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基于初中历史探究交互式教学
摘要:本文是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的感悟,对初中历史交互式教学做了初步探究。结合初中历史第一线教学,创新、探索、思考、实践,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适合当代、适合校情、适合生情„„反正我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交互式探究教学法,它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他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多年来在教学研究,我曾经出现过一些迷茫,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苦苦思索,不懈探究,总感觉越来越困难,心里越来越没底,觉得很难研究下去,没招了,感觉就像一匹烈马,很难驾驭„„直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到位(三通两平台),才豁然开朗,原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发展,技术不是问题,很多东西,有量的积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就有质的突破!在历史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找到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法,它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方法,他能更好的、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同学们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素养,有利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共同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一、交互式教学及特点
交互式探究教学模式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
[1]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它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开放性、合作性、建构性、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
我所说的交互式教学不是前人已经研究的很多的针对语言类教学特定的那种,我觉得具备交流、互动、探究的课堂内外,都是交互式教学,简单的说就是“你问我答、我问你答、交流互动、协作探究”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形式相当的简单,但内容却不简单,对学生、教师双方的能力要求更高了。
二、交互式教学的优点
(一)交互式教学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
交互式教学促进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不能摆正,老师通过上网查找一些资料注入到课件中,感觉让学生进入到了知识的海洋里,我开始觉得效果还不错,学生知识面是扩大了,上课兴趣也强了,但他们似乎感兴趣的是一些历史典故、历史小常识或美丽的画面,对本课要真正掌握的历史知识却是无动于衷,似乎一直是我在自编自导自演,他们在做观众,偶尔会发出一阵惊讶或悲伤的感叹,远远背离了我欲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初衷,老师累又累死了,学生只是感兴趣皮毛,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在交互式探究的历史课上,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主体,我只要轻松指点一下下就行,课堂重点牢牢地抓在我手中,我轻松了,学生学到了东西,兴趣还特别高。交互式教学推动教师转换思维方式,由注重教到注重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例如:我和学生合作尝试了《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互动教学,把学习过程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师生共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2.学生在利用书本、校园网和互联网围绕这些问题收集信息;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组织,用处理好的信息来论证问题,形成基本答案;
4.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对基本答案重新进行意义建构;
5.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所运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规律性认识,并能运用到类似问题上。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对课本的阅读和网络相关资料的浏览,提出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洪秀全为何要通过“拜上帝教”来发动群众?说明了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是如何发展到鼎盛的?天京变乱你是怎么看待的?对于太平天国的两部治国方案怎么去评价?最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失败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以登录有关历史教学的网站,结合课本内容,收集与太平天国有关的各种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师生合作,制作网络课件。课堂上通过网上资料和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充分利用了网络环境,在实践中激发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探索出更多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这种方式凸显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让教师真正感觉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二)交互式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不断扶植相加深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实现
[2]他的这一愿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可见,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所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多年研究发现,历史课堂交互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最好的手段之一。
交互式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心就是学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的知识面能够得到全面的拓宽,促使他们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培养,情感不断丰富,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设计《中国历史》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第12课《红军长征》时,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了解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识记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并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理解红军长征的大背景及原因,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我和学生一起查找欣赏了诗词朗诵《七律•长征》,学唱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学生教我唱),课堂中一起在电子白板上共同制作了《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的动画,并引导学生网络上查找遵义会议相关资料,查看网络视频《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网络学习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分组讨论、探究长征意义,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历史性思维和能力的大力提高。
只有教师摆正心态,肯花功夫、肯花时间,紧跟形势,积极接触新鲜事物,积极学习现代技术,用心、细心、耐心……呵护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交互式教学活动就能更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交互式教学能更好的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在交互式教学中,更注重让学生参与,没有学生就没有交互了,更好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激发其思考社会问题和探索创新的兴趣,力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以及生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在初三历史学习中,对拿破仑的评价,史中争论不一,我把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分组,寻找相关的论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探讨,生成自己的观点,并精心组织,进行辩论。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触发,讨论中学习的热情被点燃,辩论中学生的思想不断地碰撞出火花,不但一次次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还更好的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提升历史教学水平。
(四)交互式教学更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快乐、民主、平等、宽松的和谐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接受知识。交互式教学课堂真正是交流的、互动的、快乐的、民主的、平等的、宽松的、和谐的、互动的、探究的„„因此,交互式教学更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交互式教学中,教师注重导了,轻松的点拨(当然对自身能力要求要高),自己的心情也就轻松快乐了,把轻松快乐感染每一位学生。交互式,在处理问题时更能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交流,与学生探究,做他们的朋友,温情获得孩子们的信任,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交互式教学在学习上、生活上,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更能贴近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更融洽(适当的哄哄孩子)。交互式教学更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五)交互式教学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提高
交互式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对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互式教学中,老师是导演,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点,你知道,地球人都知道,我就不赘述了!
三、结束语
交互式式教学从根本上确立改革创新、教学相长、思路宽阔、讲究探究、提高效果的教学新路数,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紧跟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探索。
互动式教学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历史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侯丙林. 新课标政治课探究性教学之我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S2期. [2] 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J].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世纪.
第二篇:初中历史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尝试
小河中学历史课题组
马红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我们历史课堂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为初中历史教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必然趋势。由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本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据此来谈谈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初步尝试。
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做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历史知识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有一种神秘感,其实不然,历史知识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的联系,只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细心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相似之处,并结合学生实际,消除学生历史知识遥远、陌生的感觉,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课时,结合了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的实际,提出了与他们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铁制工具与木制工具、石制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因为,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对锄头、镰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比较熟悉,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勤于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得出铁制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力,引发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等。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乐意地去积极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借用学生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加以引导、利用,在讲到宋代的民族关系时,可以用学生已熟悉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中的情节来引入课文,如在《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的名字为何叫郭靖和杨康,引出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靖康之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果然这一导入,就像磁铁一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持久,形成对历史学科的深厚感情,历史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状况,及时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的因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视为正确,且有创新之花,更要加以鼓励,不宜统一答案。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偏差较大,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对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具有指向和增力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并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会生存”的策略;而“终身教育”的实现,内部条件是“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师的“教”来启动学生的“学”,从而达到“自得之”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启发他们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会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当今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授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八年级(上)《鸦片战争》一课时,针对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我引导学生用两个字概括每一条内容进行记忆,得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针对《南京条约》的影响,我分设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割地对中国有何危害?(2)赔款加重了谁的负担?(3)五口通商是互利的吗?其危害是什么?(4)协定关税对中国有何影响?由此引导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进行到后面的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其危害时,我放手让学生来讲,学生以分析《南京条约》的方法为借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们的内容,并针对每一条内容设计成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并将《马关条约》的内容总结为“辽台澎二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方便学生记忆及掌握,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我在历史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时,我先要求学生看目录,在看了目录之后,把这册历史课本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及线索给学生一个大体的脉络,并将本册中国近代百年史归结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百年抗争史及百年探索史。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近代百年历史验证了两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样,学生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对课本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生生、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课堂上传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单向合作,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禁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八年级(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时,在之前,我就让学生分成两组,课后,收集各组的资料来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是应该留下,杀身成仁;还是应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学生准备之后,授课过程中就让学生分成两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辩论,既活跃了课堂,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和演练舞台。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老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探索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且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教师作学生,学生当老师。“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时故意说出不正确的观点,以此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设问寻疑,引导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努力去探究的目标。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深刻地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慧的火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出其中的疑惑点,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我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中的“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时提出:“‘西安事变’正确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 “捉住了蒋介石,蒋介石能不能杀?为什么?”确立了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兴趣极浓,讨论热烈,人人动脑动口,教师从中启发诱导。学生最终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抛弃前嫌,以大局为重的宽阔胸怀;周恩来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西安,力挽狂澜,正确地解决了“西安事变”,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尝试和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奋斗的方向。爱因斯坦曾说过:“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知识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懈努力。
第三篇:探究中考命题趋势 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 张晓慧
备考对我们来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果不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历史教材使用率的提高,历史学科的命题更加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006年长春市中考单独命题中历史学科得以平稳过渡,探究课改实验区中考历史试题,在2007年的中考中,我们应即得循其规律,又得据其实际,采用新方法、新策略来应对。
一、06年中考试卷命题特点分析
200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学科命题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遵循《200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精神。命题专家们遵从课程标准,拟出了许多鲜活的精彩试题,认真研究这些题例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发现其命题轨迹集中凸现在五个“走进”,即走进能力立意、走进知识综合、走进实际应用、走进科学探究、走进思想道德教育。领会这些“走进”,对引领历史课教学改革,应对07中考是大有裨益的。
二、题型类型与考查要点分析
1.选择题
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选择题是历史中考中必用题型,也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题型。06年单项选择题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命题者已把“识图”、“材料”等题型引入选择题,并使该题型的考查目标伸向情感价值观领域,这类情况的出现要引起大家注意,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审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在选择的过程中注意从本质上去把握、区分备选项。
2.归纳列举题
归纳列举题一般为举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历史知识。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目前也有部分地区采用此题型。近年部分地区把列举题的形式与其他题型整合应用,把此题型的考查功能提升到“简单应用”的层次。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3.史实辨析题
史实辨析题是去年中考中新设置的一种题型,在呈现方式上通常是创设一种历史情景,提供一段对史实的文字表述,或一段对历史事物的总结评价,并针对一些主干知识设计几处错误,用来考察学生对具体史实掌握的准确程度,以及分析、辨别的能力。该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辨别,准确找到错误之处,摘录出来,然后针对具体的错误点作出相应改正。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课改实验区此题以有所突破,将改正变成说明理由,这样该类试题的知识跨度会增大,涉及领域会拓宽,综合归纳性要增强,所以要求学生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注意对历史内在纵横联系的梳理和总结,而且要求学生在表述上要明确。
4.材料解析题
此题型属于大型主观性命题。它以提供“历史材料”的形式,要求分析“材料”并解答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应用能力”或“综合应用”能力。这方面的试题是最为缤纷多彩的部分,其表现形式更加灵活、生动、直观,以各种实物图片、地图、漫画、表格、图示等形式呈现出来。建议教师做重点的研究和训练。要善于在知识群体上对历史的再认识,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突破该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古今中外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把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与所学的相关史实联系起来,并且在语言表述上要求精练、准确、同时要有是非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5.延伸探究题目
延伸探究题是05年中考中开始设置的一种题型,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也适用于阐释历史理论问题和涉及情感价值观的问题。此题型的功能定位于“应用能力”考查层面上。即解题的过程应体现知识的迁移,需要运用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类题强调一种历史思维的延伸,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历史事物间的交叉与渗透。同时强调一种探究能力,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类试题在以后的中考中在呈现方式上会更加体现综合性、概括性、分析探究性的特点。比如撰写小论文、辨析观点、问卷调查、史实报道、观点评析、撰写解说词、绘制图表、信息整合等多样的形式都可能出现。
三、探究中考历史命题方向
06年中考命题加大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与科技社会发展实际的联系。继续注重能力考察,改变死记硬背的现象。考察学生掌握规律的能力,比如学习知识的规律。重视创新精神,在试题中给学生展示才能提供空间。继续加强学科内综合,增强探究实践的能力。重视双基,体现基础性,突出历史学科最基础,最突出内容。关注过程与方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思想性、教育性。那么,建议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侧重。
1.重在考查基础知识,比较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
将互相关联的知识“整合”在同一试题中,避免过多地考查孤立的知识点,这是近年中考试题中表现出来的特征。相关知识很多具有内在联系或存在某种共性。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了解得越多,把握得越准确,越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非仅仅记忆知识。因此这样的试题对改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在问题中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此类试题采用“小切口、多层面”、“小切口、大跨度”等多种形式加强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力图考查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这类试题在06年的试卷中应该比较普遍了。
2.试题力图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历史试题的教育价值 史学与现实结合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历史试题能不能体现这一价值,会直接影响历史教学。从05年至06年以来,各地试题中注重联系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做法上有四个特点:其一是试题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表达更符合青少年的特征;其二是将德育的意图渗透在试题之中;三是直接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结合在一起;四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历史试题。
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命题中结合“热点”问题设计试题,涉及的范围包括长征70周年纪念、中美关系、863计划、世界博览会、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批判“台独”、神六等。上述例题中,“历史”与“现实”结合得都比较好,无论是引用材料,还是提出问题都自然贴切。能够从现实出发,自然地引出历史,又从历史学习中导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现实”、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的关系。 3.重点关注:历史试题“开放性”改革,考评触角深入“情感、价值观”领域
0
5、06年“开放性”试题的总量不断增加。涉及的题型越来越多,涉及到识图题、材料题、问答题等。这一趋势应当为历史同行在教学与备考中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观性试题应增强开放性的意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命题者所接受。“开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让学生跳出教材的结论范围谈感想、谈体会、谈认识,二为写命题或自由命题“小论文”。考查的目标直接触向情感和价值观领域。评分标准也越来越科学。
历史考试引入“小论文”是近年来的事情。历史小论文命题形式能够较大限度地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创造力,这对于历史教学的改革具有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经过近几年的尝试,历史小论文的评阅也有了一个较科学且具体的评价标准,保证了评分的公正性,能使不同的能力和情感等有具体的比照物。
4.乡土史涉题面会扩大,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在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各地历史中考命题中,将乡土史甚至校本教材纳入考试范围的地区会增加。近几年已有不少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使乡土史考查时的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中考评价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对全新的课改理念,全新的教材体系,全新的中考评价,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命题趋势,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的探索实践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使命,这对已经进入注重均衡发展与内涵发展为特征的改革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基础教育而言,新课程教材改革(或简称“二期课改”)的启动,正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教育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功,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课程改革的方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亦应遵循这一目标与方向。
一、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1、 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体人格、人性与品格的完善、提高与升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个性、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基于这一认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必须围绕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对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筛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工作与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 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因此,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自然科学学科与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中;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曾企望通过课程的整合以形成综合课程,使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以具体落实,但学科长期割裂的现实难以突破,因之,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为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与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通过分科学习而能在学生身上形成知识的综合,并进而发展为综合能力。
3、 历史是通过史料证据堆砌与科学辩证研究的交叉运用,重现与认识“过去”,达到“知今”与预示未来的学问。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与历史现象,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索诸多历史现象的成因及其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即在知识综合基础上,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过程变迁延续的感悟力、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力、解释历史现象论据的构建力等,这就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形成的综合能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如何对待、判定、分析和运用史料与论据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史料与证据进行鉴别与处理的能力,是学习历史应当形成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
4、 历史在初中教育阶段是一门“副课”,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学生与家长不重视历史、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重“理”轻“文”,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所形成的唯“标准答案”为“上”,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有任何超越“标准答案”的非份之想,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何谈起?解决课程目标与教学现实之间矛盾的出路,唯有改革。
二、 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1、“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杨福家院士语)。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启示,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选择为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的,从而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引起困惑与不解,有的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课题研究,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尚不具备,难于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认为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单独排课,难免与原有设置课程形成隔裂,未必能收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对探究学习含义理解的偏差。笔者以为,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2、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这个角度考察,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一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假设能力,二是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三是怀疑与批判能力,四是具有价值的选择;从而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假设与提问的能力提高,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3、历史知识的结构,既包括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又包括民族、国家、地区等横向空间和内容上的综合性,具有知识层面的多元化和无限的包容性特点,这就给予课程教学内容采撷与剪裁增加了难度。为了实施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使之既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在新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中,笔者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追求其专业深度,以形成多方位、多视角观察问题的思维能力;二是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追求面面俱到,有限的课时,不允许对每一个时空及交叉点上的全部历史过程进行全面阐述,而只能捕捉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的“亮点”,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以掌握观察、认识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注重历史资料和历史过程的剖析,尽量避免给出唯一的或武断的结论而让学生硬记死背,通过剖析,既增加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三、 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1、 教学模式的设计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笔者的探索实践,更着重于“渗透”,即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比设置独立的探究性课题或辩论题更需要精心设计与筹划的。基于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冲破“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 课前的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忽视这一教学环节,尤其文科类课程,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必须予以加强和改进;
(2)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应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内容的采撷与剪裁,每一节课的导入,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没有“好奇心”与“兴趣”,哪来探究性学习?好奇心是思考的开始,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3) 课后的作业:要打破对“作业”概念理解的思维定势,把作业概念扩充到预习、复习、自学、议论题、小论文、史料查询、史料判别等多个方面;完成作业的工具与手段,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听、看、读、写、书面笔答、网络查询、电脑存调、议论、辩论……;而完成作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小组合作、小组互助,……;
(4) 阶段考核:考核的形式与内容,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作相应变动,可以是笔试,也可以用小论文、读书笔记、史料收集等替代;笔试的内容,也可以有所拓宽,如笔者曾探索实践的以一段小故事为引让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试题,学生既用不着死记硬背,又可锻炼多方面能力,极受学生欢迎。
2、 探索实践案例
●“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要特别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产生追求其奥秘的强烈愿望与激情。由于历史是一门副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历史课程的忽视,以致在历史课教学中,学生既没有好奇心,甚至几乎没有了提问与思考,这一症结正是历史教学与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很悲哀的。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期盼着故事的铺展;教师则欲擒故纵,在这里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回答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理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典故”;待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了:“穷奢极欲”、“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斩本为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教师又提出以讲述小故事形式对这些成语予以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秦亡的必然,分析与归纳农民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因素。一句成语,一个小故事,既是史实,又能让学生引发思考,分析、推证,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学生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们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各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历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实现,无一不是人类运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力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毋容置疑,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产生或涌现,正是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激发兴趣与好奇,只是推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先导,一种手段,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等的因果关系的梳理、分析、思辩、评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查询、辨别、考证史料、史实的能力,并从中升华为人生哲理。仍以前引课文为例,秦始皇、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这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个个历史事件,各具鲜明的个性特色。课文中有一段描述:“秦始皇出巡路过会稽,项羽看到了皇帝的排场与威风,就遥指秦始皇说:„他可取而代之‟,项梁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但从此觉得他不同凡响。”教师及时赋题,让同学从他们的言语、举止、神态,分析他们的个性异同;之后,又从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中的“两个对垒”作出评述,即秦朝军队与农民起义军的对垒和楚汉对垒,引导同学以历史的思考能力归纳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生哲理,升华自已的人格。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变知识灌输为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的思辩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向两端延伸,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既有历史典故资料的探寻挖源,历史人物的传略撰写,图书馆与网上的搜索探秘,历史现象的剖析辩论,……,既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小组合作或互助形式进行,使作业真正成为知识掌握与能力形成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阶梯。此外,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也是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中的重要组成,撰写读书笔记、历史人物传略、史料搜索与鉴别、历史现象的辩论,均可形成考核的有机组成;本人还曾在考试试卷设计中除常规测试内容外,增添了“根据历史材料写作文”一项,拓展了
历史与语文学科在学力与技能培养上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性的密切联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能力。
3、 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会对“学习”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研究学习素质的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造就经验型教师,而要适应探究性学习,需要研究型教师,即具备研究学习的素养和能力,不仅要自己会学习,而且要善于研究学习,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实践。这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把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的角色地位切实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新时期教师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素质的重任,深刻认识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乃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唯此,才能从关注“教什么”升华为既关注“教什么”更关注“怎么教”,而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光靠教师已有的知识显然难以胜任,需要教师刻苦学习与钻研新知识,包括系统而深入地掌握所任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构建有利于学生进引探究性学习的新知识体系,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还包括教育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得心应手,推进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第五篇: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探究
人才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高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和基础,在民族振兴的角度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环节,更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富强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所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意志力必然是当前教育最为主要的课题。就此,本文着重针对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进行了分析。
目前,我国很多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不乏存在娇生惯养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初中生怕苦、怕累、意志力较为薄弱、自觉性、自制力较差的不良品质。这部分学生很难面对挫折磨难,甚至出现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总体来讲,初中生意志力培养非常重要,优良的意志力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就此,本文着重针对初中生的意志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就此,本小节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初中生由于年龄尚小,处于青春期阶段,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兴趣尚不浓厚。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学习上,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审美情绪,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独生子女抗挫折、抗压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写《史记》的司马迁等进行教学,如果这些人不是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克服苦难,就很难能够名留青史,很难做出一番作为。所以说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第二,新型的教学标准和要求,能够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只有在掌握历史课本的前提下,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下,才能在教学实践当中自觉地应用教育规律,选择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品质,达到教学效果。所以说,初中历史教学意志力的培养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掌握教材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力策略
首先,历史教材的内容涉及广泛,所涵盖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教师可以就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人物为主,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利用学生对一些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拜,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的志向。
例如,在初中历史七年级“中外交往和冲突”中戚继光抗倭就是很好的例子。戚继光即便是遭受陷害仍然不忘自己所立下的远大志向,在出狱之后,戚继光招募农民工组成了一个军队,成功消灭了在东南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的安定作出了贡献。这足以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成就,与这个人所立下的志向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启发学生一个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才能够有所成就。
其次,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富有意志力的故事,通过故事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例如,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按照吴国的要求,越王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越王给阖闾看坟,给夫差喂马,还给夫差脱鞋,服侍夫差上厕所。勾践三人受尽嘲笑和羞辱。为图复国大计,勾践顽强地忍耐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对夫差更加恭敬驯服。夫差生病,勾践观其粪便察看病情令夫差十分感动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如果越王勾践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受挫折能力,就不会复国成功。就此,教师可以以此培养学生树立抗挫折的能力,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
再比如说,还可以通过悬梁刺股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发奋读书,提高自身的知识含量,提升整体素质。
中国人民的屈辱史,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细致性的描述,告诫学生今天的生活都是老一辈的革命者用鲜血和顽强的精神所换来的。以此来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顽强不屈的民族意识。
最后,通过名言警句,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古人的名言警句很多,其中所富有正能量的句子更是数不尽数。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其融入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树立远大质量,提升学生的优良品质。
例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等等。将古代的名言警句带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良的品质的培养和教育。
结语
本文着重针对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利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提高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意志、顽强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优良品质的熏陶和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