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说课稿反思
第一篇:复式统计表说课稿反思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主备人:张卓娅时间:3月26日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地位作用与学情
《复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也是在学生在2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了“数据收集整理”(简单单式统计表),对数据收集、整理记录与简单的数据分析已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活动喜爱的调查,引入教学。通过教学,既是对已学知识的拓展深化,又为进一步学习条形、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对于学生来说,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统计活动认识复式统计表,收集、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经历数据收集、填写复式统计表与简单数据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整理、统计方法、作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增强数学兴趣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二.教学方法策略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与帮助者。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法上,拟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质疑,引导观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发现法。在学法上,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首先课件呈现教材例1问题情景图,老师通过观察发现我们班同学课余活动情况,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兴趣爱好。启发思考: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们喜欢哪种活动情况,应当怎么办呢?进而引出教学主题。
(二)引导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收集数据
(1)讨论交流,明确统计方法
在老师想清楚快捷的知道我们班的同学课间课余最喜欢其中哪项活动,应当怎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呢?(每位同学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最喜欢的活动)
预设1:通过全班同学举手表决统计数据
预设2:男生和女生特点不同,喜欢的活动差别很大,应该分开统计。 通过讨论商议后,确定采用男女分开统计的方法。 (2)自主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数据统计表
采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通过举手现场统计收集数据并填表。统计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时,请两名女生数数和填表,其余同学监督数数和填表;统计女生最喜欢活动时,由2名男生分别数数和填表。 2.分析统计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统计表,交流汇报:
1)我们班多数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多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比较体验、思考讨论
1)观察思考,比较异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男女生喜欢活动情况统计异同。相同点:统计活动项目相同,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这些活动;不同点:调查对象不同,一个是男生,一个是女生,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不同。
2)制造冲突,引发思考讨论
首先,教师提出一些需要比较男女生喜欢同一活动人数的问题:如喜欢看书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喜欢踢球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等让学生回答,体会不是很方便。
其次,教师引导思考:如要方便快捷地比较男、女生喜欢活动情况,有什么
2 办法吗?能将男、女生喜欢活动情况统计编成一张表吗?学生同桌或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引导“建模”,完善认知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逐步构建复式统计表.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建构统计表的结构、内容,想想表格左上角一格右边横排(行)和下面左竖列与剩余部分每格分别表示统计的是什么?认知这个表包括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和性别三个内容。进而教师指出:因此,我们就将这个统计表左上角一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行(排)表示喜欢活动的项目。因此,左上角对应表头处写“性别”;竖列表示调查对象性别,对应表头处写“性别”;其余中间部分表示的是不同性别与不同活动相应的人数,就在对应表头处写“人数”。
再次,引导比较新建表格与合并前的表格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知,之前的简单统计表只是对男生或女生最喜爱活动的统计,而新表是同时对男、女生最喜爱活动的统计。并说明:像这种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数据的表格,称为复式统计表。之前只表示男生或女生最喜欢活动人数的统计表称为单式统计表。
5.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数据,回答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这样的复式统计表,就能方便快捷地比较男女生最喜欢读书、踢球„„等活动活动的人数与谁多谁少及参与调查的总人数等数据分析。而之前的简单统计表就不便于比较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整体情况与人数多少等数据分析。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应用。知识来源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让2名学生现场主持数数,自主合作完成教材P37页“做一做”,教师引导数据分析,解答相应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回顾、梳理、交流学习所得,反馈学生所知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第二篇:《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利用优质资源 增添课堂活力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设计
灵台县什字学区 李艳萍
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中,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本节课我特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对比分析等途径,使学生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发现、获取、描述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课本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
(二)中的知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制作方法以及对这种统计图的分析预测。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我说的是第一课时P57页——58页的例2 。
2、说教材地位:
《条形统计图》这个单元是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以及学习了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本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统计表的学习,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而且这个单元的学习也为以后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作准备。
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三、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在本年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新课程体系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制订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与他人学习、交流、讨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等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数据的描述、分析中,懂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内在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自主建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
2、教学难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对其做简单的分析。(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与交流等多种感官感知,最终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五、 说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六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
探究学习是美国的施瓦布首先提出来的。发现法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探究发现教学旨在一切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经历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生疏到掌握的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
六、说学法指导 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法指导重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知。
其依据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去实现的,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同化还是顺应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所以数学学习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准备。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顺应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由不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发展。
七、说教学具准备
为了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形象化,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我特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发挥计算机直观形象、声像结合、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等多种功能,展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八、说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所以我特制定以下教学流程:
九、交流互动,说流程
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与探索,使之发现有规律的东西——概念、规则或原理,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的认知积极化,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探究意义,发展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强化学习动机,都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基于这种认识,我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由五大板块构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得到抽象和升华。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更重视过程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设计一个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统计的全过程,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教学时,我将教材提供的“前进机床厂各车间男、女工人数”这一内容替换为“我校六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这个问题情景引出了学生关心的话题,学生很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这体现出了用教材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实践效果较好。开课时,自己先激情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学校六年级有几个班?各班又有多少人呢?) 以此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继续谈话引出班长同学课前调查的各班学生人数情况, 以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出现。教者顺势引导学生描述、分析此统计图,并对其制作步骤做简单复习与回顾,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设置悬念,体会感悟
接下来教者继续引导设问:“我觉得这个统计图还不够完整,你认为呢?”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想到,各班人数分男、女生,只统计班级总人数是不够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三)动手操作,寻求方法
在学生有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我们想表示出每个班的男、女生人数,该怎么办呢?若继续用一根直条表示还行不行”
教师参与学生讨论,适机进行引导。
从而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与单式图的步骤一样,都是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只不过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条形有两种颜色,不同性别的条形,颜色不同,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出各班级男女生的人数,并且很容易把同一班级人数进行比较或不同班级的男女生进行比较,便于分析。 两个方框表示图例,很关键,是用来区别不同性别的标注。
(四)观察分析,简单运用
这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并总结其特点和作用。
首先教者以一句“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入手,放手让学生充分观察,获取信息,进行描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复习,使学生对刚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加深认识,要求学生会初步看图分析数据,教者顺势进行思想教育)其次教者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对本节课的学习自主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巩固内化,小结评价 这个环节的安排就是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在知识收获、能力提高、情感愉悦方面进行自评、互评,达到了总结、反思、评价、激励的多重目标,也是教学设计中另一颇具匠心之处。
十、 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简单的、容易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评价结果;稍有难度的问题小组内相互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弘扬了人的自主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复杂的、有深度的问题,师生间交流评价,对做得好的小组及个人,全班给予鼓励,老师投以赞许的目光,用点头、笑颜表示认可,并及时予以小红旗奖励,使学生在赞许中不断地自我展示,培植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智慧的火花再次燃烧,使学生在赞扬声中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十一、说教后反思
回顾这一堂课的前后设计,我深深感受到,要优化数学课堂的教与学,自己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与共享的活动。其次要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面对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并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以经历学习数学的丰富生动的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纵观整节课,我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去建构新的知识,力求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开放、真实、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当然也还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2010年1月17日
第三篇:复式条形统计图_说课稿
说课稿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制作方法以及对这种统计图的分析预测。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预测;
通过学习,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二、说教学过程
1、首先、源于生活,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出示一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这一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服务于生活,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数据还不够完整,原因是什么呢?这样一张美观的统计图为什么还是不行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想到,体育达标测试的标准是分男女的,只统计班级总人数是不够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出示第二次收集的数据。
追问:如果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一个班级的人数还行不行? 显然仅仅用一种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的数量是不行的。
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这里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从而使整节课充满一种问题意识。)
3、自主学习复式条形图作图方法,交流学习体会
出示班晓英制作的复式条形图。观察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那么究竟怎样制作这张图呢?
这里借助一个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学习体会。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学生通过课件学习作图方法。以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在组内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回归生活、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
我们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汇报。(各班男女生人数不等,等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的多少,还便于分析和比较。
紧接着出示两个小练习
a、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直条表示冰箱台数,哪一种直条表示取暖器台数。
b、教育书店二月份图书销售情况统计图、没有涂色。
临近开学,儿童读物销量明显增多,突出统计的书店经营的导向作用。 至此新授部分告一段落。
5、小课题研究、经历统计全过程,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形式依托网络资源搜集数据,运用EXCEL作图,比手工作图方便快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根据近四届奥运会中国队成绩,预测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会怎么样?
“畅所欲言”,把你的想法写在留言板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培养学生根据已知数据和趋势作出合理预测的能力,渗透统计意识的教育。为了克服传统课堂时间短暂,只有同学可以发言的缺点,让每一个学生可以自由的交流自己的感受,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全课总结
第四篇:小学数学说课稿: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范文模板
一、说教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 单元《统计》中的一个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发展统计的观念”,关注学生参与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因此,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补充完善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价值。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3、能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同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难点是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五、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讨论学习法等。另外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注重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精神的培养等。[page]
六、说教学过程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角度出发,分如下六个层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第一个层次: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课件展示丰富多彩,形状各异的统计图。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统计世界。
(统计世界里有那么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认识他们并不难,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春天到了,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小朋友组织了一次郊外活动,下面这两复统计图就对两个年级的活动情况做全面的反映。我们来看看。)
展示书115页的两幅单式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1、独立思考、回答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分组讨论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层次: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教师提问预设)比较各个项目中
四、五年级人数情况;(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这样观察麻烦吗?根据两幅图的特点,你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麻烦?
(我这样设问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整节课充满一种问题意识。)
第三个层次:合作探究,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合并方法,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后,再组织交流,在这里老师紧紧抓住“如何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二合一”的重点,进行引导。
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1、“将两复图重合在一起”,当学生出现这一想法时教师马上让学生讨论其可行性并通过可件展示,如果完全重合后,横轴和纵轴完全重合再了一起,便于观察了,可直条也重合了,反而不便于观察了,那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2、将两幅图的直条并列在一起:由于学生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很可能不能准确的表述并列的过程,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各个部分怎样合并?并借助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理解两幅图的合并过程:横轴纵轴完全重合,两种直条并排在一起。
第四个层次:对比观察、分析比较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
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形式,这种统计计图的名字叫“复式条形统计图”展示课题。
当新的统计图呈现在大家眼前之后,变引导学生对这个统计世界的新朋友进行细致深入的认识:
自主观察思考:
1、复式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
2、这幅统计图和以前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教师适时点拨:如果没有图例会怎样?两个年级都用一种颜色会怎样?如果颜色用得五花八门又会怎样,让学生认识到图例的作用,并知道在复试统计图中怎样运用颜色)
3、这样来表示两个年级的数据,与前两种统计图相比有什么好处。
在这里既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又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思维互相碰撞,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对“复式统计图”这一知识的深度建构。[page]
接下来,让孩子们试着读出统计图中的信息,填空并完成统计表。(将116页例二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一题中,进行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补充统计表的训练。)
完成统计全过程,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合交流:对于这次郊游活动你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或者有什么想说的。
因为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是在上册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作为铺垫,读取统计图中的信息,填写统计表是没有多大难度的,如果遇到障碍只需引导借助旧知,分析讨论,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同时我们把例题二的训练融入到第一题中,用一个素材来呈现,使得本节知识的教学完整性更强,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大大地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五个层次: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都会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是四年级同学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大家有兴趣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制作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展示书119页例题3,
1、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读取其中信息
2、让学生根据信息补充统计图。让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对于此处教学,我们所做统计图都是提供了横轴和纵轴的,学生只需读取信息,在表格中画出相应的直条。所以难度大大降低。可以说是一种半放手的“制作过程”,同时教学中让学生说,老师演示,也是一个半放手的教与学。只是为下一环节中,学生完全有自己独立收集数据,选取颜色画直条补充统计图搭脚手架。
第六个层次:小课题研究、经历统计全过程,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学会制作统计图了吗?有没有信心自己来制作一次。不过在做之前先让我们来观看一组短片。)
以一组雅典奥运会精彩镜头,渲染气氛。点明课题。
课题:第26—28届奥运会中国队金牌数和奖牌总数统计图
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第26-28届奥运会中国队的获奖情况,包括获得的金、银、铜牌数和奖牌总数等数据,并发给标好横、纵轴的表格。
1、学生根据信息和要求独立填写统计表并制作统计图
2、汇报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并根据三届奥运会中国队成绩,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会怎么样?
培养和训练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能力。
第五篇: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抚松六小
郭玉荣
一、说教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初步独立思考、发现事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我把关键放在探究从“单式”到“复式”的转变过程,从中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纵观学生的情况及对教材理解,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能简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是经历合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难点是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制做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学促讲,实施生命化的教育课堂,我为学生量身制订了前置性作业:
1、阅读99页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完成统计图,男生制作城镇人口统计图,女生制作乡村人口统计图,想想从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并回忆一下,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2、阅读100页,尝试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你能把上面两个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吗?
3、对比这两种统计图,你有什么新发现?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上课伊始,我用“老师想调查一些数学信息,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帮助?你知道全球的人口数吗?我们国家的呢?我们生活的抚松地区呢,我们的学校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表扬并鼓励学生注意养成收集信息的能力。
我顺势导出例题中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并检查学生完成的前置作业1 你从你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定向交替提问男生城镇和乡村某年人口数量,他就会应接不暇,因为他只制作了城镇人口统计图。
我会理答:“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会说乡镇的数据是看女同学的。 我会追问: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根据两幅图的特点,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麻烦?
在“先学”的理念引导下,多数学生可能会说:合起来,合并要一起。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合并是个好方法,不仅同学们认为好,数学小精灵也想到这样做,而且非常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小精灵让我告诉大家,帮到他的同学会有意外惊喜呀! 但是他也让我提醒大家想想合并前要做好哪些准备?你想好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后,再让学生回答。
二:针对对学生的提醒,我会抓住“如何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二合一”的重点,进行引导。
在同学们回答出制图要点后,我会及时理答:记住同学们的提醒,快点动手试一试吧!组内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交流时,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最终形成本组意见后,每个小组制作一张满意的合并后的统计图,参加评比。
这个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实现兵教兵,教师并参与小组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纠正。努力做到让全体学生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展示作品,选取有典型错误的作品汇报,组织学生互评,让全班同学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找出错误,我会在同学找出错误后理答,“为什么错了,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使学生在我的理答引发的思维中明晰制作制作统计图需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我会出示事先制作好的一幅有缺陷的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评出优胜组进行奖励。
三:对比观察、分析比较统计图、简单预测
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新的统计图形式,你能不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并简单说说名字的由来。
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选一张制作美观正确的统计图提到黑板中间
这幅统计图和以前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观察、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不同及优势。预设:图例 单式每一项只有一个条形,复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复式更便于对比 节省纸张
当有同学回答出信息丰富时,及时理答:你能试着读出统计图中的信息吗?
预设学生的回答,
一、一定会有比较多少。对这样的回答要予以肯定。
二、有的学生会发现城镇人口一年比一年多,乡村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对这个发现要及时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下一年的城乡人口数会有什么变化呢?
让学生在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和作用。
四:拓展练习、经历统计全过程,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学会制作统计图了吗?有没有信心自己来制作一次。 第27—29届奥运会中国队金牌数和奖牌总数统计图 教师出示第27-29届奥运会中国队的获奖情况,包括获得的金、银、铜牌数和奖牌总数等数据,并发给标好横、纵轴的表格。
让学生根据信息和要求独立填写统计表并制作统计图;汇报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并根据三届奥运会中国队成绩,预测2012年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会怎么样?
在理答时,要让学生根据往届岛留下一个教学期待,让学生带着这一层次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经理收集、处理、描述、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并根据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分析、预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这个环节是可调控的,课内时间充足,有余力的学生尝试完成,如果时间紧张,可以留为家庭作业,下节课再来检查。
整节课中我坚持先学后讲,尊重生命发展规律,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评价或引发深入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和重新建构。努力创设自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伴着微笑,让学生始终在快乐、探究的环境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产生思维碰撞突破重难点。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1996年名次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4 中国 16 22 12 50 2000年
名次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3 中国 28 16 15 59
2004年。
名次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2 中国 32 17 14 63
2008年。
名次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51 21 28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