅详细讲解了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褶皱构造、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但是人太多,都围在师傅身边,师傅讲话的声音又不是很多,所以听的不是很清楚,结合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和听到的一部分,大致还是学会了从地质图上阅读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现象的分度规律,还掌握了对褶皱、断层、不整合构造和岩浆岩侵入活动地区地质图的分析方法,从有地质构造图的地质图上绘制示意地质剖面图的方法,根据地质图分析区域地质发展史的方法。 为了在野外实习时不至于手足无措,我认真的阅读了实习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初步了解了地质勘察之重要以及地质勘察中的各种方法和步骤,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1234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

地质罗盘是地质实习中传统三大件之一,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是地质实习的基本技能。本次实习,我们通过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复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具体体方法如下:

a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

b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假若在岩层顶面还是哪个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长测望标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北针受障碍,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s针亦可。

c 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 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d 注意事项 在野外测定产状要素,往往只要测量岩层和一切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并记录下来。记录的格式:岩层的产状为150°∠35°,前者表示倾向,后者表示岩层的倾角。由于走向和倾向相差90°,倾向加或减90°即为走向,上述岩层的走向是60°或240°两个数值。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不记录走向的原因。只有当岩层倾角近于直立时才记录走向。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在岩层露头上测量,不能在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分露头和滚石,主要是靠多观察和追索,并善于判断。

1.闪长玢岩是中性浅成岩,其矿物成分与深成岩闪长岩相同。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具明显斑状结构,其斑晶多为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偶见黑云母。岩石整体颜色多为灰及灰绿色,块状构造。常呈岩脉产状,或为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2.闪长岩为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化学成分介于酸性、基性岩之间。

3.片麻岩一般具片麻状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

岩,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4.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作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泥土状。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5.石英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

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三、地质构造 1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如“x”-形的共轭节理。在京娘xx侧、漳xx岸,可见到不同形状的节理构造。构造

理是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电工程都会遇到。②断层: 如果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褶皱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篇二: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地质矿产勘查系毕业生产实习报告格式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地质矿产勘查系

毕业生产实习综合报告

选题方向:专 业:班 级: 学生姓名:学 号: 指导教师:职 称: 实习单位: 完成时间:

选题方向:

毕业生产实习综合报告

专 业: 班 级: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地质矿产勘查系

地质矿产勘查系毕业生产实习综合报告评语表(指导教师用)

毕业生产实习综合报告撰写说明

一、标题

标题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二、内容提要

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语言精练明确,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篇幅约200-500字。提要中应包含关键词,关键词以3-5个为宜。

三、目录

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明页码。目录中的各级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四、正文

正文是毕业生产实习综合报告的主体,正文开头居中应写明标题。

正文要求内容详实、层次清楚,体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侧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技能的培养、锻炼及提高。

1、绪言

实习的目的任务、实习的内容及过程。

2、专题

结合所学专业和实习,就某个专题做论述。要求:内容翔实,层次清楚;论据充分,图文并茂,体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区调专业为例: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该专题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区域地质背景; ②矿区地质特征; ③矿床地质特征; ④矿体地质特征; ⑤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⑥结论

3、实习总结与体会:对毕业生产实习进行总结,包括生产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自身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

说明: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附录中。

五、致谢

对实习单位及企业的指导教师的感谢,言简意赅、真情流露即可。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以期刊、论文标准格式逐一列出。

七、格式要求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正文字号均用小四宋体,正文中的标题用四号黑体。 地质矿产勘查系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篇三: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周记范文原创全套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周

记全套

(本人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相关岗位3个月的实习,十二篇周记,总结一篇,全部原创,共6500字,欢迎下载参考)

姓 名:杜宗飞

学 号:2011090118 专 业: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 班 级: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 指导教师: 赵晓明

第1周

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

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在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时候遇到工作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心里会特别的憋屈,但是过会也就好了,我想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自己份内事,不懂就问,多做少说就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第二周实习快结束了,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同事们都很好,工作也轻松,对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在这里生活了,还是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与当初想象中的职场状态似乎有些差距,我相信我会适应职场生活。

第3周

不知不觉进入了实习的第三周,生活还在慢慢的适应,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除了学习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我还加强大学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与自己岗位相结合,努力让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习不想在学校,很多工作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只能自己钻研,不过好在有很多资料可以查,大学里学习的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能够帮上忙,也不枉大学的学习。不懂时就查查资料,也培养了自学能力,同时了解许多相关的知识,一举多得。

经过2个多星期的正式实习工作,我已经慢慢适应这样的作息和工作方式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有时候偷懒或者身体不适,就会请假或者逃课,老师也会很理解很包容我们这群他眼里的“没长大的孩子”。但是现在开始上班,同事中没有人再会把我们当成孩子,也不会像老师那样宠溺和包容我们。不管是谁,迟到都是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所以每天早上都不敢偷懒,准时起床去上班,有时候为了不迟到,不吃早饭都是常态。为了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我都要提早去办公室,把办公室清扫一下,再给大家打上热水。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也算是给这个办公室做出的一些贡献。

第三周实习快结束了,我相信下个星期我能做得更好,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4周

这周头一天星期一,我终于接到实习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工作任务。虽然在这儿实习了快一个月了,但是工作的内容无非是协助同事,帮帮忙,打打杂。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闲着的,我的师父今天终于分配给我第一个工作任务,我充分利用了大学里面学习的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把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

第二篇: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最终版)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山闭坑编写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以下简称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2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以下简称闭坑地质报告)是综合反映矿区(矿井、采区)内的矿山地质、设计、开采及综合利用、探采对比、地质环境变化、矿产资源/储量结算的文字和图表资料,是通过开采对矿区(矿井、采区)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储量的调查研究的总结成果。闭坑地质报告可作为矿区(矿井、采区)闭坑的地质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

5.3 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

5.4 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业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 5.5 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5.6 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5.7 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6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6.1 矿井、采区范围内探明的可采储量即将回采完毕,或者虽然尚未采完,但由于开采技术条件的原因,剩余矿石在技术上或经济上已不能回采,需要闭坑时,应编写闭坑地质报告。矿山停办时也应编写闭坑地质报告。

6.2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所需的资料,应在矿山基建和开采过程中及时、全面地收集、整理。矿山地质工作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在指导生产过程中,积累客观、真实的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为报告编写做好准备。

6.3 闭坑地质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对比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7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7.1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具体情况,以本标准附录C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制定切合实际的编写提纲,送采矿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7.2 闭坑地质报告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批准的编写提纲组织编写。闭坑地质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闭坑的具体中段、坑口、采场等名称)闭坑地质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7.3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完成,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负责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7.4 闭坑地质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A.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A.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A.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 A.2 区域地质

以l∶50 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 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l∶200 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 A.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A.4 矿体(层)地质 A.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A.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 A.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

A.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A.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

A.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对于在勘查主矿体的同时综合勘查的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查的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 A.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A.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试验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的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的数目,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的代表性。 A.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用的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并叙述所取得的各项试验成果。 A.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做出矿石可选(冶)性能和工业利用性能的评价,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

对于矿石类型简单、或属于已开发矿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矿体的勘查,矿石类型和已开发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进行选冶试验,仅与邻近同类型生产矿山进行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实际资料进行对比的,应对其矿石可选(冶)性、综合回收利用情况进行说明。 A.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6.1 水文地质

A.6.1.1 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矿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床最低侵蚀基准面和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

A.6.1.2 论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头高度、水质、水量、水温、补给条件及其与相邻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含(导)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表水、老窿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

A.6.1.3 预测矿坑涌水量。确定矿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矿坑最低开拓水平的涌水量,并对水量可靠性进行评述,推荐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矿坑涌水量。

A.6.1.4 矿区供水水源评价。对矿坑水的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矿区内可作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初步评价。如矿区内不存在可作为供水的水源地,则应指出供水方向,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对盐类矿床上、下可能存在的卤水资源也应进行评价。

A.6.2 工程地质

A.6.2.1 论述矿体(层)围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各种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统计各类岩石的RQD值(岩石质量指标),评述岩体的质量;论述矿床范围内,特别是对矿床开采、工业场地布置有影响的断裂(破碎带)的规模、性质及分布、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坑内开采的矿床应论述矿体及其近矿围岩的节理的规模、产状、充填物的性质、节理密度、各类结构面(层面、节理裂隙面、断裂面、软弱层面)的组合关系,评述岩体的稳定性;论述风化带深度和岩溶发育带的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自然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A.6.2.2 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 A.6.3 环境地质

A.6.3.1 阐明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对矿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评述矿区目前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

A.6.3.2 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A.6.3.3 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放射性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意见。

A.6.3.4 煤矿应叙述井内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测试结果,结合井田地质条件和井田内邻近生产矿井的有关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评述其对未来矿井的建设、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A.6.3.5 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井田、矿床的地温状况,恒温带深度、温度、地温梯度及变化;高温区的分布范围与分级、地温背景、热源。

A.6.3.6 放射性本底值较高的矿床,应对放射性背景值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论述,划出对人体有危害的高背景值区。 A.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A.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对矿体(层)的厚度、矿石品位、矿产资源/储量等进行数值和变化系数的计算,或进行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 A.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说明钻孔结构、岩矿心直径及其合理性;钻孔孔斜和方位角测定所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和质量评述;孔深校正、岩矿心采取的质量评述;钻孔封孔方法、封孔质量检查及评述;孔口立桩标记及钻探班报表质量、岩矿心管理工作评述;简易水文观测及其质量评述;水文地质孔的止水、抽水试验质量评述;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质量评述。

说明槽、井、坑探工程规格、质量,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

对质量存在问题,但又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工程,应逐一进行质量评述。

A.7.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和实测精度;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地形测量的成图方法及质量。简述地质勘查工程的测量方法及质量。

A.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矿区地质图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及其精度。 A.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地面物探、化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说明测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A.7.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光谱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样品的采集方法、规格及其确定的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工作的检查结果。样品加工及K值(缩分系数)选择的依据。 各种化验分析内检、外检情况及质量评述。 岩矿鉴定工作质量评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单矿物、同位素年龄及稳定同位素(包括硫、铅、锶等)组成样、精矿样品等的加工、分析、鉴定工作质量的评述。

水样、岩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样的采样、测试及其质量评述。

A.8 资源/储量估算

A.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说明有关工业指标的文件、文号,引述工业指标的内容。 A.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并阐述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

A.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论述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单工程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矿体平均厚度等参数的测定、计算和处理方法。 A.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所确定的矿体圈定和连接、内外推的原则。 A.8.5 资源/储量的分类

根据矿体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的分布。 A.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总资源/储量,各类型资源/储量所占矿床总资源/储量的比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插)表说明。

A.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数量的块段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评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程度。 A.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分别说明各种共(伴)生矿产的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样数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

A.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A.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A.9.1 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

A.9.2 概述矿床的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9.3 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及其他外部条件的概况。

A.9.4 简要说明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A.9.5 简要说明预计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

A.9.6 论述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的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的选取。

A.9.7 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

A.9.8 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问题。 A.9.9 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勘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

A.10 结论

A.10.1 对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做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A.10.2 总结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做出远景评价。 A.10.3 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 A.10.4 指出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

A.10.5 总结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 A.10.6 提出对今后生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建议。

注:结论之后附照片图版,照片图版也可单独成册。 A.11 附图

A.11.1 勘查工作区交通位置图(也可作报告正文绪论部分的插图)

A.11.2 矿区勘查工作程度图(绘出前人历次区调、勘查的范围并注明工作年限和勘查阶段) A.11.3 区域地质图

A.11.4 矿区地形地质图(包括图切地质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探矿工程分布位置) A.11.5 矿区实际材料图

A.11.6 矿区测量控制点分布图

A.11.7 物探、化探数据图、成果图 A.11.8 采样平面图

A.11.9 含矿地层及矿层对比图

A.11.10 勘探线剖面图(有时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

A.11.11 矿体(层)纵剖面图

A.11.12 砂矿和缓倾斜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和矿层等厚线图

A.11.13 矿体(层)水平断面图或中段平面图

A.11.14 构造控制程度图(附主要矿层底板等高线图) A.11.15 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纵投影图 A.11.16 钻孔柱状图(全部钻孔)

A.11.17 槽探、浅井、坑道工程素描图(全部工程) A.11.18 老硐(窿)分布图和新老坑道联系图 A.11.19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 A.11.20 区域水文地质图 A.11.21 矿区水文地质图 A.11.22 矿区工程地质图 A.11.23 矿区环境地质图

A.11.24 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A.11.25 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A.11.2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剖面图 A.11.27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A.11.28 矿坑涌水量计算图

A.11.29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图 A.11.30 矿体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 A.11.31 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 A.11.32 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 A.11.33 中段岩体稳定性预测图

A.11.34 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

A.11.35 外剥离量计算及剥离比等值线图 A.11.36 等温线图 A.12 附表

A.12.1 测量成果表(包括三角点测量成果、各种勘查工程包括勘探线端点测量成果)

A.12.2 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煤层综合成果表、封孔情况一览表

A.12.3 采样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内和外部检查分析、光谱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等);岩矿鉴定结果表、重砂分析结果表

A.12.4 煤质化验成果表(可选性、煤岩、一般分析) A.12.5 矿石、岩石物理性能测定结果表;岩石力学试验成果表;

A.12.6 各工程、各剖面、各块段的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

A.12.7 矿石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 A.12.8 资源/储量估算综合表

A.12.9 块段资源/储量表、矿体资源/储量表、矿床总资源/储量表

A.12.10 主要含水层钻孔静止水位一览表 A.12.11 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A.12.12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 A.12.13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 A.12.14 气象资料综合表

A.12.15 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及含水层厚度统计表 A.12.16 矿坑涌水量计算表

A.12.17 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 A.12.18 水质分析成果表

A.12.19 土样分析试验结果汇总表 A.12.20 瓦斯测量结果表 A.12.21 地温测量结果表

A.12.22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 A.13 附件

A.13.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

A.13.2 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A.13.3 工业指标推荐报告。

A.13.4 有关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

A.13.5 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A.13.6 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

A.13.7 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A.13.8 投资人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委托(预)可行性研究合同书、委托监理合同书。 A.13.9 勘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资格证书(复印件)、项目监理报告。

A.13.10 矿产资源储量主管部门对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文件(本文件在报告评审认定之后补入)。

A.13.11 记录有矿床全部钻孔孔口坐标、测斜资料、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矿床全部探槽、浅井、坑道工程测量数据和全部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主要图件的软件光盘。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

告中

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

B.1 资源/储量估算数据、信息可靠性评述 B.1.1 组分样品的正确性 B.1.2 样品的分布 B.1.3 数据库的建立

基础数据库名称、数目及其结构内容。 B.2 工业指标 B.3 区域化变量

B.3.1 区域化变量的选择

B.3.2 区域化变量组合样的统计分布特征

对每一区域化变量从均值、估计方差、离散方差方面进行研究,并附区域化变量统计直方图。 B.3.3 区域化变量结论 B.4 变异函数及结构分析

B.4.1 试验变异函数和计算及理论曲线的拟合 B.4.1.1 不同方向的变异函数研究 B.4.1.2 变异函数的确定

B.4.1.3 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的确定 B.4.2 结构分析

B.4.2.1 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解释及结构特征

B.4.2.2 结构模型验证方法的选择及估值参数(块金效应、基台值、变程)的确定 B.4.2.3 验证结果

B.5 克里格方法资源/储量估算

B.5.1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选择与确定(面积、厚度、品位、密度)

B.5.2 工业指标评述(边际品位及其确定) B.5.3 矿体边界的圈定及边界数学模型 B.5.4 估值三维空间的确定

B.5.5 资源/储量估计资源模型(块状模型、栅格模型等) B.5.6 待估块段和估计邻域的选择 B.6 资源/储量估计及误差(精度) B.6.1 资源/储量估计(结果) B.6.2 方差与误差分析 B.6.3 有关问题的说明

主要从矿体边界、工业指标、各级品位的矿体分布、特异值等方面进行说明。 B.7 相关附图

B.7.1 区域化变量统计分布类型图(直方图、正态分布图、对数正态分布图)

B.7.2 沿钻孔孔迹、矿体走向和矿体倾向经验变异函数曲线图

B.7.3 矿体变异函数套合结构模式图 B.7.4 中段克里格估计图 B.7.5 吨位/品位曲线图 B.7.6 方差与误差分布图 B.8 相关附表

B.8.1 计算变异函数的原始数据表

B.8.2 代表性中段或块段克里格估计中间结果表 B.8.3 克里格估值计算结果表

第三篇: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汇报

2010年地质矿产勘查所按照院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职代会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地勘主业,确定重点靶区,加大勘查力度;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项目质量,加强监管指导,提高找矿效率,加强项目管理,注重队伍素质提升,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现从以下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职工安置情况:今年,地勘所组建10个野外项目部及肃北分析站、制印室2个辅助生产单位。安置职工153人(不含返聘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职工11人,超额完成了院年初下达(140人)的安置指标。

(二)经济指标:

截止目前,地勘所承担各类地质勘查项目21项,其中:省财政项目1项(石板墩找矿方法研究),计划金额40万元;省勘查基金项目1项(安南坝2年),计划金额3018万元;局切块项目1项(石板墩赋矿层研究),计划金额65万元;院自筹项目2项(上坝、矿权维护),计划金额248.23万元;矿权合作项目13个(海仕通公司7项、肃北金泽公司6项),合同金额2326万元;计划及合同金额总计6001.39万元。职工人均工资预计8.26万元(按平均人数151人),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三)生产经营目标:

今年相对出队较晚,与金泽公司合作勘查项目已于5月初陆续开展野外工作;与深圳市海仕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勘查项目于5月份开始野外工作;省基金阿克塞县安南坝项目于6月初开展工作。

但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埋头苦干,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年初制定的新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1处(狼查沟)、进一步工作的矿致异常2处(阿克塞县安南坝锰矿普查)(山丹县绣花庙金矿普查)的目标已实现。

三、强化内部管理

(一)完善制度,推动内部管理。

地勘所在严格执行院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完善了地勘所内部制定的《岗位职责》(新增制印室)、《财务管理规定》、《考勤管 1

理规定》等管理制度。6月份,根据《关于印发二0一0院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通知》要求,地勘所机关、第

一、

二、

三、九项目部通过了院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按照《关于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和《关于2010年“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地勘所财务部重点对地勘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进一步严格了财务管理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将自检结果上报院财务科。8月份,院审计科对地勘所2009--2010年责任目标、管理制度、资金运行、项目管理执行情况及职工收入、项目费用、原始凭证等进行全方位审计和效能监察;通过各项措施和制度的落实,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突出重点,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

2010年地勘所根据院整体工作部署,结合地勘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在强化与西北矿业、海仕通等合作方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肃北石板墩铁矿、肃北县贾公台金矿、阿克塞安南坝铁、铜、煤矿等重点区块的勘查力度,这些重点项目得到了局、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5月份,在院领导的关心下,甘肃省安南坝铁锰矿普查项目成功申报为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费用达3000万元;与金泽公司协商签订了2010年工作费用,合同价款1900余万元;同时确定付清2009年工作费用400余万元。

7月份,由副院长、总工程师张翔带工作组对第

五、

六、

八、十项目及肃北分析站的工作进度、工作质量、找矿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同时地勘所所长刘宏赟、副所长蒙轸分别奔赴安南坝项目进行蹲点检查指导。

8月初,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地矿局组成的专家组对地勘所第五项目承担的“甘肃省阿克塞县安南坝铁、铜、煤矿普查”项目从项目论证、工作部署、工作质量、找矿成果各个环节进行追踪检查指导,院长金治鹏、副总工司国强、蒙轸及项目负责等相关人员参加了验收。8月18日院副总工刘宏赟、张本旗、总工办副主任靳平一行赴“肃北县德勒诺尔—石板墩铁矿普查”项目部蹲点检查指导。8月21日副院长、总工程师张翔带队赴安南坝项目部检查指导。

9月12 日—13日,院长金治鹏、党委书记王汉林、副院长、总工程师张翔陪同局长陈汉、副局长梁育才等有关领导赴德勒诺尔—石板墩铁矿、阿克塞县安南坝项目亲临现场检查指导,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踏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下步工作。

与此同时,地勘所分别在7月、9月份,将技术人员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抽调

十几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几名工作人员分两批迅速补充到党河南山一带重点项目工作区开展野外工作。

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广大职工真抓实干,克服重重困难,抢时间,赶任务,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多做贡献,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三)工资改革

按照院“规范绩效工资发放办法”的相关规定,6月份,地勘所进行了工资改革,把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企业绩效工资制度结合起来,将工龄、职称、职务及工作绩效与职工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改革后的职工工资由档案工资、生活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使职工工资结构更趋合理。

(四)加强职工队伍素质提升

2010年地勘所采取自学、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有目的、有重点的组织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集中举办培训班4次,培训达265人(次)。

大力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经层层选拔,共选出师徒26对,其中:高级3对,中级16对,初级6对;并分别签订了“以师带徒”关系确认书和《师徒协议书》;营造了比学习、鼓干劲良好氛围,为我院造就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提供了保障。

(五)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地勘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具体措施,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年初各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小组,下发《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记录》;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2份。出对前,为全体工作人员各购买了3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附带医疗保险;配备了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组织驾驶员及安全员进行了《新交通法规》的学习,并签订了《2010驾驶员安全目标责任书》。大力开展“安全行车和安全文明机台百日无事故竞赛活动”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认真做好冬季工程施工、防汛、防塌、防滑坡和冬季职工防寒等安全工作,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冬季安全生产。同时做好“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期间的安全工作。

(六)奖励找矿有功人员

职代会期间,按照《地质找矿奖励办法》,院党委对2009找矿成果突出的 “甘肃省肃北县石板墩铁矿普查”、“甘肃省肃北县贾公台金矿详查”、“甘肃省肃北县石块

地金矿详查”三个项目部分别进行了表彰奖励,奖金共计74万元。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依据所做贡献的大小,着重对找矿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予以重奖。此项举措的实施,不仅达到了把职工关心关注的工资收入、奖金分配等热点问题,公开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让职工满意的目的;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找矿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乌力沟设计槽探、平硐工作量难以完成。

(二)肃北县德勒诺尔由于工作区地处高寒山区,气候日渐寒冷,且频有雨雪天气,钻探、槽探施工难度逐步增大,野外地质修侧工作受其影响滞后较为严重。

(三)岷县大沟1:1万土壤测量与当浪沟1:2.5万沟系土壤测量结果仍未到齐,造成后续工作难以开展。当浪沟1号金矿体范围位于勘查区块以北,需申报区块面积。

(四)武威市百大坂钨矿所处位置属于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范围,由于张掖市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西营河自然保护站不断干涉,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项目组正在积极协调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力争早日进行槽探和钻探施工。

地质矿产勘查所

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话说当年唐僧取经去

还没出发的时候佛祖打电话:“呆 速度带上 挡挂上 赶紧取来”

“我们这个组合你还不放心吗,实在不成了我们打个车嘛,刚好四个人划算的很那”

。。。。两年过去了

佛祖打电话问“快到了没”

“没。。。”

“打个车吗”

唐僧略显疲惫“车上呢。。。

“到哪了啥”

“兰州。。。

“外日,怎么才到兰州啥”

“押车着呢。。。

又过去了两年#

佛祖等不住了 又打电话“哪里了啥!!!” “兰州。。。”

“外日,怎么还在兰州啥”

“押车着呢。。。

。。。。。。。。。。。。。

n次通话以后

佛祖等不住了。。。。

“家你们就兰州等着,我给你带着过去” “你在兰州哪里呢”

“鱼池口,你来?”

“五里铺。。。

n年以后。。。

*“你现在到兰州哪里呢” “还在鱼池口,你来?” “还在五里铺呢。。。”

第四篇:地质矿产勘查主要标准目录

区域地质调查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固体矿产调查勘查

国家标准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 (GB/T13687-92)

行业标准

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 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 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 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 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 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 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 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 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 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 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 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 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 23.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 24.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 25.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 27.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出量规模划分标准 28.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 29.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3-1994) 30.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 31.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DZ0130.13-1994)

水工环地质调查勘查

国家标准

1.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1993) 2.工程地质术语(GB/T14498-1993) 3.岩溶地质术语(GB/T12329-1990) 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 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 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 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14158-93) 8.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14497-1993) 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 10.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1988) 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 1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5084-1985) 13.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1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行业标准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 2.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DZ/T0224-2004) 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T0225-2004) 4.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 5.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0000~1∶1000000)(DZ/T0095-1994) 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200000)(DZ/T0096-1994) 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T0097-1994) 8.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100000~1∶500000)(DZ/T0059-1993) 9.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0-1993) 10.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1-1993) 11.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2-1993) 12.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3-1993) 1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0219-200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布地质环境司工作标准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1∶500000)(试行) 15.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032-1992) 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 17.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 18.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4-1994) 19.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2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 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 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41-2004)

地球物理勘查

国家标准

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14499-1993) 2.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

行业标准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 2.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06) 3.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000)(DZ0004-1991) 4.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DZ/T0171-1997) 5.1:500000海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编图规范(DZ/T0237-2006) 6.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 7.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1997) 8.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1994) 9.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1994) 10.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1993) 11.1:500000海区磁力异常(△T)平面图编图规范(DZ/T0234-2006) 12.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 1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 14.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 15.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 16.时间域激发激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1993) 17.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DZ/T01086-1997) 18.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087-1997) 19.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173-1997) 20.井中激发激化法技术规程(DZ/T0204-1999) 21.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217-2006) 22.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0080-1993) 23.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

地球化学勘查 国家标准

1.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GB/T14839-1993) 2.地球化学勘查术语(1∶200000)(GB/T14496-1993)

行业标准1.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75-1993) 2.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91) 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2006) 4.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248-2006) 5.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 6.汞蒸汽测量规范(DZ0003-1991)

遥感技术方法

国家标准

1.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14950-1994) 2.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1995)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1986) 4.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1995)

行业标准1.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1994) 2.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1995) 3.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90-1997) 4.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DZ/T0203151-1999) 5.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1997)

第五篇:地质矿产勘查主要标准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固体矿产调查勘查

国家标准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 (GB/T13687-92)

行业标准

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

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

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

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

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

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

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

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

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

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

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

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

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

23.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

24.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

25.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

27.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出量规模划分标准

28.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

29.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3-1994)

30.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

31.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DZ0130.13-1994)

水工环地质调查勘查

国家标准

1.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1993)

2.工程地质术语(GB/T14498-1993)

3.岩溶地质术语(GB/T12329-1990)

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

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

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

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14158-93)

8.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14497-1993)

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

10.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1988)

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

1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5084-1985)

13.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1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行业标准

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

2.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DZ/T0224-2004)

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T0225-2004)

4.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

5.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0000~1∶1000000)(DZ/T0095-1994)

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200000)(DZ/T0096-1994)

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T0097-1994)

8.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100000~1∶500000)(DZ/T0059-1993)

9.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0-1993)

10.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1-1993)

11.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2-1993)

12.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T0063-1993)

1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0219-200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布地质环境司工作标准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1∶500000)(试行)

15.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032-1992)

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

17.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0227-2004)

18.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4-1994)

19.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2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

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4)

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41-2004)

地球物理勘查

国家标准

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14499-1993)

2.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

行业标准

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

2.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06)

3.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000)(DZ0004-1991)

4.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DZ/T0171-1997)

5.1:500000海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编图规范(DZ/T0237-2006)

6.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

7.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1997)

8.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1994)

9.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1994)

10.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1993)

11.1:500000海区磁力异常(△T)平面图编图规范(DZ/T0234-2006)

12.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

1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

14.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

15.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

16.时间域激发激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1993)

17.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DZ/T01086-1997)

18.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087-1997)

19.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173-1997)

20.井中激发激化法技术规程(DZ/T0204-1999)

21.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217-2006)

22.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0080-1993)

23.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

地球化学勘查

国家标准

1.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GB/T14839-1993)

2.地球化学勘查术语(1∶200000)(GB/T14496-1993)

行业标准

1.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75-1993)

2.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91)

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2006)

4.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248-2006)

5.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

6.汞蒸汽测量规范(DZ0003-1991)

遥感技术方法

国家标准

1.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14950-1994)

2.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1995)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1986)

4.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1995) 行业标准

1.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1994)

2.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1995)

3.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90-1997)

4.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DZ/T0203151-1999)

5.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1997)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论文资料 第1张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论文资料 第2张
地质矿产勘查实习报告(通用)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