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通用)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通用)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第一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课前准备】滚动播放音乐背景下的校园风光。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情境导入】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虽然我。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第一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滚动播放音乐背景下的校园风光。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情境导入】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虽然我们来到这里不过两个月,但我想你一定已经爱上了这里的美丽。而我们的家乡济南同样是一座秀美的城市。

播放图片,教师同时进行解说:这里有见证济南解放的解放阁;南部山区的漫山红叶在诉说着秋的美好;这便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千佛山大佛的笑容代表了济南人的好客;奥体中心的建成为济南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我们对济南或许情有独钟,但我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美景无处不在。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南京总统府的图片)你判断一下这是哪里? 学生:苏州园林 学生:江南 „„

教师:大家的判断方向大体是对的,这的确是一座江南风格的院落。它就是位于古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这座充满东方园林优雅之美的院落它完整地经历了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到终端的百年荣辱沧桑。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天王府。这座院落因而感受了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今天我们学习一段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的历史。 【讲授新课】

一、紫荆潮——世间不太平

教师:本节课我们将从三个环节去体味、感受那曾经的激荡岁月。首先让我们通过一组材料去看看当时的中国究竟有哪些不平事?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设问: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有哪些不太平的现象?体现了哪些社会矛盾? 学生:材料一,洋布排挤了土布,家庭手工业开始破产。体现了民族矛盾

学生:材料二,政府加紧搜刮,百姓负担沉重,群众暴动频繁,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学生:两广地区灾害不断,民不聊生。激化了各种矛盾。

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示意图,教师同时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再加上天灾人祸使得人民陷入饥饿死亡的困境。

过渡:面对如此状况,苟且偷生不过是累死于沟壑,起来造反也只是掉脑袋而已,所以此时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当然是群起一搏。而乱世从不缺少英雄。横空出世的洪秀全便是时代的产物——时势造英雄。 利用PPT出示图片、材料一:

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

1 基督教小册子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 ,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 教师边展示边叙述:洪秀全多年应试不第,一次次击碎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于是走上了斗争之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洪秀全为起义的发生做了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 学生:创立了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教师:拜上帝教主张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是农民几千年的梦想,为太平天国已经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洪秀全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利用PPT出示材料二

材料二 冯云山预先为拜上帝教的转型埋下伏笔,他在“披着宗教外衣的里面慢慢地灌输着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意识,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憎恨”。冯云山定教规,严格管理教徒,使拜上帝教成为一个有组织有效率的高动员力的准军事团体。

教师: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传教对后来太平天国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就这样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了。

教师过渡:也许当一个国家不能满足其黎民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时,太平是梦,天国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太平军的勇士们就走在追求天国梦的路上。

二、金陵梦——创太平世界

(一)为太平而战

展示图片:利用PPT出示太平天国运动重大事件的图片。学生结合预习学案,自主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然后将排列混乱的图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学生:正确排序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孤军北伐——天京事变——东南战役——天京陷落。 教师总结: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们一起利用PPT图示重走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 学生:按发展历程齐声说出太平天国的主要历史节点和事件。

教师:就在太平军浴血奋战的同时,他们也在编织着天国的蓝图,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二)太平的构想 1.《天朝田亩制度》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设问:结合材料,体会《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怎样的人间“天国”? 学生: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平分土地;人人不受私,圣库制度。

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探究二)

2 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回答:不能实现,原因是在小农经济下实现绝对平均主义带有空想性,也就是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学生补充:除此以外当时军事斗争形势很严峻,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也不能保障其真正实行。 „„

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过渡: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洪秀全认为甚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资政新篇》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利用PPT出示材料:

《资政新篇》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金融事业;主张设学馆;(外国)谨守天规之人皆可来访。 设问:读材料,回答《资政新篇》涉及到几方面内容。说明其特点。 学生:涉及到了法治;发展工商业;设立新学馆;平等外交等。

学生:内容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所以具有资本主义色彩,体现了它的进步性。

教师:进步性(最大特点):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资政新篇》在当时来说是很现代很进步了,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先声,但却没有实施,为什么?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设问:根据材料,完成学案探究三。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进行方法指导,注意从时代背景考查。

学生回答: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政权,而《资政新篇》中提到的法治、工商业等内容,农民不感兴趣,所以不会真正实行。当然也有社会环境不稳定的因素。

教师:《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过渡:至此,太平的构想因其自身的空想和落后而无法实施,似乎预示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三)天国殇——太平之反思 1.反思一—偶然与必然

3 过渡:天京变乱后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挽留太平天国,1864年天京陷落就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太平天国“亡其也忽焉”呢?还是让历史告诉我们吧。 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

提问:结合微视频和前面所学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学生讨论,合作完成探究四)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主要是从阶级和时代两个方面的局限性来考查。阶级局限性指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他和小农经济相联系,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落后性等,所以农民阶级的斗争不会提出科学的进步的思想理论,同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革命小有成就后就滋生了腐败,脱离群众。时代局限是指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样的时代注定农民抗争要遭受来自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学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很多方面,究其根源是农民和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 „„

教师总结:可见,太平大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过渡:农民阶级也因此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但它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后人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2.反思二——推进与阻滞 利用PPT出示材料,有配音:

1.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

2.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3.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4.这次变革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说不定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马克思《国际评述》

5.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马克思《中国纪事》

过渡:总上述观点,大体有两种类型,学生齐答:一为肯定,二为否定。你认为呢?让我们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去审视、评说太平天国运动。考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洪秀全不是什么天王,真实的洪秀全只是个普通凡人。人有的一切弱点,他都有。后人只有以凡人之心去考量洪秀全,才不会过分颂扬和拔高,也不至于感到受到了欺骗而愤懑地辱骂和指责了。

设问:完成学案中的探究五——你说我说太平天国的功与过。学生结合所学和材料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各抒己见。

学生:结合所给材料,写写你对太平天国的认识。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略。注意提示学生要全面地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4 教师总结过渡:太平天国运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与当时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悖,又由于自身的和时代的局限不能成功,但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反封建反侵略要求及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韵律。不仅如此,它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利用PPT出示材料:

洪仁玕被俘后严词拒绝了清廷的诱降,他在自己的遗言里说,“今予亦只法文丞相(文天祥)已”,“我鞠躬尽瘁,唯求速死”。他实现了自己“宁捐躯以殉国,不隐忍以偷生”的誓言。 设问: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结语:这样的悲壮场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并不是个案,北伐将领林凤祥“刀锋所及之处,目光直视之,至死未发一声”;石达开“临刑之际,神气怡然”„„。这无畏的斗争精神,或许就是太平天国给后世留下的永不褪色的印记。

四、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题目

教师:请大家在5分钟之内完成8个选择题。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订正答案,重点讲解第

4、5两题。

第4题答案是B,其中①错在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要反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农民阶级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不会提出民主的主张。

第5题答案是B,《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圣库制度,天下的绝对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教师:请大家在课下完成材料题,明天上交学案。

教师:今天的课上到这里,注意课后复习巩固本节所学内容,下节课提问。

第二篇:《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教学实录及反思(大全)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中的第3课。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测量平静状态下和经过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初步体验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反复呼吸一袋空气的体验,尝试解释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第三部分用实验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教学设计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一)以探究为核心

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如:课堂上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其次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如在本课中,通过测量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这一生活中常见现象引起学生思索、探究。另外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体验中探究、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等等。

(二)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在科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实验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本节课共安排了4个实验,第一个是体会平静状态下和经过剧烈运动后,感觉呼吸的差异。第二个是反复呼吸一袋空气的体验。第三个实验是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第四个实验是不同学生的肺活量差异。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以学生的体验、实验、讨论贯穿一节课,通过体验引发探究问题,以两个实验让学生知道了呼吸的秘密。把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过程、结论的获得都交给学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把问题引向深入。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了解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在“测量呼吸”这个控制变量的实验中,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科学本质,正确看待误差;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注意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已有知识做出猜测,并能根据已有经验设计实验、收集证据。

2、能对实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的原因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培养尊重事实,以证据求结论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设计实验、收集证据的方法验证气体交换后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发生了变化。

难点: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发现“吸进的空气中氧气较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这一事实。

四、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保鲜袋一个、粗吸管一根。

2、小组准备:水槽一个、广口瓶2个、玻璃片2片、水、火柴。

3、教师材料:课件、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1.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手势(上升吸、下降呼)呼吸,一吸一呼算一次,由慢变快。

2.对呼吸测量方法进行指导(食指放在鼻孔处,一吸一呼算1次)。定时10秒,数数呼吸次数。提醒学生不要故意深呼吸。

(二)新课导入

1.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

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2.播放一段学生跳绳后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运动后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呼吸加速,心跳变快)

3.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运动后呼吸会加快?怎么做?测量几次?(平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后1分钟呼吸次数)

(三)活动一:测量呼吸

1.提出实验要求:听教师口令,先测量平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记录在表格中。跟随音乐做60秒深蹲运动,音乐停止,马上站着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也记录在表格中。

2.汇报呼吸次数情况,教师表格汇总后投影展示。

3.分析比较数据,运动后呼吸次数有什么变化?(呼吸加快)。

板书:运动后呼吸加快

4.猜测: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四)活动二: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过程

1.我们呼吸的时候要吸进空气,吸进的空气到哪里去了呢?

2.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肺部的位置。双手放在胸部,做深呼吸感受胸腔变化。说说感受。

3.空气经过了哪些地方到达了肺部?呼出的空气又经过了那些地方?

4.出示呼吸器官图解说:气体从鼻腔吸入,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人体不需要的气体在肺部集中,经过支气管、气管,从鼻腔呼出体外。

(五)活动三:探究呼吸的秘密

1.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一样吗?

2.求证一:出示一个塑料袋,如果借助这个塑料袋和吸管进行实验,怎么设计实验?演示呼吸一袋空气的方法:装一袋空气,用袋口封住嘴巴和鼻子,反复呼吸,觉得难受就停下,把袋里的空气拧紧不要让它跑了。学生体验。交流:有什么感受?猜测原因。(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3.求证二:观察火柴燃烧现象。点燃的火柴能在空气中燃烧,是由于空气中存在氧气,你们能根据这个事实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测吗?出示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取气法),讲解原理。学生收集气体,用火柴检验A(新鲜的空气)、B(呼吸多次的空气)2瓶气体,观察现象。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想想说明了什么?

4.求证三: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发现,(PPT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观察书上的两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科学家还告诉了我们另一个人体呼吸的秘密:人体运动需要氧气,通过呼吸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完成气体交换的过程。

5.有些同学有蒙头睡觉的习惯,现在说说这个习惯好吗?为什么?

(六)活动四:运动和呼吸的关系

1.观察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前后呼吸次数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2.讨论: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

3.小结: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4.比较呼吸变化统计表,提出问题:为什么运动后学生呼吸次数不一样?解释肺活量概念。

5.课件出示:介绍一个检测肺活量的简易装置。

6.小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呼吸量,获得更多的氧气,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七)总结拓展

1.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来测试一下,看看肺活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八)板书设计

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

运动后

吸进(大量)氧气

呼吸加快气体交换呼吸器官

呼出(大量)二氧化碳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在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注重实验教学的理念指导下,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发展。

1.教学设计注意前后照应,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在测量“平静状态”、“跳动一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后,学生能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顺着学生的思路,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呼吸器官、寻找气体发生变化的证据,再让学生思考“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的问题,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建构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气呵成,不仅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还向学生渗透了“尊重事实、以证据求结论”的科学态度。

2.根据学情,调整试验方法。

按照教材要求,排水法收集气体由学生分组实验,由于感觉四年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费时费力,操作有一点失误就会导致实验现象的改变,从而不利于科学概念的获得。本次教学,我们采取教师演示实验,保证了教学顺利完成。

3.今后执教改进实验,增强效果。

怎样检验经过多次呼吸的空气和新鲜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有所不同?教学中,我们把点燃的火柴依次放进2个集气瓶中——这2个集气瓶分别装着多次呼吸的空气和新鲜的空气,让学生比较火柴在2个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的长短,再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实验效果不明显。为了增强实验的效果,用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集气瓶,进行观察比较。

第三篇:名师课堂教学实录:《老王》课堂实录(肖培东)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王》课堂实录

师:上课。(生起)来,给各在座的老师敬个礼,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掌声) 师:请坐。

各位同学,今天下午我们再一次学习我们初中已经学过的一篇文章,杨绛先生的《老王》。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唤醒你曾经有过的记忆,请告诉我,在这篇文章里杨绛除了把老王称作“老王”以外,还把他称作什么呢?找出课文中的一个短语。如果你学过这篇文章,一定不会陌生老王在作者眼里还是……

生1:是一个不幸的人。 师:不幸的人,哪一句话? 生1:最后一句。

师:来,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1:我渐渐地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你把“者”这个字的……也给它译成现代文了,不幸的人。来,同学们三个字:不幸者。(对生1:说得很好。)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对,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老王多么显而易见的不幸,我们在初中都已经明了,或者说我们现在瞄一眼也能够看到,但我还想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老王的不幸。来,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二段:“据老王自己讲……”一二开始。

生齐读: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来,你来读一读一句话:“他靠着活命……”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2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讲,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讲述一个不幸者的故事,你朗读的语气、语调应该是怎么样的?你来说。 生3:应该是低沉的。

师:低沉的,速度呢:……相对的要缓慢。可见,我们这位同学(生2)还没有把它读出来。你站起来读读看,这句话。 生4: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你觉得你读出了几分低沉、缓慢吗? 生4:没有吧。 师:为什么?

生4:就是感觉有点紧张。

师:紧张是一个方面,杨绛的语言也是一个方面。杨绛先生的语言初看上去平平淡淡,无阴无晴,所以如果不细心去读的话,你真的不知道里面竟然有这么深厚的情感在这里。请坐。来,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课件上的)第一句话:“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齐读。 生5读。

师:慢是慢了,没有突出一种感情来。你觉得哪些词表达感情?

生5:“破旧”。

师:“破旧”,在初中时候也是这么读的对吧?在一个显而易见的词上面我们容易产生感情来。但是同学们再考虑一下,现在你再看这句话里面,除了“破旧”以外,我觉得有一个词还可以强调它,另一个词上面可能更有他的不幸,一起说,哪个…… 师生:“只是”。

师:在这种副词上面找出情感来,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方法。来,一起来试试看,(师范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齐读。

师:再下面(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这个句子有特点吗?你来看看。

生6: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很普通的一句话,看看有没有特点?

生6:有。读“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同学们,大家听到了吗,要读好这句话,要学会在哪一个地方停顿? 生沉默。

师:除了这个逗号以外,我们再可以加标点。你试试看。 生7: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对不对?你看,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其实这里面的情感非常丰富。老王无依无靠,孤苦无依,“有个哥哥”让我们觉得……高兴,原来还有伴。可惜,“死了”。峰回路转,“有两个侄儿”,还有人依靠,也不错,怎么样,“没出息”,又再次把我们的情感打入绝望的深渊。这十四个字里,杨绛让我们的情感波折起伏、跌宕,这就是语言的特点。同学们,酝酿一下,读好这句话:“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生齐读。

师:记住:只有沉入词语,读出情感来,你才能够真正的走近杨绛,走进这篇课文《老王》。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情感调整一下……跟老师一起来读……

师生齐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你看,平平淡淡的语言,杨绛先生其实是把她的情感、把她对老王的同情全部都融在了里面,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凄惨的呢,还有什么比老王更孤独的呢?人生的变故让他独、孤,让他更加地走向人生孤独的境界。那么,这就是一个发现,再看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吗?你来说说看。 生8: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师:这个倒装,和这个倒装有点相似。但是我发现你在读的时候有点随意,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8再读。 师范读。

师:再来看看,老王的住处,老王生活的环境也能透视着他的不幸。来,你给大家找找看。

生9: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师:读得很好,其实我发现又错过了一个地方,你找的那个住处其实都是形容词,我一看就看出来了住处情景。同学们,学会这段话,读这段话,杨绛先生匠心独运之处更在哪句话呢?

生9: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你觉得哪句话你更加强调?……(本段的)最后一句。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住那儿多年了”,哪个词?“多年”,长时间地住在破败不堪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很有特点。你来说。 生10:“那儿”。 师:为什么?

生11:因为那是一个荒僻的小胡同,还有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还有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师:他为什么说“那儿”啊?本来我们回答……老王说“那儿”却不说什么,你来说。

生11:老王说“那儿”就不说“家”。

师:可见,这个破破的地方在老王心里根本就算不上“家”。“家”是什么?不说房子的富丽堂皇,但是,这个破败的小屋已经不能承载起一种“家”的概念,而且孤独无依的老王在这一住多年,因此,这个“那儿”我们要体会老王心里无言的苦楚。听懂吗?阅读就是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你注意了,阅读就是在平时忽略的时候你细心了。这就是阅读的发现。一起来读读(本段)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

师:好。一起来读(课件上的)三句话。男同学第一句,女同学第二句,一起第最后一句。

男生: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女生: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齐读: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还有几个同学是咧着嘴笑着读……其实也就说明,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也开始慢慢地产生出一种对弱者的冷漠。真的希望这堂课能够净化你的灵魂。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还有很多,一起来看看,林筱芳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杨绛先生……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那么,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巨大的变现力给挖掘出来,再读出来,悟出来,这才是学习、阅读之道。听得懂吗?

师:好,刚才已经读了读老王的不幸,已经触摸着老王的不幸,感受着老王的伤痕,那么,再看一看我们所讲的这些不幸,也是我们曾经一“扫描”就看到的不幸,课文里还有没有更深的不幸呢?

师:老王除了病、残、贫穷、孤苦,还有没有其他或者说更深的不幸?你来说说看。 生12:不知道。

师:不知道,初中学了也忘了,刚刚看过了也没看到……我倒觉得……同学们有找到吗?不知道不要紧,我们读读第三段。

师读第三段。 师:你来读最后一句。

生1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记住,阻止你发现的不是紧张,而是你平时学习的那种懈怠。同学们一起来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好,这个后者更深的不幸究竟是什么? 生13:应该是别人不理解他吧。

师:别人不理解他,你把这段里面别人不理解他的表现读出来。

生13: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师:哇,你读得非常响亮。刚才我就说了,讲述一个不幸者的故事没你那么开心的,是不是?你再来读读。 生13再读。

师:好,请坐。同学们说说看,“有人说”这个“有人”是谁?你来说。 生14:大部分人。

师:大部分人,这个“有人”会是谁的呢?身份?职业?……生活得好,高官,没事情去找老王?大家说这个“有人”会是谁?……(有学生在位置上说)对,也就是那一些人力车夫,或者跟他生活得很近很近的那些人。再来看看,“这老光棍”,“这”这个词是什么意味? 学生沉默。

师:说话不要看着文本,平时我们说“这”……“你这人”,“你这个样子”,这个“这”我们大家发现是一种什么样感觉?不尊敬,嘲笑,嘲讽,这些同学们都说出了,再看看,这个“这”还不够,还给他加上什么词,“老光棍”!一重打击再加一重,说明奚落别人嘲笑别人,还有一个词你得注意……我要听一听你说。 生15:不老实。

师:骂人家不老实,你又犯了前面的问题,“不老实”你要把它放在心里,再看看这个句子“这老光棍”……大家觉得哪个词有味道?…… 生15:“大约” 师:为什么?

生15:应该……不确定这种猜测。

师:还不敢肯定,却四处传播,是不是啊?所以这种词里面可以看出当时的世态冷漠、炎凉,以取笑别人为乐,所以读好这个句子,一起来。

生齐读: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师:可见这些句子都告诉我们:老王生活在当时的那种文革时代是多么多么的荒唐,人情冷漠,世风日下。因此我们说老王的不幸更在于他被抛弃、被欺辱、被凌辱、被践踏。一起来读一读两段话……怀着感情。

生齐读: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希望你把“更深的不幸”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你来试试看。 生16读。

师: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一起男同学,声音稍微加重一点。 男生齐读。

师:(生16)请坐。记住啊,文字进入灵魂的唯一方式是朗读。然后你用心慢慢地去触摸这些文字,你能感觉到老王悲至苦至的那种感觉,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同学们,老王就这样不幸地生活在那个时代,就这样不幸地生活在那个**的年代,如果说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讲述老王的不幸,那么这篇文章最多只是一段动情的往事,或者是一滩苦难的泪水。可是杨绛她觉得不够,那么撩开“不幸”的面纱,再想想看,联系全文在老王不幸的身世中你还能读出些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不幸吗? ……

师:这篇文章只是写了老王的不幸吗?来,你来说。 生17:我认为还谈到了一种悲哀。不幸是老王的不幸,而悲哀指的是那些不同情老王的人,他们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师:听懂了吗?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写了老王的不幸,更是写了老王以外也许也包括作者在内的某些人,是这个意思吗?……你不要忙着点头哦,不要急着给我的话下结论。或者说你想从老王的不幸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是这个意思吧?请坐,先坐。

师:再来,你来说。除了写老王的不幸,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18沉默。

师:要想。为什么要竭力写老王的不幸?把这个人写得越不幸是为了表现什么?你来说。

生18:我认为把老王写得更加的不幸,只是从深层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是为了现出当时那个**年代的荒唐与黑暗,哪些文字可以说明? 生沉默。 师:杨绛先生这篇文章里面竟然有对当时年代的针砭,你找出来了没有? 生沉默。

师:我倒挺欣赏你这句话,比如说我们刚才讲过的更深的不幸,其实就是折射了那个年代,是不是?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没有? 生沉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段落,第六段:“文化大革命”开始……却坚决不肯拿钱。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却坚决不肯拿钱。

师:老王却坚决不肯拿钱,从第一句到这里,先来找找这个女同学(生18)所说的对当时年代的一个针砭,你觉得同学应该是哪句话?哪句话有味道,对当时的年代的针砭?来,你来说。

生19: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师:为什么?

生19:因为不敢乘是这个社会太混乱了,她觉得没有安全感。 师:为什么他的先生可以乘三轮呀?……杨绛先生自己管自己逃命? 生19:因为老王送他。

师:老王送他,老王送两个人不行吗?…… 师:这句话有味道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不敢”,为什么不敢?你说。 生沉默。

师:同学们,我们就讨论他这句话,我觉得蛮有意思,我也想讨论这句话,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师:你说这句话是写什么?

生20:她不敢让其他骑三轮车的人载她,她比较信任老王。 师:她不敢就上去吧……钱钟书先生已经坐在三轮车上,为什么她自己不敢乘三轮,而要挤公共汽车,同学们? 生20:怕老王太累了。

师:对了。怕老王太累了,因此这句话里是不是写出了杨绛先生的善良?对吧,两个人,因太累,她就冒着天热去挤公交车。好了,读出了杨绛先生的善良。还有没有?你再来说。 生18: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哪句话?不要告诉说当时社会的黑暗,哪句话有当时的黑暗的感觉?就你读过这一段的文字里面。要静下心来读。一起再来读,同学们。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师:你来说。

生21: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师:你觉得哪个词有意思? 生21:“不知怎么”。 师:怎么说?

生21:“不知怎么”就是莫名其妙

师:其实,你说他的这条腿被打,怎么了,知道不知道?知不知道原因呐?知道。杨绛先生故意玩这个噱头,幽默了一下,但是我们就可以知道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是怎样遭到迫害与摧残。很好,同学们,看到吗,这就是学习。刚开始还发现不了,慢慢读出一点感觉,最后有感受了。

师:好了,这里有一个年代的特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没有?“不知怎么的……走不得路了”,还有没有?在下一段,再找。在(从)幽默调侃中看出了那一个年代的特点,还有,在下一段里面,看看这次哪个同学能够找到。你来说。 生22:还没找到。

师:好,继续看。看看,你能找到吗? 生23:没找到。

师:我们还是读,好不好,来,就来读读看,你把第一段,就那段话读读,“我们从干校回来……”

生23读: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找到没有同学们,就这里,有一句话其实也暗暗隐含着杨绛先生对那个年代的砭讽,知道吗?

生24:知道。他并没有什么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对。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人当成了“货”。看似一句戏谑、调侃,其实就说明在那个年代人其实真的已经不像人,是不是,知识分子关牛棚,底层人民受摧残,因此你说人还是人吗?所以,同学们,感受出来了,这些句子都隐含着作者在叙述过程当中潜隐着的时代针砭。因此我们讲,在写老王的不幸当中,其实就隐含着社会的不幸、年代的不幸。已经慢慢地剥开了这个内核,把老王的伤口捧给我们看的时候,其实也开始把那个年代,造成老王伤口的那个年代剥给我们看了。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话(课件上),在幽默中请你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好,因此我们看出来,在不幸的经历的过程当中,隐含着时代针砭。那么还有没有?写老王的不幸,其实也表现出了我的什么,刚才我们说了,我对这个不幸的老王的同情,善良,比如说我不愿意上他的三轮车,怕给他增加负重。还有呢?越是写这个人的不幸,其实又从一个侧面衬托出这个人的什么,善良,老王的善良,说说看老王善良在哪里?联系全文。

生25:我一定要给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师:送钱先生,一送,还有二送什么? 生25:送老先生。

师:送什么?前面帮她送什么,送冰。三送呢?……送什么啊,在他弥留之际还送香油和鸡蛋,那不就写出了这个苦难人内心中的爱吗,阳光吗?是不是?因此,不幸的文字中看出了老王的善良,不幸的文字中也看出了作者的善良,找找看作者善良在哪儿,或者说作者及家人的善良,除了刚才那句话以外,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26:“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为什么?

生26:因为他这里看到老王很辛苦所以就给他钱

师:我倒觉得你这句话很直接,给钱不是一种侮辱,也是站在对方角度替对方考虑的东西,是不是啊?因此,钱、鸡蛋、香油其实都是为了表达对对方情感的一种载体(物),是不是呀?再看看,除了给钱以外,她女儿还给他一瓶……鱼肝油,而且是多少,是一大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你们不知道,在座的老师都知道那个年代一大瓶鱼肝油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看,在这么多的文字当中,我们其实已经看到这个不幸的内核中所隐含的很复杂的东西,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一句话,看看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是怎样的。 生齐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师:哪些词你又注意了?

生27:“常”字,然后她说“一路上”“说着闲话”。

师:“常”字、“一路上”、“说着闲话”等等都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那种和谐,那种和睦。请坐。尽管“他蹬,我坐”看似有一点不平等,但是我们感觉到这里面两个人之间是在苦难的年代里交汇出了撞击出了,所以同学们不要问两条苦难之河谁给予谁的波浪,谁给予谁的浪花多一点,我们只知道他们在互相关心着关爱着,所以我们说在不幸的文字当中,我们读出了老王的善良,也看到了杨绛以及杨绛家人的善良,因此底层的光芒油然而出。同时,我们更注意到这个不幸不仅是个人的不幸,其实更是那个**的荒唐的年代的社会整体的不幸。那个时代,老王如此,高级知识分子如此,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都这样陷于一片**与黑暗中。而能够把这一切揉化在一起的最好的一个段落最精彩的一个段落,你们认为是那个段落?哪个细节? 生28:第八段。 师:你来读一读。

生28: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师:请坐。就这段。弥留之际的送香油这段让我们感觉到其中诸多的情感,你来找找看,哪里句子能看见老王的不幸,什么描写?(生:外貌)外貌,肖像描写,而且是一个很冷酷的描写,很逼真的描写,把老王刻画得如此形如槁木,是不是,如此丑陋的老王其实就埋藏这作者内心的悲痛,老王的不幸油然而出。再看看,哪句话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温暖,哪句话?……哪一句?“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哪个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你来。 生29读。

师:这,千言万语只能化成这一句话,这句话其实就是作者那种善良的表现,其他言语都无法承载起此时的内心悲痛了。再来看看,也有一个词能够表现出那个社会的特点,找找看,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把老王如此,其实也把我们如此。找到了吗?

生30: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师:非常厉害这句话。“镶嵌”,其实是把他平面化了,不能动弹。所以这个词其实就暗讽当时的社会它把多少人弄得、压得不能动弹,老王被“镶嵌”了,杨绛,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也被整了。因此,一起来读一读“有一天……” 生齐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师:同学们,老王终于含悲含冤地离去,他死去的那一刹那身上裹着三尺白布,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起来读一读“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

生齐读: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师:注意,“我也不懂”,“没多问”。同学们,这位杨绛,这么一个博学的人不会不懂,聪明如她的人内心中一定有很多言语要倾诉。不懂没问不代表着无问,杨绛一定想问,问天问地问自己问老王也问社会问未来。进入那个场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杨绛,想象着身果白布凄然离世的老王,你想问出一句怎样的天问之话?书上没有的,要想的。来,你问。 生31沉默。

师:每个同学都想一想。要自己想,那个人死了,她觉得他很凄惨,她想问一句话,她会问什么话? 生31:你的生活感觉好吗?

师:老王,你在那边感觉还好吗?!其实,我觉得你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说老王再也别到这个地方来了。是这个意思吗?请坐。请来问。 生32沉默。

师:我们学语文问不出来是不会的。 生32沉默。

师:老师帮你起个头。老王,你在哪儿…… 生32:还好吗?

师:不是会问吗?你来说。 生33沉默。

师:记住,这个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只要问出来,喊出来,想出来。来,旁边同学你帮他问。 生34沉默。

师:情感需要酝酿,老师有点急(此时已经46分钟了),我们慢一点。试试看。

生35:可以在那边过得好些。

师:重复不是一种创造,其实你就问他:“老王,是谁把你给逼死的?”不是很好的一问吗?再来。 生36:你送的鸡蛋和香油是什么意思?

师:好温柔的一句问。还(牵)挂着鸡蛋和香油,我希望你从这走到更远的地方,问社会问未来。你来问。 生36:老王,在那边看到你哥哥了吗? 师:老王,你见到你哥哥了吗?

生37:老王,你就这么舍得离开我们吗? 师:嗯,后面,你来问。不要“老王”了。 生38:老王,你在下面一定要幸福。

师:老王,你的未来一定要幸福。我觉得你把这句话换一个主语,不要问老王好吧。问什么一定要问老王呢,我们,我们是不是下一个“老王”呢?后面。 生39:老王,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师:其实我知道你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谁该承担你离去的责任?社会又做出了些什么呢?请坐。你来问。 生39:老王,你走得好吗?

师:班级有一种延续性的习惯,就脱离不开老王,问天问地问老王问自己……“我”……你来问。 生40:老王,你在那里一定要过得比这强。

师:听我的话,前面的“老王”都已经问得很不错了,你无法再超越了,问问自己好吗?你问问自己,问问杨绛行吗?“我”…… 生40沉默。

师:旁边的同学帮他问。

生41:老王,这世上没有难道让你更加留恋吗?

师: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才是最美好的地方?很好。同学们,请坐,一种想象其实暴露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也许当我们无动于衷的时候,我们承担一点责任问题我们都觉得匮乏……你来试试看。

生42: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起来?

师: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起来?我觉得杨绛先生要问,问老王的凄惨,问自己的责任,问其他人的责任,问社会的责任,问未来我们的幸福的程度,由此“愧怍”就出来了。一起来读一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生齐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说说看,杨绛愧怍什么?……问天问社会问大地问时间问未来问茫茫的历史长河,杨绛想告诉我们“愧怍”是什么?你觉得……你来说。

生43:她没有对老王细心的照顾,没有很好地关心他。

师:都不是。文革过去这么多年了,一个智慧的长者要花几年的时间来问,这个问不是一节课堂,她花了整整几年,而且是什么明白,同学们,“渐渐明白”。那你说会不会是感情亏欠的问题呢,她如此愧怍?

生44:应该她说“一个幸运的人”应该代表一大群人,然后“不幸者”也是底层的受压迫的人民,应该是替他们不同情、理解……忏悔……

师:把你这句话改一下,也就是说:杨绛想替应该忏悔的人忏悔,想替应该要忏悔的时代去忏悔。所以,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看:杨绛你不只是愧怍,更是一种什么?你来说。 生45:应该是亏欠吧。

师:亏欠,你对我好,我对你还不够好。这要花几年的时间去苦苦求证吗?应该不需要。所以不仅仅是亏欠,应该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程度,你觉得是什么? 生沉默。

师:这就是我们没有问自己、没有问这堂课、没有问这个文字所带来的我们思想的简单。你来说。 生46:替更多的人赎罪。

师:赎罪。听懂吧。所以我们讲,杨绛你不只是愧怍,更是一种自责,更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净化,是一种思考,是一种自己的承担。责任就在愧怍中产生了。所以同学们,读杨绛先生的作品千万不要简单视之,一个没有进入灵魂的阅读无法产生灵魂的拷问,你们,我们都应该要沉进去,仔细去思考,杨绛把自己放在“愧怍”的海中去思考,她在想,她在想什么?一起来,读一读:“愧怍不仅是愧怍者对自我灵魂的无情审视……”(听不清)

师:对,灾难发生了,但灾难中不是为了寻找感动,杨绛更是怀着冷静的眼光去探视我们的未来,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幸,我们如何化解不幸?因此,记住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人类就是茫茫大海上的孤岛,每一块被海浪卷走的沙石,都值得我们不幸、愧怍。思考我们未来社会,思考面临着的未来,这才是冷静的、睿智的杨绛。因此胡河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东方佛道境界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所以杨绛,她的愧怍最终上升到一种宗教情怀。所以同学们记住,面对这堂课、面对杨绛、面对老王,我们也有我们的愧怍,那就是我们浅薄的阅读和我们没有进入灵魂的认知,希望我们有一个对自己清醒的判断,读好她的文字,读好杨绛先生。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公开课《老王》的三堂同课异构课及特级肖培东点评 《老王》的三堂同课异构课,我简单的把教学流程和主题挖掘罗列如下: 文本 《老王》1 《老王》本文课例 《老王》3 文 本 解 读

执教者上成了“王老”,着重分析老王的善良、不幸以及所有的闪光点(太浅)

执教者上的是“老王”,挖掘小人物的人生呼告、苦难,表现出了一个底层待遇的人(老王)的人生需求——亲情、归宿感(适度)

执教者上成了“老王们”,她引导大家关注了更多的弱势群体,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太深) 课 堂 简 要 流 程

一、导入

二、解读文本

问题一 老师:大家用跳读的方式找出文中的老王有哪些不幸呢?

问题二 老师:老王除了是蹬三车的,他还有什么特点? 问题三 老师:从哪里还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

三、品读文本

四、深入探讨

问题四 杨绛还有很多没有做,所以觉得愧作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她与老王之间饱含血泪的故事吗?

老师: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自我反思

Ppt:人性不会泯灭,乌云不会永远占领天空——杨绛 (因为时间不够,最后老师草草结束课文)

一、课前准备:识字注音

二、导入

三、落实板书字词读音

四、分析老王形象

(1)看图,联想,想象,初步感受老王形象 (2)练习文本深入探讨老王的形象

五、分析杨绛形象

六、研读文本,寻找课文感动人的片段

问题一 老师:文中最让你感动地地方是哪里?问题二 老师:你觉得作者对老王好吗?

【好:因为杨绛真诚的关心过老王/不好:杨绛并没有给老王内心最需要的“亲情”

七、总结课文

过了很久以后才体会到,说明以前并未感觉到,很多时候会好心做坏事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与善良的人用心在交流的感情我们也要尊重杨绛,因为这是一个善于反思的好人 (上附完整的课堂实录)

一、 导入:介绍作者

二、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一 研读老王的“不幸” 问题二 研读杨绛对老王的帮助

问题三 研读老王送香油给杨绛情节段落 问题四 研读杨绛内心的不安

三、延伸文本,提升情感

老师:我们是如何面对苦难的弱势群体呢? ……

老师:有一些读不起书得孩子,等待别人的捐助,但必须面对大众述说自己以前所受的苦 ……

老师:蹲一点下来,平等地尊重他们 ……

老师: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 ……

四、推荐课文阅读

《老王》的这三堂同课异构的教学案例代表着当前我们一线老师在执教这一文本时的三种倾向《老王》1执教者浅尝辄止,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没有起提升的效果《老王》3通过“老王→社会弱势群体→爱≠施舍同情”这一线索,说明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这样把文本有挖得过深,导致后面的解读学生无法自动生成,这一环节变成了执教者的强塞教学行为,有效性也值得商榷只有当老王还是“老王”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文本挖掘的“准度”和“适度”,引发了学生之间的“好或不好”的争议,在讨论中学生渐渐明白了老王的人生需求——亲情,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文本解读需要“细读”语言 韩军老师在《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一书中就提到:“新语文教育”还是要更加强有力地扭住“语言媒介”、“语言把手”“精神”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可捕捉的,只有“语言”才是可“触”可“感”的,“精神”是内在的,而只有“语言”才是“精神”的物质外壳所以,只有强有力地扭住“语言”,才紧紧地扭住了“精神”,根不深枝叶怎茂?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在评课时也提到:课堂要追求大气感,细节不是琐碎的问题,细节是读与领悟怎样的文本解读就有怎样的课堂效果,怎样的课堂效果就有怎样的学生内化效果可见在文本解读的时候“细读”文本是非常需要的如果“深读”是在文本上挖一口井的话,“广读”就是在文本上开一条河,那么“细解”是文本基础话

比如在本堂课中,学生提到“我不是要钱”时张杰老师马上追问“老王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细读”就是把握住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关键词、字肤浅地品读语言,只能获得浅层的收获,深度品读语言,才能有丰富的收获正因为执教者能扭住语言的把手,引发了学生后面的思考,老王要的是一份“人情”,老王要的是关心、同情、人情、尊重、信任、幸福、家的感觉、宿求……这为后面的文本解读最关键的一问“作者对老王好还是不好”的争议打下了铺垫,主旨的升华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执教者还能扭住作者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一语言的把手,然后继续追问“你真的知道吗?”可能课堂的效果就会又有一番提升如果杨绛真的知道的话就不会有愧怍了这就是主题的升华用怎样的姿态、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老王这可能就是最震撼人的东西,钱不是老王内心的宿求

语文教学文本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载体,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是对人文内涵把握准确适度,对语言特点的研究深透丰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就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五)课例点评(永嘉特级肖培东老师)

(1)《老王》这篇文章在那个老王是善良的,作者是愧怍的,这是这篇文章的基本价值,也就是每一位执教者的“同”所在

(2)从教学方法来看执教者都采用了诵读、合作探求的呈现方式

(3)从文本解读来看,执教者往往则有所不同:某些老师上成了“王老”,着重分析老王的善良、不幸以及所有的闪光点;有的老师则上成了“老王们”,她引导大家关注了更多的弱势群体,理解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而张杰老师把老王上成“老王”,挖掘小人物的人生呼告、苦难,表现出了一个底层待遇的人(老王)的人生需求

“王老”停留在初中的教学目标,高中教师则需要换取一个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成果“老王们”走向的不是人情,而是同情同情重在“同”,老王要求的是同等的情感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劳动人民之间的隔阂,所以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只能停留在“同”,这是作者的愧怍所在但是第3节课执教者却把情感归在同情“心”之上,这样子则少了最后的爆发张杰老师通过文本分析了老王要的是人情,而不是亲情,人情作者都给了,老王需要的是归宿,老王想换取一个亲人、一份亲情,人情化为亲情更能说明此时他的需求张杰老师对文本的挖掘最好,“老王们”走得比较远,而“王老”走得比较近 为什么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感动,那时因为执教者只落实了文本将了什么,在情感的投入上还有待深入挖掘

(4)课堂要追求大气感,细节不是琐碎的问题,细节是读与领悟怎样的文本解读就有怎样的课堂效果,怎样的课堂效果就有怎样的学生内化效果

在第2节课中,学生提到“我不是要钱”时张杰老师马上追问“老王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老王要的是关心、同情、人情、尊重、信任、幸福、家的感觉、宿求……个人觉得在作者说“我知道,我知道”是执教者还应该继续追问“你真的知道吗?”如果杨绛真的知道的话就不会有愧怍了这就是主题的升华用怎样的姿态、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老王这可能就是最震撼人的东西,钱不是老王内心的宿求 可能正是因为张杰老师在第2 节课中对文本的一些细致的研读,所以在第2节课中激起了学生之间投入而激烈的争议,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内化过程

总结:老王是没有名字的,可见普通,他是“老王”;但是他是高尚的,可见他又是“王老”;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他也代表着“老王们”善良牵手善良,以不幸牵手不幸,这不仅是爱的故事,更多的是反思的空间

第四篇:《利息》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2.能力目标:注重学生观察、对比、总结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存款利国利民,并从教育储蓄中感悟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树立努力学习的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利息。理解税后利息的含义,会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公式。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扩充

(师出示中国五大银行行标。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银行的业务范围及银行的分类。)

师:(出示一组信息) 2001年12月,中国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 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 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 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 711亿元。

(让生思考,从信息中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感受存款不但利国而且利民。

效果预测:学生可以从信息中感悟到国家用集资上来的存款繁荣经济、建设国家、援助农业,加强储蓄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

师:老师积攒了1000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生:放在银行里,不但安全还可以使自己的用钱更有计划。

师:听从大家的意见,现在老师就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

(生走入老师创设的情境,感受存款的乐趣。)

师:当我们来到银行的时候,不但会受到存款员的热情接待,而且会拿到一张存款单。存款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在填写的过程中一起总结好吗? (生独立完成填存单的任务,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一个想像的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把知识、能力、人格有机地融合,让学生的各种因素碰撞后的灵感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效果预测: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补,学生可以掌握存款单的填写方法,并在老师的点拨中,掌握存款的种类、本金等数学概念。

三、合作学习 师:(出示信息)小丽学会存款后,把1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1年,年利率2.25%,到期时可取出人民币102.5元。

(生找出本金、存款种类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新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设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表格:

(生合作学习从表格中发现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并总结出公式:利息 = 本金 × 时间 × 利率。)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公式,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存入银行的1000元,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3.6%,到期时可获利息多少元?

生: 1000 × 3.6% ×5 = 180 元。

师:取款时的情况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吗?和老师一起跳跃时间,来到2012年。(出示利息清单。

利息清单:

生总结:税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1-20%)。

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空间,让学生从实践中概括公式,在合作中分享自己与他人思考的成果,体会成功的快乐。

效果预测: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在合作中积极思考,得出利息及税后利息的公式,并因为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为知识的应用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深化练习 1.奉献。 五年一班的张华同学在2001年1月1日把积攒的12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二年,年利率2.7%。她准备把到期后的税后利息捐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到期时她可捐钱多少元?

2.理财。

你有压岁钱吗?以小组为单位核算一下,如果把这些钱存起来,你们想怎样存?会得多少税后利息?你们准备怎么使用?

3.帮助。

李大爷认识到了存款的益处,所以决定把自己的1万元存入银行5年,面对“国债3.6%”、“定期3.6%”、“活期0.72%”三种选择,他该怎么办呢?你能按获得利润的多少为李大爷提个合理化建议吗?

4.介绍小知识。(教育储蓄)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学生设计的三组生活习题,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效果预测:学生喜欢智慧的挑战,对学以致用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他们一定会用智慧的眼光解决习题中的生活问题,同时在教育储蓄的感召下,进一步感悟政府和人民的期望,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第五篇:《春望》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 (屏幕上出现《春望》全诗) 师:今天学习《春望》一诗。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配音乐,学生自由地朗读。)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齐读—— 生:(齐读)春望。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春天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色?加上去把句子说完整。 (生纷纷举手) 生:(大声地)杜甫在国都长安春天的时候看到的景象。

师:诗人在长安的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生齐声朗读诗的前四句)他看到了什么? 众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断断续续地)山河、草木、花、鸟。

师:这是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国家破亡。

师:国家破亡,这里的“国”,他理解是国家,破是破亡。这样理解可以的,“破”还可以理解成什么? 生:就是说长安城遭攻打。 生:这里的“破”是指灭亡的意思。 生:还可以理解为攻破。

生:破还可以说成破败,破败不堪。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 师:“国破山河在”连起来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生:虽然国都长安城被叛军给攻破了,但大好河山还在。 生:虽然山河还在,但是国都长安城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了。

师: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 (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思? 生:“深”指茂盛。

师:“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生:杂草丛生,草木茂盛。

师:你想象当中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生:应该是城内人来人往,非常繁荣。 生:长安的街道非常热闹,而且人们没有苦恼。

师: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众生: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样凄惨的景象,心里是无比的悲痛。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掌声献给他。一起来试一试。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两句)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生:是指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花朵上面。

师:(屏幕出现诗文)“感时”是感动的时候,这个“时”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时”当时局讲,为当时的时局而感伤。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下面一句“恨别鸟惊心”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分别的意思。 师:他跟谁分别? 生:和亲人分别。

师: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怎么跟亲人分别,听到鸟叫会心惊肉跳呢? 生:和平常不一样,有可能是永别了。 师:就仿佛像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杜甫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产生了这样的感情(指着第

三、四句),读。

(生齐声朗读第

三、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啊。连起来把前面四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众生:诗人落的是伤感之泪,与家人分别之泪,激动之泪。 师:他激动?为什么激动? 生:因为他跟他的家人分别了,感到十分地痛苦。 师:那不叫激动,那叫什么泪? 众生:痛苦之泪,愤怒之泪。 师:愤怒之泪。他对谁愤怒呢? 生:他对叛军愤怒。 师:对叛军愤怒呀,你说。

生:他是看到原来繁荣的长安现在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他叹息,所以流下了叹息的眼泪。 师:流下了叹息的眼泪,说得真好。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感伤的、激愤的泪水。我们再来把这四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呢?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 (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四句) 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什么意思? 生:“烽火连三月”是指和叛军连续战斗了三个月。 师:“烽火”指的什么? 生:战舌L。

师:“烽火连三月”怎么解释? 生:三个月都在打仗。 师:那么你连起来说一说看。 生:战乱已经连续了三个月。

师:接下去。生:“家书抵万金”是指再多的金银财宝都比不上家人的来信。 师:“家书抵万金”的“抵”是什么意思? 生:值的意思。

师:值,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生:因为那时候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家书可以抵万金。

师: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还没有讲得我心服。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呢?你说。

生:因为这样可以确定自己的家人还平安,可以亲人团聚。

师: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万两黄金能胜得过亲人的生命吗? 生:胜不过。

师:所以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

刚才同学们讲的“烽火连三月”是指的三个月,这个“三月”还可以怎么解,请你说。 生:这个三月还可以说是很久的意思。

师:对,“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问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 (生齐声朗读

七、八两句) 师:这两句什么意思?互相讨论,可以把发的讲义看一下。 (生同座位相互议论) 师:好,集中交流一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就是说等家书的家人,已经等到白头发都很少了,少到连发簪都插不上了。 师:是写家人,还是写诗人杜甫本身呢? 生:(七嘴八舌地说)诗人。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什么程度? 生:连那个簪都插不上了。

师:古代的男人和女人的头发都是盘在头上,然后戴一个帽子,是用发簪把帽子和头发别在一起的,稀少到什么程度了,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和帽子了,诗人忧国思家到了这种程度。根据这首诗去理解,你猜猜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生:我认为他80岁了。

师:认为他80岁了。你认为他多大年纪? 生:我认为杜甫已经年过六旬了。

师:同学们,我告诉你们,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的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思、所忧,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懂了吗?下面就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行不行? 生:(大声回答)行。

师:自己练练看,最起码练两遍。

(配上音乐,生纷纷在座位上大声地练读全诗。) 师:谁来朗诵这首诗,把杜甫忧国思家的心情表达出来,你来试一下。(学生朗诵)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叛军能平定呢?哪一天亲人能团聚呢?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屏幕上出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并配乐朗诵全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你说。

生:应该是“狂”。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生:是“喜”。

师:一个说“狂”,一个说“喜”,你们同意哪一个字? 生:(齐声说)喜。 师:喜到什么程度? 生:发狂。

师:狂,发狂,喜到手舞足蹈就是“狂”。“狂”是来形容“喜”字的,“喜”是这首诗的诗眼。请读题目。. (生齐声读题) 师:河南、河北原来是叛军的老巢,根据地被收复了,说明叛军彻底被消灭了,说明祖国得到统一了。“剑外忽传收蓟北”这个消息是什么消息? 生:(纷纷大声说)好消息。 师:用书中这个字眼来说是什么? 生:是一个喜讯。

师:是一个好的消息来到了,所以说这个消息来得快不快? 生:(齐声说)快。

师:你从哪一个字看出快?一起说。 生:(大声说)忽。

师:读一读,把这个喜讯来得快的感情读出来。 (生齐声朗读第一句) 师:这个喜讯来得太快了,听到这个喜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读。 (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流的是什么泪?你说。

众生:流的是高兴的泪。流的是激动的泪。流的是兴奋的泪。

师:“感时花溅泪”中的泪是感伤的、痛苦的、哀怨的、愤恨的泪。此时是兴奋的、激动的、喜悦的泪花呀。

一、二两句诗人是闻喜讯流喜泪。读下面两句。 (生齐声读

三、四两句) 师:“却看”是回头去看,妻子、儿女的忧愁还有吗? 生:(齐声答)没有。

师:“漫卷诗书喜欲狂”,请你告诉老师,诗人为什么要喜狂欲?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要发狂吗? 生:因为他晚上做梦都想官军平定乱军,所以听到这个喜讯高兴得想发狂。 师:他一喜叛军得到平定。这是一喜,二喜呢? 生:二喜国家得到安宁了。 师: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呢? 生:三喜是他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师: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呢? 生:四喜是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师:四喜回乡得偿愿,他怎么不喜欲狂呢?(指着

三、四句)读这两句。 (生齐声读

三、四两句) 师:诗人喜得想要发狂,他不仅漫卷诗书,他还想干什么?(指着后四句)读。(生齐声读后面四句) 师:诗人不仅漫卷诗书,他还要白日放歌,唱的是什么歌? 生:(齐声答)喜歌。 师:喝的是什么酒? 生:(齐声答)喜酒。

师:纵酒高歌,他要唱喜歌、喝喜酒啊!唱喜歌、喝喜酒的时候,他就想到“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青春”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指的是美好的春光。

师:对。这里的“青春”是指美好的春光,它可以伴随我更好地回家。回家要经过哪些地方?读最后两句。(生齐声读最后两句) 师:要经过巴峡、巫峡,经过襄阳,最后才到达他的家乡洛阳,真是千里洛阳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已经归心似箭了。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 (生纷纷大声吟诵) 师:谁来吟诵一下?把杜甫平生第一首痛快的诗读出来,你来。 (一男生流畅地读) 师:读得酣畅流利,一气呵成。谁能把这种狂喜极乐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一点呢?谁来试试? (一女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生齐声有感情地吟诵) 师: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心惊,忧愁到了极点;另一首诗,诗人喜悦到了极点。他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声,他是怀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出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屏幕出示文字) 感情,诗歌的生命 喜极:漫卷诗书喜欲狂。 忧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怒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愁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在诗人喜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

(生齐声答)漫卷诗书喜欲狂。 师:在诗人忧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在诗人怒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师:在诗人愁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同学,你也能像诗人一样写出这样流芳百世的诗句吗?那你就和我们的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下课。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